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具盒里的争吵

写作文具盒里的争吵,第1张

1 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300子

1文具盒里的争吵

夜晚,我把文具盒放进书包里,文具盒就热闹起来,

吵个不停的是文具们。看他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嗓门提得多高。铅笔站了起来,橡皮急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尺子们涨红了脸,圆规也跟着涨红了脸。

首先发言的是铅笔,他的声音就像雷声:“伙伴们,没有了我主人一个字也不能写。”铅笔的发言招来了一阵嘲笑,最不服气就是橡皮:“没有我,主人写错了字谁也擦不掉,考试的时候主人写错了字,如果没有我就惨了。”尺子也争着说:“没有我们,主人就连直线也画不了。”圆规的话老是最深奥:“要讲我的作用,我不说你们也知道。”就这样大家你一句,我一言吵个不停。

正在沉睡的文具公公被吵闹声吵醒了,他说:“孩子们,你们不要吵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大家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啊!”刚说完只见文具们个个都低下了头。

2文具盒里的争吵

一天晚上,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了,只有小明书包里的文具兄弟姐妹们吵吵闹闹,惹得文具盒婆婆睡不着觉,文具盒婆婆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且,想听听,这些孩子们到底再吵些什么。

原来他们在吵谁的用处大,作为老大的铅笔,趾高气昂地说:“呵,你们都算什么,小主人只要一写字,就会用到我,你们这些文具,有我厉害么?我的用处最大!”

削笔器不愿意了,他对铅笔露出了满口尖利的牙齿,咆哮着说:“铅笔也会有用粗用断的时候,要是没了我,你早就不能用了!”

橡皮看自己被晾在一边,推开众“人”,冲了过去,他撇着嘴,说:“主人写错字怎么办,还是用我来擦,要是没了我,主人简直会崩溃!”

其他的文具再也忍不住了,他们也怒气冲冲的为自己挣个名次。

看到这些,文具盒婆婆对着正在争吵的文具,吼了一声,说:“你们不要再吵了!谁都是有用的,在小主人的生活里,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挑起“战争”的铅笔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其他的文具也羞红了脸。

第二天,文具盒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给你两篇,你自己看看。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2 作文文具盒里的争吵

[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太阳公公一醒过来,就听见文具盒里传来整整唧唧喳喳的吵闹声,原来,铅笔、橡皮、尺子、在比谁的功劳大呢,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首先发言的是铅笔,它说:我每天都陪着小主人身边而且,在小主人写错的时候,我还可以被修改,我的功劳最大橡皮抢着说:对啊,对啊,要不是我帮忙,小主人写的错别字就要被老师批评了尺子说:每天,数学课的时候,小主人都得使用我,我还可以画出美丽的线条呢,小学二年级作文《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文具盒发言了,它说:伙伴们,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为小主人服务,我们就永远是最棒的铅笔和尺子,还有橡皮,听了文具盒的发言,都紧紧握住了友谊的手二年级:刘晋权。

3 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铅笔弟弟,橡皮妹妹,直尺姐姐和削笔刀哥哥他们开心地住在笔盒里,幸福地生活着,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

夜深人静,住在笔盒里的一家。他们都在炫耀着自己的优点,都说自己的功劳大。铅笔弟弟从笔盒里走出来神气地说:我的功劳最大,要不是我小主人怎么能写好作业呢?橡皮妹妹跑出来说:说起功劳,还是我的最大。要是没有我,小主人写错字了怎么办呀?直尺姐姐听了,摇摇头说:你们说得都不对,要不是我小主人画的那线怎能这么美丽呀?削笔刀哥哥发话了:要不是我的功劳,铅笔那么钝,小主人能写好字吗?争吵声越来越大。

一个月后,铅笔变钝了,橡皮变硬了,尺子变花,削笔刀由于长时间没用生锈了,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笔盒哥哥把他们叫到一起,对他们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你们的功劳都很大,少了你们之中的一个都不行。他们听了都觉得自己错了。并向对方认错了。认错后,他们又像从前那样幸福、快乐、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开。

福建福州福州市湖前小学四年级:连辉东

4 铅笔盒里的争吵作文

深夜的时候,铅笔盒的居民发生了一次争吵。

自动笔的声音最大:“在所以的文具中,我的功劳是最大的。我每天要帮助小主人写那么多的字,主人最喜欢的是我。”

笔芯的声音不大,听在自动笔的耳朵里却异常的刺耳:“自动笔老兄,那是你的功劳吗?虽然主人手里拿的是你,而实际上还不是我在工作啊。我在纸上磨了又磨,蹭了又蹭,那一个个一行行的字还不都是我画出来的。”

笔芯的话音刚落,橡皮腆着大肚皮说话了:“是吗?尊敬的自动笔先生,你每次写了错别字的时候,是谁在帮助你啊。今天是你把‘矫健’写成了‘骄健’,小主人发现了之后,还不是要我帮助你解决麻烦。

