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第1张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掌握超重失重特点及规律

 教学重难点

 掌握超重失重特点及规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例1如右图,一个人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求以下几种情况下人对体重计的压力。

 ①人和电梯一同静止或匀速运动时。

 ②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时。

 ③人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时。

 ④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⑤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a

 ⑥人随电梯以加速度g匀加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1超重: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叫超重。

 2超重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分量),它可能有两种运动情况: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

 3失重: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4失重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加速度分量),它可能有的两种运动情况: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

 5完全失重: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这种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

 6完全失重的条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a,且加速度数值等于重力加速度即a=g。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只受重力(地球引力)时,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例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平抛、斜抛、竖直上抛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或空间站内。

 7需要注意的是:

 ⑴超重时,物体的重力并不增加,物体失重时,其重力也并不减小。当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大小也无变化,即使是完全失重现象,物体的重力也没有丝毫变大或变小物体之所以表现出“超重”、“失重”现象,是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非平衡状态,看起来物重好像有所增大或减小。

 ⑵“超重”、“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和大小均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8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平常一切与重力有关的现象都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不能正常工作,液体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也不能产生向上的浮力等。

 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原理跟重力有关的仪器、测量工具都不能用。例:水银气压计、天平、连通器、体重计、钟摆等。

 9在超重、失重状态下,利用等效法,求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质量为m的物体,如果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分量,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可以等效地认为物体超重了,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为。

 质量为m的物体,如果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可以等效地认为物体失重了,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为。

 例2如图所示,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倾角为θ的斜面A质量为M,质量为m的物体B沿斜面向下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a,求水平面对斜面A的支持力。

 解析:斜面体A处于静止状态,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物体B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分量,处于失重状态,且失重了,所以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

 例3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其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后,铁片被吸引向上运动,在铁片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F的大小为( )

 AF =(M+ m)g Bmg < F < (M+m)g CF < (M +m)g DF > (M +m )g

 解析:A、C处于静止状态,既不超重也不失重。铁片向上运动,是加速向上运动,铁片处于超重状态。所以轻绳的拉力大于系统的总重力。D正确。

 例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倾角为θ的自动电梯上,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度上升。求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人受力如图所示,将加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1《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

 师: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哪些种类

 生:我们常见的运动有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最常见的是物体静止的情况

 师:如果物体受力平衡,那么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

 生:如果物体受力平衡的话,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这要看物体的初速度情况

 [新课教学]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师: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生: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师: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

 生1: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停止在路边的汽车,放在地面上的讲桌以及放在讲桌上的黑板擦等等

 生2: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

 师:大家讨论一下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学生讨论,回答提问

 生1:竖直上抛的最高点物体应该处于平衡状态,因为此时物体速度为零

 生2:我不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说法,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指的是物体受合力为零的状态,并不是物体运动速度为零的位置处于竖直上抛最高点的物体只是在瞬间速度为零,它的速度立刻就会发生改变,所以不能认为处于平衡状态

 师:刚才的同学分析得非常好,大家一定要区分到底是速度为零还是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经过讨论分析我们知道应该是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为了加深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进一步探究物体的平衡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多媒体投影课本中的例题、三角形的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模型

 师: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生: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是两端受力大小相等,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师:节点O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生:节点O的受力特点是一理想化模型,所受合外力为零

 师:我们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生:上面的分析借助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是牛顿第二定律中合力等于零的特殊情况

 师:同学们把具体的解答过程写出来

 投影学生的解答过程

 解答:如图4—7—1所示,F1、F2、F3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表示这三个力在x方向的分矢量之和及y轴方向的分矢量之和也都为零,也 就是:

 F2一Flcos=0

 师:在这个同学解题的过程中,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正交分解法: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余两个力的作用线进行分解,其分力必然与其余两个力大小相等

 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1:可以用力的合成法,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生2:也可以用三角形法,将其中任意两个力进行平移,使三个力首尾依次连接起来,应构成一闭合三角形

 师:总结:处理多个力平衡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刚才几位同学分析的这三种方法,即正交分解法、力的合成法和三角形定则这几种方法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就要看具体的题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灵活掌握

 二、超重和失重

 (学生实验)

 一位同学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另一位同学说出体重计的示数注意观察接下来的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师: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生:体重计的示数发生了变化,示数变小了

 师: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生:体重计的示数发生了变化,示数变大

 师:当人下蹲和突然站起的过程中人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体重计的示数发生了变化呢

 生:这是因为当人静止在体重计上时,人处于受力平衡状态,重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相等,而实际上体重计测量的是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在这种静止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是等于重力的而当人在体重计上下蹲或突然站起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产生了加速度,此时人受力不再平衡,压力的大小不再等于重力,所以体重计的示数发生了变化

