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参和海参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辽参和海参有什么大的区别吗,第1张

1、质量不同

辽参指的是辽宁沿海生产的海参,有辽参的国家标准。海参有很多品种,一般来说质量最好的是刺参,在辽宁一带出品,尤以辽宁的刺参质量最好。其实辽参也是海参的一种,只不过是质量最好的一种。

2、个头不同

辽参中间粗,两头尖,看起来很结实,个头比普通海参的个头要大些,肉质也要嫩一些。

扩展资料

吃海参的注意事项:

1、注意用量,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的人来说,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一只海参,否则容易引起上火。特别是对于肾功能差者,更不可贪多。

2、吃海参之后不要马上吃柿子,葡萄等鞣酸水果,否则容易影响其消化吸收。

3、海参不适合用红烧的方式进行烹调。

4、海参为高蛋白食品,分解产物氨基酸多由肾脏排泄。所以,肾功能差者一次不可多吃。

5、海参不宜与含鞣酸水果同食同时,比如葡萄、柿子、石榴、山楂等,以防其中的鞣酸导致蛋白凝固,影响消化吸收,引起腹部不适。

人民网-海参的功效与作用 吃海参要注意这5点

1、选址、建造及环境卫生

养殖场所应符合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对于养殖池的建设,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模式和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养殖池的大小、形式和规模。

进排水渠道方面,要求进水口与排水口要尽量远离,进、排水渠道应独立分离设置,新建养殖场不应设在已有养殖场的进水口或排水口附近。 

2、清淤

在进行养殖之前,用海水清除养殖池污物杂物,维修水池和进出水渠道。选用水泥池做养殖池时,必须进行反复多次的刷洗。选用池塘做养殖池时,沉淀物较厚的地方必须予以清淤、暴晒,促使有机物分解。发现死亡个体要尽快移到陆地上,集中销毁。 

3、底质调节

全部清淤后,消灭不利海参培育的带病中间宿主和养殖敌害生物,定期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对养殖池和进出水的渠道进行消杀。首先注入10-20cm清水,投入药物溶解后,再将药物泼入养殖池。水泥池要先用溶有消毒药物的池水多次冲洗,接着再用沙滤水或者清洁水进行2次冲洗。

池塘则可由溶有消毒药物的池水浸泡一段时间,在放苗前的几日,换成沙滤水或清洁水。养殖用水必须是从无污染地区引进的水源,在使用前后,还要进行适当处理,并定期检测水质情况。同时,底质条件应满足国家标准。

4、施肥

充分纳水以后,注意肥水,并再次培养有益的生物群落。倒入适量的光合细菌以及有益菌株,提高养殖池肥水的速度,增强肥水的效果。肥水效果和所需时间可能会依当地的养殖环境、对象和肥水方法等而不同。

一般情况,当水温低于20℃时,肥水需要15-30d;而水温达20℃以上时,肥水至少需要8d时间。为加强养殖过程管理,强化养殖池清污、消毒和肥水等程序,应当对它们保持以下记录:清污记录、消毒记录、肥水记录等。这些相关文件记录须保存2年以上。

5、种参的选择 

种参鲜活体重应在300g以上,最好选择养殖的个体在350g以上活力强、性腺好、无损伤的个体。 

6、种参暂养 

种参在入池以后,通常需经过3-10d的暂养期。若暂养时间短,可不投饵,每天进行2次全部换水,每晚换水时,完成1次彻底的清底。若需长时间暂养,则应该适量投饵,但投饵时水温要注意保持低于20℃,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种参的摄食。

此外,使用深色塑料布遮光,同时,注意及时将排脏个体及表皮溃烂、破损的个体挑拣出来。暂养密度适当控制在10-20头/m3范围内,以不超30头/m3为准。每天早上做吸底检查,观察是否有卵。如果仅有少量产卵,则可弃掉。

7、人工催产技术 

诱导产卵采用的刺激法包括阴干、升温、水流等。暂养5-7d,晚上7点以后进行催产。持续观察产卵过程,并注意将其记录下来。待池内海水放干,让亲参阴干40-60min左右,接着用海水冲击参体30-45min,再注入已经过滤好的新鲜海水,如此亲参一般可在当天或第2天产卵。

