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婆媳矛盾的16句真理

处理婆媳矛盾的16句真理,第1张

处理婆媳矛盾的16句真理

老公篇

永远不要在父母面前和老婆吵架,你老婆为难因为父母在,你父母为难因为不能只帮你。多在父母面前夸夸老婆的好,同理也多在老婆面前夸夸父母的好。小家的事情不要去问父母,也不要跟父母说,尽量少让父母参与你们的生活。

老婆不愿意时,不要逼老婆满足自己妈妈的要求,儿媳和婆婆是平等的,谁都不该受委屈。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就千万别住在一起,距离产生美。

一定要经济独立,不要依靠双方父母,不要上交自己的工资给父母,这是你们小家的钱。不要让老婆去替自己尽孝,自己的父母自己去照顾,老婆永远替代不了你一定要尊重老婆,尤其是在父母面前不要对自己的老婆呼来喝去,指手画脚,这样会让你父母也不尊重。

老婆篇

降低对婆婆的期望值,试着把婆婆当作普通长辈,保持必要的客套和尊重,敬而远之才是婆媳最好的相处模式珍惜自己的位置,也尊重别人的位置,说好让婆婆帮忙的事情,就尽量别干预,别挑刺,既然让婆婆做了,就放平心态,不要过多干涉,要么就别让婆婆做。不要当着婆婆的面说老公不是,更不要在婆婆面前和老公吵架,你们两个人有矛盾就去私下解决。

尽量做到求同存异,别强迫婆婆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实在不满意的时候及时和老公提出来,不要积压在心里,也不要把脾气发在老公身上。凡是多想想婆婆对你的好,偶尔有点摩擦很正常,不要往心里去。过年过节多给婆婆送礼,平时也多夸夸婆婆,讨婆婆欢心绝对没有坏处。

当两个人吵架的时候,身边人都会过去劝架。……劝架的方式无外乎两种:

1,分清是非,让有错的人赔礼道歉。

2,和稀泥,在一团和气当中化解吵架二人的矛盾。

这两个劝架的方法应对日常同事、熟人、朋友之间吵架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法面对自己媳妇与自己妈妈吵架的情况,就不好使了……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是因为以下几方面原因:

1,媳妇与妈妈,都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他们吵架,无法“分清是非”。

分清是非,就要明确对与错。……这个问题对于同事、朋友、熟人等,都不是问题。……但是面对媳妇和妈妈,就完全不同了。

媳妇与妈妈,两个人都是自己最亲最近的人,自己不可能,也无法在她们吵架时从她们当中分清是非……否则,自己就不是劝架,而是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

2,婆媳关系最难相处,想和稀泥是根本不可能的。

婆媳关系难以相处,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因此,处理婆媳关系需要当事人理智行事,对于拥有丈夫和儿子双重身份的自己来说,更需要妥善处理。……简单的和稀泥、和事佬,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矛盾更突出。

因此,当婆媳吵架的时候,自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劝架:

1,首先要将她们两个人分开,不再接触。

如果吵架的婆媳继续在一起,她们还会继续吵架。

因此,自己劝架的第一步,就是将她们两个人分开,给她们冷静的空间,这样自己才能采取措施化解她们之间的矛盾。

2,两边说好话,增加信任和好感,让婆媳之间关系缓和。

当婆媳分开以后,自己要两边说和,两边说好话,让婆媳之间对对方产生好感和信任感,让她们心中的怨气逐渐消除……这样一来,她们之间的矛盾就有化解的可能了。

3,创造条件,让婆媳见面,彼此交流,让双方矛盾得到化解。

当婆媳二人都冷静下来,心中的怨气逐渐消除以后,自己应该创造条件,让她们见面,彼此交流……虽然不算母女,但是婆媳毕竟是一家人,亲情还是有的……因此,只要双方理智交流,就可以化解矛盾,让彼此之间的关系恢复正常。

以上就是婆媳吵架时,作为儿子和丈夫的自己所应该做的事情。……这其中,第二点至关重要……如何能够说服二人恢复理智,如何在对方面前说好话,缓和婆媳之间的关系,是能否最终化解矛盾的关键。……具体怎么做,需要自己根据家庭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儿子与儿媳妇吵架,婆婆应该置身事外。虽然你是爱你的儿子的,但毕竟儿子媳妇是一家人,他们今天吵架,说不定明天就和解了。而你如果插手的话,说不定反而落得里外不是人。所以,特别是在气头上,你不要管,也不能管。

事后,你可以分别找二人沟通。帮他们解决隔阂。那时,大家都会感谢你的。

当夫妻之间发生冲突时,聪明的婆婆这样做,媳妇会感激你的。

1、不要只护着自己的孩子

两个人吵架,有时可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情。如果每次发生争吵,婆婆总是跟你说,他很累在外面工作,你应该少说话。虽然可能没有任何保护儿子的想法,但媳妇很容易误解这一点。她会觉得,我还是要回来照顾小孩呢,听她说话,感觉女人工作不累嘛。

聪明的婆婆会帮助媳妇说话,因为没有一个老人想要孩子之间关系不好,他的儿子也不会对他的母亲怀恨,但是媳妇会感感谢激你的。此外,婆婆和儿媳都是女性,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时候,你多说儿子一顿,这是最好的结果。

