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赞》观后感

《红梅赞》观后感,第1张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红梅赞》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梅赞》观后感 篇1

昨晚去上海大剧院观看了大型现代舞表演《红梅赞》,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不足两个小时的演出,着实让我提前体验了一把党员先进性教育。

虽然,对于这种用肢体语言表达故事情节的演出看不太明白,但是因为对《红梅赞》的故事早就知道,所以看到人物江姐,小萝卜头,疯老头等等的舞蹈表现也能够领会精神了。

《红梅赞》和以前看过的《野斑马》完全是两种风格。《红梅赞》演员阵容不多,但是舞台背景和灯光效果极其棒。演员身上的铁链随着舞动声声作响,让我沉浸在他们的表演之中。

《红梅赞》观后感 篇2

一进国家大剧院,出乎意料,人满为患,人头攒动。没想到来看红色经典舞剧的人还真络绎不绝。心中不免佩服杨威。

说起杨威,可能大家不是很熟。这部舞剧《红梅赞》总导演就是杨威,也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是从残奥会开幕式一起走过来的,在创作过程中,杨导曾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对于杨导的艺术造诣,很是佩服。

走进大厅,就碰上了阿森,阿森在舞剧《红梅赞》里扮演江姐的爱人老彭。他很高兴的朝我走过来,没变,还是那么帅气,浑身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说心里话,很是感激他。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疾步检票,安检。

正当我们办完手续时,眼前一抹红色映入我的眼帘,背后是一袭齐身黑发,此人正在打电话。但是总感觉似曾相识。正当我准备回头进剧场时,她回过头来。啊,是杨导。“国辉。国辉”,还没当我叫杨导时,杨导大声喊出我的名字。我赶紧跑到杨导跟前,杨导没有很大变化,只是略微憔悴了。我很高兴,同时又很后悔,后悔今晚应该为杨导献上一束鲜花。

演出正式开始。舞剧《红梅赞》取材于20世纪40年代末,发生在重庆渣滓洞狱中的真实事件,是歌剧《江姐》的姊妹篇,是同一首主题歌繁衍的并蒂花。

大幕徐徐升起,粗重的锁链,黑暗的铁牢。不屈的志士在抗争。他们当中可以看到一对年轻的恋人,“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监狱之花”的母亲(开场时是孕妇),“老大哥”、“齐晓轩、”成岗“和一位疯老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备受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当然也有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变节偷生的叛徒。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酷刑吊打和各种利诱,江姐她们大义凛然,刚毅顽强,叛徒则摇尾乞怜,为虎作伥。为给受刑昏迷的江姐送去各牢房凑集起来的一碗水,年轻志士竟被敌人摧残死去。

于是,各牢房团结一致,开展了义无反顾的绝食斗争,就连天真的孩子“小萝卜头”也忍住饥饿的煎熬,懂事的紧紧依偎在妈妈的身边,他小小心灵里憧憬的依然是那自由飞翔的蝴蝶。

在这与死亡相伴,艰苦卓绝的时刻,女青年思念着自己相依相恋的情侣,江姐思念着自己相爱相伴的丈夫老彭。

敌人末日临近,开始了疯狂的屠杀。

“小萝卜头”带着飞翔的梦幻和母亲一道含笑从容的走向了刑场;在屠杀的枪声里,“监狱之花”带着嘹亮的嘀鸣降临到人间,而他英雄的母亲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舍身就义。

伴随着解放大军进军的炮声,志士们远隔云天地听到了开国大典隆隆的礼炮,新生儿的嘀哭代表了大家对胜利的强烈渴望。江姐带领难友们,用自己的忠贞绣成了红旗。

一排排倒下,一排排冲上来,理想,信念在胸中燃烧,志士们在烈火中永生。

当胜利的曙光照耀大地的时候,彩虹搭起了天梯,红日展开了笑脸,万里长空,忠魂起舞。为了新的世界,为了新的中国,无怨无悔。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放,高歌欢迎新春来。”

41年前,空政歌舞团演出歌剧《江姐》,一首“红梅赞”唱出了中国***人为了革命事业粉身碎骨也心甘的铮铮铁骨;2001年,空政再续“红岩”魂,他们精心打造的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以极有冲击力的舞蹈语汇,在江姐身边树起了一排红岩烈士群像,凛然悲壮,“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2005年13日至17日,这部红色经典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红梅赞》的编导杨威说,他想让观众感受到《红梅赞》对红岩烈士群像全新的解读。

《红梅赞》观后感 篇3

从未看过舞剧,《红梅赞》却让我体会到了舞剧这种艺术的魅力:诗化的情节,舞化的人体,极具震撼力的艺术视听效果,给人以气势恢弘、荡气回肠之感。

黑暗的铁牢中,不屈的志士在英勇地抗争着。他们中有“疯老头”,一对年轻的恋人,“小萝卜头”和他的妈妈,临近分娩的孕妇,还有备受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及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变节偷生的叛徒,等等。舞剧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酷弄吊打和各种利诱,江姐她们大义凛然,刚毅顽强,叛徒则摇尾乞怜、为虎作伥。在那阴暗的牢房中,他们团结一致,开展了义无反顽的绝食斗争。就连天真的孩子“小萝卜头”,也忍住饥饿的煎熬,懂事地紧紧依偎在妈妈身边。

