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中,对于《关雎》,有个说法是说它反映的是后妃之德,到底该如何去解释《关雎》呢

在诗经中,对于《关雎》,有个说法是说它反映的是后妃之德,到底该如何去解释《关雎》呢,第1张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间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周南·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春节期间,云南是很多人旅游的首先之地。四季如春的昆明、即便在冬天也温暖如夏的西双版纳、美丽的大理古城、神秘的女儿国泸沽湖等等都是吸引无数游人的地方。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工具/原料

出门旅游必带装备

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

方法/步骤

出行前的准备

1、云南海拔相对较高,冬天,昼夜温差大,所以要带长袖衬衣和T恤、毛衣、外套、薄的棉袄或者羽绒服等衣物,防滑性好的运动鞋或者登山鞋;

2、防晒霜、伞、太阳镜等防晒用品;

3、防蚊虫药、晕车药、感冒药等。这里昼夜温差太大,外地人去,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昆明——第一站

前一天从全国各地抵达素有“春城”美誉的昆明。

1、上午游玩七彩云南

七彩云南景区拥有全国首个以翡翠玉石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展览馆,以360°全景U型幕影院,讲述一代翡翠宗师腊家家族与云南翡翠第一品牌——“七彩云南”的传奇故事,通过享受震撼全球的数字饕餮盛宴,引领您体验绚丽的翡翠秘境;景区以云南茶文化发展史为根基,完美重现百年茶庄“庆沣祥”传统制茶工艺,缔造全国首家茶礼文化园,邂逅最古老的茶树,带您穿越古今风云,徜徉文化长廊,在时空变幻中,书写您与茶的历史奇缘;景区将带您观赏云南唯一以“四季花展、雀之仙灵”为主题的孔雀园,漫步于全国唯一的以“黄龙玉”为主题的国家宝藏花园,踏上数十余吨黄龙玉铺设的“龙玉大道”,领略“福禄寿喜孝财缘”的七彩人生石;徜徉民族文化、工艺特产的海洋,尝尽云南地道美食,在饱览美景的同时尽享舌尖上的愉悦,一站式尽览云南精彩,开启地道的云南休闲之旅。

2、下午游览石林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石林。石林险峻、奇异,身处于石岗中,威立的石群,千姿百态,人们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晚餐品尝石林特色美食彝族风味餐。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大理——第二站(建议前后游玩两天)

在大理我们参观大理特色风情——白族民居,品赏白族三道茶表演,参观匠心独具的银器工艺品与白族趣异的民族婚俗。游览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古老斑驳的城墙与街道,盛名远洋的文献楼,青瓦屋檐的民宅无一不是南诏古国历史的缩影。

大理的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西对苍山应乐峰,东对洱海,距山脚约为1500米,到大理古城顺便要到大理三塔去一趟。

我们还可以前往风轻云淡的休闲小镇——双廊

在大理应尽情品尝大理风味餐。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丽江——第三站(建议游玩两天)

在丽江一定要游览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丽江古城,聆听小桥流水,感受轻松惬意的柔软时光。

在丽江可以自行品尝丽江各式特色小吃,然后观看的大型歌舞演出——《丽江千古情》,它用各种不可思议的高科技手段和舞台表现形式,演绎了纳西创世纪的生命礼赞、泸沽湖女儿国的浪漫情怀、木府辉煌的兴盛和睦、马帮传奇的惊险震撼、玉龙第三国的生命绝唱等等,值得一看。

因为丽江在云南的北部,冬天比较冷,不适合游览玉龙雪山,所以这个景点可以省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西双版纳——第四站(建议游玩两天)

建议从丽江乘飞机到西双版纳,因为丽江在云南北部,西双版纳在云南南部,如果乘坐大巴,必须经过昆明,而且花的时间长。可以晚上乘坐飞机到西双版纳,第二天游览西双版纳。在西双版纳建议游玩两天。

