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风俗文化

无锡的风俗文化,第1张

一、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春节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俗称新年里。

年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开门炮仗2响或3响,取开门大发之意。男女老幼却穿戴全新。小辈向长辈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钱(有的预先在大除夕发给)。解放前,有些人家还在堂前挂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称神子,即神像画铀,在大除夕悬挂),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团,取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长寿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饭,晚餐荤食,吃饭。米饭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饭”,意为有吃有剩,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百叶炒菠莱和黄豆芽,象征长庚(长寿)、波波键键和称心如意。这一天,禁扫地,不倒垃圾,据说不让财气出门;上了年岁的人,上茶馆吃早茶,吃的是橄榄茶,称“元宝茶”,以取吉利;晚上忌点灯,父母哄骗孩童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做亲,有的预先在枕头边暗藏几个红鸡蛋,让孩童明晨醒来摸到,信以为真。

春节期间,出门首次近见熟人,作揖道贺,口称“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亲友间互吃“年昼饭”(解放前要过年初五)。解放前,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开门。年初五,俗称“路头生日”,各家要祭路头神,以祈求发财,叫做“接路头”,商店接路头尤为隆重,并争先取早于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于年初五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有闹元宵和掉龙灯。年初一,村庄上大人小孩被锣打鼓取乐,称“闹元宵”,到处锣鼓声喧。掉龙灯是由一个村庄20人左右的青壮年组成一个龙灯队,扎条龙灯,到邻近村镇去掉,算是“压邪”,祈求人口太平、五谷丰登,故有“太平龙灯”之称。一般从年初二掉到年初五为止,掉一次龙灯所募集到的钱大多用于举办本地公益事业。洛社地区解放前的龙灯,有洛社上塘的小龙,中陶巷的青龙,大树庵(花渡)的鸡毛龙,吴巷(花镀)的青龙,浒泗桥的青龙,南蒋巷(徐贵桥)的黄龙,杭水渠(徐贵桥)的黄龙,小徐巷(正明)的青龙,彭村(双庙)的黄龙等。大树庵的鸡毛龙已于1986年恢复,更名为风羽龙,并参加首届“洛社之春艺术节”表演。

春节的习俗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节、习惯逐渐废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于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风气更盛,几乎每家却请吃“年昼饭”,主人都以丰盛的酒肴殷勤待客。春节因物资充足,各行各业又休假欢度节日,比较空闲,人们举办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节期间,成了新兴的习俗。

二、元 宵

正月十五(正月半)为元宵节,俗称灯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从早到晚人们破锣打鼓“闹元宵”。有句歌谣,“五月半,龙灯、马灯齐来看。”这说明掉龙灯、马灯是灯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龙灯和花渡吴巷、葛巷的马灯于元宵节晚上都曾到洛社镇上去掉,并到店家穿堂,店家赏给红纸包。上塘的大寺场(开利寺门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聋坊场(今无锡县通用机械厂所在地),均为聚观掉演的场地。杭水渠的一条龙灯是 “打柴龙灯”,共9节,每节竹柄上用竹篾扎成长方形的龙骨,中空,形如打柴榔头,掉夜龙时里面装上蜡烛,掉起来宛如火龙飞舞,颇为壮观。

三、清 明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货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等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

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谓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黄、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解放后,扫墓增添了新的内容。清明到来,机关、学校及群众团体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般前往无锡市革命烈士凌园(在惠山),敬献花圈凭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四、立 夏

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这天能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午后,村前树上挂着一杆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也有在家中称的。洛杜开利寺前的石牌楼,曾是立夏称人悬挂大秤之处。立夏称人有个传说:

三国魏蜀吴棺继灭亡,晋朗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当时在南方边疆,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闻知蜀汉后主刘阿斗(即刘禅)被幽禁在都城洛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之恩,就请求司马炎在生活上优待阿斗,并在每年立夏这一天,特地前往洛阳,亲自给阿斗称体重,若钵重减轻,他就要起来反晋。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五、端 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蒲郎,削剑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芦,都有驱瘟逐疫的作用。

