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将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的体操竞技水平有多高?

美国女将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的体操竞技水平有多高?,第1张

体操战士体操界的迈克尔·乔丹、博尔特和菲尔普斯。

早在2012年还在少年组的时候,拜尔斯就已经开始崭露头角。2013年安特卫普世锦赛上拜尔斯横空出世,此后便一直横扫各大赛场的金牌。短短三届世锦赛拜尔斯用10金2银2铜的成绩震惊了世界,并以10枚世锦赛金牌的数量打破了之前由拉蒂尼娜,高吉安以及霍尔金娜三人各保持的9枚金牌的记录,成就历史第一人。对于其它对手们来说拜尔斯必定是一个难以超越的对手。她的动作成套难度极大,尤其是跳马,平衡木和自由操这三个项目。她擅长高难度大空翻同时她还具有着出色的稳定性惊人的弹跳力和平衡感使她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拜尔斯空翻(直体前空翻两周半)。在这个动作中,最后的半圈是最难的,很多人都可以完成整个转体,但在半圈时停下,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人们甚至评价说,唯一能阻挡她的是重力作用,她唯一的对手是牛顿。

在里约奥运会上,这位年仅 19 岁、身高不足 1 米 45 的黑人姑娘,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收获了 4 金 1 铜,成为了女子体操这个时代不容置疑的王者。在跳马比赛中,拜尔斯凭借阿玛纳尔跳(毽子后手翻直体后空翻转体 900 度)获得了冠军。这是世界上女子跳马中难度最高的动作之一,选手需要先完成一个后手翻,然后在空中转体两周半,而拜尔斯在腾空时,足足比其他选手高出了 1 米。更高的高度可以帮助她顺利完成两周半的转体,也可以让她更稳的落地。最终她以 15966 分夺得冠军,比亚军的 15253 分高出了 07 分不止。

跳自由操时,因为超强的弹跳力,她不需要太多助跑就能完成翻腾动作,这给了她更多的时间在空中进行各种翻腾,也能够在整套动作中融入比其他选手更多的元素。在这次里约奥运会上,她动作流畅、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自由操表演震撼了全场。在央视的体育转播中,解说员更是直呼,她的自由操是“火星级难度”

一般来说,体操比赛中第一名和第二三名的得分往往只差 02 或是 05,但是近几年来,只要有拜尔斯参加的比赛,她一般都会比第二名高出 1、2 分。

新锐副攻王媛媛,天津女排队员。2014年第17届U19女排亚青赛冠军队成员。父母年轻时都是甘肃省篮球队的专业队员,13岁时,甘肃小姑娘王媛媛自荐来到天津女排,她出色的身高条件立即引起了教练的关注,随后便开始了她在天津的排球生涯。

出生日期:1997714

  体重(kg):70

  身高(m):195

  位置:副攻

2013年4月1日下午,北京市八宝山东礼堂召开了一场浩大的送别仪式——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排球协会顾问 陈招娣 ,因患癌症治疗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8岁。

陈招娣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主力队员,曾获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的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她和 宋世雄 解说女排比赛,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一提的是,陈招娣是 体育 界在军队里第一位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

1955年,陈招娣出生于浙江杭州,她从小就表现出了突出的运动天赋,跑步、跳远、打球样样都行,是学校小有名气的“运动健将”。1970年12月,浙江女排成立,年仅15岁的陈招娣进入浙江队,成为了一名排球运动员。

由于成绩突出,陈招娣在1971年被选调到北京 体育 学院青年集训队。当时陈招娣的球风非常顽强,敢打敢拼,很快在同龄球员中脱颖而出,先是被八一女子排球队选中,并最终于1976年被 袁伟民 选入国家女排。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重组不久的中国女排初入国际大赛,成绩并不算理想。主教练袁伟民为了提高成绩,对女排队员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有一次训练结束后,袁伟民问队员们: “谁还想加练?”

但姑娘们一天训练下来,早已精疲力竭,没有人响应袁伟民的话。陈招娣心想: 那我就再练一会吧! 于是主动走了过去。

袁伟民规定的加练项目,是让运动员先触碰场边的铁丝网,再跑到3米线做翻滚救球,再跑回来开始下一轮的救球……一共要接15个好球才算结束。

陈招娣头几个球还能勉强接住,但在接到第9个球时,她实在累得跑不动了,这个球就没接住。此时袁伟民说: “你没接住,扣掉一个球!”