 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我们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叫做物体的视重,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视重就不再等于物体的重力,而是比重力大或小大家再看这样一个问题:

 多媒体投影例题:人站在电梯中,人的质量为m如果当电梯以加速度。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学生思考解答

 生1:选取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的受力情况:人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人的重力和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由于地板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地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只要求出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就可以求出人对地板的压力

 生2:取向上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支持力F、重力G、质量m、加速度a的方程F—G=ma,由此可得:F=G+ma=m(g+a)人对地板的压力F与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即F’=m(g+a)由于m(g+a)>mg,所以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人对地板的压力比人的重力大

 师: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处于超重现象时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如何呢

 生: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

 师: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

 生:应该是加速上升

 师:大家看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展示:人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学生讨论回答

 生1:此时人对地板的压力也是大于重力的,压力大小是:F=m(g+a)

 生2:加速度向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分为两种情况,即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

 师:大家再看这样几个问题:

 (投影展示)

 1人以加速度A加速向下运动,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多大

 2人随电梯以加速度。减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3人随电梯向下的加速度a=g,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师:这几种情况物体对地板的压力与物体的重力相比较哪一个大

 生:应该是物体的重力大于物体对地板的压力

 师:结合超重的定义方法,这一种现象应该称为什么现象

 生:应该称为失重现象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和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

 师:第三种情况中人对地板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生:应该是零

 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完全失重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师: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物体的视重发生了变化

 师: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完全失重的理解,我们看下面一下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课堂演示实验:取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小孔,让其做自由落体运动

 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并不从小孔中喷出,原因是水受到的重力完全用来提供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了

 师:现在大家就可以解释人站在台秤上,突然下蹲和站起时出现的现象了

 [课堂训练]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4—7,4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

 AF:mg BMg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力,根据读数与实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1、平行传动(“0字型”):滑轮转动方向 相同      作用:传递

2、交叉传动(“8字型”): 滑轮转动方向 相反    作用:挤压

优点:皮带减少其他零件磨损

缺点:皮带的使用期较短(容易发生断裂)

将匀速圆周运动(等速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往复运动

1运动轨迹为一条直线的运动就为直线运动,例如笔直行驶的汽车。

2运动轨迹为绕一点画圆的话就为圆周运动,例如车轮,皮带轮等等。

3在某一个位置来回的往返运动就成为往复运动,例如钟摆的摆动。

功能和作用:利用冠齿轮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的,其作用与齿轮传动一致,用来传递与之垂直的齿轮的运动和动力。

在生活中的应用:汽车、机械手表、车辆差速器、电梯、打蛋器、面条机、电风扇等都利用了齿轮垂直传动。

连杆机构可以将圆周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

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例如:火车车轮的联动、雨刷器、公交车的开合门、发动机活塞等。

1 齿轮传动的条件:相互咬合

2 方向:两个齿轮传动时,两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3 速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加速运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减速运动

众所周知经常做一些锻炼对于增强身体素质和减肥瘦身都有帮助,不过就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体现效果。而对于减肥人士,运动是有效和健康减肥的最佳方法,平时可以掌握一些运动锻炼的技巧。那么哪些运动锻炼方式能够减肥?有效减肥锻炼的要领是什么?

1、有效减肥的运动

一四边形跑

用4件物体组成四边形,相邻物体间距15米。从底线左角快速跑至左侧顶角。侧身跑至右侧顶角,左腿在右腿前交叉,另外一条重复此动作。向后倒跑至底线右角,然后快速跑回底线左角。休息30秒,重复4次。

二斜线硬拉

找块大重量的石头或着用水瓶把背包塞满。把它放在左脚边。拉伸臀大肌,弯曲右膝。双手举起此重物约手臂高度,然后放低至右侧。每侧7次,然后休息1分钟。

三单腿深蹲

抬起右腿使你的膝盖伸直,与腹部垂直,用长椅做支撑。弯曲左膝直至你的大腿接近地面。停留片刻,然后伸直膝关节,每一侧腿做10次,然后休息45秒。

四栏杆上拉

找根齐腰高的横杆或栅栏。用与肩同宽握距直臂挂住。你的身体应成斜线,重心落于脚后跟。将胸部拉向横杆,身体保持紧绷。在胸部触及横杆后放低身体。做12次,然后休息1分钟。

