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阴阳怎么论

身体的阴阳怎么论,第1张

    身体的前面一律为阴,背部为阳,但不包括脑袋。手臂内侧为阴,外侧为阳。大腿内侧为阴,其余三面皆为阳。大腿的后侧是足太阳膀胱经,锻炼膀胱经可以靠压腿,大腿侧面是足少阳胆经,可以用空心掌从上往下敲打胆经。大腿正面整个区域包括膝盖,脚面是足阳明胃经。锻炼胃经的方法比较奇特,就是跪着,保护膝盖,屁股坐在脚后跟儿上,脚背得到了拉伸,才是正确的方法。更进一步锻炼可以勾脚脚尖踮地,臀部坐在脚跟上,可以饭后跪帮助消化,开始会很痛,会出汗,不能着急每天坚持3分钟,循序渐进增加跪的时间,你感觉不痛时就是通了。

    跪法是锻炼胃经的上上法,老人家的膝盖退行性病变,就是人老了胃气衰败,才会膝盖疼痛,最好的办法就是扶着老人家在床上跪一跪,膝盖被挤压后会冲血,得到气血的营养。一次先跪三分钟,慢慢的就能跪着往前走过一段儿路,基本上就可以缓解病痛。

    如果不方便,就找一把有扶手的椅子,扶着前面的椅子背儿,慢慢的跪下去,身体一定要压上去,慢慢的跪,很痛的,不痛治不了病。别老以为治病应该是用温柔的方法,比如半身不遂的人,你要想让他康复,最快的方法就得狠下心,让她像小孩儿那样从爬行开始,因为爬是最能协调全身的。

    所以,治病是需要狠心的杀敌除魔,没有狠心可不行,让病人自己想办法主动活动,这样他很快就能自理了。

负阴抱阳  词汇负阴抱阳

  注音fù yīn bào yánɡ

  释义①谓万物内涵着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成之气。②背阴朝阳。

  示例当代·殷谦《天廷秘传》:“太阳星系及仙女星系乃银河星系之卫,太阳星系於银河星系之左,其所纳金、木、水、火、土等五大星球分形连气,填卫地球,故谓五行元气,元气乃阴阳交替,互为生克。五行生克:木乃始;水乃终;土乃中。故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六合之内,万千世界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五星相生相克,轮回循环,万物生灵负阴抱阳,生生不息。”(殷谦·《天廷秘传》第一回)

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我想老子说的是阴阳的相反相成,而不是单纯的正面背面那个是阴哪个是阳。老子是道家的,应该也可以从阴阳平衡转化的角度考虑吧。

(原文)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解读)

“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 就人体阴阳而言,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单就躯干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再单就脏腑来说,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

“ 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 ” 为什么要明了阴中之阴、阳中之阳的道理呢?因为冬病发生在阴 ( 肾五行属水,为阴脏,又居于下焦,为阴中之阴。冬病多在肾,所以说冬病在阴 ) ,夏病发生在阳 ( 心五行属火,为阳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阳。夏病多在心,所以说夏病在阳 ) ,春病发生在阴 ( 肝五行属木,为阴脏,体阴而用阳,又居于下焦,为阴中之阳。春病多在肝,所以说春病在阴 ) ,秋病发生在阳 ( 肺五行属金,为阴脏,又居于上焦,为阳中之阴。秋病多在肺,所以说秋病在阳 )。

“ 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 都应按照疾病的在阴在阳来进行针刺或砭石治疗。所以说:背部为阳,阳中之阳为心;背部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部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为脾。上面所说的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的对应关系,它们与自然界四时、昼夜的阴阳变化是相合的。

今天学习了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对应天之阴阳。 在这里,多说一下 表里,指内外阴阳的相互联系,阳经行于身体外侧,主表;阴经行于身体内侧,主里。一般而论,从病位上看,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相对为外,脏腑、骨髓相对为内。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势进;病邪由里出表,是病渐减轻为势退。因而前人有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的认识。 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18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