还有上一次……” 橡皮絮絮叨叨地正要继续大发感慨的时候,自动笔发火了:“那能是我的错吗?是主人自己一不留神写错的。再说了,我还配合着主人把字写得端端正正,主人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也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笔芯听着自动笔的话,心里又感到不舒服了:“哼,就你那个笨头笨脑的样子能写出什么好字,这可都是我的工作,你不要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当成自己的成绩来炫耀,我才是真正的主角。” 自动笔晃荡着身子,把肚子里的笔芯震得咣咣响:“就你,就你,有本事你自己出来做事,躲在我的身子里干什么。”

“好,你把盖子打开,我才不住你这个黑漆漆的肚子,空气都那么闷……” 自动笔不停地摇着,还把身子往文具盒的身上撞。 “安静!安静!我的朋友们。”

文具盒开口了,“生活需要和谐,像你们这样心胸狭窄,自以为是,还怎么帮助小主人学习啊!” 文具盒的居民并没有安静下来,仍旧在咕咚咕咚地争吵打闹。 第二天,主人打开文具盒的时候,发现自动笔破了口子,肚子里的笔芯全断了,旁边的橡皮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好像是狂笑得合不拢的嘴。

5 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

钢笔和铅笔站在文具盒上争吵着: 漂亮的钢笔说:“哼!你们这些烂笔,都不如我!你看看我,长得漂漂亮亮的,随主人努力工作几年,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再看看你们,你们只能为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写字或画画,生活中只是个配角而已,且容易断,小学六年级作文《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 “是的,我们是随着主人使用的频率而加快更新,用的越多消耗越大,贡献也越大。我们可以用数量说话。你们呢,消耗的永远是墨水。我们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铅笔谦虚的说。 “哎呀,别吵啦!”文具盒里的笔宝宝们受不了了:“你们整天吵也吵不出胜负来,这又是何必呢?” “什么?你竟然敢说我!!好你个小兔崽子,看我怎么收拾你!”钢笔说着,然后向笔宝宝们扑去。突然,钢笔的嘴巴掉了,没法说话和吸墨水了,铅笔心疼地伸出友好的手帮他把嘴巴接好,钢笔羞愧的低下了头。笔宝宝们看着他们的样子,开心的笑了。 从此,笔宝宝的生活更加快乐、平静! 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300字

6 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

文具盒里的争吵刘欣宇夜深人静了,文具盒的家里却在吵吵闹闹,原来,文具用品们正在互相争论着。

尺子能划线,铅笔能写字,橡皮擦能改正。看!它们的眼睛瞪得多大;听!它们的嗓子提得多高。

首先发言的是尺子,它的嗓门就象面铜锣:“我可以帮助主人画直线,你们中谁也没有我重要。”沉不住气的要算铅笔了,它说:“我可以用来写字,我不用尺子都能画出一条笔直的直线,所以我是文具中的主角。”

最骄傲的就是橡皮擦了,它骄傲地说:“你们都别吵了,如果谁写错了字,谁画错了线,我还能帮你们改正呢!所以说我才是文具中的冠军。”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这时,文具盒先生发表了意见:“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谁,主人都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大家不要把个人作用片面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骄傲。”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们心里想啥?能不能让我知道。

7 文具之间的争吵作文

在一个文具盒里住着铅笔、橡皮、钢笔、修正液和尺子。

他们每天都快快乐乐的,生活得很幸福。突然有一天,他们吵了起来。

铅笔说:“我最有用,小主人经常用我来做数学题。”橡皮说:“这算什么。

要是没有我, 你不一 定会做错多少题呢。”钢笔说:“我比你们都有用,小主人的每一篇作文都是我写的。”

修正液不服气:“我的用处最大。凡是橡皮改正不了的错误,都需要我定帮忙。”

尺子说:“别吵了,说起来还是我有用。哪一条直线不需要我帮忙呢?”……他们吵得难解难分,互不相让。

最后,他们气得谁也不理谁了。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钢笔因为生气,故意不让墨水流出来。

小主人只好借别人的钢笔来用。小主人因为生气,不小心写错了字,他就用修正液来涂。

可是修正液因为生气,也不让白色的液体流出来。小主人气得只好把它扔到了一旁。

第二课,上数学课。小主人需要计算数学题。

而铅笔因为生气,故意让他把数写差。小主人想用橡皮把它擦净,可橡皮却不听使唤,致使小主人将作业本擦坏。

在连线时,尺了也捣起乱来,一条直线怎么也连不直。这时正好下课了,小主人一气之下,用一张白纸把它们都包起来,扔进了垃圾箱。

垃圾箱里又黑又脏,文具们在里面透不过气来。不知不觉中,他们又开始互相埋怨起来。

这时,白纸发言了:“你们不要吵了,谁能独立在我身上写出漂亮的字来,我们就承认它有用。”文具们对此都表示赞同。

钢笔首先自告奋勇,但是由于太激动,还是将字写错了;随后,橡皮不甘示弱,费了好大的劲儿却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同样,尺子和修正液也被淘汰出局。

铅笔很小心,写了一行字但在关键的最后的一个字还是写错了。白纸就这样被它们弄得一团糟。

这时白纸语重心长地对它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用途,只有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好。”文具听了对自己的行为都十分后悔。

