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肯尼迪之死:揭秘肯尼迪遇刺背后的惊天阴谋

探秘肯尼迪之死:揭秘肯尼迪遇刺背后的惊天阴谋,第1张

 肯尼迪之死:美国中部时间1963年11月22日12:30,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在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陪同下,乘坐敞蓬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迪利广场时,遭到枪击身亡。

 肯尼迪之死——遇刺经过

 1963年11月22日中午,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带着夫人杰奎琳,准备到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贸易中心去视察。一路上,他们笑着向道路两旁的人们挥手致意,中途甚至还两次停车下来和人们握手。

 12点30分,总统的车队开进了埃尔姆街。突然啪啪两声枪响,只见总统手捂着脖子,身体直挺挺地朝前倾斜了一下便倒在夫人的膝盖上。下午1点20分,肯尼迪总统因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年仅46岁。

 肯尼迪之死——疑凶被杀

 案发后,警察在附近一幢大楼六层的书库里找到了一支步枪。经过鉴定,警方查出凶手是仓库里一个叫奥斯瓦德·包斯的工作人员,并很快将他抓获。11月24日早晨,包斯被押往侦讯机构去接受审讯。没想到,在警察总部门口,有个叫杰克·鲁比的人为了“替总统报仇”,居然拔枪打死了包斯。接着,鲁比也当场被警察击毙。

 肯尼迪之死——起因

 包斯为什么要刺杀总统?有资料显示,包斯曾自称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与苏联“克格勃”、古巴的亲卡斯特罗组织都有关系。既然肯尼迪总统与苏联和古巴 都有芥蒂,那么包斯就有了刺杀总统的动机。

 肯尼迪之死——疑团重重

 案发后,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及军方情报部门收集的有关凶手的关键性材料,不是全部被人销毁,就是不翼而飞。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了追查案件的真相,又有20多个人葬送了性命。所以这个案件被人们称为“二十世纪最大的谜案”。

 而肯尼迪死后,林登·约翰逊接替了他的总统职位,并任命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尔·沃伦为首的特别委员会与联邦调查局分别进行了调查。奇怪的是,那份调查结果——《沃伦报告》居然被美国 封存起来,说是要等到2038年,即所有与此案有关的人全死了以后才能公布它。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不是那么好当的,因为这个位置不仅代表了一个大国的形象,还有些“高危”。从华盛顿开国,到今天的拜登,美国一共有过 46 位总统,但是,其中有12 位遭遇过刺杀,造成了4死5伤的结局。1963年,约翰·肯尼迪的遇刺,他的死不仅令人铭记至今,还随之诞生了各种阴谋论,因为细究之下,似乎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肯尼迪家族是美国顶级豪门,父亲约瑟夫是《福布斯》上排名前十的金融、地产大亨,曾帮助过罗斯福竞选总统。作为豪门之子,肯尼迪的人生阅历也颇为精彩,1936年,他考入了哈佛大学,毕业后又到了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学习。学习期间,肯尼迪不仅有了立身的资本,还接触到了一些不俗的人脉,这些资源都为他日后发展提供了道路。另外,由于当时正值二战,肯尼迪也在大势所趋之下加入了军队,不过遗憾的是,因为疾病原因,他未能加入陆军,而是以海军少尉的身份在情报处工作。

1947年,肯尼迪光荣归国,基于他的家世背景和过往履历,于是一脚踏入了政界的门槛。经过长达13年的积累后,肯尼迪成功当选美国总统,43岁的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乃是数一数二的年轻,这既证明了他的能力,也代表了他身上隐藏的潜力。在国际事务方面,肯尼迪成功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给美国人挣足了面子;在国内,他积极推动平权法案,提升了美国黑人在各个领域的地位,若不是他,恐怕就没有后来的总统奥巴马了。

1963年,距美国总统大选还有1年时间,民众对肯尼迪的支持率很高,根据数据已经不难猜测,他的连任已经板上钉钉了。不过,为了赢得德克萨斯州的支持,肯尼迪还是决定,到这个共和党的传统地盘走上一遭,毕竟能多拉点选票总是好的。11月22日,肯尼迪与夫人杰奎琳来到了德州的沃斯堡,在滂沱大雨中,他在台上激情演讲,这一幕被许多民众记在心里。演讲结束后,肯尼迪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达拉斯,这是他拉票之旅的第二站,也是意料之外的殒命之地。

