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王振彪前妻去世不久,为何立马就向葛美霞求婚呢?

父母爱情:王振彪前妻去世不久,为何立马就向葛美霞求婚呢?,第1张

父母爱情中安杰与江德福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羡慕,它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却又遥不可及,让我们心之向往,剧中的老丁和王振彪同样羡慕安杰与江德福。

王振彪是江德福的邻居及工作伙伴,但是口碑却没有江德福好。他在工作中故意刁难江德福,更是利用职务之便,驳回了葛美霞与老丁的结婚申请,而在老婆去世不久尸骨未寒时迎娶葛美霞,让观众直呼心机太重,真乃伪君子、渣男也。

王振彪与老婆张桂兰属于封建包办婚姻,他的老婆是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他很羡慕一墙之隔的安杰与江德福的婚姻模式。

葛美霞是渔霸的女人,因为家庭出身不好,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岛上的大龄女青年。她与安杰年纪相仿,气质相近,她羡慕同样出身不好的安杰,只因嫁给江德福,便可以过着穿花裙子、喝咖啡的舒坦日子。终于等到了老丁肯娶自己,却不想被王振彪一句话搅黄了。她原本应该怨恨王振彪,但长久低眉顺眼的卑微身份,使她忘记了怨恨,也不敢心存怨恨。

王振彪急不可耐地与葛美霞结婚,怀疑他早就看中了葛美霞,多年前故意拆散老丁与葛美霞是蓄谋已久,早就有将她迎娶进门的想法。老婆张桂兰的突然去世,使他的行为变得王振彪名正言顺。那么王振彪为什么要这么急切呢?他为什么不缓一缓,以免落人口实呢?

松山岛是个非常闭塞的小岛,葛美霞才貌双全,岛上可与她媲美的女子并不多,虽然年纪偏大,但她是岛上军官续弦的首选目标。王振彪担心夜长梦多,再冒出老丁似的情敌,觉得还是尽快娶回家安心。还有一点,王振彪一直与江德福暗自较劲。他十分得意自己的官位高过江德福,生活上他也不想落后于他,所以着急地娶葛美霞,就是想将江德福彻底比下去,昭告天下他是绝对的胜利者。

葛美霞的想法就更简单,她的目标很明确,她只是想像安杰一样嫁个军官,她想嫁的仅仅只是军官,她显得有些饥不择食,她不在乎这个军官是谁,她要的只是军官的身份,她太想过穿着花裙子,喝着咖啡的舒坦日子。她嫁给王振彪,与安杰嫁给江德福不同,她的目的同安泰撮合安杰与江德福的目的是一样的,是利弊权衡后的决定。王振彪与葛美霞的婚姻就是一场各取所需的选择,中年人的婚姻不谈感情。

高档咖啡厅、浪漫音乐、对面坐着的是对象江德福,安杰终于感受到了爱情的浪漫。然而这场浪漫的约会很快就砸了。

安杰咖啡只喝了两口,江德福却道出了自己结过一次婚的事实。

安杰一听,立马翻脸,决定远离这个男人,不想再有瓜葛。

其实,江德福能够坦白自己结过婚,可见他对安杰的尊重与毫无保留。试想一下生米煮成熟饭后,江德福在道出那段婚姻往事,安杰也拿他毫无办法。

对安杰来说,却不是这么想:我找一个农村的已经放低要求了,还是个二婚的,让我怎么接受?

她跟姐姐安欣说:我在一步步往后退,但不能没有底线。

可偏偏几天后,安杰的侄子生病了,需要的药只有部队才有,安杰万般不愿意,也只好舔着脸去找江德福。

最后在江德福的帮助下拿到了药,救了侄子一命。以示感谢,安家人请江德福吃饭。

这顿饭吃得就很有深意了,对哥嫂来说是感恩宴,安杰姐妹却硬是把这顿饭吃成了鸿门宴。

其实,通过侄子这件事,安杰就体会到了有个军官老公好办事,加上江德福人也不错,幽默正直, 她后悔自己在咖啡厅的冲动了。但她内心一时半会儿还迈不过“江德福结过婚”这个坎。

安欣说:你都能接受他没文化,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他离过一次婚呢?

