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第1张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1

  原文:

 逢入京使

 朝代:唐朝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赏析: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2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翻译」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3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岑参: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擅长七言歌行,与高适同以边塞诗著名,并称“高岑”。其早期诗歌多为写景述怀之作,以风华绮丽见长,入戎幕后,转为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作品想象丰富,气势磅礴。他的边塞诗生动地描绘了边地壮阔、奇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战士们不畏艰苦,为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歌颂了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形成了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诗风。

  诗歌赏析: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在途中他遇见了回京的使者,就请他捎句话给家人,说自己平安不要挂念。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诗的一、二句感情缠绵、冲动,三、四句则平和、豪放。诗人在动情之后,情绪渐渐缓和,又满怀信心地赶路,因而遇到入京使者,只让他转道平安,而不言及身边琐事、儿女情长。这不只是因为“马上相逢无纸笔”的缘故,还因为此时诗人满怀报国壮志,想在铁马金戈中开拓前程。平静的口吻正表现出诗人阔大的胸襟、不凡的抱负。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自然,而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显得余意深长。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4

  逢入京使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逢入京使赏析逢入京使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一支奇葩。

 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高适《燕歌行》云:"铁衣远戌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岑参的《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就是对故园和家人的思念,这是真挚健康的感情,虽然调子不怎么高昂。但不能认为是消极的、悲观的,尽管他流下了思乡之泪。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夸饰》篇)。仍不失为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5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注释: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赏析:

 唐天宝八年(749年),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节度使高仙芝推荐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到节度使幕府掌书记之职。作者抱着建功立业的大志,赴安西(今新疆库车县境)幕府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作者离别亲友,单身赴任,踏上漫长而遥远的路程。“故园”,既指故土亲友,也指京都朝廷;“东望”,表示出一种一边走一边回顾的复杂心情。“双袖龙钟泪不干”,写作者不断用双袖抹泪,但泪仍涌出,以致沾湿了袖子。用动作写出心中的眷念之情。

 “马上相逢无纸笔”,写在路途中突遇人京使者,不禁欣喜有了传信回京的机会。但不料却“无纸笔”,无法写信很是遗憾和失望。“凭君传语报平安”,因无纸笔,又不愿放弃这样一个机会,就靠人京使者向家中报说自己一切平安。这两句虽用语平常,却表达了作者心中矛盾:一方面要赴边塞,并对前途充满信心(从“平安”中可看出);一方面又牵挂家中亲人,不愿放过任何一个报平安的机会。

 本诗通过对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家情切而又开阔乐观的心情。

 全诗不假雕琢,自然真切,虽似信口而出,却韵味深远,看似随手拈来,却是经过精心提炼和概括,具有典型意义。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6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

 ①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

 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

 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4、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5、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

 6、凭:托,烦,请。

 7、传语:捎口信。

 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使者)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阅读及答案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岑参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第一次远赴西域,正值34岁,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远离京都和家园的心情是凄凉的,又正遇上和自己反向而行之人,因而不免感伤。但远行之人又想安慰家人,说自己在外平安,不必担心。这样朴素而又复杂的人之常情,用朴实无华的叙述式语气道出,更觉得真切感人。

  答案

 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说泪下如雨湿袖难干,借以表达自己深切思念亲人的心情。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的波澜起伏,可见一斑。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爱怜亲人的思想感情。

 (2)“龙钟”、“传语”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答:“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传语”是捎口信的意思。

 (3)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4、“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答:“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故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6想象一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和使者在路上匆匆相逢,这是一个多好的给家人捎书信的机会呀!可惜却没有预先准备好纸笔,于是,诗人急中生智,那就干脆为我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可以感受到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7、 在上面逐步分析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答: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逢入京使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开阔乐观的心情。

  赏析: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翻译及赏析7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赏析: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

 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

 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

 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1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1、落叶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2、三五七言 / 秋风词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译文: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3、水龙吟·落叶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译文: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

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4、灞上秋居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5、北青萝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扩展资料:

1、落叶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

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

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

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2、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3、水龙吟·落叶赏析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

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

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

“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

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

“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

“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

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

“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1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4 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

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5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题落叶。

——司空曙6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7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8 今朝君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五言《寄全椒山中道士》10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11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韩愈《落叶送陈羽》1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4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15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孔德绍《落叶(一作孔绍安诗)》16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17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19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 甫20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21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孔绍安《落叶》22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王建《落叶》23 西风扬子江边柳,落叶不如离思多。24 雨打芭蕉云落叶,风吹杨柳花飞絮。

2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26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修睦《落叶》2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29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