为了能与民众有最大程度的接触,肯尼迪车队缓缓驶过达拉斯最繁华的街道,他一路上不停地向民众挥手致意,体现出热情、亲民的一面。然而,一颗罪恶的子弹却击中了肯尼迪的背部,他的喉咙被瞬间击碎,在不到2秒钟的时间内,他又下意识地捂住额头,而妻子杰奎琳在听到闷响的一瞬间,眼前就蒙上了一层红色雾气,而坐在一旁的肯尼迪,就倒在她的怀中。肯尼迪一共挨了2枪,第二枪直接打中了他的额头,并带走了几块碎裂的头骨。

枪击案发生之后,紧随其后的保镖克林特·希尔第一时间爬上汽车后盖,他试图把杰奎琳推回到座位上,并为肯尼迪挡子弹。事后,据希尔回忆,当他爬上汽车后盖时,肯尼迪已经不行了,他倒在座位上奄奄一息,而杰奎琳正试图爬上汽车后盖那拿回他才被子弹击碎的头骨,不过这一幕在很多外人看来,却是她惊慌失措想要逃跑,对此,他认为自己有必要站出来澄清。不久之后,肯尼迪被送到了帕克兰德纪念医院,但是很遗憾,他已经救不回来了。

因为肯尼迪遇刺一事,保镖希尔承受了巨大压力,有人说赞扬他是“拼死护主”的英雄,也有人说他反应迟钝,若是在第一声枪响之后就扑上去,也许肯尼迪就不会挨子第二发子弹了。不过,民众很快就把注意力从希尔身上移开了,随着调查的深入,刺杀肯尼迪的凶手和杀害了凶手的酒馆老板也相继落网,看起来,这件事就这么尘埃落定了。

后来,希尔继续担任保镖一职,他先后在约翰逊、尼克松身边活动,直到1975年才正式退休。如今,希尔仍好好活在这个世上,作为肯尼迪最“亲密”的人之一,人们总希望他能说点什么。

肯尼迪于196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35任总统。

当时的国际:背美国从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上台后便开始调整对苏政策:首先,对东欧由原来的“遏制政策”改为“解放政策”,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特别是“和平演变”的办法把东欧从苏联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其次,艾森豪威尔鉴于英国在苏伊士事件中的失败、苏联插手这个地区填补“真空”,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第三,军事上用“大规模报复战略”取代“军事遏制战略”,奉行“战争边缘”政策,在东亚签订一系列军事条约,并于1954年7月直接投入对印度支那的军事干涉。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政府对古巴一直采取敌视态度。1961年美国雇佣军开始入侵古巴,当时形势紧张。

据说古罗马有个皇帝,常派人观察那些第二天就要被送上竞技场与猛兽空手搏斗的死刑犯,看他们在等死的前一夜是怎样的表现。如果发现惶惶凄凄的犯人中,居然有能够呼呼大睡而面不改色的人,便偷偷在第二天早上将他释放,训练成带军的猛将。

据说中国有个皇帝,在接见新来的臣子时,总是故意叫他们在外面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再偷偷看这些人的表现,并对那些悠然自得、毫无焦躁之容的臣子刮目相看。

甚至那些养鸟的行家,在选鸟的时候,都要故意去惊吓那些鸟,绝不取那稍受一点儿惊吓,就扑扑拍翅、乱成一团的鸟。

前面三个例子中的强者,很可能天生就有较强的稳定性或忍耐力。但换个角度来想,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坚忍的训练,一只鸟从小就在人群里呆,是不是也可能有较佳的表现呢?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父亲,为了让儿子见识场面,曾经专程带着约翰·肯尼迪飞到巴黎去参加一个交际盛会。因为他不仅要求孩子有好的礼貌,懂得如何与人寒暄,更希望约翰·肯尼迪有风采、有格调!所有人说:“老肯尼迪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训练他做总统。”

许多日本公司,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都送他们的员工到寺庙里接受戒律的考验。受训期间,学员要忍受没有暖炉的严寒,夜里不准躺着睡觉,坐禅时稍有不专心,就要以戒板抽打背部,且不许喊痛。正因为如此,他们能忍别人所不能忍,专注于别人所不易专注,因而在国际商业舞台上有杰出的表现。这样看,后天的训练不是非常有用吗?