陈招娣有了情绪,后面的几个球也没接好,当第9个球从她眼前消失的时候,袁伟民说她的好球已经被扣完了,要求她重新开始。

陈招娣顿时来气了,她朝袁伟民吼道: “反正是我主动加练的,我不练了总行吧!” 说完她就往外走。

袁伟民也生气地吼道: “你想不练就不练?这是训练,又不是儿戏!你今天走了,明天第一个练你!”

陈招娣又转头回来,她倒不是因为害怕,而是不服气,她心想: 我一定要接起15个好球给教练看看!

袁伟民依旧不紧不慢地发球,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陈招娣的体力再次超支,她实在觉得受不了了,于是再次转身撤退,但走到门口时,她还是觉得不甘心,又第三次转身回到了训练场,终于凭借着惊人的毅力接完了15个好球。

陈招娣的这个 “三进三出” 的故事,成为了女排精神的象征。当时在女排队伍里,她的年纪算是大的,队友们看她都能坚持下来,也就更加积极训练了。 这个故事后来还被写成文章《苦练》,入选了初中的语言课本。

陈招娣就这么经过苦练,成为了中国女排著名的二传手,她在球场上不仅单防能力出色,还与 陈亚琼 开创性地使用“双快”战术,正式拉开了排球运动在二、三号位战术配合创新的序幕。

1978年,陈招娣从国家队回八一队打全国甲级联赛,不慎左臂挠骨首次受伤。1979年6月,日本女排访华,与中国队打了一场比赛,陈招娣在比赛拦网时,被隔网而对的 奥岛圭子 大力扣中受伤部位,又导致挠骨断裂。

但两个月的全运会中,陈招娣用绷带吊住左臂,带伤单手出战比赛,她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赢得了“独臂将军”的美誉。

在1981年11月16日晚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决赛上,陈招娣不慎在第三局扭伤了腰。尽管如此,她依旧拼命防守对方的进攻。中国队与日本队激烈鏖战2小时5分钟,最终成功地捧起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比赛结束后,陈招娣已经疼得无法站起,只好由队友背着上了领奖台,场景催人泪下。这个晚上,全国的观众都记住了“拼命三郎”陈招娣。

1982年,陈招娣又跟随女排夺得了世锦赛的冠军。1983年,陈招娣正式退役,并进入北京 体育 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她先后担任了八一女排领队兼教练、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等职务。

1986年夏,时任中国青年女排主教练的陈招娣带队到成都打比赛,在组织队员训练时,她经常感到恶心,还对同事抱怨: “四川的辣椒太辣了,把胃都辣坏了!”

同事提醒她说: “你该不会是有了吧?”

同事的话提醒了陈招娣,她赶紧去医院做了个检查,发现果然是怀孕了。但她的第一反应却是: 这个孩子不能要。因为她当时忙于事业,没有精力抚育孩子,但是如果去做流产手术,就要休息半个月,但她自己作为主教练,就要错过备战亚洲青年女排锦标赛了。最后她决定留下孩子,继续组织队员训练。

有一天,陈招娣正站在高台上为队员们掷球,此时领队冲了进来,对陈招娣吼道: “你给我下来!”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教练已经有了3个月的身孕了。

最终此次亚锦赛,中国青年女排取得了亚军,拿到了世界青年女排锦标赛的入场券。

正当陈招娣准备在自己的教练岗位上大展拳脚时,1988 年,她做了直肠癌手术,不得不暂时放弃了排球教练的工作,挥别了排球场。

1989年初,陈招娣大病初愈,此时中国女排重新组队,国家体委有意借调她担任领队。此时海南省也想要她,并准备任命她为 文体厅副厅长 。当时陈招娣的爱人也在海南工作,如果她去海南,不仅有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能和爱人和女儿团聚,但她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回到国家队。

陈招娣回到女排以后,深感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新时期运动队的思想工作,已不能沿袭过去的老一套的做法,他要求自己多长几个心眼,凡事都从细微处养眼,她不仅和队员们一起训练、生活,还经常和他们一起聊天、说笑和 娱乐 。就是在这种交流中,她掌握了队员的思想动态。

