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场地的内容简介

伦敦场地的内容简介,第1张

三十四的妮科拉·西科斯美丽、性感,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她预知自己将在三十五岁生日时被人谋杀,于是为这个日子的到来做了一步步安排。她引诱了两个已婚男人基思·泰伦特和盖伊·克林奇。他们形成了一种奇怪的三角关系,意思是下层社会的小混混,盖伊是上层社会的绅士,他们中的一个将成为谋杀者。

一位身患绝症的作家介入这三个中间,希望自己去世前写下他们的故事。

小说的背景是混乱的伦敦,恰似世界末日来临的天体现象正要发生。

故事不断切换场景和叙述角度,挖掘作者和他笔下所写的人物之间的关系,给人以不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当年轻、富有的单身汉彬格莱先生租下附近一处庄园——尼日斐花园时,有五个成年待嫁女儿的班纳特一家顿时为之激动起来。轻浮的班纳特太太立即开始筹划该将哪个女儿许配给没料想到将发生这种事的彬格莱,可是长期忍气吞声的丈夫却提出,彬格莱先生对此事也许会挑三拣四。但不久,班纳特先生终于被妻子说服,正式到尼日斐花园去拜访。

在梅利顿举行的舞会上,班纳特家的女儿们结识了彬格莱先生。出席舞会的还有彬格莱的贵族朋友费茨威廉·达西,他对班纳特太太的粗俗嗤之以鼻,还怠慢了她的女儿们。伊丽莎白在班纳特家姑娘中是最活泼、最聪慧的一位,她无意中听到这位新来者十分高傲地贬评当地庸俗的社交界。当他拒绝由别人介绍给她时,伊丽莎白对他顿生偏见,尽管他相貌英俊,家财万贯。

在舞会上较成功的是和蔼可亲的彬格莱先生和伊丽莎白的秀美动人、性情温和的姐姐洁英。伊丽莎白十分喜欢她。不久以后,彬格莱和他的姊妹跟洁英·班纳特成了朋友,彬格莱与洁英之间的恋情似乎热乎了。终于,达西对伊丽莎白稍许随和了一些,两人也相互嬉谑嘲弄起来。

一天,洁英冒雨走访彬格莱兄妹,因而患重感冒病倒,只好留在尼日斐花园。伊丽莎白穿过泥泞的道路,步行三英里去看望并照料她姐姐。她到达时的狼狈相,为卡罗琳说长道短提供了话柄。而班纳特太太则将这一插曲看成是巩固洁英同彬格莱之间关系的大好机会。在伊丽莎白照料她姐姐期间,达西更是对她大献殷勤,卡罗琳争风吃醋,大发脾气。

彬格莱的妹妹卡罗琳本身对达西颇感兴趣。她竭力破坏他对伊丽莎白的好感,却未能成功。阻挡他们相恋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障碍是,达西讨厌伊丽莎白那粗俗而喜欢算计的母亲,还有班纳特家好些年幼的姑娘们:轻浮而狂热追求军官的丽迪亚和吉蒂,以及平庸乏味的玛丽。

在此同时,牧师威廉·柯林斯前来拜访,他是班纳特姐妹的一个表兄,按顺序该轮到他继承班纳特先生的财产。十分自负的柯林斯先生多次谈到其女庇护人富有而傲慢的凯瑟琳·德·包尔夫人,她是达西的姨母。由于她催促他结婚(她的话对他来说即是命令),他便向伊丽莎白求婚,举止浮夸,滑稽可笑。伊丽莎白当即加以拒绝,这使得她母亲很不高兴,却让喜欢她甚于其余女儿的父亲感到十分满意。

遭拒绝后,柯林斯先生并不感到羞愧,再次求婚,但最终不得不自认失败。紧接着他就和伊丽莎白的女友夏绿蒂·卢卡斯订了婚,她性情温和而头脑缺乏想象力。

达西的一位熟人是个浮华的年轻军官,名叫乔治·韦翰。他使伊丽莎白对达西产生恶感,说他是个邪恶、冷酷的人,拒不执行他父亲的遗嘱,骗取了留给韦翰的遗产。由于不敢面对达西,韦翰没有参加一个舞会,因为他知道达西将会出席。伊丽莎白错误地理解了韦翰的动机,对达西的疑忌与日俱增。

