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藏头诗一首!谢谢

高分!求藏头诗一首!谢谢,第1张

既已殇

不必颓唐

回眸遥相望

头绪却已迷惘

何故苗疆六月霜

必是天公亦感悲凉

不禁落泪大地披银装

忘却斗转星移潮落潮涨

既是宿命何苦自神伤

然诺游吃天下敢忘

无边风月伴君往

缘起紫衫新娘

何事心荡漾

需止情郎

誓共翔

言沧

今倚樯

日暮苍茫

种马尚由缰

种族谁主兴亡

似花少女凤羽妆

水映月月华盖星光

无奈造化弄人枉断肠

痕瑕斑斑送去笛声悠扬

明月不谙孤凤苦求凰

夕阳偏向白头鸳鸯

何处觅得满庭芳

夕烟萦绕细浪

君莫感凄凉

已然悲壮

陌途上

路祥

将每句第一个字竖念

这句话,没有任何出处,属于小情怀的自我创作。

但作者显然有种矫揉做作的无病呻吟态,文学功底薄,非要学些古人伤春悲秋的笔触,文理又不通,散文诗强行对接宋词,各种哽咽。

意思是:

不要再见了,这是一场并不是适合的邂逅,导致的孽缘,以后也不必牵肠挂肚,忘记对方,珍惜自己的大好年华,各种保重。

元稹

落日正西归,逢君又东去。 西还

卢照邻

落落树阴紫,澄澄水华碧。 九陇津集

司空图

落叶频惊鹿,连峰欲映雕。 即事九首 其五

司空曙

落照入寒光,偏能伴幽寂。 松下雪

白居易

为君慵不出,落尽绕城花。 城上

刘方平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曲

刘长卿

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湾。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扬州四首 其二

权审

晓霜浮碧瓦,落日度朱栏。 题山院

权德舆

檐前双燕飞,落妾相思泪。 玉台体十二首 其五

宋之问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 题鉴上人房二首 其一

张碧

出户独裴回,落花满明月。 幽思

李中

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 途中柳

李白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自遣

落羽辞金殿,孤鸣咤①绣衣。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李华

落日平湖上,看山对此时。 晚日湖上寄所思

李嘉祐

落日秦云里,山高奈若何。 白鹭

李端

暮年千里客,落日万家春。 送郭良辅下第东归

邵真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 寻人偶题

陆畅

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 闻早蝉

落日辞故人,自醉不关酒。 别刘端公

陈子良

落叶聚还散,征禽去不归。 送别

孟迟

何人独鞭马,落日上嘉祥。 题嘉祥驿

郑谷

落第春相困,无心惜落花。 闷题

郑露

落石早雷鸣,溅空春雨细。 彻云涧

施肩吾

落尽万株红,无人解系风。 惜花

柳中庸

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 江行

秋风人渡水,落日雁飞天。 扬子途中

皇甫冉

落日事搴陟①,西南投一峰。 渡汝水向太和山

空庭复何有,落日照青苔。 山中五咏 山馆

钱珝

落帆唯待月,一钓紫菱湾。 江行无题一百首 其七十一

崔道融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 春闺二首 其一

落尽墙头花,莺声隔原柳。 春晚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南行别弟

储光羲

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 其一

董思恭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①枝转。 咏弓

韩愈

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伯刍)三堂新题二十一咏 竹溪

裴迪

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辋川集二十首 华子冈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辋川集二十首 宫槐陌

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辋川集二十首 南垞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秋日湖上