五钟摆式晃动

仰卧,双臂分开,双腿并拢,抬起双腿直至双脚位于臀部正上方。半蜷腹,用头部和肩膀支撑。双腿缓缓晃至左侧。停留片刻,然后回到中心,在右侧重复做此动作。每侧做8次。

六环绕俯卧撑

做一个俯卧撑。当你收回至初始姿势时右臂绕环,使其垂直于地面。停留片刻,身体放低,向另一侧做重复动作。每侧做7次,休息30秒。

七三头肌俯卧撑

将双手靠在一起放在长条凳边缘,身体与地面成45度。手臂伸直,肘关节不要打直。将身体放低靠近凳子,然后回到初始姿势。做12次,然后做对生肌肉的环绕俯卧撑练习。

八提踵

用右脚脚趾站在台阶边缘,台阶至少15厘米高。左脚绕于右膝后。弯曲踝关节,放低脚后跟,注意不要接触到地面。然后抬高身体还原至初始位置。每条腿做10次,然后休息45秒。

九手持毛巾

在右脚绕上一块毛巾,右手拿住毛巾边角。掌心朝向身体。用不变的张力把毛巾朝向肩膀方向弯曲,用每条手臂保持此姿势30秒,然后休息30秒。

十行进箭步蹲

做出20米的标记。抬起你的脚趾,始终用脚趾用力,左腿前跨至身体右侧1米处,放低身体直至左腿弯曲至90度。用相反那条腿重复此动作,直至到达20米标记处。然后提踵做对生肌肉练习。

运动减肥虽然很累,却是最健康也是最有效减肥的方法,需要大家付出时间、精力去坚持,只要下定决心,减肥计划也已事半功倍了。

2、有氧运动的好处

1、降压:研究指出,10周运动后,可使收缩压降低10mmHg,舒缩压降低5mmHg。新的研究显示,每天散步4次,每次20~30分钟,降压效果最好。

2、减肥:散步可使脂肪燃烧,降低血中的中性脂肪,可降低体重。在饭后45分钟散步,即使是短距离的,也会见效。

3、预防糖尿病:缺乏运动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快步行走至少半个小时可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30%~40%。步行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和改善作用。

4、有氧运动对心肺及血管的保健功效:因为有氧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都是由有氧呼吸机制所提供的,所以需氧量会增大。氧气先进入肺部,然后随着心脏的搏动。由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和器官,所以有氧运动能使力量在一次次的收缩和扩张中得到加强,心脏的泵血功能也会随之加强。在运动过程中,人的呼吸频率会逐渐加快,深度也会增强,这就使肺部的吸氧功能得到加强,肺循环水平得到提高。

5、有氧运动可改善肌肉塑造形体:进行有氧运动,人体肌肉能获得更多的氧气,有利于肌肉组织中能源物质的氧化,从而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的数量,并同时减去多余的脂肪,所以,有氧健身者的肌肉会更加强壮,线条优美而皮肤富有光泽。

有氧运动的种类

1、游泳。游泳是很好的减肥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全身性运动,并且对提高心肺功能十分有效,只是很多人不太会游泳,那么可以用在游泳池中快走来替代,这对提高心率效果非常好。不过会游泳的朋友也请注意用游泳来减肥,不是游泳比赛,不要追求速度,达到心率要求就可以了,同时还一定要注意足够的摄氧量。

2、跑步。户外跑步会受环境限制,选择跑步机也挺好,放开跑步机扶的手能增加8%的氧利用率和5%的心率,当然首先要在保证平衡的前提下才放开扶手,选择一定坡度的跑步机能提高减肥效果。在跑步机上使用间隔法锻炼,即可以用高速锻炼一会,转而至较低速度循环练习。

3、自行车。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感度;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自行车还可以瘦身,是周期性的有氧运动,热量消耗较多。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等有很好的锻炼和康复效果。

4、爬山。春季爬山能使肌肉获得比平常高出10倍的氧气,从而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增加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帮助体内的致癌物、有害物质、毒素等及时排出体外。持续20分钟以上的爬山才算有氧运动。

肩关节肌肉锻炼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肌肉锻炼方法有哪些,关于肩部的训练,相信很多健身人士都非常熟悉,练习肩部不仅能够加强肩部的肌群,使身体的线条变得更加迷人,那么现在肩关节肌肉锻炼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肌肉锻炼方法有哪些1

  一、立姿肩部推举练习

 练习部位:前三角肌,上斜方肌和三头肌

 动作要领:

 1、双膝微曲;

 2、腹部紧缩,腰身挺直;

 3、脊椎保持稳定,手臂上抬时,下背勿弯曲。

 起始动作:

 1、两腿站直,双手紧握哑铃;

 2、挺胸,收腹,提臀;

 3、将哑铃举过肩膀,手心向前;

 4、上臂应与躯体成90度,双肘也应弯曲成90度。

 结束动作:

