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工银首饰

如何加工银首饰,第1张

铜:熔点1083℃ 金:熔点1064℃ 银:熔点962℃ 铝:熔点66037℃ 锌::熔点4195℃

铅:熔点327℃ 锡:熔点232℃ 锌:熔点4195℃ 钠:熔点9781℃ 镁:熔点6489℃ 铁:熔点1535℃

所以一般模具都是用铁做的。至于要怎么刻,这个就是技术活了,如果你这个方法都不知道的话,还是不要试。毕竟没工具。而如果要在银上面刻字,很容易。银本身就是个比较软的材质。

而说到氧化问题,纯银很容易氧化的。而要让银不容易氧化,现在主要都是把银器做成925银(925”银,银含量为925%,含铜75%,在首饰上标注为925,我们常见的银首饰大部分都是用925银制造的。925银首饰经过抛光后呈现出极漂亮的金属光泽,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够镶嵌宝石,做成中高档首饰。)

至于抛光嘛,我建议给银器电镀上白金。这样就达到不容易氧化,又光彩照人的程度了。

现代的手工银饰品制作,虽然在使用工具上有所改进,但依然秉承了传统的手工技艺。

银饰制作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羊角锤、戒指铁、锉刀、小锤、不锈钢小锅、拔丝板、锯、葫芦夹、焊板、坩埚、镊子、焊枪、吊磨机、枕木、工作台案等。

银饰制作工具原辅料包括:银片、银条、银丝、明矾、硼砂等。

扩展资料:

银饰鉴别

看印记

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terling”)的印记。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或者是925、925印记。足银的印记是S990。但也有许多国家在银首饰上不打印记。或者是925、925印记。也有千足银的印记或者S999。

察色泽

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因易氧化,时间久了,色泽会变成暗的黄白色。

掂重量

银的密度为1053克/立方厘米。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钢针可以划出痕迹,也可以折弯。用这种方法可以和铂金、K白金或仿银的德银首饰相区别。

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听声韵

纯银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银饰品

  一般银饰品磨打是由手工完成的。

  因为银饰品属于高档贵金属首饰,制作工艺精致,为了保证抛光到位,一般银饰品磨打是由手工完成的,只有少数粗制滥造、廉价银饰品,才由滚筒抛光机完成打磨。磨打银饰品时,需要使用细棉布轮在专业机器上,慢慢地磨打银饰品的每个表面和细缝、角度,手工磨打的优势在于光亮而均匀、细腻、无死角。

  银饰是指用银制成的各种各样的装饰品,银为贵金属之一,银白色,银饰采用各种加工工艺,加工成的银饰品种类繁多,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银饰,走近千家万户,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银饰,如苗族的银匠业就极为发达。此外,尚有同名**《银饰》。

手工制作银饰品的过程

1、融化银水:将银块、碎银放在坩埚,用木炭烧到一定温度,银子化成银水。

2、浇铸毛坯:将银水倒入铸铁的油槽(即模具)中,制成银毛坯。

3、打叶出条拉丝:根据需要把银毛坯加热用铁锤在铁砧上打成薄片叫“出叶”,把银毛坯搓成圆柱叫“出条”。把银条用专用工具拉成丝,叫“拉丝”这套工序主要是掌握好火候则容易成型。过热,银子容易融化,过凉,打制困难。银片用来做银牌、银铃铛等。银条用来做银项圈、银手镯、银脚环等。银细丝用来做银项链、银花饰等。

4、冲压出形:把银片放在用锡制成的模具中,用铁锤敲打,冲压出银器的基本轮廓,此工序也叫“括形”。

5、上胶板:用松香,清油等制成胶泥,把胶泥涂在木板上,约一共分厚,用炭火烤胶泥。待胶泥松软,将银器大形压在胶板上即可。

6、錾花:用专用的圆头、平头、月牙头、空心头、尖头等小钢钎及相关工具在银器大形上砸出水鸟花,福禄寿喜等各类花纹这一道工序是银器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花形图在匠人的心里,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一副精美的图画便雕在银器的大形上。