说了这几个故事,最后是想说: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常常可以由小动作中表现出来,至于这表现是大家风范还是蝇营狗苟,那就要看你自己的修行了。

细微之处见玄机,细微之处见品性,细微之处见精神。做人要重视小节,做事要慎待小处,所谓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芸芸沙石堆成高山高峰,都是强调细微的重要性,强调善于从细微之处着眼、着手,方能实现宏大之愿,成就宏大之事。

1963年11月22日,为了赢下1964年的总统大选,谋求连任,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与夫人杰奎琳·肯尼迪来到美国南部大州德克萨斯州进行演讲。在州长约翰·康纳利及夫人的陪同下,他们乘坐敞篷车行驶在达拉斯的大道上。

为了能让民众最大限度的看到肯尼迪,达到亲民的效果,车队巡游的路线包含了达拉斯最繁华的地段,而车速也一直保持在15~20公里每小时,所以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是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杀手都能轻而易举的射杀肯尼迪。

我们再来看当时的车队的情况,肯尼迪乘坐的是一个六座敞篷车,车内有三排,第一排是司机兼保镖和另一个保镖,第二排是州长约翰·康纳利及夫人,第三排是肯尼迪和夫人。所以,由于位置的限制,假如发生危险,第一排的两名保镖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而其余保镖全在总统专车后面的那辆车上,包括夫人杰奎琳的贴身保镖,所以保镖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枪击事件进一步扩大也是肯尼迪能被成功枪杀的另一大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很清楚的看到当时车队的情况,如下图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保镖都跟在总统专车的后面,其中有四人分别站在四个车门边,他们中的一个就是枪击发生后第一时间冲上总统专车试图保护肯尼迪和夫人的杰奎琳贴身保镖特工克林特·希尔。

肯尼迪一共遭到了两颗子弹的袭击,当第一声枪响后,子弹从肯尼迪的背部射入从喉咙处射出并射伤了康纳利,此时克林特·希尔最先反应过来,他迅速跳下车然后大步跑向总统专车,但由于第一排司机和另一名保镖第一反应是加速,所以导致克林特·希尔第一时间没能跳上专车,也就是这一细节,决定了肯尼迪的命运,随后第二子弹射进了肯尼迪的头部并致死。

克林特·希尔第一时间没能跳上车,直到肯尼迪的头部被射中后才从车尾爬上,并把从后座爬出来试图逃走的杰奎琳推回座位上,然后用身体挡住肯尼迪和杰奎琳,但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从肯尼迪遇刺后所曝光的画面来看,克林特·希尔是自始至终唯一一个冲到肯尼迪身边并试图保护总统的保镖,虽然他没能挽回肯尼迪的生命,但由于他在整个枪击案过程中的表现,使得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一片赞叹,不过他所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而且他自己也时常自责的说:“如果我能早一点爬上那辆车,哪怕提前1秒,那颗致命子弹或许就打到我的身体上,这样他(肯尼迪)可能就不会死了。”

肯尼迪死后,克林特·希尔又继续为继任总统约翰逊及其政府工作,但由于内心承受得压力太大,导致他在事件发生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且一直不愿与外人交流,所以1975年他提前退休了,并开始酗酒。直到在家人的陪伴下,他才慢慢走出阴影,生活步入正轨。

如今已年过8旬的克林特·希尔早已从舆论的焦点中挣脱出来并开始撰写自己的回忆录,在自己的回忆录《肯尼迪夫人与我》中他详细的讲述了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整个过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他与肯尼迪夫人杰奎琳之间的一段不寻常的感情,毕竟当年的他是杰奎琳的第一保镖,不过这段感情是纯洁的,大家也不要多想。

  应该说是有关系的,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肯尼迪和林肯总统都不是共济会会员,而共济会是操纵欧美的神秘组织,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共济会基本上连为一体的,以下是具体环节:

  肯尼迪遇刺前两分钟

  对于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遇刺身亡。噩耗传来,整个美国都陷入了震惊和悲伤之中。几十年以后,人们在说起这一时刻时,很多人都能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在干什麽。究竟是谁,为什麽刺杀肯尼迪至今仍众说纷纭。美国官方的沃伦委员会的最终结论是一个名叫奥斯瓦德的凶手单独作案,但是此案的疑点实在太多,几十年来社会上流传着各种阴谋论。

  最明显的疑点是凶手被警方抓获不到48小时,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另一名犹太杀手近距离枪杀,上百万人在电视机旁看到了谋杀全过程,而该凶手的动机竟然是“要向全世界的人展示犹太人的胆量”。

  Jack Rubyshooting Lee Harvey Oswald

  另一个巨大的疑点是到底几个人参与了谋杀肯尼迪,沃伦委员会的结论是奥斯瓦德在56秒的时间里连发三枪,其中一发子弹打飞,一发击中肯尼迪的颈部,另外一发致命的子弹命中头部。几乎没有人相信奥斯瓦德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准确射击三次,更奇怪的是打中肯尼迪的颈部的子弹是先击中了坐在肯尼迪前方的德州州长后,再射中肯尼迪的,而这样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人们称之为一发“神奇的子弹”。更多的专家相信,不只一人从不同的方向朝肯尼迪开枪,而且不止三发子弹。

  据后来护卫肯尼迪车驾的一名巡警回忆,“当肯尼迪在机场忙着和欢迎的人群握手时,约翰逊(副总统)的秘密特勤(Secrete Service)走过来给我们做安全工作指示。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说总统在德利广场(刺杀现场)的行车路线临时作了修改。如果保持原来的路线,杀手可能完全没有机会下手。他们还给我们下了一个闻所未闻的命令,通常情况下,我们四个摩托护警应该紧靠总统座车的四周,但是他们这次让我们全部退到车后,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总统座车的后轮。他们说这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没有遮拦的视野’……我的另一位朋友(保护副总统约翰逊)看见他(约翰逊)在听到第一发子弹前30或40秒时,开始在车里弯下身来,甚至在车队拐上休斯敦大街之前。也许他在车里的地毯上找什么东西,但是他看起来就好像预感到会有子弹飞过来一样”。

  当第一夫人杰奎琳随着丈夫的遗体乘空军一号到达华盛顿机场时,她仍然穿着溅满肯尼迪鲜血的大衣,她坚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他们看看犯下的罪恶”,此时的凶手奥斯瓦德仍被警方看押,杰奎琳所说的“他们”又是?杰奎琳在自己的遗嘱中说道,在她死后50周年(2044年5月19日),如果她的最小的孩子已经去世,她授权肯尼迪图书馆公开一份500页的关于肯尼迪的文件。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最小的儿子在1999年的一次飞机失事中丧了命。

  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著名的民权运动推动者,在1968年当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几乎肯定可以最终当选总统,但是就在他欢庆胜利的时候,又是在大庭广众的场合被乱抢打死。

  在肯尼迪被刺杀后的短短三年中,18名关键证人相继死亡,其中6人被枪杀,3人死于车祸,2人自杀,1人被割喉,1人被拧断了脖子,5人“自然”死亡。英国的一名数学家在1967年2月的伦敦星期日时报声称,这种巧合的概率为10万万亿分之一。从1963年到1993年,115名相关证人在各种离奇的事件中自杀或被谋杀。〔注 78〕

  沃伦委员会让人生疑的还有封存所有文件、档案和证据长达75年直到2039年才解密,这些文件涉及CIA、FBI、总统特警保镖、NSA(国家安全局)、国务院、海军陆战队等机构。另外,FBI和其它政府机构还涉嫌销毁证据。

  2003年肯尼迪遇刺40周年,美国ABC广播公司搞了一次调查,70%的美国人认为刺杀肯尼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阴谋。

  如此大规模地协调和组织,如此明显的证据和证人的封杀都说明肯尼迪刺杀事件其实已经不是一次秘密谋杀,而更像是公开处决,意在警告今后的美国总统们要搞清楚谁才是这个国家的真正主宰。

  问题是,肯尼迪家族也是国际银行家集团中的“圈里人”,其父约瑟夫就是1929年股票崩盘时大发其财,后来被罗斯福总统任命的首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主席,早在40年代就跻身在亿万富豪的行列中了,如果不是这样显赫的家境,肯尼迪也不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总统。那麽肯尼迪何以开罪了整个统治精英阶层,以至于落得杀身之祸呢?