这时一个收废品的老爷爷把它们从垃圾箱中捡了出来,准备把它们送给自己的小孙女儿。这样,文具们又有了新的小主人。

从此,文具们每天都积极地为小主人做事,他们再也不争吵了,他们一记着纸对它们说的话:“如果不团结,你们就一无所有。”。

8 铅笔盒里的争吵童话故事作文450字

铅笔、钢笔、尺子……聚在了一起,一起谈论各自的用处铅笔最有发言权,他用细声细气的声音说:“我,铅笔的作用最大,能够写字”“那能比我还有用?”小刀用洪亮的声音说,那声音如同一道闪电从空中劈了下来,“要不是我把你的头削尖了,鬼才相信你会写出字来!”橡皮粗声大气地说:“哈,我能把错误的字擦得干干净净,不留一点痕迹,你们行吗?”说完这话,橡皮便骄傲地挺起胸来尺子急忙大声说起来:“你们都没我们尺子好,尺子能量长度,能划线……”尺子一说起来,就好像一望无际的海水滔滔不绝起来“停,停”笔盖的声音如一颗响雷,“你歇歇吧,应该我说了,我们笔盖……”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不久就发生了争吵大家似乎都在述说自己的好处,别人的坏处了铅笔盒看着自己的伙伴互相吵来吵去,骂来骂去,很于心不忍“你们不要吵了,我知道你们有长处也有短处”全场立即安静起来,听铅笔盒说,“铅笔的长处是能写字,短处是会污染环境;尺子……你们不能因为自己的长处去告诉别人,让他(她)们羡慕自己,也不能因为别人有短处去取笑他(她)们”文具家族各自认识到自己的不对,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羞红了脸蛋最后,文具家族的成员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各个开开心心,因为他(她)知道,帮助别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标签:铅笔450字作文更多0-。

9 小明文具盒里的争吵作文

一天,小明的文具盒里热闹极了。

圆珠笔说:“你们真没用,只知道睡觉,你看我有多了不起,主人每天用我写出漂亮的字,考试、做作业都离不开我。”“哼!”修正液说:“我的用处比你大。

如果没有我帮主人改正错误,主人的作业、试卷就会错得一塌糊涂。怎么样,我的用处……”“住嘴!”站在一旁的尺子愤怒了,“我的用处比你们俩都大。

主人写数学作业、数学试卷时都要用到我,要是我不在场,主人的笔算题上就会被老师毫不留情地画上一个大大的,把主人的心都刺痛了。况且,我和圆珠笔都不会消失。

你呢?你算什么东西?”修正液不服气,说:“不消失又怎么了,我是最忠心为主人服务的,还经常受到主人的宠爱呢!”说着说着,修正液翘起了小尾巴。“你这个东西还敢顶嘴?”圆珠笔和尺子异口同声地呵斥道。

它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明来了。他对文具们说:“你们各有各的用处,我缺一个也不行。”

圆珠笔、修正液、尺子听了,红着脸,低下了头。从此以后,它们和睦相处,忠实地为小明服务。

转一篇博客,也是一个外地嫁到平潭的女人写的,可能对你会产生一些共鸣。

不谈浪漫的海岛男人

平潭这个毗邻台湾仅七十八海里的小岛,整座岛的面积251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平潭孤悬茫茫大海中,不同岩体在海流和风力的作用下,塑造出奇绝壮丽的风景名胜。

平潭岛在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冲,随着海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隧道业的发展,使平潭岛上出现了许多如俄罗斯新贵一样的暴发户样的男人。这些男人也有闽南男人的特点,爱打拼,讲义气,有创业的魅力,最厉害的就是这些相貌平庸的黑瘦男人,能够一文不名的在社会上融资上千万元,打造自己家族的事业王国。

平潭距福州不过二百多公里,但福州男人与平潭男人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福州男人浪漫、细致。平潭男人粗犷、豪爽。

人说要了解一个城市,起码要用十年时间,我在这个海岛城市居住了十年,用外来者的独到的视觉和眼光,来侃侃这海岛小城的男人们。

一、世界各地打拼,不甘于平庸的海岛男人。

平潭距离侨乡福清一百公里,却没有福清人的幸运,一海之隔使得平潭男人的发展限制在这方圆不足百里的海岛上。改革开放前的平潭是穷得叮当响,有句顺口溜就能反应当年的境况:平潭岛,地瓜多,大米少,男人多,女人少,要找老婆四川讨。(先为四川姑娘说句抱歉,这是若干年前平潭人的偏见)因为经济落后、土地沙化,土地只能种些地瓜和花生,其他的农作物根本就生存不了!所以,去外地务工的男人们总是在山区胡乱带个女人,就算完成了祖宗的任务:传宗接代。

穷则思变嘛,六十年代的平潭男人四处游走,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混个肚儿圆。七十年代的平潭男人已经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他们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走出海岛,甚至走出了国门。在八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批出国热,稍微有点经济能力的人都送孩子上日本留学或是务工,为了凑够那笔高昂的劳务费,一家人要省吃俭用一两年或是更久。但如果运气好,在国外找到合适的工作,三、五年就能衣锦还乡,甚至能够带动家族做一翻事业。这就是平潭男人出国后成功的典型。