2、不要盲目劝着他俩和好

有时候,两个人吵架,这真的是一个问题。这时,明智的婆婆不会盲目说服你,而是会给你一个相互交流和敞开心说话的机会,这对两人的感情很有帮助。

我朋友小刘说,她的婆婆会马上出来制止每一次争吵。会特别的凶,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事要争吵。然后吵着他的儿子,你不会少说两个字吧,你给我出去。对她说,男的就是这样,不要和他们争论。虽然战争结束了,她还是很沮丧。每次吵架,都不能出声。没有人是对还是错,没有时间交流。丈夫也不知道他做错了什么,以后还是这样,不会改的。

3、谁有理,就帮着谁

虽然家不是一个说理的地方,但是当两人吵架时,也是需要说出来的。如果这显然是丈夫的问题,婆婆还要求媳妇理解和忍受,这只会让两人更加吵闹和激烈。我的朋友说她家的老人很有道理。有一次,丈夫度假回来,吃晚饭,和几个朋友打牌,直到凌晨1点多才回家。婆婆关上门不让丈夫进门,婆婆还说,她丈夫醒来时应该睡在沙发上,而且不允许他这么晚才回家。这样的婆婆就很好了,知道应该怎么做。

婆婆们,你们都知道了吧,以后要学着这么做。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很和谐,不想要吵闹的家。多心疼你的儿媳一点,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一来,你的儿媳都会感谢你,也会对你好,对你的儿子好,一直的开心下去。

      婆媳吵架怎么劝媳妇呢婆媳关系一直是困扰很多已经家庭的问题,由于媳妇和婆婆年纪差距较大,在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都会有较大的不同,如何解决婆媳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下面让我们看看以下四种方法是如何解决婆媳关系的吧!

      婆媳吵架了怎么劝媳妇

      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劝说成功。俗话说,百因必有果,矛盾既然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只有找出这个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劝说。倘若没能明白吵架的点,那么再多的劝说也是事倍功半的。针对婆媳吵架的问题所在,找出适当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矛盾点出发,就能更加有效的劝说媳妇。唯有找出导致矛盾的点,我们才能找到与其匹配的方法来解决。

      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劝说

      换位思考能力在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以及思想观念都存在差距。有时候,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一定存在对错,只是因为双方的思想观念不同,而让我们思考问题时有了不一样的角度。婆媳吵架,不要论谁对谁错,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从她的出发点去思考。当理解了每个人内心所想,与她产生共情,才能更好地让媳妇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当一个人被理解,也便会自然而然放下心中的芥蒂,去听取其他的意见。

      公平是劝说媳妇的前提

      任何事情我们都会追求公平,不公平的对待会使人心生芥蒂,甚至愤愤不平。处理婆媳关系,劝说媳妇同样如此,如果不能公平公正地来处理,仅仅因为媳妇是晚辈而要求退让,婆媳二人的矛盾即使这次解决了,这件事也会成为日后矛盾的导火索,所以公平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有句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婆媳是要长期相处的,忍一时退一步只会对日后相处产生的矛盾更进一步,只有公平地解决双方的矛盾,公平进行劝说,媳妇才能发自内心深处地听取。

      语气委婉劝说才能更有效果

      语气在劝说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用的场合需要不用的语气,正经的场合需要我们保持严肃,生活中,尤其是处理矛盾时,要学会委婉,语气不能过于生硬。生硬的语气经常使人不适,原本就因为与婆婆闹矛盾心里有些压抑难受,甚至是怒火冲天,倘若再来一个语气严肃生硬的劝说,实在是很难让人听进去。要先让媳妇冷静下来,再用委婉的语气去劝说,最好加上一些轻松幽默的梗。女人都是感性动物,在一件事情中,她们在乎的不一定是对错,而是一个态度。劝说媳妇并不难,与其说是劝说,倒不如说是哄她。劝说的氛围是相当重要的,当媳妇整个人放松下来了,破怒为笑时,哄一哄,就能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效果了。

      婆媳吵架怎么劝媳妇呢婆媳关系一直是困扰很多已经家庭的问题,由于媳妇和婆婆年纪差距较大,在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习惯都会有较大的不同,如何解决婆媳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下面让我们看看以下四种方法是如何解决婆媳关系的吧!

      婆媳吵架了怎么劝媳妇

      找出问题所在才能劝说成功。俗话说,百因必有果,矛盾既然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只有找出这个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劝说。倘若没能明白吵架的点,那么再多的劝说也是事倍功半的。针对婆媳吵架的问题所在,找出适当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矛盾点出发,就能更加有效的劝说媳妇。唯有找出导致矛盾的点,我们才能找到与其匹配的方法来解决。

      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劝说

      换位思考能力在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人与人之间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导致了性格不同、生活习惯以及思想观念都存在差距。有时候,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一定存在对错,只是因为双方的思想观念不同,而让我们思考问题时有了不一样的角度。婆媳吵架,不要论谁对谁错,站在每个人的角度,从她的出发点去思考。当理解了每个人内心所想,与她产生共情,才能更好地让媳妇觉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当一个人被理解,也便会自然而然放下心中的芥蒂,去听取其他的意见。

