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中两拍一次有什么动作

健美操中两拍一次有什么动作,第1张

健美操基本步法展开

qqhai234

高粉答主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关注

成为第9813位粉丝

健美操基本动作如下:

1.木偶动作:锻炼上臂及腰腹部。直立,双脚分开,双臂侧平举,肘稍屈。左手指朝上,右手指朝下,同时身体向左倾。继而右手向上转,左手向下转,同时身体向右倾。如此反复。时间:30秒。

2.屈膝下蹲:强健背、臀部入大腿。双脚分开,双膝略弯,收紧腹肌和臀肌。慢慢屈膝下蹲,至最低点保持此姿势2秒钟,然后起立至开始姿势。反复5次。全过程:30秒。

3.屈身控制:锻炼小腿肌肉,改善腿的柔韧性。

(1)双脚分开,腿伸直,双手自然贴于臀部。背挺直,从髋关节处向前屈。保持此姿势从1数到15。

(2)进一步屈体,两手抓住小腿肚。保持腿直,不要紧抱膝盖,也忽试图触碰地面。保持此姿势从1数到10。全过程时间:30秒。

4.体侧抬腿:调节髋关节。

(1)开始姿势:双手撑地,右膝跪地,左腿向体侧伸直。

(2)抬起,落下伸直的左腿,做4次。换右腿再做。每条腿反复练2次以上。全过程30秒钟。

5.向后踢腿:锻炼臀部、大腿、腹部及上背部。

(1)双手直臂撑地,双膝跪地。低头。左膝向鼻尖运动。

(2)然后抬头,同时左腿向后上方踢起,达到既舒适而又能及的高度。转而腿向鼻尖运动,接着再向后上方踢起。反复12次。换右腿做同样动作。全过程时间:30秒。

6.侧卧压腿:改善大腿内侧轮廓。

(1)右手及前臂支撑身体,右侧卧。左脚放在右腿前的地上。

(2)抬右腿15次。换一边再做。全过程时间:30秒。

7.空中蹬车:锻炼腿部,使腹部扁平。

仰卧,下背部着地,双肘支撑身体,右腿屈膝,朝胸前运动,然后伸进腿,保持离地15厘米高,同时左腿屈膝,朝胸前运动。不要拱背,如此不断交替屈伸,如同蹬自行车。全过程时间:30秒。

8.腰背上拱:改善腹部外形,使腰部呈曲线。

(1)仰卧,屈膝,双脚稳踏地面。双手置头后。

(2)腰背部朝上拱,保持此姿势2秒钟,然后放平,紧贴地面4秒钟重复5次。全过程时间:30 秒。

  双膝跪地才真正叫跪,是比较庄严正式的礼节。据《清史稿》中“礼”的部分可以看出又可分为:

  1、跪:用于百姓见官,下级见上级,以及祭拜神灵时的迎、送、读听祭文、听取诏令、听审和判决等等,分别称为“跪迎、跪送、跪读、跪听、跪受”等等。  

  2、除了跪还要叩头,就是先跪下,然后双手伸向头前头前按地,头部的前额碰在地上。又分为“一跪一叩”(又称“一跪一拜”下同),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等等,而以三跪九叩最为隆重。以上通称为“跪拜礼”,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宣布废除,改为握手和鞠躬礼。

西方人不存在双膝下跪。

西方人自古以来信奉基督和天主教的人们就没有双膝跪地的习惯,所以西方人面对君主和神明也只是单膝跪地表示尊敬和崇拜。

跪拜礼:

跪拜礼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

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

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正常情况都是双膝跪的;单膝跪是属于军礼的,古代将军们要穿很重的甲胄,如果双膝跪的话,再站起来会很费力气,用时间也会较多,所以用单膝跪,方便迅速上传下达军情和命令。

跪拜礼仪:君坐臣跪,明清两代从细节上看又不一样。明代君臣议事时,只有奏事者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

扩展资料:

跪拜礼的来源:

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关。中国古代最早是没有凳子、椅子的,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留存到今天,还有茶几之类,大都很矮。

“桌”字最早写作“卓”,就是高的“几”,有鹤立鸡群的意思。桌子与凳子、椅子等家具差不多时间出现。

在此之前,中国人和亚洲很多民族一样,长期习惯坐在地上,每个人都坐在一个席子上,不像今天,席子专门指凉席。至今在日本、韩国等国家还能看到席地而坐的古老习惯。

席地而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双腿放在前面的盘腿而坐。在古代社会,坐下时双腿放在前面却不盘起来,而是大大咧咧地伸开或张开,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

史书中记录某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就有专门描写席地坐时大伸腿的情形,例如秦始皇、刘邦等,都有这种情况。席地而坐的另一种方式是跪坐,也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双脚后跟上。

参考链接:跪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meirong/10696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