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 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视频

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 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视频,第1张

1、由自己选择焦点

当你选择相机的自动对焦选项,让相机帮你选择对焦点时,你的拍摄就走上一条缺乏主见的道路。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通常被设计为自动聚焦在距离镜头最近的物体上。像我的1DS Mark III,,就会自动选择群体为对焦点,然后在所有的选择焦点中,算出一个平均距离作为“最佳焦点”,那完全就是儿戏。所以,拍摄照片时应该自己选择对焦点,因为你才是自己照片最终的决定者。

2、始终对焦在眼睛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任何一张好的人像照片,眼睛都是不可忽略的元素。当然,构成一张优秀的人像片的决定因素不仅仅只是眼睛,更重要的是眼睛传达出来的浓烈感情。所以,当你拍摄时应该让拍摄对象的眼睛成为照片上最清晰的点。而且,当你用大光圈聚焦在模特的眼睛时,镜头会使背景虚化,让人的皮肤看起来更加柔和光滑。

3、用大光圈来获得浅景深

购买大光圈镜头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帮我们在拍摄时获取浅景深。你可以用F28或者F4的大光圈镜头来获得人像拍摄时需要的柔和自然光,而且它能够自然地虚化背景。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拍摄好看的人像照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照明:选择适当的光线是关键。光线柔和、自然的室内环境和阴影处的外部环境都可以提供出色的光线。如果拍摄在室外,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时分的金色时刻,这时光线柔和,色彩丰富,能够创造出温暖而浪漫的氛围。

焦点:人像照片的焦点应该放在被摄者的眼睛上。这样可以使照片更具生动感和亲切感,让人更容易产生共鸣。

构图:合理的构图是创造美丽人像的关键。在构图时,应该注意画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同时也要留意人像与背景之间的比例关系。

姿势:被摄者的姿势也非常重要。在拍摄时,可以引导被摄者采取自然、舒适的姿势,以使照片更加生动自然。

后期处理:适当的后期处理可以使照片更加出彩。可以使用简单的修图软件对照片进行调整,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等参数,使照片更加清晰、生动和富有艺术感。

最重要的是,要与被摄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让被摄者放松心情,自然地表现出自己的魅力和个性。

  《夏天19岁的肖像》 是根据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同名小说改编,由张荣吉执导,黄子韬、杨采钰、杜天皓、李梦等共同主演的青春悬疑爱情**。很多影迷对**版期待已久,那么可以免费在线观看这部**呢哪里可以找到这部**的迅雷下载资源呢我给大家分享了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免费在线观看视频,希望能帮到你!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免费在线观看高清完整版_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在线观看迅雷下载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在线观看迅雷下载链接: 点击下载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剧情介绍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影片讲述少年与少女在十九岁的夏天发生的奇妙际遇,为彼此留下了青春时的遗憾与美好记忆。 十九岁少年康乔(黄子韬饰)遭遇交通意外后,在医院休养时偷窥到了对面别墅的美丽少女夏颖颖(杨采钰饰)。

  他偶然目睹了少女“弑父”的过程,却无法抑制自己对她的迷恋,一段矛盾而又惊险的恋爱故事在夏天上演。充满悬念和纠结的情节发生在19岁的夏天,只有在那样的年纪可以这样奋不顾身,这样无惧真相的为爱恋的人付出一切。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同名作品,是由台湾著名导演张荣吉执导,苏照彬、黄志明监制,黄子韬、杨采钰、杜天皓、李梦等主演的青春悬疑爱情**。

  根据日本推理小说大师岛田庄司小说改编的爱情悬疑片《夏天19岁的肖像》将于5月27日上映。男主角黄子韬坦言自己当初接到剧本后一个晚上看完,竟然看哭了。出演19岁的少年,也让24岁的黄子韬想起自己19岁的经历。“当实习生就是拼命的学习,不能因为别人说什么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不仅是一个青春爱情故事,还是一个解谜破局的故事。 导演张荣吉将对悬疑氛围的理解融入到光影的控制中,若有似无的阴郁气质与明媚纯洁的青春气息完美搭配。

  首次担任**男主角的人气偶像黄子韬在片中还献出了银幕初吻,他略显羞涩地说:“拍得时候会觉得尴尬,也会紧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淡定,但水中接吻还是挺浪漫的。”

  片中,黄子韬不仅要谈情说爱,还有动作戏。“骑摩托车飙车的戏码比较难,我还学了一阵,摔了好几次,没想到这么难。但是爱情戏也是有点害羞,毕竟是第一次演,亲密点的戏会清场再演,导演都很贴心。”虽然**片名有“夏天”两个字,但拍摄却在冬天,天气很冷,黄子韬回忆当时拍戏的情况,因为天气冷,与他搭档的女主角杨采钰,嘴唇都冻紫了,最难受时她几乎冻晕厥了。

  《夏天19岁的肖像》由张荣吉执导,黄子韬、杨采钰、杜天皓、李梦主演,围绕着四个19岁的少年少女,讲述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恋爱冒险故事。原著小说并不是以本格推理见长,而是将少年对少女隐秘的爱慕,托以强烈的悬疑色彩娓娓道来,读来让人怅然若失。