当然这些出国的海岛男人,未必都能淘到第一桶金。因为文化不高,出国带着盲目性,在二○○一年到二○○三年间,平潭人被劳务骗去阿富汗,还有伊拉克的,不仅没赚到钱,还被当地的恐怖组织绑架,后来通过外交部门才被安全遣送回国。即使这样,不甘于平庸的平潭男人还是前赴后继地在世界各国各地淘金,寻找生活。

现在的海岛男人通过做隧道,在全国创建了一个愚公移山的现代神话。有数据统计:中国80%以上的隧道工程是“平潭造“。有报道说,目前有5万平潭人在全国各地从事隧道行业,揽下了国内80%以上的隧道工程量。平潭从以前一个贫困海岛县,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隧道之乡”。

随着平潭隧道越做越大,也越做越有名气,京九线、南昆线、西康线、京福线等隧道施工后,平潭的隧道工程业全国闻名了。如今,平潭隧道工程队每年共吸数万民工,有大约8亿元工钱流入农民工的口袋。

从隧道工程到远洋捕捞,平潭人依然利用天时地利创业,海上运输业的发展,让平潭人尝到了海运的甜头。2004年平潭人融资成功地收购了两条万吨外国货轮,融资金额高达2亿多元。大股东牵小股东,海岛人敢做,敢干,小股东投资20几万元到30万元不等,连船的影子都没见着也敢投资几十万元。也许正是由于平潭男人的敢拼敢打,造就了平潭的经济发展,当然造就了平潭男人的大男人主义和平潭男人的粗线条。他们不懂情人节,也不记得结婚纪念日,甚至于自己父母的生日都是老婆在打理。生活在平潭的女人犹如一个主管后勤的部长,管男人的吃喝、男孩的学习、管老人的病痛,还管替老公生一堆的孩子。因为有了后勤的坚固保障,男人常常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在平潭流行一句话,男人的黑夜比白天多,戏称:下半夜男人。

二、黑夜与白天多的下半夜男人

所谓:下半夜男人,就是指黑夜歌舞笙平到凌晨才归家的男人。平潭男人爱扎堆的喝酒,不知是不是海盗的后裔,喝啤酒用扎啤杯为容器,喝红酒用啤酒杯,在酒桌子上大家大谈生意经。海岛地方小,一桌子人前一分钟还是陌生人,后一分种就是谁的表亲、谁的同学,要么父辈是同学或亲戚云云。因为近了一层的关系,喝酒的理由从生意经上升为亲戚聚会。于是乎,会说话的酒司令就把小聚会变成了大聚会,谈的话题就从远及近,从近及远,酒喝得高了,话就越多,酒也喝得越多。这时候,男人们早就把老婆孩子抛到九宵云外。

如果谁的老婆不识趣打电话催其中的一位男士回家,这时候,男人们会对这位“妻管严”的男士挖苦加讽刺,这位男士呢,则会在电话里打哈哈或是趁着酒气,在电话里发威,如果再挂电话,多半就是关机,或是电话无法接通中……

平潭不仅男人好聚会,还好男人扎堆的聚会。华灯初上,月上柳梢, 这些海岛男人就踏着海风拨打手机呼朋唤友了,咖啡屋、酒吧、K歌房、酒楼、茶艺居都是他们常常光顾的地方。爱玩的男人,如果袋里又没什么钱的话,则到舶来店:如“肯乡鸡”、“安克拉”这样的炸鸡店里玩纸牌消磨光阴。

平潭的男人可谓中国男人里幸福的一族,相隔一百公里之外的福州男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下了班系上围裙就下厨房,做了自己家的家务,周末还要上岳父岳母家来个大扫除,或是厨艺大展示。

地域的差别就是这么奇妙,福建地区流行这么一句:“有钱不娶福州女,要嫁不嫁莆田男。”这句话有些偏颇,暗指福州女子惰性,莆田男子懒汉。平潭男人会打拼,却与闽南男人一样,大男人主义,而且拿来主义学得特快,集中北方男人的粗犷,南方男人的滑头还有精明。

近年来平潭男人从外地带回如花似玉的姑娘,都是打着毗邻台湾的旗号,舍得花钱,为讨女孩子欢心,可谓一掷千金之洒脱,再操着那一口福建方言让内地人惊诧又摸不着头脑。于是乎,内地的漂亮MM就这样给海岛引进了一批又一批,成就了一批又一批跨省婚姻。

三、不谈浪漫的海岛男人

如果把福州男人比做福州的西湖,细腻中透着细致、平和,时间的生物钟就是围着锅台,老婆,丈母娘家转啊转,那么平潭男人就如毗邻台湾的大海,宽阔、粗犷而不甘于平凡。一年365天,如果不是过年过节,平潭男人在外地打拼可以横下心一年不回家,如果是出国在外就是三年五年不见人。如果你问平潭男人为何这样做,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为了事业,为了家族的兴旺,这一刻,你就明白了平潭男人原来肩负着一个看不见的负担,那就是所有中国男人都有的负担:如果一个人发财了要带动整个家族的发达,(如邓小平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共同富裕。)所以,平潭的产业往往形成一个家族经济链,如果有一人做工程,就会牵着一大家子三姑六婆的亲戚做工程;如果有一人在日本打工,接着就会想方设法就家里的表哥、堂兄等东渡扶桑挣钱去。许多时候,大家并不知道这样的投资是否会收回成本,可能世世代代靠海生活的男人们已经习惯在风里滚、浪里打,风吹浪铸造就了粗犷、敢拼的平潭男人。

