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查体要点

神经系统查体要点,第1张

  一、高级神经精神活动的检查 目的是了解大脑皮层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是否正常。内容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理解力的检查,有无情感障碍如焦虑、恐惧、抑郁、欣快等。

意识状态:清醒、嗜睡、昏迷、谵妄等。

语言:自发谈话的语量、语调、韵律、流畅度、短语长短,有无找词困难、错语等。复述、口语理解及命名能力。

二、检查颅神经(12 对脑神经)

(一)检查嗅神经(Olfactory nerve)

患者闭目并用手指压住一侧鼻孔,检查者将香皂、松节油及茶叶等置于鼻孔下,要求 其分辨各物体的气味。检查时须两侧鼻孔分开测试。

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如醋酸、酒精及薄荷等,以免刺激三叉神经

 两侧鼻孔必须分开检查,通常先左后右 感冒、鼻腔炎症或阻塞时,该检查意义不大

(二)检查视神经(Optic nerve)

反射功能外,主要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 1、 检查视力(Vission)

可分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时须两眼分别测定。远距离视力表检查(略)。近视力检查 时,让患者眼睛距离视力表 30cm 处辩认字体。对视力严重减退者,嘱其在一定距离辨认手 指数目、物体的移动或是否有光感。

2、检查视野(Visual field)

手试法:让患者身背光源,距检查者 60-100cm 相对而坐。测试左眼时,让患者固定头 部,用右手遮盖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的右眼。检查者持棉签或手指放在两人中间,由视野 周围逐渐向中心移动,至患者见到试标的移动为止。

3、 眼底(略)

注意事项:

 以上检查须两眼分别测定,通常是先左后右

 视野检查时,应避免用余光注视试标

 手试视野的判定结果是检查者与患者比较

(三)检查第III(occulomotor nerve)、第IV(trachlear nerve)、第VI对颅神经(abduct nerve)

III、 IV、VI同司眼球的运动,通常同时受累,故应同时检查。包括眼裂、瞳孔、眼球 各方向运动情况及反射。

1、 眼睑

让患者水平注视前方,检查者观察其双侧眼裂大小及是否对称。

2、 瞳孔

(1)大小:正常人在光线充足,两眼照亮度均等的情况下,直径为 3-4mm。 (2)形状:正常瞳孔为圆形,边缘整齐,双侧对称等大。 (3)位置:在虹膜正中稍微偏鼻下方。

3、 眼球运动

让患者头部固定,两眼注视检查者的手指,并随其向各方向转动(上、下、左、右、左 上、左下、右上和右下),注意患者眼球转动的幅度、灵活性和持久性及是否有视物成双。

4、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 (1)直接双眼平视前方,检查者手持电筒从病人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向一侧瞳孔部位,可见该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恢复,双侧分开检查,检查左侧时用手遮盖右侧。 (2)间接反射:将光线照射患者一侧瞳孔,另一侧瞳孔亦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

5、 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检查

让患者向远方平视,数秒钟后让其注视距眼前数厘米的物件,此时双眼球应内聚及双侧瞳孔缩小。

注意事项:

 检查眼裂时应注意有无易疲劳性

 瞳孔对光反射检查时,避免让患者向电筒注视而产生调节反射

(四)检查三叉神经(Trigeminus)

1、 运动功能

(1)让患者将牙咬紧,检查者双手触摸双侧咬肌和颞肌,是否有肌肉松弛和萎缩。嘱其作咀嚼动作,比较双侧嚼肌是否有力和对称性。

(2)让患者张口,观察是否有下颌偏斜。

2、 面部感觉功能

(1)用针尖、棉絮和盛冷热水的试管轻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随时询问病人对各种刺激的灵敏度。

(2)感觉检查时应注意两侧、上和下及内和外对比。

3、 反射

(1)角膜反射(Corneal rdflex):检查左眼时让患者向右上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絮轻触角膜外缘,可见眼睑迅速闭合。同侧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称为间接角膜反射。检查右眼方法同上。

(2)下颌反射:嘱患者将口略为张开,检查者将拇指置于患者下颌中央,再用叩诊锤直接叩击检查者的拇指,观察是否有下颌上提。

注意事项:

