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案范文

初中音乐教案范文,第1张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音乐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案范文一

 教学内容:《唱脸谱

 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教学内容:

 1、歌曲《唱脸谱》。

 2、戏曲行当、脸谱。

 教学要求:

 1、学唱《唱脸谱》通过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比较,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

 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知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脸谱、拖腔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三、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

 3、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

 教学难点:

 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作品分析:

 脸谱:"花脸"是传统戏曲中净角独特的化妆形式。是在中国戏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人物脸部化妆的相对固定的程式化谱式,

 教案:

 作为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脸谱不仅描画出角色的特定外在形象,而且也体现了角色的内在性格。京剧舞台上,红色表示忠义英勇,如关羽;黑色表示肃穆刚直,如包公、李逵;**表示勇猛彪悍,如典韦、黄三太;蓝色表示狰狞残暴,如单雄信;绿色表示粗莽憨直,如马武;白色表示阴险诡诈,如曹操。

 《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欢的"戏歌"。

 曲式:全曲有两个段落构成。在A段歌唱开始之前,是一个富有朝气、洋溢着热情的引子,其旋律音调孕育于京剧,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时代感。B段旋律更接近于京剧西皮男生歌唱的音调,并且较多地运用了净(花腔)的行腔特点,使其显得朴实、明快、豪爽。最后一个子长达五小节半的拖腔,使情绪发展引向高潮,尤其在fa、mi两音上的长时间延长,更具有磅礴的气势。

 行当:是中国传统戏曲中表现某些特定类型角色的专业分工。京剧艺术一般把舞台上的人物依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型。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一)通过课件展示几张脸谱让学生辨认

 1、学生自由讨论,并请学生回答。

 2、同学们现在回答的不准确没关系,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脸谱。

 (二)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脸谱的颜色(有白脸、红脸、黑脸、黄脸、绿脸、蓝脸)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一)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

 1、(播放视频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及人物。

 2、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词中都体现出来了)

 (二)再次播放歌曲《唱脸谱》,请学生思考问题。

 1、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比较它有那些不同之处

 2、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这首歌带有京剧的韵味)

 (三)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跟视频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5、跟学生介绍有关戏曲行当的知识。(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6、分组演唱歌曲,小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一)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二)创作:(背景音乐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一)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二)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堂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初中音乐教案范文二

 教学内容:《青春舞曲》

 课时:第一课时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2、通过表现歌曲的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小组协作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新疆或西部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4、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一去不复返的道理,启发学生自觉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青春舞曲》,体验作品中的情绪。

 教学难点: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自行创作出表现歌曲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音乐《青春舞曲》音乐风光欣赏

 二、导入新课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风光呢(新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新疆的民歌--《青春舞曲》(多媒体课件揭示课题:青春舞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青春舞曲》教师用卡拉OK式范唱歌曲,学生跟随音乐轻轻击拍。

 2、学生试填歌词

 3、练唱美丽小鸟处;我的青春小鸟一样处(放慢速度唱准)练唱别的那呀哟别的那呀哟处("别"字语气要加重)

 4、完整连唱歌曲(可唱两遍歌词)要求用一半音量,吐字清晰有弹性

 5、再次完整连唱歌曲(加适当律动)要求唱出欢快的情绪和拍的韵律感

 四、表现与创造

 1、讨论和练习节奏组:运用不同的伴奏音型,节奏乐器的组合等来表现歌曲演唱组:运用改变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等来表现歌曲

 2、各组汇报设计思路并展示

 五、拓展阶段1、听一听《金梭和银梭》思考:与《青春舞曲》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告诫人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

 2、布置课后作业:为《青春舞曲》创编一段歌词。

 3、介绍王洛宾及其作品:他一生经历坎坷,但执著地热爱音乐,搜集、整理和改编了大量的西部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他的音乐作品大多浪漫热情,不仅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也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我们大家熟悉的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大板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些歌曲)

 六、结束部分(背景音乐《青春舞曲》演奏版)1、小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曲,也欣赏了几首优美动听的西部民歌,实际上,我国的西部地区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多少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已经投身在大开发的洪流中,西部今天也正在日新月异,

 教案:我衷心祝愿我们的同学,能立足现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也能成为开发西部的生力军,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七、学生在《青春舞曲》的音乐中走出教室。