陈招娣和队员们熟悉了以后,觉得她们和80年代的老女排相比,缺少把排球运动当成一种事业的拼劲,于是她经常给队员们讲老女排的故事,队员们听了以后都很受鼓舞,纷纷表示自己要像老女排学习,努力提高自己,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希望。

陈招娣带领这支女排先后取得了1989 年的世界杯第三名、1990 年的世锦赛亚军、1991年世界杯的冠军,但也经历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仅获得第7的低谷,后来她回忆起这次失败时曾说:“那感觉,就像是死过了一回。”

1993年,陈招娣回到军队系统工作,先后担任 总政文化 体育 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总部宣传部副部长 等职。

回到部队从事行政工作,对陈招娣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以前当运动员、教练、领队,主要是动,而现在坐机关,则是以静为主;以前只用管排球,现在则是排球、篮球、田径、游泳等项目都要管。 陈招娣比以前更忙了。

但陈招娣再次靠着自己的狠劲克服了这些困难,只要有解放军队的比赛,她就去看,只要有不懂的问题,她就去向别人请教,尽管她闹出了一些笑话,但却很快熟悉了业务,从 “排球专家” 变成了 “杂家”

1995年10月,陈招娣随解放军代表团征战在意大利举行的世界军人运动会,夺得了13枚金牌,金牌总数名列第3。1996年,中国排球联赛推出后,陈招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任中国排球联赛的技术代表。

2006年,陈招娣因为工作突出,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了 体育 界第一位女将军。对于将军的军衔,她曾说:“如果说夺冠是运动员的执着追求,当将军是士兵的光荣梦想的话,那么我现在真的是美梦成真了!”

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陈招娣一直觉得很亏欠家人,尤其是她的女儿 郭晨 。由于陈招娣经常要深入到各军区的体工队调研,没有空管孩子,郭晨从小就在寄宿学校上学,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每逢陈招娣出差,就由同事把孩子领回家过周末。

但郭晨从小就很懂事,她在学校里喜欢帮助同学,经常被评为“十佳少年”,高考时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开大学。

陈招娣是一个开明的母亲,她和女儿的关系很好,她曾说: “我们经常在网上聊天,我从来不干涉她的事情,充分尊重她自己的意愿。我感觉有些事情,她还是更喜欢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聊,那么我也就不强行追问她。这也难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都有自己信赖的谈话对象。”

2013年2月,陈招娣的癌症再次复发,不得不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治疗。尽管她积极配合治疗,但病情却一直反复,她经常疼痛难忍。 每当她疼的时候,女儿就让她咬自己的手,女儿说: “每当你咬我的时候,我知道你很难受,你咬我的力度,我能感觉到你有多痛,我不怕被你咬,只要你能坚强地挺过去,再疼我也忍着,加油!”

陈招娣住院期间,远在美国的 郎平 回国探望她,她看着昔日的队友躺在病床上,不禁泪如雨下。 陈招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没有谈自己的病情,而是和郎平交流新女排的训练战术,她希望郎平能够回国,继续为中国女排发光发热。

但奇迹没有出现,3月31日,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4月1日,陈招娣病逝,年仅58岁。

追悼会当天,老女排成员郎平、孙晋芳等人在老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陆续来到现场,与老队友再见最后一面。他们共同为陈招娣送上了一个花球,上面写着: “我们为你感到自豪,永远怀念你!”

当时的中国女排已经进入低谷期,女排内部曾有人提出希望邀请身处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教练,但郎平本人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有些犹豫,但和病重的陈招娣见面以后,她终于坚定了回国的念头。她说: “在中国女排最需要人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做点牺牲?”

最终郎平再度复出,她带领中国女排又创造了一个高峰,延续了女排的辉煌。相信陈招娣的在天之灵,看到这些成绩,也会感到欣慰吧!

诗人臧克家曾在《有的人》里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陈招娣虽然离开了,但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她将成为中国 体育 永远的精神向导!