第一天,享用早餐后,前往参观云南重要边境口岸——打洛:不同民族共居的渡口,浓厚的傣族文化底蕴,迥异且互相交融的习俗,塑造了微观的边境文化。参观结束后,游览中国天然国境线,中缅第一寨——勐景来景区:我们在在这里体验最真实的田园风光,感受最为传统方式的生活,与虔诚的佛教信徒一起膜拜。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每个人向往的理想生活,就藏在这彩云流尽的地方。

第二天享用早餐后,前往参观——傣族村寨:你汇陶醉在这个最为淳朴的风情与异国的情调里。参观结束后,前往国家4A级景区——野象谷:清澈的溪水缓缓而流,林间觅食、嬉闹的动物与热带雨林中深藏的神奇秘境,源于云南最娴雅,最异域的风情。濒危的野象,奇异的花草,融入温和的自然怀抱,享受西双版纳原始的风情。

然后从西双版纳成飞机返回昆明,再从昆明各回各家。

春节云南旅游攻略

1、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送别诗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2、 《病少间作》

宋·陆游

身如水有沤,病如云无根,方其未散间,妄谓有我存;沤坏水渺然,云灭

3、 《次韵王才元少地少师招游东山客有不至得遂已》

宋·李弥逊

我从西山居,不作东山梦。联绵翠光浮,远目不暇送。飘飘贵公子,万卷

4、 《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宋·项安世

武昌城头起高阁,下见二江争一壑。滔滔还作一江流,底用相遭苦相恶。

5、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唐·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6、 《次韵少稷梅花》

宋·韩元吉

君不见江城梅花春欲动,剪冰仙人作花供。客来酒尽甘啜醨,常恨公田无

7、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唐·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8、 《赠苏少府》

唐·白居易

籍甚二十年,今日方款颜。相送嵩洛下,论心杯酒间。河亚懒出入,府寮

9、 《和欧阳少师寄赵少师次韵》

宋·苏轼

朱门有遗啄,千里来燕雀。公家冷如冰,百呼无一诺。平生亲友半迁逝,

10、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寄示同游石湖诗卷七首》

宋·范成大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11、 《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

唐·岑参

闻君行路难,惆怅临长衢。岂不惮险艰,王程剩相拘。忆昨蓬莱宫,新授

12、 《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宋·魏了翁

载酒时从执戟郎,雅知清望称鸳行。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书香。

13、 《次奉少游梅韵》

宋·杨万里

南枝外槁中不槁,未叶先花笑人倒。已从寒里诗愁著,可复溪边被花恼。

14、 《次君表韵答叶少蕴甥》

宋·晃冲之

老去幽栖谁比数,传君诗一邑人惊。敢叨礼亦推甥舅,借问年犹丑弟兄。

15、 《次韵答秦少章乞酒》

宋·黄庭坚

朝事鞍马早,吏曹文墨拘。初无尺寸补,但于朋友疏。岂如箪瓢子,卧起

16、 《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

宋·陈傅良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17、 《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宋·刘克庄

书筒旧岁尚谆谆,曾几何时哭蜀珍。对紫薇边还老手,近红云处立长身。

18、 《冲谷道章少隐还自上饶不见过而遂归怀玉作诗》

宋·赵蕃

幽居非不佳,竹屋静以深。春归邈亡踪,草木成嘉阴。天气殊未快,令人

19、 《重酬姚少府》

唐·贾岛

隙月斜枕旁,讽咏夏贻什。如今何时节,虫虺亦已蛰。答迟礼涉傲,抱疾

20、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薄申屠少府①》

唐·孟浩然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幸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