潇湘渔父

落叶不成调,半夜起秋声①。 绝句

上官凝

夕阳连野色,落叶破烟痕①。 邵武

孔平仲

落日山城晚,黄云雪意浓。 小酌

文天祥

戎马暗天宇①,落日九江流②。 江州第十二

落景惜登临(杜侍御江楼),人烟渺萧瑟(北征)。 北行第九十二

落日将何如(宴历下亭),清文动哀玉(别薛判官)。 入狱第一百四

落月满屋梁(梦李白),悲风为我起(金华山观)。 刘沐第一百二十

落日渭阳明③,涕泪溅我裳④。 舅第一百四十二

方岳

东坡真天人,落笔蓬莱宫。 以嗜酒爱风竹卜居此林泉为韵作十小诗 其四

王崇

落日澹平畴,牛羊点寒暮①。 山樵

包恢

千崖秋气高,落成偕父老。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首 其三

白玉蟾

孤吟寒不寐,落叶打空窗。 护国寺秋吟 其八

落笔三百首,饮我白玉浆。 六铢 其三

刘攽

落月沈山西,朝阳生岭东。 终南山

孙介

落日矫乌云,疾风豗白浪。 雨后

朱熹

苍峭矗寒空,落日明影翠。 武夷精舍杂咏 晚对亭

晓起坐书斋,落花堆满径。 小均四景诗 其一

汤志道

鸟衔山果来,落在鹿眠处①。 山行

许及之

落云化为石,亦得无上尊。 云叶

一秋明眼处,落雁惠崇图。 碧芦步

落水浮寒石,看痕记旧汀。 蓼岸

慇勤数多叶,落日更凭栏。 红莲

张尧同

落落梧桐树,何年作凤鸣。 嘉禾百咏 其一十五 梧桐泾

张继先

落魄正当年,人皆笑我颠。 戏吟

李龏

落日明深坞,新移棘补篱。 梅花集句 其一九七

杨万里

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其一

空墙半根湿,落叶片声乾。 霜晓

杨蟠

落日愁飞雨,云中一线明。 慈云岭

落日云间合,空中露几层。 保叔塔

落叶年年满,春风为扫除。 东岗古塔

落潮流不去,还向定中圆。 海月堂

汪炎昶

落日借猿坐,清晨同鹤登①。 奉和江冲陶隐居二十韵 其二

苏轼

落日明孤塔,青山绕病身。 书泗州孙景山西轩

陈允平

时有岩桂发,落叶飞长皋。 山中吟 其七

周文璞

蹇驴追不及,落日寺深关。 至(群贤集作王)荆公墓 其二

欧阳修

落日堤上行,独歌携手曲。 拟玉台体七首(明道元年) 携手曲

郑刚中

落花无夜雨,孤坐减春愁。 酒尽

俞德邻

楼头凝望处,落日帝王州。 金陵道

洪适

魁然饤坐珍,落刃雪分身。 杂咏下 雪梨

赵公豫

英雄未得志,落魄有谁怜。 漂母祠

赵友直

宿雨淹无霁,落花翠点苔。 送春

赵必涟

源头夜雨多,落花漾露湿①。 濯足

赵蕃

落日千山赤,平林一带青。 渔村落照

落此鼪鼯野,宜从麋鹿群。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 其一

闻君射策日,落笔字数千。 以坡公君如大江日千里我如此水千山底为韵作小诗十四首重送在伯盖深有感于斯句云 其一十二

落英胡可待,已分阻长饥。 种菊

徐瑞

大雅久寂寥,落落为谁语。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庚寅) 其九 论诗

郭祥正

落魄老道士,遥忆谢公山。 四月十九日自咏

落叶无人扫,哀猿空断肠。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七十七 葛公石径

钱易

清风习池上,落日岘山西。 习家池大堤

钱景臻

天台多胜概,落日乱山青。 送僧归护国寺

寇准

落日动离魂,江花泣微雨。 南浦

崔鶠

落日不可尽,丹林紫谷开。 春日

梅尧臣

含情独不语,落日窗中时。 拟玉台体七首 其六 落日窗中坐

殷勤魏公子,落莫吴王孙。 雍丘逢钱寺丞载阳

落日望前村,心将道途竞。 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一十四

黄庭坚

落日衔城壁,祠东更一游。 陪师厚游百花洲槃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石事因读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为十诗 其十

彭汝砺

落花流更远,疑是武陵溪。 江花四首 其二

舒岳祥

落红双雉过,新绿一鹃啼。 懒出

谢翱

狂风吹山花,落我衣袖间。 西岩 天扉

释子淳

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 冬日寄住庵僧

释广闻

全肩担荷时,落日重回首。 许宣平赞

释正宗

登临兴未尽,落日苦催归。 山寺晚归

释逊

落叶秋满庭,夜深月临沼。 东皋弹琴

释德洪

落日谁同看,啼猿我欲呼。 余在制勘院昼卧念故山经行处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韵寄山中道友八首 其三