7、焊接:按照银器的形状需要,把相关的部件焊接起来,装饰上花纹。焊接时蘸上硼酸水加上焊片,点上煤油灯,用吹筒吹火苗加热即焊接成功。

8、打磨抛光:把成形的容器放在响铜制成的小砧子上。用小榔头轻轻敲打。用钢锉打去毛边,使银器表面光滑发亮。

9、去污:把制好的银器放在稀硫酸或白矾水中清除霉斑和污垢。

10、 点蓝上翠:把银器专用颜料、研面用小汤匙点在银器上,点燃煤油灯,将银器靠近火焰,用吹筒吹火焰,使银与颜料融化,互相粘在一起。

通过以上的主要工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就完成了

618年,唐朝建立,我国进入到空前繁盛的时代,这是一个兼容并蓄而又充满了自信的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金银器技艺璀璨多姿的新时代。唐代金银器的制作中心在都城长安,这里设有官办的“金银作坊院”,是专门为宫廷打造金银器的手工业作坊。到唐宣宗大中年间,又成立了专给皇室打造金银器物的“文思院”,可能是因为“金银作坊院”的产品已难以满足皇室的需求。唐代金银细工的工艺技巧,已颇为复杂精细,使用了钣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铆镀、锤打、刻凿等技术。为取得最佳效果,多数产品在制作过程中都综合运用几项不同的工艺技术。

唐代在金银器制作工艺方面,既善于总结和继承前人的成就,创造出一种五彩斑斓、璀璨夺目的崭新文化,因此造型精美、结构巧妙、装饰典丽的金银器比比皆是。其中,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抢眼,共有金银器270件,器物有碗、杯、壶、盒、熏球、钗、龙等。

这些金银器不仅造型优美,而且纹饰生动、活泼,把动物形象、花草以及人物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空间施以鱼子纹,使金银器更加灿烂夺目。

一些造型特殊的作品,如鎏金舞马衔杯仿皮囊银壶等,其形象生动,富丽华美,体现了匠师非常丰富的想象力。

何家村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仿游牧民族的皮囊式水壶造型,通高185厘米,口径22厘米,底径89至92厘米,重547克。

壶的造型采用的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口,上面置有覆莲瓣式的壶盖,壶顶有银链和弓形的壶柄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

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

何家村发现的金银器皿,展现了盛唐年间的金银器风采。这一时期的金A器皿仍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像高足杯、折棱碗和器身凸凹变化的器物很流行,而这些大多是从中亚一带流传过来的器型。纹饰风格也同样明显带有异域文化的色彩。在一只银盘的盘底中央,用浅雕手法装饰了一只纯金的熊,憨态可掬。

唐代金银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纹饰极为丰富。其特点是,初唐时期,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具有明显的波斯萨珊朝风格,纹饰以凸棱、连珠纹及单点动物纹为常见。

另外,以纤细的缠枝忍冬、四瓣或八瓣花及线条简略的折枝花为主,花与人物相衬时结构松散。如八棱带柄杯、花银高足细柄杯、胡人像银扁壶及凸雕虎纹银壶,即是典型之器。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窑藏歌舞伎八棱金杯,高6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43厘米。金杯腹以棱面为单位,各作一高浮雕男子,或歌舞、或捧物,神态自然。人物四周环以金珠,杯把作联珠圈状,指垫两侧各作高浮雕的老人头像,深鼻高目,长髯下垂,具波斯特色。

还有唐舞伎联珠柄八棱金杯,高6厘米,口径6厘米,金质。口沿外侈呈八角形,腹内收,为8棱,联珠环把,上有圆蔽遮。八棱圈足,足沿外撇。内壁素面,外壁口沿下和底沿上各饰一周联珠纹,杯身每棱饰一条联珠纹,将杯身分成8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中有一舞伎,姿态各异。

唐歌舞狩猎纹八瓣银杯高51厘米,口径91厘米,足径38厘米,银杯为波斯流行样式。杯腹部分为8面,每面在鱼子地上分刻仕女游乐和男子狩猎纹,下腹莲瓣内各饰宝相花,圈足外壁刻六般覆莲。杯内在水波纹地中刻一象头,间以游鱼和莲叶,指垫上刻一大头鹿。

