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诗歌征集两篇

抗击疫情诗歌征集两篇,第1张

 抗击疫情诗歌征集两篇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市一线党团员、职工、青年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保障生产贡献力量,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下面跟大家分享抗击疫情诗歌征集。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

 在抗击疫情行动中,有一批伟大的“逆行者”,他们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从温暖的家来到医疗一线,用生命拯救生命。苏xx的《致逆行者阿弟》就是这样一首写给英雄的诗。

 在诗歌的开头,作者这样写道:“阿弟/鼠年大年初一/八十岁的母亲抚摸着电视荧屏上的你/援鄂医疗队的一百四十一分之一/母亲认不出全副武装戴口罩的你/认出了那个领誓的声音如此熟悉。”

 苏xx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同事的弟弟是浙江省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成员,大年初一,他在本命年的第一天凌晨3点接到通知,出征湖北。”没有道别,也没空打电话发微信通知家人,“阿弟”80多岁的母亲只能通过声音分别荧幕上的儿子。“老母亲辨认出儿子时,用手几次抚摸电视机上的画面。”苏xx讲到这里时几度哽咽,以此为题材,她创作了一首诗。

 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作家们饱含深情的笔触下,当代医务工作者的崇高形象呼之欲出。

 1月23日,原第一军医大学赴小汤山医疗队全体成员向南方医院党委提交了一封《请战书》,这些曾在17年前赴北京抗击非典疫情的战士们在《请战书上》印下了自己鲜红的指纹。黄xx以此为线索,写下了《求战书上,这些螺纹的形状》:“他们是在除夕之夜出发的,求战书上/所有血色的螺纹都迅速转动了,成为高铁车轮/他们愿意在大年初一,直接/面对死神。”战士们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诗人,他将这一枚枚鲜红的指纹比喻成“密密麻麻的‘八一’形状”。

 徐x的散文《一枝一叶总关情》讲述了一名蕲春县普通医务工作者的故事。这位女护士大年三十从北京赶回湖北,却遭遇武汉封城。她辗转从太湖县弥陀镇步行80公里到蕲春县漕河镇,硬是走回了抗击疫情的岗位。徐x写道:“什么是‘英雄儿女’这些年轻的、美丽的,在关键时刻毅然剪掉心爱的长发,义无反顾地走进重症病房的普通的医护人员,她们就是了。”

 王xx的《这些高尚的人》写给奔赴抗疫一线的战友,阿成的《天使》礼赞伟大的医务工作者。许岚的《最美逆行者》对逆行者的名字做出了独到解读:“白衣。是你们忠贞的姓氏/天使。是你们天人合一的名字”;邵悦的《逆行者》写英雄之所以不凡是因为:“别人一心想逃离这座城/而你,一心想冲进这座城里/冲到没有硝烟、不见敌人的战场。”陈繁华《赞上海援鄂医护人员》、王丽娜《清平乐庚子抗疫为勇士赞》、味易《七绝·闻解放军医疗队驰援武汉》等作品则用古典诗词形式礼赞对当代英雄。

 篇二

 浙江作家黄xx在疫情发生不久,就创作了组诗《意志背后站着胜利》,其中的《艰困时刻,让我说,我是杭州人》写道:“我不再纠结,我不再问凭什么/就凭都是中华同胞,就凭都是华夏儿女/就凭武汉与杭州同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实在不忍看见/长江边那座最美丽的黄鹤楼,也几乎变成隔离病房。”诗人用黄鹤楼指代武汉,用不忍的情绪表达了深深的同胞情。

 “您好/我那些困在江汉的手足乡亲/此时/本应是笑靥灿烂/此刻/本当是欢声串门/但猝不及防的惊变/夺走了我们愉快的心情。”重庆作家吴文的《一封家书》,开篇以第一人称口吻问候邻居——湖北的乡亲们!在作家眼中,巴国渝州和楚天江城是手足相连的兄弟,誓要“共荣辱!同命运!”湖南作家龙红年的《请给武汉挂一盏灯》结尾写道:“请把窗打开,请把桌凳清扫干净/请为武汉/挂一盏灯。”表达出对武汉人民的深切祝福,兄弟省份的手足情在作家笔下展露无遗。

 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身处湖北的作家们想说的话更多。谢春枝在武汉“封城”第4日创作的《隔离》中写道:“阳光与生活不会隔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琴声,不会隔离/高楼与高楼的喊话,不会隔离/我与你,流沙一样的光阴,不会隔离/这千年的城郭,与安宁祥和,不会,隔离。”表现出了战胜疫情的决心。