      公平是劝说媳妇的前提

      任何事情我们都会追求公平,不公平的对待会使人心生芥蒂,甚至愤愤不平。处理婆媳关系,劝说媳妇同样如此,如果不能公平公正地来处理,仅仅因为媳妇是晚辈而要求退让,婆媳二人的矛盾即使这次解决了,这件事也会成为日后矛盾的导火索,所以公平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有句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然而,婆媳是要长期相处的,忍一时退一步只会对日后相处产生的矛盾更进一步,只有公平地解决双方的矛盾,公平进行劝说,媳妇才能发自内心深处地听取。

      语气委婉劝说才能更有效果

      语气在劝说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用的场合需要不用的语气,正经的场合需要我们保持严肃,生活中,尤其是处理矛盾时,要学会委婉,语气不能过于生硬。生硬的语气经常使人不适,原本就因为与婆婆闹矛盾心里有些压抑难受,甚至是怒火冲天,倘若再来一个语气严肃生硬的劝说,实在是很难让人听进去。要先让媳妇冷静下来,再用委婉的语气去劝说,最好加上一些轻松幽默的梗。女人都是感性动物,在一件事情中,她们在乎的不一定是对错,而是一个态度。劝说媳妇并不难,与其说是劝说,倒不如说是哄她。劝说的氛围是相当重要的,当媳妇整个人放松下来了,破怒为笑时,哄一哄,就能达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效果了。

 1、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我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因为媳妇碰上了好婆婆。不幸的家庭有其大不幸,因为媳妇与婆婆功力相当,不分上下,互相视为眼中刺,拧成麻花过日子,怪别扭”。

  2、把自家儿子当块宝,捧在手心里小心捂着,把媳妇当根草,嫌弃万分,恨不得分分钟拔掉。好花还得绿叶陪衬,何况我也是家里的宝贝女儿,父母呵护疼爱,进了你家门就一路掉价,我憔悴可怜的模样,都快把我妈的眼泪流尽了。

  3、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为了同一个深爱的男人,就不能和平友好地相处吗?母爱很伟大,这是举世公认的哲理,但爱的性质是有差别的,夫妻之爱与母爱能够相提并论吗?夫妻俩有自己的私生活,有他们认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老一辈的婆婆总是插足青年一代的事情,遇到一个问题往往不能心平气和的谈论,只会倚老卖老,这并不是积极健康的心理认知,只会惹媳妇埋怨、儿子难堪罢了。

  4、周末不上班起得晚点、丈夫弄好了早餐没有及时吃,你说我是个懒虫,让丈夫不要惯着我;晚上敷张几块钱的面膜,你说我是个乱花钱的妖精,说我孩子都好几岁了,还老不正经,心思野得很,不顾家;用电脑看视频,你说我浪费电,为何不在大厅与大家一起看电视节目;你说我房间很乱,又懒得收拾,看见我用毛巾擦地板,又说我太奢侈、假正经。你常说你们是农村人家出生,你儿子能挣得今天这样的生活极不容易。我也说过,我不是好吃懒做之女,我自小独立自强,学习能力不差,如今也有自己的工作,我并没有依附于你们家到何种地步,我有自己的生活原则与底线,人要得到尊重前提是要先学会尊重别人。

  5、我用自己的钱给爸妈买东西,作为女儿,对养育我长大成人的父母尽点孝心,是天经地义的事。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行。

