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基础知识

健身基础知识,第1张

力量训练的主要依靠白肌,从而使得白肌受到锻炼刺激并生长;有氧训练的主要依靠红肌,从而使得红肌受到锻炼刺激并生长

肌肉生长的原理:

肌肉在训练过程中主要依赖ATP供能。ATP(三磷酸腺苷)是肌肉活动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在酶的催化作用下,ATP迅速分解并释放能量,以供肌肉收缩之需。肌肉中ATP储量很少,必须边分解边合成,才能供给肌肉持续活动的需要。

因此在增肌时需要注意3点:

以上是增肌的理论知识,接下来是几点增肌的经验:

1-4RM主要是训练绝对肌力和体积

6-12RM主要是训练肌肉体积

15-20RM主要是训练小肌群体积和增强肌肉线条与弹性

30RM及其以上主要是起到降低体脂、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

减脂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摄入热量 < 消耗热量

能量的计算单位:

卡路里(Calorie),简称卡,缩写为cal,由英文音译而来。其定义为在1个大气压下,将1克水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卡路里(calorie)是一种热量单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 国际标准 的能量单位是 焦耳 (joule), 1卡路里约等于41859焦耳

大卡与小卡

一般来说中文的卡路里是小卡,

在英文中,“calorie”(首字母小写)表示卡路里,卡 记做(cal)

“Calorie”(首字母大写)表示大卡,千卡 记做(C)

1000小卡 = 1大卡

1小卡 = 41859焦

1大卡 = 41859千焦

基础代谢的基本算法:

女子

男子

75146+450=1590

每天上班8小时: 768=608; 每天睡觉8小时: 488=384; 散步1小时: 1501=150;总共1142

基础代谢+基础消耗 = 2732

能量的摄入主要还是靠食物,食物讲究热量与食物营养相结合

一般一顿饭吃一碗饭 145克肉(290大卡) + 300克饭(360大卡) = 650大卡

一般推荐:每天1个鸡蛋(150大卡),牛奶300ML(200大卡),150克瘦肉(150大卡),蔬菜500克(250大卡),水果200g(120大卡),油25克(225大卡),盐6克

一共1745大卡

因为食物要消化和吸收成为血糖,这就涉及到消化率,吸收率,还有氧化分解率,如果某个食物热量高,容易消化吸收成为血糖,而氧化分解效率是一定的,那么转化为脂肪的量就必然多了,因此能快速提升血糖含量的速度称为"升糖指数"(GI)

高升糖食物

五谷类: 白饭、馒头、油条、糯米饭、白面包、拉面、炒饭、爆米花。

肉类:贡丸、肥肠、蛋饺。

蔬菜: 薯蓉、南瓜、焗薯。

生果: 西瓜、荔枝、龙眼、凤梨、枣。

糖及糖醇类:葡萄糖、砂糖、 麦芽糖 、汽水、柳橙汁、蜂蜜。

矫形的更本原理是:肌肉的放松,和肌肉群的平衡

动作的基本步骤: 1 保持正确姿势 2 拉伸 3 合理运动 4 拉伸

驼背

因此需要

收颈

头先仰到最后, 收下巴

保持正确姿势

放松背肌

单侧15-20次,2-3组,间歇20秒

竖脊肌主动拉伸

单侧15-20次,2-3组,间歇20秒

背肌训练

[上传失败(image-2cbb1c-1616035015023)]

慢跑与快走的优缺点的对比?谢谢

损伤最大的可能性是:膝盖。

如果你的体重很大,一开始就长距离慢跑,很快就会膝盖疼痛,原因就是冲击震动太大,膝盖内部受伤了。我的体会是如果不是运动员且你的的BMI大于25,就不要慢跑了,膝盖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要受伤。我自己虽然体重刚刚好没有超标,但是连续跳绳500下一定膝盖疼。我放弃了跳绳和慢跑了,原因就是膝盖疼痛。膝盖损伤是一辈子的麻烦,会带进棺材的。

如你体重适当,那就肯定是慢跑的锻炼效果好。因为慢跑的锻炼强度和全身的参与程度都比快走要高。

无论慢跑或者快走,一双合脚的软底轻质跑步鞋非常重要。很多人在锻炼的时候忽视了鞋子的重要性,往往带来慢性损伤和妨碍运动效果。

如果你有其他的病,比如心脏、肝脏等等器质性病变,那无论你体重多少,还是快走为好。毕竟要照顾全身的真实能力啊。

慢跑和快走有什么区别

跑步换脚身体会腾空

快走换脚总有一只脚着地

慢跑和快走在卡路里的消耗上就要相差100大卡的消耗。快走每一小时所消耗的卡路里是555大卡,慢跑每一小时所消耗的卡路里是655大卡。1大卡=1000小卡,小卡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卡路里