 这些诗作抒发出人民的心声,引发读者强烈共鸣。刘xx的长诗《致敬武汉人民》写于1月23日武汉市内公共交通停运、离汉通道关闭的当天,作者在诗中呼唤全国人民携起手来,和武汉人民、湖北人民站在一起。“武汉人不怕面对困难与凶险,怕的是没有理解与同情。武汉人不怕做出割舍与牺牲,怕的是没有光亮与温度。”诗人写道:“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颗信心,叫万众一心”。

 刘xx说:“我是在北京工作的武汉人,原计划回武汉过年,却被疫情打乱了计划。看到家乡人民为防止疫情蔓延做出的牺牲,我很感动也很难过,于是写了这首诗。武汉人民是疫情最大的受害者,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同情、帮助武汉人,共克时艰。”这首诗在学习强国平台上的读者阅读量超过1736万,点赞人数超过55万。

 

我最想感谢的是钟南山,李兰娟和援鄂医护人员。这次疫情,举国上下出人出力,每个人都为了打赢这场抗击疫情攻坚战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有了钟南山,李兰娟等人的研究和带领,有了一线援鄂医护的付出,我们的攻坚战才能够取得重大成果。

一、钟南山

钟南山是我国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17年前抗击非典的典型英雄人物。在17年之后,他又变成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英雄。正是因为一月份他的一句话,全国人民才开始重视这次疫情。而他在这场疫情中,始终处在一线,不断进行科研汇报和防控疫情的指挥。他在一线救治危重病人,也奔赴武汉疫区指导工作,还与国内外专家联络,倡导国际卫生组织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是我们的人民英雄。

二、李兰娟

李兰娟同样是这次抗击疫情中的人民英雄之一。疫情刚开始爆发的时候,李兰娟是以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成员的身份前往武汉,去调查这个所谓的肺炎情况。从1月中旬到3月末,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兰娟一直身在武汉重灾区。她每天只睡几个小时,非常辛苦地讨论诊疗方案,进行专家会诊,也给各地来武汉增援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过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为武汉的疫情控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最普通的援鄂医护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的是最普通的,最平凡的奔赴湖北一线的所有援鄂医护人员。是他们,逆向而行,在春节到来之际,选择前往湖北,抗击疫情。他们不怕危险,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誓死要与病毒作斗争。经历了几十个日日夜夜的操劳,最后成功凯旋,也成为了家乡的骄傲,也让处在重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了乐观、温暖和坚强。

读者朋友们,除了我所说的上述人员之外,你们最想感谢谁呢?欢迎在评论区与我讨论。

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 刘冬珠

题记:  他们都只是抗疫大军中平凡的一员。可正是这一群凡人,用他们的善举筑起了一道抗疫保平安的城墙!

(一)小卡点里的“执勤员”

    2020年伊始,网友们调侃的一副对联,瞬间流传:

  猪肉永远没有想到,它居然败给了口罩

  口罩永远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年货

  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的春天,口罩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标配!

  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春节的生活方式;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确诊和疑似病例数据最新通报,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党中央联防联控的精准施策中,一场与病毒较量没有销烟的战争正式打响一一

一封封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那是向病魔宣战的誓言;

一批批援鄂的医护人员,那是“最美的逆行者”;

一车车满载捐赠的物资,那是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的壮举;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

第一时间向国际卫生组织公开疫情,分享防疫经验,彰显了中国担当!

    鉴于病毒飞沫传播、存在人传人的特殊性,武汉封城、居家隔离、交通封锁,全国吹响了“宅”家抗疫的集结号!往日街道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荡然无存,这是全民对抗疫的积极响应!但,你可否留意?小区、街道、路口,一夜之间,多了许多或红或蓝几尺见方的“小帐篷”,它们是党员同志执勤的哨所!一夜之间,多了许多佩戴口罩和红袖衫的身影,那是党员同志抗疫的先锋之驱!进小区进行防疫宣传、上门摸底排查疫区返回人员、登记居民体温测试、劝阻居民不聚集、不集会、劝阻居民少进出、必要时务必佩戴口罩!早晨7点,凛冽的寒风中,已有他们执勤的记录;晚上9点,滂沱的大雨中,依然有他们坚守的身影!早中晚三班制,做到全日无缝对接!他们的坚守和尽职,感化教育了那些不戴口罩、不配合检测、无理取闹的“顽固分子”。外出的居民少了,不戴口罩出门的现象不见了……偶尔外出买菜的他们,总会悄悄在执勤点留下水果或早餐或口罩,党员同志称它们为“爱心礼物”。这些爱心礼物,亦在这个寒冷的早春,温暖了党员同志的心和身!