这时,安杰豁然开朗:对呀,他是二婚男人,再说我也是被人唾弃的“资本家**”,我凭什么嫌弃人家结过婚呢?

安家请客,酒过三巡,江德福已经云里雾里了。安杰姐妹却并没有让江德福停杯的意思,因为她们想问出他离婚的原因。

两姐妹像看一出好戏一样,七嘴八舌地问:你的前妻好看吗?你们为什么离婚?

醉酒的江德福一一回答,正当两姐妹八卦似地继续追问时,甚至恨不得知道江德福和前妻相处的细节。

大嫂看两姐妹问了半天,也没问到点子上,想自己问江德福,又怕被这姐妹俩揶揄,最后说:你们竟问些没用的,你们倒是问问他老家有没有孩子啊?

姐妹俩这时才如梦惊醒,居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大嫂的一句话道出了她的清醒与现实。

试想一下,如果江德福真有孩子,最受拖累的是自己的小姑子安杰,黄花大闺女转眼成后妈,太憋屈了,她心疼小姑子。

更重要的是,她指望安杰嫁给江德福,是麻雀变凤凰,这样他们全家脸上也有光,如果嫁个拖着一个孩子的乡下二婚男人,让娘家的脸面往哪放?

撇开江德福有过一段婚姻这个插曲,安家上下,对江德福和安杰婚姻抱最大期待的便是大嫂

地主家的女儿,资本家的太太

大嫂出生于地主家庭,从小到大没有受过什么苦,嫁到安家也是过着大户人家太太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日三餐有佣人伺候。

安家是做大生意的,开医院,开药铺,挣下的银子几代人都花不完。

然而这样富足又岁月静好的日子,却受到了时代变迁的波及,“打倒资本主义”开始走上历史舞台。

安家富商巨贾被安上了“资本家”的名号,大嫂成了“资本家太太”,安杰妹成了“资本家**”。那个时候资本家成了这个社会的反面教材,一夜之间人人喊打。安家生意也一落千丈,虽然生活还能维持体面,但再无往日风光。

加上安家许多亲戚在国外,家庭成分变得更加复杂,周围的人能离他们多远就离他们多远。

大嫂娘家地主的身份,虽然不及资产阶级高,社会环境改变之后也是被批判的对象,不受待见。

所以无论大小的婆家,还是娘家,都从身份珍贵变成了过街老鼠。

这样的落差让她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她的内心寄望有一股力量能改变这种现状,重回往日的尊严与风光。

迫切于改变身份

安家成了被打压的资本家后,家道中落,家中虽有佣人,但大嫂还是需要承担买菜照顾家庭孩子的责任。

对她来说,痛苦的不是家庭的压力,而是来自外界的眼光。

比如,她出门买个菜,周围邻居指指点点,言语之间充满了鄙夷和歧视,所以她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而丈夫安泰平时没事就待在家看报,也不想出门承受外界的眼光和指责。

夫妻俩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对父母来说,自己受苦无所谓,但绝不希望把这样的苦加罪于孩子身上,安杰的小侄子同样受累于家庭成分,在学校受到歧视。

所以当得知海军司令部团长江德福看上了小姑子安杰时,大嫂眼里放光,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这个改变身份的机会。

江德福一来家里,大嫂就百般讨好,左一个江团长右一个将团长,努力与对方拉近关系,还拿出了接待客人的最高礼仪,甚至为了讨好江德福,大嫂也开始把安杰捧在手心。

平时姑嫂关系一般的她们,得知江团长的存在之后,大嫂把重心放到了照顾安杰身上,亲自动手煮绿豆,一日三餐依着安杰的口味。

安杰姐妹把大嫂的讨好姿态看在眼里,充满了嘲笑和鄙夷,大嫂虽然觉得尴尬,但并没有停止。

当安杰得知江德福结过一次婚,要与他分手时,大嫂气急了:安杰不嫁给江德福,我也会让儿子认江德福为干爹。

因为江德福来家里之后,周围邻居对他们的态度都变了,安家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更重要的是,儿子的未来也有着落了。