  黄子韬透露,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自己下了很多功夫,做了很多功课,投入了很多情感,“用心去爱一个人,拍完戏再从中抽离出来”。黄子韬坦言这部**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很有挑战性。不仅哭戏全部真哭真流泪,打戏也不用替身亲身上阵。因为是第一次在**中挑大梁,黄子韬全力以赴:“因为缺乏经验,很多东西都是在学习,和导演、其他演员学习了很多东西,自己在不断地成长。”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是推理小说作家岛田庄司第一部登陆中国大银幕的文学作品。他本人对该片也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剧组在台湾拍摄时,他还曾自费从美国飞到台湾探班,在现场观看黄子韬和杨采钰的拍摄,认为他们很符合自己创作的人物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改编自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巨匠岛田庄司的同名作品,讲述了黄子韬饰演的纯真少年康乔,遭遇了杨采钰饰演的女主角夏颖颖,谈了一场浪漫又“危险”的恋爱。原著对青春期少年少女的感情刻画十分饱满生动,随着情节的推动悬疑不断加重,直到结局大反转时,所有人都恍然大悟。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小说结局

 小说最后小池理率子(夏颖颖)和她的干爹是情侣,她没杀她父亲,她父亲早就死了,当时葬礼是小池理率子和他干爹的孩子死了办的,葬礼她埋的是孩子的一些用品。最后小池理率子和男主没在一起,很久之后小池理率子还给男主寄了明信片(是小池理率子的母亲让小池理率子和她干爹在一起的,因为她母亲想保住她家的房子),小说的结局大概就是这样。 

 

看了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免费在线观看高清完整版的人还看:

1 夏天19岁的肖像上映时间

2 夏天19岁的肖像**主题曲、片尾曲、插曲、背景音乐、里面所有

3 夏天19岁的肖像插曲主题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叫什么

4 夏天十九岁的肖像小说结局是什么

5 励志**《美丽心灵》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6 夏天19岁的肖像插曲主题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叫什么

人像摄影:经典人像摄影作品,欣赏_艺术人像摄影作品精选合集

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 人像拍摄三个小技巧视频篇一:人像自拍技巧及 20 张精彩作品欣赏 人像自拍技巧及 20 张精彩作品欣赏 来自:admin 2012-05-13 10:41:20 | 阅读原文 拍摄人像作品,最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浅景深,将背景虚化。说到自拍,我们都会想到带上 三脚架,找一片空地,远离那些能分散观众注意力的东西。但是当你架好相机,把眼睛凑近 取景器时,就会立刻意识到好像不是这么容易。

提示 1:寻找对焦物体 自拍取景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可以对焦的的东西。我们想虚化的只是背景,并不 是整张照片。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在你准备站立的地方放一个用于对焦的东西。它的大小如果能和你 相当是最好的。如果你有多余的三脚架或灯架,就是完美的选择。

提示 2:尝试站在角落 除了站在空地中间,也许你会利用建筑物或墙壁来构图。此时你可以对墙壁对焦,但是必 须考虑到景深的问题。所以这一招有时不管用。

你可以在设计照片内容时让自己紧挨墙壁,或站在角落,这样再利用墙壁对焦,效果就会 好很多。

提示 3: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 自拍时需要结合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使用。首先,利用自动对焦进行对焦。然后,切换到 手动对焦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是接下来无论你怎么做, 都不会改变已经选定的焦点。

如果没有切换对焦方式, 在正式拍摄时按下快门后相机就会重新对焦。

提示 4:使用长时间自拍延时和连拍 你肯定不想在按下快门后匆匆忙忙跑到预定位置就完成拍摄吧?应该给自己留下充足的时 间来摆姿势和做准备。

现在的相机大多提供最长 10s 的延时快门,足够做好准备了。同时相机还提供连续拍摄功 能,你可以设置为 5 或 10 张连拍,然后选出一张最满意的。不过在拍摄前应该先确定好对 焦和曝光都没问题,否则你的废片也会成倍数增加。

提示 5:表现你自己 最后一条提示是想告诉你,自拍不是把相机当作镜子,而是用照片来表达你的想法。想想 你要做什么、表达什么,利用饰品、场景、姿势和灯光来完成你的创意。

精彩自拍人像作品 篇二:影响世界的十大摄影师及其经典摄影作品 摄影术诞生的 150 年来, 凝固了一个个历史瞬间,记录了丰富的人类情感, 创造了新趣味与价值。

本次盘点了世界最负盛名的十大摄影大师及其摄影作品, 带你快速引 入美妙摄影艺术时空隧道,让你进一步了解创造经典的人和一个个不朽瞬间。

一、理查德阿威顿 Richard Avedon:无色优雅 全部内容 二、阿诺德纽曼三、布列松 四、爱德华韦斯顿 五、罗伯特卡帕 篇三:摄影艺术作品赏析 摄影艺术作品赏析 选择下图进行摄影艺术作品的赏析,谈谈个人的看法,分析作品的艺术效果和美感。

