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的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比较,第1张

二人在生平、思想、诗歌艺术风格的比较如下:

1、生平比较: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2、思想比较: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诗歌艺术风格比较: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

-杜甫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

杜甫诗风则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与李白的浪漫主义相反,杜甫主张现实主义,笔风犀利,言辞朴实,写景也多用白描,感人于小节大义。

李白和杜甫的对比:

1、派系对比: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2、成就对比: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3、文学对比:

李白: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杜甫: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

——李白

——杜甫

我更喜欢李白原因有这几个,第一,李白的风格是浪漫主义李白成长在盛唐,在他的诗中,更多的是我在写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热爱之情。杜甫就不是这种风格了,他的诗里都是忧国忧民的风格,对于现在身处太平盛世的我来说,李白诗里的风格更让我感同身受,歌唱太平盛世,歌唱大好河山,这般快活,着实令人羡慕。

第二,我更喜欢他的狂放不羁。李白的狂放不羁是举世闻名的,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这是李白才有的待遇。他的思想里,似乎有一种和儒家思想不一样的东西,他有清水出芙蓉的气质,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有天然去雕饰的率真,这就是李白,我觉得很多女孩都会喜欢这样飘逸且自由的男子。

第三,他的乐观豁达是令人着迷的。这种乐观豁达不是有的诗人强做乐观的慰藉,而是真正从心底里看出的乐观,似乎困难在他这里不能成为忧郁悲愤的东西。不然怎么会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诗句,怎么会写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他的这些诗里有别人比不了的气度,这些诗句壮丽,却没有堆砌辞藻的感觉,这就是李白。

爱李白,因为他的狂放不羁,因为乐观豁达,因为浪漫天真,他是鹤立鸡群的存在,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不会被这黑夜所埋没。爱李白,就是爱他这种本性里流露出的率真,不被世俗所左右的清高和独立,他就是这样,一个且清醒且独立的存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34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