30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齐己《落叶》31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32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王周《落叶》33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34 东篱菊酒秋风过,满目唯留落叶频。

35 月团新碾瀹花瓶,饮罢呼儿课楚词。36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7 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38 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干脆,行苔踏烂红。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齐己《闻落叶》39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40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41 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3关于秋天落叶的豪迈诗句

落叶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落叶王周

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

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陨叶无可

绕巷夹溪红,萧条逐北风。别林遗宿鸟,浮水载鸣虫。

石小埋初尽,枝长落未终。带霜书丽什,闲读白云中。

叶落吴融

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伴愁无色烟犹在,替恨成啼露未晞。

若逐水流应万里,莫因风起便孤飞。

楚郊千树秋声急,日暮纷纷惹客衣。

4赞美秋天落叶满地的诗句

1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三五七言 / 秋风词》唐代李白

2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吟》唐代顾况

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代杜牧

1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三五七言 / 秋风词》唐代李白

译文: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赏析: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2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游子吟》唐代顾况

译文:接待客人的厅堂寂静无声,簌簌而下的落叶仿似绵绵不休的秋雨。

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代杜牧

译文: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5描写秋天的落叶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一)

1;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2;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4;白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

5;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9;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10;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1;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12;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13;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6关于秋末落叶的诗句

当秋末冬初的时候,我们就能隐隐约约地看见梅花的身影了。那时,它的颜色又淡,花也开的很小。到了“大雪”前后,北方的寒风越刮越大,人们都只有躲在家里避寒,而仅有极少数勇敢的人冒着巨大的寒风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行,另外还有一些上学的儿童也在大风中慢慢行走,简至是举步维艰。梅花尽管也被吹得左晃右摆,一些吹落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可还有更多的花瓣在枝条上纹丝不动,在寒风和大雪中默默地忍受痛苦,没有叫过冤,喊过屈,它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默默奉献。

梅花,你拥有最高尚的品质,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坚强、刚毅,不向困难低头,不夸耀自己。你虽不像春天开的那些桃花、李花那样艳丽,而你却敢于和凛冽的寒风、冰冷的大雪抗争,直面险恶的环境,勇敢地面对挑战。

冬天,许多花都已经凋谢了,而梅花却能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开放,与寒冬顽强争高下。

7关于落叶的诗句

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出自唐代马戴的《灞上秋居》

译文: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2、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出自唐代李白的《三五七言 / 秋风词》

译文: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3、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北青萝》

译文: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

4、《落叶》

唐代: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译文:落叶参差不齐排列,微红叶子层层相积。庭院中才开始打扫,零散落叶环绕大树。

5、《落叶》

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1、爱上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2、相守红尘,哪怕一生,不悔。

3、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事情总要分前后,你先,全世界后。

5、山有木兮卿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

6、我们的爱坚不可摧,但你是我的软肋。

7、虽然你经常灌我鸡汤,但我还是喜欢你。

8、猜猜我的心在哪边?左边错了,在你那边。

9、我爱你,只愿此生唯牵你,共步时刻分秒钟。

10、初次见你,仿佛遇见了春风,我心头百花竞盛。

11、幸福其实狠简单,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12、你知道情人眼里出什么嘛?西施啊,不,出现你!

13、还好可以想你,不然拿什么对抗生活的琐碎和无趣。

14、你是我昼夜难离的空气,你是我生命的意义,我爱你。

15、你来到人间一趟,一定要看看太阳,和心上人的模样。

16、不是除了你,我就没人要。只是除了你,我谁都不想要。

17、你知道我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我最大的缺点是缺点你。

18、因为有星星,夜才会不黑暗,因为有你,我才会不孤单。

19、希望你做个少女,永远怀春,装诗在心里,奶油抹脸上。

20、我不是一个温柔的人,但是我为了你可以做尽温柔的事。

21、或许爱过很多人,可总有一个,让你不愿只是爱过而已。

22、虽然世界这么大,但我真正想落脚的地方,是你的身旁。

23、这么明显的对待,就你个二傻子才看不出来这其中深意。

24、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5、想要你的抱抱,想要你的亲亲,想要你对我说所有的情话。

26、我不想做你生命中的插曲,只想作你生命中最完美的结局。

27、我其实不会讲情话,一句我爱你,包涵了我想和你一辈子。

28、我只知爱你!我全身的血液已统统变作了我的爱,我的情!