韩彦古

一笑玉溪上,落花流水深①。 题大智院明月巢

韩淲

落日忽已晴,洗盏可无醉。 访滕贤良邂逅周察推同饮池上

楼钥

落日谢虚阁,横琴相对闲。 晚步少微阁

虞亿

落日下青嶂,归云独未安。 晚对亭

虞子万

落日下青嶂,归云犹未安。 晚对亭

蔡襄

落叶随飞鸟,疏砧答暮蝉。 秋日登郡楼二首 其二

魏庆之

朱弦莫余和,落指空琅然。 题张敬仲寒岩瀑泉

宋末元初

方回

落木包生意,来鸿定去期。 偶题五言绝句五首 其二

牟巘

落落金弹丸,飞鸟不敢下。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 其四

赵沨

青山一尊酒,落日未能回。 聚远台

金末元初

元好问

疏烟沈去鸟,落日送归牛。 山居杂诗六首 其四

吕诚

落日春愁里,怀人浩荡心。 杂诗五首 其三

成廷圭

落日五湖上,独行逢故人。 和饶介之春夜七绝 其三

朱晞颜

长条不可攀,落叶知何处。 送俞君实十首以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为韵 其五

行端

落日照江村,秋花艳欲燔①。 一步一纷烦

吴镇

落落不对俗,娟娟净无尘。 题竹二十一首 其十

吴镇

落日秋山外,霜林暮霭中。 王叔明林泉清话图

落落不对俗,涓涓长自清。 画竹十二首 其七

张玉娘

落木旧山寺,霜清叶扫风。 幽居四景 其四 蛩音

张仲深

客行山水外,落日听吴歌。 云山图

张雨

落叶秋无数,玄都懒寄诗。 玄洲倡和十首 其五 桐华源

李孝光

落日楚江深,鹧鸪啼远林。 倪氏雨竹

陈旅

落日楚江深,倒景在高树。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 其五

耶律铸

茫茫苜蓿花,落满金微道。 金微道

落日一声笛,断肠人倚门。 春晚

凌云翰

尚疑颜色在,落月满空梁。 太白像

虞集

落日照大堤,花间闻马嘶。 燕陈公子宅赠燕学士

廖大圭

不见来笙鹤,落日天风寒。 淩霞观旧迹

元末明初

丁鹤年

无人知苦节,落日下长安。 次先兄太守题竹韵

叶颙

西风千里兴,落日半江秋。 王粲江楼

刘永之

落日洞庭西,曾闻唱《竹枝》。 写墨竹二枝并题与章子愚

张昱

落墨生幽思,风来自有香。 题竹

郭钰

误簪钗凤小,落在枕屏间。 吴姬别思

郭翼

飞花怨春尽,落日渡江风。 柳枝词

张羽

落日四山绕,空亭面面开。 题画 其七

云寒鸟归急,落日千峰敛。 杂题 其四

落日淡烟芜,坐看千里绿。 题画 其一

钱宰

落日归棹缓,沧江秋思加。 秋江晚渡

钱宰

大星翻玉斗,落月堕金盆。 晓起

落日浣纱渚,菱歌唱晚风。 采菱曲 其二

落日赤云西,青山照大溪。 题画十三首 其三

于谦

归鸦争绕树,落日半衔山。 日暮

元善

落落新榆宅,深深细柳村。 闲居二首 其一

区大相

落日官舟发,前溪箫鼓闻。 舟行杂咏 其三

区越

落寞经秋尽,蚕绵未着衣。 秋杪

图文/桐语

帘影入清秋,临门桂雨游。晓诗独来处,醉意暖心中。

——桐语

图文/桐语

匆匆一瞬便到了八月中,杭城的此时是桂馥满园的馨浓已入鼾梦,本是香息不醉人的季节,花事寥少,一点素香,穿过水榭楼台,惊扰了江南一枕秋梦,朱檐窗下,小巷柳岸,庭院围墙,簇拥着点点金黄橘艳,香气分外缭绕。

图文/桐语

此时的江南,天空还残荡着夏末未尽的暑炎,有雨丝悄悄的斜织在天空迷蒙灰暗的云底,飘荡在亘古的苍穹下,休憩在发黄的扉页里,印刻在历久弥新的记忆中。

图文/桐语

深嗅一股桂花特有的幽幽清甜,不经意间却想到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影近画梁迎晓日,香随绿酒入金杯。”香是香了,醉也是醉了,只是这绿酒未饮已是心先醉。

图文/桐语

拂晓,夜阑,行走于杭城满觉陇的小巷深处,未见桂容,已闻桂香。靠近不见妩媚,唯将香溢倾城,浓相淡宜,如此扇情。

图文/桐语

满觉陇,亦称满陇、满家弄,位于杭州西湖以南,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 建有圆兴院一寺,北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改为满觉院,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因此,满觉陇因此寺而得名,却是因桂花飞雨而闻名。每年秋天,桂花盛开,香馥空绝,落英如雨,故有“满陇桂雨”之誉。1985年正式将“满陇桂雨”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

图文/桐语

满觉陇自明代起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此时的满觉陇无论是路旁坡地还是崖前涧边,有的树龄高达200余年,已成为杭州赏桂最著名的圣地。每到金秋时节,金桂银桂争香斗艳,好一个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真是应了情疏迹远只香留的意愿。这一条长长的峡谷,飘逸着一路桂香。想必是当初广寒宫的仙子,寂寞的在天上偷看人间,被这江南美景所吸引,迷恋之下,眷眷不舍,刻意在西湖以南,满觉陇这个青葱的灵秀之地轻舞长袖,洒下一粒桂花种子;又或是月宫里无休止砍着桂树的吴刚,无意间震落的一粒桂子,从此八月末央,落桂如雨。

图文/桐语

桂树,是中国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习称,又名岩桂,系木犀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长椭圆形面端尖,对生,经冬不凋。花生叶腑间,花冠合瓣四裂,形小,其园艺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

图文/桐语

桂树形美,终年青翠,花小而芳菲,古朴而雅致,清丽飘逸的性格,深受雅士们的喜爱,那一朵朵浅黄艳橘的色彩,挂在树枝上,四片花瓣的中间,是一粒粒小米样花蕊。夹中散发出缕缕沁人心碑的香气,使人感到神清气爽,香中还有一丝丝的清凉,仿佛是在提醒着人们中秋将至。

