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料到底比新疆的和田玉好在哪里

俄料到底比新疆的和田玉好在哪里,第1张

俄料与和田料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来说:

1:就白玉来说,在色度上俄料显白,和田料白度不如俄料。 通常和田籽料很少有特别白的籽料。俄料籽料皮子较厚,发红棕色,肉质白度较好。山料来说,和田料糖白玉与俄料糖玉有明显区别,和田料糖色与白色泽过渡自然,颜色纯正。俄糖料糖色呈酱色,显得突兀,在色泽上无含蓄柔和之美。

2:油润度俄料显然不如和田料。宏观上说的和田玉包括青海料、俄料、韩国料油度较和田料来说逊色很多。这是和田料区别其它料子非常重要的一点。

3:和田料透明度上,温润晶莹,肉感凝重。而俄料又较显僵,透明度多数较差,呈不透明至微透明状,玉中云絮状纹理呈团块状,显浑浊,“冰点”明显,且较大,灯光下能见玉质中部分“蟹爪纹”。

4:俄山料由于晶粒排列不够均匀,透闪石含量不稳定,质感不够细腻,显得有些“刚”,雕刻容易崩。

5:在盘玩后期变化上来说,和田料变化明显,油润度增加,色度变好,硬度增强,色彩变化厚重,总之属于向好发展,让人愈加爱不释手。而俄料盘玩变化不明显,甚至有变差的可能 。从玩玉的角度来说,玩俄料没有意思,没有成就感。

6:从社会认可度来说,一般的还是和田料最为正宗。

当然各种品质的玉有着不同的色相、价格,不能拿顶级俄料与一般和田料相比,也不能拿顶级和田料与一般俄料相比。顶级俄料也有非常不错的品质,一般的和田料也有成色较差的东西。以上几条只是两种料子大众认可的的一般区别。应该讲各种料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不必过于看重料子产地。玩玉、藏玉石应该多学习如何看待玉石的肉质和皮色,学会欣赏玉石的工艺和境界。不论是俄料还是和田料都会各展风采,各显特色,美不胜收。

  你这块玉没上手,所以只能够目测,好象是俄料

  俄罗斯玉俗称“俄料”,它产于贝加尔湖地区,虽与昆仑山较远,但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软玉系统,以白玉、黄玉为主。其中白玉的白度超过和田玉,但略发干,色泽较统一,故为国人所喜爱,是和田玉最好的一种替代品种,成为仿古玉、仿和田玉的最好玉料。其开采年代约为上世纪90年代初,每年产量为500吨左右,仅次于青海玉。

  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加以比较,一个糯,一个粳;一个白得滋润,一个则是“死白”。敲击时,一个声音清脆,一个沉闷,但是这样的感觉是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才可以体会到的。

  “俄料”主要有白玉、青玉、青白玉、碧玉、墨玉和糖玉。呈油脂状玻璃光泽,通体微度透明,硬度在52至54之间。从光泽度上看,俄罗斯玉虽是玻璃光泽,但略带瓷感,通体发干。经过盘磨,由深白变得干透,放在白布上特白,拿在手中却显干涩,从透明度上看,俄罗斯玉亮度好于和田玉,但由于结构粒度较粗,手感较轻,佩戴久了会变黄、变黑。

  目前我们所能见的俄罗斯软玉,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杂质较少。在化学组成、矿物成分、结构以及外观上,与新疆白玉都极为相似。

  俄罗斯白玉纯净度的鉴别,主要看它的云絮状纹理中,团块状、冰点是否明显以及结构的松与紧、密度的大与小。俄罗斯白玉多属纤维变晶交织结构,粒度细而均匀,雕琢加工时不易起皮,暴性不明显,打磨后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麻皮平底面;净度差的,材质中常夹杂蟹爪纹,有粥糊状的玉性特征。从肉眼上看比较白的,有的带有籽料皮壳的玉料,很大程度上都是“俄料”。

  我们拿到一个俄籽料,首先会觉得非常白,惹人喜爱,而它是一种奶白色,给人以一种油脂的感觉,加上一般都有鲜艳的皮壳,所以通常人们会误认为是和田籽料。它和和田籽料最大的区别在于,白度、色泽、温润度都够,唯独缺乏细腻的程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精光内敛的感觉,和田籽料一般来说色泽偏青,色度不太纯净,很少会有相当一致的白度,如果和田产地玉中有非常洁白而色度一致的籽料,那是非常昂贵的价格,不是以几万元就可以购买的。

  俄罗斯玉的表面特征,是洁白、温润,配上籽料的皮色,更会出现一种红白相映的感觉。但我们拿“俄料”迎光细看,一般来说没有和田籽料的汗毛孔,更没有一种精光从玉里渗透出来的感觉,这种精光内敛的特征只有和田籽料具备,这也就是古人用来比君子如玉的主要特征。