而这些安杰姐妹始终不理解,认为大嫂是自私。

安杰的姐姐婚后住在娘家,两姐妹尚且不知道,一个已婚的女人为了夫家,为了孩子能做出怎样退让与在别人看来的低三下四。

后来,安杰结婚怀孕后,提着单位发的香油去看望大哥大嫂,大嫂感动:我们开始享安杰的福了。

这在我看来,是因为安杰体验到了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决心,那时的她开始理解并和大嫂站在一条战线了。

在两个妹夫之间,明显表现出对江德福的偏心

大嫂是个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的人,说话直,心肠不坏。

平日和小姑子们意见不和,该吵就吵,该生气就生气。

得知江德福看上了安杰,所以她拼命对安杰好,希望能沾安杰的光,改变一家的命运。

事实确实如此,从安杰和江德福在一起后,整个安家又“雄”了起来。

周围邻居对他们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和颜悦色,安泰也不再整天躲在屋子里看报,而是去找邻居喝茶下棋。哪怕后来安家受到波及,因为有江德福,他们得以幸免。

小姑子拒绝江德福后,儿子性命垂危时,她可以不顾脸面去找江德福帮忙,虽然最后是丈夫出面找的。

江德福并没有半点为难他们,找关系帮他们拿到了药。这一点,大嫂铭记于心。

所以在安家,大嫂总是不分场合地夸江德福,把江德福当贵宾一样招待,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对这个小妹夫,在外人看来,大嫂是百般讨好,有些过了。

对待大妹夫欧阳懿,大嫂虽然也是不错的,但却不像对江德福这么上心,这让欧阳懿心里很是不平,都是妹夫为啥待遇不一样,认为大嫂势利眼。

尤其是欧阳懿第一次见到江德福,在高大上西餐厅吃牛排,江德福连叉子都不会用,欧阳懿从心里瞧不起他,认为小姨子“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

可大嫂和大哥却处处维护江德福,江德福用筷子大嫂说:自在就好。

江德福不知道欧阳是复姓,叫欧阳懿老欧,大哥说:叫什么都好,不就是一个称呼吗?

明明是欧阳懿请客,大嫂的第一杯酒确实敬江德福。种种差别待遇让欧阳懿很不爽。

在大嫂心里,欧阳懿是妹夫,而江德福是恩人,不嫌弃不娶了小姑子,还罩着整个安家。对待妹夫和对待恩人的态度能是一样吗?

对待婚姻和爱情,安杰姐妹本质上是一样,他们希望嫁给一个人是因为爱情,并且拥有和谐的精神世界。

相对姐姐安欣来说,她婚前的婚姻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她幻想自己的求婚场景是帅气的白马王子穿着白色西服说着英文向她求婚。

谁能想到,到了江德福这,一切都变了。

但安家大嫂和两姐妹的婚姻观不一样,她更现实,更懂得权衡利弊,所以她才会在安杰拒绝江德福之后气急败坏,她知道这意味着失去了改变家庭命运的一个人。

相对于个人爱情本身,她更在意的是家庭的荣耀,子女命运,丈夫的日常,她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的不仅仅是妻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女主人。

当一个人的角色变了,她的思想也就变了。婚姻最好的状态是无论在一起多久,眼里都有爱。而现实中,大部分婚姻始于爱情,最后却变成了亲情,归于平淡。

《父母爱情》作为近几年最经典的电视剧,收获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作为由梅婷,刘琳,郭涛,刘天池,刘奕君等老戏骨联袂主演的情感大戏。戏中戳人的场景很多,每次看都会让观众感动不已,泪流不止,其中作为配角的欧阳懿,虽出场不多,但每一场戏都相当出彩。尤其是这场戏,更是让拍摄现场的全体人员泪目。

扮演欧阳懿的是实力派演员刘奕君,演技是圈内公认的老戏骨。欧阳懿是安欣的丈夫,安杰的姐夫。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留洋归来,一身才气。年轻时候的欧阳懿,五官精致,自带傲气,英俊的眉眼里是透露着飞扬神采,就是这样一身贵公子气质的欧阳懿,前半部分是不受观众待见的。