图文/桐语

山谷长巷,几许深深。漫步走近满觉陇,眼前侵满桂树,金桂、银桂、丹桂,一丛丛,一片片,一层层无处无桂,举目皆桂。鹅黄如蜡的银桂、橙黄似米的金桂、橘艳如火的丹桂交织在一起,勾成了一幅奇绝的风姿,悬挂在满觉陇的深秋。当清风摇一曲桂花的婀娜,顿时桂雨珠帘,香气溢涌。瞬间便使满觉陇沉醉在一片花香之中,沁入心脾。让人痴痴如梦好似天上人间。

图文/桐语

日赏桂,夜赏月,这该是满觉陇最浪漫的真实写照。当黄昏来临,盼得月上枝头,倚靠一张藤椅,坐于桂花丛中,袭一身幽幽桂香,偷得桂花私语呢喃着的情话绵绵,遥望天上明月,惬意之极。白居易有诗写道:“山寺月中寻桂子。”只是不知白公当年在郡六百日,入山二十回,宿因月桂落,如此流连桂丛,可曾拾得一枚月中落下的桂子?

图文/桐语

明代人高濂在《满家弄看桂》中写道:“桂花最盛处唯有南山,一村以桂花为业,秋时,策骞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可触馨香。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意赏幽深,恍入金粟世界”。古人将桂花意为金粟,只因其色黄如金,花妙如粟,故称金粟。 更有清人张云敖有绝句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现代诗人毛泽东在垂念爱妻杨开慧时也曾提到:“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可见桂花早已从 历史 的遗卷中被风靡于世。

图文/桐语

满觉陇的桂花历经了几百年沧桑,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数不尽数的遗墨,赞誉这如烟如雾的江南。而今,花香依旧,明月依照,只是人事全非,难禁沧然,留下斑驳厚重的旧痕,烙记成柳永的千古忧伤,乐府里的寂寥,逝水流年中,悠悠远去。

图文/桐语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可溢远,堪称一绝。尤其是中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在中国古代的咏花诗词中,咏桂之作的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被视为传统名花。它姿不艳,却浓香,恰似多情,在你毫无知情的时候将你拥入心怀。

图文/桐语

桂花,亦叫天香,相对于桂花之称我更爱其天香之名,多了几分淑秀之气,仿若一位姿色平平的素衣女子,幽静而溢满清淡的韵味,靠近,让人轻松舒静。古往今来,对桂花赞美的诗词很多,其中我最喜的还是王维笔下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乍一听桂花很寻常,可置于王维的笔下,却增添了几分淡雅,多了几分空灵。

图文/桐语

桂花不比牡丹的富贵艳丽,一位似在云端,光芒四射;一位接着地气,带点凡俗的尘烟;若都为女子,虽不好相提一并,桂花反倒是更加清淡素雅,爽洁喜人,与之擦肩便回眸难忘。

图文/桐语

桂花是寂寞的,它没有梅花那样孤冷清绝的资本,选择在秋的季节,将隐藏一季的心事,绚烂扬溢,仿若内心所有的寂寞,只待这一刻完整宣泄,路人倾心与否无关它事,无论如何它都愿如此任性一回。

图文/桐语

夕阳迟暮中,桂下小坐,听凭风吹一身的花蕊,疏疏落落,淅淅沥沥,恍如行走在雨丝缠绵的幽径之中,满陇桂雨,一路芳菲入城。

图文/桐语

这一季的桂雨疾驰如同神境,枝繁叶茂,花开流芳,树梢栖息鸾鸟,树干盘旋螭龙。它只生长在南方,并且植根于岩石峭壁之间,它不但花朵总是散发出阵阵幽香,就连枝干也是欲馥琼浆。屈原多次在诗歌中提到桂花:“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意思是指桂为最好的祭品用以来敬事天神,桂是屈原诗歌中常用的香草,具有高洁的象征意义。这无疑使桂的品性与一般的植物不同,也说明了战国时代人们就认识到了桂的食用价值。

图文/桐语

我喜欢浸满桂花香气的杭城,更喜欢满觉陇寂无人声的黎明,那芬芳的桂子轻轻滑落。在这青山碧林之中,丹桂飘香,更显空寂。那清甜的味道扑鼻迎面,整个山谷的空气中都弥散着甜甜的蜜糖味道。格外令人生涎。那香气正可谓:幽芳不为春光发,只待秋风,待那秋风崔岁,香比余花分外浓”。如果再听上一曲那吴侬软语的评弹,品上一口桂花酿制的美酒,琵琶声声,香气萦绕中漫开一张张安详沉醉且纹痕深深的笑脸。那脸上分明有一种慈祥,有一种宁静,淡然而平和,瞬间燃起一份感动。倘若光阴就这样老去,我愿在心里设一座高坛,供奉这些天籁般的声音,这些和我父母一样定格在岁月深处的苍老容颜。

图文/桐语

这漫山的桂子,是我蕴藏在心底的馨香,它让我想起妈妈的万般慈爱和爱人的耳鬓私语。这头上的明月,是我那剪不断的思念,是那些割舍不掉的思念,世世相隔,只得借这一弯明月,遥寄天上人间爱我的亲人们一切安好。

