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集体投诉理想汽车突然降价销售,未提前告知,购车遇此问题如何维权?

车主集体投诉理想汽车突然降价销售,未提前告知,购车遇此问题如何维权?,第1张

随着经济的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着买一辆车作为平时的代步或者旅游的交通工具。其中理想汽车也凭借着创新的设计和理念,成为了大部分人的首选。然而近期有很多车主发现理想汽车开始大降价了,一些理想汽车的门店提供了现金优惠活动,还有礼品叠,叠加起来购买一辆理想one相对于以往来讲优惠了2万元。此种情况让理想汽车的老车主们没有办法接受。小便认为突然降价销售没能提前告知车主,确实损害了老车主们的权益,为通过法律来维权也属于正当途径。

在今年6月份左右想购买理想汽车的车主特地问了当地的销售以及官方客服,在之后有没有新款车辆售出,然而得到的答案都是短期内并不会售出新款车辆,并且保证在短期之内并不会有降价的情况。但在两个月之后,理想汽车公司官方发布了理想汽车将停产并后续进行升级换代,并给出了种种的优惠价活动。

此事件一出,大量的理想老车主们因为理想汽车突然的停产,并且降价的活动而开始抱团维权,从网上大量的视频和中,可以看到理想车主以拉横幅的方式在理想汽车门店前,横幅上写着各种标语。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车主们集体在各大网站平台上纷纷发帖投诉,希望能够引起外界的关注,为自己权益讨回公道。

在这里,小编建议车主们遇到此情况之后,要及时联系汽车店并与店内的人员进行沟通,商量其解决方法,一定要最大化的维护好自己的利益。车主们切记不要慌乱,也不要与店内人员进行争吵,有效的沟通才能解决问题。如果得不到回应,只能寻找律师,通过法律的途径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之前咱们聊过了如何避免买车时候的陷阱,也讲过了常见的用车小误区,如果前面的雷区都躲过以后还是不幸中招了,作为车主应该怎么办呢?当然是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不过在此要提醒车主一定要合理维权,不是所有的问题法院都支持维权。今天《汽车专业网》的小编就结合案例来跟您聊聊维权的那些事儿。

案例一:

2017年12月29日,武汉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汽车公司)与雷先生签订《汽车购销合同》约定雷先生购买玛莎拉蒂轿车一台,车价312300元,雷先生支付购车款后提走车辆。2018年1月29日,雷先生前往武汉市车辆管理所上牌时被拒,理由是车辆产品铭牌不符合要求。后来,汽车公司重新制作了铭牌,仍不符合要求。2018年3月4日,汽车公司再次制作铭牌(按车管所要求制作)后通知雷先生领取后办理上牌,雷先生拒绝领取新铭牌,一直未办理车辆上牌手续。2018年3月8日,雷先生起诉汽车公司,称汽车无法上牌、存在其他质量问题,汽车公司存在销售欺诈,要求退车并索赔车价款的三倍。2018年11月30日,雷先生持3月4日制作好的铭牌在车管所办妥上牌。

最终法院生效判决判定汽车公司赔偿雷先生一段时间的租车费,时间为自提车后到通知雷先生符合要求的新铭牌制作好的这段时间并扣减临牌使用期,计算为15900元,未支持雷先生其他请求,雷先生负担诉讼费16289元、上诉费1439元。

在这个案例当中的消费者一直执着于退车,最终在花费了诉讼费16289元+上诉费1439元+律师费若干+将近9个月无法使用车辆的代价之后,仅仅得到了汽车销售公司赔偿的15900元。从结果上来看车主明显是亏了,但法院的判决是否合理呢,待我讲完第二个案例之后再给您分析。

案例二:

2018年4月9号,武汉某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汽车公司)与颜先生签订《汽车购销合同》约定颜先生购买迈巴赫轿车一台,车价1498000元。2018年4月13日,颜先生所购车辆前往车管所办理上牌后托运回汽车公司停放时,下车过程中不慎将车尾部刮去硬币大小漆,汽车公司将情况如实告知颜先生,要求颜先生提车,颜先生拒绝提车,要求退车或更换另一辆全新车辆或赔偿25万元。

双方几经商谈,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由汽车公司修复漆面、补偿价值几万元的保养。

而这个案例当中的消费者在开始的时候也是坚持退车,但经过了一番咨询与协商之后,最终放弃了退车的要求,在花费了若干律师咨询费以后,得到了修复完好的车辆以及价值几万元的保养赔偿。虽然新车就补漆多少会让车主内心不爽,但好在最终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也算是小小弥补了一些。

案例三:

2015年2月,常宁市消费者廖某在常宁市“动力快车”公司(“天禧”公司的代理商)签订购车合同,以1319万元价格购买一辆长安福特新福克斯轿车,由于“天禧”公司系衡阳地区该型号轿车唯一合法供应商,“天禧”公司向被告廖某开具了发票。