可命运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代之变让这样一位平凡人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小黑岛,渔夫,茅草屋,吃窝窝头的妻女这些现实的打击把欧阳懿摧残的体无完肤,那么一位自恃清高的洋学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给任何人说话都是点头哈腰,因为他出身不好。

从小岛上回来的欧阳懿,早已颓然落魄,全无半点早年贵公子的样子。身上的桀骜不驯没了半点踪迹,妻女跟着自己受尽疾苦,饱受白眼,欧阳懿没有什么底气可以清高了。

酒桌上吃饭的那场戏,是欧阳懿爆发的关键,也是让观众看着最揪心的一场戏。两鬓斑白,粗衫烂布和当时的江德福已有明显的差别了。

一直强调说:“自己不叫欧阳,欧阳不知道是谁,我叫老欧。欧阳是谁啊?欧阳他妈的我也不认识啊,我不叫欧阳,我他妈的叫老欧”!

可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不甘,安欣恼怒地叫了声“老欧”,可欧阳心中的委屈还是压不下去,“你也叫我老欧了?你也看不起我了?你也开始作贱我了?”一连串的反问让观众唏嘘不已。

这场戏欧阳懿是主角,多年的委屈与不公终于说了出来,字字诛心,不管你怎样努力挣扎,不管你怎样的资质过人,有什么用?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只能在深夜流两行清泪安慰自己。

在那个艰难的时候,欧阳懿能挺过来。一半的功劳都在安欣,大家闺秀,喝咖啡吃牛排坐黄包车的女子,跟着看不到未来的丈夫,吃糠咽菜,不理会世人的唾弃,在饱受白眼的日子里陪伴着,安慰着,默不作声,即使前方黑暗崎岖,你在前,我绝不退后的决心,让人感动不已。所以,安欣也成了全剧最让人喜欢的女性。

《父母爱情》最打动人之处,就是婚姻生活中那些细碎平实的温暖。编剧写这个剧的时候,下笔也很温柔,对于人性里那些残忍、狠厉、算计的东西,都是一笔带过。我同时看到了人性的克制——懂得克制,所以阴暗面才变成另一种高光。

婚姻幸福是一个女人最好的保养品

她一辈子被江德福呵护与疼爱,即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因有了丈夫的庇护,她活得比任何人都安然幸福。他们长达50年波澜不惊的感情,像极了涓涓细流,流进了千万观众的心窝,让人满心感动得爱不释手。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人,却在命运的安排下,不仅走到了一起,还一起走完了一生。

为什么在当时是香饽饽出身的军人江德福愿意为安杰放弃大好前程呢?他看上了安杰的美貌,也看上她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安杰能够带给他一个未曾踏足但神往的世界,那是一个可以谈风花雪月、知性大方优雅的世界。

一个因为社会地位,一个因为爱慕对方年轻漂亮有文化走到了一起,两人婚约已定,婚期逼近,安杰却说自己“不甘心”,在安杰的幻想里,至少自己的结婚对象是欧阳懿那样的翩翩公子才对,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结婚对象是江德福,没文化长得也不帅!

爱情,不得不承认,是分阶级的。因为爱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也是两个家庭的事情。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为了爱情而孤注一掷,有的人可以为爱赴汤蹈火,可有的人却不得不瞻前顾后,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爱情是奢侈品,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父母爱情》里老丁虽然有意寻找一个跟自己可以达到精神契合的女子,但碍于现实原因他不得不妥协,选择了最适合他的德华。老丁是否在午夜梦回之际有想过:如果有下辈子自己会努力一把追求爱情吗?

求婚那天,德华哭了,有人说她是高兴的,而我看到更多的是心酸和委屈。德华照顾了老丁家好几年,老丁找了一圈没遇到对的人,最后才娶的德华。不得不说,老丁真的很现实,和德华结婚不过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虽然德华无法满足他在精神上的需求,但平心而论她是最适合老丁的,老丁也深知这一点,他看上了德华出色的家务能力与那颗默默付出的心。

相伴30余年,德华先是帮老丁带孩子,后来又带孙子,两个人走到了白头偕老。这样的结局,对德华来说是最好的。或许换一个角度来说,老丁虽然有不仁义的地方,但是德华选择她未必是错误的。德华的心思单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她不谙世事,也容易满足。