 1、伸直双臂,慢慢越过头顶,肘部延耳朵向上,向内抬升;

 2、练习中,肩膀前部肌肉紧绷,慢慢还原。

  二、侧平举练习

 练习部位:前三角肌,后三角肌

 动作要领:

 1、勿将双臂向上摆动,练习中肢体不可移动;

 2、上身挺直。

 起始动作:

 1、紧握哑铃,手心相对;

 2、双脚分立,稍比肩宽;

 3、挺胸,收腹,提臀,上至直立不动。

 结束动作:

 1、手臂先向外,接着向上抬起,大约与肩同高;

 2、以同样的速度举起手及肘部;

 3、手臂上抬时勿翻转;

 4、练习中,手臂及肘部应始终向外及向上。

  三、坐姿肩部推举练习

 练习部位:前三角肌

 动作要领:

 1、双脚平放地面,位于膝盖正下方;

 2、保持脊柱挺直,腹部收紧;

 3、举起双臂时勿拱起下背部,保持脊椎固定。起始和结束动作可自行指导。

 肩关节损伤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损伤性外伤,肩关节损伤的治疗的难度并不太大,但是此病的辨别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运动的时候注意肩周的反应,如果有任何疼痛和不良反应的话,要及时的停止,并且检查自己的肩关节健康情况,采取一定的处理和保护措施。

  几种锻炼肩部肌肉的方式方法

  1、哑铃侧平举

 哑铃侧平举的动作能够非常好地锻炼到肩部的肌群,同时对于手臂的肱二头肌和三头肌也能起到刺激锻炼的作用。

 具体练习方式:人体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垂直于地面,双手各持一哑铃,利用手臂以及肩部的力量将哑铃向一侧向上慢慢抬起,抬至最高点时保持一秒钟,再还原成立正姿势。

 练习注意事项: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上半身的稳定性,由于是侧平举,所以能够很好地锻炼到肩部的上束部分。

  2、哑铃交替上举

 哑铃交替上举的动作也是在克服哑铃重力的前提下来刺激肩部的肌群,能够有效地锻炼到三角肌的中束。

 动作要领:在人体站立的前提下,两手各持一哑铃,两臂弯曲,将哑铃抬至肩部的高度,利用手臂以及肩部三角肌的力量将哑铃交替上举,在上举至最高点时,保持一定的时间,再缓慢下落。

 练习重点:哑铃交替上举的动作主要是练习肩部的肌群,所以在上举的过程中,除了手臂积极地发力以外,练习者也要能积极地运用肩部的肌群力量。

  3、俯立绳索直臂下压

 俯立绳索直臂下压的动作能够很好地帮助肩部的肌肉进行塑形,与此同时对于三角肌的下束能起到很好地刺激锻炼作用。

 练习方法:人体面对肩部训练机,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攀扶在器械的把手处,右手抓住绳索的末端,同时保持直臂的状态,接着利用肩部以及手臂的力量将绳索做下压的动作练习。

 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手臂伸直的状态,左右手可轮流交替进行。

  4、哑铃肩部环绕

 哑铃肩部环绕的动作能够对于肩部的上束、中束,下束起到非常好的塑形作用,也能够帮助肩部肌肉增长。

 动作步骤:两脚打开与肩同宽,挺胸拔背,双手各持一哑铃,两臂向两侧打开,以肩关节为轴,做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在做这个动作的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要充分体会到肩部被牵拉的感觉。

肩关节肌肉锻炼方法有哪些2

  一、主动活动范围锻炼

  1、爬墙法: 是肩关节锻炼的最常用方法,首先患者面向墙壁,双臂紧贴在墙面上,然后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一点点用力地向上爬,尽量达到更高的高度,建议患者每天爬到某个高度之后在墙上画一条线,每天进步一些,直至达到正常范围;

  2、画圈法: 可以上下方向画圈,也可以左右方向画圈,通过画圈的动作,达到增加肩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建议每次画10-20圈,每天练习3-5次,根据患者疼痛的情况以及患者的体力逐渐加量;

  3、梳头法: 患者双手交替去摸自己的`前额、头顶、枕后以及耳后,向前纵向绕头1圈,就像梳头一样,每次练习10-20下,每天练习3-5次;

  4、器械锻炼: 可以使用小区或公园中的锻炼器材,锻炼肩关节,如使用能够上下拉伸的器材,进行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拉伸锻炼,从而达到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目的。

  二、被动活动范围锻炼

  1、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平卧,用健侧手用力将患肢上举达,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维持该角度2分钟;

  2、钟摆练习: 患者弯腰90°,患侧上肢下垂,以健侧手扶住患侧手腕,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臂,使患侧肘关节划圈,可以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在患侧前臂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活动;