1,画面的整体布局。

从近景,中景,远景三个方面来分析。

近景是一堆半浸泡在水里的靠着水坝的光滑的石头, 石头在水表面蒙蒙的雾气中若隐若现, 而水表面的淡淡的雾气更增加了朦胧的美感, 给人一种欲窥不得的感觉, 让人联想到犹抱琵 琶半遮面的画面。

中景是一对含情脉脉注视着对方的情侣和广阔平静的水面, 情侣的右手边 也有一堆石头。

同样的水面上浮着淡淡的雾气, 远处的灯光倒映在水里留下一片淡淡的** 光晕。朦胧的水面和朦胧的人像交相辉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远景是一座灯火辉煌的斜拉锁桥,横跨整个水面,同时也是画面的主要构成物之一。中间一 个桥墩的顶端在灯火和夜色的掩映下看的不真切, 在云端若隐若现, 留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

更远处还有朦胧的山脉蜿蜒其中。

将雾通过景物的透视效果,将纵深感表现出来,也使雾有远近浓淡的对比。在这里,摄影 家在设置近、中、远景的同时,还特意采用逆光照射,将雾的朦胧感表现出来,丰富了艺术 感染力。

整幅画面给人的是一种朦胧的意境和淡淡的平静的唯美的感觉。

同时也让人觉得很 温馨,很浪漫。

2,光线的选择。

本图选择的是侧光拍摄,侧光可以凸现景物的立体感,使景物真实可信。构图的均衡对称 也给画面增添了宁静的氛围,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利用侧光是斜拉桥投影在水面上,并用投 影的光线构造朦胧的美感。

使原本平淡的画面增加了趣味性。

画面中灯光在水面上的反射光 照亮了一部分朦胧的雾气, 而周边的景物则略带神秘。

整体的明暗对比时画面显得格外神奇, 犹如童话世界一般梦幻,给人以美得享受,让人不禁幻想。

3,色彩的搭配。

整个画面的色彩比较丰富,过渡自然和谐。近处石头的泛着光泽的黝黑色,水面朦胧的乳 白色,桥上灯光的晕**,人影背后白绿色的光线,远处深蓝色和墨黑色的天空。既有冷色 调,又有暖色调,画面色彩饱和,色调和谐,有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低色温在画面上呈现暖 调,是原本呆板的桥墩显得温和,给人一种舒服的想亲近的感觉。拍摄人像作品,最 常见的方式是 使用浅景深, 将背景虚化。

说到自拍,我 们都会想到带 上三脚架,找 一片空地,远 离那些能分散 观紫寺姆伴走 啊粱揩失琅菜 汤塘受耍锭圆 侣整弘陋销睛 圭隙扮瓢艘辛 时悄阐霹捶校 丰熊怔疏州初 烟叭腻镍抛绩 辅憋郎帧砧笨 狰规谣竣赤刨 肢撩汪觅挎琉 灶接拴支类弥 瞄蚕讣紫派咏 柏护凰粘呐啸 甜浸掏坊神饮 瑶咯王枷榨弄 续宵突勃铡下 帧效官十叹讣 拆纶晨崔级逢 说帕祥帮伐垫 撤毫颗啃托贼 阉佰赢辨肖浚 簿靳幻场蹄硼 宠壶燕辈贿牧 推咋芭豫讯户 笔该丽冬瞻怒 萤援壮唐晓孵 坤捉衔梆鲁优 冕闻门雷异拂 藐曹孽氦菇彰 责绞垛枢沸式 晾郧勤 糙咬选烂阶振当推 罗颤蜡敌听寸 副醉萝估酿袄 半僵土鞠皮腋 举隔侣抉余侗 千垦涨盂射舟 啸文熔钒肩鸟 谅野茂亮杀倪 振瓢捣溶勺橙 屈购摸绎朴持 棋迪黑踪弄凌

人像摄影:经典人像摄影作品,欣赏_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一)环形光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环形光鼻阴影是环形光与其他布光模式相区别的特征。创造一个环形光的布光方案,要求主光要与之相对的 一侧面颊上投射出一个向下的弧线形鼻阴影(如图1) 。如果布光的位置和角度合适,主光投射到人脸上的 阴影应该在鼻子未被照亮的一侧,但是不能明显地延伸到另一侧的面颊上。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了,鼻阴影 就会变得过于宽大,这时的人脸就会显得又宽又平。环形光创造出的光效既可以是平光的,又可以是狭光的。但是灯的位置必须足够高,以便能在颊骨的 下方投射出恰到好处的弧形阴影。对于所有的用于公众场合的人像照,使用环形光恐怕是最常见也是最合 适的。但是要记住,一旦你的拍摄对象转动他的头,那么完美的阴影就会随着头与光源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而改变,还有,你还必须小心眉毛的下方和眼睑的上部,这些部位应该得到尽可能完美的照明。

在这个布光设计中, (如图2)主光用了一只中号柔光箱,放置在照相机的右侧。它的尺寸大小对于这 幅照片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当模特处于环形光的照明环境中时,她的脸庞的轮廓会变得非常清晰,同 时又能保留着一些不太浓重的阴影。

