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衔大佐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军衔?

日本军衔大佐相当于中国的什么军衔?,第1张

二战日本军官中,”少将“的军衔更大,但实际权力比”大佐“小。

日军军官在二战时采取九等制,即将、佐、尉,又各分大、中、少。每级又各分大、中、少三等。

将级是日本军衔的最高一级,次高一级就是佐级,大佐是佐级军衔中的最高一级。由此可以理解,大佐属于日本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再往上就达到日本军衔中最高的将级了。

日本大佐担任的职务是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担任的职务不同,其级别也会有所不同。其中大佐担任师团参谋长,属于师团系统,并且在中将师团长身边工作,实际的权力比下面的少将旅团长还要大。

扩展资料:

1945年二战结束前,旧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准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军士。

二战后,军衔称谓与旧日军有所不同,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分别相当于上,中,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

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1970年增设准尉,1980年又增设曹长(即军士长)。 二战后,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六等十八级。

--大佐 (二战前日军军衔)

日本大佐常用语言是吆西吆西,八嘎,搜嘎,哟西,它是常见的日语口语词。可以用于夸赞、称赞、感叹等等带有赞叹语气的句子里面。意思是好,很好。

日本的军衔大致分为将、佐、尉。又把“将、佐、尉各分大、中、少,这样以来一共有九等。即: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共九等。

日本军衔的分级:

当时日本大佐的职务相当于团长,少将相当于旅团长。

从上面可以看出大佐比少将低一级,但是实际权利大佐却比少将大。

日军大佐可担任的职务有: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由于大佐在师团长(中将)身边工作,实际权力比少将旅团长还要大。这也是为什么在二战中,一些日本将领宁可当大做佐也不愿意做少将的原因。毕竟在中将身边工作,上升的通道和机会要比少将多得多。

综上所述,日本大佐的职务并不高也就是相当于团长一级,但是他在中将(师长)身边当参谋,狐假虎威借师长的名义可以指挥旅团长(少将),因此大佐的权利比实际职务要大得多。

二战时期,佐官是日本军队特有军衔称呼,事实上,佐官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的校级军官,属于中级指挥官。

当时,日本军队有将佐尉三级九等军官军衔,将级军官为大将、中将、少将;佐级军官为大佐、中佐、少佐;尉级军官为大尉、中尉、少尉。

其中,大将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中的上将,大佐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中的上校,大尉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中的上尉。

日本军队的大佐,原本是连队长(日文原意如此,为避免和其他国家军队中连级战斗单位混淆,所以就翻译成了“联队”),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的团级作战单位。

但日军的大佐联队长,麾下却拥有将近4000人的兵力,要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军队1500-2000人编制的团级作战单位,相当于其他国家军队半个师的兵力。

二战时,一个齐装满员的日本陆军步兵联队,拥有军官、士官和士兵3747人,军马526匹,各种枪械2590支(挺),各种火炮14门,89式掷弹筒76具,各类非机动车256辆。

日本的一个标准步兵联队兵力3800,换作总兵力28200兵力的甲种师团的话一个步兵联队可以多达4000余兵力,下辖3个步兵大队,虽然联队长军衔是大佐,大佐相当于上校,但却是名义上的团长拥有3个步兵大队(团)的旅级建制部队,

按兵力多少算的话联队长相当于国军的旅长,把战力差火力差算上差别更大,抗战时除了在南方有几个战斗力爆表的军队外,其他的时候,都是以好几个师跟鬼子一个联队干才能勉强获胜(台儿庄大捷30万国军围攻非满员的第5,第10师团4万兵力,鬼子损失过半,国军损失约6万)。

比如万家岭大捷时“粤军之母”第4军麾下的一个营以全体殉国的代价跟106师团123联队在扁担山血拼三天三夜,74军58师9000余兵力在张古山跟106师团113联队全部和147联队半数兵力近6000鬼子几乎同归于尽,1944年衡阳保卫战,只有7个团战力的严重缺员的第10军硬扛包括补充兵在内的7个师团兵力鬼子,血战47天,几乎全歼68,116师团,重创58,40,13师团和34师团的218联队。

抗日剧里常出现的“大佐”是什么军衔?在日军中有多大的权力?日本军衔大致分为“将军、助理和中尉”,“将军、助理和中尉”分为大、中、小军衔。这样,一共有九个等级,即:将军、中尉、少将、高级助理、中级助理、主要助理、中尉、中尉和中尉。当时,日本大佐的地位相当于旅长,少将相当于旅长。从上面可以看出,大佐比少将低一级,但大佐的实权比少将高。

日本高级助理可以担任的职务是:联合上尉、旅团参谋长和师团参谋长围绕少将工作的实际权力大于旅长。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日本将军在二战中宁愿当大助手也不愿当少将的原因。毕竟,在少将身边工作,比少将有更多的晋升渠道和机会。

日本军队的军衔一般分为三级:中将和助理将军,元帅和大元帅只是少将授予的头衔。因此,就高级军衔而言,日本是第三学校的第三名将军,与美国同期的军衔制度相比,这少了一个准将级别。例如,美国是第三学院的第三将军和第四将军(五星上将只在1944年才出现),而国民军也是第三学院的第三将军和第四将军级别(只有一名特殊将军)。

有一个军衔,每个军衔就要对应更多的岗位,日军也有自己的特点。从小到大依次为:部队(13级)-小队(加强排,50)-中队(营,180)-旅(1100,团)-团(旅,3800)-旅和团(师,7800)-师和团(陆军,15000~24000)-陆军(集团军,无固定数量)-前线军(集团军,无固定数量)-总陆军(总指挥,没有固定号码)我回答了关于日本大佐的问题。不要当真。没有说“日本军官宁愿当大佐也不愿当二战少将”。

日本人有一种战士式的好战作风。他们在后方指挥作战,亲自前往前线战场。少将和大佐不一样。这可能是由于催促的战士精神造成的。日本军方有死后追授军衔的惯例,只要高级指挥官死了,他就可以追授少将,迟早他可以晋升为将军,而且他死后仍然有尊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大佐与各国军队的上校相同。它是一个整合和强化的团结构,但该团指挥的人员比同等团级建制单位多。日本大佐应是一名自由翻译的上校,日文字符为di日本陆军有一个特殊的编制,如师、旅、团、旅、中队和中队,相当于大多数国家设立的军师团的营连排。大佐是日本联合部队的首领,日军联合部队3800人的全部兵力相当于当时国军的一个加强团或半个师。日本师团辖两个或两个旅团(师长中将),即师团辖两个旅团(旅长少将)一个师、一个团共有四个团,包括中央直属炮兵部队,该师、该团全员2万多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859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