舞会后不久,彬格莱及其姊妹们突然离开尼日斐花园前往伦敦。伊丽莎白确信,彬格莱的姊妹们因认为洁英配不上他,正竭力阻止他娶她。洁英表面上镇静地接受了这一关系的中断,但不久便去伦敦探望她的姑母加德纳夫人,希望在那里能邂逅彬格莱。当伊丽莎白与洁英在伦敦会合时,她获悉彬格莱从未看望过洁英。伊丽莎白相信,是达西故意不让彬格莱知道洁英在伦敦。

三月份,伊丽莎白在肯特郡去看望此时已嫁给柯林斯先生的女友夏绿蒂·卢卡斯。她心中蓦地涌起一股同情,意识到夏绿蒂只是因相貌平平,年龄日见增长,由于害怕成为老姑娘,过孤独、贫寒的生活才不得已嫁给了柯林斯先生。

在肯特郡小住时,伊丽莎白再次与正在探望其姨母凯瑟琳·德·包尔夫人的达西相逢。达西再次为伊丽莎白所吸引。他向她求婚,但因态度高傲,她拒绝了他,并谴责他不公正地对待她的姐姐和可怜的韦翰。达西默默无言地听取了她的指责。第二日他却写给她一封信,承认他曾阻挠彬格莱与洁英接触,因为他觉得班纳特家配不上他的朋友,不值得他献殷勤。但他坚决否认他曾对不起韦翰,并驳斥了那个军官所谓的韦翰被骗去一份遗产的说法。而且,他还告诉伊丽莎白,韦翰过去一直同他妹妹乔治亚娜有私通关系。

尽管这封信对班纳特家的态度很高傲,但它开始消除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伊丽莎白对母亲和妹妹们不抱任何幻想,她开始看清达西固有的诚实品性。她对于他的这种新印象,由于达西家一个老家仆的证明而又得到加深,这老家仆对达西赞不绝口。在陪同她那明智而紧跟时尚的姑父、姑母旅行时,伊丽莎白与达西再次重逢。

早些时候,丽迪雅不顾伊丽莎白反对,执意前往布赖顿,那里驻扎着韦翰所在的部队。不久,伊丽莎白接到洁英来信,告诉她丽迪雅已同韦翰私奔,她对此大为震惊。伊丽莎白将已经发生的事情告诉达西,然后返回家去,对不负责任的妹妹满怀焦虑。

令伊丽莎白愁上加愁的是,她已开始爱上达西,但她觉得他将不会与她有任何往来,因为丽迪雅的行为证实了他曾说过的关于班纳特家平庸俗气的言论。但出乎伊丽莎白意料之外,此时深深爱上了她的达西已秘密前往伦敦,在那里找到了丽迪雅和韦翰,还清了韦翰欠下的许多债务,还赠给他一千英镑用于跟丽迪雅结婚。

班纳特先生也出去寻找这对年轻人,但从伦敦徒劳而归。丽迪雅回到家中,她告诉伊丽莎白说,达西出席了她的婚礼。伊丽莎白猜疑达西在这件事中起了作用,而她姑母加德纳夫人的来信证实了她的猜疑,虽然对此事达西曾让加德纳夫人发誓保密。

丽迪雅与韦翰离开后,彬格莱先生便在达西的陪同下返回了尼日斐花园。不久,彬格莱和洁英订了婚,使班纳特夫妇满心欢喜。

傲慢的凯瑟琳·德·包尔夫人屈尊驾临朗伯恩,因听到传闻伊丽莎白已与达西订婚而大发雷霆。(凯瑟琳夫人希望达西娶她自己的女儿,一个冷漠、讨厌得可怜的姑娘。)凯瑟琳夫人盛气凌人,要求伊丽莎白放弃达西。然而,伊丽莎白对这一挑衅完全应付裕如。她未发脾气,只是冷冷地告诉凯瑟琳夫人不要管闲事。当凯瑟琳夫人告诉达西说伊丽莎白拒绝放弃他时,达西开始希望伊丽莎白会报答他的爱情。

受到这样的鼓舞,达西再次向伊丽莎白求了婚,这次态度谦卑、得体,被愉快地接受了。已经嫁出三个女儿后,班纳特太太满怀喜悦,班纳特先生则十分明达地等待再有求婚者上门。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故事梗概,欢迎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1