在这与死亡相伴,艰苦卓绝的时刻,他们毫不畏惧,小萝卜头小小心灵里憧憬的依然是那自由飞翔的蝴蝶,女青年思念着自己相依相恋的情侣;江姐想念着自己相爱相伴的丈夫老彭……敌人末日临近,开始了疯狂的屠杀。英勇的志士舍生就义。之后,随着解放大军进军的炮声,仿佛志士们听到了开国大典隆隆的礼炮,新生婴儿的啼哭代表了大家对胜利的强烈渴望。理想和信念在胸中燃烧,志士们在烈火中永生。最后,胜利的曙光照亮了大地,万里长空,忠魂起舞。新中国欢庆。

该舞剧以生动的肢体语言和凝重的氛围,再现了江姐等烈士的英勇形象。其在人物塑造上极具特色,让我深受吸引。如一开始,一踩着疯疯癫癫步履的老人的出现,他古怪的行为举止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他是个疯老头。再如叛徒动作设计中的颤抖、畏缩、连滚带爬的造型,清楚的展现了他激烈的思想斗争及最后的屈服,使人一目了然地感到贪生怕死的渺小与无耻嘴脸。而江姐充满激昂而坚贞人格的肢体语言动作,使技巧展现与人物性格塑造相得益彰。

剧中,小萝卜头面对死亡,向往自由飞翔的蝴蝶,狱中大屠杀的舞段设计等等,都使用了舞蹈本体艺术的方式,营造了催人泪下、英勇悲壮的艺术氛围,并展示了以江姐为代表的***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锋铸铁骨,生动地再现了先烈们不屈不挠、顽强刚毅的光辉形象和顽强斗争的“红岩”魂。正因为该剧在人物塑造上的个性化肢体语言的运用,使得感人的情节得以展现、演绎,让人为之撼动。

舞剧中让人映像深刻的道具——铁栏,它不仅隔绝了人与人,也在间隔时空上起了很好的作用。在剧中,他被推拉,折转,都让人感受到人物的愤慨之情。烈士们被杀害前告别难友及他们在牢狱中与敌人的抗争等情节都通过舞蹈得以淋漓尽致地自由表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烈士们在牢中共同的心声。舞剧中夸张的肢体动作应用于舞蹈中,完美的呈现了一幅幅生动又感人的`画面。舞剧无法用旁白或歌唱来演绎故事情节,故在该舞剧中用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塑造了一位又一位的烈士形象,从而来诠释先烈们崇高的思想品质,亦是剧情很顺利地往下发展。

“红梅花儿开……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一曲红梅赞,舞动了多少人的心。整台舞剧从一开始就灌入的崇高的思想理念——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坚定胜利的到来;加上与众不同、巧妙的文学构思——一个接一个人物的刻画,展现其个性;伴随着舞剧音乐——采用奏鸣曲式,把交响乐、民族乐通俗地融在一体,以优美的舞蹈艺术,使舞剧的魅力发挥至了极致。

荡气回肠的歌声、刚劲有力的舞步、催人泪下的场景以及极具震撼力的视听效果,让我们领略到了红色经典那气势恢弘、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

《红梅赞》观后感 篇4

“即使剪了翅膀,鹰,曾在哪一瞬忘记过飞翔!”蔡梦慰烈士的遗诗《黑牢诗篇》的句子敲击在人们的心上。大剧院舞台上凝重冰冷的铁链组成一道黑幕,一组浩然正气的英烈浮雕缓缓从网幕上“流过”,突然一段“铁墙”坍塌,一股红绸从天而降……

虽有歌剧《江姐》“花”开在先,并蒂而生的这支舞剧版“红梅”,同样傲压冰霜,花开更艳。该剧以独特生动的舞蹈语言,融合深情的音乐和逼真的舞美,艺术地展现了重庆渣滓洞死难烈士为革命事业不屈不挠斗争的革命精神,展现了以江姐为代表的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当小提琴奏响《红梅赞》主题变奏,酷刑之后的江姐颤抖着的尖尖十指,把观众的心揪到了半空。女主角李青从匍匐到挺立,一次次用足背站起前行到飞旋腾转,在满天雪花中舞出了那样一种动人的美:痛楚中的坚毅、悲愤中昂扬的理想……

仅此一段独舞,已为小说《红岩》所展开的艺术长卷中新添了一个舞动的经典。一批批烈士就义了,监狱里一个婴儿诞生了!那映照天地的红旗与响彻云天的主题歌,那伴随着解放军攻占重庆的炮声同时响起的开国大典的礼炮轰鸣,那忠魂起舞庆祝新春的红色浪漫之舞……

一步步撞击着观者的灵魂。当《绣红旗》的旋律响起,不少观众忍不住拭去眼角的泪水,人们在感叹:这是艺术家用灵魂和心血“绣”的精品,是“红色经典”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同时,我们每一位***员应常常想到先烈的遗愿,常常警醒自我,我们还要继续呼唤着这个名字,讲述着这个故事,谨记着这段历史。

《红梅赞》观后感 篇5

在歌剧《江姐》中,作曲家运用了多样化、丰富的音乐手段,对江姐的形象作了生动、细致的刻画。在《红梅赞》中,作者采用的作曲方法是音程大跳和一字多音,这样可以使江姐崇高的气质和优美、抒情的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红梅赞》这首歌曲是用傲然怒放的红梅来暗喻江姐的英雄形象,用红梅傲然挺立的气质和坚忍不拔的品格来表现一个女***员的博大胸怀和视死如归的态度以及对新中国成立的坚定信心。这首优美、抒情的主题歌的音调与昆曲十分相似,同时还带有一些四川民歌的曲调特征。