  毫无疑问,肯尼迪是一位富有雄心和才干的人物,当年纪青青的他坐上了总统的宝座,就碰上了古巴导弹危机这样重大挑战,他的表现坚定陈稳,可圈可点,面对和苏联可能爆发核战争的巨大危险而毫不妥协,最终逼退了赫鲁晓夫。肯尼迪还意气风发地推动了美国航天计划,最终使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月球,尽管他没能亲眼看到这一伟大的时刻,但他的神奇的感召力却伴随着整个计划。在推动民权运动方面,肯尼迪兄弟更是功勋卓著。1962年当第一名黑人大学生试图到密西西比大学注册时,引发了当地白人的激烈反对,全美国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民权运动的这个焦点上。肯尼迪毅然下令出动400名联邦执法人员和3000名国民警卫队护送这名黑人学生上学,此举震惊美国社会,肯尼迪顿时深得人民爱戴。在他的号召下,美国青年踊跃参加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奔赴世界第三世界国家去帮助当地的教育、卫生和农业的发展。

  在肯尼迪主政的短短3年中,能有如此耀眼的政绩,的确堪称一代豪杰。这样雄才大略的抱负,如此果断坚毅的心志,再加上美国人民的热爱和世界各国的敬仰,肯尼迪岂是愿做“傀儡”的人物?

  当肯尼迪越来越强烈地想按照自己良好的意愿来运作这个国家时,他就必然与他背后的强大而无形的统治精英集团产生尖锐的冲突。当冲突的焦点涉及到国际银行家所主导的统治精英的最核心最敏感的问题 - 货币发行权的时候,肯尼迪也许并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

  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了一份鲜为人知的11110号总统令(Executive Order),着令美国财政部“以财政部所拥有的任何形式的白银,包括:银锭、银币和标准白银美元作为支撑,发行‘白银券’(Silver Certificate)”,并立刻进入货币流通。肯尼迪的意图十分明显,从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如果该计划最终得以实施,美国政府将逐步摆脱必须从美联储“借钱”并支付高昂利息的荒谬境地,并且以白银为支撑的货币不是“透支未来”的债务货币,而是基于人们已有劳动成果的“诚实货币”。“白银券”的流通将逐渐降低美联储发行的“美元”(Federal Reserve Note)的流通度,很可能最终迫使美联储银行破产。

  如果失去控制货币发行的权力,国际银行家对美国这个最大的财富创造国将失去大部分影响力,这是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

  要搞清楚11110号总统令的由来和意义,我们必须从白银在美国的几起几落说起。

  白银在美国成为合法货币始于1792年的《1792年铸币法案》(Coinage Act of 1792),该法案奠定了美元的法律地位。一美元包含纯银241克,金银比价1比15。美元作为美国货币最基准的度量衡是基于白银之上的。此后美国长期保持金银货币双轨制。

  到了1873年2月,《1873年铸币法案》在欧洲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压力下,废除了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了单一的金本位,由于罗斯切尔德家族掌握着世界上大部分的黄金矿产和黄金供应,他们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欧洲的货币供应。白银的产地比黄金更为分散,产量和供应量也大得多,控制起来难度更大,所以在1873年前后,罗斯切尔德家族先后胁迫欧洲大部分国家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实行完全的金本位。美国也是这个总体步骤中的一步。这个法案在美国西部产银州激起了强烈反对,人们称这个法案为“1873年恶法”(Crime of 1873),随后产生了轰轰烈烈的支持白银的民间草根运动。

  美国国会为了平衡纽约地区欧洲势力背景的银行家的影响力,又通过了《1878年布兰德-埃勒森法案》(Bland-Allison Act of 1878),要求美国财政部必须每月购买价值200到400万美元的白银,金银比价重新设定为1比16。银币与金币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可以用于支付所有公共和私人债务。和“黄金券”一样,财政部同样发行“白银券”,一美元的“白银券”直接对应一美元的银币,以便于流通。