29、长的丑的撩妹当然需要套路,如果你长得帅,你只需要套。

30、如果岁月让你记住我曾经令你心动的模样,那真的已经足够。

31、我只想当你的小魔王,只要你一凶我,我就立马怂扑你怀里。

32、自从你第一次跟我说晚安,我就决定以后每天还你一个晚安。

33、我东西在你那,你找找,真的,没逗你玩,我的心肯定在你那。

34、长这么大我从来都没有怕过,可现在我有点怕了,怕失去了你。

35、等你尝过所有新鲜,等你终于喊到厌倦,我会不远万里带你回家。

36、人是平凡人,爱是平凡爱,情是平凡情,只想简简单单陪你过一生。

37、我已见过银河,仍只爱你这颗星;我已越过沙漠,扔只捡你一粒沙。

38、你知道吗?我那爱的幼芽,在战战兢兢萌发,带着清香,羞涩地开花。

39、如若你我只是一场戏,我愿只演绎这一次与你邂逅的剧集,不离不弃。

40、小生不才,姑娘可是龙中之凤,怎会屈尊让我这等凡夫俗子一窥真容。

41、当你经过的时候,感觉好像有一场海啸路过,我知道那是爱情的声音。

42、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

43、在我心情遭透,蛮横发脾气的时候,老公,请拥吻我,而不是和我理论。

44、如果要我用一个词来表达我对你的感受,没有下面一个字更合适了,爱!

45、我可以去你学校,当着整个礼堂的人向你献花,当然了,你要回吻我呦!

46、你是幸运的,因为你可以选择爱我或不爱我,而我只能选择爱你或更爱你。

47、现在就好,别说天涯海角。来日方长,你不离我不弃,再一起说天长地久。

48、这些日子以来我爱你的每一天都好比是一年,亿万年太短,但我没有虚度!

49、我嫉妒你身边每一个无关紧要的人,他们就那样轻而易举,见到我朝思暮想的你。

50、喜欢就去追,分手了就挽回,吵架了就和解,爱情不需要面子,只要我爱你就足够了。

51、辈子很长,恰到好处的喜欢最舒服。你不用多好,我喜欢就好,我没有很好,你不嫌弃就好。

52、两个人待在一起久了会越来越像。形成最好的默契,不仅懂你的言外之意,还懂你的欲言又止。

53、摊开爱情的画卷,描绘着浪漫,开垦爱恋的沃土,播种着甜蜜,写下真诚的恋语,诉说着真诚。

54、看来上帝没有给我安排什么灵魂伴侣,那么被选中的少年啊,我就决定把这个资格黑幕给你了。

55、你是世上最强的磁石,走近你的磁场,己没有逃脱的可能,我己完全被你俘虏,注定此生为你而沉醉。

56、牵着你的手,一块奔腾,一起闯荡,我们的爱势不可挡;贴近你的心,时刻紧随,永远相映,我们的爱利可断金。

57、你的出现真的是让我很惊喜,看着你会像初中同样,心跳加速,会脸红,会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你,去做一个小女人。

58、你看到的洒脱,都是我心碎之后的无可奈何。时间没有让我忘了你,而是让我习惯了想你,不能遗忘的人终究难忘。

59、我爱吃草莓,草莓汁不行,草莓软糖也不行。就像我爱你,长得像你不行,脾气像你也不行。总之,不是你就不行!

60、找到你,我才拿到开启我生命的钥匙,了然生活的意义;你,找到我,你才知道自己的奇丽,无法估计自己的魅力。

61、握不到你的手,但感觉到你的温柔。想见你,却是经常在梦中,想说爱你,却只能在心里!此时此刻,真的好想你。

62、爱情不是兔子,守株是没用的;伙计,别抱怨自己一直与爱情无缘,没有谁喜欢一个原地踏着步还准备向下走的人。

63、我宁愿与他是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却可以一直相望保持美好。因为如果—旦相交,过了那个点就会越离越远。

64、憋死我了!你也不说,我也不说,咱俩总得有一个来挑明吧!算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说了“我爱你”!

65、我是你闲坐窗前的那棵橡树,我是你初次流泪时手中的书,我是你春夜注视的那段蜡烛,我是你秋天身上的楚楚衣物。

66、生只谈三次恋爱最好:一次懵懂,一次刻骨,一次一生;我多希望这三次都是和你,多希望你是陪我走一生的那个人。

67、无论你是胖还是瘦,我都喜欢它,我想让你变胖,因为你瘦的时候在我的心里,胖的时候粘在我的心里,永远不会出来。

68、曾几何时,我认为爱江山更爱美人是童话故事而已,当我遇见你,我才清醒领悟到美人的重要性,彻底改变了我的观念。

69、爱一个人好辛苦,不知被爱的你是否有灵犀?哪怕一句普通话语。一丝安慰动作对我来说倍加珍惜难忘,使我牵肠挂肚!