一、婆媳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1、生活习惯不一样 两个关系再好的人也不可能生活习惯和价值观都是相同的,生活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鸡毛蒜而争吵。但是男女关系之间是有感情基础的,从不认识到相爱,再到结婚,这其中肯定有彼此的理解和包容。而婆媳之间不一样,他们之间没有爱,没有感情来支撑,唯一的共同点只是爱着同样的一个男人。然而就是因为爱着一个人,虽然是完全两种不一样的爱,但是也像是情敌一样。因为生活的习惯不一样,强制性的生活在一起,有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2、育儿观念不一样 仅仅是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也经不起太大风浪,还是可以做到和平相处的。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以后,各个时代人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新的想法和传统的产生冲突,矛盾越来越多。媳妇接受不了婆婆的想法,婆婆也接纳不了媳妇的观念,矛盾升级。  3、对于丈夫、儿子的定义 在婆婆眼中,无论儿子长多大都只是孩子,都还需要依靠她,什么事情都给他做好。而在媳妇眼中,有些事情需要男人分担,或者一起去完成。而现实是,男人帮忙做事情,婆婆会心疼儿子,所以会揽下所以的事情,只会觉得媳妇越来越懒。大部分的人肯定不会让长辈给自己做事,所以媳妇又会把事情抢过来自己做,于是分歧就这样产生了,有了委屈也有了隔阂。  4、干涉生活 在中国,不管害多大年纪,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所以的事情都会安排好,离开了他们就永远不放心。自从有了媳妇,儿子肯定就不会再向以前一样事事寻求婆婆的意见,这样的一个转变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她就会想得到认可,认为自己还是有用的,这个时候就会干涉他们的生活。但是婆婆可能不知道,这样的干涉会导致儿子的婚姻并不幸福,还经常会产生矛盾。  二、婆媳相处最忌讳的几件事  1、顶撞自己的婆婆 其实儿媳妇儿在和婆婆相处的时候,难免都会有一点点争吵,当有争吵的时候,聪明的女人都知道让着自己的婆婆,这样和自己的婆婆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好,而蠢女人却不明白这一点,常常只要自己的婆婆说她一句,她就会顶一句,说她两句,她可能就会顶三句,但最后就算你吵赢了,占了上风又能怎么样?你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甚至连你的丈夫也都会嫌弃你,觉得你无理取闹,不懂得尊敬长辈。  2、抱怨自己的丈夫 聪明的女人,不管自己的丈夫做什么,她们都会非常的支持他,有时候就算丈夫失败了,她们也不会过分的指责他,只会在旁边安慰他,鼓励他,这样的婚姻才会幸福,而婆婆在旁边看见了自己的儿媳妇那么懂事,自然也会很欣慰。但是蠢女人却永远都做不到这一点,她们只会不断地向自己的丈夫抱怨,总是会埋怨自己的丈夫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好,没一点用,而每个婆婆肯定都是心疼自己孩子的,当你婆婆听到你总是这样埋怨自己的儿子,肯定心里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对你也肯定就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  3、当着婆婆的面打骂孩子 其实,很多家庭里面最疼孩子的可能是他们的爷爷和奶奶,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说,孙子孙女儿就是他们的心头肉,而且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基本上都是溺爱的一种状态,就算孩子犯了大错,婆婆也都不会责怪他们,而女人若是当着自己婆婆的面打骂自己的孩子,那么婆婆肯定就会特别心痛,对媳妇儿也就会特别的怨恨。  4、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其实很多婚姻里面,女人就是觉得自己没有被这个家当成家人,所以才常常会和自己的婆婆争吵,其实要想自己的婆婆将自己当成亲生女儿,你就应该主动一点去找她们聊天,跟自己的婆婆多说说心里话,就算有时候受了委屈也应该好好的说出来,而不是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样只会让婆婆觉得你这个人很不着家,甚至还会对你有很多的偏见。  三、和婆婆吵架后怎么相处  1、反思自己的错误 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战争发生了,那么双方都有错误,要反思自己的错误,是自己太冲动了失去理智,还是无解了婆婆,结果话不投机引发矛盾,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便于解决矛盾。  2、“大搬救兵”要不得 不懂得让步就大声嚷嚷企求引起重视或不晓得礼节对长辈得寸进尺,会让婆婆为你感到寒心!如果不想将婆媳争吵的家丑外扬,不妨直接告诉婆婆:“亲爱的婆婆大人,其实我并不想和你吵!”  3、告知丈夫吵架的相关情况 当我们跟婆婆发生争吵并主动认错以后,可以将争吵情况告诉丈夫,并且告诉他你已经道歉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告知丈夫的不是婆婆怎么怎么不对,而是我们跟婆婆吵架的简要原因,以及自己也有一定责任,并且考虑到丈夫和家庭已经认错的基本情况。这样的话,丈夫第一时间从我们这里获取信息要比从婆婆那里得知争吵情况压力要小,同时也会因为你的知情达理更为呵护你,并且会在以后可能出现的争吵中维护你。  4、主动承认错误 作为晚辈最好能够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给长辈一个台阶下,相信只要双方都理智的去解决,很快就会大事化小的。  5、不要闷闷不乐,容易引起误会 就算你再怎么贤良淑德,再怎么知书达理,如果你一天到晚都黑着一张苦瓜脸面对婆婆,估计不出一个小时婆媳纷争又开始漫天飞舞了。婆媳不经意发生了冲突后,不耿耿于怀,不阴云密布,甚至根本不论彼此言论的输赢对错,不仅不会让婆婆结冤报复,还能及时化解一场更激烈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6、发挥孩子的协调作用 当我们和婆婆发生争吵以后,不能跟孩子说婆婆的不好,相反地可以让孩子更加亲近婆婆,发挥孩子在婆媳之间的协调作用。长辈一般都会很疼爱孩子,当婆婆看到自己的宝贝孙子、宝贝孙女陪着她开心的时候,她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渐渐地就会忘记跟儿媳之间的争吵,甚至有的时候看到儿媳妇让孩子跟她亲近也会反省自己的错误之处。  7、适可而止 矛盾发生之后要解决矛盾就要就事论事,不要陈芝麻烂谷子的全抖搂出来,十八竿子打不着的事起说,这样只会让矛盾越来越大。