  (一美元的“白银券”,可直接兑换一美元等价银币)

  后来《1878年布兰德-埃勒森法案》被《1890年谢尔曼白银采购法》(Sherman Silver Purchase Act)所取代,新法案增加了财政部必须购买白银的数量,在以前的基础上,财政部必须每月增加450万盎司的购买量。

  1913年美联储成立以来,“美联储券”(Federal Reserve Note)开始发行,到1929年大衰退时,“美联储券”已经逐渐占有货币流通的主要份额。到1933年时,“美联储券”仍能兑换等价黄金。

  (1914年一美元“美联储券”,可以间接兑换等价金币)

  在1933年时,在货币流通领域中还有“黄金券”(Gold Certificate)和“美国政府券”。

  (1913年50美元黄金券,可直接兑换50美元等价金币,1933年后持有该货币违法)

  “美国政府券”(United States Note)就是林肯在内战时期发行的美国第一种法币,即“林肯绿币”(Greenbacks)。它的总发行量被限定在6,681,016。1960年,它仅占美国货币流通总量的1%。

  (“美国政府券”,即“林肯绿币”)

  除了上述4种主要货币,还有少量的其它货币形式共存。

  在1933年罗斯福废除金本位并宣布拥有黄金非法之后,黄金券即退出流通。美国货币流通领域仅剩下“美联储券”、“白银券”和“美国政府券”,由于“美国政府券”先天不足,有发行上限,所以不被国际银行家视作重大威胁。“白银券”就麻烦多了。

  由于美国财政部被法律规定常年购买白银,到30年代,美国财政部已经拥有高达60多亿盎司(Troy Once)的白银,大致接近20万吨的庞大储备,再加上白银矿产遍布世界,生产量也颇为可观,要是全部实现货币化发行“白银券”,势必成为国际银行家最大的梦靥。

  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案》中规定,如果美联储解散,所有还在流通领域的美联储券必须以等价白银回收,1933年罗斯福帮助国际银行家废除了金本位之后,美国货币流通实际上是处在“银本位”之下。

  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廉价货币”和“赤字财政”的“大业”就会受到严重掣肘,国际银行家梦寐以求的通过通货膨胀这种更高效率的金融工具来神不知鬼不觉地掠夺公民财富的计划就会受到牵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大规模赤字财政的推行,再加上战后重建欧洲经济的庞大开支以及朝鲜战争的卷入和越南战争升级,美联储大规模发行国债货币逐渐被市场发觉,美国人民从40年代开始不断用“白银券”兑换成银币和银锭,导致财政部天文数字的白银储备急剧缩水。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对白银的需求量急剧增长,更是雪上加霜,到60年代初肯尼迪入主白宫时,财政部的白银储备已锐减到19亿盎司。同时白银的市场价格猛涨,已逐渐逼近银币的货币价值129美元。当“白银券”被兑换成白银实物后,“白银券”也就自然退出流通,“劣币驱除好币”的“格雷欣法则”的效应显现了出来。

  这一切就是肯尼迪签署11110号总统令的大背景。

  保卫白银和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成为肯尼迪和国际银行家斗争的焦点。

  对于国际银行家而言,彻底废除黄金的货币地位已在全盘计划之中,但解决白银问题拥有着更高的优先级别。由于白银的潜在矿藏资源非常巨大,一旦世界各国在市场价格引导下开始更大规模的勘探和开发,不仅废除金本位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而且还将陷入黄金和白银的两线作战。一旦白银供应量大涨,“白银券” 很可能死灰复燃,重新与“美联储券”一争高下,由于美国政府掌握着发行“白银券”的大权,到时候鹿死谁手尚无定论。“白银券”如果占了上风,美联储的生存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

  所以国际银行家最紧迫的任务是尽最大可能压低银价,一方面让世界银矿行业处在亏损或是微利状态,从而延缓银矿的勘探和开发,减少供应量;另一方面促使工业用银量猛增,使得替代白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毫无必要,从而以最快速度消耗美国财政部仅存的白银储备。当财政部拿不出白银的时候,“白银券” 自然就不战而降,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关键是争取时间。

