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第1张

问题一: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谁?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欧亨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而能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只有莫泊桑。

问题二:简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那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退居次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它因对现存秩序的强烈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描绘个人在克服周围环境带来的挫折中所进行的斗争。现实主义者爱用长篇小说这种形式,因此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批判现实主义文 流盛行的历史原因: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

19世纪30年代在欧洲兴起的按事实描写生活,并对现存秩序进行强烈批判的文学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问题三: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哪些 普希金(1799一1837)是俄国传统进步文学的集大成者,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抒情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情调。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开俄国文学史上“多余人”形象的先河。其作品的俄罗斯文学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开创了俄国文学的新时代。

莱蒙托夫(1814―1841)是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短促的27年中创作了400多首抒情诗和一部长篇小说――《当代英雄》(1840)。小说主人公毕巧林对贵族社会空虚的生活深感不满,但又徒有过人的才华,缺乏生活目标,于是玩弄人生,浪费生命。莱蒙托夫借毕巧林的日记写出了俄国文学史上又一个“多余人”的自我认识,开了俄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心理分析和心理描写的先河。

费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中期最伟大的俄国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罪与罚》《 》《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他和列夫・托尔斯泰一起并列于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小说家之列,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可算得上俄国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两部巨著。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问题四:屠格涅夫,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和( )家,成民作为( ) 屠格涅夫,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诗人)和(剧作 )家,成名作为( 猎人笔记)。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即伊万・屠格涅夫(1818-1883),是十九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诗人和剧作家,早期写诗(《帕拉莎》《地主》等)。1847~1852年发表《猎人笔记》,揭露农奴主的残忍,农奴的悲惨生活,因此被放逐。在监禁中写成中篇小说《木木》,对农奴制表示 。以后又发表长篇小说《罗亭》(1856年)、《贵族之家》(1859年),中篇小说《阿霞》《多余人的日记》等,描写贵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好发议论而缺少斗争精神的性格。在长篇小说《前夜》(1860年)中,塑造出保加利亚革命者英沙罗夫的形象。后来发表长篇小说《父与子》,刻画贵族自由主义者同平民知识分子之间的思想冲突。后期长篇小说《烟》(1867年)和《处女地》(1877年),否定贵族反动派和贵族自由主义者,批评不彻底的民粹派,但流露悲观情绪。此外还写有剧本《村居一月》和散文诗《傻瓜》等。屠格涅夫多以写作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要,他的创作为俄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问题五: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哪些及其作品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中国明清时期的《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属于批判小说。2013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未庄的传说》也是当代文坛上名副其实的现实主义批判小说。

问题六:谁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这个人是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

笔名果戈里。

果戈理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创作与普希金的创作相配合,奠定了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问题七: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1,诞生了一批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两座高峰之一(另一座巴尔扎克),列宁认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果戈理《死魂灵》对俄国封建农奴制进行有力的带泪的批判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进行全面的挖掘给现代文学已最大深度的启示。

还有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伊凡・亚历山大罗维奇・冈察洛夫

2,小人物系列,多余人系列,自然派,新人系列都是文学成就

3,艺术探索领域多样化,小说艺术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描绘的内倾性与外倾性,叙事文学的发达。

4,哲学,托尔斯泰主义,人道主义的博爱平等理念,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和甘地的影响,人的生存处境的揭露。

问题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 C

您好!

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阿·托尔斯泰,苏联俄罗斯作家,列宁勋章获得者,苏联科学院院士。代表作《苦难历程》和《伊凡雷帝》。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1910)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迷惘、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 “俄国革命的镜子”。《名人传》的三个主人公之一,在《托尔斯泰传》中。

  屠格涅夫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语: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英语:Ivan SergeevichTurgenev,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俄历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 日,生于一个旧式富裕家庭屠格涅夫的创作生涯始于大学时代 。1834年写成处女作诗剧《斯杰诺》,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1843年发表的叙事诗《巴拉莎》标志着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别林斯基从这部诗作中看出了作者“独特的才华”。此后他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第一篇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说《安德烈·柯洛索夫》。继而发表叙事诗《地主》和中篇小说《彼土什科夫》,它们已显示出自然派和果戈理的影响。他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食客》、《贵族长的早宴》、《单身汉》等,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风习。50年代初发表的中篇小说如《多余人日记》和《雅科夫·帕辛科夫》等。剧本《村居一月》第一次反映出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的矛盾。1855年屠格涅夫发表著名剧本《村中一月》,开始逐渐关心知识分子与贵族的冲突问题。1856年他发表小说《罗亭》,塑造了一个具有革命激情,但是缺乏行动的小贵族的叛逆者的形象。1859年屠格涅夫发表《贵族之家》。1860年他发表小说《前夜》。塑造了一个革命者英扎罗夫的形象,杜勃罗留波夫非常看重这片小说,发表了著名评论《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断言“前夜离随之而来的白天总是不远的”认为屠格涅夫描绘了革命的前夜。屠格涅夫不同意这一断语,希望涅克拉索夫不要发表这篇评论,涅克拉索夫没有同意,导致了屠格涅夫和《现代人》杂志的决裂。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父与子》主人公巴扎罗夫狂傲,重视行动,重视科学实验。是作者假想的新人形象,但是遭到民主派的抨击。

  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Аnton chekhov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Чехов1860~1904)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主要作品 《伊凡诺夫》(1887)、戏剧《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大都取材于中等阶级的小人物。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柳树》 《代表》 《胖子和瘦子》 《渴睡》