这些粗犷的平潭男人在家里的地位,就如旧时的贵族,渴了老婆端上水,饿了有可口的饭菜。如果老妈还健在的话,平潭男人就更有福了,可以吃上老妈做的本地食品,如平潭人百吃不厌的“粞”,就是用地瓜粉做皮,包上煎炒过的鱼肉、包菜、虾肉、海蛎的一种食品。当然,如果老妈不在的话,老婆也会煮海鲜粉干当宵夜的点心。这样细心的两代女性呵护着平潭男人,使男人们在外面打拼时,虽偶有艳遇,但离婚率明显少于其他省份的男人。这就是平潭男人顾家的另一种表现。(如美国男人的强词夺理:我是身在曹营,心在平潭云云。)

也许,是平潭女性的温存造就了这些粗线条的男人,使得男人们在家连舀饭的勺子放哪也找不着。如果老婆端饭上桌,没有拿筷子,他们就坐着傻等,如果没有汤勺舀汤,他们会拿花蛤壳当作勺子……

呜呼!看了这篇文章的外省男人一家会惊呼:在这个野蛮女友的年代里,这养尊处优平潭男人生活实在太让人向往啊!

外省男人请注意:如果要来享受平潭女人煮的海鲜,眼观海岛美景,在福州汽车站上车,两个半小时即可达!当你踏上平潭轮渡的甲板时,那么离你理想中的幸福男人生活就不远矣!

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于平潭海峡

如果真的是很严重建议看看心理医生排解一下。你朋友现在要明白的是1不要对婆婆有心里预期,婆婆和妈妈差的很远。2和婆婆老公在一起的新家庭是女人原生家庭的延伸,老公变成了女人的爸爸的角色,而婆婆变成了女人妈妈的角色,让你朋友想想她在原生家庭里和爸爸妈妈关系的处理和互动,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启发,比如说在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和妈妈吵架了,爸爸是偏袒你朋友的,那么你朋友可能很需要她老公的支持,所以这时候需要和老公处理好两个人的关系。3女人断奶只一次,男人两次,第一次断奶在小时候,第二次是婚姻,所以请理解婆婆对夫妻生活的影响和干预,婆婆可能不能很好的过度儿子已婚成为别的女人的男人这个变化 4让你朋友不要想要改变婆婆,她只能改变自己,可以想,婆婆是个不太有文化的老太太,作为年轻人不需要和她计较,看开一点。希望可以帮到你朋友。

呵呵,我很无语,对传教没有什么恶意,不过别人利用有点气愤。本来想把之前的回答删了的,但是如果能够有人无意看到这个帖子,看到我的回答对婆媳关系有了更多理解话,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期,福州民间风俗和全国各地一样,青年妇女要拜织女星,乞求能有灵巧的双手,祈望能织出美丽的锦缎,能做出漂亮的女工来,能有神仙眷侣般的爱情。

  特别的是,福州“七夕”有“分豆结缘”的风俗。根据牛郎织女的传说,蚕是织女从天上带下凡的,“蚕”是“天”上的“虫”。织女下凡嫁给牛郎后,为了帮助邻里乡亲一起过上好日子,她把蚕种分给乡亲,让大家都养蚕、收丝、织布,勤劳致富。

  为了感谢和纪念织女的善良和无私,在七月初七,人们就选择跟“蚕”有关的“蚕豆”,煮熟了分送给左邻右舍。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可以消除隔阂,增进感情,密切邻里关系。

  煮蚕豆、送蚕豆、吃蚕豆,有来有往,过去有矛盾和过节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平时磕磕碰碰,伤了和气的,或者有了误会的,消除误会,重生和气。“蚕豆”成了促使家人和顺、亲友情深、邻里和睦的“睦邻大使”。

  在福州民间,对邻里关系非常看重,有“金厝边,银乡里”,“千金买邻,八百买舍”之说。除了“七夕”互相馈赠煮蚕豆,在立夏,还有煮“锅边糊”分给邻里乡亲吃的习俗。“做半段”也是福州农村联谊乡亲朋友的一种“聚餐”形式。