  3、被动内旋: 患者站立,健侧手背在脑后,患肢背在背后,两手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健侧手握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患肢不用力,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

  4、被动体侧外旋: 患者平卧,患侧肘关节紧贴在体侧,屈曲90°,健侧手用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尽力向外推患侧手,并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维持此动作2分钟。

 另外,肩关节的锻炼还可以做体前内收、被动外展位外旋、等长肌力锻炼、等张肌力练习、外展牵拉、抗阻内旋等的锻炼。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正常后,要进行一些肌肉力量的锻炼,比如锻炼三角肌,三角肌是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肌肉

 锻炼力量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对抗的阻力运动,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在锻炼时也应兼顾,可以做等长肌力锻炼,功能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坚持锻炼,关节功能可逐渐恢复。

正确的健步走提高心肺功能

正确的健步走提高心肺功能四种步行方式有助燃脂减肥,不做好热身运动很有可能拉伤肌肉,在运动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同的人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安排运动时间,运动对三高人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明白正确的健步走提高心肺功能四种步行方式有助燃脂减肥,就快快动起来吧!

正确的健步走提高心肺功能1

四种步行方式有助燃脂减肥

斜坡运动

走斜坡(例如楼梯和车库斜坡路)消耗的热量要比你在平地上行走多出50%左右。

加快速度

如果步行的速度保持在每小时7、5千米,就会消耗掉与跑步相同的热量。快速步行30~60秒,然后中速行走5分钟,这样快慢交替行走既可以防止过度疲劳,又可以加速新陈代谢的过程。

“钟摆”手臂

弯曲肘部呈90度角,以肩部为轴,像钟摆一样悬垂手臂。手臂摆幅不要过大,否则手臂伸得太远便无法快速摆动,也就无法消耗更多的热量。

借助手杖

你可以双手持手杖,像滑雪那样走路。当然,这样做可能会引来旁人诧异的目光,但却可以比一般步行多消耗20%~45%的热量。

健步走的健身作用主要体现在:

1、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突出地表现在降低安静时和同等负荷下运动时的心率,以及提高肺活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如果发生心脏突发事件也可降低其严重性。

2、改变血液质量——增加全血容量、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有效防止动脉的发生和发展,也能防止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调节血管机能——健步走可以增加毛细血管数量、改善末梢循环、降低安静时高血压、改善冠状动脉循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4、减肥——坚持健步走锻炼能明显减少身体脂肪重量,减少体脂百分比,增加和维持肌肉重量、耐力和力量。

5、促进骨关节健康——可以增加骨密度、骨和关节力量,增加韧带、肌腱的力量,防止多种骨、关节、肌肉、肌腱的损伤,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

6、增加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加快病后康复速度。

7、改善心理状态——健步走可以减小精神压力、增加自信心、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8、改善睡眠质量——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使兴奋灶转移,促进睡眠。

注意事项

在运动过程中,如感觉身体有些不适,最好暂时停止运动进行观察,如出现以下症状者,必须停上运动:(1)胸闷伴随绞痛;(2)呼吸非常困难;(3)感到分外疲劳;(4)恶心;(5)眩晕;(6)头痛;(7)四肢剧痛;(8)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疼痛;99)两腿无力,行走困难;(10)脉搏显着加快。

运动后的整理活动,一方面有助于疲劳的恢复,另一方面可有效地防止"重力休克"和运动性晕厥。整理活动可以是轻松的散步,也可以做徒手体操,总之要逐渐地低运动量,持续时间5-10分钟。

正确的健步走提高心肺功能2

在健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三个事情,一个双手要用力摆动、二是需要注意我们走路的节奏、三是不同人群的走法也是不同的。事实上,如果健走不当的话,那么就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健走的正确方法。

一、双手用力摆

首先要审视自己平时的走路习惯,改掉不好的部分。比如有人走路时为了舒服,喜欢驼着背、背着手,这是不对的,“健走”一定要把脊柱挺直了走;另外,一般人走路时不太重视四肢的用力模式,但在“健走”时一定要把手的摆动加进来。双臂的摆动会牵动全身肌肉运动,对于周身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

二、注意节奏感

大步走的同时,还强调要注意节奏感。节奏感强呼吸才能平稳,才能通畅。有节奏的健走对于心肺功能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在进行健走时,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的节奏就是为步行设计的,所以对于培养健走锻炼的节奏感很有帮助。

在调整呼吸方法上,赵之心提供了一个方法,就是在健走时,前三步吸气,第四步呼出来。这样反复进行,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氧运动。

