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尺泽准确位置图和作用,第1张

尺泽准确位置:尺泽穴位于人体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作用:尺泽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为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那么我们在平时中怎么快速取穴呢

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或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此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

尺泽穴的穴位疗法

1、按摩疗法:用大拇指弹拨尺泽穴100~200次,能防治气管炎、咳嗽、过敏。(弯曲拇指,以指腹按压尺泽,每次左右各按压1一3分钟)。

2、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缓解治疗肘痛、上肢痹痛等。(隔姜灸5一7壮或温和灸10一20分钟)。

3、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向下刮拭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咳嗽、心烦、呕吐等。

4、针刺疗法: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可灸。针感酸麻胀向前臂桡侧及拇指放散。

怎么练出手臂肌肉线条

1、告别拜拜肉站姿,双腿打开与肩同宽,背部挺直,左手肘弯曲置于胸前,与身体保持垂直,右手扶在左手肘正下方,肩膀自然放松,吸气。右手扶着左手肘往右肩移动,压肩,缓慢吐气,停留10秒后换边。右手臂往左伸直,左手肘弯曲拉住右手臂朝身体靠近,压肩,缓慢吐气,停留10秒后换边。抬头挺胸,双手前臂交叠,右手扶着左手肘。

2、平举练力量双手各持大概600ml左右的矿泉水瓶,自然垂放贴于身体两侧。双手掌心朝下,伸直手臂,向两侧举起瓶子直到与肩同高后回到前一步骤。双手各持大概600ml的矿泉水瓶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左手虎口朝上直臂将瓶子向前举到肩膀高度,然后放回身侧,换右手重复。双手同时直臂向前举起瓶子到肩膀高度,再回到身侧。重复1-2,反复做15次。

拥有完美的手臂肌肉线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健壮的肌肉曲线是一种力量和健康的象征,

3、多练俯卧撑撑墙俯卧撑双脚并拢面墙而立,双手分开与肩同宽、与胸同高撑在墙面上,双脚位于骨盆正下方向后一个脚掌的距离。身体重量向前倾,直到手肘弯曲成九十度,前倾时脚跟可以稍微离地,背部保持挺直。

倾斜俯卧撑使用两把牢固稳定的凳子分别支撑左右手,双手分开比肩宽,身体保持平板姿势和地面成45°,然后弯曲手肘让重心下沉到手肘成九十度角,再伸直。反复做12-15下。双手距离越宽,对胸大肌的锻炼就越多。双手间距和肩膀差不多时,对塑造手臂线条效果较为明显。

宽版倾斜俯卧撑找一把不会滑动的结实椅子,双手分开与肩同宽,伸直撑在椅面上支撑身体重量,双脚并拢向后脚尖着地,背部及双腿在一直线上,身体和地面成45度角。身体保持平直,下沉到手肘弯曲成九十度,稍停留1-2秒。

膝盖着地俯卧撑四肢跪地,膝盖位于髋关节正下方再向后1脚掌的位置,背部保持平直,弯曲手臂让身体重心下降,直到手肘呈九十度,稍停2秒后回到前一步骤。

标准俯卧撑身体平直,双脚并拢脚尖着地,手臂撑直,手掌位于肩膀正下方,分开略比肩宽,重心放在手部。弯曲手臂降低身体重心,直到手肘弯曲成直角,胸部和地面约1个拳头宽的距离。停2秒后回到前一步骤。重复12-15下。

拥有完美的手臂肌肉线条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健壮的肌肉曲线是一种力量和健康的象征,下面小编教你练出手臂肌肉线条的一些步骤,快来看看吧。

4、练肱二头肌屈臂上勾练二头肌双手各持1个大概600ml的矿泉水瓶,上臂夹紧身体两侧,掌心朝上,手肘向前弯曲90度,作站姿坐姿均可。上臂保持夹紧身体两侧,同时向上弯曲双肘,将矿泉水瓶举到肩膀高度后回到前一步骤。反复做12-15下。

站姿杠铃弯举自然站立,掌心向前,两手间距与肩同宽,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两上臂始终贴于体侧,杠铃下垂在腿前。吸气,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由腿前向上将杠铃呈圆弧形弯举至胸前。到“顶峰收缩”位后,稍停顿。然后,呼气,以肱二头肌之张紧力缓慢回复至起始位。

肌肉摸起来感觉里面是一块一块或一条一条的可能是由于肌肉的纹理和纤维结构造成的。每个人的肌肉纹理都是独特的,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触感和外观。