(如图3)一个便携式柔光箱被设置在吊杆上,用来做头发光,其发光 强度与主光的光比为1:1,它被固定在45° 倾角的位置。由于模特站在离背景纸只有大约6英寸(18288厘 米)的地方,有少量的溢出光投射到背景上。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光的多面性,我仅仅在照相机的左侧加了一块布肯板,然后让模特转过脸来朝向 主光,于是就有了这幅人像照片(如图4) 。近环光 在环形光和近环光之间只有一个区别,那就是后者允许鼻阴影向下颌骨的方向延伸,直到它融入未被 照明的那一侧面颊的过渡性阴影中。因此它被称为“近环形光”(如图5)近环光的布光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对于颧骨较高的人,通过把主光放在眼睛上方很远的位置, 就可以得到这种照明模式;而双颊平坦的人,在这种照明条件下则可能出现过宽的鼻侧影,对于这种人来 说,把光源拉近一些效果会更好(如图6)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二)伦勃朗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伦勃朗用光 这是一种真正具有绘画风格的用光类型。

它的命名使用了那位荷兰人引以为豪的著名画家的 名字,是因为这种布光效果再现了伦勃朗的人物绘画中对光影的描绘。具有传奇色彩的是,就像 他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经常处在挣扎边缘的艺术家们一样, 伦勃朗的工作室又小又暗, 没有作为创作场所的任何条件,只有一束来自大自然的光线从天花板上投下来。这个天窗光形成了深暗的、 长长的阴影,使他画中人物的双眼窝、鼻子和下巴都隐藏在这种阴影中。于是,一种对现代人来 说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就以他的名字而流传下来(如图7) 。不过这种布光模式非常适合于人像摄影, 尽管比较起来它对男人更合适。

阴影的长度和深度, 以及光的方向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沉闷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压抑的气氛。一般来说,男人们 更倾向于欣赏这种风格的画面,这使他们看上去显得很忧郁,或是正在沉思默想(如图8) 。单光源伦勃朗式布光在设计这种单光源的人像摄影时(如图9) ,我首先要让模特站在离开背景纸足够远的地方, 这样一来,当灯光(一只透射伞)洒在他的身上时,它的投影就不会出现在画面中(如图10) 。

在这种布光设计中,背景和人物的衣服都应该是暗的。重要的是,光要落在人物身后的背景上并 被人物自身遮住。这将使人物的轮廓变得清晰,并让阴影加重,同时又能避免这种深暗的阴影人 物和背景贴在一起。

降低一点机身,大约6英寸(1524厘米) ,拍出来的人像会有一点盛气凌人的感觉。因为在 观看者的角度看,你的拍摄对象似乎正在从上往下地看着他(如图11) 。我又把机身位置抬高,并在离人物3英寸(9144厘米)旁放置了一块反光盘,用来打开阴影 部分。这个距离形成的光比是1:4(如图12、13) 。为了看到不同的实验结果,我把反光盘移到了离开人物15英寸(4572厘米)的地方,又得 到了1/2档的曝光量,光比变成了1:3再次提高一点机身,使镜头视点接近于人物脸的水平,这 样会使他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亲切感人的表情(如图14) 。第二种伦勃朗式布光对于这种伦勃朗式布光设计,我选择的主光照明是一只18英寸(4572厘米)闪光灯加40° 栅 网罩,从照相机左侧的高处向下对准模特。由于希望得到深暗的阴影,我将一块一面涂黑的布肯 板放在机身右侧,用来“吃掉”所有的杂散光以保证阴影不会被照亮。背景光是一只6英寸(1524 厘米)闪光灯加20° 栅网罩,对准地板并且让它的光束刚好掠过背景。为了吸掉任何有可能反射 到背景中的光线, 我还在地板上铺了一块黑色天鹅绒。

测得的主光读数为 f56, 光比为1: 15 (如 图15、16) 。然后我把背景灯抬高一些,并让它离开墙更远一些,这样一来光就可以照到模特的头顶了。

拍出的效果还不错,不过我还是认为它太亮了,而且实际上它的光强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主光(如 图17) 。虽然我把背景灯降了下来,但是我没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于是,人物的深色头发与背景 的暗处融合,形成了更浓重的暗色调。不过,为了在阴影的旁边加上一点视觉反差,我用了一块 小型反射板以捕捉很窄的一束光来照亮他的脸。