楼主采纳下吧。

快走和慢跑哪个健身效果更好

哪些人最好选择快走

1、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步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相应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一般情况下,步行不会出现严重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除非你踩到石头之类的东西崴到脚或被后面的同伴踩到脚。

2、老年人、肥胖者,步行更安全

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但是如果从年轻时就有跑步锻炼习惯的老人,膝踝关节的适应性较好,进行跑步锻炼是安全的。

对肥胖者而言,由于体重较大,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对肥胖者来说也是步行比跑步更安全。

给步行锻炼者的建议

步行具有和跑步一样的健康促进效果,但是你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步行至少和跑步一样有效果,对一些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步行的效果似乎更好。跑步者得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的概率都要远低于那些不爱运动的人。每天跑步一小时,可以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5%,而步行的锻炼者,如果每天消耗同样能量,患心脏病的风险可以降低9%。其原因在于,消耗同样的能量,步行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不管是跑步还是步行,都要比不锻炼好得多。

促进健康减肥的走需要一定的速度——健步走(快走)

以散步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因为运动次数不足,走得也不够快,运动的总负荷难以达到促进健康的要求,很难为健康带来真正的好处。一项针对7600个成年人的电话访问结果发现,五分之一以散步为闲暇时唯一运动的受访者中,仅有6%真正达到健康标准。达到健身目的的行走要求迈大步,擡头挺胸,双臂摆动,要达到一定的速度。

1、迈大步: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着地,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

2、擡头挺胸:腰背挺直,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

3、双臂摆动:双臂要主动摆动。摆动双臂使上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

4、速度:因人而异,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就自我感觉而言,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溼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如何预防跑步减肥中的膝关节损伤

1、调整跑步姿势:

①在落地的时候控制脚踝的位置尽可能在膝盖的正下方,或是略偏后一点。膝盖处的弯曲将起到极好的缓冲作用。跑者对膝关节损伤最大的姿势是脚落地的位置在膝盖的前边,造成膝关节伸直,此时有相当向前的力量都通过地面反馈,冲击到膝关节。

②脚部落地点尽可能控制在前脚掌,尤其是重心最好落在正对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前脚掌位置。这个重力位置为腿部合理排列的受力点。受力点无论是更靠脚的外侧、内侧还是后部都会造成对膝盖侧向的冲击力,导致受伤。

③控制身体的稳定,不要左右摇晃。跑步时身体要像钢板一样。因为左右摇晃会让重心位置在侧向不断改变,给膝盖侧向冲击力。而膝盖正面承受体重的能力最强。因此在跑步过程中不要过度摆臂,过度向前跨步,因为这些都会造成身体不稳定性的增加。

2、加强肌肉训练:腿部,尤其是大腿肌肉的强壮能够对膝关节提供相应的保护。大腿前面的肌肉股四头肌强壮,能够减少落地时对膝盖的冲击,很多膝盖正面痛都是由股四头肌太弱引起的。靠墙静蹲是锻炼股四头肌最>>

快走和慢跑哪个更有效

快走和慢跑都可以达到健身效果,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坚持。

一:慢跑的好处

1:消耗热量

一小时内所消耗的热量,轻松运动的状况420卡(体重约120磅的你);588卡(体重约150磅的你)

2:增强肌肉与肌耐力

规律不间断的慢跑可增强激励与肌耐力,而激励与肌耐力是我们平时维持工作与应付紧急应变能力,慢跑是最佳选择之一。

3:增进心肺功能

持之以恒的慢跑将会使心脏收缩之血液输出量增加、降低安静心_跳率、降低血_压,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_固醇含量,提升身体的作业能力。

4:代谢排毒

规律的xxx可让体内的新陈代谢加快,延缓身体机能老化的速度,并可将体内的毒{素等多余物质,借由汗水及尿液排出体外。5:减轻心理压力

处于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若无排除紧张情绪、精神及心理压力,将永远居于劣势。适度的慢跑将可减轻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二:快走的好处

1:头脑

促使脑部释放脑内啡(endophin),提升精神,使心情愉悦。肺部增加最大通气量、增强横膈肌肉强度、缓和慢性肺气肿和支气管炎的症状、减低对抽菸的渴望。

2:背部

因为椎间盘承受跑步时震颠所造成的压力,所以许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问题,快步走时椎间盘承受压力与站立时差不多,比较不会受伤,同时还能加强背肌以巩固脊柱。