21、 《鲜于少府宅看花》

唐·李端

谢家能植药,万簇相萦倚。烂熳绿苔前,婵娟青草里。垂栏复照户,映竹

22、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楼钥

兰亭修禊就和中,群贤高会俱雍容。右军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传无穷。

23、 《送修武元少府》

唐·钱起

寸禄荣色养,此行宁叹惜。自今黄绶采兰时,不厌丹墀芳草色。百战荒城

24、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

唐·韦应物

谷鸟时一啭,田园春雨馀。光风动林早,高窗照日初。独饮涧中水,吟咏

25、 《次韵少野》

宋·陈著

古调难逢钟子期,近交只数已公诗。家风自别闲相似,心事无涯话有时。

26、 《吏部彭侍郎召会冯少师园亭即席赋诗》

宋·范祖禹

门生犹记凿龙登,载酒东堂命友朋。终日清谈陪几杖,赤松况是坐禅僧。

27、 《次莫少虚韵》

宋·郭印

富贵等劳生,不如行乐耳。遑遑观一世,荣辱随偾起。幽寻苦无暇,佳处

28、 《八月二十八日与潘少白刘君曲草酌耕养堂时刘》

宋·舒岳祥

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隣。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借誉门多客,临危

29、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杨吉老释介然》

宋·吴则礼

吾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遣似吕南山,未要余子会。平生太玄雄,犹有

30、 《和朱少翁除夕》

宋·章甫

破晓东风又磔鸡,人心物态两推移。建瓴岁月今将老,漂梗江湖少不羁。

31、 《送丹阳赵少府(即给事中涓亲弟)》

唐·卢纶

恭闻林下别,未至亦沾裳。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佩韦宗懒慢,偷橘

32、 《送班主簿(一作少府)入谒荆南韦常侍》

唐·方干

束书成远去,还计莫经春。倒箧唯求醉,登舟自笑贫。波移彭蠡月,树没

33、 《赋石奉送钟德林少尹员外》

唐·徐铉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翠色辞文陛,清声

34、 《和裴少府怀京兄弟》

唐·皎然

宦游三楚外,家在五陵原。凉夜多归梦,秋风满故园。北书无远信,西候

35、 《对雨,赠济阴马少府,考城蒋少府,兼献成武》

唐·刘长卿

繁云兼家思,弥望连济北。日暮微雨中,州城带秋色。萧条主人静,落叶

36、 《秋晚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

唐·耿湋

寒几坐空堂,疏髯似积霜。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晚果红低树,秋苔

37、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云涛润孤根,阴火

38、 《赠姚合少府》

唐·张籍

病来辞赤县,案上有丹经。为客烧茶灶,教儿扫竹亭。诗成添旧卷,酒尽

39、 《次韵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

宋·陈师道

翰墨功名里,江山富贵人。倏看双鸟下,已负百年身。

40、 《答萧渊少府卷》

宋·梅尧臣

君先大夫临终时,梦中尝赋晓寒歌。骑龙跨鱼不是诞,直对上帝传吟哦。

41、 《挽少师相国李公》

宋·张元干

望表公师位,身兼将相权。三朝更出入,一德奉周旋。盍为苍生起,曾扶

42、 《少室山韦炼师升仙歌》

唐·皇甫冉

红霞紫气昼氲氲,绛节青幢迎少君。忽从林下升天去,空使时人礼白云。

43、 《次韵寄陈达观少府兼简叔高》

宋·戴表元

怀人路绝云归海,避俗门深草蔽丘。万事渐消间客梦,一生虚白少年头。

44、 《回生丁亥方端叟乙酉长二岁其弟名万里庚寅少》

宋·方回

闻说庚寅弟,兼思乙酉兄。楼高江树远,帆去暮潮平。药岂能延寿,符焉

45、 《答程及甫徐少望》

宋·洪咨夔

