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秦始皇,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些不同政策?

说出秦始皇,唐太宗在民生问题上采取了哪些不同政策?,第1张

秦始皇:①政策:实行暴政,严刑峻法,赋役繁重。②结果:民不聊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太宗:①政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提倡节俭。②结果:促进了唐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魏征曾经向唐太宗举荐过侯君集,但是侯君集引起了唐哀宗的怀疑,唐太宗认为侯君集背叛了他,杀了侯君集之后,他又开始怀疑魏征对他的忠心,所以唐太宗让人去砸了他亲自为魏征立的墓碑。魏征也挺惨的,一辈子清清白白,死后却因为自己识人不清,被坑了一次,导致唐太宗怀疑他。但是他已经死了,他就算是想解释也解释不了什么了。

魏征一辈子对唐太宗忠心耿耿,唐太宗的身边没有人比魏征更得唐太宗的信任了。也是魏征好运气,遇到了唐太宗这样善于听属下意见的主子。魏征自从当了官之后,就一直心念着百姓,关心大唐的天下。他也时刻提醒唐太宗,作为天下人的依靠,他得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魏征不仅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也会向唐太宗推荐一些人才,来帮助唐太宗更好的治理国家。侯君集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这侯君集也给魏征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侯君集作为一军的领帅,到处征战,立下的战功不计其数。但是一个臣子的功劳高了,唐太宗就怕他生了反叛之心,他心中多次斟酌,最终杀了侯君集。

唐太宗事后又觉得凭侯君集一个人的力量没有足够的能力反叛,他肯定有同伙。这下唐太宗就怀疑到魏征的头上了,毕竟曾经魏征向他举荐过侯君集。所以杀了侯君集之后,唐太宗又派人砸了魏征的墓碑。只是这事从头到尾就是唐太宗自己在怀疑,根本不存在,最后唐太宗也对魏征做了补救的措施。

就政绩而言,本人认为是秦始皇。秦始皇顺时乘势,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他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巩固新政权。应该说,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壮大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由他领导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法令、制度、方针、政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可惜的是,由于他的骄横残暴,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严刑酷法,接着昏庸的秦二世又在这方面继承了他的衣钵,变本加厉,不仅使秦始皇的许多本来可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广大人民重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秦始皇主要是对后世影响长远,他为后世提供了一种社会和制度的模式,秦始皇对中国的统一,做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将影响较大的几项罗列如下:

⒈统一文字,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并延用至今;

⒉废分封,立郡县,成为以后中国统一后管理的标准模式,历时数千年之久;

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在商业上大大便利国内交流;

⒋车同轨,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国内交通;

⒌焚六国史书,客观来讲统一了思想,避免因为历史问题而导致国家分裂;但是毁掉的各国古籍使得中国相当部分古文化断层、古代史断代,这点确是遗憾;

⒍修建灵渠,加强了对珠江流域的控制,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⒎修建长城,使其成为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长城长期成为国界;

⒏北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并使该地区永远成为中国的版图。

而唐太宗只不过继承他老爸的衣钵后,还是在按照秦始皇提供的框架走下去而已

秦始皇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如题 谢谢了

秦始皇赵政,唐太宗李世民,赵和李都出自嬴姓

李白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李白给李世明的重孙子打过工的。

李世民是唐朝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也是至今为止伟大的诗人之一。

李白生于西安都护府碎叶城(现在的俄罗斯境内)可能会有些胡人的血统,然而唐朝时,不同种族的通婚也很常见,不足为奇。李世民本人也有胡人的血统。然而他们应该没什么关系,我见有些小说或游戏中把李白说成李建成或李元吉的后代,为了逃难才跑那么远。当然这只是剧情的需要,不能当做史实。

记得采纳啊

李璟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他们没关系,李璟是南唐后主,而李世民是李渊的儿子是唐代的

李密密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本家吧 都姓李

杨广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他们是亲戚关系。

李世民的祖母与杨广的母亲是同胞姐妹,分别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的四女儿和七女儿杨广应该是李世民的表叔。李世民是杨广的表侄。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隋京师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諡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諡闵皇帝,其孙杨侗諡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杨广他妈是李世民他奶的姐姐。 话有点别扭,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李道宗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

李道宗(600年—653年),字承范,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李道宗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

忘川风华录中不少小伙伴们抽到了嬴政,不知道嬴政这角色怎么样。嬴政作为一个输出角色可以说极其优秀的了,依靠普攻也可以打出极为可观的伤害,接下来深空高玩为大家带来嬴政的技能分析及阵容搭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嬴政角色攻略

嬴政技能解析

毫无疑问是天品级的卡,普攻可以对敌方全体目标造成自身攻击60%(90%)的伤害。被动技能可以让嬴政在每次攻击后获得一条金龙,每击败一名敌方角色额外获得一条金龙,每个金龙可以提升20%(30%)暴击伤害,不会被驱散,最高3条。觉醒技能可以消耗所有的金龙来对敌方目标造成攻击力120%(180%)+金龙条数20%的伤害。

队伍搭配

1、范蠡+嬴政+韩非+高渐离+荆轲(主线)

范蠡给队友提供高额加伤,让队友伤害更进一步提升,嬴政韩非天命组合使嬴政满金龙的情况下输出非常恐怖,搭配荆轲补刀,快速通过副本

2、嬴政+荆轲+李世民+高渐离+王昭君(金戈馆)

王昭君一速推条,赢政先手消耗对面群体血量,同时李世民叠加被动,当嬴政和李世民被动叠满之后开始收尾,留下的余孽用荆轲补掉。

3、嬴政+武则天+范盛+卫子夫+刘彻(金戈馆)

武则天开局为敌方附加凰火,同时赢政叠加金龙,卫子夫为大家提供了驱散让大家能够无碍地叠加被动,第二回合卫子夫低速为敌人附加破甲效果,在第三个回合赢政加武则天打出爆发伤害,再用刘彻清除掉场上其他角色。

忘川风华录 中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在游戏中嬴政和李世民应该怎么选择,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忘川风华录》嬴政和李世民选择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忘川风华录》嬴政和李世民选择推荐

一、选择推荐

李世民和嬴政各有各的优点。

三星李世民暴击单体差不多一万五伤害,但是他不能开先手且需要叠箭。

嬴政群攻配上首充送的荆轲可以达成天命,收割很快。

二、详细解析

1、嬴政和李世民都有着自己的强势点,李世民作为一名输出手能群能单,应用很广,打出来的伤害都很不错,而且自身的生存能力也不低。

2、嬴政是T0级别的输出角色,普攻和大招全部都是群体和伤害,配合辅助可以快速清场,输出方面可谓是天花板了。

3、但是嬴政在前期时,很薄弱,打出来的伤害就是在刮痧,所以前期李世民会强,后期则是嬴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720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