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职业学院怎样????

呼和浩特的职业学院怎样????,第1张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自治区众多高校中唯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

  一、历史沿革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的绥远师范学堂,即呼和浩特师范学校的前身。

  2000年,呼和浩特师范学校与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了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3年10月,学院正式挂牌。2004年至2006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先后并入。至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完成了九所院校的合并工作。

  二、目前现状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组建后,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院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在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九校整合,实现了平稳快速融合。在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师范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岗位与职业培训教育并举,综合发展的高职院校。

  (一)管理体制和内设机构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现设有党委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纪检监察(审计)处、工会、团委、学院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迎评办等14个党政管理服务机构;7个二级院校(初等教育学院、呼市电大、成人教育学院、铁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个研究所(历史文化研究所、化学生物研究所);1个培训中心;1个教学部(马列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1个教辅部门(图书馆);14个教学系(数学系、化学应用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汉语言文学系、外语系、教育系、政史系、法律系、管理工程系、音乐系、体育系、美术系、计算机应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

  (二)办学规模、层次与专业结构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学院在校学生8538人。招生专业54个,基本适应了呼和浩特地区不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生化及环境专业群等五个专业群被列为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群。学院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

  (三)师资队伍与科学研究

  学院现有教师总数为587人(含双肩挑教师24人、外聘兼职教师75人),其中专任教师48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52人,双师素质教师219人,具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学位的青年教师124人,先后聘请6名外籍专家任教。2005年以来,全院教职工发表学术论文158篇,其中,省部级刊物上发表133篇,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41部。学院主办有《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学报》。

  (四)基础设施与图书资料

  学院现有校本部、东校区、南校区(呼市电大、成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传媒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新校区等六大区域。总占地面积81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7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43496万元。图书馆藏书93万册,其中电子类图书50万册,配备电子阅览室,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学院有校内实训(实验)基地82个,校外实训基地70家,多媒体教室46间,语音室16个,教学用计算机2275台,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3个。

  (五)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并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寻求与教育教学质量高、费用低、符合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学生和家长经济承受能力的国际教育部门合作。2007年3月30日,白俄罗斯共和国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阿纳托利·托吉克及夫人一行来我院访问,与学院在教育方面大规模的合作达成意向。大使与呼和浩特市汤爱军市长进行了友好热烈的会谈,一致认为双方的教育合作基础好,发展空间大。大使热诚邀请李怀柱院长对白俄罗斯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李怀柱院长与白方11所国立大学进行了具体教育项目合作的洽谈,与其中8所大学达成专、本、硕连读的合作意向或合作协议。合作办学专业涵盖了我院20多个专业。经自治区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批准后每年可向白俄罗斯输送500名左右留学生,访问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之前,学院已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大学、新西兰南方理工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合同。两个国家的4个联合办学项目已经自治区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列入2007年招生计划。

  学院在办学实践中,秉承了百年优良传统,弘扬了百年育人精神,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经专家学者对学院办学精神的凝练,将“明德修身,格物致知”作为我院校训,在全体师生中获得了一致认同,并由自治区连辑副主席于2006年9月14日视察我院时亲笔题写。

  学院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整体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整合后的跨越式发展,并在办学实践中逐步积淀和形成“以服务呼和浩特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己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院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在2006年的班子考核中,学院领导班子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班子;在全区高校2006年的工作实绩考核中,我院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本年度工作实绩突出院校;赵全兵书记当选为自治区第八届党代会代表,中共呼和浩特市第十届委员会委员;2005年,李怀柱院长荣获“全国首届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称号;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5、2006年度先进单位”;2006年,在全区“专科层次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专项评估”中,学院成绩并列全区第一;2006年,在维护高校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验收中,学院被评为先进达标单位;2005年,在两年一度的普通高校学生工作评估中,学院被评为学生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在教育部组织的“中央电大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中,我院铁道学院被评为“优秀电大分校”,呼市电大和林格尔县教学点被评为“示范教学点”;2005年,我院成人教育学院被自治区教育厅授予全区成人教育办学先进单位;2005年,我院培训中心被教育厅授予自治区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普通话推广先进单位。

  2007年是学院“迎评创优”的关键之年,是百年华诞的喜庆之年,是实现第二次创业宏伟目标和新校区建设的开局之年。为使学院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

呼和浩特市的大学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领导的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的高校之一。内蒙古大学拥有广泛的学科设置,包括文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工科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该校设有多个工程学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国重点支持的民族高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域性特色高水平大学。该校以培养、研究和弘扬国家民族文化为特色,开设有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平台。

拓宽学子的教育之路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和教育中心,拥有多所大学,为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学子提供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资源。这些大学涵盖了文、理、工、医、农等多个学科领域,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提高了呼和浩特市的教育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平台。通过严格的学术规范、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育设施,这些大学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总体来说,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一所不错的高校。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是一所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高校,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历史悠久,建校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

学校拥有一流本科专业,包括美术系等。网友评价中,有人认为学校地理位置不错,周围设施齐全,蒙生多,但也有人认为学校人很好,本科生的态度最重要,宿舍有无限网,上网很方便。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学校建于195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民族院校。2000年,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与内蒙古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本更名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0225人,其中本科生9099人、专科生1126人,教职工611人。

据2022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与南京工业大学和区内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培养和交流。

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云学院鲲鹏中心”,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智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青岛青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协同育人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呼市新城区、苏尼特左旗、乌拉特后旗、新巴尔虎右旗等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qinggan/11268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6
下一篇2023-11-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