 主人公科波菲尔是个遗腹子,继父对他和母亲横加虐待。母亲不久去世,科波菲尔沦为孤儿,他找到了姨婆,在她的监护下开始新的生活。世事变迁,亲情友爱令人欢欣,风波和伤痛予人磨练,科波菲尔最终成为一名成功作家,并与至亲爱人幸福地结合。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2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

  《大卫·科波菲尔》故事梗概3

 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东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辟果提先生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汉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后父家。然而后父不但常常责打他,甚至剥夺了母亲对他关怀和爱抚的权利。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大卫从此过起了不能温饱的生活。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

 贝西**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与他的女儿艾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书记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福兹。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拜访辟果提一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辟果提先生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艾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美丽,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贝西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米考伯,米考伯现在是希普的秘书,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终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破产的种种阴谋。在事实面前,希普只好伏罪。

 与此同时,辟果提和汉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福兹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汉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蒂福兹。艾米丽为汉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辟果提前往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艾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艾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辟果提愉快地生活着。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

  简介

  杰克·伦敦是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等。杰克·伦敦是一个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而后半工半读才取得成就的作家。他那带有传奇浪漫色彩的短篇小说,往往描写太平洋岛屿和阿拉斯加冰于雪地的土著人和白人生活,大部分都可说是他短暂一生的历险记。他作品中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多格化的题材,以及强烈显来出来的作家的独特个性,多少年来一直深深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热爱生命》就曾受到列宁的赞赏,直到逝世的前几天,列宁的手里还捧着它。

  “童年——少年”时期强烈的读书欲望

  杰克·伦敦幼时家境困苦,可他对文学的兴趣和理想却是难以遏制的。他的读书欲望十分强烈,因此,为了兼顾生活与学习,杰克·伦敦从10岁起就不得不半工半读,只要有可能,他就会把时间都用在读书上。 不满 9 岁时,杰克·伦敦就已经熟读了华盛顿·欧文写的西班牙旅行记《阿尔汗伯拉》。他还读了一些从雇工那儿借来的一毛钱一本的小说,他抓到什么就读什么。杰克·伦敦11岁离开牧场来到奥克兰,在免费的公共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能借到的第一本书。到16岁之前,他一直是做工——读书,读书——做工。

  这时候,杰克·伦敦产生了强烈的出去冒险的欲望,于是,他结识了一些劫蚝贼,入伙干起了劫蚝的勾当,接着又反过来加入了追捕劫蚝贼的水上巡逻队。后来,他搭上一艘海船,到日本沿海和白令海一带捉海豹,沿途经过太平洋的许多岛屿,与这些海上的见闻后来成了他写的南海故事的素材。惊涛骇流中的海洋生活是艰苦的,但他没有忘记读书,在返航驶入旧金山湾时,他已经读完 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第一次写作获得了头等奖

  1893年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杰克·伦敦在找工作期间偶尔写一些习作。当时,旧金山的《呼声报》举行了一次征文比赛,杰克·伦敦在母亲的鼓励下,尝试着写了一篇《日本海上的飓风》,结果获得了头等奖,奖金25元。只受过小学教育的杰克·伦敦第一次显露出他的创作才能,这要归功于他平时的勤奋学习--他认真阅读文学大师们的优秀作品,并且养成了作笔记的习惯。

  次年,杰克·伦敦开始到美国各地流浪,从加利福尼亚到波士顿,然后从加拿大回到太平洋沿岸。在加拿大,他因流浪街头而被捕入狱,受到短期徒刑的处罚。杰克·伦敦的美国东部的流浪生活使他切身体会到出卖体力劳动的生活悲惨。

  阿拉斯加的“北方故事”和第一篇小说的发表

  1896年克朗代克发现了金矿,杰克·伦敦加入了涌向阿拉斯加的淘金队伍。他不仅没有淘到金砂,反而得了坏血病。但在长途跋涉中,他听到很多故事和传说,并作了笔记,这些经历和见闻后来成为他创作的最好素材。

