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第1张

    1、放血疗法: 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刺入血络或腧穴,使得局部血液适量流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 疗手段。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主要用于实证、热症、淤血、疼痛等病证。

2、放血疗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放血疗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

《黄帝内经》中40余篇提及刺络放血,记载了刺络放血的名称、作用、针具、针法、主治、禁忌及机制。《灵枢经》开篇(九针十二原第一):“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宛陈则除之”,“宛”同“淤”,“陈”为“陈旧”,泛指络脉於阻之类病症,“除”为清除,指清除淤血的刺血疗法。即对于络脉於阻不通引起病证,宜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灵枢经-经脉第十》:“雷公曰:细子无以明其然也。黄帝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针刺络脉,一般选择刺他的结节,泻邪而防治痹痛。

3、放血疗法操作

    1、针具:一次性三棱针或者一次性注射针头。

    2、消毒:予碘伏或者酒精、棉签。

    3、放血部位:选取穴位、淤血部位或者於阻的血络。

    4、体位:根据选取的穴位采用能充分暴露选取部位的体位,便于医生操作及出血处理。

5、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耐受程度、年龄等决定。阳证、实证、热症、新发病血量可偏多,阴证、虚症、久病出血量宜少。年轻力壮、气血旺盛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偏少。少量出血一般在10滴左右,一般用于手指、脚趾及头面部的放血,如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麦粒肿等。中等量在5-1mlL左右,主要用于疔、疖、痈肿、急性软组织扭伤及各种痛症。大量出血超出15ml,不超过400 ml,非专业人士不用。

  操作:可采用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

    点刺法:点刺腧穴或者血络以治疗疾病。常用于四肢末端的十宣、十二井和耳尖以及面部的攒竹、上星、印堂、太阳等穴位。

散刺法: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连续点刺来治疗疾病,用于局部淤血、血肿、水肿及顽固性癣,散刺以促进淤血、水肿等排出,祛瘀生新的目的。

刺络法:刺于浅表血络或者静脉使血液自然流出或橡皮管及火罐加压辅助出血。使自然流血停止或者血液由暗红变鲜红停止。用于背部腧穴、曲泽、委中丰隆、承山耳背等穴位。

挑刺法: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选取挑刺部位,一手捏起皮肤,一手持针刺入皮肤,挑断皮下部分白色纤维组织。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胃病、失眠等病症。

    根据不同需要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方法。

4、放血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于内科病:如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肝炎、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等。外科病:如疔、疖、肿、脓、急性乳腺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炎、跌打扭伤等。妇科:如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症等。五官科疾病:急性扁桃体炎、鼻炎、结膜炎、耳鸣、耳聋等。皮肤科疾病: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湿疹、面部痤疮、带状疱疹等。

  禁忌症:1、体质虚弱、贫血、低血压、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严重的呕吐腹泻。

2、孕妇、产后、习惯性流产禁用,经期谨慎,如治疗月经病可辩证使用。

3、大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4、皮肤感染、溃疡、瘢痕血管瘤禁刺患处。

5、严重的传染病热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6、动脉及血管瘤禁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16913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