70、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的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71、想起我们曾经有过的甜蜜,所有的气都烟消云散了。这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任何东西都无法割断我们彼此的爱。

72、爱上一个不应该去爱的人,回头只能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谁也不能说。又得表现出很享受的样子,又怎么是一个贱字能形容的呢?

73、宝贝,夜里别忘盖被子,省的感冒哭鼻涕;白天冷暖要注意,着凉生病不好受;晚上上网别太长,免得起晚误时间。要轻松愉快健康点哟。

74、我没有太多的甜言蜜语,我只有永远爱你的心。我们相逢不易,你真的愿意让这段情像风吹过了吗?爱的愈深心愈痛,离开你是我最痛的选择。

75、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淌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颗眼泪,那么我枕畔的眼泪就是挂在你心头的一面湖水。如果爱上你是个错误,那让我独自去承受!

76、我一定要拿回那个月光宝盒带你一起回去跟他们说清楚。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我也不怕后世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对我唾骂,我要一个人承担下来。

77、摇摇摆摆走走路,哽哽咽咽谈谈心,羞羞涩涩说个事,战战兢兢等个果,藏你在心半年多,痴情相伴奈若何,走走停停无奈何,一起浪漫多快乐。

78、沐浴可以清洁身躯,暴雨才能洗涤整个天地;春花秋月多是无病呻吟,冬虫夏草才能医治灵魂;胭脂红粉只能掩饰青春,有的爱情却能刻骨铭心!

79、我喜欢,跟你在一起,但我不敢确定,最后我会不会离开你;选择是一种权利,有时却是逃避;放弃虽然心甘情愿,有时却身不由己,就当我借爱给你。

80、如果有来世,就让我们做一对小小的老鼠吧。笨笨的相爱,呆呆的过日子,拙拙的依偎,傻傻的一起。即便大雪封山,还可以窝在草堆紧紧的抱着咬你耳朵。

1关于秋天落叶的优美诗句

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飖终自异,依阶拥夜虫,飘零似客心,绕树三两叶,今朝半树空 翻飞未肯下中庭初扫地,犹言惜故林 -------------------------------------------------------------------------------- 落叶 王建陈绿向参差 悄悄深夜语,初红已重叠 -------------------------------------------------------------------------------- 题落叶 司空曙霜景催危叶,悠悠寒月辉,得到洛阳宫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随风偏可羡,邂逅暂相依 -------------------------------------------------------------------------------- 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2关于秋天落叶的优美诗句

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飖终自异,依阶拥夜虫,飘零似客心,绕树三两叶,今朝半树空 翻飞未肯下中庭初扫地,犹言惜故林 -------------------------------------------------------------------------------- 落叶 王建陈绿向参差 悄悄深夜语,初红已重叠 -------------------------------------------------------------------------------- 题落叶 司空曙霜景催危叶,悠悠寒月辉,得到洛阳宫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 飒岸浮寒水随风偏可羡,邂逅暂相依 -------------------------------------------------------------------------------- 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3关于秋天落叶的优美古诗词

1、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2、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3、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6、素律铄欲脆,青女妒复稀。月冷天风吹,叶叶干红飞。

7、飕飕不觉声,落叶悠悠舞。

8、秋风涨渭水,落叶满长安。

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10、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1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关于秋天落叶的优美古诗词有哪些

1、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落叶》

唐代:孔绍安

释义: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2、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代:欧阳修

释义: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唐代:杜甫

释义: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4、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释义: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

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风》

唐代:李峤

释义: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6、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

唐代:贾岛

释义: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

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释义: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

8、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辞》

两汉:刘彻

释义:秋风刮起,白云飞。草木枯黄雁南归。

9、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先秦:屈原

释义: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1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代:杜牧

释义: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5描写秋天落叶的优美词句

落叶飘飘,未觉已是深秋畔。

庄枕事逝,徒惹平生憾。两年倚遍栏杆,一遭风起,看透云浮。

今低徊心换,不复当年,胜似当年。

不外乎添的是淡然,删的是夜阑。唯盼皆不复还,幸之。

生死聚散,唯意悠悠,介有意无意间,流年变华发,会心一笑,再笑谈!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8、《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9、《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0、《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1、《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2、《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13、《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4、《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5、《秋日》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16、《秋思》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7、《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18、《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9、《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6描写秋天落叶美的诗句