初中音乐教案范文三

 教学内容:《热巴舞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x藏的风土人情,以及x藏音乐风格特点和x藏舞蹈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对藏族音乐感兴趣,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x藏乐曲的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因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感受x藏乐曲的音乐情绪及藏族民间音乐的因素,体验其丰富的音乐文化内涵,了解“热巴舞”的由来及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能积极参与相关音乐实践活动并认真探索其文化内涵。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跳舞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舞蹈请大家说一说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教师随音乐表演一段藏族舞蹈)

 老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舞蹈的种类也非常丰富,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感受一曲藏族舞曲---热巴舞曲。

 二、新授

 1、完整欣赏管弦乐《热巴舞曲》,感受藏族音乐风格与特点。

 2、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3、简单介绍热巴舞曲。

 热巴舞是中国藏族的一种以铃鼓舞为主,包括踢踏、说唱和杂耍在内的综合民间表演艺术。管弦乐《热巴舞曲》是吸收了x藏“热巴舞”中“踢踏舞”和“圆圈舞”的要素,其抒情、奔放的旋律与插入的舞蹈节奏形成独特呼应。全曲手法简练,结构严谨,具有热烈的场景感。作曲家用现代管弦乐器把藏族音乐各元素表现的淋漓尽致。该曲于1999年在北京首演,2004年在“中国第十届音乐作品(交响乐)评比”中获三等奖。2005年入选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由萨尔茨堡莫扎特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是近年来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的我国优秀管弦乐新作品之一。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热巴舞是一种由鼓钹(单钹)、锣伴奏的集体大型歌舞,技巧性较强,初时舞姿轻捷,高潮时感情奔放,动作粗犷有力。跳热巴舞的原意是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兴旺和禳灾、祈丰收。唱、舞、器乐、服装等方面的艺人需经事前长时间的培养、训练,方能参加。热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词,大意是颂扬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萨等。所演节目最少不能少于九个节目:《颂天地,拜四方》、《太阳、月亮、星星》、《鼓声传扬,四方平安》、《神佛与我们同歌舞》、《吉友、迷拉师徒斗法》、《乌鸦吹大话》、《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战胜恶魔独尼阿巴》、《送神佛、贵宾》。

 4、再次欣赏《热巴舞曲》,引导学生感受整体音乐速度的变化并从作品中体会藏族民间“热巴舞”由慢而快的的速度特点。深入体会藏族音乐元素。

 5、分主题聆听,体验各主题情绪之间的不同。分主题欣赏《热巴舞曲》并进行对比情绪、旋律。

 第一主题:热情地、抒情性。

 第二主题:欢快地、舞动感。

 第三主题:温柔地、亲切地,歌唱性。

 第四主题:热情、激动地,歌颂性。

 第五主题:急板、热烈奔放。

 同时完成课后实践与创造第四题,说说两个主题的不同之出。

 节拍4/4与2/4的不同,节奏不同,速度不同。

 6、实践体会。让学生伴随《热巴舞曲》用简单的舞步进行体验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

 三、教师总结

 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众多的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与艺术,今天,我们体会到了藏族人民热情的舞曲与舞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多的了解体验各民族的音乐作品。并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

没有底子的人可以先不急着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发声与训练。

唱歌的发声

发声原理

人的发声器官最主要是声带,声带是位于喉咙中部的两条带状肌肉。不发声时两条声带处于静止状态,发声时因呼吸道里的气息经过,两条声带呈若即若离的振动状态,好比空气要逃离一个被捏住端口的气球。当气体通过时,声带振动发声,产生声音。一般来讲,振动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频率越慢声音越低。正是因为每个人声带的长短、厚薄、宽窄的不同,所发出来的声音、音色、音区等也不同。于是就有了男女高音、男女中音、男女低音之分。

唱歌时的发声和说话时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将唱歌时的发声等同于说话时的发声都是不准确的,这样唱歌会让音乐没有色彩,也不符合音乐的发声要求。所以说,说话的发声是不能适应唱歌需要的,我们必须讲究发声方法,才能把普通的声带磨炼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具有科学方法的,有艺术感染力的好声音。

真实的声带是非常小的,它们在开放拉伸时就好比硬币的大小,我们的发声全都依赖于它,因此声带也是非常脆弱的。人的生理结构特征决定了唱歌者必须善待和及时保养自己的声带,如果你渴望在演唱这条路上长期保持稳定和优秀的状态,只有通过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带的系统性训练才能够做到。