三人篮球赛好看的热点主要是运动员人变少了以后抢球更激烈了,跑动也更快,对抗激烈让人目不暇接的。想过去六人赛制的时候,大家还穿来穿去,还能让人喘口气,这个简直就喘不过气来。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张山就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在这一届奥运会上,张山代表中国射击队,在男女混合参赛的飞碟双向比赛中,一举战胜了全世界的“神枪手”,不仅夺得了世人瞩目的奥运会金牌,而且创造了“巾帼胜须眉”的奇迹。她在资格赛中,200发子弹无一脱靶,把自古以来“百发百中”的传说变为了事实,成为多少年来,欧美选手垄断着的这个比赛项目领奖台上的第一位东方女性。

张山的家乡是四川省南充市。1968年出生时,父亲张志毅已经40岁,母亲胡国惠也38岁了。然而“老来得贵子”的父母并没有丝毫溺爱这位家中最小的“幺女儿”,张山6岁时,他们就把她送进了业余体校,让她经风雨,见世面,锻炼体魄。

i‘在南 充市业余体校,张山学会了打篮球。后来又当上女子篮球队的队长。她个子不算高,但是脑子灵,技术好,组织能力强,每逢比赛,只要有张山在场上,这支小篮球队就打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常敲得胜鼓。不过,体校的教练胡仲梅也并没有因为她是自己的得意门生而放松了对张山的要求,和其他小队员一样,训练不认真的时候也要罚跑步,挨批评。张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她不仅在体育方面有天才,并且能歌善舞,上小学时,家乡南充市的庆典活动中,总少不了小张山登台演出。在学习上,她同样是学校里的“高材生”。高中毕业那年,学校里的校长、老师、同学,还有她的父母,都认定了她能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可是命运却把她送,上了通向奥运冠军之路……

那是1984年的初夏,四川省射击队的飞碟教练江泽祥来到南充,为准备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挑选队员,张山出色的身体素质、泼辣的性格使江教练一眼看中。果然,在试训中,10个小队员里,这个张山对教练讲授的领悟最快,也是第一个敢举起枪来实弹射击的,而且三枪两中,令江泽祥大为惊讶。于是,张山被留下继续训练。不到一年,她就在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以200发子弹181中的成绩获得亚军,比第一名只少一中。初出茅庐,锋芒毕露,显示出了她的射击天才。

张山又是个很勤奋的运动员,她不仅勤于训练,而且勤于思索。她总是细细体会教练的指导,常常认真观察优秀射手的动作,进而揣磨自己的技艺。因此,她的成绩和技术水平提高很快。1989年初,张山入选国家射击集训队,成为我国著名飞碟教练刘继升的得意门生。这一年4月,她在全国射击冠军赛上,以195中名列金榜;9月,她和我国名将巫兰英、邵伟萍一起参加世界飞碟射击锦标赛,联手为中国女队实现了世界女子飞碟团体6连冠,她自己也登上了世界女子飞碟射击锦标赛个人冠军的宝座。

1992年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快要到了。为了备战巴塞罗那奥运会,张山和队友们加紧了训练。4月里,张山根据刘继升教练“人枪一体”的主导思想,在训练中大胆地提出新的动作设想,经过试验和体会,她的技术动作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现在,她在举枪射击疾速飞行的碟靶时,感到她和她的枪已经融为一体了,枪就好像是她的臂膀的延伸,又好像是她的眼睛,她甚至相信,不管碟靶从哪个方向飞出,朝哪个方向飞去,只要她张山眼睛能看到,她的子弹便会无情地迫寻而去,碟靶在劫难逃。同时,她认真聆听了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教授刘淑慧讲授的心理课,临近比赛,她的心理也调节到最佳状态,她在日记中写道:“敢于胜利,相信自已有实现自我愿望的能力。”

8月25日至27日,张山在奥运会飞碟双向比赛中向全世界表演了她出神入化的绝技,第一天75靶,开场就是个满堂彩。第二天再打75靶,又是弹无虚发,最后一天,她先在资格赛中打满了200靶200中,把奥运会这项比赛的纪录推到了不可能再破的顶点,接着,又在25靶的决赛中击败了来自欧、美的男子汉“超级射手”,成为这项历来为男选手垄断的竞技运动中的“女皇”。

给你推荐一部我最喜欢的电视剧《屋顶上的绿宝石》

片 长:三十集 

类 型:浪漫偶像剧 

主要演员: 

霍建华 饰 周念中 孙 俪 饰 莫家绮 

胡宇崴 饰 聂 凯 姚采颖 饰 凌佩妤 

贾乃亮 饰 唐世杰 张国立 饰 唐起山 

张铁林 饰 凌信夫 刘雪华 饰 梁 蕊 

白冰冰 饰 方 敏 柏 雪 饰 何庆珠 

邬倩倩 饰 周碧霞 张翊生 饰 庞 宪

“农历八月初四,是白露--——太阳过黄经165度,夜凉,水汽凝结成露--——听说,在白露第一道曙光出现的时候,把一颗绿宝石交到恋人的手上,那么,这对恋人,不管遭遇多少的磨难,他们的恋情将永远无坚不摧!” 