客程欠舞彩衣斑,懒把茱萸对酒看。凉思着人穷脚健,丰年到手老怀宽。

46、 《湖口主簿刘君少魏以皂湖石二峰见遗其一盘拗》

宋·喻良能

片石来从凤枳家,天然崖窾自唅呀。从今喻子新三洞,不减坡翁旧九华。

47、 《酬张少府》友情诗

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48、 《送河中杨少府宴崔驸马宅》

唐·姚合

凤凰楼下醉醺醺,晚出东门蝉渐闻。不使乡人治驿路,却将家累宿山云。

49、 《送南陵李少府》

唐·许浑

高人亦未闲,来往楚云间。剑在心应壮,书穷鬓已斑。落帆秋水寺,驱马

50、 《次朱少章韵》

宋·晁说之

喜就三冬学,仍开橘秫齑。星霜吴地客,风雨郑人鸡。兔兴逢蓬溜,高怀

韩愈作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古文运动领袖人物,人们对其诗文多有“文以载道”的认识。对其诗歌的研究,往往也都集中在“不平则鸣”的诗学主张、“雄奇险怪”的诗歌风貌以及“以文为诗”的创作手法等。然而,这些尚不足以囊括韩愈诗学与诗歌创作的总体面貌,甚至可以说,韩愈诗歌的一个显著特征往往被忽略。韩愈的诗歌作品,自嘲、调侃、诙谐、戏谑,带有显著幽默风格(这一风格在韩文中亦有体现),这既是韩愈幽默性情的自然呈现,也成为他对诗歌创作的主观追求。被贬阳山的经历则是这一诗风得以形成与成熟的契机。中国古代文学中,幽默传统若隐若现,在讲求立德立功立言的文人眼里,幽默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幽默却属于人的天性。越是富于智慧者,越具有幽默的品行,韩愈就是一个深具幽默感的文人。

一、 韩愈对幽默的追求

最早使用“幽默”一词的是屈原《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王泗原《楚辞校释》),不过它在这里的含义是指默然无声。当下常用的“幽默”则是英语“Humor”的译文,1924年由林语堂引入。林氏在《论幽默》一文中对幽默的本质、幽默的类型以及中国文学中的幽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他认为这是一种深远超脱的同情和共感,具有易紧张为和缓从而令人会心微笑的功用。“温而厉,恭而安,无适无必,无可无不可,近于真正幽默态度。”(《林语堂文集第九卷·散文》,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尽管幽默一词引入较晚,但中国文学传统中并不缺少这一因素,只不过采用了其他辞藻,如《汉书·东方朔传》有“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汉书》卷六十五),杜甫《社日》有“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杜诗详注》卷二十),等等。就东方朔的言行事迹来看,这里的诙谐显然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幽默。实际上,“诙谐”、“谐笑”、“嘲戏”等词语,同样也是韩愈诗歌中常用的语汇。

以继承道统为己任的韩愈,大多场合以及创作中,呈现出卫道士的面貌。然而,若是饮酒之后,或是闲暇之时,当其真性情流露时,他的诙谐幽默之特性就会表露无遗。《醉后》:“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卷四,以下简称《诗集》)诗写饮酒的欢乐时光,酒宴开始时或有意气之争,喝到尽兴处便只是调笑戏谑。在韩愈眼中,戏谑笑谈成为饮宴的主要内容和特色所在。作于元和八年的《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便有“诙谐酒席展,慷慨戎装著。斩马祭旄纛,炰羔礼芒屩”(《诗集》卷十)之语,诗人将“诙谐”与“慷慨”相对,是以风趣笑谈作为酒席欢宴的必臻之境。究其原因,或可从《醉赠张秘书》得窥一斑:“所以欲得酒,为文俟其醺。酒味既冷冽,酒气又氛氲。性情渐浩浩,谐笑方云云。此诚得酒意,余外徒缤纷。”(《诗集》卷四)诗歌描写韩愈与张署、孟郊、张籍等人的“文字之饮”,说微醺以至酣醉状态下众人的意气风发、欢笑戏谑有助于作诗为文,如此方得酒中真意。据此,开怀畅饮以资欢谑,欢笑戏谑以助诗文,便成为韩愈追求幽默之风的内在逻辑。