早晨吃棕子,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泊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旧有“瑞阳勿吃棕,死则呒人送”的谚语。在隔日下午,家家户户就忙着裹棕子,品种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还裹火腿棕、鲜内棕。式样有小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饮雄黄酒,并喷洒墙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菜肴有黄鱼、黄鳞烧肉两样传统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黄酒给孩童额上写个 “王”字,以示压邪。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蛇虫百脚(蜈蚣)咬。午后,室内烟熏蓬艾(俗称煤蓬头),以消毒杀蚊。解放后,插菖蒲剑、饮雄黄酒、烟熏蓬艾等习俗已废止。

六、夏 至

夏至,在公历6月22日前后。中午吃馄饨。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多数人家在这天或超前儿天要祭祖,谓之“过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饼(用茄子做馅的米粉饼)。有些人家还请亲戚吃昼饭,亲戚离去时送些茄饼,有句歌谣:“七月半,做了茄饼送亲眷。”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废止。

八、七月三十

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点燃棒香及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

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怕触犯明王朝,就托名“狗屎香”

插棒香这一风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盏盏彩灯。

九、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天要吃糖芋头(早晨吃)、麦饼(家家户户在当天下午做)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也有说”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

晚上,各家团聚欢宴。解放前,洛社镇上一些店家还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用线香编成升箩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线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约三五友好,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如洛社大桥、南小桥、北小桥),别有雅趣,谓之“走三桥”。

十、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古代的说法,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属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登高与吃糕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

东汉时侯,有个桓景,跟随方士(指通晓追道术的人)费长房学道。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疫,应急令家中人缝制纬(深红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这里指它的果实),每人结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避。”桓景依费长房所嘱,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见鸡犬暴死,而人免于灾。

本地因无山可登,故重阳无登高之举。惟解放后兴秋游活动,也有人于重阳节去惠山登高眺览的。吃重阳糕,解放前较盛行,“校”和“高”谐音,寓登高避灾之意。

十一、冬 至

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至夜饭,旧时还有“有末冬至夜,呒末冻一夜”的谚语,意为有钱、人家吃冬至夜饭,无钱人家只得挨饿受冻。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样,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见前“清明”记述)。

十二、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样食物,各家大同小异,一般用青菜、黄豆、赤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芋头、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枣子、莲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

除夕为农历一岁之最后一天(大月为十二月三十,小月为十二月廿九),俗称大年夜。其前一日称小除夕(相对而言,除夕亦称大除夕),俗称小年夜。从农历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们忙于送旧岁、迎新春的过年活动,分述如下:

(一)掸檐尘

俗说“若要发,掸十八”,“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家家户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内,束扎稻草帚系在长竹竿上,掸除四壁、屋枯的灰尘,并用秆稞或竹筏通灶间烟囱,谓之“掸檐尘”。实际上这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迎新年。

(二)送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据说是灶神(俗称灶家菩萨)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脚跟团子(团子半个白,半个黄,成椭圆形),送灶神上天,并在神龛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风现末绝迹。

(三)蒸糕做团子等

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蒸糕做团子。事先“牵淘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牵石磨磨粉),邻居互助协作。现在牵淘磨已发展为用钢磨机械轧粉(各村都有粮饲加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条件好的人家杀猪宰禽,有的还在十二月初就酿了年酒,有的村上车水干河,捉鱼、分鱼。家家采办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景象。

(四)祭记

敬神祭祖,俗称过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举行,晚者在大小年夜举行。解放前,过年比较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先,祭把过程俗称祝饷。祭祀时,燃香点烛,敬酒接羹饭,供鱼肉荤素(有荤汤萝卜)和年糕年团子等,全家行跪拜礼。解放后,禁祀过年曾大为城少,近年来又逐步恢复,但禁礼已简化,许多人家仅祭祖先。

