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纸伞”的诗词,古诗现代诗歌均可,最好是由著名作家创作的。

关于“油纸伞”的诗词,古诗现代诗歌均可,最好是由著名作家创作的。,第1张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正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

作品赏析

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

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用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

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就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地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地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地抒情形象。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但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但朦胧的诗意。

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的,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

《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深情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大去处。

--雨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618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