  虽然时常过着流浪、冒险和艰苦劳动的生活,杰克·伦敦的读书热忱却丝毫未减,他读过大量欧美作家的作品。他细心阅读着,努力学习吉卜林和斯蒂文森的写作方法,随时把心得体会和读到的精彩文笔写在笔记本上。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努力自学到的知识和写作能力却胜过了从高等学府毕业的文科学生。

  杰克·伦敦的父亲去世后,为了负担家庭生活,他又开始打零工。在找工作的时候,杰克·伦敦写成了《顺流而下》,可是稿子给退回来了。在等待退稿的日子里,他又写了一篇两万神出鬼没的连载小说,不料也给退回来了。尽管稿子次次都被退回,杰克·伦敦却仍然挤出时间来写作,继续写新的题材。最后《大陆月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为赶路的人干杯》,稿费只给了5元钱。不久,《黑猫》杂志又出40元要他写一篇小说,这样,总算有了转机。

  为了在创作上取得进一步成就,杰克·伦敦开始阅读各方面的名著:在哲学方面,他读了康德、黑格尔、斯宾塞、尼采与马克思的著作;在进化论方面,他读了达尔文、华莱士和赫胥黎的著作;在经济学方面,他读了亚当·斯密兹的《原富》;他还继续读了许多欧美文学名著。

  立足文坛,赢得声誉

  从1900年起,杰克·伦敦发表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开始在美国文坛上立足。这之后,他根据在英国的见闻写成了《深渊中的人们》,在欧美读者中引起震动;同年,《荒野的呼唤》问世,畅销美国及其他国家;第二年,他又写出了名著之一《海浪》,接着是《白牙》。1909年,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发表。

  1913年以后,杰克·伦敦的创作明显开始走下坡路。后因经济上的挫折和家庭纠纷,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酗酒成瘾。1916年,他同其代表作《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一样在精神极度空虚和悲观失望中自杀身亡。

  在美国作家中,杰克·伦敦可谓是我产的, 他在16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0多篇短篇小说和19部长篇小说,加上其它文章,他的全集达49卷。杰克·伦敦以自己的创作实力在美国文坛赢得了声望。

  杰克·伦敦的读书法

  小纸条成了百宝囊

  凡是到过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家中的人都觉得很奇怪:窗帘上、衣架上、柜厨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初到他的房间里的人还以为那是什么特殊的装饰品呢。

  实际上,这些小纸条并不是空白的。上边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杰克·伦敦从来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看镜子上的小纸条;在踱步休息时,他一边回忆小纸条上的内容,一边到处寻找启发创作灵感的词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时也一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由于他这样锲而不舍地搜集、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再加以灵活运用,因此,他写出了一部部光辉的著作。

  杰克·伦敦之死

  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在他的豪华牧场里服用过量吗啡自杀。他的死,为作家自杀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我们可以列出一长串自杀作家的名单:莫泊桑、弗吉尼娅·伍尔夫、海明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茨维塔耶娃、海子等。人们在谈论作家自杀现象时,总是企图从作家的痛苦、孤独与绝望中体会出某种哲学蕴含,这种过度阐释有可能将作家自杀这一复杂现象简单的诗化了。

  当然,人类毕竟处于向死而生的境地中,生命的有限性使人类无法放弃对死的思考,而作家更加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对自我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更加强烈,对现实世界更加敏感和苛刻,所以,作家的自杀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一个精神事件、心灵事件。

  私生子出身的杰克·伦敦对个人主义和超人哲学的信奉与其童年的苦难记忆有关。正是由于尝尽了穷苦困顿、颠沛流浪之苦,杰克·伦敦内心中从不公平、不平等的社会处境中突围的冲动才显得格外强烈。与其无助和软弱地等待,不如与命运殊死一搏。杰克·伦敦的生活是高度紧张的,他一生都在寻求从底层中出头,从厄运中成功。他11岁就外出打零工谋生,14岁因为参与偷袭私人牡蛎场而被抓获,被罚做苦工。后来,他又做了一名水手,开始了航海生涯。18岁的他参加了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基林军”,又在进军组织遭取缔后恢复了流浪生活,在监牢与街头之间生存。20岁时他考进加州大学,又因穷困而退学,同姐夫一道去阿拉斯加淘金。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底层生活的深切体验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他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中,主人公是一个饥寒交迫的淘金者,他在荒原上与一匹病狼遭遇,淘金者最终用强大的生命意志赢得了这场搏斗,放射出生命的光芒。杰克·伦敦没有赋予这位淘金者一个具体的名字,“他”是一个脆弱而又坚韧的抗争者。杰克·伦敦描述这段生命奇迹的意图并不在于塑造一个“强人”,而是着力表现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生命能量。在小说开篇,杰克·伦敦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B活过并经历痛苦B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B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我一定要达到目的。一切都有希望。我要成功。我就靠一种力量的感觉提起了勇气,抛下嘈杂的地狱,走上甲板去,甲板上的雾气在夜色中像鬼影般飘过,空气很是甜美,纯洁,宁静。”这是杰克·伦敦在《海浪》中写下的一段话。在杰克·伦敦看来,生活的目的是在粉碎障碍、战胜挫折中实现的。