其实,不仅是醉酒时有幽默诙谐,韩愈在墓志、实录类文章中,对墓主、传主的诙谐性格也有较多关注。如《崔评事墓铭》:“君讳翰,字叔清,博陵安平人……通儒书。作五字句诗,敦行孝悌,诙谐纵谑,卓诡不羁;又善饮酒,江南人士多从之游。”(《韩昌黎文集校注》卷六,以下简称《文集》)韩愈为崔翰所作墓志,称其善写五言诗,喜用调侃的方式毫无顾忌地与人谈笑,并由此得到江南人士的追从和喜爱。再如《顺宗实录》卷三:“荐字孝举,代居深州之陆泽。祖文成,博学工文词,性好诙谐,七登文学科。荐聪明强记,历代史传,无不贯通。”(《文集》文外集下卷)韩愈称张文成博学多识、性好诙谐,善于为文作诗。显然,韩愈将诙谐之性情作为人物立传的重要关注点,并认为这是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特质,是值得赞赏的优良素养。同样地,在这两个例子中还存在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即韩愈将性情诙谐与擅长文词、工于作诗联系在了一起。

上述对饮宴酒席中的戏谑的重视是因其有助于作诗为文,对人物性情中的诙谐的强调也是因其有助于作诗为文,不仅如此,韩愈还直接提到幽默与文学创作之关系。《送灵师》:“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诗集》卷二)这几句诗写灵师饮酒而醉花月的谑浪笑傲之行,“嘲谐思逾鲜”一句不仅见出灵师为人之纵逸,也点出了戏谑能带来新的诗思。当然,韩愈对诗文创作中的幽默之风的追求有着明确的准则和定位。《重答张籍书》:“昔者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文集》卷二)说话风趣幽默但不能刻薄待人,作诗为文也是如此,在追求幽默的同时不能有害于儒家温柔敦厚之道,此即林语堂所谓“温而厉,恭而安”的真正的幽默态度。刘勰《文心雕龙》在文体论部分论及“谐”体的创作要求,有所谓“辞虽倾回,意归义正”之言,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韩愈对诗文创作中的幽默有着较为明确的提倡,他对幽默的性情和人格表示赞赏,认为幽默有助于诗文构思,并对幽默的运用标准加以明确,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幽默与讽刺、揶揄和一般性的滑稽区分开来。从韩愈的诗歌创作中可以更好地看出这一点。

二、 韩愈诗歌的幽默之风

幽默是一种智慧,一种对现实进行加工或破坏的逻辑性调控的智慧,它通过荒谬荒唐的、出人意料的思维方式传达出令人回味深长的意蕴。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幽默可以让压抑的思想和焦虑的情感得到释放。具体到韩愈诗歌来看,幽默之风主要表现为机智的自嘲、巧妙的调侃以及谐趣的构思等。

首先,来看韩愈的自嘲。元和元年六月,韩愈被召为国子博士,在长安作《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昔我在南时,数君长在念。揺揺不可止,讽咏日喁噞。如以膏濯衣,每渍垢逾染。又如心中疾,箴石非所砭。常思得游处,至死无倦厌。”(《诗集》卷四)诗人回忆在阳山期间怀念朋友的情形,称自己心神不能安定,日夜不停地念叨着友人的名字,就像是鱼儿的嘴巴在水面上不停地开合。韩愈不说思君如流水,不说愁心寄明月,而是将自己比作时时喁噞的鱼儿,《淮南子》称“水浊则鱼噞”,这其实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自嘲。接着,诗人又将思念比作肥肉濯衣,愈濯愈浓,认为这是心病作祟,非药石可医。再如《县斋有怀》,诗歌从“少小尚奇伟,平生足悲咤”、“事业窥皋稷,文章蔑曹谢”的远大志向一路写下,最后却落脚于“闲爱老农愚,归弄小女姹。如今便可尔,何用毕婚嫁”的感慨,考虑到此诗作于贬谪阳山期间,亦颇具自嘲意味。韩愈感叹年华易为逝、鬓发先老白的诗句甚多,但并非一味的沮丧哀伤,其中亦不乏调笑式的自嘲之作。《落齿》: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六七,落势殊未已。余存皆动摇,尽落应始止。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每一将落时,懔懔恒在己。叉牙妨食物,颠倒怯漱水。终焉舍我落,意与崩山比。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余存二十余,次第知落矣。傥常岁一落,自足支两纪。如其落并空,与渐亦同指。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恃。我言生有涯,长短俱死尔。人言齿之豁,左右惊谛视。我言庄周云,木雁各有喜。语讹默固好,嚼废软还美。因歌遂成诗,持用诧妻子。(《诗集》卷二)