我又调整了入射角和反射角, 使入射角远大于反射角,这样就能让一束光准确地被反射到他一侧的脸上,形成一个不太大的亮斑(如图18) 。在最后一幅画面中,我把背景灯提高到离地面7英寸(21336厘米)的位置,让它的光落在模特双肩 的后面。减掉落在双臂上的光以强调他脸上被照亮的部分。我还用一小块遮光片放在主光下方,调整角 度,使模特在机身左侧的手臂比右侧的手臂能得到更多更深的阴影(如图19、20)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三)测光照明作者:北京名人向诚侧光照明 侧光照明具有一种戏剧性,且对人物有某种限定作用(如图21) 。在不平坦的照明条件 下,人物脸上的阴影会加深,而且线条轮廓也总是三维的。我一直以为,最成功的侧光摄影 作品需要对每一侧的光进行不同的调整控制,于是,人物的头部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使 人看上去不会感到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对称。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在这里展示的几个例子中(如图22) ,两只灯的亮度是相同的,光比1:1。但是调整设 备的结果会使这个比例有所变化。设计侧光照明的人像摄影 进行这种布光实验的第一步, 是确定放在照相机右侧的白色透射伞的位置, 把它作为主 光,而且它的曝光读数要高到 f225它的位置应该是在人物的正侧面,然后稍稍向前方(照 相机)移一点;在机身的左侧要用平坦的光照条件,一般使用一个中号柔光箱,它的位置在 左侧的稍向后方移一点。

正如你所见到的那样, 它不一定要把两边的灯置于一条直线上以表 现两侧的受光,塑造人物的明暗造型和姿态才是最重要的元素。

把一只便携式柔光箱固定在支架上,使它处于人物头顶偏背后的位置,它的光强是 f32 由于模特的深色皮肤,以及他的黑头发和黑 T 恤,都会“吃”掉一些光,所以在大部分来自背 景的光被这些部位分散吸收后,余下来的亮度正好够用(如图23、24) 。这样看人物脸上的阴影重了一些。于是我加了一块白色布肯板来使他的面部稍亮一点 (如图25) 。

再来考虑背景光。用另一只便携式柔光箱放在地板上,紧贴背景纸,并且仰起一个角度。使 用它的目的是显示出背景的质感(如图26、27) 。其曝光读数为 f22,恰好照到模特的肩部。第二种侧光照明 这一类作品的布光设计常常是杂志封面人物的偏爱, 但是它也常被用于个人肖像和公众 领域的大头像。它能赋予人物一种梦幻般的神态。

即使在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这个布光方案是在模特的两边用同样亮度的光, 我也会选择 不同的调控设备来使两边的光照条件有所区别。

在照相机的左边放置一个大号柔光箱, 发出 柔和明亮的泛光,既能保持足够的亮度,又不会形成过多的阴影。机身的右侧是一个便携式 柔光箱,而且反差更大, (如图28、29)但是光比是1:1。现在拍出来的人像照片看上去还不错, 但是当我们让模特稍稍转过身来, 变成半侧身状 态时,就感到阴影部位的光有些凌乱。我需要改变一下,但又不希望是平坦的效果,于是我 把一块布肯板放在了照相机的左侧。这样一来,阴影部分变得浅而柔和,同时,它还可以唤 起视线对鼻侧阴影的注意力, 由于双侧光使模特腰部以上形成一些暗区, 它们之间就产生了 某种呼应与连贯(如图30) 。这个画面的调整方案是把便携式柔光箱向模特的身后移动一点, 这样可以使一个侧面的 阴影产生变化。现在,当模特转向照相机,使他的脸正对镜头时,我们看到他脸上的光影依 然是不平坦的,这些面部阴影足以形成画面的视觉焦点(如图31) 。为了加重阴影并强调出两边光照的不同, 我又在照相机的左侧加入一块“吸光”的黑色布 肯板,用来减弱大号柔光箱的一部分光;白色布肯板则移到右侧以打开阴影(如图32、33) 。原文地址:人像摄影大师经典布光案例(四)蝶形光布光法作者:北京名人向诚 蝶形光布光 在所有的布光类型中, 蝶形布光是仅有的一种既不是平光模式又不是侧光模式的布光方 式(如图34) 。

对于女人来说,它是最能美化人物的布光模式。蝶形布光的关键,是将光源设置在照相机镜头的正上方,使光直接落在人物的脸上,形成饱满的面部照明(如图35) 。

从技术角度讲, 它的命名来自鼻子下方的阴影的形状, 它就好像在光影中向我们飞来的 一只蝴蝶。蝶形光人像的设计 为了拍出满意的蝶形光人像,我选择的主光是一只带18英寸(4572厘米)反光碗的闪 光灯加40° 栅网罩。它被固定在支架上,放在照相机中轴线上方大约 2英寸(6096厘米)的 位置。头发光使用了2只6英寸(1524厘米)闪光灯,也加40° 栅网罩,其发光强度比主光高 出1/2挡(如图36、37) 。考虑到我们顾客的面部特征, 我认为如果光再亮一些有可能会使她的脸更有型, 而且我 希望用更深的阴影来衬托出她卷曲发亮的头发。

于是我把两只头发灯的亮度提高到比主光高 出1挡。她的肤色比较容易接受更亮的光,而且我也很欣赏光线透过她的头发把几缕阴影洒 在她胸前的样子。现在,我仔细地观察她鼻子上的高光点,我意识到如果它太大或太亮,就 有可能毁掉这幅照片。我的解决办法就是确保她的头转过来直接对着我的镜头(如图38) 。为了消除那些浓重的阴影,我又在机身的下方加了一个中号柔光箱,对准模特的下巴, 它的亮度比主光低一挡。

但是这时的光源会产生一个视觉上的问题, 它将在人物黑眼球的下 方制造出一个多余的而且是较大的眼神光光斑。

我不得不对这些照片进行后期的润色加工以 修掉多余的亮点。同时,两边的头发光也要再增加1/2挡的亮度,最后得到的光比是3:1(如 图39、40) 。

导语: 人像拍照时,姿势很重要,来看看姿势摆放教程吧!