2 喉头和声带

喉头和声带,是唱歌的发声器官,是唱歌的核心部位,是打开唱歌艺术宝库的金钥匙。因此,了解喉头与声带在唱歌时应处的位置和状态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唱歌时喉头的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就像我们深吸气时的喉头感觉,因为吸气时的喉头位置比静止的时候略微低一点。我们可以感觉一下,用手放在我们的喉头上,然后深呼吸,这个时候,我们的喉头会往下沉一些,在唱歌时,我们要保持这种状态进行演唱,当然,喉头位置是在运动中的相对稳定,而不是僵死不动的稳定,应该是自然放松的状态。

3 打开喉咙

在唱歌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牙关打开,下巴放松。喉咙打开并不只是咽喉腔部分扩张而已,它包括了喉头、咽腔、口腔的喉咙区域。我们在唱歌的时候需要深呼吸把喉头下沉,用打哈欠的方法把咽腔、口腔这几个地方打开,使它们成为唱歌发声的通道,这就是打开喉咙。

4 打开喉咙的方法

有三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快速掌握打开喉咙。第一种打开喉咙的方法就是半打哈欠,半打哈欠的状态可以让口腔自然打开,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大。半打哈欠其实就是偷偷打哈欠的感觉。所以在唱歌时,咽喉不要紧,要使咽喉张开,让气息自然地送出去,这样才能使唱歌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演唱状态。

第二种打开喉咙的方法就是用微笑的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所说的微笑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的目的是要鼻和咽腔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让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第三种打开喉咙的方法就是在胸部建立支点的方法。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要想象我们的声带在胸口,在胸口发出声音。这种胸支点的位置,比实际的声音位置要低四五寸,唱歌时注意力要转移到胸支点,这个时候喉头就会自然地放松,喉咙也随之打开了。

5 打开喉咙要注意的问题

打开喉咙,要有深呼吸的支持才有可能做到。喉咙即是呼吸器官,也是发声器官,如果喉咙紧张僵硬,气息就只能在胸腔上端和前端,这样会导致气息浅,气息的容量小,而且只能被胸腔所控制,不能发挥出肋骨、腹肌、横膈膜的作用,发出的声音就会紧并且音色苍白无力,所以说打开了喉咙才能获得好的唱歌气息,反过来正确的气息有利于打开喉咙。

喉咙的打开应该建立在每个人的自然声区基础之上,不能盲目扩大,喉咙打开太大容易造成咬字不清。虽然喉咙打开了能增大共鸣,能使声音大声一些,但我们唱歌的时候还要吐字咬字,过分地扩张口腔会影响吐字的清晰。

6 打开喉咙练习

(1)无声训练

现在我们来做张嘴练习。首先肩膀放松,深呼吸,把胸腹腔向外扩张,用手轻轻地抓住下巴,微笑着把嘴巴张开,抬头看天花板。抬头张嘴是为了把牙关打开,当你张大嘴时,将双手放置在两耳下能摸到两个凹陷,这就是你的牙关处。

练习提示:深呼吸,抬笑肌,上口盖向上张开成拱形,下巴不要随着上口盖往上抬,保持平放。

(2)发声练习

用学习过的方法来读以下文字,结合第二章的胸腹式呼吸方法来练习,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地打开喉咙。

a 啦、啦、啦、啦

b 它、它、它、它

c 呀、呀、呀、呀

d 哇、哇、哇、哇

唱歌的共鸣

1 人体的共鸣腔体

唱歌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情感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发声的共鸣腔体的共同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很多,唱歌的共鸣就是指唱歌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从而达到洪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所以要靠人体许多天然的共鸣腔体,如胸腔、咽腔、头腔等将声音扩大。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人的共鸣腔体可以分成胸腔、咽腔、头腔,唱歌发声时,应随着音的升高或降低适当地调节那些可以调节的共鸣腔体。一般来说,高音的共鸣区主要是分布在口腔、头腔,低音的共鸣区主要分布在胸腔,但这样的分布并不是说将各个共鸣体孤立地来用,而是应当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体,即所谓形成整体共鸣,整体共鸣就是胸腔、咽腔、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

2 共鸣的运用

在唱歌发声时,应该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区域的比例,使各共鸣腔体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该加强一些,口腔、胸腔也要有。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腔共鸣应该多一些,胸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加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换音痕迹。在唱歌发声中,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唱歌声音统一、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