同年4月19日,廖某在做汽车美容时,美容技术人员发现车辆前保险杆有明显的油漆修复痕迹,问廖某“是否喷过漆”,廖某非常惊讶,刚买的新车如何喷过漆?廖某这才意识到,自己买到了有质量瑕疵的修复车。车子在出厂后,因存在问题又进行了返修。遂向“动力快车”和“天禧”公司反映,但对方未予理睬。

经公开开庭审理,2015年12月15日,常宁市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天禧”公司将事故车辆卖给消费者,存在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判决“天禧”公司退还消费者购车款1319万元,并赔偿原告廖某三倍购车款3957万元。

这个案例的结果可谓是大快人心,消费者利用法律的武器成功捍卫了自己的权利,同时也让不法商家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这种以次充好的行为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证据确凿事实清晰,所以法院才会支持消费者的主张。

由此可见,消费者能否把握好消费维权的尺度是相当重要的,维权过度很可能会让自己得不偿失,而合理的维权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那么作为一名并非法律从业者的普通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正当维权呢?

对此,《汽车专业网》咨询了相关律师之后,也为大家总结了一些经验:买到了问题车辆需要维权,建议先了解“汽车三包规定”,即《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这个文件明确了汽车消费者可以在何种情形下、向哪个主体、主张何种权利。

以上面两个案例中都提及的“退换车”为例,退换车的要求比较高。“在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有效期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消费者选择更换或退货的,销售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1)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了2次修理,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仍未排除或者又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2)发动机、变速器累计更换2次后,或者发动机、变速器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发动机、变速器与其主要零件更换次数不重复计算;(3)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同一主要零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前/后桥、车身的主要零件由生产者明示在三包凭证上,其种类范围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具体要求由国家质检总局另行规定。”所以消费者动辄提出“必须给我换车”是不合适的、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参照汽车三包规定。

同时也要认真区分汽车公司有无主观恶意,视情况提出要求。案例一中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公司存在故意欺诈、提出退一赔三要求,就有点过头了。要知道自己的情况可以得到何种赔偿,可以参考一下以往的案例。以销售欺诈为例,法院可能会支持的情形诸如所售新车有过较大维修行为未告知、所售新车有过保险理赔维修记录未告知、所售二手车故意告知虚假车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主张汽车公司欺诈的,消费者须完成证明责任(欺诈的故意、欺诈的行为、欺诈与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争议,汽车公司负有责任,但事情并非汽车公司故意导致,这种情况消费者就要合理权利,而不能狮子大开口了,如果汽车公司同意“协助解决相关问题、另行给予适当补偿”,这就值得考虑接受了。如果双方差距确实过大、无法达成一致,可以引入第三方鉴定机构评测,双方以鉴定意见作为参考进行协商。

总结:

法律不仅仅是要保护消费者的,同时也会保证厂商和经销商的合法利益,不然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之后将会对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就像第一个案例当中的车主一样,虽然铭牌有问题导致无法上牌是经销商的失职,但车辆并无质量问题,在按照国家要求重新制作铭牌之后已经可以上牌了,车主的过度维权并没有争取到应有的利益,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汽车维权案例都支持退一赔三的标准,这需要根据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郑州女子买到被减配的车,去维权却遭泼水,4S店的工作人员这么做的原因是:一名工作人员发现这名维权的女子在店内吵吵闹闹,所以拿着水杯过去查看,在劝阻的过程中将水泼到女子身上。不过,也是因为这名维权的女子首先拿台卡砸人,又拿水杯的水泼人,所以这名工作人员不小心将水泼到维权女子身上。总而言之是维权女子的言行太过分,工作人员失误将水泼到她的身上。来自郑州的一名快要结婚的女子,去4s店内购买了一辆婚车。开回家以后,本来是挺开心的事情,结果发现这辆车和手机连接系统不行。4s店的人员表示是因为汽车缺少芯片,所以实体店内销售的车辆都是没有这个系统的。 

一、维权女子在店内吵闹,工作人员拿着水杯跑过来劝阻,不小心泼到她身上了

这名维权的女子在发现汽车减配置以后,马上跑到4s店吵着要一个说法。当时的气氛非常紧张,有一名工作人员拿着一杯水,跑过来劝阻让大家都冷静一下。结果在推搡的过程中,不小心将水泼到了女子身上。 

二、维权女子在店内率先动手打人,工作人员失误还手 

 女子在店内先动手打人,又泼了其他工作人员一身水,拿水杯的工作人员劝阻无果,失误将水泼到她的身上。我们在这里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店员是不是趁机报复,故意在劝阻的过程中泼上女子一杯水。不过这名女子维权的方式方法都不对,跑到4s店中吵吵闹闹的影响他人的生意,其次又是女子先动手拿台卡砸人,想必任何人看到了也会非常生气。工作人员一时控制不住,将一杯水泼到她的身上,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既然没有造成身体损伤,大家都互退一步,坐下来协商赔偿就可以了。

那么,你是支持工作人员呢,还是支持这名女士呢?