三、走法因人而异

1、年轻者百米九十步,每日千步

强度:对男同志来说,一般要求100米90步左右走完。步子要尽量迈大,但动作不要快。视自己的情况每天坚持走500到1000步。固定时间,固定运动量。

适宜人群:年龄层次较低的健身爱好者

2、年长者前后快慢结合交替走

速度:因人而异,比自身正常的步速快一点即可。

强度:先做三到五分钟的慢走,以使气血充盈,加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反应性,避免运动中的关节损伤;再做五分钟的快走。时间控制在三四十分钟内。年纪稍长者更要控制运动强度。

适宜人群:下肢力量和关节不太好的健身爱好者

有关正确的健走方法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起到帮助。正确的健走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一定的保障,帮助我们提升抵抗力,预防一些疾病的出现,但是如果健走不当的话,那么也会给我们造成伤害,所以我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健走的方法。

钟摆钻具组合是石油钻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防斜、纠斜钻具,其主要功能是降斜,实际应用中与防斜钻具组合结合使用可以达到不错的井身控制效果。

411 钻具组合特点

钟摆钻具可以分为光钻铤钟摆钻具、单稳定器钟摆钻具、双稳定器钟摆钻具,后两者根据最下端稳定器与钻头距离的远近又可分为大钟摆钻具和小钟摆钻具。钻具靠下部加重钻铤重力的横向分力使钻头紧靠下井壁,使钻头一直偏向下井壁切削,从而达到降斜的目的。钟摆钻具最大的特点是钻具降斜性能与稳定器位置和钻压有很大关系:稳定器太靠下,钟摆力太小达不到理想的降斜效果,稳定器靠上,下部钻铤会与井壁接触,大大减小降斜力;钻压过大,钻具会产生增斜力,同时也会增加地层的造斜力,可能使钻具失去降斜的效能。图41是常用的四种钟摆钻具组合。

图41 常用的钟摆钻具组合

412 钻具组合力学性质

光钻铤钟摆钻具是最简单的钟摆钻具,如图42所示,带稳定器的钟摆钻具受力与其类似。偏重钻铤每转一圈就有一次钟摆力与离心力的重合,这对井壁产生较大的冲击纠斜力,同时周期性的旋转不平衡性使下部钻柱发生强迫振动,大大提高了钻头切削下井壁的纠斜能力。另外,离心力的作用使偏重钻铤重边在旋转时总是贴向井壁,使下部钻柱具有公转运动特性,来消除其自转对井斜的影响,使偏重钻铤在直井中更具有一定的防斜作用。图42中,钻头上的钻具力Pa为: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专题成果报告(中册)

式中:PB为钻压;e为钻具与单侧井壁间隙;L为钟摆段长,钻头底面至上切点(第一稳定器)的距离;ω为钟摆段线重量;α为井斜角。

图42 光钻铤钟摆钻具受力和变形

上式中,当Pa>0时,钻具造斜;当Pa<0时,钻具降斜。式中右边第二项就是起降斜作用的钟摆力。分析上式可知:

1)钟摆力恒为降斜力。钟摆力与切点以下的钻具长度和线密度成正比,且随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当井斜愈严重时,钟摆力愈大,纠斜作用愈强。

2)钻压一方面产生增斜力,同时也减少钟摆力。这是因为式中右边第一项系正值,它使井斜角增大;另外当PB增加时,切点位置下移,L变小,导致钟摆力下降。所以为了纠斜,应避免使用大钻压,而往往采取吊打方式,这样可得到较大的钟摆力和降斜效果。但是因吊打时机械钻速太小,耗费工时,将导致钻井成本提高,不符合“钻直钻快”的要求。

3)从理论上讲,光钻铤钟摆钻具不适于防斜,这是因为当α较小时,其钟摆力数值很小。当地层造斜力较强时,可使井斜角继续增加,同时钟摆力也随之增加。当钻头侧向力的增斜分量与降斜分量(钟摆力)相等时,井斜角将不再增加,达到“平衡角”。

4)采用大直径钻铤可使ω增大,使e减小,因此可使钟摆力增大,使造斜分量减小。

对于带稳定器的钟摆钻具,钻头受钻具力可按如下公式求的: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专题成果报告(中册)

式中各变量的含义见公式(27)。上述光钻铤钟摆钻具分析的4个点特点同样适用于带稳定器的钟摆钻具。对于带稳定器的钟摆钻具,其性能的优劣关键在于稳定器的安装位置,若把该钻具组合受力看作一简支梁,则可得到稳定器的理想安装位置为: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专题成果报告(中册)