因为时间、距离、忙碌的生活你或许有很久都没有跟家人去认真度过一个传统节日了但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节日怎么能平淡而过?它需要相聚、它需要狂欢,它更需要一种仪式感在福建,过端午节的形式已有五花八门如果你还不知道,就让小SHUI来告诉你福建各地这些颠覆你想象的端午民俗看看你知道几个?福州:熏烟喝茶赛龙舟赛龙舟:福州自古就有赛龙舟的传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龙舟长3丈多,宽5尺左右,首尾如龙形,两侧绘有五彩的龙身。划舟手28至30人加上司舵、执旗、锣鼓手、放鞭炮者,合计有34至38人之多现在,虽然像“采莲”及挂香火袋的传统习俗已不多见了,但人员组成、训练及参赛等事宜仍然由各乡村农民自发组织。熏黄烟:端午节当天中午时分,每家每户都要点燃黄烟往墙缝、屋角等边边角角处喷。煮粽水洗身:福州人在煮好粽子后,会把留在锅里的水用来洗脚、洗脸、洗身子等据说洗后夏天不会生痱子,不会被虫咬。喝“午时茶” 端午当天,人们到山上、田边等野外采集许多野草树叶,或切成片,或切成段,跟茶叶等混在一起晒干,收存备用。因为它是端午节时制作的,所以就叫它“午时茶”,它对咳嗽、肚子疼、消化不良都有效果,还能防暑降温。福州-端午进献公婆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长乐-水稻抛房梁 长乐等地农民在田野里拨回数棵水稻,把这水稻抛在房屋的房梁上,认为这样房子不会受白蚂蚁等害虫侵蚀。长乐-淹鹅和蛇 长乐等地还在端午日杀鹅和蛇,取其油用盐淹,供日后遇蚊虫咬肿等肿痛时用。福清-蒸起家粿 五月初二福清家家户户都做起家粿。“起家尨”即起家粿膨胀起来了,粿炊熟了。起家粿是米粿,糯米发透后磨成浆,用白棉布袋装着压干,加入酵母发酵后,做成圆饼状,垫着粿叶蒸熟。因为粿蒸熟后会膨胀起来,所以命名为“起家粿”,寓意发家致富。福清、平潭-煎面饼 福清和平潭都有端午煎面饼的习俗,用粗面,即小麦浸在水里发后,磨成浆,在大铁锅里煎成。面饼的吃法跟春饼一样,卷上炒或煮熟的豆芽、韭菜、蛏肉等食用。因为福清方言的“面”与“绵”谐音,有“福寿绵长”的美好祝福在里面。闽侯-“分节”习俗 闽侯女婿要在端阳日给岳家送礼,俗称“分节”。《闽侯县志》载:“端午节民间还有‘送节’的习俗,即已出嫁的女儿以猪脚线面为礼品孝敬父母。此俗主要流行于荆溪、上街、竹岐、白沙、鸿尾、洋里、大湖、廷坪等山区、半山区乡镇。”闽侯-送“红节”和“白节” 闽侯县大湖等部分乡镇端午节有送“红节”和“白节”的习俗。送红节是己出嫁的女儿向娘家送端午节礼物,有粽子、线面、蛋、猪蹄、荷叶包等,送礼时间必须在初三和初四两天。送白节是向节前失去大人(做父母了的)亲戚赠送粽子,收粽者回以切面,按当地风俗,上年端午节后至本年端午节前失去亲人的家庭,端午节不能包粽子,否则会不顺利,送“白节”的时间必须在初二之前,现时送“红节”、“白节”很多人都用现金代替了。闽侯-“讨夏衣”习俗 甘蔗端午节有“讨夏衣”习俗,上年端午节后至今年端午节前有女孩出嫁的,初三日,岳父母要向女婿家送衣服、裤子、竹席、枕头、扇子、毛巾、粽子等礼物。也有的乡镇在端午节期间外祖母为外甥、外孙女送衣服,民间称为“送夏衣”。厦门:水上赛捉鸭、烧生辰厦门的海峡两岸龙舟赛,名声在外,水上赛捉鸭是流行于闽南地区的端午节独特风俗。龙舟竞渡时,在桅杆上挂上一个里面藏着鸭子的笼子,也有装小猪崽的。桅杆横放,由岸上伸向海面,杆上涂抹油脂,自愿参加抓鸭子的人,要沿着桅杆快速走向海面,到达桅尾抓住笼子,这时鸭子飞入海中,再游泳追赶把鸭子抓住。好多人走到桅杆中途就滑跌海中,引起岸上观众阵阵欢笑声。据说这是当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水兵的方法,这种习俗在泉州等地也很盛行。水边烧焚生辰八字 厦门同安等县则在端午日午时,写全家人的生辰八字,送到水边烧焚,曰“辟瘟”。并用松树枝、稗谷插于门首,以求避邪求福。漳州:走"贡王"、洗古井诏安-走“贡王”漳州市诏安县数百年来端午节走“贡王”的民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每逢端午节,当地乡人分别从两庙中抬出“开漳圣王”陈元光的部将沈世纪、李伯瑶二将的神像出行,环绕北关游街时,由庙宇灯笼前导,刀斧戈戟罗列双行,社众排队随后,齐唱原名龙船鼓歌的“贡王歌”,十分热闹。在漳州,人们把端午节视为仅次于春节的节日,民间有裹粽、卤面、备菜肴敬祖先、拜神明的习俗,同时还有是年丧家不蒸粿做粽及向丧家赠粽的风俗。华安-给古井“洗澡” 华安县仙都镇大地土楼群二宜楼内,每年端午节给古井“洗澡”,这是他们延续200多年的习俗。端午节当天中午12点后,清洗者先是拆开古井的地面部分,清洗一片井盖和两瓣副井盖。接着抽干井水,由一人下到4米深的井底,清除淤泥、杂物等。清理完后,还要往井内撒放5斤盐,以清除异味,接着封上井盖。