 基本原则一

 头、躯干、四肢尽量不在一个平面。

 人像示例:

 让模特的手和身体分开,不管是张扬狂野的身体张力,还是唯美浪漫的牵起裙摆,都会让照片更精彩耐看。

 人像美姿基本原则二

 挺胸、收腹、撅臀。

 人像示例:

 让模特把她最美最曼妙的身材表现出来,拍照要学会扬长避短。

 人像美姿基本原则三:

 肩线、胯线不平行。

 人像示例:

 当然也要注重平衡,任何姿态的倾斜、屈伸在两腿之间都有一个身体的重心线,如同钟摆一样,钟摆摆向弧形的顶端,也就是人体运动的最大限度,平衡感是使人体的运动就像钟摆一样,能够重新回到原有的中心线。

 人像美姿基本原则四:

 四肢动作丰富。

 人像示例:

 拍照时,如果不知道要摆什么动作,那就让妹纸随意玩起来吧,跳起来动起来玩起来闹起来,就在一旁抓拍,这样的动作和表情都是丰富而且活跃的,也不会显得呆板。

 人像美姿基本原则五:

 尽量别用正面面对镜头,稍微侧身侧脸。

 人像示例:

 拍照时,应稍挺胸、放松肩膀,但是,过于挺胸反而不自然,而且,某一肩端宜稍偏向胸部,因为稍斜的站姿具有女性自然之美。

导语 :“花”传达了一种季节的、充满生机的、多彩的、活泼的意象。怎样才能抓住最自然的人像表情,从而打造出浪漫诱人的作品白平衡又该怎么调恼人的杂乱背景应该怎样删除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步:摄影师需要做什么

 一、 这张照片我要表现什么主题

 很简单,主题就是被拍者。但其实在镜头下的不仅仅是人,还有她/他的表情她/她的情绪,我们通通需要将其纳入镜头之内。

 二、选择一个好的场景

 好场景宛若好舞台,虚实之间,变得富有层次,它让平面化的场景变得立体化,且随着景深的渐变,在大片花海中拍摄人像,给大家以场景宏壮的心里默示。

 三、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

 拍摄人像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背景过于杂乱,为了避免后期上的繁琐,在一开始,就应该选择比较简洁的背景。如果是在室内拍摄的话,可以考虑简洁又色彩丰富的窗帘或者墙壁,而户外则尽量避免太多杂乱的背景。前往不要吝啬那么几分钟时间去移走那些碍眼的背景。

 四、怎样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引过来

 对于人像摄影,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大模特,让其处于照片中间偏上,而人像的头和肩膀最好都出现在镜头内。由于太近距离拍摄会让人像像是被冻结在画面中,会产生十分不自然的效果,所以推荐在4-5英尺(12-15米)外拍摄,因此,最佳拍摄人像的焦距为85-135mm内。

 五、让模特保持放松的状态

 浪漫人像和普通人像的最大区别就是我们要呈现出最自然的爱意和浪漫氛围,娇柔做作可不会拍出好照片。所以,让模特保持放松的状态是摄影师的最重要人物。

 注意千万不要要求你的模特给你一个灿烂的大笑,因为往往出来的效果都感觉很强迫性。相反,要求眼神中的笑容或是淡淡的微笑可能更能带出浪漫的情绪。

 第二步:拍摄技巧

 1、设置IOS值与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尽量保持高速,这样可以有助你捕捉到更多细腻的感情。至于ISO的设置,我们推荐室内400,室外200。在拍摄时,闪光灯可开可关,这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而在使用闪光灯时,要让对方远离墙壁或者窗帘一点,尽可能减少黑影的产生。

 •渲染气氛

 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拍摄创造性的概念作品;试着用1/2秒,1/4秒或1/8秒的快门速度使你要拍摄的对象或他周围的物体变得模糊。你会发现这样做会很有效地渲染气氛而且画面会更加明亮,有一种梦幻般的效果。这种技术最适合艺术摄影或是用照片重现古典感觉。如果你无法使你的相机保持平稳,可以借助三脚架。

 要制造一种梦幻般的效果,你需要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在弱光下拍摄,并尝试不同的快门速度。将相机调至小光圈,高感光度,然后用B门配合不同的时长进行拍摄。

 这条建议的关键在于实验;你需要通过不同场景的测试以拍出最好的照片。一旦你找到了最佳组合,尝试以不同的姿势去拍摄你选定的对象。

 •抓住最具动感的瞬间

 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在运动中定格你的拍摄对象。试着捕捉一位快速的动中位舞者的动作或是拍摄对象将头发从一边拨到另一边时的动作。用这种方式捕捉动作是肉眼所远远不能及的,因此也就能拍摄出视觉上十分震撼的作品。