式中:a=π2qsinα;b=1846PB;c=-1846π2EI;r为井眼直径与钻铤外径的差之半,m。

若稳定器与井壁间的间隙值较小时,可以不计r的影响。取e为零,则b、c简化为:b=82PBr,c=-1846π2EIr。

需要注意的是:

1)稳定器的实际安放高度与计算值的差值一般小于计算值的10%,所以实际安放位置可比计算值降低5%~10%。

2)稳定器到钻头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在钻压和钻铤自重的作用下该孔钻铤会和井壁产生新的接触点或接触段,从而使降斜力减小。

413 钟摆钻具组合应用范围

钟摆钻具在石油钻井中使用广泛,在大庆油田中已经形成了钟摆钻具的“标准配置”。钻具在使用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1)钟摆钻具能比较成功地用于不易井斜地区(non-rocked hole country)。在使用大钻铤的条件下,能保证在较高钻压下钻出几乎垂直的井眼(不大于2°~3°)。与光钻铤相比,使用钟摆钻具可以增加钻压,而不会造成井斜的增大,在只能用轻压钻进的易斜地层,钻压可提高20%左右,而在可用重压钻进的平缓地层,钻压可提高50%左右。

2)钟摆钻具的纠斜能力远远大于它的防斜能力,且在大井斜中的应用性能优于在小井斜中的应用性能。

3)钟摆钻具可以应用于取心钻进,但取心筒要短,一般为15~2m。

4)钟摆钻具在直井内无防斜作用,它与光钻铤一样,由于刚度小,不能有效控制井斜变化率。在严重易斜地层中,钻具的纠斜力远远小于地层造斜力,甚至采用大尺寸钻铤时井斜角仍然达不到井身控制的要求,因此不得不使用低钻压,使钻井速度大为降低。

414 钻进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任何一款钻具组合都有对应的适用范围和理想的钻进工程参数,钟摆钻具也不例外。除了上面提到的钻压对钟摆钻具的降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外,泥浆的性能也是影响其性能发挥的一大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钻压对钟摆钻具的降斜性能有直接的影响,稳定器的位置应根据实际钻压和井斜角来综合设计。

2)在设计钻压范围内,钻具的降斜能力随钻压的增大而线性提高。当钻压超过钻具的许用钻压时,其降斜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钻具会出现增斜的效果。

3)理论上,转速越高,钻具引起的钟摆冲击频率越高,越有利于机械钻速的提高和井斜的控制,但过高的转速会带来井壁稳定、钻具失效等其他问题,其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4)使用钟摆钻具时,应确保泥浆的排量和良好的性能,重点要防止钻头泥包,使钻头在钟摆力的作用下有效切削下井壁侧的岩石,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钟摆钻具的性能。

415 钻具应用于超深井的可能性

在石油钻井中,钟摆钻具主要由于直孔段的降斜、纠斜,通常与满眼钻具组合时候,从而达到直孔保直防斜的目的。目前,改进型的钟摆钻具有报道运用到4500m已浅的设计孔深,但钟摆钻具大多运用于上部(2000m以内)的保直孔段。在超深井中的上部井段,可以预见钟摆钻具可以取得一定的井斜控制效果,但其应用于下部深井段,还面临着不少技术问题:

1)根据钻井工程实际,井深越深,钻孔越容易偏斜。根据前面讨论内容可知,钟摆钻具不适用于易斜井段钻进,因此该钻具在深孔中单独运用前景不乐观。

2)在超深井的下部井段,由于钻杆性能的限制,井底动力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钟摆钻具是靠下部加重钻铤的重力的横向分力来实现降斜的,过多的加重钻铤必然会加重孔底动力设备的负担,缩短其使用寿命,这在深井施工中应是极力避免的。

3)钟摆钻具要求小钻压钻井,深孔中机械钻速低,将延长钻井周期,大大增加钻井成本。

4)若用于取心钻进,由于其取心筒较短,应用超深井取心钻进时,将增加提下钻频率,增加辅助施工时间,危害孔壁稳定性,大大增加施工成本。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肩关节属于一种软组织。而不合适的锻炼可能会对肩关节造成危害,而肩关节功能锻炼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确定,来详细了解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1

1、前后摆动练习:患者身体前屈(即弯腰),两侧上肢下垂,并尽量使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放松,然后做双侧上肢前后摆动动作,可逐步扩大摆动范围,连续做30~50次;直立休息后,可继续做持重物下垂摆动练习。

患者弯腰,手持重物(05~2kg)做前后摆动。值得注意的是,开始练习时重物不宜过重,可逐步增加重量,练习以不产生疼痛或肩部肌肉痉挛为宜。

2、画圈练习:患者身体前屈,上肢下垂。以肩部为中心,甩动患肢,即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以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运动时,幅度应有效到大,但以不产生疼痛或肌肉痉挛为宜,反复做30~50次。