《红梅赞》是一首歌谣体唱段的七声徵调式作品,单二部曲式写成,全曲的结构方整对称。它用梅花不畏严寒风雪、傲然怒放的坚贞性格比拟江姐坚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刻画出江姐崇高的革命形象。整首歌曲在作曲技巧上大量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这样使得歌曲更加气势磅礴。在歌曲的旋律上采用了四川的民歌曲调和四川扬琴等戏曲音乐素材,并使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演唱起来朗朗上口。在歌词上主要是以红梅来象征我们的同志。红梅的生长环境是十分险恶的,用它来象征着我们革命的艰难与不易。当时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的驻地就设在重庆,也就是在敌人的心脏。红梅生长在最险恶的地方,这就寓意着我们的同志像红梅一样也是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敌人展开斗争工作的。红梅开在最危险的地方,但同时也象征着是凝聚了党的巨大革命精神的地方。正是因为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下才使红梅具有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傲雪凌霜的品质。

即使是“三九严寒”和“千里冰霜”的恶劣环境,红梅也不会畏惧,也暗示出我们党的同志不畏惧环境的艰险,与敌人斗争在第一线,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了革命的胜利甘愿把生命献出的伟大精神。《红梅赞》非常具有歌唱性,并且根据《江姐》这部歌剧剧情的发展变化贯穿于整部歌剧的音乐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成为盛唱不衰的经典之作。此曲在整部歌剧中一共出现了四次,每一次的出现都很恰当的根据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刻画的需要而加以变化,不拘以简单和一般的旋律重复,可以称得上是歌剧主题曲创作的典范。《红梅赞》旋律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场江姐要奔赴川北时,在朝天门码头与孙明霞一起唱的;第二次是在第二场中由男声伴唱唱出的,江姐正痛苦悲伤的回忆自己的丈夫老彭;第三次出现是在第七场江姐在刑场就义前,这时二胡独奏《红梅赞》主题出现;第四次是在剧终,江姐在准备就义时昂首挺立,面带笑容,视死如归,眼里充满了对新中国成立的向往,这时雄壮的合唱又一次将《红梅赞》主题曲引出。《红梅赞》曲调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作曲家根据剧情发展精心别致设计的,它会恰到好处地以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出江姐当时的内心感受与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所以说《红梅赞》从主题思想上及音乐主题风格上都是全剧的集中体现者。

《红梅赞》观后感 篇6

昨晚,在上海大剧场观看了空政歌舞团编导、演出的大型舞剧“红梅赞”,又一次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舞剧以与话剧不同的表现形式展开剧情,在演出过程中虽然以肢体语言和音乐合成表达,少有对话和旁白,但观众依然能够解读个中深邃的涵义,那一场场、一幕幕,给人心灵以十分强烈的震撼。

山城重庆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和渣滓洞里,被当时的反动军警囚禁着数百名***人和革命志士,他们在狱中失去了人生自由,忍受着非人的待遇,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一直不屈不挠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尤其在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他们明知国民党反动派会作最后的挣扎,会对他们举起屠刀,而自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时。依然威武不屈,保持革命气节,这确实令人肃然起敬。

80后的独生子女们已经成为结婚主力军之一,纷纷加入买房、装房大潮。80年代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胆尝试、勇于享乐。不怕年轻时用钱买生活,就怕老年时钱多也买不到生活。那么,谁知道这些成长在新时代的80后的“孩子们”,将会选择怎样异于前人的美丽婚房呢

进门就是红黑编织的地毯以及红色的线帘。

雅的高瓷砖

客厅的大红色沙发在一片纯白的空间里更加耀眼夺目。

罗兰索家居旗舰店

颜色的搭配,物品的摆放,以及壁龛的设置,都花费了一翻心血目的都是为了更明确的突出主人的喜好与品味

传统电视墙已不能让80后产生兴奋感,传统的吊顶也让他感到厌烦。装修时,屋主以黑色玻璃做为背景,以增加独特性与厚重感。

杰申装饰

不喜欢传统的挂衣架,突发奇想,将数字钉于墙上,既实用,又有其独特性,一举两得。

哥伦布墙纸

因为很少自己做饭,因上餐厅便设计在一侧客厅,做成开放式。在这里,可以一眼望尽厅内景物。

和上一代人选择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喜欢选择大卧室的住宅。他们卧室兼具了客厅、书房的功能。电视机、音箱、DVD、游戏机等设备应有尽有。

斯林百兰床垫

一张大床,夫妻两人可躺在上面互不影响:看杂志、看DVD,或是煲电话粥。此外,卧室的墙壁全用红色的剪花图案的墙纸装饰,弥补了用涂料显得太单调的不足。

反光瓷砖的运用增添了金属感和时尚感。

  电视剧

  2004年 《候鸟e人》饰 沈芸青 《候鸟e人》是由邓安宁执导,由应采儿、谭俊彦领衔主演,讲述一群人在生命里的起飞与降落,亲子之间的冲突,友情之间的相互扶持,更有爱情里的寻找,抉择与责任的故事。