此外,如果肌肉受到过度使用或过度伸展,可能会导致轻微的肌肉纤维撕裂,这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酸痛或僵硬感。这种撕裂通常会在肌肉中形成疤痕组织,这可能会导致肌肉纹理的不均匀或硬结。

如果你没有疼痛、肿胀或其他异常反应,通常不需要过于担心。然而,如果你对肌肉的状况感到担忧或有任何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最好咨询医生或理疗师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建议。他们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1、位置:尺泽穴位于肘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在肘部肘横纹上可以摸到一条很粗的肌腱,是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指拇指方向一侧,肌腱桡侧缘有一个凹陷,是尺泽穴的位置;

2、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41 上星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所属部位 45 上星穴的定位 46 上星穴的取法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上星穴的配伍 412 文献摘要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 51 鬼堂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尺泽穴的定位 57 尺泽穴的取法 58 尺泽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尺泽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尺泽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尺泽穴的配伍 513 研究进展 514 文献摘要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堂 1 拼音

guǐ táng

2 英文参考

Shàngxīng GV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Chǐzé LU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鬼堂为经穴别名:1上星;2尺泽。[1]

鬼堂为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所指即上星穴。又《千金翼方》作尺泽穴别名。

4 上星穴的别名·鬼堂

鬼堂为经穴别名,即上星。[1]。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上星 汉语拼音 Shangxing 罗马拼音 Shanghsing 美国英译名 Super Star 各

号 中国 GV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G22 富耶氏 德国 LG22 英国 Gv23 美国 Go23

上星为经穴名(Shàngxīng GV23,DU2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属督脉[2]。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41 上星穴的别名

鬼堂(《备急千金要方》),明堂(《太平圣惠方》),神堂(《针灸聚英》)。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上星一穴,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

43 穴名解

上即上方,星即星球,人头形圆像天,穴居头上,如星在上天,故名上星[2]。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通天气,目比日月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3]

44 所属部位

前头[4]

45 上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星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5]。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上星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1寸[6]。

上星穴在督脉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上星穴在前头部的位置

46 上星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靠,在头部中线入前发际1寸处取穴。

上星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正坐仰靠取穴。[2]

正坐或仰靠位,于前发际中点入发际1寸处取穴;若无前发际时,可先取百会,向前4寸取穴[7]。

47 上星穴穴位解剖

上星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2]。

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眶上动脉分布[8]。

布有额神经分支,额动、静脉分支及颞浅动、静脉分支[6]。

48 上星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星穴具有熄风清热、宁神通鼻的功效。

上星穴有清热散风,通窍明目作用。[2]

上星穴为督脉之气所发,泻之可清督脉之气,以达通窍止血、清利头目之目的,临床以治疗鼻衄、鼻渊等鼻疾为主。[9]

上星穴主治鼻不通,目眩,睛痛诸疾,有清脑利窍、疏通血脉之功。凡属风热上冲,鼻塞、鼻衄、风眩、目不远视、如雾迷蒙,一切上焦风热、头目不清之症,悉可取此。[3]

49 上星穴主治病证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头痛,目痛,鼻渊,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呕吐,烦满,目眩,鼻塞,鼻出血,前额神经痛,面赤肿,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神经衰弱等。

上星穴主要用于头面、目鼻疾患等:如头风、眩晕、面浮虚、目睛痛、近视、角膜炎、视神经萎缩、鼻炎、鼻衄、鼻瘜肉、鼻痈、癫、狂、痫症、疟疾、热病等[2]。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痛,鼻渊、鼻衄、癫狂、疟疾、热病[8]。

上星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不能远视,迎风流泪,鼻渊,鼻痈,鼻衄,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疟疾;痫证,癫狂;呕吐,烦满[7]。

上星穴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鼻塞,鼻出血,癫狂,痫证;以及前额神经痛,鼻炎,角膜炎,近视等[6]。

治眩晕,头痛,目赤肿痛,面赤肿,迎风流泪,鼻渊,鼻鼽,鼻痔,鼻痈,热病汗不出,疟疾,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前额神经痛,神经衰弱。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 5~08寸[2][6];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7]。

平刺05~1寸[8]。

注意:新生儿及囟门未闭合时慎用[2]。

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7]。

4102 灸法

可灸[2][7][8]。

艾条灸5~10分钟[6]。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注意: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7]。

411 上星穴的配伍

上星穴配百会、合谷治头风[2]。

上星穴配迎香、素髎、合谷治鼻出血,鼻炎[2]。

上星穴配肝俞治目赤、目痛、目痒等[2]。

上星配百会、囟会、承光,有清热利窍的作用,主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上星配合谷、足三里,有疏风清热,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鼻渊,眩晕。