(五)画弓箭、贴春联

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门前场上画张弓射箭的图形(有的把箭头画成戟头),以示镇邪。有些人家画在大门、后门内外场地,并在场上书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吉利话。抗战前,曾有人家画飞机、大炮的。此俗解放后已废止。春联,解放前称门对(包括大门对、二重门对、房门对等,一般指大门对),贴春联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传统联语有“运转三阳泰,时来万事通”(通用);“种田千倍利,养蚕十分财”(用于农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于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于读书人家)之类。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大为革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变化,同时不拘泥于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较为普遍);“听毛主席话,跟***走”(60、70年代较为普遍);“九州生气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来,下同),"万众一心创大业,五讲四美立新风”;“春回大地喜盈门,国展宏图民致富”。

(六)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有些人家趁这天祭祖之后吃年夜饭),酒肴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赶回家,探亲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寄母家还要请寄子(在开始三年内)吃年夜饭。

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庄喊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同时提防盗贼,兼喊:“前门撑撑,后门闩闩。”到了除夕,就挨户索取年夜饭米或年糕年团子。现在有的村在除夕前还有人喊火烛,由村委给予报酬。

(七)守岁

吃过年夜饭,家庭主妇炒长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备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毕,全家团坐,吃茶和瓜子、长生果等,谈天说地,直到深夜,叫做“守岁”。睡觉前,放关门炮仗2响或3响。1980年以后,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荧屏前欣赏春节文艺联欢节目。

解放前,穷人欠租、负债,过年如过关,故称年底为年关。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掉锅子剩个烟囱管。”这就是形容诸债毕集的穷人一贫如洗。他们还不起债,往往在除夕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规矩,债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债)。这种现象解放后已绝迹。

1、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是以影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主题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现在共有“唐城”、“三国城”和“水浒城”三大景区。三国城有“刘备招亲”、“草船借箭”,以及跑马场、湖滨浴场等十大游人参与的影视旅游好玩的项目。水浒城有“官船”、“大战船”等十多艘仿宋船以及高速游艇提供服务。“水浒城武术特技队”每天都会上演电视剧《水浒传》武打场面节目。唐城有可供游客参与的影视娱乐项目:“模拟拍摄”和“动感**”。整个影视基地每天总共有20多场马战、歌舞、影视特技类的节目连续上演,还有“乘古船游太湖”等好玩的项目。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西路128号。

2、无锡动物园·太湖欢乐园:无锡动物园·太湖欢乐园精心设置了疯狂战车、梦幻木马、炫彩风车、旋风飞椅、风火流星锤、激流勇进等六项娱乐设备,儿童游乐的嬉戏园,时尚动感的音乐喷泉广场,欣赏马戏、杂技表演为一体的欢乐城,以及享受各式游艺体验的嘉年华,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动物园区分别布局了非洲草原区、亚洲食草动物区、灵长类动物区、猛兽区以及各类禽类展馆等展示区。进入无锡动物园太湖欢乐园可凭门票乘坐动感小火车到达动物园区域,参观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物明星。动物园内南侧有无锡海洋馆,展示内容引人入胜,是融海洋生物展示、海洋科普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主题公园。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99号。

3、太湖:太湖风景区包含的区域,地处无锡市的有梅梁湖、蠡湖、锡惠、马山景区,每个景区的湖光山色的赏玩性都非常高。梅梁湖是以山水组合和丰富的自然岸线风光为特色的山水型景区,其中以鼋头渚景点为核心的岛渚风光,素有“太湖佳绝处”之誉;蠡湖位于无锡西南郊,蠡湖又名五里湖,是太湖的内湖。沿湖鱼池毗连,湖岸桃红柳绿,富有水乡风光。现有蠡园、宝界波明等景点;锡惠景区名胜古迹集中、历史悠久,有南北朝的惠山寺、唐代的“天下第二泉”等;马山景区是楔入太湖中的半岛,湖光山色秀美,山回水抱,坞深谷幽,泉石清奇,四时景色不同,旦夕风光各异。