3:膝盖和脚

骨骼也需要运动,快步走相当于对骨骼施予重量训练,能让身体多吸收钙质,对抗骨质疏松。:

4:骨骼

美国每年有近 410万人为治疗膝关节疼痛而伤神,而预防退化性关节炎,要点就在于保持适当体重,以运动维持下肢良好肌力。快步走时关节部位承受压力不大,又有强化肌肉的功效,当然有所助益。中度病患如果经常从事温和的运动,比不运动的患者,少受疼痛煎熬。

5:心脏与肠胃

快步走不会促进心肺功能,走路降低血压,减低阻塞动脉的脂肪量,降低休息时的脉搏数,促使心脏侧枝血管更发达,帮助胃肠蠕动,减低食欲。

减肥健身是慢跑好还是快步走好

能慢跑肯定慢跑比快走要消耗更多 热量。。。

放心,有氧运动没法让你练出强健肌肉。。。跑完肌肉暂时充血维度增加并不是长肌肉了,一两天就会缓解。。。

多少男的想练肌肉,吃进去那么多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加那么大重量的训练,还要以年为单位看成果。。。你没法练出那种肌肉,别说你不想,你想也练不出来。。。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跑完后拉伸 ,别让小腿肌肉结块,长得难看就行了。

快走和慢跑哪个更健康?

哪些人最好选择快走

1、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步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柏斯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相应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一般情况下,步行不会出现严重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除非你踩到石头之类的东西崴到脚或被后面的同伴踩到脚。

2、老年人、肥胖者,步行更安全

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但是如果从年轻时就有跑步锻炼习惯的老人,膝踝关节的适应性较好,进行跑步锻炼是安全的。

对肥胖者而言,由于体重较大,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对肥胖者来说也是步行比跑步更安全。

给步行锻炼者的建议

步行具有和跑步一样的健康促进效果,但是你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步行至少和跑步一样有效果,对一些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步行的效果似乎更好。跑步者得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的概率都要远低于那些不爱运动的人。每天跑步一小时,可以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5%,而步行的锻炼者,如果每天消耗同样能量,患心脏病的风险可以降低9%。其原因在于,消耗同样的能量,步行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不管是跑步还是步行,都要比不锻炼好得多。

促进健康减肥的走需要一定的速度——健步走(快走)

以散步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因为运动次数不足,走得也不够快,运动的总负荷难以达到促进健康的要求,很难为健康带来真正的好处。美国一项针对7600个密西根州成年人的电话访问结果发现,五分之一以散步为闲暇时唯一运动的受访者中,仅有6%真正达到健康标准。达到健身目的的行走要求迈大步,擡头挺胸,双臂摆动,要达到一定的速度。

1、迈大步: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着地,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

2、擡头挺胸:腰背挺直,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

3、双臂摆动:双臂要主动摆动。摆动双臂使上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

4、速度:因人而异,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就自我感觉而言,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溼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尝试一下北欧式健走

北欧式健走是拿着健走杖行走。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健走杖把跑步时对臀部、膝盖及脚踝的压力排除了,所以感觉不到跑步时的震动。北欧式健走非常容易达到有氧运动的靶心率,且适合长时间行走,并实现了全身大肌肉群的同时锻炼,因而成为最优秀的有氧运动方式。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北欧式健走作为优秀全民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健走杖的有效利用还能减轻颈部和肩部的疼痛与僵硬,并且改善躯干稳定性与不良姿势。

跑后的拉伸被很多跑步者忽略,跑完步后浑身疲倦只想赶紧吃点东西,快速洗个澡休息一下,经常跳过了拉伸环节。充分拉伸自己的肌肉、韧带,甚至还有筋膜等位置,让其快速从疲倦状态恢复,再生时变得更加有力量。而长久不进行跑后拉伸,肌肉延展度将会变小。不仅会影响步幅的大小,也会影响跑步的姿态。如很多膝盖外缘疼痛就是大腿外侧(髂胫束)过紧造成的。由于髂胫束没有得到很好的拉伸,长期处于紧缩状态过度牵拉膝关节外侧缘而引起疼痛。这种时候用手按压大腿外侧>>

慢跑和快走有什么区别

可选择其中一种适合自己的。

最好是慢跑和快走相结合。快走一小时可以消耗大概500大卡左右的热量。

青年人一般选择慢跑,年纪大的、腿脚不灵便的人应该选择快走。

只要坚持,运动效果是一致的。

快走和跑步哪个更能减脂? 哪个减脂更均匀?