  但是,一旦站在了成功的巅峰之后呢?

  马丁·伊登通过个人奋斗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最终以自杀了结一生。杰克·伦敦这样写道:“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杰克·伦敦用作品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揭示了这样一重悲剧,即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可以靠梦想坚持下去,而一旦走出困顿获得成功,生命的意义便成为一个问题。苦难可以使人的内心很强大,而成功却能够毁灭一切。

  一个人在从底层向上奋斗的过程中,驱使他不断进取的是成功的光环和出人头地的荣耀。而一旦拥有了金钱、声名和权力,终极性的问题便摆在了面前:人一生的奋斗究竟是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没有期待的生活只能生长出不尽的绝望来。正如苏格拉底所言:“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梦想的空白和理想的缺席是致命的。诗意总是在生活过程的延伸中滋生,一旦失去了彼岸,失去了烛光和灯塔,失去了召唤和倾听,生活的诗意便会飘散得干干净净。

  成名之后的杰克·伦敦陷入了金钱的泥沼,写作粗制滥造,批量复制了一些低劣之作。他的生活也充满了堕落气息,在购置游船、建造豪华别墅中,打发着内心的无聊。而这无聊增长到极限,死亡便成了唯一的选择。杰克·伦敦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40岁的生命。这一结局,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对空虚生活的一种否定,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永远被悬置的发问。杰克·伦敦用死亡的方式背叛了他的成功。他可以忍受痛苦和磨难,却不能面对快乐和舒适。

  尼采说:“创造是痛苦的大救济和生命的慰藉。”告别苦难之后,杰克·伦敦创造力和写作质量迅速下降,在失去精神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生坚守强者信念、超人哲学的杰克·伦敦在空虚和孤独面前变得异常脆弱。他被自己所创造的成功事业打败了。杰克·伦敦仿佛在用自己的死告诉人们:文学注定是一项受苦的事业,过于舒适和奢华的生活是它的末日。

  关于杰克·伦敦的名言

  1凡是使生命扩大而又使心灵健全的一切便是善良的;凡是使生命缩减而又加以危害和压榨的一切便是坏的。

  2得到智慧的惟一办法,就是用青春去买。

  3青年总是年青的,只有老年才会变老。

  4世界上是先有爱情,才有表达爱情的语言的,在爱情刚到世界上来的青春时期中,它学会了一套方法,往后可始终没有忘掉过。

史蒂芬·霍金(1942-) 史蒂芬·霍金是英国物理学家,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他提出黑洞能发射辐射(现在叫霍金辐射)的预言现在已是一个公认的假说。他的研究工作在科学界远不及他的畅销书《时间简史》出名。他这本销售量达2,500万份的畅销书对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作了大量介绍。 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誊的伟人之一。现为剑桥大学的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他是当今世界上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用毕生精力研究黑洞普通物理学定理不再适用的时空领域和宇宙起源大爆炸原理。他提出黑洞能发射辐射(现在叫霍金辐射)的预言现在已是一个公认的假说。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除此外,他撰写的《时间简史》销售量达2,500万份,该书对量子物理学和相对论作了大量介绍。 1942年1月8日 霍金

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 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 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 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2001年 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出版发行 2004年7月 霍金修正了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错了,信息应该守恒。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 2007年 霍金与露西吉高佛尔德合著的儿童科幻小说《乔治通往宇宙的秘密钥匙》于9月6日率先在法国出版发行。这本书是霍金写的第一本儿童读物,霍金在书中向儿童解释了自己关于时间和宇宙方面的学说。 2009年8月12日 获得自由勋章