因此事情发生之后一定不能得理不饶人,适可而止,这样既给对方留了面子,也让自己不至于太难堪。 常见的婆媳矛盾2  一、婆媳吵架可能的原因  1、婆婆没有界限感 婆媳吵架为什么总是没有办法和好?大部分的婆婆认为,她和儿子是一家人,媳妇是外人,这就是婆媳吵架因为什么无法和好的起点。很多婆婆喜欢干涉儿子的事情,儿子媳妇一吵架,她就上去帮儿子说话;儿子和媳妇的房间,想进就进,人家一锁门,就大哭大闹,说儿子没良心,防着她。中国婆婆没有意识,一旦你的儿子结了婚,他和他的妻子才是一家人,相对他们的小家庭来说,你和你老公是外人,两个家庭是有各自的边界的。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婆婆把儿子和媳妇当成最好的邻居,他们需要建议时,耐心提给他们;需要帮助时,热情地配合;需要支持时,你永远站在他们身边。  2、儿子怕被别人扣上不孝的帽子 婆媳吵架为什么很多男人选择帮婆婆呢?在中国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孝”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也就成了很多父母拿来压制孩子的帽子,只要子女不听话,就直接说孩子不孝顺。为了保证自己的“孝子”的名声,很多男人就放弃了做人的原则,是非不分。在老婆和老妈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一味的去偏袒老妈,还帮着指责老婆。  3、婆婆把儿子看得比自己老公还重要 一个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关系,绝对不是亲子关系。很多婆婆会把精力放在儿子身上,一旦儿子找了老婆,就会很失落。儿子也认为妈妈为自己付出很多,想要回报,如果自己站在老婆那边,就觉得对不起妈妈。如果婆婆知道她最重要的人是自己的丈夫,这一生是和他相伴,那么儿子结婚,她会很开心,会祝福儿子和儿媳。如果儿子知道爸爸才是妈妈最重要的人,他要做的就是像爸爸爱妈妈那样去爱自己的老婆。这才是良性循环。  4、妄想改变对方 婆媳吵架因为什么才会越吵越激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们都想改变对方,想做个聪明的媳妇儿就应该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一个人是不容易的,对付顽固婆婆的方法就是集中力气,表现自己的擅长,让她刮目相看,同时也让她知道你不是个好欺负的人。  二、婆媳吵架后的解决办法  1、及时地主动认错 当我们有了家庭以后,更要懂得理解和包容,所以在生活中尽量不要跟婆婆发生争吵。如果没有控制住情绪,婆媳之间吵架了,那作为儿媳妇,不管是谁的主要错误,我们都要及时地主动认错,来缓和尴尬紧张的局面。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我们主动认错,还需要我们注意认错的时间,小情侣之间可以一两天,但是婆媳之间尽量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认错,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2、告知丈夫吵架的相关情况 当我们跟婆婆发生争吵并主动认错以后,可以将争吵情况告诉丈夫,并且告诉他你已经道歉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告知丈夫的不是婆婆怎么怎么不对,而是我们跟婆婆吵架的简要原因,以及自己也有一定责任,并且考虑到丈夫和家庭已经认错的基本情况。这样的话,丈夫第一时间从我们这里获取信息要比从婆婆那里得知争吵情况压力要小,同时也会因为你的知情达理更为呵护你,并且会在以后可能出现的争吵中维护你。  3、媳妇不要拿婆婆和妈做比较 婆婆对自己的女儿、儿子比对媳妇好,那是天性,没有必要嫉妒。婆婆对别的妯娌好,媳妇也可以理解,因为人都有莫名其妙就看顺眼的人,这很正常。婆婆对老公的兄弟好,那更可以理解,那是你老公的问题不关你的事。不要拿婆婆和妈做比较,女儿是自己的妈妈身上掉下的肉,能没有感情吗?婆婆是老公的妈妈,因为老公的关系大家刚认识没多久,就算是媳妇的妈妈,那也是“后妈”,碰到好的“后妈”的比例实在太低,不要奢望。  4、不要试图和婆婆争儿子 对于这样的失去丈夫的婆婆,对于儿子的占有欲更强,她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非常的强势,儿子就是她的整个世界,所以媳妇不能表现出来要和她争儿子,对于儿媳妇的到来,本来就有点介意,而此时的老公一般对于婆婆会很顺从,毕竟母亲辛苦把自己养大,所以要好好的处理好婆媳关系哦,要是处理不好日后可有得受了。  5、多加沟通 沟通在任何一种关系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夫妻间需要交流,父母与孩子间需要交流,而婆媳间其实更应该多交流沟通。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本来婆媳间就存在距离,她们的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生活阅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婆婆作为长辈,自然希望媳妇能够主动和她们亲近,因为在她们眼里,其实媳妇也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  三、因为婆媳矛盾吵架怎么办  1、反思自己的原因 给自己一点时间思考,问问自己,在之前的婆媳矛盾中你是保持怎样的态度的?是一味地偏袒自己的母亲吗?有没有考虑到妻子的感受呢?“媳妇没了可以再找,但是妈却只有一个”,往往有这种思想的男人,都不知道婆媳吵架了要怎么办。如果能在婆媳争吵的时候,为自己的妻子说几句话,妻子起码不会感到特别委屈,而婆婆作为孩子的母亲,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意媳妇,也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2、学会处理婆媳矛盾 婆媳关系的处理本来就是婚姻里很重要的一环,也是婚姻长久的必经之路。在这段敏感的关系里,男人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男人的态度越积极,越懂得“护妻”,那么婆媳矛盾也就越容易化解和避免。婆媳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大难题,不知道婆媳吵架了要怎么办的丈夫,只懂逃避或让妻子一再忍让,婆媳矛盾只会愈加恶化,婚姻也终将走向灭亡。  3、与妻子沟通 不管谁对谁错,作为男生,还是需要大度一点,主动示弱的,不要倔强的认为是妻子的错,自己不肯低头,也不去叫妻子,时间长了,冷战的久了,感情真会淡化的,会让妻子寒心的,低一下头,退一步也许就是海阔天空了,夫妻就和好了。如果妻子回娘家,自己要那出自己的诚意,自己的行动,多去看望妻子,对着自己的岳父岳母好好表态,多承认自己的不足,自己不对的地方,向妻子做保证,让妻子给自己一个机会,态度诚恳点,让妻子相信自己不会再那样做了气消了,就好了。