跑步

7公里/小时7035卡(每60分钟)跑步机速度约70

8公里/小时8375卡(每60分钟)跑步机速度约90

走路

速度4公里/小时268卡(每60分钟)跑步机速度约50

速度5公里/小时469卡(每60分钟)

跑步和走路减脂都很均匀,只是热量消耗的不太一样。

减脂是这样的,当你消耗到3000卡则会减重一斤,6000卡会减二斤。

人每天不运动,自身也会新阵代谢消耗卡路里,只是消耗的数字不同。正常人一般1500-2000之间。

假如你慢走一小时,消耗了400卡,你自身消耗了1500卡,但你吃了2000卡。

那你今天一共消耗了2000-1500-400=100卡

这100卡是你没消耗掉的热量,会变成脂肪存在体内,所以你只能保持体重,无法减重。

但假如你一天只吃了1000卡,那你今天就变成1000-1500-400= 负900卡

这负的900就是你今天多消耗的热量,假如保持这样速度,三天就减一斤。一星期减两斤。

所以吃东西和你运动结合,减脂效果是很好的。

快走,健走,慢跑哪种好

哪些人最好选择快走

1、没有锻炼习惯的人,步行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德国体育运动学专家克劳思看柏斯指出,普通人每跨一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大约是体重的1~2倍,仅为慢跑的1/3左右,相应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所受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一般情况下,步行不会出现严重的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除非你踩到石头之类的东西崴到脚或被后面的同伴踩到脚。

2、老年人、肥胖者,步行更安全

老年人关节开始老化,膝关节和踝关节难以承受跑步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没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来说步行锻炼更安全。但是如果从年轻时就有跑步锻炼习惯的老人,膝踝关节的适应性较好,进行跑步锻炼是安全的。

对肥胖者而言,由于体重较大,跑步过程中膝关节和踝关节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膝踝关节的损伤,所以对肥胖者来说也是步行比跑步更安全。

给步行锻炼者的建议

步行具有和跑步一样的健康促进效果,但是你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新的科学研究表明,步行至少和跑步一样有效果,对一些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步行的效果似乎更好。跑步者得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的概率都要远低于那些不爱运动的人。每天跑步一小时,可以使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45%,而步行的锻炼者,如果每天消耗同样能量,患心脏病的风险可以降低9%。其原因在于,消耗同样的能量,步行需要更多的时间。但是不管是跑步还是步行,都要比不锻炼好得多。

促进健康减肥的走需要一定的速度——健步走(快走)

以散步为主要运动方式的人,因为运动次数不足,走得也不够快,运动的总负荷难以达到促进健康的要求,很难为健康带来真正的好处。美国一项针对7600个密西根州成年人的电话访问结果发现,五分之一以散步为闲暇时唯一运动的受访者中,仅有6%真正达到健康标准。达到健身目的的行走要求迈大步,擡头挺胸,双臂摆动,要达到一定的速度。

1、迈大步:跨步后脚跟先着地,再有意识地让脚底、脚趾着地,接着再以脚趾用力蹬离地面。膝盖最好微弯。

2、擡头挺胸:腰背挺直,不要像跑步那样前倾身体。

3、双臂摆动:双臂要主动摆动。摆动双臂使上下臂呈约90度,有节奏地摆到胯后,向上则摆到与肩同高。

4、速度:因人而异,可分为慢步走(每分钟约70-90步)、中速走(每分钟90-120步)、快步走(每分钟120-140步)、极快速走(每分钟140步以上)。就自我感觉而言,最低有效强度为微出汗、有点喘,但不影响说话。中等强度是内衣有些溼的出汗、喘气,说话连贯性受影响。大强度是大汗淋漓、不想讲话。

尝试一下北欧式健走

北欧式健走是拿着健走杖行走。它借助两支手杖,使人在行走过程中实现四肢同时参与运动。健走杖把跑步时对臀部、膝盖及脚踝的压力排除了,所以感觉不到跑步时的震动。北欧式健走非常容易达到有氧运动的靶心率,且适合长时间行走,并实现了全身大肌肉群的同时锻炼,因而成为最优秀的有氧运动方式。国家体育总局已经把北欧式健走作为优秀全民健身项目向全国推广。健走杖的有效利用还能减轻颈部和肩部的疼痛与僵硬,并且改善躯干稳定性与不良姿势。

跑后的拉伸被很多跑步者忽略,跑完步后浑身疲倦只想赶紧吃点东西,快速洗个澡休息一下,经常跳过了拉伸环节。充分拉伸自己的肌肉、韧带,甚至还有筋膜等位置,让其快速从疲倦状态恢复,再生时变得更加有力量。而长久不进行跑后拉伸,肌肉延展度将会变小。不仅会影响步幅的大小,也会影响跑步的姿态。如很多膝盖外缘疼痛就是大腿外侧(髂胫束)过紧造成的。由于髂胫束没有得到很好的拉伸,长期处于紧缩状态过度牵拉膝关节外侧缘而引起疼痛。这种时候用手按压大腿外侧>>