  参演电视剧作品(20张)  2005年 《美丽传说2星愿》饰 蒋曼妮 《美丽传说2星愿》承接第一辑《美丽传说》的成功元素,集合靓人靓景,陈炜、陈法蓉、应采儿、江欣燕、珈颍、孙耀威、黄浩然、梁思浩、葛民辉等强大卡士阵容、大胆的剧本及认真的制作,必将再次成为城中话题之作,再创收视高峰。新一辑《美丽传说》,将会以城中几位最顶尖、最受注目的女星作为蓝本,把她们曲折传奇,引人入胜的星途人生、搬上屏幕。甚至许多不为观众所知的真实经历;生活、爱情、事业各方面的私密细节,都会一一揭露观众眼前。 《美丽传说》 香港制作人文隽创作的以选美为题材的电视剧《美丽传说》,以选美出身成为城中杰出女性的朱玲玲、张曼玉与钟楚红为题材,她们的化身将会出现荧幕。《美丽传说》的演员名单中也不乏选美出身,包括陈炜、张慧仪、周海媚、陈法蓉等。本剧以选美为题,尽揭娱乐圈及上流社会鲜为人知的秘密,讲述豪门金童玉女与超级婚宴背后的故事,表现金融大亨之间的勾心斗角。 2007年 《香港姊妹》饰 林雨虹 由麦贯之导演, 潘小扬主演。 中国大陆电视剧《香港姊妹》,共30集。 故事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几天开始。香港姑娘朱秀玲和林雨虹是一对生长在南丫岛的好朋友。由于家庭命运不同,一个上了大学,一个在 应采儿

  岛上开始打工生活。香港回归后,经历一系列的命运转折,让这一对好朋友的命运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正是香港回归十年来的一个社会生活缩影。 《凤穿牡丹》饰 郁芷岚 凤穿牡丹,是苏州名菜,相传为“象牙鸡条”一菜启示改进而来。同名电视剧,导演为曾丽珍,2008年上映,演员有李小冉,应采儿,严晓频等。 《司徒空探案》(又名《侠侣探案》)饰 沈小玉 2007年播出的20集探案电视连续剧,由谷智鑫、应采儿等领衔出演。故事讲述的是唐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儒生出身的司徒空怀着“济世苍生”的理想,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智,在妻子沈小玉和好友李校尉的协助下,盘查嫌疑,查获了许多谜案,深受百姓的赞扬。本剧为他们查案过程中经历的十个惊险故事。 2008年 《鹿鼎记》饰 阿珂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刀」之作,也是金庸篇幅最长,风格最为独特的作品,它是一邻悲剧性的英雄史诗,是金庸为其昔日笔下创造出的无数江湖英雄唱出的一曲无尽挽歌,小说以清代康熙年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少年韦小宝的传奇经历。08版电视剧《鹿鼎记》由张纪中担任制片,黄晓明、钟汉良、应采儿、舒畅等主演。 《我的三十年》饰 区静 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及献礼建国六十周年的长篇连续剧《我的三十年》在广州拍摄,由于该剧通过讲述三个不同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展现出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2009年 《冰是睡着的水》饰 韩晓琳 本剧是由著名作家刘猛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是国内第一部展现隐秘战线的战士们神秘生活的作品。 这是一部红色年代的偶像剧,一曲关于忠诚、理想和誓言的青春之歌。王斌、楚静、肖天明和雷鹏,做为新中国培养成长起来的第一批战士,他们完整地从父辈身上继承了延安精神,他们唯一的精神信念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并在黑暗里守护着新中国的每一个黎明。他们虽属于那个红色浪漫的年代,却能对信仰缺失的当代人产生精神烛照和思想指引,这也是本剧与众不同的“戏魂”。纵观全剧,不仅有悬念丛生、纵横捭阖、斗智斗勇的戏剧冲突,而且处处洋溢着青春的阳光与成长的激情,题材新颖,格调高昂,情节紧凑,故事精彩,风格新锐。 应采儿剧照

  2010年 《大捕房》(又名《后上海滩》)饰演 关青月、关青山 《大捕房》是由郑基成导演的喜剧动作片。讲述发生在30年代初的上海滩的故事。关青山和关青月是一对龙凤胎兄妹,担任巡捕的关青山莫名失踪,妹妹关青月为了探究真相而化妆成哥哥关青山的样子进入他原来工作的巡捕房。 《彩虹甜心》饰 彭小芊 《彩虹甜心》是热播剧《海派甜心》的姊妹篇,由“偶像剧之母”、台湾金牌制作人柴智屏担纲制作,《海派甜心》导演林合隆执导,林志颖、应采儿主演。 《大唐双龙传之长生决》饰 李秀宁 隋朝末年,扬州城里生活着两个小混混寇仲和徐子陵,寇仲为人机灵多计、重情重义、雄心壮志、不甘平凡;徐子陵则为人忠厚纯朴、感性细腻、甘于淡泊。两人是一对生死不离的好兄弟,自称“扬州双龙”。他们无意间偷了杨广想得到的《长生诀》,遭到宇文化及的追杀。两兄弟被高丽女傅君婥所救。为救两兄弟,傅君婥被宇文化及打死,两兄弟发誓要找宇文化及报仇,并在无心下练就《长生诀》武功。在走向宇文化及复仇的路上,他们被宇文化及、韩盖天、李密等众多高手和海沙帮、阴癸派等势力追杀,也结识了李靖、跋锋寒、侯希白等好友,并受到江淮军统帅杜伏威、太原李世民等势力的招揽。而这一切,都是那本千古奇书《长生诀》带给他们的。在被不断的追杀中,双龙终于从扬州混混成长为武林高手。 2011年 《男人的战争》 唐继山以冶金大院新来者之姿抢走了孩子王袁卫东享有的地位,尽管后来俩人拜了把子,但一山不能容二虎的格局形成了。美丽单纯的邻家女潘之芸倾心于唐继山让从小就喜欢她的袁卫东很不舒服。成年后,兄弟们开始创业,为了潘之芸,袁卫东给唐继山下了套,使得唐继山锒铛入狱。十年后唐继山出狱,潘之芸已经成为袁卫东的妻子,原本唐继山想平静度日,但当他发现自己入狱完全是袁卫东一手策划后,便决定查明真相。…… 《赵氏孤儿》饰 庄姬 春秋时期晋国最强大的太尉屠岸贾,掌握着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三大命脉,他制造了宫廷政变, 让景公误认为赵朔正是政变主谋, 盛怒之下, 命令屠岸贾将赵氏灭族,连婴儿也不放过,程婴的冒死相救,使得赵家留下了血脉,并得以巧妙地栖身屠岸贾家。 十八年后,屠岸贾最骄傲的儿子屠越,文武双全, 是晋国政权一颗新星。但却有谣言说他并不是屠岸贾的亲生儿子,而陪读的干儿子程大业——程婴之子也卷入这赵氏孤儿的谜团中,谁才是真正的赵氏孤儿---随着最终谜底地层层揭开,屠岸贾当年对赵氏灭族的残酷血案昭然若揭,而屠越其实叫做赵武,是真正的赵氏孤儿。隐忍一生被周围人唾弃的食客程婴,在最后一刻赢得了胜利,赢得了正义。