邂逅霍金原文:

自从《时间简史》〔《时间简史》〕霍金所著的科普作品,1988年初版,讲述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科学探索成果。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洛阳纸贵:东晋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轰动一时,豪贵竞相传抄,使得洛阳纸价上涨。后来比喻有价值的著作风行一时。〕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有看完。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

《英国文学·伊丽莎白·鲍温·炎炎日当午》作者简介|内容概要|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鲍温(1899—1973),英国小说家。1899年6月7日,鲍温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市赫伯特庄园。一个古老的家族,老的地主,她父亲是个律师。1907年,她与母亲到英格兰定居。1912年母亲病逝,她寄住在赫福德郡的姨妈家。1914年她被送到英国肯特郡一所寄宿学校上学。1919年在伦敦一所艺术学校学习一年绘画,此间开始写作。1923年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邂逅集》问世;同年与阿伦·卡梅伦结婚,两年后迁居牛津。到1929年,鲍温已出版了四部长篇小说:《安·丽》 (1927)、《饭店》(1928)、《最后的九月》 (1929)等,成为当时伦敦和牛津文学圈子中的知名女作家。1930年,她父亲去世,鲍温继承了“鲍温大院”,以后10年间,她在这幢院落里举办过多次舞会、宴会,为许多刊物撰写评论文章。1935年,阿伦·卡梅伦受命到英国广播公司任职,鲍温随丈夫迁居伦敦摄政园。二次大战期间,她受雇于情报部,在都柏林作战时工作,大战结束后,也转入英国广播公司工作。鲍温一生共创作了20余部长篇小说,曾被批评家比作奥斯丁,是当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感情细腻,富于主观抒 彩,擅长心理描写。她在小说中刻画了形形 的妇女形象,想象丰富,观察力敏锐,艺术风格严谨。她的其它长篇小说还有《亲友们》(1931)、《巴黎的房屋》(1935)、《鲍温大院》(1942)、《炎炎日当午》(1949)、《爱的世界》(1955)和《伊娃·特鲁特》(1969)等。鲍温于1937年当选为爱尔兰学术院院士,1948年受封为大英帝国贵妇,她曾多次被学院授予荣誉博士的称号,1970年因最后一部小说《伊娃·特鲁特》而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1973年2月22日因患癌症去世。

