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女护士于鑫慧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援鄂女护士于鑫慧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第1张

近日最美援鄂女护士于鑫慧的真实身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于鑫慧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申请到武汉武昌区做志愿者。疫情结束之后,她的事迹引起了媒体的广泛报道,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希望自己能够和一个兵哥哥结婚。在前几天网上发布了一位兵哥哥向她求婚的视频。之后,有关于鑫慧的真实身份就曝光出来。

经过媒体对南通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的采访得知,于鑫慧不是医疗工作者,不属于卫星系统的工作人员,她不属于公立医院,也没有在民营医院工作,同时也不具备护士资格证。这样的消息简直是一个大反转,同时有关于鑫慧的黑料被更多地曝光了出。于鑫慧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医学院,但是其真实的身份是毕业于南通卫校。她声称自己没有结婚,但是真实身份是已经结了婚,而且还有孩子,同时她欠下了10万元的贷款,已经上了失信人员黑名单。这一系列猛料的爆出,简直是晴天霹雳,惊天反转。但是对于于鑫慧在疫情期间能够到武汉去支援的这种行为,我们还是比较赞赏和尊重的。的确那个时候武汉非常的缺人,因为她是卫校毕业,但是没有护士资格证考,当时的负责招聘的人员综合考虑,就把她录用了。她只是在一个酒店的隔离点进行看护,并没有到医院进行辅助治疗。

那么这些事情曝光之后,记者在联系于鑫慧的时候,已经打不通她的电话了,最终这件事还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被曝光出来。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希望于鑫慧能够正确的面对现实,不要向公众撒谎,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百里,名方震,字百里,浙江省海宁州硖石镇(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镇)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882年10月13日,出生于临县海盐。其祖父蒋光煦是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拥有藏书楼“别下斋”,收藏珍贵典籍10余万册,并刻有《别下斋丛书》和《涉闻梓旧》两部传世之作。

其父蒋学烺,因生下来左膀残缺,蒋光煦不喜欢他,养育到十余岁的时候便将他送到海盐一寺庙出家。就这样,蒋学烺当了十年的和尚,最终耐不住清苦和寂寞,于是便还俗学医,并娶了穷秀才之女杨氏为妻,后生下独子‘蒋百里’。

蒋百里

天资聪慧,才气干云

蒋百里十三岁的时候,其父便因病去世了,第二年杨氏还得了一场大病,请了很多医生来治疗都不见起色。孝顺的蒋百里便想到了古人有“割股疗亲”的故事,于是他便偷偷的割下自己左臂的一块肉,做药引熬药给母亲喝,结果母亲的病竟然奇迹般的痊愈了。没有父亲这个家中的顶梁柱,蒋百里母子就开始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十分困苦。蒋百里的叔伯们见他们母子生活艰难,便给了他们几亩薄田,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杨氏的父亲是一位秀才,自幼在父亲的熏陶下,也曾学过读书写字,在没有足够多的钱让蒋百里去上学的情况下,杨氏白天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晚上则回去教他读书写字。后来,当地的私塾先生倪勤叔见蒋百里天资聪慧,顿生爱才之心,于是愿不收“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须先向老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在清末时期,还未做诗文的学生每年的学费6元至8元大洋,已开笔的则在8元至12元左右。这里可理解为“学费”),教他读书学习诗文。

蒋百里每日废寝忘食的埋头苦读,学识大有长进。1898年,年仅十六岁的蒋百里考中秀才。

有一次,蒋百里偶然看见桐乡县令方雨亭“观风题”一纸,上例有题三十道,限一个月之内交卷,蒋百里看后兴致大发,遂洋洋洒洒写了数十万言交卷而去。方雨亭在看完蒋百里的答卷之后,连连拍案叫绝,取为超等第一名,并在其批示的结语上写道:“此真我中国之宝也”。然后便将其推荐给杭州知府林迪臣,随后考入求是学院(即浙江大学的前身)就读。

蒋百里和夫人蒋佐梅

弃笔从戎,东渡扶桑

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时的蒋百里才十二岁。在此次战役中,以日本水师大获全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而当蒋百里得知这一消息后,深受刺激,遂萌发了弃笔从戎、抵御外侮、建立强大国防之志愿。

1901年4月,在桐乡县令方雨亭和杭州知府林迪臣等人的资助下,蒋百里开始东渡日本,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此时的蒋百里,年仅二十岁。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弱冠之年的蒋百里,虽然身体瘦弱,体制不佳,但是他始终坚持身体锻炼。有一天,求是书院的老同学钱均夫来访,走进校门便远远看见一条身板结实的男子在翻单杠,动作娴熟,山下翻腾。钱均夫好奇走近一看,几乎不敢相信他就是昔日那个弱不禁风的蒋百里。钱均夫两眼崇敬地看着蒋百里,并用手拍着他的肩膀说:“百里兄,好身手啊!将来你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同时期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里,人才济济,仅华人就有像蔡锷、张澜、许崇智、蒋伯器等人。值得一提的是,同为浙江人的蒋伯器,因其两人才华出众,成绩突出,还被章太炎赞誉为“浙之两蒋,倾国倾城”。此外,在学习期间,蒋百里还与蔡锷成为了莫逆之交!而其中蔡锷讲的:“要革命,笔杆子不如枪杆子”,深深影响了蒋百里,从而也促使他终身献身于中国国防事业。

他们两人还与另外一个名叫“张孝准”的同学,被誉为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中国三杰”。

蔡锷

1905年,蒋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同时还夺得了第三期士官生的冠军。按照日本的规矩,位居士官榜首的学生会得到日本天皇亲自赐刀,日本人皆引以为荣,但不料却被中国学生所得,因此日本学生视为奇耻大辱。于是从第四期开始,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便开始将中日两国的学生进行分开授课,以此来预防中国学生再夺冠军。

1906年,蒋百里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顺利毕业,回到祖国!

