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门的风俗在古代女子结婚后有什么意义,是做什么的?

回门的风俗在古代女子结婚后有什么意义,是做什么的?,第1张

不管是古代还是在现代,对于很多人来说,结婚都是一件人生大事,所以在结婚这天,双方家里都是会宴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庆贺,非常的热闹,不过在结婚后的第二天,女方是需要回门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回门这个风俗就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这是因为有个害羞的事情只能回娘家做,女方不好意思说出口。

在古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一生都没有什么自由,在没有结婚的时候,她们需要学习怎么伺候婆婆相公,在结婚后更是成为了生育工具,不就如此,她们在看到自己的丈夫娶了一个又一个女人后,还不能生气,不然就会被人说成妒妇,永远活在别人的议论中,所以为了让这些女人能够更好的伺候夫家人,于是就有了回门这个习俗。

女子回门其实是有和娘家断绝亲情的意思的,古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意思就是说女人在结婚以后,那么就是夫家的人了,不在属于娘家,就连姓氏也要跟着夫家的姓氏,所以在回门这天,娘家人就会将女儿当成客人一样招待,为女儿女婿准备一些美酒佳肴。

其次就是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虽然女人在结婚以后已经是夫家的人了,但是在没有结婚前,还是靠父母养活的,所以在嫁为人妇以后,丈夫就需要带着自己的妻子一起回门拜见自己的岳父岳母,并且还要带上厚礼,以此来感谢他们对妻子的养育之恩,在回门之后,妻子就不能再随意的回娘家了。

最后一点就是古代女人在成婚时,年龄都是非常小的,很多都只有十五六岁,这个年纪在现在都是上学的时候,可是她们却即将要成为人母了,不过因为在女孩子年龄小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不会教她们男女之事,所以她们对这些事情都处于懵懂的状态,而古人对子嗣又非常在意,所以没有人教是肯定不行的,于是在回门之后,女人就会向母亲咨询这方面的事情,而母亲也会交代女儿一些注意事项。

对于女人来说,询问这些事情是非常羞耻的,所以很难和婆家人交流,只能询问自己的母亲,当然如果是作为正妻的话,她们以后还要掌管家中事务,一点都不懂是肯定不行的,说不定还会被家里人嫌弃,所以女人的母亲也会将自己的管家经验交给女儿,避免女儿在夫家受到欺负,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回门就只是一个习惯了,并没有那么多的要求。

婚姻被称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它代表的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之间就此联姻,成为一家人。结婚是一件繁琐而幸福的事,过程也很多,礼仪也十分要紧,除了结婚当天有许许多多的流程以外,从古至今还有一项习俗就是结婚后的第三天是要回娘家的日子。那这个习俗有什么含义呢?

第一,向娘家人介绍新郎。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所谓的盲婚哑嫁。而女方嫁入男方一家以后,这就成为男方一家的媳妇,将在男方家度过漫长的余生,因此不需要特地费时间记男方家的亲戚都有什么人。然而对于男方来说,本来对女方家就了解甚少,只有在结婚第三天陪同新娘一起回门的时候,才能正式见到女方的家里人。因此回门这一天对于新郎来说是认识妻子娘家人的重要机会。

第二,新娘向娘家人展示婚姻生活。

一般来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子嫁人以后回娘家的几率少之又少,而回门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让娘家尤其是新娘的母亲、姐妹了解到新娘嫁过去以后的生活,包括和新郎之间相处是否融洽,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一来能让新娘的父母了解女儿的情况,二来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从中调解。

第三,借机让新婚双方都有休息的时间。

筹备婚礼到举行婚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经历一场婚礼后,无论是对男方还是女方来说都是十分疲惫的,而婚后第三天回门不仅能让男方在岳父岳母家受到贵宾般的待遇,更可以让女方有时间得到休息,也算是父母的良苦用心。

诗经上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婚姻都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也正因为是件大事,所以才有诸多的繁文缛节。

可以,但是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回的。平常基本上是不能回的,有事情可以回但是要经过婆家人同意,甚至要娘家人过来接。不同地方也有不同习俗吧,有些节日是要回的,比如结婚三天回门,以及春节初一/初二会有女儿回娘家看望的习俗,陕北一代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等等。

端午节结婚的女子可以回娘家过节吗?

在端午节是不是可以回娘家的过节的,具体的则是建议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判断的。

因为我们地域广阔,不同的地区端午节回娘家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有的地区会觉得端午节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厄运。有的地区则是觉得端午节需要回娘家躲端午,不可以呆在婆家的。也有的地区则是将端午节视为了归宁日,在当出嫁的女儿需要带老公和孩子回到娘家的。所以说,端午节出嫁的女子是不是可以回娘家的,也是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判断的。

北京习俗介绍: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当时北京习俗:自农历五月一日至五日,人们把自家的小姑娘打扮得尽态极妍。而已出嫁的女儿也都在这期间归宁

苏州、湖北、成都习俗介绍:

妇女端午节要带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回娘家,称为躲午,就是让孩子躲过端午节的邪气。

山东习俗介绍:

在山东一带,有流传着端午节不能回娘家的说法。他们会觉得,在端午节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则是会给娘家带来厄运,所以则是不让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的。

所以说,在端午节结婚的女子是不是可以回娘家的,则是建议需要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判断的。

回娘家的禁忌有哪些?

1、正月初一出嫁的姑娘必须在婆婆家过年,哪怕是不回婆婆家,但也不能在娘家过年。

2、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团圆节,不能回娘家,必须在婆婆家过年。

3、农历的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也不能回娘家。

4、清明节,这一天也不能回娘家,而且女人是不能去扫墓的,不管是在婆婆家还是在娘家,女人不能去墓地。

5、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连小孩都知道是纪念屈原的,可是这一年竟然也不能回娘家,为什么呢,虽然话说,五月五管婆婆母,意思是,五月五日这一天如果回娘家对婆婆不好。

6、农历六月初一,我们这里还流行过半年,过了六月初一这将意味着这一年过了一半了,不管大小它都是个节日,又叫半年,所以,农历的六月初一也不能回娘家。

7、七月十五是鬼节,这一天是不能回娘家的,什么原因,也没人能说的上来,因为是出嫁了,所以就要遵守这个规定。

8、这个节是大节,八月十五,团圆节当然只能在婆婆家过了,如果谁家出嫁的姑娘在娘家过八月十五,左右邻居都是拿来当话柄的,所以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9、九月九日重阳节也是不能回娘家的。

10、是冬至,这一天听说是对公公不好,所以,在冬至这一天必须要乖乖待在自己家里,或者最好是去婆婆家。

当然可以随时回娘家了,但是不要太频繁了。因为,你还有一个老公在那儿呢。你和婆婆不亲,总得和老公亲吧,即然你和老公亲,那么总得要顾及老公的想法和感受吧。如果一味地回娘家娘家,那你的这样婚姻肯定会出现裂痕的。娘家妈是妈,但是婆婆也是妈,虽然隔着心,可是婆婆也不容易啊!同样身为女人,将心比心吧。你将来肯定也会有那种做婆婆和娘家妈的真实体验,所以,还是先过好自家的小日子吧。我总觉得当今社会当婆婆的很难,我见过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女孩子结婚后有小孩了,多半愿意抱孩子回娘家,而婆婆家则很少去。因此,婆婆虽爱孙子孙女,可是也是无可奈何,又不好和儿子说。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等你到了当老的那一天,才会懂得自己当年的婆婆那种失落的心情。真的,这真是一种悲摧的循环报应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492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