3、双手爬墙练习: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并用双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肢尽量达到上举最大限度。然后缓缓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并逐渐增加高度。

4、侧身单手爬墙练习:患者取侧位站向墙壁,用患侧手指沿墙壁缓缓向上爬行,使患肢尽量上举并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做一记号。然后缓缓向下爬动的,以回到原处。反复进行,并逐渐增加高度。

进行功能锻炼是好的,但是要是不注意方法的话,不仅没有好的作用还会对关节造成伤害的。要是出现了肩关节水肿或者是疼痛的话,

则就有必要去医院进行治疗了,而且在做功能锻炼的时候,还必须要要做好护理保健的工作,通过按摩促进血液的循环。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2

肩关节如何做功能锻炼

无论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大多需要进行功能锻炼,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粘连,减轻不适症状,常见的肩关节的锻炼方法如下:

一、主动活动范围锻炼

1、爬墙法: 是肩关节锻炼的最常用方法,首先患者面向墙壁,双臂紧贴在墙面上,然后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的动作,一点点用力地向上爬,

尽量达到更高的高度,建议患者每天爬到某个高度之后在墙上画一条线,每天进步一些,直至达到正常范围;

2、画圈法: 可以上下方向画圈,也可以左右方向画圈,通过画圈的动作,达到增加肩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建议每次画10-20圈,每天练习3-5次,根据患者疼痛的情况以及患者的体力逐渐加量;

3、梳头法: 患者双手交替去摸自己的前额、头顶、枕后以及耳后,向前纵向绕头1圈,就像梳头一样,每次练习10-20下,每天练习3-5次;

4、器械锻炼: 可以使用小区或公园中的锻炼器材,锻炼肩关节,如使用能够上下拉伸的器材,进行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拉伸锻炼,从而达到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目的。

二、被动活动范围锻炼

1、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平卧,用健侧手用力将患肢上举达,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维持该角度2分钟;

2、钟摆练习: 患者弯腰90°,患侧上肢下垂,以健侧手扶住患侧手腕,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臂,使患侧肘关节划圈,可以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在患侧前臂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活动;

3、被动内旋: 患者站立,健侧手背在脑后,患肢背在背后,两手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健侧手握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患肢不用力,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

4、被动体侧外旋: 患者平卧,患侧肘关节紧贴在体侧,屈曲90°,健侧手用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尽力向外推患侧手,并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维持此动作2分钟。

另外,肩关节的锻炼还可以做体前内收、被动外展位外旋、等长肌力锻炼、等张肌力练习、外展牵拉、抗阻内旋等的锻炼。

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正常后,要进行一些肌肉力量的锻炼,比如锻炼三角肌,三角肌是肩关节外展的主要肌肉,锻炼力量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对抗的阻力运动,

同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在锻炼时也应兼顾,可以做等长肌力锻炼,功能锻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坚持锻炼,关节功能可逐渐恢复。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有什么3

肩关节功能训 练方法有哪些

肩关节功能训练是比较辛苦的,每次练习的时候,肩关节会有明显牵拉感觉,甚至会出现疼痛症状。锻炼的强度一定要控制好,以免锻炼以后持续性出现疼痛症状,这样只会对肩关节造成更大损害,

1、钟摆练习

可以先弯腰90度,患侧上肢下垂,再用另外一侧的手把患侧手腕扶住。肩关节不需要用力,由健侧手用力推拉前臂,这样能使患侧肘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划圈,每次要逆时针和顺时针画圈20次左右。

2、被动前屈上举

先平躺在床上,把患侧上臂伸直,健侧手把患侧手肘部位扶住。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上举患肢,并且要维持两分钟左右,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3、被动体侧外旋

先躺在床上,弯曲患侧肘关节90度,要贴紧身体侧边。再用健侧手抵住患侧手掌,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身体,健侧手尽可能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的时候,要保持两分钟左右。

4、体前内收

保持站立的姿势,把健康一侧的手扶住患侧肘关节,用手抬高患侧上肢,将肘关节向胸前拉扯,越贴近胸越好,要保持两分钟左右。

5、被动内旋

要保持站立姿势,患肢背在身后,健侧的手背放在后脑,两个手分别握住毛巾两端,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用健康的手来拉扯毛巾,尽力向上拉,然后保持两分钟左右。

肩关节功能训练方法就是以上这些,正确训练可以让关节处不舒服的症状得到改善,如果训练方式不正确,可能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平时要避免外伤,做好关节防护措施,也要养成定期去医院做身体检查的习惯。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疾病不断发展,就要及时采用对症方式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9878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