 三叉神经感觉检查时应注意是感觉障碍的分布情况,是节段性(周围)还是呈洋葱皮样 (中枢)分布

 检查角膜反射时避免让患者看到棉絮 (五)检查面神经(Facial nerve)

1、 运动功能

观察患者在静止时睑裂大小、鼻唇沟的深浅、额纹多少及口角是否对称。请患者做鼓腮、 露齿、吹口哨、皱眉、皱额、闭目等动作观察其是否对称及有无瘫痪等。

2、 味觉(略)

可用食糖、食盐和醋酸等溶液检测。让患者伸出舌头,检查者用棉签分别蘸取上述溶液 后涂在一侧的舌前部。每种试液检查前均须漱口。舌的两要分别测试。

(六)检查听神经(Auditory nerve)包括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

1、检查气导听力

将震动的音叉放在病人外耳侧。

2、 检查骨导听力

将震动的音叉放在病人的乳突部

3、 骨导气导比较(Rinne)试验

将震动的音叉放在乳突上,患者不再能听到后,将音叉移至该侧耳旁,至音响听不到为 止。正常时气导长于骨导。两耳分别测试。

4、 韦伯试验 把震动的音叉放在前额或头顶部正中,让患者判断声音的方向。正常时声音的位置就居中。

5、 眼球震颤

让患者眼球向各方向注视时,观察其不自主的短促往返运动,称为眼球震颤。根据其方 向可分为左右水平、上下垂直和旋转性眼球震颤。

(七)检查舌咽神经(Glossopharyngeal nerve)和迷走神经(Vagus nerve)

1、 运动功能

注意患者发音有无鼻音或声音嘶哑。然后让患者张口,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再嘱病人发“啊”音,观察两侧软腭是否对称及其活动度。

2、 咽反射

令患者张口,检查者用压舌板轻触咽后壁,观察有无呕吐反应,称为咽反射。

(八)检查副神经(Accessory nerve)

检查者用手触摸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在让患者转头检查胸锁乳突肌收缩力;耸肩检查 斜方肌收缩力。

(九)检查舌下神经(XII cranial nerve or hypoglossal nerve)

请患者张口伸舌,观察舌体有无偏斜,舌肌有无萎缩和束颤等。

(十)吸吮反射

轻叩鼻和上唇间皮肤,引起舌和下颌的吸吮协作称为吸吮反射。

(十一)掌颌反射

用棉棍或其它硬物划大鱼际肌皮肤,引起同侧下颌轮匝肌收缩,称为掌颌反射。

三、检查运动系统功能

(一)肌容积

1、触摸肌肉的硬度,判断是否肌肉萎缩和肥大。

2、肌萎缩的分布,对称性、广泛性、局限性及神经支配区。

(二)异常不自主运动

1、观察有无不自主运动。常见的有震颤、舞蹈动作、手足徐动、痉挛、抽搐、肌阵挛及肌 束震颤等。

2、观察各种不自主运动的强度、规律、时限及与各种生理状态(休息、动作、情绪、注意 力、疲劳和睡眠等的关系。

(三)肌力

1、 检查上肢肌力

让患者做某种运动或活动各关节,检查者加以阻力。手的力量可用握力计检测。

2、 查下肢肌力

3、 轻瘫试验 让患者平伸双上肢,数秒钟后可见一侧上肢逐渐下垂,低与健侧,称为轻瘫试验。

注意事项:

 肌力检查时应注意双侧对比。

 注意肌肉收缩的速度、幅度和持续时间,有无疲劳现象。

(四)肌张力

1、 触诊肌肉的硬度。

2、 被动活动患者肢体的各个关节,注意感受到的阻力,并两侧对比。

(1) 检查上肢肌张力

(2) 检查下肢肌张力

(五)检查共济运动(Coordination)

1、 嘱病人作轮替动作。

2、指鼻试验(The finger nose test)

(1) 睁眼指鼻试验:令病人上肢伸直平举,从不同方向用示指反复指鼻,先慢后快, 注意其动作是否协调;双侧对比。

(2) 闭眼指鼻试验:让病人闭眼,重复前面睁眼动作。

3、跟-膝-胫试验(Heel-Knee-Tibia test)

(1) 睁眼跟-膝-胫试验:病人仰卧,先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屈膝,再将足跟置于 另一侧膝部下端,并沿胫骨慢慢下滑。