  这个**叫做《红色恋人》``推荐你看下这篇精彩影评:

  《红色恋人》:激情燃烧的岁月

  出处: 作者:的灰 07-03-17 03:44:53

  一个惊心动魄的炎夏

  从来没有关于哪个夏天的记忆,如同1998年这样鲜明而清晰。仿佛是一台老式的闪光灯在头上突然爆出炫目的光芒,一瞬间,铺天盖地,整个世界都遍布着关于《红色恋人》这部影片的消息。那时候,即使是对**不太感兴趣的人,也都知道有那么一部香港明星扮演***员的革命爱情片正在拍摄中,纵然《泰坦尼克号》正在影院里华丽地沉没,消费着多少少男少女的眼泪和感动,《红色恋人》仍然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并引发一波一波关于香港演员、美国编剧和革命后人导演的讨论。

  那时候,网络正在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当然也包括来自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操各种不同语言的张国荣影迷。未经受过大陆革命片一贯模式洗礼的外国和港台影迷们,对靳这个角色充满期盼,认为他首次扮演这样一个有政治立场、又充满儿女情长的大陆***,新鲜又有挑战性;而从小无数次在屏幕上见识过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从身体到感情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英雄***员形象的我们,则不能不多了一层隐忧:从小在香港生长、接受英国教育的他,能把握好***员的感觉和定位吗?

  虽然他已经从影二十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竟然找不出任何一个以往的角色形象可以做参考。宋子杰?太稚嫩了吧。许文强?太酷了吧。宋丹平?太文艺了吧。程蝶衣?太偏执了吧。十二少?他……他懂什么叫政治吗?!何宝荣?你你你,再开玩笑我跟你急啊。……何况我们心目中的***员,哪个不是浓眉大眼,国字脸,身穿简朴的土布黄衣服,脚下蹬一双布鞋?把这身行头往他身上一套,怎么感觉着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那时候,内地的报道热火朝天,港台和国外的反应难免慢着半拍儿,便由大陆影迷不时第一时间将新闻报道搬上网络去分享。一张定妆照,也足以令大家惊喜和讨论半天。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靳”的模样,是在《大众**》的封二彩页。他穿着虽残旧却很整洁的棉袍,围一条长围巾,半跪在雨地里聆听女主角隆起的腹部。就只这一眼,我便已经打心眼儿里接受了这个角色。这个人和香港明星张国荣搭不上半点儿关系,他的头发被雨水打湿,一缕缕挂在额上,他那布满了胡碴的沧桑面容上写满了忧患与怜惜,完全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怀和执着信念的旧时代文人。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其实有很多就是这个样子的吧?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家世,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放弃了安定的生活,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成为新中国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谁说***员就一定是浓眉大眼,国字脸,身穿简朴的土布黄衣服,脚下蹬一双布鞋?

  那时候,似乎整个夏天的平均温度都因这部**而有所升高,我就在这样的炎夏里穿街过巷,去享受关于这部**的每一点报道。在报摊上翻开杂志——呀!是他的头像,配以密密麻麻的对《红色恋人》的采访和报道;在书店里看到广告——呀! 《疯狂英语》出了《红色恋人》的原声磁带,听说这部**是百分之八十的英文对白;在影院门口望见海报——呀!足有三四层楼高的宣传画,张国荣一张侧脸占去了三分之二,需仰视才见……即使是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也时不时可以看到中央六套**频道滚动播出的预告片。那是中央台第一次播放**的预告片吧?我仍然记得,素袍长巾的靳提着皮箱从烈火滚滚的废墟中走出来;我记得他站在火车头上给学生做演说,坚定的眼神,自信的神情;我记得他发病疯狂,抽搐着倒地;记得在大雨中,他与爱人的诀别……

  “如果我不能骄傲地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

  8月28日,《红色恋人》在全国范围内首映,将这股燃烧了整个夏天的红色浪潮推向了顶点。

  为配合影片在国内的宣传造势,一向极少参与影片宣传的张国荣也来到大陆,奔走于各个城市出席各种采访和首映典礼,也登上中央电视台参加了访谈节目。就好像《红色恋人》塑造了一个与大家心目中大相径庭的***形象一样,张国荣的数次露面也完全地推翻了他因《霸王别姬》等影片而给大陆人留下的柔美孱弱的印象:动作虎虎生风、性格爽快大气,接受采访时更加妙语如珠,使采访记者们如获至宝,也令很多以前从未有机会和他接触的大陆媒体好评如潮。