壮年落齿,本是衰老颓唐的身体性状,诗人却写得十分幽默。牙齿落得多了自然就习以为常了,即便每年落一颗也还能支撑二十余年呢。人们常说落齿是短寿之相,韩愈认为生也有涯,早晚均要离开;人们常说豁齿有失雅观,韩愈认为齿豁与否,各有各的佳处。缺少牙齿说话容易讹误,但默默不语本是佳事;没有牙齿不能咀嚼食物,但并不妨碍品尝美味。诗歌于自然轻快中彰显出对待壮年落齿的超脱的心境。韩愈这种自嘲往往能够缓和紧张的情绪,从而让身心得到诗化的自适。

其次,韩愈常常调侃自己的朋友。《送无本师归范阳》:“无本于为文,身大不及胆。吾尝示之难,勇往无不敢。蛟龙弄角牙,造次欲手揽。众鬼囚大幽,下觑袭玄窞。”(《诗集》卷七)标举贾岛作诗之胆气,称其胆子比身子还大,敢于手揽蛟龙、觑袭众鬼。《听颖师弹琴》:“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诗集》卷九)赞美颖师琴艺之高超,却让他不要再弹下去了,因为这抑扬起伏、时急时缓的琴声就像是将冰块与火炭放进了肚子里,让我忽悲忽喜、起坐不安,这里正话反说,趣味盎然。再如《嘲鼾睡》:

澹公坐卧时,长睡无不稳。吾尝闻其声,虑深五藏损。黄河弄瀑,梗涩连拙鲧。南帝初奋槌,一窍泄混沌。迥然忽长引,万丈不可忖。谓言绝于斯,继出方衮衮。幽幽寸喉中,草木森莽。盗贼虽狡狯,亡魂敢窥阃。鸿蒙总合杂,诡谲骋戾狠。乍如斗呶呶,忽若怨恳恳。赋形苦不同,无路寻根本。何能堙其源?惟有土一畚。(《诗集》卷十二)

诗歌开篇即点明所嘲对象为酣睡的澹师,中间运用极为夸张的比喻,称其鼾声如黄河瀑、南帝奋槌,时而绝音,继出衮衮,乍如斗嘴,忽若泣诉,可谓纵横奇特、摇曳多姿。最后自问自答,说怎样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鼾声呢,那只有拿一畚箕土将其嘴巴给堵上了。韩愈对鼾声的描写不仅没有令人觉得澹师丑态百出,反而勾勒出一个性情洒脱、憨态可掬的人物形象,整首诗歌诙谐有趣,呈现出别样的美感。需要说明的是,这几首诗歌中的调侃与讽刺辛辣的《遣疟鬼》、一味滑稽的《送穷文》都有所不同,而是一种赞美式的调侃,不失温柔敦厚之旨。

