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很多比较恶心的风俗,为何说印度是一个恶心的国家?

印度有很多比较恶心的风俗,为何说印度是一个恶心的国家?,第1张

今天为大家介绍3个我们看起来“污”眼球的习俗,看看这些印度人习惯的行为,你能够看得下去吗?

一、没有围墙的厕所

印度人人口众多啊,都十亿以上了,虽然印度人自认为这个国家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却不能掩盖大多数地区的落后与基础设施的不足。

去印度旅游我们会发现,在这里厕所非常多,但是他们的厕所不是和大多数国家一样——建在宅院里,印度的厕所而是露天的,以前就是一个坑过,现在还好些了,多了几十公分的围挡,算是遮挡住了羞羞处。即使这样,印度的厕所也不分男女,大家要是想方便了 ,蹲在坑里就地解决,也不怕人看。

这样的厕所对于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也不可接受的,难闻的气味不说,这也实在是太“污”眼睛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如果是女孩想方便怎么办啊?其实最早的时候她们也不太避讳,而是躲开人方便,现在大多也是去没人的地方就地解决;另外一个办法出门之前尽可能先方便,然后少吃少喝水了。

二、恒河沐浴

恒河是印度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不仅是今天印度教的圣河,也是昔日佛教兴起的地方,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

因此在印度人心中,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所以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既有本地人,也有外乡人,来到恒河边,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恒河,痛痛快快洗个澡,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印度教徒便是这样虔诚地把用恒河水“冲洗身上的过失”看成是莫大安慰和荣幸。

不过在恒河沐浴的印度徒们有许多人根本什么也不忌讳,甚至一丝不挂,关键是这里男女老少都有啊,所以不得不说印度人真的很开挂。

三、用手抓饭

吃饭我们都是习惯用筷子的,而西方国家则是刀叉,这是民族习惯,也是卫生所需要的。但是印度人吃饭的习惯是手抓饭,他们从来不知道吃饭还有餐具。

在印度人的认知里,他们认为用手才有真正的触感,手对食物的触感让你更能体味到吃饭的快感,因为手可以替嘴巴先感受食物的温度和软硬度,他们甚至认为手才是最干净和卫生的,比用餐具更讲究。

然而对于西方人和我们中国人来讲,用手直接抓东西到嘴里,总是有点难以认同,有没有洗手,有没有洗干净手?类似这样的问题我相信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

不过对于使用左手还是右手的问题,印度人是有讲究的,吃饭一定要用右手,一旦看到用左手抓饭,那就会引来周遭鄙夷的目光。因为在印度最早的时候曾经上厕所是用左手清理的。

看完这几个印度人的习惯,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污眼球的问题,而是实在有点让人难以忍受。也难怪咱们中国游客直接说,这些场景,尤其前两个,实在是不好意思看,甚至于只好转身远离一点了。

印度之大,不在于疆域,而在于风俗独特,包罗万象。

且不说被废除的种姓制度、依旧影响深远,仅仅是恒河沐浴、火葬、瑜伽、神崇拜、动物崇拜等习惯和风俗,就让人为之好奇,想前往一探究竟。

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源于 历史 和文化。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的多样性,堪称世界前列,或许是世界之最。 历史 上,它多次被侵略和征服,所以印度人的性格是复杂而敏感的。当然,其他国家的民族性格也复杂而敏感,只不过印度有100多个民族、2000多种语言、3亿个神,在文化多样性方面,拿捏得死死的。

为了深入地了解印度,我做了福利院志愿者,走访了贫民窟,和底层印度人频繁接触,去了游客一般不会去的地方。坦白讲,30天的暴走,让我涨了许多见识,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印度人,体会到了“印度是背包客的终极挑战”的题中之义,有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身心疲惫、思归心切。

记得回国过广州海关,见到工作人员时,差点就上前和她拥抱。幸好,广播的声音,让我停下了脚步,不然这个游记就是在局里写的了。现在想起那种见到国人、见到同胞的亲切感,心里依旧暖暖的。我才不承认她是个**姐。

印度之行的经历,我难以忘记,因为它们一次次地颠覆我原本的认知。先简要说几个方面。

贫富悬殊比想象的大。这样的差距,已经不能用鸿沟来形容,简直就是马里亚纳海沟。在我去的绝大部分城市(斋普尔、克久拉霍除外),都会遇到围堵要钱的乞丐。有次,在加尔各答豪拉火车站附近闲逛,在城市街道上感觉不错,这些街区挺正常的。接着我误入了贫民区,苍蝇乱飞,恶臭难闻,那时的我才反应过来,原来贫民区不是成片出现,而是间歇性、不间断地分布在城市中(后来发现印度的好些城市都是这般)。我一直在找机会走出这个片区,因为视觉、嗅觉、触觉时常被冲击,实在难耐。腌臜之所,让我不自觉地踮起脚尖走路;各色垃圾堆积,混合发酵形成了呛鼻的气味;苍蝇蚊子的叮咬,从物理攻击转化成了化学攻击,让我手臂、脖子瘙痒。眼前出现一条硕大的公路,公路附近有成片楼房,我以为即将引来转机时,转眼间就失望了——在去公路的路上,要穿过一条桥,桥下的垃圾堆积如山,神牛在怡然自得地觅食,印度人在其中走动自如,唯独我蹑手蹑脚、格格不入。