目前汽车三包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主要约束汽车行业的两部法规,从执行啊效果来看,很一般。绝大多数4S店根本不会主动执三包法和消法中的详细规定,例如乱收费,未告知消费者车辆瑕疵或缺陷等等等等。更有甚者明确拒绝三包法规定中在车辆维修期间给消费者提供代步车或相对等的交通的费用补偿,维权难,监管不力是目前汽车行业难于管理的主要两大因素。你可以在车质网进行投诉,也可以在车质网查询与你同款车型的投诉数据,你会看到你所遇到问题是否是共性问题

随着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各种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市面上不管什么车子都无法百分百保证不出问题,即便是劳斯莱斯、宾利也是会出现质量问题的。对于车主来说,维权之路是艰辛坎坷的。很多车主根本不知道该如果正确的维权,只能暗暗谩骂自认倒霉。那面对汽车出现质量问题,我们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呢?有哪些管用的维权渠道呢?

去4S店维权

发现车子质量有问题,首先要直接和4S店联系,毕竟最后面修还是由他们操作的。国家三包政策有明确规定:对不是因用户使用、保管不当,而属于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故障提供该项服务。其中涵盖了两个概念,一个叫保修期,一个叫质保期。质保期每个厂家都是有自己规定的固定值,什么三年或10万公里等等,这个期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车主是不需要掏钱的,厂家负责修好。保修期时出现的问题,厂家也负责维修,只是钱需要车主掏,一般这种情况,我们也谈不上维权了。三包期限一般是从开具发票日开始算起。有责任的4S店给你登记按部就班维修,那也有不负责任的,人家一大堆借口就是不承认不给你维修。那怎么办呢?

找该品牌厂家维权

你电话打到厂家那边投诉,那边是会反馈到当地的经销商。这样可以通过厂家来向4S店施加压力,有些4S店迫于压力做起事来也会利索点。像4S店这些经销商的利润分成是和用户满意度和投诉率挂钩的,你一个电话投诉他一个电话投诉,这4S店的利润分成可能就被扣光了,关乎利益的事,他们还是比较在乎的。那如果遇到一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厂商或者4S店怎么办呢?

找汽车投诉网站平台

汽车投诉网站平台是最近这些年才兴起的,主要是为建立一个收集、反馈、解决消费者车辆故障与问题,为汽车厂商、经销商(4S店)、车主三者之间提供一个在线沟通和协调的平台。此类的网站目前已经有很多了,为避免打广告,就不再赘述,有需要的朋友网上搜索下就能找到很多。这类的平台有个好处是跟踪服务且不收费,为现在的车主解决很多维权难的问题。即便如此,还是会有部分厂商不当一回事,那这时候怎么办呢?

找315消费者协会维权

315消费者协会(简称:消协)还是比较有名的,中央台每周质量报告,还有消费主张这些节目。越是疑难杂症,越容易得到曝光,甚至会拿去做案例。而且通过消协联系厂商,厂商多少会引起重视,比个人联系强多了吧。但是消协每天接到的投诉多如牛毛,处理起来可能要花很长时间,这样一来,我们肯定还是等不起的,还是得想想其他办法。

找媒体曝光维权

现在网络发达,人人都是自媒体,发个视频曝光引起大家的共鸣,那维权效应不是一般的好。再牛的厂商也怕舆论啊,搞不好大家一起抵制,那真是得不偿失了。所以一旦曝光面广传播性强,厂商一般会主动联系你并且积极帮你处理。那有些朋友就为难了,虽然网络发达,但是自己发的曝光贴没有引起大家舆论怎么办呢?

起诉维权

这也是实在没法子了,迫不得已才去走这招。倒不是说起诉就不会赢,而是这时间我们耗不起的,人家背后是一个集团,找个律师和你耗也把你耗没了。但是凡事也不是绝对,如果上面的方法都试过了都不行,那起诉也未尝不可。但是小木还是建议不要走这一步,之所以列出来是供大家在投诉无门时选择斟酌。

其实,最稳妥的还是尽量以沟通协调为主,几种方法都试试,大家这么一折腾,这维权的环境肯定是比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强。只要明确责任是对方,我们就应该坚持信念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人多了,维权的路才会越走越宽,市场秩序才会越来越规范。

想了解更多关于用车知识的朋友,不妨关注我,我会每天给大家分享一段汽车小干货,让你们远离用车烦恼。

(素材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7487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