快走和慢跑哪个更减肥

慢跑更减肥。

严格来讲,减肥就是一个燃烧脂肪的过程。

所有运动都可燃烧卡路里,但到底那些运动才是燃烧脂肪的卡路里呢?答案是低度激烈的运动,如户外快走,快走的速度不至于让你太喘,而且可维持几个小时,这种运动燃烧的大部份都是脂肪。

中度激烈的运动,如标准的有氧运动班,通常可维持1~2个小时。这种运动你的肌肉会一半使用脂肪,一半使用肝糖。高度激烈的运动,如运动选手的竞赛,通常只能维持30分钟至60分钟。很明显的,如果要消除脂肪,我们应该做低度激烈到中度激烈的运动。

慢跑就是这种低度激烈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要减肥,那么你就必须得坚持运动四十分钟以上,你才能使血液里面卡路里燃烧到不能支持你的运动,那么就会直接开始燃脂,血液里面卡路里含量是360卡,超过部分就是燃烧脂肪的量。

快走是中度激烈的运动。其脂肪消耗量不如慢跑快。

运动的好处自是不必再做过多的赘述,无论是在消耗机体能量方面,还是在提升机体基础代谢的角度上,都有这莫大的好处,而且坚持不懈的规律运动,对于大脑的健康维持也意义重大,总的来说,运动是维护人体整体整体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今天在这里要和大家说的是运动方式的不同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效果,也就是说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所带来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例如慢跑和健走。一个人每天慢跑5公里和健走5公里,存在区别有哪些呢?

什么是慢跑

所谓的慢跑,是跑步的一种,也被称为缓步、缓跑等,是中等训练强度的一种有氧运动项目。慢跑是相对于快跑来说的,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随意性,没有各方面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慢跑的配速会在6-8分钟/公里,或者7-12分钟/公里,心率不会太高,但也会比散步时的心率要高出一部分,多数会在最高心率的50%-85%之间。慢跑因为是一种中低强度的跑步,慢跑的过程应该是以愉悦、轻松为主,少了快跑时的上气不接下气,没有痛苦与勉强感。

什么是健走

健走相较而言,是一种继瑜伽和比拉提斯之后,又一新兴的运动方式。健走与常规的散步、快走相比,更加能活动到人体全身的肌肉,增大人的肺活量,并加强到背肌的韧性,且更容易达到减重和塑形的目标。目前,比较常见的健走步态有弯臂走,如上臂弯曲呈90度,手半握拳,双臂双脚左右交替,腹部微扭;直臂走,如大小臂伸直,前摆平肩,开拳甩掌,后摆握拳;以及摆臂走,如大臂、小臂向上时夹紧,向下时伸直,后甩臂、开拳甩掌等。

慢跑5公里和健走5公里的区别

首先能确定的是,无论慢跑还是健走,5公里的运动量都不会对人的腿部关节造成过度的刺激,而对于维持人体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所以都是值得被推荐的运动项目。但是,因为运动方式的不同,所以两种运动又各自能带来不同的效果。

区别之一,耗时不同。

显而易见,因为运动频率的差距,慢跑5公里所耗费的时间,肯定要短于健走时耗费的时间。假设慢跑的配速为6-7分钟左右,那跑完5公里需要花费的时间约在30-35分钟之间;而健走,即使比较快,配速也会在85-9分钟左右,这样走完5公里则大约需要40-45分钟的时间。

区别之二,消耗能量不同。

同样是5公里,慢跑需要的时长较短,健走需要的时间则较长。相较而言,慢跑完5公里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会高于健走。同时,慢跑具体速度要远远低于快跑,是比较舒服的一种跑步方式,而且慢跑的过程中,下肢与地面基础的时间要比健走短,所以它对膝盖的刺激性要相对较小。虽然健走5公里,对膝盖的伤害也是比较小的,但因为健走时有一定的总做要求和速度要求,它对膝盖的刺激性反而更大一些。

区别之三,对人体部位的影响不同

慢跑5公里,不但也能够锻炼到人体的全身,而且因为它属于负重型的运动,因此对于慢跑对于强化和改善人体心血管的功能和强壮骨骼均有莫大的好处。慢跑时主张呼吸、速度等尽量一直,这对于加大肺活量也有一定的棒状。相较之下,健走5公里对于加强人体的肌肉建设则有着莫大的好处,而且非常适合需要塑形的人进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899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5
下一篇2023-12-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