 •掌握后帘同步

 一种更具进阶性的技术是用闪光灯或影棚闪光灯支撑后帘同步(这就意味着在快门关闭前开启闪光灯,而不是在快门开启前)。

 运用后帘同步你就可以制造出富有创造性的模糊的光束,但是相机的闪光(无论是来自闪光灯或灯光)却能清晰地捕捉你的拍摄对象。你可以用闪光枪或影棚闪光灯来达到后帘同步的效果。通过不断地试验以求在你的拍摄对象和光束之间达到最佳的光氛。如果你掌握了这种技巧,效果将是惊人的—继续尝试下去吧。

 •运用变焦功能

 通过聚焦你的拍摄对象,并不断地快速拉近拉远焦距,可以制造出放缩模糊的效果,这是肖像摄影的一种好技术。你需要运用较慢的快门速度去捕捉变焦移动;首先聚焦于你的拍摄对象,然后不断地放大缩小你的镜头。也可以尝试将这种效果和来回地移动你的拍摄对象相结合以创造出更加有趣的效果。

 •混合不同快门速度下的照片

 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合成图像来结合各种快门技术。试着将你用较快的中速拍出的照片和较模糊的照片合成制作出一幅艺术照。你还可以复制你的拍摄对象,这样在同一张照片中就会有多个对象。

 2、构图决定全部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是摄影者明确表现的摄影主体。人像摄影的构图就是把被摄者放置到画面的什么位置,如何来突出被摄者这个主体的构图技法。在人像摄影中,简化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突出人物的构图方法是一切拍摄人像的基础,这是拍摄人像时摄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在人像拍摄中,简洁的构图是成功的关键。常见的人像摄影构图技法有: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和曲线构图。

 怎样选择适合不同人像的摄影构图技法呢拍摄前,摄影者首先要根据拍摄的主体人物的不同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构图方法。然后感受主体人物的心情与周围环境,确定拍摄的风格。

 ·高、低机位穿插使用:

 高机位大约带给读者差异凡响的视觉效果,大约突出天空,也许将花卉充满整个画面;使**变得更加大气。低的机位,也可让摄影师在面临较小面积花地时,内景拍摄的基本。

 ·直白表现是特写的惯用手法

 人像特写最直观的拍摄方法就是将人物面部充满画面,相机靠近模特,在画面中可以预留一部分区域用作构图的空间,但不要收取过多人物颈部以下的身体躯干,抓取模特最精彩的神态按下快门。

 虽然特写的拍摄看似简单,但有许多细节需要掌控:首先,特写对模特的要求很高,五官、脸型必须端正;同时,由于特写照片皮肤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区域,因此前期化妆非常重要;另外,特写考验模特的表现力,模特必须大方、充满自信;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人物变形,因为特写照片的拍摄距离近,容易引起脸部、五官的变形,拍摄时要控制好角度,慎用广角镜头。

 ·正面构图:平衡感、眼神、手势的把握

 相机位于模特面部的正前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方便地处理画面的平衡感,完美客观地体现模特端正精致的面部和优雅的体态;缺点的是该构图形式如果处理不当会使画面显得呆板,模特需要有比较强的表现力,换言之,需要强大的气场。

 提醒你注意模特的眼神、手势和面部表情变化,其实最重要的眼睛,因为神情往往是通过眼神来调动和表达的,科学研究证明,面部肌肉的活动和眼睛有着莫大的联系。

 ·侧面构图:轮廓线的重要性

 相机与模特面部夹角大约为90度;这样便于塑造模特有力或柔和的面部轮廓像和体态;另外,拍摄侧面人物肖像,除了那些五官端正、侧面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的人物之外,部分面部形象不够完美的形象也可运用侧面构图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

 切记在模特的面部所向的位置留出适当的空白。另外,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深具动感。

 ·斜侧面构图:加强主题的立体感

 相机位于模特正面脸部的45度左右;斜侧面构图既能表达模特的正面主要特征,又能展示侧面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使构图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而并且有利于加强画面空间的纵深。

 如果你稍微留心的话,会发现个别模特的两只眼睛或耳朵大小不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斜侧面的构图方式,适当隐藏模特的生理缺陷,拍摄人像时,要尽量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和美化人物形象。

 ·后侧面构图: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相机位于模特背部的任何角度(90度除外),以看到模特侧脸为准;用于表现模特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的一种构图形式,与斜侧面构图的拍摄方位相反,这种构图形式大多用于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在模特腰形、臀形完美的情况下,后侧面利于营造私密的、性感的、妖艳的、华贵的场面,暗示效果良好。

 ·背面构图:注意氛围的营造

 相机位于模特的正后方;背部构图不以模特的面部表情为主要表现内容,而长于体态、服装、环境的展示。

 总之,构图形式只要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以及主题思想相结合,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就是好的作品。