图文/桐语

想这世间只怕没有什么地方比得上江南这般桂月姣好,月夜青照,满地相思,点点都是情人的眼睛和相思的泪水,片片余辉中,在桂花斜影深处寻到的竟然都是交错成思念的结,扣紧了一殇离愁。

图文/桐语

我喜欢桂花在清冷的月下绽放,好似少女的初恋,把所有的热情毫无保留的释放,只为给萧瑟的秋凉注满最烈的深情,尽管香得醉人,甚至甜腻,亦无怨无悔。

图文/桐语

不知倚户下,浪漫的风月在流年中轮回了几度婵娟?深情回眸凝望的瞬间,和着金桂飘香的味道,祈盼交汇在天上人间。碧绿与金黄相遇了,寂寞轻轻的叩响温暖的大门,为相思演绎了一场千古绝唱。抬首只见浮云围绕明月,不知那月中孤独的仙子轻舒广袖,可曾舞尽了这世上的种种无奈?那莽汉吴刚是否还在砍着桂树,是否酿制成了那一杯寂寞的酒?还有那卷缩在桂树下的玉兔,眼睁睁看着人间,是否也看淡了悲欢离合?

图文/桐语

从没有料到可以遇见这一季杭城最香艳的秋桂,那珠英琼树,真是香飘数里,沁人心扉。自古西湖便是秋日赏桂,夜赏月的好去处,而今,满觉陇的桂树片布的如织交错。

图文/桐语

此时的你无需视觉和听觉的勤劳,只任由嗅觉被这甜甜的桂香所俘架,你亦可以采几枝带回家,搁置瓷瓶中,小家碧玉,朴实无华。

图文/桐语

我是甘愿被这样的不期而遇所俘架去所有的神识,任凭那香气充满我的鼻腔以及胸腔,躺在取舍民居宽敞而又另类的舍内,与陈设中的几十部老式相机一同鉴赏着时光在此刻铭心。

图文/桐语

        读过诗仙李白的诗,"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知道弘一法师的词,"燕支山上花如雪, 燕支山下人如月。"记得韦应物的''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这些浪漫的,写意的,让人充满了遐想的文字,还有那遥远,悲凉而凝重的历史烟云,无不撩拨着云去去"匈奴故地"一一一焉支山的冲动。

      护士节,春风如醉,阳光明媚。云携妻挈女,驾车前往焉支山。五月中旬的塞上张掖,桃花灼灼,草色青青。云的宝马出城自西向东,在长刀一样的河西走廊上奔驰。一边是巍峨祁连,一边是龙首山脉。高速路如一条灰丝带飘向没有尽头的远方。戈壁的绿色,就像点点稀薄的梦,在那无边的苍凉里若隐若显。唯有山顶的皑皑雪峰,在寂静的光阴里遥不可及,明净而清晰。想起纳兰词,"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

        出了张掖短短的繁华,便是走廊长长的落寞。但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树。那些默默的杨柳,正抽长着嫩叶。白杨就像身着军装的少年,英姿俊朗。翠柳则似披着绿纱的羞涩的姑娘,亭亭地立在公路边,田埂上,村庄的房前屋后。有的排成行,有的扎作堆,在柔和的春风的沐浴下,姿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途径山丹境内,透过车窗,可以看见荒野里并行的长城,在灿灿的朝阳下巨龙般蜿蜒起伏,熠熠生辉。那残垣断壁透着风雨沧桑,似乎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疆域杀伐、山河换代、民族纷争……

      当年隋炀帝西巡张掖,目睹长城的伟岸有感而作《饮马长城窟》"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从这首诗的气度来看,这位坊间恶名远扬的年轻帝王,颇有些秦皇汉武的气宇轩昂。

        过山丹向东南行约三十里,焉支山那苍苍的身影便到了面前。 停车于进入焉支山的路边,眺望下方的山谷。山谷中是长着小麦,玉米和油菜的青青农田,丛丛碧树点缀其间,仿佛一条绿色的河。小小的村落,约莫二三十户人家,庭院的白墙黛瓦,隐在葱翠的树荫荫里,画中的一样洁净,漂亮。

        正午的村落睡着了似的宁静,空无人影,甚至听不见一丝鸡鸣与犬吠。方才路过的李桥水库,那片浩淼无际,波光粼粼的戈壁之海又浮显在云的眼前。云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痴痴地望着,仿佛置身梦中,竟感觉有些恍惚。

        驱车驶上山路,行不多久,车停在焉支山景区的停车场上。 山下原木搭建的山门,远远望去,若古时行军的营寨。大门中间是蓝底金字,书有"国博故里"的扁额。霍去病后七百年,抱负宏大的隋炀帝,又一次为焉支山写下了一笔壮丽的史篇。世界上,也是人类贸易史上第一次万国博览会,在丝路古道,风景秀丽的焉支山下召开。西域各国使臣纷纷来贺。中原与世界停滞已久的外贸交易得以恢复。