少年得意,飞黄腾达

蒋百里回国后,时任浙江抚台的张曾扬想委派他做第二标统,但却被蒋百里婉言拒绝了,而向其举荐了自己的同乡“蒋伯器”。而蒋伯器更是凭借此职位,一路做到了中华民国的第二任浙江都督,可谓是名噪一时。蒋百里则转而投在了东北总督赵尔巽的幕府中,担任参谋长。而此时的蒋百里,不过只有二十多岁的年纪,可谓是少年得意,飞黄腾达!

后来,将百里向赵尔巽表示,自己在日本学习的不过只是初级阶段的军事理论而已,对于中国的国防实用性并不大,因此想前往当时的军事强国——德国去实习军事,以此来运用到中国的国防上来。赵尔巽对蒋百里的想法非常赞同,于是便鼓励并资助他前往德国实习。

东北总督赵尔巽

蒋百里来到德国后,在第七军担任实习连长,而当时的统帅便是大名鼎鼎的兴登堡元帅,即后来魏玛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蒋百里身体偏瘦,因此当他来到德国后,很多德国军官都不看好他,甚至还怀疑他会不会骑马。正当德国军官嘲笑和质疑他时,一个德国教官却突然说道:“你们不要嘲笑他,看他走路时的步伐,就知道他是一个骑术高明的人。”

的确,这个德国教官所言不虚,蒋百里在日本士官学校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骑手,而且还从不用缰绳、马鞍和马鞭。

有一天,兴登堡元帅召见蒋百里,当他看见这个身体瘦小且精炼的中国军官时,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以前拿破仑说过,在若干年之后,东方必定会出一位伟大的将才,这或许就是你吧!”此话一出,蒋百里顿时在国内成为了当红的“明星”,声名大噪。

1910年,蒋百里从德国实习完成后回国,受到当时的禁卫军训练大臣良弼邀请担任禁卫军的标统。但被蒋百里婉言拒绝了,因为他想凭借自己的实力一级一级的往上升,而不是以自己名声来给自己划定级别。于是,将百里便要求担任管带,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营级。

兴登堡元帅

自杀未遂,喜结良缘

1912年12月,年仅31岁的蒋百里被袁世凯委任为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领少将军衔。

蒋百里在担任保定军官学校的校长后,便一心想创办出一所中国乃至是世界第一流的军校,以此来训练新军,培养将才报效国家。但想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足够的军费支持,为此,蒋百里多次写报告向上级请求增加经费,但此时的北洋当局一心只想扩大自己的私人武装,根本没有人会顾及到军校的发展。蒋百里多次碰壁,一怒之下便向袁世凯递交了辞职报告,但遭到了袁世凯的拒绝。

随后,本以为袁世凯拒绝了自己的辞职就能拨发经费,但事实并非如此,蒋百里还是在经费问题上多次碰了钉子,即便是他亲自赶赴到北京陆军军部请求拨款,但也依然遭到了拒绝。

1913年6月17日,请求拨款失败的蒋百里垂头丧气的回到了保定。

袁世凯

回到保定的蒋百里越想越气,想起当初在进入校门时对全校师生的公开承诺:“方震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伤心绝望之余,蒋百里当晚将自己锁在家中,一边喝酒,一边写着遗书,其中一封是写给自己母亲的,其余的遗书既有给本校教育长张承礼的,也有给自己的好友蔡锷和陆军总张段祺瑞的。但当遗书都写好之后,蒋百里又愤怒地将其撕成碎片,继续喝酒!

第二天(1913年6月18)清晨5时,蒋百里身穿军服,配好指挥刀,并将一只手枪藏在了口袋里,怒气冲冲的走出卧室,召集全校教职员2000余人在尚武堂前集合。蒋百里说道:

“初到该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如此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说完,蒋百里便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朝自己的胸口开了一枪,蒋百里应声倒下。但万幸的是,子弹并没有伤及要害。而蒋百里自杀的壮举,很快便震惊朝野。

蒋百里和夫人蒋佐梅的五个女儿

随后,袁世凯便委托日本公使迅速派遣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赶赴保定实行手术,并同时派遣一名得力助手前往配合治疗,务必将其治好。

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夺得过第一名,因此日本人非常敬佩他,随即日本公使便派遣了日本军医平户和其助手佐藤屋登前往保定,挽救蒋百里的生命。

而在这段治疗过程中,蒋百里渐渐对佐藤**产生了好感。而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蒋百里给佐藤写了很多封信,其中有一封是向她求婚的,但却遭到了佐藤的婉言拒绝。随后,蒋百里便在给佐藤的回信中说道:“因你而生,你现在又想置我于死地”!不得不说,蒋百里追女孩还是有一手的。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年后,佐藤**最终还是答应了蒋百里,与他结婚。婚后,佐藤便改名为“蒋佐梅”。

他们先后生育有五个女儿,其中他们的三女儿,便是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英”,而蒋英女士的丈夫,便是家喻户晓的“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及其孩子

1938年11月4日,蒋百里先生病逝于广西宜山(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享年56岁。

参考文献:《“天生兵学家”蒋百里的传奇人生》、《蒋百里全集》、《蒋百里先生全集-第六辑》、《民国史》;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走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于是,南丁格尔就潜心改造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护理,增加营养。半年之后,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里,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2010年已经是国际护士节的98周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247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