雌参产卵前,先缓慢将其放入特定产卵箱,进行受精。期间适量添加人工精液,不定期搅动养殖水,采卵的密度控制在80粒/mL。

受精后,尽快将雌参捞出,用过滤好的海水洗卵持续2-3min每次,洗去多余精子和污物,直到池水变清。排卵后需再暂养3-5d,等待雌参自然产卵。暂养期间,亲参将会多次产卵。

8、受精与孵化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将采用混合受精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育苗生产。受精卵的孵化水温为20-22℃左右,孵化密度低于10个/mL,以6-8个/mL为宜。超过10个/mL,需分池后再进行孵化。

孵化期间,每05h用搅水耙将池水上下翻动1次。特别注意,翻水时不能留有死角,并且不能只往一个方向搅动,应防治将胚体旋转聚集到池中心。待胚体孵出后,根据需要适时给予微充气。

9、选育与分池

孵化后30-40h,胚体发育到原肠后期或小耳状幼体初期,胚体多集中在水表层,应及时进行选育、分池。选育前,应采取镜检的措施观察所浮出的幼体是否正常、健壮。采取拖选法进行选育,根据各培育池所需幼体数量,将拖选及浓缩收集的幼体在定量后分入各培育池。 

10、浮游幼体培育 

幼体培养条件是水温19-25℃,室温27-30℃,盐度27%-33%,溶氧控制在每升5-75mg,氨氮低于05mg/L,pH值应为78-83。

同时水质应符合NY5052-2001标准的要求,幼体培育期间只能使用二级砂滤水,每天换水和吸污各1次,换水量为30%-100%,换水温差小于2℃。幼体布池密度应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控制在03-10个/mL左右。

浮游幼体阶段的饵料以藻类为主,有鞭金藻、盐藻、小新月菱形藻等。投喂时可将多种饵料混合进行投喂。根据幼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调整投喂量。

11、幼参培育 

为提高幼参的生长速度,当稚参长到1cm左右,应尽量加投人工配合饵料,并配合饵料的投入,以便有助于使幼参体内色素加深。当幼参体长达到2-3cm时,密度应为4000头/m3。

并增大充氧量及换水量。此时应留心是否有带病个体,及时投抗菌素以控制疾病的蔓延,必要时还要对发病个体进行药浴治疗。

12、日常管理及监测

每天安排人员观测天气、水温、水质变化情况,巡笼观察海参的摄食与活动状况,确保海参在干净、舒适的养殖环境培育,并及时填写养殖日记。

-海参

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颜色通常为暗黑色,多肉刺。触手轮形,17~30个,约为20个。触和手坛囊发达。

绝大多数海参有骨片,有桌形、扣状、杆状、穿孔板、花纹样、轮形、锚形、笼状等形状;数量不一,一个丑海参约有2000万个骨片,而海地瓜有时全无骨片;骨片多的海参触感粗糙,骨片少的则光滑;骨片是一种单龋的内骨骼,是变小的骨板。

海参特有器官是石灰环,起支持咽部、神经环、环水管的作用;一般由5个辐片和5个间辐片组成;某些枝手目海参的石灰环由多数小片镶嵌成,各辐片向后伸出叉状延长;无足目的石灰环一般多于100片。

海参有一个生殖腺,位于肠系膜的一侧或两侧,一条总管在背中线的触手之间或稍后方开口。 海鲜市场售卖的“珊瑚蚌”,其实就是这些肠脏清理过后剩下来可吃的部分,是吃火锅时的材料之一。

扩展资料:

1、生活习性

当水温达20℃时,刺参就会转移到深海的岩礁缝隙中或潜藏于石底,不吃不动,整个身体收缩变硬如刺球。一般动物不会吃掉它。它一睡就是一个夏季,等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

2、生长繁殖

为了保证种族的不被灭绝,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海参拥有了超强的生殖能力。一头4年以上的成年海参,在春季繁殖期,一次可排卵约500万枚。这样,即使有万分之一的成活率,也可以保证种族的延续。

-海参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1、海参体质问题:个别池塘秋季海参摄食不好,经过冬眠后,海参体能消耗较大,体质较弱,出爬困难。建议:使用抗免VC,提高海参体质,增强海参免疫力,丁酸拌料及时补充海参自身消耗,促进出爬摄食。