一、婆媳关系不好的说说

  1、一个好婆婆好公公,永远不会在媳妇和儿子吵架时,护着儿子,一个好老公,永远不会在媳妇和爸妈之间,护着爸妈。嫁给你是种勇气,给你生儿育女更需要莫大的勇气,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女人都包容不了,谈什么顶天立地。

  2、别总试着给你老婆讲你妈多不易,你妈再不容易,那是你爸造成的,那是你爸的责任,可你媳妇呢你媳妇的不易是你造成的,除了你,她是孤独一人。涂磊的一句话,揭露了婆媳关系的本质在于丈夫!句句精辟透彻!

  3、不要把儿媳当亲生女儿,也不要把婆婆当成亲妈;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做一个有分寸的婆婆和一个有分寸的儿媳;这样你们就都快乐了!

  4、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婆婆,你带回家的媳妇就是一个帮你繁衍后代洗衣做饭的外人而已。较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你的媳妇一旦生了孩子,婆婆们只会关心她把孩子养的好不好,她把孩子带的怎么怎么样……而只有她的妈妈才会关心你带孩子的时候累不累,你今天为了孩子操劳了多少。

  5、婆婆总会怄儿媳妇的气,婆媳总会有争执。等到你三十年终于熬成婆,你再从你的儿媳妇身上找找当婆婆的感觉。

  6、历史上较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你只要搞好了婆媳关系,背后还有老公的爱,那么你的婚姻就会很有保障。即使他中所谓婆媳关系,本来就是婚姻的副产品,让两个只有利害关系,没有任何直接关系的婆媳,在一个家里长时间的和平共处,还要达到一种水乳交融的地步,这怎么可能年之后有了外遇,你也不会是孤军奋战的。

  7、自古婆媳姑嫂多不和,不见得那些婆婆嫂嫂有多恶,无非是想让过门的媳妇多惦念夫君的好。

  8、婆婆总会怄儿媳妇的气,婆媳间总会有争执。等到你三十年终于熬成婆,你再从你的儿媳妇身上找到当婆婆的感觉。

形容婆媳关系不好的说说

  二、形容婆媳关系不好的说说

  1媳妇回娘家,给自己的父母买东西,请您不要嫉妒,因为他们为我付出的更多。你是金子我是煤,你会发光我会发热。别把我惹火了,小心我把你融化了。

  2婆媳关系,远香近臭,烦的就是脸大和没有自知之明的。

  3什么样的婆媳关系较安全保持一定的距离,永远客客气气的。

  4婆婆思想有可能老旧了一点,媳妇做为晚辈,要理解,要体谅。

  5如果媳妇觉得婆婆有点防着你,那么用行动告诉她,你可以让她放心。

  6说了这么多,其实,真的不难,媳妇只要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一样,那么,怎么可能会难呢!

  7自古婆媳姑嫂多不和,不见得那些婆婆嫂嫂有多恶,无非是想让过门的媳妇多惦念自家夫君的好。

  8婆婆和媳妇虽说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但是她们爱的却是同一个人。只是有爱,就不难。

  9婆婆总会怄儿媳妇的气,婆媳总会有争执。等到你三十年终于熬成婆,你再从你的儿媳妇身上找找当婆婆的感觉。

  10媳妇如果爱你的丈夫,那么爱屋及屋吧,受点委屈又何防,因为那是你爱的人的妈妈啊。

婆媳关系不好的说说

文 / 陈红华

文史学者、出版人梁由之在《汪曾祺文存》前记里,写到他和汪曾祺的一次美好的、终身难忘的邂逅。少年的他,在长江大堤边的候船室,一个旧书刊的地摊上,翻阅杂志,不经意间,读到这样一段话: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

少年的心乱了,却也傻了。如此美妙不可方物,如此清新俊逸动人心弦的文字,让他心跳加速,他记住了作者和篇名:汪曾祺,《受戒》 ,这本杂志是1980年第12期《小说月报》。

我眼前的这全六卷《汪曾祺文存的》纪念珍藏版,梁由之编。卷一、卷二为小说,卷三为散文,卷四为随笔,卷五为文论,卷六为书信、剧本、杂缀等。

这位深受业师沈从文赏识和喜爱的汪曾祺,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人为文,梁由之最欣赏汪老的“随便”,一以贯之的真诚朴素,惊叹他观察描述平民百姓和生活细节的温馨细致,佩服他下笔如有神的不羁才气。