      《回道张掖》情景剧生动形像的再现了当年炀帝西巡张掖的艰辛往事,以及那场脍炙人口的华丽盛宴。有兴趣的朋友可去丹霞小镇一观。山门旁边的巨石上,"焉支山"三字,至今依然回响着历史的马蹄声声。

        李白语,"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唐时的燕支山,今称焉支山又名胭脂山。 山上长着一种草,名曰胭脂草,叶似蓟,花似蒲。花开红蓝,又名红蓝花。北人取其鲜者做成胭脂,北地胭脂便成了北方美女的代名词。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从此,胭脂这种天然的化妆品自焉支山风靡全世界。

        因了胭脂草的美颜作用,加之焉支山清风白雪的沐浴,这里生活的羌族,月氏,匈奴女子个个"颜如颊玉盘,翻飞射雕鞍",秀丽漂亮,铿锵迷人。匈奴贵族纷纷娶来做自己的妻妾。后来匈奴人便称爱妻爱妾为‘阏氏’,音同胭脂、燕支。

        做为一名药师,云真心希望此行能一睹这种胭脂草的芳容。过山门,正面是一条沿着山脊蜿蜒而上的陡峭石阶。YY望而却步。云带着妻女,左转进入相对平缓的焉支峡。

        焉支峡口溪流潺潺,澄澈清浅,许多白色硕石横卧其中。溪上一辆大水车,悠然地哼着古老的云水谣。 前行约十分钟,步道被溪水截断。一座吊桥,可渡人至彼岸。桥长约百米,上铺木板,人行其上,微微晃动。

        清澈的溪水在阳光下自在地流淌。 水中,岸上,路旁草丛里的石头上,用玫瑰样的红色镌刻着"遇","相识","思","盼归","天长地久有时竞,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充满浪漫气息的文字。走在寂静的空谷中,读着这些深情的的文字,匆匆那年的时光,一若谷中的流水,在久已荒芜的心底轻轻流淌。人世光阴短促,蓦然回首,风景还在,但风景里却已找不见当初的那些个人影。

        谷中山体平缓,林疏草薄,视野开阔。静谧的山坡上,白云悠悠,几头不识情为何物的牦牛忘我地啃着青草。云想,这里应该就是传说中焉支峡里让有情人失魂落魄的爱情谷。

        穿过这段不知谷主姓甚名谁,神秘而浪漫的爱情谷,焉支峡渐渐变窄,草木渐渐茂盛。步道绕着一侧山麓沿溪而上,时而石径,时而木栈,曲折起伏。两旁松树的躯干看上去久经风霜,粗糙沧桑。蔓生的枝节,错落交叠,宛如一亭亭苍翠的华盖,高举在头顶。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漏下来,闪闪烁烁,斑驳陆离。有些幽暗的地段,寒气袭人,阴风森森。道旁铺满厚厚的松针,上面散落着好多松果。丫丫捡起一枚好看的,作为初到焉支山的记念。

        紧挨着道旁的山麓,林中的疏疏残雪尚未完全消融,新发的野草与苔藓的翠绿交相辉映。明净的阳光酒在上面,一片氤氲,绿野仙境似的,梦幻一般。有的老树的根,盘曲如虬,上面遍生青苔。空气中闻起来有股森林特有的气息。 路上几无行人。涧中溪流潺潺,泉水叮咚,如鸣环佩。一家人并不觉得寂寞。

        走在落满松针的石径,仰望高大茂密的松林,云蓦然想起《挪威的森林》里渡边与直子一起走过的孤独背影。人生中有些可贵的东西,失去了便永远不会再来。走得有点累,一家人坐下来,听溪水哗哗地流过寂静的山谷。许久,两男两女大学生模样的青年,说笑着走过云身旁。一家人起身,十分钟后来到绿草如茵的神仙斋。

        神仙斋是一片松软的圆形草坪,有两个蓝球场大。四面被密密的参天松树重重围住,只留一条短短的狭径,通向溪边,其幽无比。那些急于上山,一心只想着抵达山顶的旅人,很容易错过这一方美妙的风景。

        草坪上蒲公英**的小花,以及其他不知名的红色、紫色、粉色的野花星星点点散落其上,宛如铺着的碎花地锦。一座雅致婉约的双层木亭,静静地矗立在草坪的中央,真的如同神仙**姐居住的地方一般温馨幽静。

        登上亭子的二层,环顾四周,松林窈然,密不透风。仰望睛空,则是一枚湛兰的圆。春日正午的阳光,自圆中泻下来,脉脉地洒在碧绿的草坪上,那草的绿暖暖的,亮亮的,清丽而醉人。随YY去草地边找野蘑菇,发现亭子后面幽暗的密林中,竟然隐藏着一段木阶梯,不知通往何处去。由于时间的关系,容不得云去探密。 

        一家人依依不舍地离开神仙斋,原路继续信步而上,头顶忽然传来"呱、呱"两声熟悉而怪异的鸟鸣。叫声在空寂的山谷里听起来特别地响亮而清远。一家人抬头,只见一只通体漆黑的乌鸦,幽灵般掠夺栈道上空,倏忽不见。YY想象是居住在焉支山里的老巫婆,或者是《千与千寻》里那个裹着一身黑色披风,利欲熏心的汤婆婆。