  《在催眠术表演会上》 《坏孩子》 (《小职员之死》《变色龙》(被选入语文书八年级上册)《我的“她”》

  《拨萝卜》(仿童话) 《假面》 《牡蛎》 《必要的前奏》

  《未婚夫和爸爸》 《小人物》 《预谋犯》 《相识的男人》。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 1883)

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于世袭贵族之家,1833年进莫斯科大学文学系,一年后转入彼得堡大学哲学系语文专业,毕业后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别林斯基好评,二人建立深厚友谊。

1847~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在狩猎时所写的随笔形式出现的,包括25个短篇故事,全书在描写乡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写了著名的反农奴制的短篇小说《木木》。

19世纪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旺盛时期,他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罗亭》(1856)、《贵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与子》(1862)、《烟》(1867)、《处女地》(1859)。其中《罗亭》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塑造了继奥涅金、皮却林之后又一个“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罗亭死于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战中。《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亲英派自由主义贵族代表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但巴札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是旧制度的叛逆者,一个“虚无主义者”,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他宣称要战斗,但却没有行动。小说问世后在文学界引起剧烈争论。

从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著名作家、艺术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对俄罗斯文学和欧洲文学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进程

一、十九世纪前期俄罗斯文学:十九世纪前期是俄罗斯诗歌的繁荣期,小说和戏剧的奠基期。在这个时期,浪漫主义首先成为文坛主流并发展到顶峰。

1、俄国浪漫主义的产生时间:十九世纪初

2、俄国浪漫主义的产生原因:A、1812年卫国战争后,俄罗斯民族意识与个人意识空前觉醒,B、俄罗斯文学本身有融入欧洲文学进程的内在要求。

3、俄国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

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茹科夫斯基(哲理-心理传统),雷列耶夫(公民传统),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等。

4、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1825年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格里鲍耶陀夫发表现实主义喜剧《聪明误》,普希金完成现实主义历史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部分章节,另外,普希金的抒情诗也表现出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性质,尤其是《书商与诗人的谈话》,可以说是诗人现实主义意识的一份独特宣言。

二、十九世纪中期俄罗斯文学:从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现实主义始终主宰着俄罗斯文坛。早年的“自然派”作家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的中坚力量。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和皮萨列夫的文学批判成为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理论支柱。

1、小说领域出现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三驾马车”。以他们的长篇小说为代表的俄罗斯文学在十九世纪中期超越了世界文学的先进水平。

2、诗歌领域形成了以丘特切夫、费特为代表的纯艺术派与涅克拉索夫及其流派为代表的公民诗歌的双峰对峙。

3、戏剧领域以奥斯特罗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戏剧走向成熟。

三、十九世纪后期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危机期,也是过渡期和转型期。

1、在体裁上,文坛上小型叙事体裁(短篇小说)勃兴,长篇叙事体裁(长篇小说)衰落;戏剧和诗歌发生转型,朝着现代主义方向位移。

2、从创作方法来看,现代主义悄然崛起,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出现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趋势;小说领域出现了自然主义流派。

《父与子》是俄国小说家伊凡·屠格涅夫的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862年。

书名的俄文名称Отцы и дети(Ottsy i Deti)的意思是“父与孩子”,但基于谐音关系,作品的英文名称一般都译作Fathers and Sons,即父与子。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在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

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出于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立场反对农奴制。

风格

他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抒情;他的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刻画生动尤其是女性艺术形象,描写的大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扩展资料:

人物影响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现实主义精神充分、现实主义手法纯熟的俄国小说家。从整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史看,他以自己反映了“生动活泼的真实”的小说创作结束了俄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时期。他的出现,标志着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新的成熟的阶段。

屠格涅夫忠于自己的天性和创作个性,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和果戈理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有效地利用了俄国和西欧的浪漫主义的积极成果,锤炼和创立了他自己的独特的现实主义小说,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宝库,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拥有全欧乃至全世界影响的俄国小说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和丰富的艺术经验,扩大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为俄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的确立和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屠格涅夫的创作反映了俄国从封建农奴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典型,成为俄国解放运动艺术编年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洁、朴素、细腻、清新、抒情味浓的艺术风格,对俄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列宁称他是“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他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一起,被人们称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 

屠格涅夫也为俄罗斯语言规范化作出了贡献。

人物评价

屠格涅夫是非常聪明的人,具有非凡的诗的才能。(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评)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语言的巨匠。(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评) 未来的文学史专家谈及俄罗斯语言发展时,一定会说,这种语言是普希金、屠格涅夫和契诃夫创造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评) 

屠格涅夫是“卓越的俄罗斯作家”。(列宁评)

参考资料: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股新的文学潮流——批判现实主义。随后,它迅速发展成为全欧性的“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高尔基语)”文学潮流。

1社会基础

现实主义文学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和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标志着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着文学,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方面,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

大资产阶级依靠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强大支持,在18世纪末发动法国大革命,又与封建贵族阶级几经较量,终于取得彻底胜利,成为社会政治权利的主宰。当初他们向中小资产阶级允诺的好处无一兑现,相反,他们开始向当初的同盟军进行压迫,导致中小资产阶级幻想的破灭。理想中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都成了水中月、雾中花。他们开始正视冷酷的现实,正视当权的大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

还有很多:

http://61153231109/cms/books2/wgwx/content/07/0701ht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4241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