他写人物,写地方风情,写花鸟虫草,写吃喝,写山水,写掌故……惯于淡淡笔墨,却又有那么一股说不清道不明、回甘独特的韵味。

从尽可能搜罗各种汪曾祺生前自编文集,做汪曾祺著作读者,到出版人的转化,梁由之用十二字评价汪老:活得实在,干得漂亮,走得潇洒。

散文卷《昆明的雨》,其中“草木春秋”52篇;“故人偶记”21篇;“西南联大”4篇;“彩云集散”33篇,“昆明的雨”22篇,51万余字。悠然心会,妙处自与君说。

我选“草木春秋”,并挑着题读。

《人间草木》里记载了三种东西:记得自己岁数的“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这东西,能活,皮实;到处都有的枸杞,家门头口种一丛枸杞,礼花似的,喷泉似的垂挂下来,一个珊瑚珠穿成的华盖,好看极了;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雪,白得耀眼,养蜂人来了,后来槐花落了。

这位可爱老头儿笔下的人间草木,孰能无情?

《山丹丹》里,汪老和招待他的老堡垒户,有两次对话,说的是大青山的花,隐喻的是扎根在这里的人,和对这土地的情深。“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写歌和唱歌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枸杞》篇里写一对老夫妻,穿得很整齐干净,气色很好,在一个山包下的草从里捡枸杞,“一边走着,一边捡枸杞子,这比单纯的散步要更有意思。”

“您慢慢捡着!”

“慢慢捡着!”

回归自然的慢生活,其实只是玩,从生活中寻找乐趣。就像汪老对枸杞做美食的发现,“采摘枸杞的嫩头,略焯过,切碎,与香干丁同拌,浇酱油醋香油;或入油锅爆炒,皆极清香。

《槐花》里,“槐花”是引子,仅在开篇和结尾一句,由花及人,讲的是养蜂夫妇的故事。“哪里有鲜花,两口子就到哪里去。”

三十出头的四川女人,跟了五十岁的石家庄男人,很满意,不后悔。女人有一颗很善良、很美的心。跟着脾气好的男人,东南西北到处跑, “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槐花的盛开又落了,平和有爱的人生还在继续。

一草一木,凡人小事,独到的捕捉,小视角切入,乡情民俗,于不经意间,妙笔传神。

“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在这清浅时光里,一手烟火一手诗意,任窗外花开花落,云来云往,自是余味无尽,万般惬意。”

谁都会喜欢汪老的这段话。

《四方食事》里讲“口味”与“切脍”,还提到“河豚”和“野菜”。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羊肉是很好吃的,但不吃羊肉的不在少数。汪老以为最好吃的羊肉是手把羊肉,几次到内蒙,吃得很过瘾。同行的一位女同志却真是苦煞,闻到羊肉就想吐,只好每顿开水泡饭,吃咸菜。一对比,说尽了“口味”。

大暑日,来一碟白切羊肉,蘸一点小米椒醋料,实为下酒之美味,与“醉虾”有一比。冬日入夜,偶有大雪,炖一锅羊肉,一家子围坐,暖了整个屋子。

“鱼羊为鲜”,对“鲜”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有人吃羊肉,觉得东西吃着“香”就是鲜。汪老说最能代表鲜味的是家乡的虾子,虾子豆腐羹、虾子冬笋,都很鲜。我的理解,“鲜”,首先是新鲜,食材本身新鲜;然后是口味、口感;再是河鲜、海鲜;至于如何提鲜,看厨子们的手艺了。

爱吃辣椒的省份不少。四川不怕辣,贵州辣不怕,湖南怕不辣。这三个地方的人们,几乎每一个人吃饭都离不开辣椒。汪老随剧团到重庆体验生活,这里无菜不辣,重口味,有人实在受不了,去吃汤圆,进门就嚷,“不要放辣椒!”店主白了她一眼:“汤圆没有放辣椒的。”汪老的故事里都是幽默。

人说吃辣椒爱上火,我爷爷吃辣椒下饭,顿顿如此,后来胃就不好了。偏于江南一隅,我等也好辣。炒粉干,来碗面,放点辣,又蘸点桌上店家备的辣酱,才爽。学校里人多,口味不一,有人说菜偏辣,大家朝她看看,心里嘀咕着,“入乡随俗,将就一下吧。”有一段时间,后厨也做了些改变,菜里不放辣,只备罐辣酱,没玩几天,惹了众怒,罢了。

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人吃葱饼、锅盔,没有葱是不行的。他们的大葱,是甜的,葱白长至半尺,的确好吃。汪老讲了个笑话,婆媳吵架,儿媳跳了井。儿子回来了,婆婆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了!”儿子说“不咋!”拿根葱,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汪老说到自己曾经夸下海口,说什么都吃。第一次吃香菜、苦瓜,尴尬了,没法子,一咬牙,吃下第一口,还行,后来吃吃,也就习惯了。

  我小时候不吃面,只吃粉干;也不吃鸡蛋,还有臭豆腐,现在一点也不挑食。正如汪老说的:“一个人口味宽一点,杂一点,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也有犟头的,譬如我四弟,“四只脚的不吃”,“臭豆腐”碰也不碰的,着实辜负了人间美味。