上星配肝俞,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泪出,多眵。

上星配风府、禾髂、风池、水沟、百会、百劳、风门,治鼻渊、鼻痔[7]。

上星配百会、神庭、前顶、攒竹、丝竹空、风池、合谷,治眼目风热[7]。

上星配风池、天柱,治头眩[7]。

上星配大椎,治痃疟[7]。

上星配前顶、百会、阳谷、合谷、关冲、昆仑、侠溪,治头风[7]。

412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针灸大成》: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三棱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类经图翼》: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普济》: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荞麦。

5 尺泽穴的别名·鬼堂

鬼堂为经穴别名,即尺泽[1]。出《千金翼方》。

穴位 尺泽 汉语拼音 Chize 罗马拼音 Chihtse 美国英译名 Short Narrow Marsh 各

号 中国 LU5 日本 P5 法

国 莫兰特氏 P5 富耶氏 LU5 德国 L5 英国 LU5 美国 5

尺泽为经穴名(Chǐzé LU5)[10]。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LU5[11]。别名鬼受,鬼堂[11]。属手太阴肺经[10]。尺泽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10]。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主治咳嗽,气喘,少气,咯血,潮热,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肘臂挛痛,肩内侧痛,肩胛神经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丹毒,身痛,腰脊强痛,膝髌肿痛,乳痈,发热,症瘕积聚,疝气,咽喉肿痛,喑哑,抽搐,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遗尿,尿失禁等。

51 鬼堂的别名

鬼受(《备急千金要方》),鬼堂(《千金翼方》)。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柩·本输》:肺出于少商……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53 穴名解

尺即尺肤,指前臂部,泽即沼泽,为水聚处,此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故名尺泽[10]。

《说文》:“尺,十寸也,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脉经》卷一:”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脉诀云:“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人之前膊腕横纹后1寸为关,由关至肘横纹为尺。所谓“尺肤热”者,即指此1尺全部而言。见此1尺之热,即知全身俱热也。[3]

《周礼·地宫》:“泽,水之所钟也。”尺泽者,言穴居尺部低洼之处,犹如水之有宫城也[3]。

杨上善说:“水出井泉流注行已,便入于海,十二经脉出四支已流口(缺文,疑为‘注’字)而行至此,入五藏海泽。谓陂、泽,水钟处也。尺谓从此向口(缺文,疑为‘肘’字)有尺也,一尺之中脉注此处,流动而下,与水义同,故名尺泽。”

54 特异性

手太阴肺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55 所属部位

肘[12]

56 尺泽穴的定位

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5][13]。

尺泽位于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处,微屈肘取穴[11]。

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微屈肘取穴[10]。

尺泽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

上肢内侧部经穴——尺泽的位置

尺泽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尺泽的位置(肌肉)

尺泽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7 尺泽穴的取法

手掌向上,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处取穴。

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微屈肘取穴[10]。

在肘区,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取穴[14]。

58 尺泽穴穴位解剖

尺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肱肌。有桡侧返动、静脉之分支及头静脉。分布著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皮神经之间,穿肘深筋膜,进入肱桡肌。肱桡肌和其深面的肱肌之间有桡神经,该神经于此分为深、浅二支。深支支配肱桡肌,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神经→肱肌[10]。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肱肌[13]。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干经过,并有桡神经深支、肌皮神经肌支和桡侧剐动脉前支(肱深动脉分支)分布[13]。

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头静脉,桡侧返动、静脉分支[11]。

59 尺泽穴的功效与作用

尺泽穴有清热和胃,通络止痛的作用。

尺泽穴有清肺泻火,调理肠腑之作用[10]。

肺主气,司呼吸,尺泽穴为肺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又穴性属水,为本经子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凡肺经有热所致肺气上逆之咳喘、胸部胀满,热伤肺络所致的咯血、潮热及肺热上壅所致的咽喉肿痛等,均可泻尺泽以治之[14]。

手太阴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肺热移于胃肠,胃气上逆则呕吐,阻于胃肠则泄泻,取尺泽穴可清肺胃、调气机、止吐泻[14]。

尺泽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为手太阴经之合穴,合象水之归。水之所归,大则江海,小则沼泽,以泽字立意,治意亦广,大有普及全身之势。如治舌咽干涩、血不荣筋、臂挛喉痹,以及津液失调、四肢拘急、静脉充血,取本穴治之,则甘霖普泽,万物孳生矣。尤其时病拘急,在本穴静脉放血,可以立愈。[3]

