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其他两个是什么?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其他两个是什么?,第1张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兰亭集序》和《祭侄季明文稿》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而书法正是我国非常有名的文化艺术瑰宝之一,经过时间的洗涤,书法最终保留了五大字体,分别为“篆书、楷书、隶属、行书、草书”

行书因为其写起来行云流水实用性高、观赏性强,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行”顾名思义就是行走的意思,所以这种字体写起来既没有楷书那样中规中矩板正,也不像草书那样龙飞凤舞,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字体。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很多广为流传的墨宝。其中,在行书的发展史上,有三位杰出的书法家成为了后人一直效仿临摹的对象。

三位书法家分别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而三人的代表作也被誉为了“天下三大行书”。

天下三大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出自大书法家王羲之之手,王羲之自幼学习书法,早年曾跟随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又钻研学习众多书法家之笔墨,结合百家之长,创建出了自己的书法风格。

王羲之最为出名的就是他的《兰亭序》,整幅作品潇洒飘逸、框架精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幅,将他书法的深厚造诣展现的淋漓尽致。

《祭侄季明文稿》

出自颜真卿之手,据说颜真卿自幼家庭贫寒,因为没有练字的纸张,于是他以黄土扫墙学书,苦练书法,后来师从大家苦练书法,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与王羲之各有千秋。

宋朝苏东坡曾这样评价过两人的作品,“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黄州寒食帖》

苏轼不仅是北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大书法家,苏轼主张写字不必拘泥于一味效仿古人,而应该遵从心意,抒发内心,崇尚“适意”。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写作于元丰五年,这时的苏轼,在朝廷政场上屡屡挫败正是失意之时,所以这篇诗帖满纸悲怆之意。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的书法特点

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轻重错落。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妩媚天真。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余13岁时读初中,学校发了一本中学生字帖,帖后附有部分名家作品局部欣赏。其中即有数行苏轼的《赤壁赋》。在诸多名家作品中,独苏轼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是如此与众不同,至今犹记其词中有“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的句子,其给我留下了妩媚天真、温良敦厚、肥扁朴拙的印象极深,而对附录中尚有谁人的作品,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

《黄州寒食诗贴》是苏轼存世书法作品中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可见其书法成就与艺术造诣不同凡响。苏轼的书法特点表现在朴拙厚重、端庄娟秀、平和中正、行书的书写上没有丝毫的狂乱怪诞之象。

一幅书法作品,审美品评高低就是要看格调,格调是什么?就是一幅书法作品的内涵,符合正统的观念和审美意识。比如"正大气象"在历代许多书家作品中都有所体现,苏轼的作品也不例外。

以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作简单分析:在结构上苏轼主张"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在此帖中得到充分应用。在章法布白上通过字形渐变小,字形渐变大,速度由慢到快,笔法由粗到细,字距和行距疏密变化。这些艺术处理技法,反映他心潮澎湃,悲苦齐涌的情绪。是诗、书、情、完美结合的经典作品。苏轼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此帖在伟岸风格中有"正大气象″。天真烂漫,大巧若拙。字里行间飘荡着他过人的才华之气。

北宋时代的书法,继承唐代风气,严整重法,也是一种社会习气。但是,苏东坡不在此列,他的书法倡导自然适性,不大唯法是举,而是,像魏晋人那样自然本质。所以,苏轼的书法没有法度森严那样的作品,也没有狂放不羁那样的作品。而是直抒胸臆挥笔潇洒的那种自在。他的书法点画,往往丰腴酋美,个性非常鲜明。

书法到五代时期,杨凝式的书法从欧阳询的法度森严中,已经有了萧散的味道。但是苏东坡的书法,更具有个性表露的精神。他的作品,往往任性而为不拘一格。他著名的《寒食帖》后面,有黄庭坚的一个提拔。大意是说,由于苏东坡太抒发自己的一时感受,恐怕,很难重复这样的作品,即使他再写一次,也是写不出来的。所以,《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在宋四家中,苏东坡的书法是最有烂漫天真气质的一家。

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之所以被视为天下第三行书,是因为苏东坡行笔恣意自然,不拘一格,随情而变;且文笔高妙,神采奕奕,尤其表现出了学士才子的鲜明个性和风格。

从书法上来说,与大家熟知的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稿》相比,苏东坡的字势取扁方,有抑压、收缩的意思,而字里行间又蓄势凝力,有豪迈之气。从内容上来说,这是一首随感而发的诗作,是作者在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的人生之叹。黄州既磨炼了他,又成全了他。“乌台诗案”入狱一百多天,躬耕于“东坡”地好几年,人生到了最低点,促使他重新思考人生。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他惆怅孤独的心情。在这种情境下,《黄州寒食帖》笔势起伏跌宕,气势奔放。

史料表明,苏轼的书法,学“二王”及王僧虔,学颜鲁公、杨风子、李北海等,至黄州后,笔力大进,正是悟出人生、亦悟出笔法了。晚岁至海南儋州,其书法携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奇鬼博人,又是一番景象。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苏轼是负有盛名的一代文豪、艺林泰斗星。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诗人、文学家和画家,而且是一位冠盖千载的书法艺术大师。他的《黄州寒食帖》以雄健豪迈之气、丰腴雄浑之笔、端庄遒丽的结体,卓然屹立于书林之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387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