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是什么样的

金子是什么样的,第1张

1、物理性质

通称叫金子,化学元素符号为Au,是一种带有**光泽的金属。黄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属性,高度的延展性及数量稀少等特点。

金是延性及展性最高的金属。纳米级金材料的延展性显著不同,极脆,易碎,300个原子厚的金箔须用红松鼠毛靠静电吸起,否则极易遭到破坏。

纯金是无味道的,因为它非常耐侵蚀(其他金属的味道源自金属离子)。另外,金的密度相当高,一立方米的金重量为19320吨。与此比较起来,铅的密度为11340 g/cm³,而密度最高的元素是锇,其密度为22661 g/cm³。高纯度金单晶可反射红外线。

2、化学性质

金是一种过渡金属,在溶解后可以形成三价及单价正离子。金与大部分化学物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但可以被氯、氟、王水及氰化物侵蚀。

金能够被水银溶解,形成汞齐(但这并非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银及碱金属的硝酸不能溶解金。以上两个性质成为黄金精炼技术的基础,分别称为“加银分金法”(inquartation)及“金银分离法”(parting)。

扩展资料

金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其发现年代可追溯到公元前5000—4000年前。在古埃及和我国商代,人们就已会采集提取金并制成饰物了。

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已会镀金、包金、镶金,将金拉成细丝来刺绣。在我国商代遗址中,出土有金箔、金叶片。

在殷墟中出土有厚度为001毫米的金箔。西汉刘胜墓中出土的著名金缕玉衣,其金丝直径为014毫米。这些都说明当时加工金的工艺水平已经很高了。196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临潼县秦代栋阳宫遗址里发现八块战国时代的金饼,含金在99%以上,距今也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金能反射光线而闪闪发亮,因此具有“lustre”(光泽),该词源自拉丁词“lucere”,意为“闪耀”。在古代,欧洲的炼金家们用太阳来表示金,因为它像太阳一样,闪耀着金色的光辉。欧洲中世纪炼金术士曾用“⊙”符号表示金,对应太阳。

金能被锤打成各种形状或极薄的箔,因此它是“malleable”(展性的),该词源自拉丁词“malleus”,意为“锤打”。

金可以拉成极细的丝,因此金是“ductile”(延性的),它源自拉丁词“ducere”,意为“带领”。金箔或金丝可以弯曲成任意形状而不折断,因此金是“flexible”(挠性的),它源自拉丁词“flectere”,意为“弯曲”。

金元素的名称源自英文“Geolo”,意为“**”;其元素符号“Au”由拉丁文Aurum,来自Aurora (欧若拉,黎明女神,灿烂的黎明)一词而来。

-金

黄金颜色有金**和纯金2种。

1、黄金的颜色为金**,金属光泽,难分解。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64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

2、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扩展资料:

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黄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纯金。

一、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二、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熟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金锭、金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三、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四、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49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