3 唱歌共鸣的方法

取得较好的唱歌共鸣,首先要注意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唱歌各种共鸣的方法。

(1)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唱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口腔的前部是硬口盖,也称为硬腭,口腔的后部是软腭,软腭的后面是小舌头,上面是鼻腔。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音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推送离开咽喉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发声时深呼吸、口腔打开、笑肌抬起、声音集中在硬腭上,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容易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及保护声带的作用。

(2)头腔共鸣

头腔共鸣即鼻腔共鸣,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分,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头部的振动而产生的,想要获得头腔共鸣就必须先有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就难以掌握。发声时首先深呼吸,喉咙打开,下巴放松,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沿着上腭骨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共振。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

(3)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较多,也常常在各声部的低声区运用比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方法是,发声时深呼吸,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下巴放松,用叹气的感觉把声音放在胸口上,找到胸腔支点,这时候胸部有明显的振动感。

唱歌的发声与共鸣训练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的方法、乐谱知识的学习、发声的方法以及共鸣腔体的运用方法。本节课我们将综合前面所学到的所有知识来训练自己的发声。发声训练也是唱歌教学中重要的环节,练声是发声训练的基本途径。通过练声环节的学习与训练,一方面可以掌握唱歌的发声技术和方法,改正唱歌中自己嗓音状况和唱歌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纠正唱歌技术缺陷,扩展嗓音唱歌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嗓音唱歌能力的目的。

1 呼吸训练

在第一章节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的方法,本章节我们要把呼吸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唱歌练习中。通过练习,做到吸气到位,呼气控制自如,气息富有流动性及准确换气。

下例每条乐谱,我们将以半音递增的方式来循环练习,例如第一条练习 1、2、3、2、1,唱完以后我们往上移动半音#1、#2、4、#2、#1 继续练习,直到唱到我们能达到的最高音为止,每个音符我们用「啊」来发声。

练习提示:用闻花香的感觉将气息吸到小腹的横膈膜处,用「吸着唱」的感觉去控制气息,用叹气的感觉让气息流动起来。

例 1

0

例 2

0

例 3

0

2 哼鸣训练

共鸣练习最好的方法是用哼唱,即常说的用哼鸣来练习。哼鸣可以让我们掌握从胸腔慢慢过渡到头腔的真假结合,闭着嘴唇发出「m」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就是哼鸣。平时我们哼歌的感觉也是哼鸣,哼鸣时身体自然站立或坐好,把气息吸到我们的横膈膜,胸部自然扩张,肩膀放松,用闭口打哈欠的感觉把喉咙打开,然后想象把一枚鸡蛋放入我们的口腔里,闭上嘴唇,把声音尽量哼到眉心上,哼唱时可感觉到鼻梁上部有明显的振动,鼻子、嘴唇、胸腔处都有明显的振动感。闭口哼鸣是开口唱歌的感觉基础,如果你不能先闭着口唱好,你就不能把张口唱好,哼鸣能有效地调节紧张的腔体。

练习提示:深呼吸,横膈膜控制,抬笑肌,舌头平放,声音哼到眉心。

例 1

0

例 2

0

例 3

0

3 元音训练

a、e、i、o、u 是五个基本的元音(亦称母音),最常见的元音替换是在它们之间进行的。a、e、i、o、u 的发音顺应了自然开口幅度由大到小的规律,在发声训练中使用最多,选择其中两个或三个基本元音进行发声训练也是比较常见的,如 o、u 是声乐教师教学经常使用的元音,这两个元音发声容易形成人体内部的腔体空间,有利于形成高位置集中的声音。通过完成不同元音的唱歌发声训练,可以改善发声技术以及元音的唱歌发声音质,统一元音的位置、音色、状态,从而提高元音的发音品质和准确性,为唱歌语音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练习提示:从中央 C 位置开始,分别向高低音区扩展练习。最初练习时音量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进入高音训练。唱高音时,要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避免喉头随着音高上移。开始练习时单独练习元音,最后再融入各种元音练习。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多在中低音练习,这样我们的喉咙就不会有太大的负担。等练好中低音以后,慢慢再向高音发展。

例 1

0

例 2

0

例 3

0

例 4

0

例 5

0

4 打嘟噜训练

打嘟噜练习就是吸好气以后,把嘴唇轻轻地闭起来,然后用气息吹动嘴唇发出嘟噜(du)的声音,是一种借助双唇颤动发声的训练方式。这样的练习不但能放松紧张的嘴唇和喉头,也能帮助我们体会到横膈膜的支持,锻炼我们的气息,更容易使声音进入头腔产生共鸣。