  还记得在北京的首映式上,他理所当然地成为媒体瞩目的焦点,所有的人都赶着向他提问。他说:“大家不要总问我,我们剧组里的人都很出色,你们应该多问他们。”他介绍扮演他女儿的叶丹丹为大家朗诵了一首诗,小丹丹看来是准备过,但是朗诵得还是不流利,许多人都笑了,他不笑,一直看着她,用充满鼓励的眼神。估计下一个问题该提问梅婷了,他悄悄将手中话筒递给身边的梅婷,并主动替梅婷抱过她的花束,示意梅婷准备回答。抽奖抢答的时候,主持人问一个观众叶大鹰导过的三部**是什么,观众说了两部之后卡壳,眼看着冷场,他站出来说:“我做个动作提示你一下好不好?”然后夸张地吸气,呼气……观众想起来了:“是《大喘气》!”记者采访他,问他叶大鹰为什么找到他去演***员的,他笑:“正好我当时闲着。”记者说:“大家都说这部**演得真好。”他说:“那我要祝贺叶导演。”……

  我所居住的是一个中小型城市,因此也就没有什么首映式举行,但是仍然有一件事值得期待,那就是市内一家**院引进了东北地区第一家杜比环绕立体声音响,从而使我有幸能够令我的耳朵和我的眼睛一起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即使当时我的心潮完全被剧情所激荡,但是如今回想起来,仍然记得靳与秋秋的离别场面中,大雨就仿佛在我周围淅淅沥沥地下着,我仿佛是一个在雨中无处可去的幽灵,默默地看着他与她,就此生离死别。

  那一天的**院全部爆满——那是只有在看《泰坦尼克号》时才得以一见的盛况。观众们都很接受张国荣的***领导者形象,甚至在靳给群众们做演讲的时候,报以掌声和喝彩。屏幕外的我,望着他站在火车头上镇定自如,话语幽默而又那样富有煽动性,也不禁想到,不知在那久远的革命历史中,有多少年轻人,是为这样富有个人魅力和事业激情的领导者所折服,从而追随着他们所追随的信仰,走上这条革命的道路呢?靳的革命工作,在片中并没有大量体现,毕竟他是一名重病的患者,他的主要任务是疗养而不是工作;但他仍然在家里铺上满地的地图,关心着革命的进展,仍然巧妙地利用美国大夫佩恩的笔,在外国的报纸上为红军作出正面的宣传。无论是在敌人面前,还是在病魔面前,都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不能骄傲地活着,那么我选择死亡!”

  就像秋秋爱上靳是顺理成章一样,佩恩也深深地爱上秋秋这位神秘而美丽的中国姑娘。她是如此温婉,如此多情,从事着如此危险的工作,却又如此地心甘情愿而又毫无畏惧。平心而论,佩恩是一个很可爱的美国小伙子,但你和我都如此明白,靳是不同的,他已经与革命融为一体,成为秋秋的信仰和力量,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了爱与革命友谊,是发肤都恨不得能为之燃烧的一种虔诚。所以当我们看着佩恩跪倒在雨地里,先是被迫,后是委屈地对秋秋大喊出“我爱你!”也只能为他发出一声叹息。而他面前的靳,眼神明澄而镇定,甚至带着一丝怜悯,对着那背叛了革命的叛徒,只是沉声一句:“你不敢开枪。”那种嘲讽和凛然的正气,让秋秋的眼里,观众的眼里,都发出了崇拜和敬仰的光彩。

  秋秋对靳的感情,并不是一己私爱,骨子里,她是一个合格的革命者。与爱人长相厮守这种平庸的想法并不是她的最终理想,与爱人共同为了革命的胜利而携手前进,才是她希望做到的事情。因此她不惜亲手枪杀了希望能以她来钓出靳这条“大鱼”的亲生父亲,而以怀孕之体身陷囹圄。而被保护的靳,自知生命垂危,即使秋秋仅仅是他的战友,一个年轻、有前途、彻底地忠于革命的战友,也是否要比自己有价值得多?何况从秋秋留给他的信里,他已经明白了一直以来秋秋是怎样深爱着他,怎样承受着被他错认为亡妻的无奈与痛苦……靳做了他最后能做、也是唯一能做的一件事:以自己一条随时可能会走到终点的生命,换回秋秋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大雨中的见面,是那个炎热的夏季里唯一令人感到潮湿而阴冷的回忆。屏幕外的我们都已经明白他们对彼此的爱已经超越了生命,而他们,也都明白此一别就此生死两隔。但再多的不舍,再撕心裂肺的叫喊,终究是不能令那最后的拥抱延长多一刻。那样的雨天,那样的离别,比死更冷,佩恩在狱中见到的秋秋,眼神已经完全空洞。

  感谢叶大鹰导演,仁慈地舍弃了那些原来打算拍摄的老虎凳、辣椒水等对靳严刑拷打的场面,仅仅以染满一道道血迹的囚衣和被脚镣磨伤了的双足来暗示了靳所遭受到的一切。那是张国荣所有**中扮相最为残败的一个造型,但却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或许是因为他的表情那么坦然,那么放松,那么……视死如归。明知道眼前是一死。既然挂念的人都已安排妥当,Death is just like returning home。一声枪响,他满身的锁链如他所念念不忘的飞鹰一样舞向天空,与此同时,一声啼哭划破苍凉的气氛:他和她的孩子诞生了。