        溪边有一方巨石,平坦如卧,溪水自其下方流过。云想坐上去略事休憩,拔开灌木丛,下到跟前,才看清原来是一块冻雪结成的硕大坚冰,上面落满灰尘,不由心惊。看来森林里充满了危机,遂又小心地返回林道。

        随着海拔的增高,山上积雪愈厚。焉支峡两边的山崖俞高俞陡。经年照不见阳光的溪面凝结成冰。溪水不屈,似一把利剑,劈开约有半米厚的冰层,划出一道优美的S型曲线。雪水在幽暗的缝隙间奔流,发出隆隆的巨大声响。 云拍了视频,发在朋友圈里,配上文字,"听,涧水穿过冰层的声音,宏迈有力,有一种万马奔腾的雄壮之美。"以享友人。

        两个小时后出了松林,眼前豁然开朗。不长的山坡上,长满了含苞待放,风至楚楚的马莲草。三座圆木小亭,蘑菇般偎依其上,娴静自然。有人漫不经心地坐在亭中。溪水在坡下的石坎中永不停息的奔流着,就像逝者如斯,一去不复返的人世光阴一样,云莫名地生出一缕淡淡的惆怅。

        爬上缓缓的山坡,沿溪边再往前走,再次进入高山峡谷中。峡谷变得更加窄陡,两侧崇山峭直,溪中奇石垒垒,崖壁上苔藓丛生。自此山路变成悬溪栈道,在溪上左右穿梭,颇似江南的小桥流水,但更野更幽。人行其上,脚下山泉淙淙,两旁草树蓊郁。迂回曲折中,山水风光不穷变换。一处小桥对面的崖壁上,成千上万,不同风格的"寿"字,引人注目。这些美妙的书法与秀丽的风景相得益彰,为到此的旅人增添了不少的意趣。

        一路逆流而上,耳饱溪声,目饱秀色,经鹰洼崖,羌活滩,行约七八里,山穷水尽疑无路。坐看云起时,只见一条**"天梯",穿过一侧的松林,沿着陡峭的山体插入云霄。攀梯而上,气喘吁吁逾千米, 一峰扑面,其势欲倾。崖上刻字"八仙峰"。八仙峰并不关八仙事,只是其峻峭的岩顶,八棵形态各异的松树,傲然屹立在岩缝之中。据说有人寓意八仙,刻字于石畔,遂名八仙峰。

        过了八仙峰,再上就到了钟山寺。钟山寺立于山林颠峰,陡壁悬崖之上。精巧别致,空灵自然。风中飘来浓郁的香火味。山门两侧,韦驮尊者与关羽武圣侍立左右,中间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大雄宝殿中,释迦摩尼,琉璃药师,阿尼陀佛,慈悲庄严。几位男女香客,虔诚的拜伏于地。佛光普照的大千世界,但愿人人皆能慈悲为怀。

        钟山寺规模不大,最早为唐玄宗李隆基诏封的焉支山神一一宁济公祠,后修葺为寺,人称后寺。《大唐燕支山神宁济公祠堂碑》记载,西北巨镇燕支,本匈奴王庭。其燕支山水草丰美,易于畜牧。周以之兴,秦以之霸。明代万历年间在前山半腰建玉皇观,人称前寺,后铸大钟一口悬于寺中,时人合称前后寺为钟山寺。文革中遭到毁坏,今天的钟山寺是在后寺的旧址上复建而成。

        主持云游在外,只留释宽文和尚于寺中打理照应香客。他正值中年,剃了须发,头顶的沙尼戒清楚可见。云与他站在寺门口聊天,他有说有笑,直来直去。梗着脖子说话的神态,有点似活佛济公。后来,他指着不远处的松谷,说他的师傅释什么,云没有听清,是山丹大马营乡人氏,曾经做过教书先生,后皈依佛门,潜心修行,终成正果。八十六岁圆寂,现葬于松谷的灵塔中。

        离开钟山寺,右行踏上去往玉皇观的木栈道。栈道两旁松林更加高大茂密,似两堵幽暗凝重的墙。栈道上面覆了一层厚厚的雪,白玉般伸入密林深处。YY不小心跌了一跤,好在没有大碍。

        这条栈道相对平直,在山上的森林里穿梭,先渐行渐下,走过二三里,是一段上坡的石板路。顺着石板路爬上开阔的山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直插云宵的万佛塔。万佛塔形似黄鹤楼,高大壮观,气势恢宏。登高远望,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流激湍,四周川谷峰恋,一览无余。

        遥想两千年前,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越祁连,与匈奴浑邪王战于焉支山,匈奴败走,霍去病乘胜过焉支山千余里,斩首八千余级,俘浑邪王太子和相国、都尉,获休屠王与祭天金人。匈奴为此悲泣而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失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 这个两千年前,中国北方最强悍的游牧民族,从此远遁漠北,最终消失在苍茫的岁月深处,不知所踪。