  肯尼迪自然是对此心知肚明,他一方面对国际银行家表态适当时机可以考虑废除白银的货币地位,另一方面却另作安排。不幸的是,他的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第伦(Douglas Dillon)并非他的心腹,第伦出身于华尔街银行大家族,身为共和党人被国际银行家强塞到肯尼迪的民主党内阁中,主要财政大权由第伦向国际银行家们负责。在第伦上任后,他的首要工作就是以最快速度消耗财政部的白银储备。果然第伦不负众望,他以91美分一盎司的超低市场价向工业用户大量倾销白银。1947年成立的美国白银用户协会(TheSilverUsersAssociation)与第伦遥相呼应,强烈要求“卖掉(财政部)剩余的存银来满足白银用户的需求”〔注 79〕

  1961年3月19日的纽约时报这样报道:

  参议员抱怨美国(财政部)低价抛售(白银)

  参议员艾伦百博(Alan Bible)今天向财政部提出重新审查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大量抛售白银的政策。这位内华达的民主党议员在给财政部长道格拉斯第伦的信中说,美国国内的银矿开发已经落后于消费需求,而财政部的倾销行为是控制一个不现实的价格上限。世界性的白银短缺只有通过在北美和南美地区大量开发新产能来解决。他说‘只有当财政部缓解对国内市场和邻国的严酷的价格压力后,这一切才谈得上。”

  1961年8月19日的纽约时报还登载了这样一篇消息:

  主要来自产银州的13个西部民主党参议员今天向肯尼迪总统提交了一封联名信,信中要求财政部立刻停止抛售白银的行为。财政部的倾销压低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白银价格。

  1961年10月16日,纽约时报:

  财政部抛售白银储备已经对白银市场的价格加上了一个紧紧的盖子。工业用户知道他们可以从财政部得到每盎司91到92美分的白银,所以他们拒绝支付更多的钱给新的白银生产商。

  1961年11月29日,纽约时报:

  白银生产商们昨天欣喜地听到一则消息,肯尼迪总统已经下令财政部体停止向工业界抛售货币白银。白银的工业用户被震惊了。

  1961年11月30日,纽约时报:

  白银的价格冲上了41年来纽约市场的最高价位,随着星期二肯尼迪总统宣布全面改变美国政府的白银政策,决定由市场来决定白银的价格。第一步就是立刻停止财政部出售不必支撑纸币(“白银券“)的白银的行为。

  肯尼迪总统终于出手了,虽然时间已经稍显晚了一些,因为财政部的白银此时已剩下不足17亿盎司了。但是他的果断措施已经使市场银价向世界各地的白银生产厂家发出了明确的信号,白银产量的上升和财政部的存量企稳都是可以预期的事。白银公司的股票一飞冲天。

  肯尼迪的这一行为颠覆性地破坏了国际银行家的图谋。

  1963年4月,美联储主席威廉马丁在国会听证会上说:“美联储委员会确信,没有必要在美国货币系统中使用白银。尽管有人觉得把白银从支撑我们一部分货币系统中抽出可能会造成货币贬值,我不能认同这种观点。”

  按照一般规律,当白银市场得到明确的价格上涨的信号,到重新开始新的资源勘探,新增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最后提高总供应量,需要5年左右的周期,所以能否最终保住白银的货币地位,从而保留下美国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希望,关键时刻将是1966年。

  肯尼迪与国际银行家争夺的制高点就是白银的货币地位,整个战役关系着美国民选政府是否能够最后保留住货币发行权。一旦白银重新开始大量供应,肯尼迪就可以与西部白银生产州联手进一步推动美元货币的白银含量重估的立法,加大“白银券”的发行量,“白银券”势必再度崛起。

  到那时,1963年6月4日肯尼迪签署的11110号总统令就会立刻成为对付“美联储券”的利害杀招。

  可惜的是,国际银行家也同样看出了肯尼迪的部署。这个深受选民热爱的总统几乎可以肯定会在1964年底的大选中获得连任,如果肯尼迪再作4年总统,局面将变得无法收拾。除掉肯尼迪成了唯一的选择。

  当国际银行家中意的副总统在肯尼迪被刺当天在飞机上继任美利坚第36届总统时,他深知国际银行家们对他的期许是什么,他不能也不敢辜负这种“期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718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