中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贵族官僚追求享乐日盛,金银器制品增多,波斯萨珊朝风格的造型已不能满足需要,转为兼收我国传统的铜器、陶器、漆器的器型。花鸟纹盛行,缠枝花、绶带纹丰满流畅,已具有团花的格局。

另外,人们把传统的龙、凤、虎、龟、人物和新出现的宝相花、折枝花、缠枝花、鸾鸟、鹦鹉等纹样巧妙地穿插组合,用忍冬纹作边饰图案,形成活泼清新、鸟语花香的唐代新风格。

这种类型的金银器仍然以陕西省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最为典型。如刻花赤金碗,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7厘米。

碗壁锤出双层莲瓣,上层莲瓣内阴刻折枝花和鸳鸯、鹦鹉、鹿、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刻宝相花,其余部分可飞鸟流云,花卉等,皆以鱼子纹为地。此碗制作精细,纹饰富丽,为稀世珍品。

何家村唐掐丝团花金杯设计精巧,纹饰典雅。该杯高59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35厘米,圆形,侈口,束腰,圈足,有把。

杯内壁为素面,外壁饰大型六角掐丝团花5朵;团花之间空白处饰对称如意云头纹。把为环形,带翘尾,着杯时,食指插入圆形把内,拇指压住把尾。

何家村唐赤金走龙精美、异常而生动自然,高2至28厘米,长4厘米,金龙呈奔走状。用纤细的阴线刻出眉毛、眼睛和颈部的毛发,通体錾刻细密的鳞纹。

陕西省西安韩森寨纬十街也发现有唐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高53厘米,口径54至69厘米,足径31厘米,镀金。八曲侈口,腹和足均作八棱形,腰略束。

腹壁棱间饰以缠枝蔓草和花鸟相间的图案各4组,圈足面饰缠枝蔓草纹,环柄上有半圆形护手,护手上饰一展翅飞翔的鸿雁,下以萱草相称。地纹皆饰鱼子纹,刻工精细,富有生机,颇具匠心。

还有陕西省扶风法门寺唐真身舍利宝塔地宫中发现的鎏金龟形银盒,通高13厘米,长28厘米,宽15厘米,分体焊接成型,纹饰鎏金,整个造型作龟状,引颈昂首,瞪目张口,四足外露,以背壳作盖,内焊椭圆形子口架。

龟首及四足中空,龟首与腹部先套合后焊接,尾与腹亦焊接。背部饰龟背纹,外围鳞纹一周,首与四腿饰斜方格纹,内填篦纹,下颈,胸部饰双弦纹数道,以锥点纹作衬托,腹部满饰花蕊纹。造型手法写实,纹样逼真,给人以真实的艺术魅力。

唐代盛行煎茶法、点茶法,茶饼被奉为上品。平时,茶饼要悬挂高处,保持干燥。因此茶笼应运而生,最初使用竹篾编成的笼子,在陆羽《茶经》中称之为“莒”,也由底和盖组成。

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的唐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茶笼,高185厘米,口径15厘米,重654克,笼盖圆隆,直口,直腹,平底,有4足。笼盖和笼身做成子母口,笼盖顶上有个圆环扣,原本通过一个个相连的一串圆环,将笼盖与笼身连在一起,现在仍能看到盖顶有两个残存的圆环,笼身两侧各有一个焊接的圆钮,连着一个圆环以连接环串与棱形的提梁。

整个笼盖、笼身、笼底通体镂空球路纹网格花纹,内外层都鎏了银,使笼子非常通透明艳。同时,球路纹盖而上錾饰15只浮雕状飞鸿,球路纹笼体外壁也錾饰24只飞鸿,均作两两相对,并列飞翔。

对沿边、四足与鸿雁都鎏了金,在银链与提梁相连的口沿上缘还饰有一周莲瓣纹,下缘饰一周上下铸对的半体海棠纹与鱼子地纹,四足与笼底边沿铆接,由3个花瓣呈倒品字组成。装饰繁缛,技艺精湛。