练习提示:下巴、舌头和喉咙自然放松,保持喉头位置稳定。

例 1

0

例 2

0

例 3

0

5 音阶训练

音阶训练通过加快音乐速度,形成相对快速地换气与咬字吐字,它主要是练习嗓音跑动的灵活性,声音的颗粒感和发声位置的统一,同时也训练了唱歌中的快速换气。

练习提示:气息要均匀,不能太猛,否则声音会呆板。唱清楚每一个音和字,做到音上有字,字上有音。

例 1

0

例 2

0

例 3

0

唱歌的吐字咬字

吐字咬字

唱歌的吐字咬字

唱歌是语言的艺术,唱歌者如果不清楚歌词,就不能准确表达歌曲内容,听众可能很难被你的歌声感动,所以吐字咬字是表达感情的重要介质。在训练声音的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有这样的疑惑,在唱歌的过程中,自己感觉已经把歌词演唱出来了,但观众还是听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其实答案很明显,我们在演唱歌曲时往往会不经意地带上自己浓浓的地方口音,比如有些地方 n 和 l 分不清楚,有些地方平舌音、翘舌音也分不清楚,以至于演唱歌曲时别人往往不知道你到底唱的是什么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只有勤学苦练,把我们的普通话逐步地加以纠正,才能让大家清楚你在唱什么。虽然在当代流行唱法中有非常多个性鲜明的吐字咬字风格,但我们还是应该打好基础,学习最基本的吐字咬字,唱歌语言的掌握与运用是唱歌技术的重要训练课程。

我国传统声乐教育要求吐字做到「字正腔圆」。字正是指能够清晰辨认每个字,腔圆是指演唱时强调字音的开合准确。要做到字正腔圆就必须掌握汉字发音的规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汉字的发声过程,即由字头、字腹和字尾三部分组成,做到咬好字头,唱好字腹,收好字尾。其次,由于我国的语言文字繁多,千变万化,根据收尾的部位不同,我国的传统演唱将汉语语言的韵尾归纳为十三个韵脚,即「十三辙」。最后声调也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辨「四声」才能将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表达出来。

2 吐字咬字的基本方法

人类的语言是由元音和辅音构成的,在汉语中,元音称为韵,即韵母,是声母后面的部分,辅音称为声,即声母,是音节开头的部分。唱歌中咬字是唇、牙、齿、舌、喉等发声器官把字头的声母运用发声方法,咬成不同形态的字。吐字是唇、牙、齿、舌、喉等发声器官把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型予以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以下是唱歌中吐字咬字的一般规律。

(1)咬好字头

字头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即唇音 b、p、m、f,舌音 d、t、n、l,牙音 j、q、x,齿音 z、c、s、zh、ch、sh、r,喉音 g、k、h。辅音是元音的准备阶段,影响着元音的形成和清晰度。辅音发音时千万不能延长,一定要咬得干净利索,着力点准确,如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点在舌尖,牙音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咬字时,气息要有爆发力,要咬而不死,否则会影响字腹的发音。

(2)唱好字腹

字腹即元音(韵母),是字发声引长的部分,是唱歌好坏的关键环节。字腹要发得圆润丰满,音韵准确,要保持元音口型不变,气息不断,否则吐字就会含糊不清。字腹按照不同韵母的口型要求分为「四呼」,由「齐、开、撮、合」四类组成。a、e、i、o、u 是 5 个基本元音,其中 a、o、e 为开口呼,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i 或以 i 为开头的元音为齐齿呼,发音时用力在齿,口呈扁平形。u 和 u 为开头的元音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型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

(3)收好字尾

字尾是指结尾的部分,收好字尾即归韵,字尾要收得干净准确,恰到好处,收尾时气息要拖在音韵上。在唱歌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完整地唱出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单韵母的字是没有字尾的,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即可。复韵母的字,应注意收音。如收 ai、ei、uai、uei 的韵尾时,应收 i 音,嘴角微向两边咧开。收 ao、ou、iao、iou 的韵尾时,应收 u 音,双唇应向前微撮。收 n 字尾音时,软腭下降,舌尖抵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收向前的 n 音。收 ng 为字尾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