泉州:“嗦啰嗹"、午时联、吃煎堆每年的五月初五,泉州民间的“嗦啰嗹”民俗都很出彩。“嗦啰嗹”也称“采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称“嗦啰嗹”乃古越族人的遗风,歌唱中的“嗦啰嗹”就是古越族人辟邪去灾的咒语。此外也有人认为,“嗦啰嗹”是古越族人对龙舟的称呼,所以才有“嗦啰嗹”这种音译词。过去泉州城内“嗦啰嗹”颇为鼎盛,一般在各铺(以前泉州分为四隅三十六铺,铺下面又分为境)内进行。五月初五一大早开始,先往本铺境人家采“头莲”、“二莲”和“三莲”,之后便沿街沿巷,挨家挨户一路采过。泉州-写午时联“午时联”是用**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贴联的。位置仅限于厅门上,张贴的时间为正午。“午时联”常用联语有:“菖蒲驱恶迎喜庆,艾叶避邪保平安”、“端阳艾叶如旗招百福,午日菖蒲似剑斩千妖”等。泉州-吃煎堆 泉州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端午节之前,泉州一带正是梅雨季节,雨下个不停,古时据说是天空“漏了”所致。人们盼晴心切,仿效女娲氏炼石补天的做法,因此有了“煎堆补天”的民俗。石狮-海上泼水节 石狮蚶江的闽台对渡(海上泼水节)习俗,是早已闻名于世的传统独特的民俗活动。蚶江位于石狮市北部的泉州湾南岸,曾为泉州总口,与台湾鹿港对渡。每逢端午节,两地对渡船只上的人们身披盛装,同江竞舟泼水,交融情谊,互祝吉祥,逐渐形成这全国乃至世界仅此一绝的民俗。端午节这一天,蚶江古渡沸腾,四面八方的人流涌向海滨。只见百舸在泉州湾竞渡穿梭,人们用各种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男女浴情,热气火红。人们视此水为“吉祥水”、“幸福水”,要让这圣水情雨淋个透,以图吉祥、幸福、兴旺。龙岩“四脚狗”祈平安“四脚狗”祈平安 以前过端午,大人要给小孩做“四脚狗”。其实这四脚狗和其他地方挂香囊的风俗是一致的,只是所挂的东西不一样。母亲要给儿女做四脚狗,挂在脖子上,以祈求平安、发财。所谓“四脚狗”其实就是布老虎。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漳平-包假粽漳平县等地用竹叶包谷皮为假粽,在端午时送到屋外,称“送蚊虫”,并且在五月初一要包“乖粽”给儿童吃,认为吃了“乖粽”,儿童就会听话。三明端午送礼有讲究三明送礼有好多讲究,在三明建宁客家端午习俗就自有许多新颖的地方。送节的时间一般从五月初二开始,多为晚辈向长辈送节,如刚订婚的女婿给岳父母家送节,外甥给娘舅家送节。送节的礼品除粽子外,还有猪肉、雄黄酒、玩具、扇子、面条等。送这些礼品也有讲究,比如送扇子,意为送凉风、送清爽、送健康;送面条,取的是面条的白色,有洁净之意,送面条就是送洁净、送顺心之意。沙县-腌制菖蒲沙县端午节有腌制菖蒲的习俗,端午节当天采菖蒲根洗净切片用盐腌制,以备家中有人夏令肠胃不佳、肚痛时服用。宁化-不饮江河中或井中 和其他地区饮午时水不同,宁化等地则认为端午日水有毒,是日不能到江河中或井中吸水饮食。其划龙舟自初一到初九,初九日划龙舟俗称“送瘟船”。宁德“送节”在宁德过端午节,新嫁女的娘家于节前要给女儿送肚兜、巾、扇、香袋等物,由新媳妇分赠家中老小,连续三年,俗称“送节”。女婿则要给岳父母送“节鱼”,一般为黄花鱼,越大礼越重,意为“黄金有余”。左邻右舍的小孩,在端午节这天会簇拥到新娶亲人家,由新媳妇将五色索系到手腕上,俗称“记节”。午时,大人喝过雄黄酒,点孩童之额。在周宁,女儿出嫁的第一个端午节,女方父母要送两斤猪肉、至少二十个粽子,还要备青绦、红头绳、避邪丹等礼物。全村男女在端午节这天上午去新媳妇家“绞假”,青年人去用青绦,儿童则用红头绳缠住手脚,意为将来会心灵手巧,会攀高,会“高升”。霞浦-妈祖走水·龙舟竞渡 端午霞浦松山村有别具风格的“妈祖走水·龙舟竞渡”活动。松山村地处沿海,当地的群众信仰妈祖已有1000多年历史,端午当天,信众抬着妈祖神像来到海边,把妈祖神像抬上花船,在海面上沿村庄绕行,5条龙舟紧跟其后浩浩荡荡,形成“龙王朝圣母”的壮观景象。在船队靠岸时,还需要把坐着妈祖金身的轿子不断地往海里上下沾水36下,寓意着妈祖在一年的365天里,天天庇护信众平安吉祥,紧接着热热闹闹的龙舟赛才拉开了序幕。寿宁-五月初四过端午节 寿宁,至今仍保存着在五月初四过端午节的习俗。纪念为寿宁建县立下功勋的刘良、李球、刘斌等13人的“义勇大夫”,明朝起,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提前过端午的习俗在寿宁流传至今,相沿560年不变。莆田念口诀过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蛋”这俗语概括了莆田赛龙舟之外的端午节所有习俗。“初一糕”是指五月初一,田民间做米糕。糕的样式虽有不同,但制作的原料与方法大致相同,都以大米磨成粉,后加糖、香料、花生等蒸制而成,叫“早米糕”;也有以佐料特征命名的“薄荷糕”等。