4、灵山景区:无锡市灵山景区位于无锡市太湖之滨,占地面积约30公顷,由小灵山、祥符禅寺、灵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戏弥勒、佛教文化博览馆、万佛殿等景点组成,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集中展示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园区。景区交通十分便利,已经开通的高速游艇将灵山胜境与鼋头渚、三国城、水浒城、拈花湾等新老景点在45分钟内联成一体,并有游船与苏州、湖州、杭州相通,环太湖一带从此形成更加紧凑的好玩的旅游板块。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马山镇灵山路1号。

5、云湖景区:云湖旅游度假区由水库风景区、佛教文化区、度假服务区、田园风光区、农家风情区五个部分组成,都非常好玩,特别是水库景区里的天水湾度假村,音乐茶吧、天水阁茶楼、棋牌室、桑拿、KTV包厢等一应俱全。其中,“天水阁”为休闲游客提供了品茗赏景的场所。从天水阁上登高远眺,库区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近处,鱼儿吐泡,不时跃出水面;远处,野鸭在水面上扑愣着翅膀,不一会儿又向远方一齐飞去。可谓集品茗观景棋牌娱乐于一体。这里的菜肴以“湖鲜、山珍、土菜”等绿色食品为特色,其中“横山鱼头”更是声名在外。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西渚镇香林路。

1、 企业作风:马上去做、用心去做!

2、 企业经营理念:食以民为天!

3、 企业管理理念:把企业办成军队:同心协力,战则能胜;

把企业办成学校:能者为师,学无止境;

今年春节期间无锡举办了许多好玩的活动,有不少景区都推出了不少春节活动,那么2022年无锡春节要去哪里游玩比较好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活动详情吧!

1、鼋头渚

游玩关键词:观红嘴鸥、兰花展、日出日落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鼋渚路1号

公交:1路至鼋头渚风景区、乐游1号线

春节活动

兰花展

时间:2月1日到4月30日

地点:鼋头渚江南兰苑(坐落于鼋头渚充山东北麓)

交通:公交1路至鼋头渚风景区

展示品种:大年初一兰展开启,展出品种有春剑,寒兰,墨兰等,还有蝴蝶兰与兜兰

春节旅游

游玩线路

路线一:鼋头渚——鹿顶山——太湖仙岛——鼋渚明珠——樱花山庄

路线二:鼋头渚——太湖佳绝处——鼋渚灯塔——广福寺——江南兰苑

2、影视基地

游玩关键词:观红嘴鸥、看演出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山水西路128号

公交:82路

春节游园推荐

玩点1:游湖赏鸥乐悠悠

无锡影视基地依山傍湖,风光旖旎。清晨或傍晚沿着栈道环湖漫步,粼粼波光的湖面最具诗情画意。

晴空之下,蓝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面连成一片。乘坐赏鸥游船专线往返三国城水浒城,穿梭在太湖之上,不仅能饱览湖光山色,还能遇见一大群可爱的红嘴鸥在湖上活跃翻飞。

玩点2:精彩演出看不够

影城内每天都会上演一场场精心编排的演绎秀。大型马战表演《三英战吕布》,再现了《三国演义》中刘关张酣战吕布的精彩场面;影视特技表演《斗杀西门庆》,向人们展示了空中飞人、空中对打等影视拍摄中常用的特技奥秘。

更有不定时的快闪,幸运邂逅,快乐翻倍,让你的影城之旅充满无限惊喜。

玩点3:净土寺中祈愿

若是思绪烦躁,那就步入大相国寺或甘露寺,静享悠悠禅意,回归安宁平和的心境。点一炷香,拜一尊佛,默念心中祈愿,在袅袅的香火中获得红尘之外的一份释然与慰藉。

玩点4:赏梅花

春天许多人去三国城水浒城看重瓣樱,其实比樱花开得更早的梅花,在古建筑的高墙下如雪一片,也是非常壮观哒!