正好相反,江德福安杰对德华倾尽所有,从未拿她当外人,更别提自私一说。

德华是江家唯一的女儿,出生不久母亲离世,是三个哥哥带着吃百家饭长大,成年后三哥(江德福)当兵离家,二哥也远走他乡,德华匆匆嫁给邻村男人,婚后男人上了战场,这一走再也没回来。

德华成了别人口中的丧门星,克母又克夫,德华想逃离婆家想改嫁,却被婆婆恶语相加,“她说她儿子还能回来让我死等”,这样的生活如同地狱,却不得不认命。

终于三哥(江德福)再婚,嫂子又要带娃又要工作,德华有借口离开老家,投奔三哥三嫂,临见面时心里却打了鼓,不知道与城里人该怎么相处,不出所料,刚与安杰见面,场面就显得异常尴尬,安杰把德花改成了德华,一二再的告诉德华洗手打饭的步骤,话说得多了就会心生嫌隙,渐渐地姑嫂两人产生隔阂。

其实产生矛盾必不可少,毕竟两人都未曾谋面,就要以亲人自居,共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习惯不同,当然会有不太友好的声音出来,前期的德华蛮横无理,时常和安杰吵作一团,再加上隔壁王秀娥的串掇,更让德华肆无忌惮的怼嫂子怨哥哥。

尤其是见到安杰家中的佣人孙妈后,德华立马变得“飞扬跋扈”起来,指使孙妈做家务,每天对孙妈横眉冷对,一副女主人的样子。

有些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讨厌德华,后经历了安杰早产,众人帮安杰接生事件后,安杰和德华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这个时候德华刚从农村来,她哥对外称妹妹来家帮忙照顾孩子,如果贸然帮她找婆家,会让德华原来的婆婆不满,所以刚入城肯定不能帮德华找。

后随着江德福进岛,安杰为表不满拒绝随军,德华为了哥嫂能够团聚,又重回农村婆家,可见这时候的德华只是来哥嫂家里帮忙,还不能完全脱离婆家的掌控,所以也不存在重新嫁人一说。

后来安杰怀了双胞胎,德华又从老家赶来,这一次她再也没回去,只是这次上岛碰到了久违的老丁,秀娥嫂子难产去世,留下老丁和四样,德华萌生照顾四样的念头,扛起了老丁家里“女主人”的大旗。

在松山岛安杰和江德福商量过德华的终身大事,他们看得出德华喜欢老丁,安杰多次提醒江德福去找老丁说媒,江德福虽看不上老丁,但挡不住德华喜欢,最终安杰出马找老丁,却被老丁一句“我现在还没有续弦的打算”驳回。

安杰生气之余找江德福商量,直言老丁不是东西,江德福也痛斥老丁不识抬举,以后就是想娶德华他也不同意,之后安杰又给德华物色了几个,都被江德福和德华一一否决。

安杰心里明白德华非老丁不嫁,江德福也是从心里认了老丁,但人家老丁就想娶有文化的女人,所以一再推脱,一开始找的葛美霞是小学老师,老丁满意,安杰一家愁容满面,尤其是德华,每天丧着脸跟谁欠着她一样,后来葛美霞被王振彪否决,安杰一家又重拾信心。

不久又来了吴医助,这个吴医助着实厉害,怂恿老丁换锁,挤兑德华,虐待四样,气的安杰特意打电话让老丁到家里挨了一顿骂,看到老丁被自家嫂子欺骂,德华护短又气又恼,和嫂子吵嚷起来,最终安杰妥协顺着德华。

经历了葛美霞和吴医助,老丁心灰意冷,最终务实的选择了德华,德华喜极而泣哭成泪人,最终在哥哥和嫂子的不舍下,嫁给老丁正式成为丁家女主人。

都说安杰和江德福是幸福的,如果没有德华照顾五个不大不小的淘娃,那么安杰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如此,德华的存在是江家的功臣,而江德福和安杰亦是德华的贵人,正如安杰所说,假如德华在农村老家过得不比现在好,所以是哥嫂解救了德华,德华成就了哥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63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