(2) 闭眼试验:闭眼重复前睁眼动作。

4、罗姆伯格征(Romberg’s sign)

请病人站立,双足并拢,两臂向前伸平,手掌向下,先睁眼站立数秒,然后闭眼。医生站在病人身旁注意保护,观察其身体是否左右摇晃或倾斜。

(六)步态观察(Gait)

1、 观察患者进诊室作通行走的步态。

2、 根据具体的需要可让患者一字步行走、用足跟行走、用足尖行走。

3、 观察其行走姿态、伴随动作及上、下肢运动是否协调。

四、检查感觉功能

(一)浅感觉

1、检查躯干、上肢痛觉(Analgia)

用针尖轻刺其上身胸、腹部及上臂、前臂和双手背,令其作出反应,注意双侧及上下对比。

2、检查躯干、上肢触觉(Thigmesthosia)

让患者闭眼,用棉絮自内向外轻触其上身胸、腹部、前臂和双手背,请病人在每次感受接触时报数。

3、检查背部痛觉和触觉方法同上

4、检查下肢痛觉及触觉

方法同上

5、温度觉(略)

(二)深感觉

1、 检查振动觉(Seismeshesia)

通常用 128Hz 的音叉,在振动时将其柄端置于手指、足趾以及骨隆起处如内踝、外踝、 髂前上棘、胸骨、锁骨脊椎棘突等。然后询问病人有无振动感。

注意事项:

 振动觉检查时应注意双侧对比

 可交替使用振动和不振动的音叉,试其辨别能力

2、 检查关节位置觉(Arthresthesia)

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中层得的手指和足指和两侧或踝关节和腕关节并上下移动,患 者说明移动方向。

注意事项:

 避免捏住手指或足指的上下面。

五、神经反射(Nerves reflex)检查

(一)深反射

1、检查肱二头肌反射 检查者用左手托病人的前臂使起屈曲掌心向上,左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 诊锤敲击拇指,观察其前臂有无屈曲,并可感到肱二头肌肌肉收缩。

2、检查肱三头肌反射

检查者用左手托病人的前臂曲成 90 度,右手持叩诊锤敲击其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 可见其前臂伸展运动。

3、 检查桡骨膜反射

检查者用左手托病人的前臂,右手持叩诊锤敲击其桡骨茎突上方 4cm-5cm 处,可见曲肘 和前臂旋前运动。

4、 检查膝腱反射 左手在病人掴窝处托起其下肢,使其髋膝稍屈,用叩诊锤扣击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肌腱, 引起小腿伸展。

5、 检查跟腱反射 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和外展位,医生用左手托其足掌,使足呈过 伸拉;用叩诊锤叩击其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二)浅反射

1、 检查腹壁反射

患者仰卧,下肢膝关节屈曲,使腹壁完全松弛,用棉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自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腹壁反射存在时,可见相应的腹壁肌肉收缩。

2、 提睾反射

轻划大腿根部内侧皮肤引起睾丸上提。

3、 肛门反射

用大头针轻划肛门周围会阴部皮肤引起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注意事项:

 检查腱反射时应注意反应的强度

 注意双侧对比,上下肢对比

(三)检查髌阵挛

病人下肢伸直,医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方向快速推动数次,然后保持适度推力。阳性反应为股四头肌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运动。

(四)检查踝振挛

病人仰卧,髋关节与膝关节稍屈;医生一手持其小腿,另一手持其足掌前端,用力使踝关节过伸。阳性表现为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生节律性收缩。

髌阵挛:使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以拇指与示指控住其髌骨上缘,用力向远端快速连续推动数次后维持推力,若股四头肌发生节律性收缩使髌骨上下移动,即为阳性表现,多见于锥体束病变。

(五)病理反射

1、 检查霍夫曼征(Hoffmann 氏征) 左手持病人腕关节方,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夹持其中指,稍向上提,使其腕部处于轻度过伸拉,然后用拇指迅速弹刮病人中指指甲;由于中指深屈肌受到牵引而引起其余四指的 轻微掌屈反应为阳性反应。

2、检查巴彬斯基征(Babinski 征) 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手持其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趾 掌关节处,阳性反应为拇趾缓缓背伸,其它四趾呈扇形展开。