“初二粽”指的是初二包粽子,其制作与其他地方大致相同,只是多为四角粽。“初三螺”是指初三时,民间百姓大多要吃螺,意在明目。“初四艾”指初四这天,家家户户在门上插艾叶、菖蒲避邪也有插艾会使人清醒的意思。“初五蛋”指初五这天要煮蛋、吃蛋。清晨,人们采集香草、菖蒲、石榴枝、桃枝、柑橘枝等,统称“午时草”。中午,将“午时草”与鸡蛋一起煮,味道芳香。人们以煮蛋的汤水洗澡,浴后换上夏令新装,每人再吃上两个鸡蛋,以图吉利。仙游-献纸于虎啸潭 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南平赛竹筏做凤凰蛋赛竹筏在武夷山,端午龙舟赛不以龙舟为赛具,独以泛游九曲溪上载客竹筏争流竞技,比起龙舟,竹筏显得古朴简陋,可它是武夷山千百年来传承水上文化的标志物,不是一般的龙舟可替代。做凤凰蛋 武夷山乡村端午节还有做凤凰蛋的习俗,这倒和纪念屈原没啥关系。凤凰蛋比鸡蛋小,黑褐色,其貌不扬,却是当地农家必备常用土药,对头疼脑热、儿童积食等寻常病有一定效果。凤凰蛋的制作时间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其做法是采集二三十种草药风干后混合捣烂,捏成蛋形后再风干,而采集草药的时间集中在农历三月初一或三月十五。邵武-“窦娘” 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建阳-晒药囊 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各家皆于此日作酱。建瓯-送瘟神 在建瓯民间认为五月多瘟役,因此旧时每年都要在端午节的傍晚举行隆重的“送瘟神”活动,祈望驱邪消灾。这是全城人共同参加的大型活动,“舟歌”(“舟歌”,是建瓯端午之日表演的传统节目之一。)队位列其中。领唱、帮唱、伴唱者多达几十人,肩扛船桨,高声歌唱。随着队伍的行进,平安幸福的美好祝愿沿途送进每家每户……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包粽子、吃粽子可是必不可少的。但你知道吗?咱们大胡建的粽子可是各有不同呢!现在,小SHUI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福建粽子大盘点!福州白粽福州自古就有做白粽的习俗,还会在其中加入花生。由于白粽没有馅料,全是糯米制成,所以食用时大多会蘸白糖。粽子煮好后,会把锅里的水留下,用来洗脚、洗脸、擦身体等,据说能消毒解暑,夏天不会生痱子,不容易被虫咬。闽南烧肉粽烧肉粽是福建厦门、泉州、漳州,闽南一带特有的汉族传统名吃。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才下锅烧。煮好后拨开棕衣,香气扑鼻,粽子色泽红黄闪亮,味道香甜,油润不腻。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甜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闽南话“热”与“烧”同含义,所谓“烧肉粽”,就是要趁热而食的粽子,热食更有风味。闽南碱粽闽南人钟情的粽子另外一种就是碱粽。碱粽是在糯米中加入碱液煮熟而成,兼具黏、软、滑的特色,端午正值夏季,碱粽冰透后加上蜂蜜或白糖,尤其受到欢迎。宁德畲家寨独特菅粽如果端午的时候来宁德上金贝畲家寨,可以尝尝这里独有的菅粽。每年端午节,畲家人就用山上随处可采的长长的菅叶来包做成圆圆长长的菅叶粽。吃菅叶粽的时候,畲族人会早早备好红糖液,蘸一蘸,很美味的哦~福安豹纹粽所谓的豹纹粽,其实就是包了一层晒干竹叶的粽子。豹纹粽以浙江宁波一带的最为有名,咱福安也有哦。龙岩牛角粽听说,龙岩人也管端午叫五月节,通常小朋友穿新衣,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大餐。因为龙岩人喜欢吃香,通常会将葱,香菇,肉一起炒,作为粽子的馅。通常有两种粽子,一种是平常见到的形状,另一种是“牛角粽”,头大,尾巴尖。本地人常对小孩说:“别吵,给你‘八嘎枪’吃。”这八嘎枪是一种枪,因为牛角粽很像枪,所以大人常在端午这样哄小孩。南平包粽子要抢先闽北地区端午的重头戏也是粽子,但是南平人民包粽子一般都是在节前,赶早不赶晚。因为他们有个讲究,最早包粽子的家庭是最吉利的。但是一般头筹总是比较难拿,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在初二、初三包,初四才包的可是要吵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5457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3
下一篇2023-12-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