22、池底问题:由于经过冬天的蓄积,池底积累很多有机质,池底有青苔水草开始腐烂,引起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升高,厌氧有害菌大量滋生,甚至造成圈底发黑发臭,海参不愿下滩。长期生活再这样圈底会造成海参体质弱,生长缓慢,海参本身摄食量减少不愿下滩到恶劣的环境条件里。这样的参圈往往水质条件也不达标,海参活动能力弱,死亡率高。建议:适当换水,过硫改底+生物改底、分解降解圈底有机质,复合碘消毒。

33、生物问题:海参圈原生动物过多,挠足类,小蟹子,野杂鱼等过多,经常骚扰下礁海参 ,海参也不愿下到滩面;特别是海参池塘敌害生物(钩虾)较多时,生物叮附在海参体表,对于海参是一种刺激,海参不伸展更不愿下滩。建议:杀虫,换水,水净美解毒,芽孢净水分解有机质。

44、pH问题:个别池塘水质较肥(尤其是虾蟹池塘),透明度低,水体pH值偏高(88以上),海参长期存活于高pH环境中,海参僵硬不下滩。建议:大换水 水净美 解毒净水将PH值、抗免VC 解体内毒抗应激,提高海参耐受力,促进出爬。

55、过度使用化学药品问题:经常使用除草剂、杀虫剂、消毒剂的参圈,海参药物中毒,残留量高,海参不爱摄食,活动能力也不强,生长缓慢。建议:使用抗免VC增强海参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用芽孢抑制青苔,水草生长,培养底栖硅藻,造成种群竞争。

66、气候问题:气候不稳定,温度变化大,有风浪等,造成海参的应激反应,摄食量下降,蛰伏不动。建议:使用抗免VC,增强海参体质,提高海参免疫力,防止海参出现应激。

77、石头礁上饵料丰富,附着的硅藻多,海参在摄食完参礁前,海参不愿下滩。

辽参的识别 辽参:又名“太子参”,周身刺,辽参主产于我国辽宁的大连等地,辽参的干品分为三个等级,每500克辽参在40只以内的为一等品,41~55只的为二等品,超过55只的为三等品。选择以体形匀称、肉质厚实、刺多而挺、干燥完整者为好。 目前,市面上海参(主要是刺参)一般分为四个档次。1、纯野生的海参;2人工育苗海洋底播的野生海参;3、海参圈养殖海参;4、养虾圈或者养鱼圈养殖海参。 纯野生的海参生活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所以,表现出来的海参形状也有所不同,特点是:个体差异大,有的瘦长、有的肥短,身上的刺长短也不一,颜色也是有的深有的浅,掌握了这一个特点,你就不难判断出纯野生海参与养殖海参了。 从营养价值上看,野生海参的营养要远远优于养殖海参。野生的环境造就了品质好的海参,野生的海参体内积存的活性物质相对比较多,对比如下: 养殖海参: 围坝圈海或是虾池水位很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营养积累低,就像养殖甲鱼的价值远远低于野生甲鱼一样。更值得警惕的是,养殖过程中,一些海参养殖户为防治病虫害,在养殖海参的水池内加入抗生素;为促进海参快速生长,在饲料中添加生长激素等,导致成年海参体内药物残留,对人体有潜在的危害。另外,海参养殖区毗邻污染源,海水循环慢,加之海参行动迟缓,常年生活在即使是微污染的环境中,其营养价值也可想而知。 综上所述,只有在远离大陆的零污染海域,并且具备了好海参成长的所有要素,才能出产健康安全、营养价值高的海参。 纯野生海参: 濒危野生加拉帕戈斯海参是来自“世界原始海洋公园”的产物,生长于深海区域,没有污染;其次,由于天然的环境的因素,受潮汐影响,加拉帕戈斯海参没有固定的食物,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为食,纯天然生长,使其所蕴涵的营养极其丰富。 为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该海参的捕捞全程经世界濒危组织机构CITES监管,对海参的品质全程把关。每两年开放两个月时间,并且规定5年以上方可捕捞,5年以下的海参均需放养,这也是为什么加拉帕戈斯海参肉质肥厚、口感韧度好的原因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5060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