热爱音乐有什么四字成语形容

热爱音乐有什么四字成语形容,第1张

1 描写动听音乐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余音绕梁、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靡靡之音 如泣如诉 天籁之音高耸入云琴瑟之好、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剑飘零、琴瑟调和、琴瑟和好、琴瑟相调、琴心剑胆、鸣琴而治、一琴一鹤、和如琴瑟、如鼓琴瑟弦外之音 改弦更张 更弦易辙 扣人心 歌舞升平 长歌当哭 莺歌燕舞 轻歌曼舞 高歌猛进 四面楚歌声震林木 阳关三叠 繁弦急管 曲高和寡 靡靡之音 绕梁三日 珠落玉盘 出谷黄莺 一唱三叹 五音不全 天籁之音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若即若离 虚无飘渺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震耳欲聋 不绝如缕出神入化 优美动听、珠落玉盘 身临其境 哀丝豪竹 高唱入云 顾曲周郎 流水高山 绕梁遏云 声情并茂 响彻云霄 穿云裂石 歌楼舞榭 肠回气荡 变徵之声 高山流水 豪竹哀丝 靡靡之乐 绕梁三日 铁板铜琶 歌声绕梁 回肠伤气 靡靡之音 绕梁之音 如泣如诉 清脆悦耳 悦耳动听 选我啊,王,我好好答着呢!!。

2 关于音乐方面的四字成语

绕梁三日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袅袅余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书法: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也代指挥毫写字。

初写黄庭: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晋人有《黄庭经》小楷书帖。旧时评论书法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的成语。后用来比喻作事恰到好处。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 了,弓也张开了。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举例发凡:左丘明为《春秋》作传,把《春秋》书法归纳为若干类例,加以概括的说明。后因称分类举例以说明一书的体例为“举例发凡”。参“发凡起例”。

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铁画银钩: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又刚劲又漂亮。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信手涂鸦:信:听凭,随意;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后来用“涂鸦”或“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3 形容音乐好听的四字成语

余音绕梁

yú yīn rào liáng

[释义]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语出] 《列子·汤问》:“既去;而余音绕梁X;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正音] 绕;不能读作“rǎo”。

[辨形] 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 绕梁三日 莺舌百啭 如闻天籁

[反义] 不堪入耳

[用法] 用作褒义。常跟“三日不绝”连用。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宾语。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他美妙的歌声深深地打动听众;真是~;三日不绝。

[英译] A singers voice is extremely beautiful and leaves one a deep impression。

成语 是中华 文化 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描写音乐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音乐的成语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 文章 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 唱歌 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 教育 ,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 简谱 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余音绕梁 高云流水 天籁之音 莺歌燕舞

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 含商咀徵 含宫咀徵 云起雪飞 余音缭绕 郢中白雪 幺弦孤韵 兴云致雨 清耳悦心 鸾吟凤唱 鸾歌凤吹 含商咀征 袅袅余音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鱼龙起舞,百鸟来朝,音乐之妙,竟至于斯。

1、钧天广乐——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2、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3、歌声绕梁——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4、遗音余韵——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形容作品美妙。

5、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6、余音缭绕——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7、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 ,欢迎阅读!

 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1

 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17、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8、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9、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20、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21、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22、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23、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24、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25、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26、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7、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8、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30、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3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3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33、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3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35、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3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37、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38、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9、亡国之声:指靡的音乐。

 40、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41、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4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43、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44、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5、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7、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48、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49、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50、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52、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句,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53、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4、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55、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56、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57、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5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59、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60、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61、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62、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有关写形容音乐的成语2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延伸阅读:形容乐曲的成语

 鳌愤龙愁——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百听不厌——形容乐曲或歌曲好听,使人听多少遍也不厌烦。

 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抚掌击节——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拍手为乐曲打拍子。也用来表示非常赞赏。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歌楼舞馆——指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歌台舞榭——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宫移羽换——宫、羽:古代五声音阶的第五第一音级。指乐曲变调。也指事物的内容已经发生变化。

 广乐钧天——广乐:优美而雄壮的音乐;钧天:古代神话传说指天之中央。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含宫咀征——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征”。

 含宫咀徵——“宫”、“商”、“徵”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同“含商咀徵”。

余音绕梁、娓娓动听、歌声绕梁、余音袅袅、震天动地

一、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出自:战国 列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二、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释: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三、歌声绕梁 [ gē shēng rào liáng ]

解释:绕:回旋;梁:房屋的大梁。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形容歌声优美动听。

出自:战国 列子《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译文:以前韩国的娥东面的齐国,没有粮食,经过雍门,靠卖唱吃,离开后,余音绕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四、余音袅袅[ yú yīn niǎo niǎo ]

解释: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译文:那箫声呜呜地响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诉;尾声婉转悠长,像绵绵不断的细丝在耳际缭绕。

五、震天动地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解释:震:震动;动: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二县百姓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译文:二县百姓哭喊的声音,震动了天地。

靡靡之音、南风不竞、不同凡响、黄钟大吕、弦外之音、轻歌曼舞、余音袅袅、 有板有眼、黄钟毁弃、一唱三叹、五音六律、一板三眼、郑卫之音、引商刻羽、箫韶九成、 顿挫抑扬、钧天广乐、丝竹管弦

1、阳春白雪:

意思: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较高雅的歌曲,后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

2、余音袅袅:

意思:余:剩下来的,多余的。音:音乐,声音。袅袅:缭绕。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箫声呜呜呜,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

3、曲高和寡:

意思: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篇》第五回: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曲高和寡呢!

4、弦外之音:

意思: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出处: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那一句是~。

◎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5、一唱三叹:

意思: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意思是太庙的歌,一人歌唱,三人相和。

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高歌猛进、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 含商咀徵 含宫咀徵 云起雪飞 余音缭绕 郢中白雪 幺弦孤韵 兴云致雨 清耳悦心 鸾吟凤唱 鸾歌凤吹 含商咀征 抚掌击节 铿锵有力,出谷黄莺,天籁之音,高山流水 余音袅袅,余音绕梁,抑扬顿挫,玉润珠圆

描写音乐的成语如下: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断章取意: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同“断章取义”。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描写音乐的优美段落:1音乐的力量不可估量,让我们都来热爱音乐吧!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音乐,让音乐为我们人类造福!

⒉走过石桥,你会看见一座喷泉,名叫蝴蝶喷泉。蝴蝶喷泉是一座音乐喷泉。喷泉的水柱随着音乐的韵律变化而起伏,美极了!3在音乐的天堂里,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跳动的音符,有的只是情感的交流,在音乐面前,你不仅仅是一位倾听者,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诉说者,用心灵的语言交流着内心的感受,诉说着自己的执著,讲述着自己的苦恼,讲述着自己心中的故事。4请不必感到惊异,因为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听吧,当一首流行音乐在你耳中跳动时,音乐已化作一个个精灵激动着你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感觉到了吗血液正在燃烧;听到了吗心跳正在加剧。当你发觉自己不知不觉间跟着音乐节拍翩翩起舞时,请不要感到惊奇,因为这就是音乐的魅力。5—直喜欢音乐,喜欢沉醉其中的宁静唯美,喜欢在心灵深处与之碰撞的共鸣与对白。音乐是有灵性的,它不需要借助语言、笔墨,却给人以诗的意境、画的意象、文字的馨香,它能触动人心底隐藏的情感,拨动人心房那根最敏感的琴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3821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