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特点

唐诗的特点,第1张

1、唐诗形式是多样:

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2、唐诗的风格丰富多彩、推陈出新: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扩展资料:

唐诗繁荣的原因:

在隋末的农民蜂起的大起义中,原隋朝大官李渊和他的儿子们(世民与兄建成),其中李世民功劳卓著。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诗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统一的帝国(疆域约1100多万平方千米)。并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先进、文明的国家。

在唐鼎盛时期不仅物质富庶繁华,而且文化也极其繁荣,而诗歌更是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参考资料:-唐诗

请问一下有人知道唐诗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从时间上说,唐朝分为初唐(公元618-713)、盛唐(公元713-766)、中唐(公元766-835)、晚唐(公元835-906)4个阶段。从格律上说,唐诗的格律形成于盛唐时期,大约是李白(生于公元701年)与杜甫(生于公元712年)之间。虽然李白只比杜甫大11岁,李白的大部分诗词没有后来人们所遵循的“唐诗格律”(当时叫近体诗)的形式,而杜甫的诗作则只有其年轻时候作的极少数诗不合律。

下面再细说一下各时期的诗风

初唐时期的前五十年诗风是南朝诗风的延续。所谓“南朝诗风”就是陈后主那些人描述宫廷生活的那一类唧唧歪歪的诗风。后半个世纪则有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的革新,使得“清新”成为主流诗风。

盛唐时期,唐诗比较繁荣,有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

中唐时期,浪漫主义消减了,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冷静观察与深刻思考,可以说是杜甫等人开创现实主义的深化,盛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作偏重于对社会现实的直接描述,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作更偏重于冷静观察后的深刻思考。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风是中唐诗风的主流;保留浪漫主义色彩的李贺这些人不占主流;还有个之流是在艺术上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韦应物、柳宗元、刘禹锡虽然风格上各有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属于现实主义诗派。

晚唐时期,因为社会日趋黑暗,诗人大多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社会的黑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隐忧,大胆揭露和抨击社会现实是这个时期诗风的主流。主要代表人物有杜牧、李商隐、皮日休、杜荀鹤、聂夷中等。

以上评论纯属个人见解,但愿能获楼主的认同。

中唐是唐诗的繁衍期。此时的风格流派比盛唐更多: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盛唐诗风;韩愈、孟郊有意发展杜诗雄奇的一面,形成了以横放杰出、排瘦硬为特点的韩孟诗派;李贺更融合楚辞、乐府和李白的浪漫色彩,独树诡丽瑰奇之一帜;刘禹锡、柳宗元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借山水以抒幽愤,亦有独到的浑成清峻的特色。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之中有些人在语言上刻意推敲,如韩愈、孟郊,有些人在意境上着意刻画,如李贺、柳宗元,有些人尤喜以议论或散文入诗,如韩愈,这都不但进一步丰富了“唐音”,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宋调”。

杜工部集 杜甫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32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