3、梅园

游玩关键词:赏梅花、蜡梅节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西路卞家湾13号

地铁:地铁2号线至梅园开原寺下车

蜡梅节:景区北部梅艺苑内有300多盆蜡梅桩景,今年,根据部分蜡梅桩景的开花情况在凝香道两侧配合景点进行展示,精心挑选部分蜡梅桩景布置在荣氏古迹区的诵豳堂、香海、梅花博物馆等处,古朴的建筑与灵动的蜡梅相得益彰,别有生趣。

梅花节:多组创意景观分布在景区出入口及主干道沿线,极大丰富了游园内容,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4、花星球

游玩关键词:赏梅花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张庄钱胡路1025号

公交:可乘坐26,126,4路公交车至九龙湾下车到达。

家门口的鹿岛

人气颇高的“奈良”梅花鹿,在花星球正式与大家见面啦。湿漉漉的大眼睛、蓬松柔软的皮毛,瞬间治愈你所有的烦恼,在园区与它玩上一整天都不会觉得腻。漫步其间像是走进了童话世界里的梦幻森林,更像是一座“小蓬莱仙岛”。

打卡地点:小蓬莱山

新春市集

还有着最浓郁的年味糖人糖画、真人版鱿鱼游戏、呐喊喷泉、跳格子、抓娃娃、大型飘雪机。

特色游玩项目

占地3000_,汇集近几十种时尚的无动力设施,还有射击射箭、ATV、网红粉色沙滩、秋千等能满足各个年龄层。

5、无锡动物园

游玩关键词:亲子游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钱荣路99号

公交:83、26、206、608、615

春节活动亮点

无锡动物园为老虎建新家——大猫居,创建了一个供孩子们深度了解老虎的沉浸式体验场所。刚满月的福虎宝宝“白虎”以及6个月大的黑猩猩宝宝喜迎春节。

音符广场阿熊新年音乐会与您相约,欢聚一堂,一起迎新春。

6、拈花湾

游玩关键词:无人机表演、花火大会、民俗演艺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环山西路68号

公交:乐游2号线、公交88路

流星许愿:拈花湾每晚流星雨洒满天际,目之所及,皆是璀璨星河,震撼无比。夜幕下,街巷万盏灯亮起,流星雨划过天迹,这种天上宫阙般的绝世场景,让人想起长安城。

花火大会:网红项目“打铁花”再度回归啦,表演升级,漫天金花,流光溢彩,经典之作不容错过!

民俗演艺:大环舞、舞狮、变脸传统民俗演艺荟萃,带来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新年,就要这样玩才够味儿!

花火市集:功守道(射箭)、景区文创摊位、微笑糖艺、糖葫芦、炒板栗、捏面人

夜灿如昼,花灯似海:塔上清风灯亮,回廊灯火阑珊,如同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境,迎接全新的一年·····

7、惠山古镇

游玩关键词:赏梅花、品美食、盆景展、春节民俗活动

地址:无锡市梁溪区长寿里15号

开园大吉

活动时间:2月1日10:00

活动地点:西神广场

正月初一,万象更新,中华舞狮进行点睛与采青仪式,开启新一年的繁荣昌盛。

瑞狮欢舞

活动时间:2月1日-2月6日

每天10:30/13:30/14:30

活动地点:文物古迹区

地狮欢腾、梅花桩舞狮精彩再现,高超的技巧极具观赏性。

8、鹅湖玫瑰园

游玩关键词:赏梅花、看梅花鹿、汉服免费游园

地址: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蒋圹坝桥

汉服游园免门票

即日起至3月31日,穿上你飘逸动人的汉服入园即可享受免票优惠哦!快喊上你会拍照的闺蜜/男朋友,一起来拍好看的照片!