内容概要 故事发生在二次大战时期的伦敦。1942年9月的第一个周六下午,英国情报局谍报员哈里森正坐在摄政公园里听音乐会。其实,他并未专心聆听音乐,不过是在消磨时光,以好呆到8点去见斯黛拉·罗德尼,一个迷人的寡妇。一想到斯黛拉以及他要对她谈的那件棘手之事,他便不由自主地把右手攥成拳头往左手掌里插。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和他对音乐漫不经心的神态,很快引起了邻座一位年轻女子的好奇。这女子名叫路易·露易丝,相貌粗俗,衣着低廉,既无艺术鉴赏力,表达又很鲁钝。她丈夫正在英军中服役,这使她非常孤独,而她本身又是一个喜欢冲动的人; 于是她转向哈里森搭讪,用天真的话打断他的回忆,但却遭到哈里森粗暴的抵制。露易丝并不觉得难为情,相反,哈里森离开音乐会后,她也尾随而行,直到他突然甩掉她去赴约会。在威第斯大街的顶楼套房里,斯黛拉正在琢磨哈里森为什么迟到。她等候的态度并不象人们预料的那样焦虑,因为她对这位来访者并无爱意。她几乎不知道他是如何闯入她的生活的; 开始是他出现在古沾,弗朗西丝·莫里斯的葬礼上,后来,他对她的注意力不断增强。那个夜晚,她看出他的欲望中有一种威胁的阴影; 要弄明白他的好奇心促使斯黛拉应允了他。她等待他敲门时,眼光忍不住在可爱的房间里转动,她想起了那些形成了她的存在的许多往事: 她年轻的儿子罗德里克,现正在英国军队服役; 她的前夫,离婚很久了,去世也很久了;她自己的战时工作; 以及她的情人,在 里供职的罗伯特·凯尔韦,哈里森到来时,受到的接待是冰凉的、敷衍了事的。他的问候也是犹豫的、暧昧的,但很快他就转到正题上。他的话使斯黛拉目瞪口呆,既震惊又不愿相信。他告诉她,她的情人是纳粹间谍,专向德国人出卖英国机密。哈里森本人即与英国情报局联络,并已被指派去监视凯尔韦的行动。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救叛徒,就是斯黛拉必须放弃他而转向哈里森。这样或许还能改变凯尔韦的命运,否则它就会被无限期地搁置下去。这个直率的建议并未夺去斯黛拉的勇气。哈里森不能赢得她的信任,她拒绝相信凯尔韦有罪。她成功地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以做决定。哈里森严厉劝告她不得向罗伯特透露; 他行动方式的丝毫变化都只能导致他的立即被捕。哈里森刚走,电话即响了。是罗德里克,他告诉母亲他就要回伦敦休假。斯黛拉振作起精神,很快做好迎接儿子的准备。罗德里克的到来暂时使斯黛拉忘却了忧虑。儿子年轻又健壮; 他父亲过早的离开,使斯黛拉感到对儿子有双重责任。罗德里克急切地谈论他生活的新资产,爱尔兰那部分破败的地产刚刚由古沾·弗朗西丝·莫里斯传给了他。这男孩已下决心保住他这笔新财产;不过在战争结束之前,照管地产的责任只好大部分落在斯黛拉的身上了。罗德里克假满返军。第二天晚上,罗伯特·凯尔韦来到斯黛拉的房间。她没有流露任何内心的愤怒,只是漫不经心地探究他是否认识哈里森。凝望着她迷人又温情脉脉的情人,斯黛拉悄悄地惊叹他确实是可疑的,他是从敦刻尔克残废退役的老兵!可是,斯黛拉想到她对他家庭的一无所知,便再次请求他,带她去乡间看望他母亲和姊姊。第二个星期六下午,他们来到迪恩河谷,罗伯特的背景似乎没什么异样之处。从罗伯特家回来的那个夜晚,她发现哈里森正在她房内等她。他供认不讳,一直在监视她,并说出了她到过什么地方以及此行的原因。罗德里克为使自己的所有权开始介入那片地产,便把斯黛拉召往爱尔兰。罗伯特也赞成暂时失去她几天,于是他们深情地分离了。在爱尔兰,斯黛拉对哈里森的不信任动摇了;因为他告诉她他曾是古沾·弗朗西丝·莫里斯的朋友,她发现这竟是真的。于是她决心把哈里森对罗伯特的指控通知后者。她返回伦敦时,罗伯特到车站接她。几分钟后,在出租车里,她说出了她所听说的。罗伯特立即被深深地刺痛了,他否认了一切。那天夜晚,他恳求她嫁给他,但斯黛拉既惊诧又心乱如麻,逃避了这场求婚。几天之后,哈里森与斯黛拉在一家热闹的饭馆里吃晚饭。他指责她违背了他的劝告,使罗伯特开始有所防备。斯黛拉万分惊惧,但她也因此而坚强起来。就在她打算弄明白他的意图之前,路易·露易丝不合时宜地闯了进来。她在人群中认出了哈里森,未经邀请便坐到他们的桌边。不过斯黛拉还是抓住时机暗示了哈里森,如果他能使罗伯特免受牢狱之苦,她情愿满足他的一切要求。哈里森对此未做答复,因为他还在为路易恼怒,随即他草草告别了这两个女人,高傲地走出了饭馆,留下她们在黑漆漆的伦敦夜晚摸回家去。路易颇为斯黛拉高贵的魅力和文雅的气质所迷醉,她一直陪伴她走到她的房门口。罗伯特此时正在迪恩河谷,因此,斯黛拉直到第二天晚上,才找到机会提醒他处境危险。黎明时分,在斯黛拉幽暗的卧室里,他们重新表露了彼此之间的爱和信心,似乎都已意识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约会。当罗伯特终于说出他确实是激进的纳粹分子,珍视权利甚于自由时,斯黛拉发现他们的信念无法调和。这时,屋外已传来监视者隐约的脚步声,罗伯特穿好衣服准备离开。他顺着绳梯爬上房顶的天窗,又突然折返下来,再一次亲吻了斯黛拉。他要她好好保重,然后就迅速从天窗消失了。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罗伯特的尸体横陈在大街上,他是从极度倾斜的房顶上不慎坠亡的。斯黛拉再见到哈里森时,已是一年多以后。协约国在非洲登陆; 进攻意大利; 第二战场的实现。经过所有这一切。最后,哈里森回来了。斯黛拉一直有问题要问他,关于罗伯特的问题,不过现在它们已毫无意义了。他们的谈话始终非常拘束,罗伯特的死使他们生活之间任何真正的联系都不复存在。哈里森没有任何浪漫的提议; 而且,当斯黛拉告诉他她快要结婚时,他甚至隐约感到了解脱。