这只法门寺银笼是与茶具放在一起。从其留在器物上的文字,知是唐僖宗在登基前所供奉的皇家之物,故笼子不是一般的竹编,而是用银来制作。因此,法门寺的银胎笼客观反映了持有者的身份地位的差异。

法门寺最早建于5世纪的北魏时代,东面是著名的古都西安。西安在唐代成为世界最大和最富庶的城市,而法门寺也在唐代成为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史书中曾记载法门寺塔下有地宫,地宫中埋藏的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舍利和无数珍宝。

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着金光闪闪的宝函。宝函一层套着一层,最外面套的是檀香木,但已经已经朽烂,接下来是金、银、玉、珍珠镶嵌的各种宝函,一共套了8层。这八重宝函的精致足以让人们欣喜,其中有6件是金银制品。

第一重为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金塔高105毫米,塔顶为金质莲花朵捧托金珠顶,四面檐角翘起,阁额及檐下均饰菱纹。塔身四壁刻满纹饰,并且有4扇小金门,门的周围布满鱼子纹,门下部有象征性飞梯至塔座,小巧玲珑,金碧辉煌,盘为细颈鼓腰状,喇叭口径处雕12朵如意云头,鼓腰上二平行线连为4组三钴纹杆状十字团花,衬以珍珠纹腰底为莲瓣形,银柱托底也呈八瓣莲花状。间以三钴纹,柱底还有一墨书小字“南”,塔座为纯金方台,中立一小银柱,用以套置佛指舍利,仅11毫米高。

第一重塔状金宝函小巧玲珑,金碧辉煌。这个纯金塔的盖子揭开以后,在塔座的银柱上赫然套着一个白色的管子。这就是佛指舍利的影骨,是仿造真身舍利的一件玉器。而真正的佛指舍利被秘密地放在地宫的一个密龛里。锈迹斑斑的铁函里套着一重宝函,这是一个鎏金的银宝函。宝函造型方厚,四壁和顶上雕刻着45尊形态各异的菩萨像。这些神异的菩萨像,按照某种秩序排列。

何家村唐掐丝团花金杯

      一般可以到正规银店或者是银饰加工店进行加工。

      银为贵金属之一,银白色,银饰采用各种加工工艺,加工成的银饰品种类繁多,基本分为耳饰、颈饰、手饰、足饰和服饰5个大类。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银饰,走近千家万户,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银饰,如苗族的银匠业就极为发达。

      白银首饰克服了其它贵重珠宝首饰高价格和人造工艺首饰低价值的两大劣势,将物美价廉,款式精美,精工细作,品味高雅集于一身,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

      https://imgcdnidongdecom/qa/2020/05/15/11/1589513201157303

      扩展资料

      银饰加工工艺:

      1、錾花、镂刻技术:这是一种中外常见的金银加工的古老的技法。将金银锤薄,再用錾子錾镂出浮雕的效果,或錾上丰富的纹饰。一般来说,面积越大,表现出来的效果越丰富。

      2、熔融法:此技法在欧洲较常见,仅用于白银制作。方法是利用白银均匀快速导热的物理特性用火吹,将薄银片加热到即将熔化的时刻,撤去热源,银片上就产生出均匀的折皱。

      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首饰装饰效果很强,极有自然的韵味。另有一些熔滴状效果的饰物,用白银制作也远胜于黄金,非常有韵味。

      -银饰

一种方法是将花样稿用墨画在银片上,接着使用不同形状的钻子凿出花纹,或是将银片或银条放在铁制模具中,用锤子直接打制出有凹凸的花纹,这样打制出来的银饰片花纹略粗。还有一种方法是将银片放在锡制阴阳模中锤出凹凸面,然后将银模片用松香粘贴在木板上,用大小不一的雕花錾按图案的纹理进行打击,可制作出较为精细的银饰片来。银丝通常是由细银条拉制成的,细而匀称,也有打制的,多异型,作特殊用途。单丝多用作边缘线,复丝则用两根以上的银丝搓成麻花状。所有的零件加工完成后,即放在硼酸水中浸泡,然后按花样的样式摆好放在火砖上,在焊接部位洒上焊药,点上油灯,用吹管将火焰吹到焊接部位,当垫在下面的火砖由黑变白时,即焊接完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22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