印度人的“安贫乐道”。印度教有轮回的说法,简单来说,这辈子如果安于受苦,下辈子会转世到高种姓富裕阶层。殊不知,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阶层占比,不超过印度人口的5%。人人都想进入这个阶层,岂不是挤破头颅?那其他上辈子是劳苦大众的人怎么办?再者,印度人喜欢吃甜食,那种甜,甜到齁鼻。甜品普遍,且价格便宜,可能会麻痹味觉甚至是神经,一定程度上让人认为自己生活幸福。我在印度第一次拉肚子,不是吃了街头食物,而是喝了印度的包装牛奶,我感觉喝下去的都是糖,差点在街上“一泻千里”,幸好还算及时地赶回了青旅——只是我还是明白了一个道理,窜稀时真的发出鞭炮爆炸的声响,真乃一路火花带闪电,酸爽无比。

印度人喜欢香料。加尔各答算是一个相对干净的城市,许多街道也没有啥味道。这和印度人喜欢燃烧香料有关,尤其是檀香,净化空气,让人凝心静气。

印度人是天生的乐天派,做事情很随心所欲。通常一件事,他们对你是满口答应,背地里一通乱整。我在新德里买了瓶牛尿,因为答应了网友,要拍品尝牛尿的视频。回酒店时,遇到一个外出吃饭的国人,于是和他一起外出,便把牛尿寄存到了前台。前台说帮我存着,我回来问前台要。前台说忍受不了牛尿的诱惑,帮我喝了。我嘴上一句小可爱,内心一句马买批。另外,印度“阅兵”简直就是大型的party。在阿姆利则,我观看了印度、巴基斯坦的降旗仪式,全程像小品曲艺表演,竟然还有热场DJ。士兵迈步时,脚要朝天上踢,脚着地时要响,动作幅度要大。脚踢得最高的人,得到的欢呼声越大。整个过程,真像杂耍。印度人单纯地认为这是一种乐趣,还专门给外国人划拨了观摩区。

最后,聊聊印度人的生活习惯。地域和文化影响,人类的衣食住行各不相同。

绝大部分印度人穿衣习惯,和世界大部分国家的人相似。但在印度的一些落后地区,流行一种男纱丽,即裹着一块布当裤子,上身不穿。别问我他们是否穿内内,问就答:我不是无意穿裆风,何故偏偏孤倨引山洪。但坦白讲,印度穿纱丽的女子,特别有异域风情。尤其是印度女孩普遍浓眉大眼,一眨、眉目传情,再眨、万种风情。

街头小吃价格美丽,常见的街头食物有恰巴提(薄饼)、Pari Puri(脆脆球)、洒么洒(三角饼)等。印度人喜欢玛萨拉,玛萨拉就是各种香料的混合体(网上说玛萨拉的味道是粪臭味,应该只是一种调侃,不过我确实无意中买过屎味的饼干)。他们还偏爱咖喱。这和气候脱不了干系,印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闷热潮湿,人容易没有食欲。咖喱促进胃酸分泌,增进胃口。食用后促进血液循环,杀菌御毒,浑身通透,增强开挂力。

印度的建筑艺术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泰姬陵、阿格拉堡、克久拉霍性庙等 历史 古迹,世界驰名。印度的高层建筑不多,哪怕是在新德里、加尔各答这一类大城市,都有好些贫民窟、棚户区。

交通方面,其他国家有的交通工具,印度自然也有。只不过印度的突突车、人力三轮车显得更多,且印度人开车一般不遵守交通规则,在逆行、不分左右车道的情况下,都能正常行驶,堪称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印度是靠右行驶,只不过在大部分地区这个规定形同虚设)。我怀疑印度人在自己的交通工具上安了防触碰的雷达,就像昆虫的触角发出精准的信号,可以感知对方的存在,在两车相距数米的时候,智能变换方向,倒转腾挪,如同凌波微步,精准避让,相安无事,畅行无阻。我曾多次搭乘突突车(电三轮),司机大哥常把突突车开出了飞机的感觉。我在旁凌乱,而司机大哥则气定神闲,仿佛在说我没见过世面。当我扭头看其他突突车时,他们都把马路当成了F1赛道……我不自觉地浑身一紧,抓紧了车把。

网上有人说印度人干啥都喜欢用手,比如擦PP用左手,吃饭用右手。其实不尽然。确实绝大部分印度人喜欢用右手清洁屁股,辅助工具是水(在印度青旅、民宿和酒店,马桶旁有小水龙头是标配)。印度人认为,水和手的配合,能清洁得更干净(这个有事实依据,印度人的痔疮率非常低);还有个说法,印度的纸太贵了,太多人买不起;再者,印度的传统是用手,这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事了。当然不是某些人黑印度人的说辞——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菊花做马杀鸡。

印度的某些地区,人们家里是没有厕所的。他们认为家里供奉了湿婆等大神,那就是神圣的,是不容玷污的。而如果在家里排泄,则亵渎了大神,于是得让浊物直接归还大自然。所以在某些地区,不要约女生钻小树林——她们进小树林的只是为了嘘嘘。

印度是个包罗万象的国家,切不可以窥一斑见全豹,个体不代表整体,就对印度下结论。但印度人相对共性的东西,种姓制度、恒河沐浴、火葬、瑜伽、神崇拜、动物崇拜等,在接下来的游记中,我会详细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6518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