3、检查查多克征(Chaddock 征) 检查者用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直至趾掌关节处为止,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4、检查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征) 检查者用拇指食指沿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5、检查戈登征(Gordon 征) 检查者用拇指和其它四指分别置于腓肠肌部位,然后以适度的力量捏压,阳性表现同巴 彬斯基征。

6、谢飞征(Schaefer 征) 检查者用拇指食指挤压跟腱,阳性表现同巴彬斯基征。

7、罗索里姆征(Rossolimo 征) 检查者用手指将病人足趾尖一齐向上弹起,阳性反应为足趾跖屈。

(六) 检查脑膜刺激征

1、 检查颈项强直

病人仰卧,医生用手托扶其枕部作被动屈颈动作,以测试颈肌抵抗力。抵抗力增强为阳性。

2、 检查克匿格征(Kernig 征)

病人仰卧,将其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其小腿,正常人可将膝关节伸达 135度以上。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并伴有疼痛和屈肌痉挛。

3、 检查布鲁斯基征(Brudzinski 征)

病人仰卧,下肢自然伸直,医生一手托其枕部,另一手置于其胸前,使其头部前屈,阳性反应为两侧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

4、 检查拉赛格征(Lasquet 征)

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生一手置于其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可抬高 70 度以上,若抬不到 30 度,出现由上而下放射性病痛为阳性反应。

六、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T、P、BP

2、 皮肤粘膜有无苍白、红斑、潮红、紫绀。皮肤外表是否光滑、增厚、出汗、干燥、溃疡。

3、 毛发有无脱落、少毛或多毛,指甲有无变脆、起条纹、紫绀等。

4、 发汗试验:阿司匹林、加温法、毛果芸香碱试验等,用淀粉-碘酊法观察。

5、 皮肤划痕症:正常:光白后红

i红色反应(宽,持久不退):血管扩张神经兴奋

ii白色反应(白线条):血管收缩神经占优势

6、 括约肌功能:大小便潴留、失禁、尿急

工伤的去当地社保部门的工伤鉴定中心; 保险的去投保公司要求的鉴定部门; 涉及司法诉讼的在地市级公安局。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复印有关的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而患者在受伤当时做应力实验检查是很痛的,一个是患者会对检查配合性较差,另一个就是由于疼痛,肌肉会产生一个保护性的紧张挛缩,也会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影像学检查方面,只有核磁共振能够对韧带结构的损伤有清晰的显示。但是,由于受伤后关节腔肯定会有大量积液,因此这时候做核磁共振检查也会产生不准确的结果。

一般判断韧带或肌腱有无损伤,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在患者急性期过后,水肿消退或减轻后再进行体格检查或放射学检查。另一个就是患者在急性期时,在局部注入麻醉药物后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下面再将它们之间的异同:

在受伤当时,如果韧带断裂,大多数情况下会听到清脆的韧带断裂的声音,但是拉伤是没有的。但是受伤后二者都是会出现疼痛及肿胀表现的。

韧带断裂与韧带拉伤都是可能出现关节松动的。但是他们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大多数拉伤是不会出现关节松动,而如果韧带断裂,是百分之百会出现关节松动。 同时如果完全断裂,关节松动的程度是明显要大于单纯的拉伤的。

在愈合时间方面两者也有不同,单纯的拉伤患者会在受伤后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理疗就会达到痊愈,但是对于韧带断裂的患者,愈合过程通常要达到三个月或更长时间,有时甚至会产生不愈合的情况。

在水肿消退过后,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拉伤的韧带在片子上显示信号是连续的,而断裂的韧带则会表现出信号连续性中断。

最后一个就是在受伤时,韧带拉伤与断裂说遭受的暴力的力量是有区别的,当然这个具体的大小不好判断,只能作为一个次要的评判标准。

以上就是我对你需要了解的常识做的回答,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依据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e)五级 15)肩、肘、腕关节之一功能完全丧失;g)19)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侧指间关节功能丧失;七级 20)肩、肘、腕关节之一损伤后活动度未达功能位者;h)八级 17)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j)十级 6)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你说的右手尺侧腕屈肌腱断裂,经治疗如果腕关节功能障碍,可以根据障碍的程度评定伤残等级,如果腕关节功能经治疗后没有障碍,不能评定伤残等级。 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参考资料:

一名法医

答案:D

分析: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可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于青年人,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掌握“颈椎病的分型、临床表现”知识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458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