  俄料在目前几乎就是所谓和田玉的主要品种之一,走进任何一个出售和田玉的商场,几乎50%-60%为俄罗斯玉,其价格并不便宜,动辄几千几万十几万的作品,均有出售。如果仅仅从外观上来看,俄料的色泽、皮色也都较为惹人喜爱,并且色泽偏暖色,和和田玉的色泽偏冷色更能让人所接受,俄料以及一些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和和田产地玉相比较,主要的特征就是韧性不够。比如和田产地的青玉在新疆人们可以做成核桃形,向水泥地上砸去弹回又抓在手里而青玉不破,这一特征除和田产地玉以外,任何含透闪石成分的玉料都做不到,这也是和田产地玉弥足珍贵的地方。

  古人相玉,品质第一,色泽第二。当然辨识各类玉,经验是长期揣摸锻炼的结果。

麻烦拿灯光下看看,这块看不到内部结构,无法判断。一般来说俄料发干,青海料水透,和田玉的润不是摸起来光滑,而是他给人那种油脂光泽让人觉得很润,当然盘玩多了玉器表面会形成一层包浆,让他摸起来也会很舒服

是指玉,还是?如果是对于俄料的保养,给你提供一些保养方面的参考:

1、避免与硬物碰撞。俄料的硬度较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了。

2、尽量避免灰尘的污染。日常俄料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可以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佩挂件不用时要妥善放置。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和磕碰。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分、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佩戴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曝晒,因为玉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

6、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

7、俄料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

8、玉器保养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玉件的“美容”,涂上一层玉石养护液,目的是养玉护玉,玉的生存环境必须要有湿度,需要这样专用养护液来保持玉质的水润。

另外提一点,玉石养护液的选择非常重要,最好不要贪图便宜去选择一些低端产品,这些低端产品大多都会含有化学成分。最好是选择一些价格稍高但品质有保障的玉石养护液产品,例如多彩这样的牌子,和一些欧洲进口的产品,其他的最好不要选,因为其他国家基本也没有佩戴玉石或宝石的文化,自然也不会有多专业的产品,其实贵也贵不到哪里去,无非是多花二三十块钱这样,但是对于心爱的玉石还是非常值得的。

和田玉中的青海料,俄料的区分可以从颜色,透明度和光泽这三方面来看。

一、从颜色看区别:

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蜡白色。(如上图)

俄料中有白里透着很淡的粉红色,还有大部分带了淡**,是酱色。(如上图)

二、从光泽看区别

青海料外观上的光泽略带瓷器的光度。

俄料大部分的光泽偏向蜡状光泽,但同样也略带瓷器的光度,好一点的出现油脂光泽。

三、从透明度看区别

青海料其透明度比较高,是由于硅灰石造成的,软玉中硅灰石的质量分数越高,透明度就越好。还常伴有脉状、条带状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如上图)

俄料其透明度大多数为不透明,较接近和田玉。(如上图)

扩展资料:

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分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和田玉属透闪石玉石,透闪石属闪石族矿物中的钙质闪石亚族,是透闪石铁阳起石系列矿物中的一员,其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镁和铁间可呈完全类质同象代替。

俄罗斯白玉

俄罗斯白玉在中国市场出现的时间不长,与新疆白玉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杂质组分、结构、外观上颇为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俄料的籽料很少,大多为山流水和山料。

与新疆籽料的砂眼麻皮坑原生皮和色沁原生皮不同,俄罗斯籽料为毛口表皮,皮色也没有新疆籽料丰富。质地方面,俄罗斯子料细腻、温润,油蜡性好。俄罗斯山料的外皮特点突出,包含“糖皮白玉”、“白皮白玉”、“灰皮白玉”。

俄罗斯山料产量大,块度也大,透明度较差,质地不够细糯,雕刻中易产生崩口。俄罗斯的山流水质地和新疆的山流水基本一致,但在色润和光泽上还是有所差异。

青海白玉

青海的白玉矿区中只出产有山料,产出量是青海软玉中最大的。

青海白玉块度较大,形状不规则,多棱角,大面较整齐,颜色多为灰白蜡白色,透明度高于新疆白玉和俄罗斯白玉,质地呈毡状、束状结构,常见絮状棉绺或黑褐色翳状斑点。

参考资料:

——和田玉

1、成品率方面不同:俄料原石杂裂比较多,成品率低,不如乌料成品率高,造成俄料成品成本更高。这点上,经常自己打磨DIY蜜蜡原石的玩家就比较有深刻的体会,俄料原石多裂多杂的特性会让人磨到心碎。但是,俄料成品又具备一些强于乌料的品质特点。例如乌料香味很淡,而俄料手搓香味明显。

2、裂痕方面不同:俄料的裂比较多,加工成品率低;而乌料的成品率先对俄料来说就要高一些,但不是绝对的,乌料中有一种矿皮黑又厚,碳化程度比较高的料(称为脆皮料)成品率也很低。

3、颜色不同:虽然乌料里颜色黄润的好料子也有,但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比较“水白”,普遍来说不如俄料颜色黄润。也正是因为俄料成品率较低,原石加工损耗大,所以成品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特别是俄料白蜜,目前的价格更是乌料白蜜的好几倍。

国内工厂不是很乐于接受俄料,毕竟要考虑成本和利润的问题。大多数消费者区分不出乌料和俄料,自然厂家也更乐意选择成品率更高的乌克兰料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613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