第三,韩愈诗歌常有极富谐趣的构思,这在写景、咏物以及朋友交际中均有显现。《合江亭》:“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诗集》卷三)前两句写合江亭的地理位置,次二句说从亭上向下望去,视野空旷开阔,江水绿波凝净。但“不可唾”三字却对这种优美环境进行了趣味性破坏,出人意料的措辞令读者不禁莞尔。《郑群赠簟》:“谁谓故人知我意?卷送八尺含风漪。呼奴扫地铺未了,光彩照耀惊童儿。青蝇侧翅蚤虱避,肃肃疑有清飙吹。倒身甘寝百疾愈,却愿天日恒炎曦。”(《诗集》卷四)韩愈称赞郑群所赠竹席,说铺席的童仆惊叹于它的光彩,苍蝇、跳蚤也都远远避开,只愿天气一直炎热下去,以便长久地在竹席上甘寝。诗歌构思巧妙,想象入微,卞孝萱、张清华称其“诙谐处意趣入妙”(《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醉留东野》:“低头拜东野,愿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诗集》卷七)韩愈对孟郊极为推崇,却将自己与孟郊比喻为并无美感的蛩蛩和駏驉,只取其长相随。孟郊将要一去不返,对其挽留就像草茎抽击巨钟,发不出任何声响。蛩蛩駏驉、以筳撞钟的比喻运用,殊奇生新。在写景方面还有将险恶环境趣味化的《贞女峡》,体现人与环境矛盾关系的《寒食日出游》;咏物方面像牛奋角、箕张口、斗挹酒的《三星行》,脊皴皰、败笙磬、当鼎味的《答柳柳州食蛤蟆》;人事赠答方面如烦君入洞割龙耳的《答道士寄树鸡》,斗觉霜毛一半加的《答张十一功曹》,甚至推天假命以慰友的《孟东野失子》等,多数也都写得幽默风趣,滋味横生。

上述韩诗中的自嘲、调侃和谐思外,寓言式诗歌《双鸟诗》《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以及《寄卢仝》《题木居士》等,同样表现出一定的戏谑特色。这些具有幽默之风的作品,给读者展现出一个不同于“儒家卫道者”的韩愈形象,更富生活情趣,也更具智慧更丰富。

三、 阳山与韩愈幽默诗风的形成

韩愈奇崛瑰怪诗风的形成与贬谪阳山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不仅如此,阳山之贬对韩愈幽默诗风的产生同样助益良多。前述《落齿》一诗,前人根据《与崔群书》将其编于被贬阳山的贞元十九年。此外,《贞女峡》《送灵师》《县斋有怀》等富于自嘲特色以及明确提出戏谑为诗理念的作品也作于阳山期间,《合江亭》《题木居士》《答张十一功曹》《醉后》《醉赠张秘书》《郑群赠簟》《寒食日出游》《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等诗更集中出现于离开阳山、俟命郴州、任职江陵、初到长安的永贞、元和之际。永贞元年的北归让韩愈的诗歌创作进入了爆发期,他在一年多时间里创作的诗歌约等于此前三十七年的总和,其中大量作品对阳山生活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回顾,如前往江陵途中想起阳山经历有“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诗集》卷三《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之语,途经终南山又说“前年遭遣谪,探历得邂逅”(《诗集》卷四《南山诗》),任职国子博士后仍不忘“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诗集》卷四《送文畅师北游》),正是在这些阳山之作以及追忆阳山之作中展现出韩愈对幽默之风的追崇与践行。可以说,韩愈诗歌中的幽默之风萌芽于阳山时期,在北归长安的永贞、元和之际达到 ,并一直延续到之后的诗歌创作之中。