1:树上的叶子渐渐黄了,飘落的树叶像一只只金黄的小鸟,上下翻飞。

2:弯腰拾起那片落叶,端详着,不禁想追溯它年轻时的模样。它一定青翠嫩绿,一定脉络分明,但纵使它具有惊世骇俗的生命华彩,也不能背离自然的规律。

在云卷云舒,潮涨潮落之间,它柔软的叶片不知不觉中变得干枯,叶面上的抹抹橘黄是风雨拂过留下的烙印。3: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4:突然袭来的一阵暖风,更多的叶子飘落了下来,就如秋天的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可也如深秋的蝶,消逝得那么快,如此地无声无息,只能在瞬间捕捉到它的美丽。

小脚小心翼翼地踩在秋天的落叶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萦绕在耳畔。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7赞美秋天落叶的优美诗句

落叶 孔绍安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题落叶 司空曙霜景催危叶,今朝半树空萧条故国异,零落旅人同飒岸浮寒水,依阶拥夜虫随风偏可羡,得到洛阳宫--------------------------------------------------------------------------------落叶 王建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落叶送陈羽 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8关于秋天落叶优美句子

描写秋天落叶的句子

1、枯黄的落叶,一片、两片,轻悠悠地飘落在水面上,像无数只小船,顺风慢慢地荡走。

2、落叶飘向冥冥世界,归于沉寂。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挽回一片落叶,让它重回枝头,鲜绿如初。这是一种流逝,一段自然的过程。它最后将深入泥土,化为淤肥,滋养另一个新的生命,这是它自身的延续和超越,也是落叶美丽的瞬间的永恒。

3、秋风扫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那样轻盈盈地旋转。

4、树上的叶子渐渐黄了,飘落的树叶像一只只金黄的小鸟,上下翻飞。

9关于秋天落叶的诗句

1、落叶唐代: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译文: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2、三五七言 / 秋风词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译文:秋风凌清,秋月明朗。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又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3、水龙吟·落叶宋代: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

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译文: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地上的落叶渐渐积累,树上的叶子也纷纷欲坠落,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官沟而上,暗流空绕。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树叶杂乱地落于窗前,落叶掉落在台阶上发出声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处。

只是今夜,满庭的落叶谁来扫。4、灞上秋居唐代: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5、北青萝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我去茅屋里探访孤独的僧人。满地落叶,僧人何在?遍山寒云,山路要走多久?初夜时分只听他独自敲磐,闲适中靠着一枝青藤。

大千世界都在微尘里,我为什么要有喜爱和憎恨?

扩展资料:

1、落叶赏析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

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

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

“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

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2、三五七言 / 秋风词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

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3、水龙吟·落叶赏析 暮秋天气,严霜始降,草木黄落。

在诸多文人笔下,落叶与时移物换、荣枯摇落同存长在,故而睹落叶而悲秋,因悲秋而伤情。通过描写这种境界,表现了词人在南宋末期对现实难排的抑郁之情和凄凉境地。

上片写深秋“望中故国”落叶飘零的凄凉景象。“晓霜初著青林”以景带情,用笔简练,而轮廓顿明。

作者在不经意如实地描摹出来自然景色:晨晓寒霜,把昔日青葱繁茂的林木笼罩。词人因景生情,心中升起一股莫明的凄凉之情。

“望中故国凄凉早”,无限心事,隐藏其中。“故国凄凉早”五字借秋初大自然的萧索景象,写朝代之替换,这景象不但指自然景象,也包括社会景象在内,这是第一层。

而凄凉的景象正应照词人的万端愁绪,这是第二层。此词似咏落叶,实则借以抒发心中对故国的思念,同时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

为将“凄凉”落到实处,上片连用几个与落叶有关的典故,使言辞虽简,但寓意深刻而丰富。“萧萧渐积”这里借指落叶,实暗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诗意。

“纷纷犹坠”与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中“纷纷坠叶飘香砌”句意相似。“渭水风生”用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诗意。

“洞庭波起”则借用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诗意。这几个典故是独立的,因紧扣落叶,便有了内在联系,毫无游离之感,而且补足了上句“故国凄凉早”。

接下来,笔锋一转,用“想”作领字,领“重崖”以下四句。“半没”是因落叶堆积。

“无人到”则是落叶阻挡了行程。这四句从词意上又进一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原诗:

《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释义: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扩展资料:

读者在诗篇中看到江与月这两个主题中的主题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诗人没有局限于一轮江月,而是把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贯穿始终。无论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抑或楼头月的徘徊、镜中月的清影、帘内月的倾注、砧上月的流照,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

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自《诗经》至张若虚,其间一千几百年,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如此凄美多情。

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到了张若虚手里,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语言声律与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样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在诗歌发展还找不到前进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诗国的灿烂。而张若虚之后,又是一千多年过去了,仍然无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这般淋漓尽致,历尽沧桑变幻,诗篇不朽而江月依旧。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诗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917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7
下一篇2023-12-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