(4)总结

在具体唱歌中我们应该做到

※字头咬准要有力占百分之十的长度。

※字腹延长不变形占百分之八十的长度。

※字尾收音归韵要到位,占百分之十的长度。

如大海的海字,字头 h 要唱得短占百分之十的长度。

字腹 a 要唱较长占百分之八十的长度。

字尾要归 i 韵占百分之十的长度。

字头要发得短而有力,接着保持字腹 a 的口型,最后字尾 i 收尾。

总之,唱歌的语言要吐字清楚,字正腔圆,只有唱清楚了,大家才能听懂你唱的是什么内容,才能引起听者的共鸣。

3 声调

除了声母和韵母以外,构成汉字的第三个因素是声调,就是音的高低升降。唱歌者首先要能分辨「四声」,即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和去声。汉语中,若字的声调不对,唱出来的字仍然容易使人误解,如「花」字,发音时声调应该是较高又平,发音后保持住原音高平直送出,但是如果声调较低发音后向上滑,就会发成「华」字。所以我们必须把四声搭配得当,形成声调的对比,有起有落,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朗读起来才好听,唱起来才易于上口,才能将汉语的节奏美和旋律美表达出来。

十三辙

1 什么是十三辙

汉语中的十三辙是用来为韵母字尾收音、归韵的十三种韵脚,汉语中的十三辙指的就是汉语的十三个韵部,汉语与西洋语言不同,它组成词语和语句的单位是单字,而不是字母,意大利语只有五个元音,我国的汉字却有三十五个韵母。我国传统的诗词歌赋把这些韵母归纳成十三个辙韵,它们是发花辙、梭波辙、乜斜辙、一七辙、姑苏辙、怀来辙、灰堆辙、遥条辙、由求辙、言前辙、人辰辙、江阳辙、中东辙。这些辙韵,在口腔内部除了有各自的发音过程外,在口腔外部也存在口型状态的规律,一是横型一是竖型,例如发花辙、乜斜辙、一七辙、怀来辙、灰堆辙、言前辙、人辰辙、江阳辙为横口型,梭波辙、遥条辙、由求辙、中东辙、姑苏辙为竖口型。优秀的声乐教师通过唱歌者的口型,就可以判断出唱法的正确与否,所以说无论是学习表演、戏曲、播音、声乐哪一门学科,都应当学习了解十三辙。

2 发花辙-曲例《爱的代价》

以 a、ia、ua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不要喷话筒。

例字

a 它 答 马 那

ia 家 霞 恰 贾

ua 挂 花 画 夸

曲例《爱的代价》

歌词下方标注「0」的地方都为该辙的运用,本章节所有曲例都以这种方式安排。

0

3 梭波辙-曲例《我真的受伤了》

以 o、uo、e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不要喷话筒。

例字

o 波 泼 摸 佛

uo 朵 落 错 罗

e 舌 哲 射 了

曲例《我真的受伤了》

0

4 乜斜辙-曲例《寂寞的季节》

以 ie、üe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要注意把字立起来吐,注意口腔两侧的开度。

例字

ie 别 姐 写 谢

üe 薛 雪 学 穴

曲例《寂寞的季节》

0

5 一七辙-曲例《如果没有你》

以 i、ü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鼻音不要太重,口腔微张。

例字

i 起 比 里 细

ü 距 驴 女 去

曲例《如果没有你》

0

6 姑苏辙-曲例《领悟》

以 u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字与字的连接要圆润。

例字

u 舒 土 古 读

曲例《领悟》

0

7 怀来辙-曲例《如果这都不算爱》

以 ai、uai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不要位置太靠前。

例字

ai 开 来 白 该

uai 坏 乖 拐 怀

例《如果这都不算爱》

0

8 灰堆辙-曲例《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以 ei、ui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下颚微开。