        如今,昔日的金戈铁马,烽火狼烟早已随风而逝,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初春静好风光。

        玉皇观是一座抱朴归真的道教寺院,与万佛塔对望。依山造势,林木掩幽,飞檐翘角,画栋雕梁,以楼、阁亭、榭塔、坊、游廊等建筑巧妙布局。道法自然与人文思想和谐而统一。据说每年农历六月六,玉皇大帝生日的这天,成千上万的游客,会来这里朝山观景,避暑消遣,善男信女,焚香叩拜,祈福求安。

    坐在玉皇观前的饮食小摊上,闻着山顶的阵阵松涛,饥肠辘辘的一家三口,要了三份黄亮干净的山丹凉面,两份卷面凉糕。竟然觉得从未有过的好吃。此刻的丫丫已是精疲力尽,只好坐观光车下山。

        记得上天梯去往钟山寺的途中,发生了一点小插曲。兰妻打电话说,她已到了山顶,问云怎么还未上来?云说刚才休息的时候,把墨镜忘在了石阶上,正返回去找!妻说,"刚才下去了几拔人,不定让人捡去了,还是别去找了!"云心想,"这个时届来游玩的游客,应该不是那种市井俗子,说不定云的墨镜仍在原处。"果然,当云一路返回,远远便看见云的墨镜被好心人捡起来,好好的架在旁边护栏上。应该是怕被人看不见踩坏了,才如此去做的,心中一阵欣喜,想我们真的不应该常常用一颗怀疑的心去揣度每一位世人。

        春行焉支山,途经山丹城,炒拨拉是不能不吃的一种当地特色美食。驱车至一家专营炒拔拉的街边小店,日头已是黄昏。炒拔拉味道不错,但价格也是不菲。一家人了却了品尝正宗炒拔拉的心愿,飞鸟归林,游子归家,迎着铺满西天的彩霞,云的宝马奔驰在高速公路的晚风中。

        这一日游迹焉支山,往来溪谷大山,步危桥,坐茂松,听流水,看激湍,临澄潭,升高峰,访古刹,竟日而归。焉支山岩壑白云,清泉磐石,响涧松风,历历在目。虽然冰雪未全融,鲜花未盛开,传说中的胭脂草云亦未能邂逅,但她在云的想像中,一如昭君般的温柔美好。

        古燕支山,今焉支山(胭脂山、大黄山),一座有故事的山。屈原《离骚》诗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崦嵫”,据考证与《山海经》记载的西方神山一一一太阳归宿的崦嵫山,指的就是张掖的焉支山。这是一座让诗人们反复描写与浮想的山。

        诗人中有到过焉支山的岑参和王维,也有没到过焉支山,凭浪漫想象而神游的屈原和李白。岑参说,"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道尽了边塞深深的苍凉。王维写,"连旗大旆黄尘没,鸣笳乱动天山月。"军队的雄壮跃然眼前。明末诗人吕大器夜宿焉支山,月出林静时写就的《雪山》诗,“瀚海欲空青见月,焉支未染白如琼。”云每每遥望一兰如洗的浩空下,晶莹如玉,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觉得甚是亲切和美丽。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历史深处的焉支山是遥远的,悲壮的,也是苍凉的。今天的焉支山是美丽的,宁静的,令人惬意的。四季的积雪融化为溪流山泉,涓涓流淌。春草吐翠,佳木葱茏,景色奇丽迷人,一派祥和,清静,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

        焉支山地理位置重要,曾经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与命运。  溯岁月的河流而上,云似乎看见匈奴,王昭君,蒙恬,张骞,霍去病,隋炀帝,王维,岑参,高适,林则徐,左宗棠,西路军战士们缓缓走过焉支山的身影。焉支山不语,岁月无声,漫山的胭脂花儿应不会忘记那一段段沧桑的历史。

        云不知道远嫁匈奴的王昭君,是否曾在焉支山上采撷过胭脂草,但汉家秦地的明月,一定至今还记得昭君那一弯思乡的憔悴蛾眉。为了汉民族的安宁,一个柔弱的女子牺牲自己,踏上了去往戈壁大漠的不归路,埋没在了匈奴的漫漫黄沙之中,着实令云钦佩与惋惜!

        归途中,云想像夏天的时候,那火红霞粉,靛蓝亮丽的胭脂花儿一定会漫山遍野的盛开,到时侯云一定再去看看她那美丽的容颜。若有缘,云也会像李白一样,不远千里去昭君的青冢前,奠上一杯千年的葡萄酒,慰藉她那日夜遥望长安的孤独幽魂。

        焉支山风景依旧,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那些痛苦的屈辱与悲伤,都已成为掩埋在尘土中的故事。光阴往来,岁月清凉,明净且沧桑。

      (2020年2月疫情期间根据微信图文整理于甘州云斋,有的来源于网络,在此向原作者致谢!小众自娱,谨供消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92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7
下一篇2023-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