韩愈对自己个人趣尚的变迁具有明确认识和定位,作于北归途中的《岳阳楼别窦司直》:“庶从今日后,粗识得与丧。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誓耕十亩田,不取万乘相。细君知蚕织,稚子已能饷。行当挂其冠,生死君一访。”(《诗集》卷三)诗说“改前好”、“获新尚”,大抵是就人事行藏而言,但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从“志欲干霸王”到“誓耕十亩田”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细君”为东方朔之妻,韩愈所谓“新尚”其实有着以东方朔自况的考量。贬谪阳山的经历让韩愈意识到,一味的发言真率、操行坚正并不能仕途畅通、致君尧舜,东方朔式的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反而是自己遭遇挫折之后可以从中获得的精神疗治与慰藉。对于这一点,从韩愈此后具有幽默之风的诗歌中也可以看出,如《听颖师弹琴》中的“冰炭”出自东方朔《七谏》,《送进士刘师服东归》中的“孤”出自东方朔《答客难》,再如《元和圣德诗》中的“刌脍脯”、《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中的“久咿嚘”等,也可以从《汉书·东方朔传》中找到依据。韩愈认识到了自己性格的转变,作于六年后的《醉留东野》便以“韩子稍奸黠”自称。这种转变虽然没有让韩愈失去刚而犯上的本性,但无疑会在诗人心中种下“诙谐东方朔”的因子,从而让幽默之风在其诗歌创作中频频浮现。事实上,前人对此已有认识,如欧阳修称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於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朱彝尊评《病中赠张十八》也有“读此,知公善诱,亦善谑”(《批韩诗》)之语。

如果说,对贬谪经历的一般性反思让韩愈认识到幽默与变通在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那么具体到阳山之贬的原因,韩愈却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岳阳楼别窦司直》:“前年出官由,此祸最无妄。”(《诗集》卷三)《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诗集》卷三)《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诗集》卷三)顺宗即位,天下大赦,自阳山北归长安的路上,韩愈仍在一遍遍地追问被贬的原因,但也只能将其归结为“无妄之灾”。这种莫名其妙的被贬遭遇,让诗人感到无力无助且无奈,也只有诉诸幽默的自嘲,方可从尴尬中解脱,从而平息激动,回归理智。前述作于阳山期间的《落齿》《县斋有怀》以及北归之后的《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等诗,均可见出韩愈对自己身体以及处境的嘲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幽默实际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压力、战胜恐惧,从而令人感到舒适和放松。韩愈正是采用这一方式来安顿身心。

当然,不可忽略的还有阳山的自然环境。《梨花下赠刘师命》:“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诗集》卷二)《杏花》:“二年流窜出岭外,所见草木多异同。”(《诗集》卷三)反常的岭南风光不仅促生了韩愈尚奇尚怪的创作倾向,也赋予了诗人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别样趣味的眼光,如上述《三星行》对三星诙谐特征的捕捉以及《喜侯喜至赠张籍张彻》中的新奇比喻等。综上,意外遭贬的经历引领韩愈走向对自身及其处境的思考,东方朔的形象为韩愈的幽默追求提供了学习榜样,而岭南风光的反常之美则为韩愈带来了创作方法上的启示。于是,储藏着韩愈的自嘲、调侃、谐思等幽默因子的潘多拉魔盒在阳山被正式打开了,不过正像在盒子里悄悄留下“希望”的潘多拉一样,韩愈的幽默诗风也始终坚持着“温而厉,恭而安”的儒家本位立场。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好书推荐

《名家视角丛书》

《名家视角丛书》凡十册,包括:《古诗精选》(余冠英、韦凤娟)、《汉魏六朝文精选》(曹道衡)、《唐诗精选》(霍松林)、《唐宋词精选》(吴熊和、肖瑞峰)、《唐宋散文精选》(王水照)、《宋诗精选》(程千帆)、《元明清散曲精选》(黄天骥、康保成)、《金元明清词精选》(严迪昌)、《明清诗精选》(钱仲联)、《明清散文精选》(郭预衡)。

编选者或为博古通今的学界泰斗,或为专治一门的大方之家,本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宗旨,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精心选材。体裁涉及诗词曲赋文,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清末,编排上既体现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全貌,也突出不同文体在某一特定时代的高峰性呈现。每册附有编选者悉心撰写的《前言》,提纲挈领,评析某一文体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概况。正文中,每篇作品附有作者小传、注释和品评,以利于增进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名家视角丛书》(全十册),精装32开,凤凰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总定价420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ianai/10526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