例字

ei 被 杯 美 累

ui 最 追 会 岁

曲例《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0

9 遥条辙-曲例《新不了情》

以 ao、iao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尾音要轻。

例字

ao 包 套 草 靠

iao 脚 鸟 表 小

曲例《新不了情》

0

10 由求辙-曲例《我们说好的》

以 ou、iu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不要用滑音。

例字

ou 走 州 搜 手

iu 球 牛 酒 秀

曲例《我们说好的》

0

11 言前辙-曲例《传奇》

以 an、ian、uan、üan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不要唱的太白,太靠前。

例字

an 弹 男 赞 散

ian 先 连 点 篇

uan 转 软 选 卷

üan 宣全选 权

曲例《传奇》

0

12 人辰辙-曲例《月亮代表我的心》

以 en、in、un、ün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用鼻音。

例字

en 真 沉 本 分

in 金 民 品 斤

un 春 坤 笋 村

ün 君 群 军 裙

曲例《月亮代表我的心》

0

13 江阳辙-曲例《菊花台》

以 ang、iang、uang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将口腔开大些。

例字

ang 方 盲 浪 上

iang 两 娘 向 香

uang 装 黄 床 创

曲例《菊花台》

0

14 中东辙-曲例《无底洞》

以 ong、eng、iong 为尾音的字都归于该辙,在唱歌中注意将口腔开大些。

例字

ong 松 从 空 龙

eng 风 碰 朋 封

iong 胸 穷 琼 熊

曲例《无底洞》

0

唱歌中的基本技巧

如何了解自己的音域以及唱歌音准的练习

什么是音域

音域就是我们能从最低音唱到最高音之间产生的音的距离。我们每个人的声音也有不同的音域,音域的高低是由个人的条件决定的,比如女低音音域比女高音的音域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的练习,往上或往下扩宽自己的音域。

2如何了解自己的音域

想要了解自己的音域,首先可以找一台钢琴或电子琴,如果身边没有钢琴可以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下载钢琴 App,然后从中央 C 的位置开始,以半音往下找,找到自己能唱的最低音,接着我们再以半音往上找,找到自己能唱的最高音。找自己音域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我们前面章节所讲的呼吸以及发声方法来演唱。

练习时深呼吸,保持

第一个要注意的是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

无法打开声音的原因有两个:

1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

2气息不稳

(方法):

一 技巧

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放松喉头,闭合声门(声带),象金鱼吐泡泡一样轻轻地发声或低低的哼唱,,体会胸腔的震动

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

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看看是否打开了然后发出一些元音,如"a"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

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顺便长啸一声

注意:在大声说话时,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切记,一定要"放松自己",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而忘了说话内容

二气息问题

发音震动,震动气息,要使声音洪亮,中气十足,就要有饱满的气息呼吸要深入持久,要随时保持一定的呼吸压力平时可以多做些深吸缓呼的练习最好在练习说话的时候先站起来,容易找到呼吸状态,要坐的话,也要坐直,上身微微前倾

运用气息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要在上述的呼吸压力中缓缓的释放,并且要善于运用,嘴唇把气拢住这样来保持胸腹和嘴唇的压力平衡

三声线问题

我们的发音,有一个不容易察觉的线路,比如打呼哨,声音很响亮,道理就在于气息畅通,声音集中,通行无阻说话也是这样,要尽量让自己的气息贯通,让气音尽量沿着口腔内部的中纵线穿透而出 这样才能使声音集中而响亮

下面我们说下唱歌的基本方法

一:姿势

1身体要直 2重心要稳 3上胸要开 4双肩要松 5面部自然 6精神振奋

二:呼吸(呼吸方法有多种我们应曲风而异)

1锁骨呼吸法 2胸式呼吸法 3腹式呼吸法 4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一般我国的美声唱法多才用与第4种:胸腹失联合呼吸法通俗就较为随意点了)

练习呼吸的方法:

(一)可分无声呼吸练习:1快吸快呼 2快吸慢呼 3慢吸慢呼

(二)发声呼吸练习顿音连音或连顿结合的练习

再说下唱歌时应该如何起音;

第一,要防止用过多和过猛的气息去冲击声带

第二要防止声带过于松垮,不积极拢闭合去挡气

第三,要防止起音时喉头挤,卡,压,使喉头失去弹性

起音时,一定要做到发生自然,气息柔和,打开喉咙,稳定喉头,声音流动,并将打哈欠,放下喉头,空气通过声门而吹的三个动作,在同一时间完成同时还要掌握好气息,声带共鸣的协调配合速度

闭合哼鸣的练习方法:

1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和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

2用口鼻垂直吸气,鼻孔兴奋张开哼唱时,要有流鼻涕的感觉,要均匀柔和地从鼻腔向外叹气,一定要有叹气感通畅感横膈膜有各显的支持点

3哼唱时,嘴似闭非闭,上下齿不要咬死,舌头平放,舌头舔在下牙床上,喉头下沉轻轻提气

4哼唱时,声音是从上口盖以上发出的,眉心和鼻深处有轻微的振动感,而且每个音都是从同一位置上哼出来的

最后我们说下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又为流行唱法,比较强调歌唱者本人的自然噪音,并不特别讲究声音的共鸣和音量,但强调情绪的渲染,非常重视歌曲感情的表达