  当佩恩带着他们的孩子走在欢庆革命胜利的路上,他仿佛看到了在人群中欢舞着的秋秋和靳,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了他们之间那种真正的浪漫。他们将自己的激情融入历史,对彼此和对事业的忠诚使他们永远值得被铭记。

  不一样的***员

  关于为什么找张国荣扮演***员靳,其实并不是如媒体所猜测是为了炒作,导演叶大鹰告诉我们:

  一开始没想找张国荣演靳。当时想反映的是早期***的形象,会说英语,有文化气质,对物质的感觉很淡。考虑到人物的家庭背景所带来的特质在海外华人中比较容易找到,在内地找难度比较大——咱们四十多岁的党员,一般都属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那种形象,糙的比较多,在文化气质上,真正来自于内心的那种表现人格和精神方面的东西不如外面的演员来得细腻——于是就把剧本拿给香港的朋友,请他们物色。

  本来考虑了尊龙,后来一听说尊龙的作派特别大,把我们给吓住了。到了香港,没想到香港**界的许多朋友都一致说找张国荣合适,他能演。我脑子里一直是他在《霸王别姬》和《风月》中的那种形象,根本没考虑过他。后来跟张国荣见面吃饭,交谈的过程中,我有种感觉,这个角色肯定是他的了。他也四十多岁了,年龄正好,不但有那种沧桑的感觉,而且,眼神里有一种平静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当代人常流露的物质的欲念。当我把故事讲给他听的时候,他的眼神有着细微的变化,出现的对于人的关注,对情感的关注,那是用心在体会和感动,使你一下子就能感受到。他表面很柔美,但这些背后却是一种少见的坚韧。他是我见到的最好的演员。

  起先好多人都担心张国荣能不能胜任,拍完以后,大家都说:除了张国荣其他人谁还能演这个角色!张国荣自己对英语很挑剔,他在英国上过学,应该算我们这些人中英语最好的,但他一定要做到最精确的程度。在拍他讲述妻子那段长镜头时,张国荣先把台词练了以后说可以拍了,他问我:“你要我做什么?”我说:“反正眼泪不能流出来,但是得有。”他说:“你放心吧。”他真是特别能演“抻得住”的那种戏,每一个细微的感觉他都能找到。回放的时候,他说我还能演得更好。

  张国荣对这个角色,有他自己的认识,他并不想演一个大众眼中已经定了型的“高大全”的***人形象,而希望给新时代的观众看到一个不同的红色浪漫革命家。他眼中的***人,要有如周恩来、邓小平等***那种从容威武的风度,又要有吴宇森那样富有理想和感染力的人格。所以由他演绎出的靳,气质儒雅,情感细腻,不但有临危不惧的勇气,更有灵活敏捷的头脑。

  影片公映后,媒体对《红色恋人》的剧情褒贬不一,但是对于张国荣的演技,没有人提出具体的反对意见,评论无非是质疑一个生长于殖民地的香港明星怎么能诠释革命志士,正如当年《霸王别姬》开始拍摄的时候,也有人质疑一个性感热辣的青春偶像级人物如何出演老北京的京剧名旦。但是著名演员张瑞芳说:“我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张国荣演的靳,我能接受。”曾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演地下党员李侠的孙道临也说:“张国荣演的靳与我演的不一样,但同样是地下党人的形象”。这两位老一代“红色演员”的评价,比很多头脑被老革命模式的影片所训练和熏陶出的斥责之声来得中肯而有价值得多。

  其他演员眼中的张国荣

  论及《红色恋人》的缺点,我个人倒是觉得,片中群众演员的表现,实在可以说是一个败笔。无论是在听靳演讲时,还是在解放军进城时,几乎所有出现群众演员的场面,都可以见到某些人完全没有入戏的表情,有的左右顾盼,有的甚至在窃笑。这不能不说是影片制作的一个疏忽和遗憾。

  当时的群众演员,大多来自学校,其中有些朋友也曾经写过一些宝贵的只言片语,回忆与张国荣一起拍戏的时光,共同的印象是:此人谦虚,大方,活泼,爱开玩笑。靳在火车头上演讲一节,排练的时候张国荣将“不屈不挠”读成“不屈不饶”,被纠正后,虚心地以各种不同音调大声朗读:“不屈不挠!不屈不挠!”还问台下:“这回对了吧?”在排练中途,他故意篡改台词,将“他们的名字叫:红军!”说成“他们的名字叫:铁道游击队!”引得台下一片欢笑。——一个香港演员,居然知道“铁道游击队”这个典故,可见关于***,他在事前做的研究实在不少。

  那段戏实拍的时候,由于场面大,演员多,花费了很长时间,大家都又累又饿,群众演员鼓噪不安,这个时候张国荣拿过喇叭发表了一通真正的演讲:“我知道大家都饿了,是不是?那让我们再努力一下,把这个镜头拍好,我们就可以去吃饭了!现在再来试一下好不好?”大家纷纷叫好,这一幕终于顺利拍完。那一次的拍摄使许多群众演员都开始喜欢了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尾扭秧歌的一场戏,在飞快地学会了扭秧歌之后,他居然,居然,居然在现场教大家跳起了芭蕾舞……