如果没有汉服,也可以购买特惠票入园哦~

特惠门票:299元(包含:鹅湖玫瑰文化园梅花节成人票1张+鹿岛公园入园票1张)

来西山区选择多。你可以去严家桥看那一波又一波的香米,也可以去万山湖、鹅湖畔看那秋水都一样的夕阳和齐飞,也可以去荡口古镇看一场奇幻的光影秀,在鹅湖玫瑰文化园邂逅一片盛大的粉色浪漫花海。下面小编带来一个景点推荐。详情请看下文。

:无锡锡山区秋游路线

1太湖水稻示范园(台创园)-严家桥古镇-解州村(网络名人水田)-善琏村

2万山湖生态湿地公园-芡实采摘园(谢埭荡村)-荡口古镇-玫瑰文化园

:景点介绍

1太湖水稻示范园

太湖水稻示范园拥有2000亩高标准农田。在田间,嗅一缕清香,观观景台,看稻浪,置身现代农业知识的长廊,了解中国农业文明史,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地址:安阳路与新安镇路交叉口100米。

2严家桥古镇

严家桥古镇是无锡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书码头、药码头,已有700年历史。看看这个“活”起来的古村落,和真老街,板桥石板路,黑瓦白墙,林中一碗早面,村边的一句问候,孩子笑声中的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

3解州村

占地1000亩的解州村丰产广场,以“大地艺术”培育,融入乡村振兴、严家桥等地方特色元素。爬上去,满眼金黄,草绿稻香。休息的时候,体验一下解州的美食、茶歇、民宿。丰富的游玩内容,串联起严家桥古村更加热闹、青春的休闲生态。

4山联村

联村素有“鸡鸣三郡”之称,小村庄里有49家农家乐、民宿、茶室。两条观光环线环绕着村庄。农家乐体验、精致民宿、生态休闲、赏菊、红色党建,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在鸟语花香间饮茶,在田野丛林中采摘,与白墙黛瓦共度良宵,浑然不觉又是一天。

5万山湖生态湿地公园

万山湖生态湿地公园是锡山区第一个省级湿地公园,风景优美,白鹭成群。公园不仅是大城市的景观带,也是董熙地区徒步、健身、休闲、冥想的天然氧吧。

6芡实采摘园

芡实,俗称“鸡头饭”,素有“水中人参”之称。芡实采摘园位于厚桥街道谢埭荡村,是无锡最大的芡实种植基地。园内有一些体验项目,如采摘芡实、手工剥芡实、制作芡实蛋糕、DIY芡实食品等。可以全方位感受到芡实亲子体验的乐趣。

7荡口古镇

荡口古镇有亦庄、华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沉浸空间、VR、MR等现代展览技术的光影秀,这里有美食,有youngWorkshop、威斯汀西餐厅等。好看,花小池、北仓河三个节点打造“一主三辅”光影水幕秀,花漫画画廊西洋镜,沙画表演等有好玩的,以汉字为主题的密室逃脱,踩键体验,北仓河夜游等。各地美食种类繁多,新业态也很多,还有各种新奇的项目。夜晚停泊,灯光闪耀。

8鹅湖玫瑰文化园

玫瑰文化园依托南箐荡周边的原生态自然景观,以主题花卉和绿色植物的配置,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玫瑰主题现代农业园区。园内有亲子体验、粉红花海、户外烧烤、户外垂钓、观光火车、餐饮住宿等体验服务,让你远离喧嚣,亲近自然,享受田园美景。

无锡非遗文化有:惠山泥人、紫砂器(壶)、无锡留青竹刻、无锡精微绣、锡剧等。

1、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特产之一,手捏泥人,构思巧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曾赞曰:“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惠山泥人代表作品是“大阿福”。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紫砂器(壶)

宜兴紫砂器(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得名。2005年5月,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无锡留青竹刻

无锡竹刻作品精细、古朴、清雅、秀丽,富有装饰性,品种有老臂搁、书镇、扇骨、书联、挂屏等。2008年6月,无锡留青竹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4、无锡精微绣

锡绣,是江苏刺绣艺术之一。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绣服饰。明清时期,锡绣繁荣,无锡家家有绣棚。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2008年6月,锡绣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5、锡剧

锡剧是由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过曲艺滩簧阶段发展而成的传统戏曲剧剧种之一。主要表现形式有山歌小调、弹词、宣卷、花鼓滩簧等。2008年6月,锡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98320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2
下一篇2023-10-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