尺泽穴位于肘部,可治肘臂挛痛,属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14]。

510 尺泽穴主治病证

尺泽穴主治咳嗽,气喘,少气,咯血,潮热,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部烦满,心痛,心烦,悲愁不乐,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膜炎,小儿惊风,急性胃肠炎,吐泻,肘臂挛痛,肩内侧痛,肩胛神经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丹毒,身痛,腰脊强痛,膝髌肿痛,乳痈,发热,症瘕积聚,疝气,咽喉肿痛,喑哑,抽搐,癫痫,精神病,脑血管病后遗症,遗尿,尿失禁等。

尺泽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小儿惊风、吐泻、肘臂挛痛[13]。

尺泽穴主治咳嗽,气喘,咯血,胸部烦满,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等[11]。

尺泽穴主要用于胸肺、胃肠及局部疾患:如咳嗽、气喘、少气咳血、肺炎、肺结核、心痛、心烦、急性胃肠炎、呕吐、肘臂挛痛、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小儿惊风、丹毒等[10]。

尺泽穴以治肺脏实证、热证为主[14]。

肺胸病: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部胀满[14]。

胃肠病:急性腹痛,吐泻[14]。

五官病:咽喉肿痛,喑哑[14]。

神志病:悲愁不乐,小儿惊风,抽搐,癫痫[14]。

肾病:遗尿,尿失禁[14]。

经脉病:肘臂挛痛,肩内侧痛,四肢暴肿,手不能伸[14]。

其他病:身痛,腰脊强痛,膝髌肿痛,乳痈,丹毒,发热,症瘕积聚,疝气[14]。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13]。

直刺03~05寸[11]。

一般直刺05~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0]。

直刺08~12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有触电样感向前臂或手部放散;也可用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刺出血[14]。

点刺出血,用于急性吐泻。

注意:不宜针刺过深,以免刺伤穴下血管引起内出血[14]。

5112 灸法

可艾卷灸[10]。

艾条灸5~10分钟[11]。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注意:不宜瘢痕灸,以免因瘢痕而影响肘关节的活动[14]。

512 尺泽穴的配伍

尺泽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10]。

尺泽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10]。

尺泽配合谷,有行气活络,祛瘀止痛的作用,主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

尺泽配肩髃、曲池、合谷,治肘臂挛痛[14]。

尺泽配少商、商阳,治咽喉肿痛[14]。

尺泽配委中,有清热化湿的作用,主治吐泻。

尺泽配委中、水沟,治闪挫腰痛[14]。

尺泽配肺俞,有降气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尺泽配肺俞、风门,治咳喘[14]。

尺泽配委中刺络放血,治急性吐泻[14]、急性胃肠炎[10]。

513 研究进展

艾灸异常胎位孕妇的尺泽穴,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一定转胎作用[10]。

针刺正常人尺泽穴,可使阑尾运动增强,排空时间缩短[10]。

针刺尺泽等穴治疗热带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可使嗜酸性白细胞降低[10]。

降压作用:临床观察针刺尺泽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14]。

对结肠蠕动的调整作用:针刺尺泽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或直肠的蠕动增强[14]。

对中长跑运动员肺活量的影响:实验组运动员左、右臂尺泽进行5个疗程的温和灸法,测定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的肺活量和1000 m跑成绩。结果显示,5个疗程后实验组运动员的平均肺活量较实验前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平均肺活量实验前后差异不明显[14]。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14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主呕泻上下出,两胁下痛。

《灵光赋》:吐血定喘补尺泽。

《针灸甲乙经》:振寒瘛疭,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鼓颔不得汗,烦满,因为疚衄,尺泽主之,左窒刺右,右窒刺左。心膨膨痛,少气不足以息,尺泽主之。咳逆上气,舌干,胁痛,心烦,肩寒,少气不足以息,腹胀,喘,尺泽主之。肘痛,尺泽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痹,肘挛,手臂不得举,喉痹,上气,舌干,咳嗽唾浊,四肢暴肿,臂寒,短气。

《针灸大成》:主肩臂痛,汗出中风,小便数,善嚏,悲哭,寒热,风痹,臑肘挛,手臂不举,喉痹,上气呕吐,口干,咳嗽唾浊,痃疟,四肢暴肿,心疼臂寒,短气,肺膨胀,心烦闷少气,劳热,喘满,腰脊强痛,小儿慢惊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924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7
下一篇2023-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