  与张国荣合作的女主角梅婷,当年只有二十三岁,尚无大银幕表演经验,跟张国荣这样重量级的演员演对手戏,十分紧张,经常要靠张国荣耐心引导。片中有一个情节是靳的癫痫病发作,秋秋为唤醒他的意识,脱下他的上衣,用粗盐粒揉搓他的脊背。结果由于梅婷情绪紧张,用力过度,竟把张国荣的脊背搓破流血,被盐粒一刺激,疼痛可想而知。梅婷吓得哭了起来,在张国荣一再安慰之下,才放松了情绪继续拍摄。梅婷凭秋秋这个角色获得了开罗影展最佳女主角奖,从此银幕事业一帆风顺,张国荣也始终待她如很好的朋友,曾经请她去看自己的演唱会,请她到自己家里吃饭,还把自己的音乐专辑精选送给她。

  在片中扮演医生佩恩的美国演员泰德·巴勃考克,对张国荣也有极为深刻的印象。日后的回忆文章中,他描述了与张国荣共处的许多细节,例如两人的第一次相见:

  Leslie是一身黑,穿了一件高翻领毛衣和深色外套,优雅、成熟地坐在沙发上。我以笨拙的姿势和微笑在房中走来走去。他的英文是非常准确的英国口音,令他显得更为高贵和有礼貌。他慎重地询问了一些有关**的问题、经验,告诉了我他对剧本的看法,我们一同坐下观看了影片的片花。我就像一个不成熟的小孩,希望令自己的兄弟对自身留下深刻印象,不断地评论每一件事。不久,Bob告诉我我那晚表现得极为幼稚可笑和惴惴不安,可是我却认为自己非常轻松而且口齿伶俐,当然,最后我同意了Bob的看法。

  泰德和张国荣合作的第一场戏就是佩恩前往靳的寓所诊病,撕开靳的衣服查看病情。也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没经验,泰德伸手在衣服上一抓,张国荣已经觉得不对:“等等……你以前从来没撕过衣服吗……”于是张国荣抓住他的手,帮他在镜头前放在适当的位置,告诉他不用担心,只管大力撕扯,泰德半开玩笑地说:“那件衣服被我撕开得非常出色,我把它视作我和Leslie友谊的纪念。”

  之后,我和他的助手及经理人也成为了朋友。你会自然地发现所有在Leslie身边的人都像他的家人一般,他们和Leslie一起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都非常友善,也非常照顾我。……片场中,只有Leslie能同时说粤语、国语以及英语,因此他能帮助我、导演以及编剧们沟通,他亦帮了剧组很大的忙,因为他从香港带来自己的摄影师,那位摄影师在彩排时拍下了照片以作宣传,这绝对好过我们在拍摄完毕后极度疲累,还要留下继续拍照……他的声线在拍摄期间,永远是冷静的,但是彩排的时候,我发觉自己在酒店房间里遇见的英国绅士Leslie,变成了一个精力充沛的大顽童,我们一起模仿麦当娜……

  当所有工作尘埃落定,我们共享了一个极为愉快的时光。我在派对看见他时,他剃去了为角色而留的胡子,穿着一身优雅的衣服,就像年轻了十年。Leslie在整个派对中尽情玩乐,我们吃了很多食物和新鲜龙虾,喝了白酒、红酒,拍了无数照片,唱卡拉ok,不停大笑……所有人都很享受……

  永远记得

  对于张国荣来说,《红色恋人》中的***员是他演艺生涯中一个重要角色;对于中国**来说,《红色恋人》也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它在《泰坦尼克号》来势汹汹的攻势下,仍然取得了两千五百万元的票房,为当年的国产影片保守住了最后一块阵地;其成功的原因如宣传先行、周边产品开发、与国际惯例接轨等举措,也在此后得到了发扬光大,被越来越多的大制作国产片所借鉴和发挥。

  而靳这个形象的成功塑造,正如叶大鹰和张国荣所料,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也在国外扭转了一部分公众关于***员的“僵化”、“刻板”、“缺乏教育”、“不近人情”之类的负面印象,“***”这个词随着靳的风采和张国荣本人的风采而逐渐地被他们所接受。2000年,张国荣在日本举行“热·情”演唱会巡回场,演出期间播放了几部**的剪辑片段,当《红色恋人》的靳在银幕上出现:“此刻,正有一群顽强的战士,正不屈不挠地坚持着他们的信念,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主义,他们的名字叫——”场内的日本观众竟然以熟练的国语齐声和道:“——红军!”

  2003年,在美国学习期间,我给美国朋友看了张国荣主演的几部**,令他最为触动的就是《红色恋人》:“我没有想到过***员是这样的,以前没有想到过这个方面,他们也是人,是有修养有抱负的人,那种燃烧的生命激情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令人感动……你们真的应该将这部**好好宣传,或许会令外界对于你们的国家和你们的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2006年,香港国际**节将《红色恋人》作为开幕**,向这部八年前的经典作品致敬:“《红色恋人》在公映的当年,就震撼了整个**圈,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红色’观念和‘革命’意识的针尖对麦芒的讨论。……此剧不仅制作精良,艺术表现力强,而且情节丰富,表演出色……”女主角梅婷受邀赴港参加了**节开幕式,只可惜影片的男主角已经不能躬逢其盛。

  “A Time To Remember”,这是张国荣亲自为《红色恋人》起的英文名字。那个时代,那段时光,相信一切曾经经历,曾经被触动的人们,都会记得。无论是激情,感动,永不再来的期盼,还是永难忘怀的回忆,都将深深刻在我们的心底,在每一个蓦然回首的刹那,让我们忆起尘嚣之中,曾有过一双双坚定而沉稳的足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langman/32857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