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封底到底有什么猫腻?

翡翠封底到底有什么猫腻?,第1张

如果要说猫腻的话无非以下几点:

1、显得更好看,颜色变得更加艳丽,封底会反射光,让翡翠看着水头更好!

2、为了让人看不出厚度,厚度本身也是衡量翡翠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薄的话自然价值不高,而且容易出问题,所以封住了一般人很难分辨了!

3、遮挡瑕疵,有些在底部的纹裂,脏点封住了你也无从得知了!

4、封底会显得更加厚实有质感,那么价格方面自然水涨船高咯!

1、白冰翡翠观音经过调水封底后其水头会显得水润鲜活,巧用金属反光,提高透明度。

2、镶嵌封底这种“调水”方法,镶嵌封底是在镶嵌时,翡翠的背面用整片金属材质封包起来。利用封底材质的弧度及金属光面,汇集收纳额外的光线反射到翡翠上,加强表面光泽,进而影响调整色度,起到有水的效果。但必须强调,随着封底的取消或打开活动封底,封底造就的光影也消失殆尽,这与雕刻调水有本质区别。

3、调水即调节水头,在翡翠的创作过程中,为了增强其质感和层次感,要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打磨,让它的表面光亮如镜,帮助光线更容易透过翡翠,使其更加通透、有光泽,这个过程用行话讲就是翡翠“调水”,用专业的话说就是利用光影的物理的原理达到凸显材质的效果。

1、翡翠漂白注胶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漂白又称褪黄,即将已剖开成片状的翡翠原石或已琢磨完成的翡翠,以化学处理方法去掉棕褐色或灰黑色(可能是铁化合物填充在裂缝里所引起)。第二阶段是注人聚合物,甚至添加绿色色素。翡翠漂白灌注胶料处理,早已盛行于玉市场,特别是台湾、香港,无论高档货老坑种或低档花青种均有,曾有报导说高档货中有80%~90%均经处理过。

2、第一阶段漂白:将翡翠原石(毛料),或剖成板状原石或已琢磨成形的翡翠如戒指面、坠子或手镯等,浸人化学药品去除存在裂缝或粒子构造间的棕**铁化物。依多种资料显示,盐酸、果酸是最常用的漂白剂,其他纳化合物也常被用来漂白翡翠。

3、依照翡翠受污染的程度或污染源之不同,有的只要浸几小时,有的却要浸上几个星期才有效果。当所呈现的颜色已达最大的改善时,取出用清水不断清洗,也可用苏打水来中和残留在玉上的酸。至此尚属正常作业,许多宝石如祖母绿在琢磨前均经如此处理。

4、第二阶段:漂白完成后,裂缝或粒子间全部或大部分棕褐色污迹已清除,但会使白色或粉绿色脉纹更明显而难看。漂白过的翡翠因除去污迹还会留下孔隙,而呈现易碎裂状态,有的低品质漂白翡翠,只要手指用力就会捏碎。

5、若不加以处理而镶成首饰佩戴,用不了多久,这些孔隙又会填满了脏物,更不美观,因此必须进行第二阶段作业——注人聚合物,有时只用蜡,但大部分是注人树脂,替代被除去的物质。有些技师将染料与聚合物起注人,灌注完成后再将残余的聚合物除掉。

6、到现在为止,这种处理只限绿色或白色翡翠,其他颜色的玉如紫玉或软玉还未发现。

一般来说封底的翡翠镶嵌件,主要是为了增加玉的厚度和提升颜色的深度。现在封底镶,又分为可开窗和不可开窗,封底部位按一下,或拨一下能打开,一般完美程度还可以,经得起细看。直接封死,很可能玉本身有纹,棉等瑕疵,封死是为了遮掩,所以封底镶,最好选择可开窗的。

不封底,一般是种水件,体现的是剔透,封底可能会影响观感。另外,有些色件本身色泽很深,再封底,颜色就变得不悦目了,也是不封底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wu/3863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