作品鉴赏 《炎炎日当午》是伊丽莎白·鲍温最出色的代表作,也是受到评论家们广泛注意的作品之一。英国小说家兼评论家安东尼·伯吉斯说道,没有什么小说曾比它更好地捕捉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气氛。她以紧张而可信的细节表达了那个毫无生气的苦难世界,在了解那个时间和地点的读者身上非常强烈地唤起感情和感觉方面的记忆,以致人们好象又在经历着它们。但这部小说的意义远不止这点,甚至也远不只是斯黛拉·罗德尼的故事。在弗兰克·马吉尔主编的一部小说评论集中是这样评价这部书的,斯黛拉·罗德尼的问题是一位妇人强迫自己对她的爱之人作出自己的判断。斯黛拉是鲍温笔下的“自由女性”。她有自己的职业,离婚多年,是一位已有成年儿子的母亲。她有一位相识两年的情人,但她仍然与别人约会。斯黛拉敏感、坚强,也能言善辩,不仅对旁人、对自己的事也头脑清楚。她使她儿子和其他人一直相信是她离弃了丈夫,她是主宰。而实际上,是丈夫离开她与别人走了。她对哈里森说,宁可被人看作魔鬼,也比让人认作傻瓜强。这番话正反映了斯黛拉心理上的矛盾:她渴望被人看作自由女性,无所不能,但她的内心却与这一形象不符。正因为如此,才有她的离婚,才有她与罗德里克的关系(他并不系在她身上,而她却为他诸事操心,要让她表现出这一点是很痛苦的),也就有了她对罗伯特的态度(他们的关系是稳定牢固的,但她拒绝了罗伯特的求婚)。斯黛拉曾不断被人们认为是她那代人的典型,那一代人又常常被描述成“未接任”历史的人。一次战争结束以后,她已到中年,而此时又是二次大战。鲍温在小说中对遭受狂轰滥炸的战时伦敦的细致描写,正好为斯黛拉精神的创伤提供了具体的现实,又巧妙地穿插在斯黛拉与罗伯特的爱情关系中。“炎炎日当午”正是斯黛拉人到中年的象征,是她的“正午”,是她在做出决定质问罗伯特忠诚与否的巨大精神痛苦。当然,它同时也是战争的 ,历史的转折点。斯黛拉的下一代人,以罗德里克和路易·露易丝为代表的,标志着一种新生和新的统一。斯黛拉的故事,也就是她作自由女性的“失败”,是交织在工人阶级的代表路易·露易丝的故事中的,后者要作母亲的强烈愿望终于达到了 ,当丈夫在外作战时,她却成功地怀了孕。她并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谁。盟军进攻西欧开始之日,她回到英格兰南海岸,她父母被炸死的地方,小说便以她生下孩子宣告结束。罗德里克则是准备到莫里斯山去,并且雄心勃勃地要用现代农业技术使古老的山地焕发青春。这下一代人的两个代表人物都解决了折磨他们父辈多年的矛盾——家庭、位置、传统与责任。当然,斯黛拉与罗伯特的关系还是最重要的。安东尼·伯吉斯说,凯尔韦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到创伤,变成了一个叛徒。战争为作者澄清了文明毁灭时向何处寻求信念的问题。罗伯特变节的根源在于一种不自然和不持久的状态; 他变成一种抽象观念的受害者,相信纳粹德国代表一种他可以依附的新的秩序。鲍温非常擅于刻画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部小说中更是审视了情感与理智和谐的障碍,也就是爱国主义与爱情之间的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17356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