再说“切脍”。

《论语 · 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中国的切脍,不知始于何时。汪老引经据典,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杜甫诗句“无声细下飞碎雪”,谈到《东京梦华录》及关汉卿“望江楼中秋切脍”,再言《金瓶梅》与《红楼梦》中未提及。纯粹的文人士子之言,用词用典皆讲究,必无虚妄。

那么,脍是什么?汪老引杜诗邵注:“脍,即今之鱼生、肉生。”他记得北京西四牌楼的朝鲜冷面馆卖过,切成一寸见方、厚约二分的鱼片,蘸极辣的作料吃。

与“切脍”有关联的,是“生吃螃蟹活吃虾”。汪老以为醉蟹是天下第一美味,说到解放前杭州楼外楼呛虾,“是酒醉而不待其死,活虾置于大盘中,上覆大碗,上桌揭碗,虾蹦得满桌,客人捉而食之。”

真是“生猛”,又着实有趣。醉蟹、醉虾、醉泥螺,都是用白酒“醉”过的,但这些都还是生的。因此,都很好吃。这汪老头儿,整一个吃客,曰:存其本味。

江南谚云:“拼死吃河豚”,豁出命去,也要吃,可见其美味。据说整治得法,是不会中毒的。我的郎姓学生在杭州做车行,一次请我吃饭,特意从西湖边的一家酒店,叫人打包“河豚”送过来,热气腾腾的,味道真是好。而汪老说他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引为憾事,足见其老饕本色。

春天到了,踏青挑菜,是很好的风俗。家乡的野菜,有荠菜、马兰头、兰鸡头……因为新鲜,所以“这是吃春天”。

《四方食事》,有意思,勾人味。

煮一锅小米粥、几根玉米棒子,炒碗腌干豆、晒黄瓜,冰箱里还有西瓜、李子等水果,一天的伙食足矣。趁着晨间凉快读,蒸着午后热气读——读“草木春秋”,如寻一处清凉,度一场清欢。

一个高邮的酒徒,对“故乡的食物”笃定是情有独钟的,从选文的题目可见一斑。除了入选初中教材的《端午的鸭蛋》,诸如《炒米和焦屑》《咸菜慈姑汤》《虎头鲨 · 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鸭·鹌鹑·斑鸠·鵽》《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汪老对故乡的食物如数家珍,且颇有历数品鉴之味。

“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我教《端午的鸭蛋》,这几句是必细读细品,作句子赏析的。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时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

“一早起来,看见雪花飘了,我就知道:今天中午是咸菜汤。”

“我小时候对慈姑实在没有什么好感,这东西有一种苦味。”

“我很想喝一碗咸菜慈姑汤。”

“我想念家乡的雪。”

十九岁离乡,辗转漂流的汪老,因为久违,对咸菜,对慈姑,对沈从文和师母张兆和,都寄予着自己素朴的感情。

说到故乡的虎头鲨,汪老谈及《随园食单》: "杭州以土步鱼为上品,而金陵人贱之,目为虎头蛇,可发一笑。" 虎头蛇即虎头鲨。这种鱼样子不好看,而且有点凶恶。通常的吃法是氽汤,加醋、胡椒。虎头鲨氽汤,鱼肉极细嫩,松而不散,汤味极鲜,开胃。

“昂嗤鱼的样子也很怪,头扁嘴阔,无鳞,皮色黄,有浅黑色的不规整的大斑。无背鳍。而背上有一根很硬的尖锐的骨刺。用手捏起这根骨刺,它就发出昂嗤昂嗤小小的声音。这种鱼没有很大的,七八寸长的,就算难得的了。这种鱼也很贱,连乡下人也看不起。” 昂嗤要吃活的,也极细嫩,不加醋,汤白如牛乳,堪称至味——汪老很清楚这一点,对昂嗤鱼的鲜味自是拿捏到位。

我的家乡桐庐,乡间河溪间,亦多见昂嗤鱼,红烧,或是腌菜炖煮,皆是美味。

读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蒌蒿生于水边,与芦芽为伴,分明是我的家乡人所吃的蒌蒿。 汪老在他的小说《大淖记事》写道:"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

三句不离本行,说“枸杞”,汪老又说到“吃食”上了:枸杞头可下油盐炒食;或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那滋味,也只能说"极清香"。所谓"清香",汪老解释说,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

在汪老的“草木春秋”里,多半的篇幅较短,譬如“昆明的果品”写到的梨、石榴、桃、木瓜、杨梅地瓜、胡萝卜、糖炒栗子等,还有“昆明的花”茶花、樱花、兰花、报春花等,而“故乡的食物”,文字就多得分明,也多半是情之所至。

“相看两不厌,唯有汪曾祺”,52篇“草木春秋”,如霁月清风,翻阅静读,其乐融融。浮光掠影间,窥其一隅,只待时日,抱朴守拙,静影成璧。

“我不在作品里喊叫。人总是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

瞧,这个人,可爱的老头儿,大名鼎鼎的美食家,喜茶,嗜烟,尤好酒。斯人邈矣,他的气味留在空气里,那些野性的向往,寂寞人世间。

一手烟火一手诗意,跟汪曾祺交个朋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7232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