演唱上要求吐字清晰,音调流畅,表情真挚,有时如口语说白似地低吟浅唱有时又强劲有力地高声喊唱带有极调的倾诉性和宣泄性,具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和表现风格的能力:同时也很注意歌唱的自然化和生活化使用话筒演唱也是通俗唱法的特点之一,很讲究使用话筒的技巧,充分发挥电声扩大音量和美化声音的作用以减轻演唱的负担在唱法上也有结合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前者如日本的浪曲新唱,后者如法国小曲中的美声派

通俗唱法在表演形式上灵活自由,有较多的形体动作(甚至配上半舞),充分发挥演唱者的特长在服饰上,往往标新立异,鲜艳夺目,在伴奏上大量使用电声乐器,并配以多变的灯光效果,造成听觉,视觉上统一的强烈刺激的演唱效果

补充下演唱的整体布局:

歌唱的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要准确深刻地表现好歌曲的内涵,首先必须认真研究歌曲的音乐和歌词,认真分析研究乐谱,歌词和表情记号所要表达的感情内容,是歌唱者进行再创造的首要任务只有讲歌曲读熟,背熟,弄清歌词的内容和音乐中各种表情记号的意义和内涵,分析理解歌曲的基本风格情调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之后,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进一步的艺术处理

在精确,熟练地学会歌曲乐谱的同时,应讲歌词多朗读几遍,歌词的文学语言形象也是歌唱艺术创造音乐形象的基础

音乐是歌曲的灵魂,在熟读乐谱的过程中,要反复体悟音乐的感情特征,领略歌曲音乐的旋律美,理解歌曲音乐的意境

当我们讲一首歌曲已经唱得很准确,熟练,而且对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感情形象有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后,就可进入更为深入的演唱的整体布局阶段

写文章讲究结构,作画讲究构图,演唱艺术表现也同于此理,演唱者在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作品的时代背景,歌词的语言规律,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结构形式之后,就要讲个人对作品的感情体验溶金其内,运用自己的音乐思维展开内心的音乐想象,在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声音形象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对演唱的声音特质,色彩变化,音乐的连接方式,旋律的起承转合,高潮,收尾以及感情发展的层次变化等等进行整体的设计构思选择最佳的演唱手段加以表现例如如何用速度的快慢疾徐,音量的大小收放,力度的轻重强弱,节奏的抑扬顿挫,音色的浓淡明暗,声音线条的连断圆润,语气及语调的变化等等声乐表现手段来体现。同时对歌曲旋律的分句,吐字行腔,气口安排,声音的运用等方法作出统一的布局安排调动一切的声乐技术手段为塑造完整动人的声乐艺术形象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声乐技巧的使用也必须得当有如作画,什么地方需要浓墨重彩的涂抹,什么地方需要轻描淡写的勾勒,都必须服从歌曲内容和整体布局的安排,切忌脱离歌曲内容无目的地炫耀卖弄声音技巧

另外应当注意掌握歌曲不同的风格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音乐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应有意识地去熟悉各种风格的歌曲

补充下关于颤音的问题:

颤音,实质是用气息演绎歌曲的时候,强大的气流冲击口腔和鼻腔后部所产生的震动,小腹给予气息的压力产生了气流。我倒不赞成流行音乐一定要用这样死板的方式产生颤音,有些歌星通过喉结的抖动(刘德华)和嗓子眼的一紧一松(张信哲)“做”出了颤音。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种风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们也具有强大气流的颤音。所以,还是那句话,气息是根本。用了气息,自然会有气流的冲击产生颤音。对于流行歌曲,有些低调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样每个字都在气息上,有时似一种悄悄话,有时像一种无奈的叹息,不会有强大的气流支持你的颤音,这时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来修饰你的尾音,我认为流行歌曲的颤音表现不完全气息顶出来,有时候抖

抖喉结,控制嗓子眼里的声音也未尝不可,只要整体在歌曲的氛围之中不受影响即可。

没有颤音的朋友如果铁定对颤音垂涎三尺,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好笑吧?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再慢慢的转成“你~”的发音,再唱一些“你”结尾的一句歌……呵呵,这只是一种感受喉结抖动的颤音方式,与气息发声不一样,保准声乐老师看了会气死!但没件事都需要循序渐进,慢慢揣摩,不妨试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691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