  这个春天,我们不能去欣赏大自然那姹紫嫣红的风光。但大街小巷的两抹色彩,已定格在我眼里一一

    前方有医学专家和医护人员的拼搏奋战,爱心人士的无私援助。后方有党员同志的默默坚守!这是他们在疫情中,用热情和无畏书写的一份忠诚,有效防控了疫情的传播!

  相信疫情过后繁华与共时,小镇的居民们仍会记得这抹温馨的中国红和守护平安的天空蓝!

(二)派送书本的“快递员”

    疫前当前,停课不停学,孩子们的线上学习如期开展。从中央到地方,级级响应,层层落实,课本发放成了第一要务。上饶市广信区第一小学,为确保书本发放的快速有序和公共安全考虑,决定在2月23日这天发放教辅资料。六个年级六批次进校园:规定一个年级一个小时、每班志愿者4人、车4辆、一个小时内必须分书装书完毕。这对于每个年级有十几个班级、每班七十几人的大校而言,规模俨然不小!压力颇大!但一切都井然有序!瞧!2月22日晚上十点,从接到学校发放课本通知的那刻起,五(8)班书韵中队的辅导员徐芳老师和刘冬珠老师就交流沟通,忙碌起来了!一边组织家长分类填写信息表格,一边迅速招募分书、装书、送书的志愿者。虽然早已超过了学校规定的每班4人、车4辆的志愿者人数,班级群踊跃报名的家长还在继续⋯⋯

  确定了人数,紧接着按要求对志愿者家长网上进行条件审核⋯(1)非疫区返回、无疫区人员接触史 (2)体温正常 (3)有车辆

迅速确定的送书志愿者名单:

 他们是吴嘉北妈妈、张靖瑷妈妈、董以策爸爸、张子沐爸爸、陈锦瑞妈妈、汤可涵爸爸、史鸿毅爸爸妈妈、裴梓彤妈妈和汪宗喆爸爸

  群里商讨快速送书的方案。史鸿毅妈妈的提议可行。张子沐爸爸根据提议,随即调整名单,确保送书任务高效快捷!

  辅导员徐老师交待好进校园时间,强调家长们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23日下午1点50分,吴嘉北妈妈、裴梓彤妈妈和史鸿毅的爸爸妈妈比规定时间早到了10分钟。

  下午2点准时进校,签名领书、分袋装书,志愿者们忙碌起来⋯没有交流、分工合作、井然有序! 2点一一3点,短短的一个小时,必须把70位同学的10本书装袋装车完毕、撤离校园!因为还有下一个年级的几十辆汽车和一百多号家长要进校园!一个小时内,志愿者们把书装袋装车完毕,迅速撤离了校园。当世界赞叹中国速度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校园速度!

    此时的我,看不到他们此刻被口罩包裹着的容颜,或站、或蹲、或弯腰却是他们此时最美的姿态!

  下午3点,志愿者们揣着信息表、带着新课本,开始派送⋯

 带着爱心、散发着墨香的课本陆续送到了孩子们手中⋯课本收到啦!班级群欢呼雀跃⋯家长志愿者们纷纷汇报送书情况:

史鸿毅爸爸妈妈完成送书任务!

张子沐爸爸完成送书任务!

裴梓彤妈妈完成送书任务!

汪宗喆妈妈完成送书任务!

汤可涵爸爸送书任务完成!

  当家长志愿者送达班级最后一份书,时间 时间为3点40分!最美逆行者的速度!勇敢的志愿者们,家长们看不清你们的容颜,但都记住记住了你们的背影……

  新书不重,但叶永欣同学感觉沉甸甸的一一那是从叔叔阿姨手中传递过来的爱的份量!

一句谢谢,是此刻所有家长共同的心声。朴实而真挚!速递的课本,是孩子正常上学的保障和家长们的定心丸!是宅家抗疫防控的又一重要举措!

 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温暖的画面!能记住这些最美的身影!捧起带着温度的课本,在家用心上好每一节网课,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

 不负春光!不辜期盼!

 待到重返校园相聚课堂时,相信他们都能交上"宅"家的满分答卷!

 在这个特别的开学季,校园速递,爱心❤️直达,温暖着广信区一小所有学子的❤️!播撒在每个孩子心田那颗爱和善的种子,也会在这寒意料峭的初春萌芽、成长!在特殊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学会了敬畏生命、懂得了知恩感恩!

  不管是卡点执勤的党员,还是速递课本的家长,亦或是线上直播的老师、各个小区的门卫保安⋯⋯他们都只是抗疫大军中的一员。正是这一群群凡人,用他们的善举筑起了一道抗疫保平安的城墙!全面吹响了抗疫胜利的号角:

  2020,中国人民抗疫必将取得彻底的胜利!

  摘下口罩,走出家门,看见你如花笑靥⋯⋯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335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