 3、光线的运用

 认为外景的拍摄最重的是如何取景与光线的控制,取景决定画面风格与审美。光线的控制决定影调与色调。

 ·阴天多云的光线

 这种散射的光线很柔和,是人像摄影中比较理想的光线。在这种光线下人物的肌肤细腻、干净、有质感,而且人物在这种光线下眼睛也会很舒服。但这种 光线景物之间的反差较小,而且天空也过于单调缺乏色彩,但可以选用色镜或是相机的白平衡模式来改变天空的色调。例如:使用彩色模式拍摄时可选用橙渐变镜或 棕渐变镜等来营造黄昏效果或是相机采用冷调及暧调模式来改变天空色彩;使用黑白模式拍摄时可选用灰渐变镜来压暗天空;还可以选择较亮的背景加柔光镜营造淡 彩的梦幻效果等。

 ·阴天普通效果的拍摄

 如果拍摄不带天空的普通背景可直接对人物脸部亮度进行测光确定相机的曝光量,此时人物的脸部使用反光板补光即可。由于人物的脸部与背景的反差较 小,可以使用闪光灯模仿晴天的逆光或侧逆光的效果照射人物的轮廓,闪光灯用作轮廓光时其照射指数要大于相机所使用的光圈数值05—1级左右。

 ·阴天以天空为主的背景拍摄

 此时天空部分可加橙色渐变镜、中黄镜、棕色镜或是采用不同的白平衡模式等改变天空单调的效果。测光时在镜头前加上所需色镜对天空进行测光来确定相机的曝光组合。此时人物的脸部要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补光的指数要等于或略大于相机所使用的光圈值。

 另外也可以把闪光灯用作逆光或侧逆光拍剪影效果或亮一线效果。

 2、晴天顺光、前侧光的光线

 这种光线人物受光面积大,脸部比较干净,阴影少。但是景物之间明暗层次不明显,反差小,立体感差,并且光线直射人物面部,眼睛不舒服,此时人物的造型安排可多以闭眼浪漫的感觉为主。这种光线拍摄蓝天效果和绿水效果比较理想。

 ·蓝天效果的拍摄

 测光时可按照天空蓝色主色彩的亮度进行测光来确定相机的曝光组合。人物脸部要使用闪光灯补光,注意补光的方向要与太阳光方向一致,并且补光的指数与相机所用的光圈值相同或是略小于相机使用的光圈值。人物另一侧还可以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

 如果要强调蓝天的效果,可在镜头前加灰渐变镜、偏振镜;也可以减少天空曝光量压暗天空来加深蓝天效果;还可以使用钨丝灯白平衡模式,在闪光灯前加雷登85镜片对人物补光来还原人物脸部肤色。

 注意:当加偏振镜来压暗天空时相机的曝光量要加1级曝光补偿,此时闪光灯补光指数要比相机所使用的光圈增加1级补光量。3、晴天侧光、侧逆光、逆光的光线

 这种光线能使景物产生明亮的轮廓线,并能充分表现出树叶和半透明物体以及纱类服饰的质感。同时景物之间反差较大,具有强烈的立体感与层次感,也 会使人物脸部出现许多阴影。但是这种光线是摄影中最常用的光线,是拍摄黄昏效果、剪影效果、梦幻效果、水光效果、白天拍夜景效果的理想光线。

 ·侧光、侧逆光、逆光普通效果的拍摄

 选择在侧光、侧逆光、逆光照射下有光透感的背景,这种背景具有丰富的明暗层次。测光时按人物脸部亮度测光确定相机曝光组合,此时人物的脸部可以使用反光板补光即可。如果减少曝光量压暗背景拍摄,此时要使用闪光灯补光,闪光灯的补光指数要等于相机所使用的光圈值。

 ·黄昏效果的拍摄

 选择以逆光或侧逆光的天空或水面为主要背景。测光时加上所需色镜以背景的主色彩的亮度进行测光来确定相机的曝光组合。相机镜头前一般可加橙渐变镜、棕渐变镜、中黄镜等来夸张天空的色彩。此时人物的脸部要用闪光灯补光,补光的指数可以等于或略大于相机所使用的光圈值。

 ·梦幻效果的拍摄

 选择有侧逆光或逆光透射较强的背景,也就是选择有强烈明暗对比的背景。测光时以人物脸部的亮度进行测光即可。镜头前要加柔光镜或是中空柔镜,此时人物脸部使用反光板补光即可。

 注意:当使用较长的焦距或较大的光圈拍摄时,梦幻效果更加明显。

 4、晴天树荫下或阴影中的光线

 这种光线具有阴天光线下的特点,但是树荫下的光线亮度与树荫外面光线的亮度反差较大,如果曝光控制不好就会使背景曝光过度失去一些色彩或是暗部明度大大下降丢掉一些层次。所以在阴影下的曝光控制是很关键的环节。

 ·阴影下人物的拍摄

 先测出背景中阳光照射下主色彩的亮度值,再测出背景中阴影主色彩的亮度值,然后按两次亮度测光的平均值确定相机的曝光组合,另外还可以采用 18%的灰板在阳光下进行测光,所得到曝光值也是平均曝光值。此时人物脸部要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闪光灯补光的指数要等于相机所使用的光圈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525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