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蚂蚁?

这是什么蚂蚁?,第1张

↑绒蚁蜂(雌) (体长95mm)

(蚁蜂科)  雌虫体长95 - 10mm,雄12-17mm,雌虫无翅,胸部橙红色,腹部黑色有2枚白色圆斑,全身长满短绒毛,常见於地面爬行形态似蚁,故名绒「蚁」蜂,雄虫有翅,体长比雌虫大很多,胸部黑色,腹部红棕色,1-2节较窄但无柄,末端黑色,翅膀棕黑色。本种普遍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区,雌虫较常见, 雄虫与雌虫交尾时会在地面咬住雌虫头、胸隘处,六足抱住雌虫飞离,再於叶面或他处交尾, 交尾後雌虫会到地面寻找洞穴内的地栖性蜂巢产卵,如蜜蜂、胡蜂、泥蜂的巢,卵孵化後幼虫以外寄生方式取食巢里的卵和幼虫为食。本科中名叫蚁蜂科,台湾生物名录记录16属58种但本种Mutilla pungens名录上并没有这个属,蚁蜂科分类为膜翅目 / 细腰亚目 / 青蜂总科,属於针尾类Division Aculeata ,是一种会螫人的蜂,查各国蚁蜂科的资料发现,这科的种类体侧具绒毛,雌虫一般无翅,体色鲜丽,雌虫近腹端有3-4条黄、白色所形成的环纹但腹背不一定有白色的斑点。

详见:http://gagabiodivtw/new23/s6-27htm

小黄家蚁又名小家蚁,法老蚁,是蚂蚁的一种,一般在室内危害,在墙下或室内筑巢,每个巢中有数头蚁后,每只蚁后一年中平均可产卵3500粒,繁殖力极强。

小黄家蚁食性很杂,我们吃的糖,蛋糕,肉等都是他们的美味,该蚁在有传染性的物体上爬行,会直接携带多种病菌,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他们还会侵入居室叮咬人体引起红斑、疼痛、奇痒,尤其是爱叮咬婴儿娇嫩的皮肤,引发疾病,由于小黄家蚁无处不到,一旦家中发现它,便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让人坐立不安,寝食乏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居民楼中,小黄家蚁可以通过墙体缝隙、上下水管道,管道井等处向外扩散,且扩散速度相当快。若某一居民家中有糖、蛋糕,肉等美味,周围邻居家的蚂蚁嗅到后便会蜂拥而至。一般来说,一个居民楼中有一户发现蚂蚁,整个楼就会陆续发现蚂蚁,因此,对小黄家蚁的灭治必须极时、彻底

黄猄蚁大型工蚁体长9.5一11.0毫米。体锈红色,有时为橙红色。全身有十分细微的柔毛。立毛很少,仅限于后腹末端。体具弱的光泽。小型工蚁体长7.0一8.0毫米。与大型工蚁相似,但上颚不如大型工蚁那样强大,唇基更凸,前胸背板侧面观更凸。雌蚁体长15.0一18.0mm。体育**,但在酒精中浸泡过久后则呈土**。上颚较宽;头有3个突出的单眼;触角柄节较工蚁短、粗。并腹胸粗;中胸盾片和小盾片平;并胸腹节具短的基面和较长的斜面。结节宽厚,楔形,向上逐渐变薄,顶端中央深凹。后腹大,宽卵形。足较短、粗。其余似工蚁。雄蚁体长6.0一7.0mm。体棕黑色。具丰富的红褐色柔毛被。头部较小;上颚窄,咀嚼边齿不明显;触角13节。

黄猄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以及印度、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栖息于气候温暖的地带。树栖。常喜筑在枝叶较密的树上,一树上常有大小蚁巢5、6个,一般近长方形。巢主要以幼虫吐出的分泌物和植物叶子等粘结而成,幼虫是筑巢过程的重要工具。幼虫在营巢活动中被小型工蚁的上颚叨着穿梭于植物叶子间,从而使植物叶片被幼虫吐出的丝粘结在一起,形成一紧密的巢。老熟幼虫不参与建巢活动。工蚁日夜守护在巢外,一旦受惊,大量工蚁会涌出巢外,张开上颚,竖起腹部,从肛门射出一种液体--蚁酸(甲酸),以御敌。工蚁外出觅食,但黑夜时很少活动。捕食大绿蝽、吉丁虫、橘红潜叶甲、天牛、铜绿丽金龟、叶甲、绿鳞象、叶蜂等昆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51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