这是女主角莫家绮坚信的绿宝石传说,是延续、是圆梦,当莫家绮父亲为她戴上象徴永恒爱情的绿宝石起,她的爱情,也注定跟随这条绿宝石项链一起摆动、闪烁、翻飞、坠落。 

一段纠结的家庭背景,衍生出几段相恋却无法结合的爱情,上一代无解的恩怨情仇,导致下一代的悲欢离合,循环这条爱情交缠的轨迹,故事从海南岛的周念中和聂凯这对好朋友身上,揭开序幕-——-周念中和聂凯虽不是亲兄弟,但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感情却比亲兄弟来得亲。认定友谊万岁的他们,直到这天一个叫莫家绮的女孩子走进他们的生命里,才开启了他们在感情上的另一扇窗。 

莫家绮的出现,让这两个男孩原本淡无色彩的生命,霎时绽放出朵朵缤纷灿烂的花,情窦初开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对家绮有了好感。家绮父亲过世前,留下两条绿宝石项链,一条给了家绮母亲梁蕊,一条给了家绮。梁蕊常告诉家绮,一个人一辈子只要真正爱过一次,抱着这样的回忆,也足以面对接下来人生的风风雨雨,因此,当家绮确定自己爱上念中时,便选在白露日出的第一刻,将这条绿宝石偷偷放到念中的口袋,只是,念中为了顾及他与聂凯的兄弟之情,选择了逃避。 

当家绮和念中感情暗暗萌芽,念中母亲碧霞因为病重,说出念中身世并逼他回到生母碧云的身边,这一别,两人之间的距离,从此天南地北。念中拒绝接受碧云的关爱,更和碧云的丈夫唐起山与儿子世杰不对盘,这一日,趁着家绮生日,他偷回海南,寻不到碧霞,却意外撞见聂凯正在帮家绮过生日,聂凯甚至对家绮表白,念中的梦破碎了,回到上海,行尸走肉的他,接受了碧云的提议,到英国念书,他离开这个没有快乐回忆的地方。 

念中在英国,遇上了凌佩妤。娇纵刁蛮的佩妤,在一次念中的搭救之后,收留了念中,两人朝夕相处,某年的除夕,念中煮了元宵,竟让佩妤流下了思乡的眼泪;一来一往间,佩妤对念中有了情感,但念中心里,始终惦念着海南岛上的家绮,经常要遥想着那段美丽时光。 

然而念中不知道的是,家绮和梁蕊也来到了英国,因为继父莫广良对家绮有所觊觎,梁蕊怒得带家绮远走他乡,投靠在英国友人无果,家绮只好做苦工,而梁蕊则沉迷于赌博,靠着烟酒消愁。直到这天,念中和家绮终于在英国街头遇上了——念中和家绮的重逢,燃起了短暂的往日情怀,却也让佩妤再也无法按奈心中的感情,这时的念中,靠着佩妤的提携,靠着帮人理财找回自信,但一场三角恋情的蔓延,却导致他必须和佩妤摊牌,作出内心真正的决定! 

佩妤为了念中,一改过往的任性,却还是换不回念中的心,眼看感情就要定局,不料梁蕊因积欠赌债必须远走,佩妤好心提供了机票,家绮来不及和念中告别到了机场,但这班飞机却失事了,家绮和梁蕊的名字赫然在旅客名单里…… 

佩妤自责万分,却又得打起勇气安慰念中,念中研究所毕业之后,两人回到海南,念中被佩妤感动,和她有了婚约,并正式进驻饭店工作,念中讶异地发现,聂凯竟然也在这里就业,但最让他震惊的不是这个,而是家绮没死,她并没有搭上那班飞机,她为了赶回去取走她和念中的信物,逃过了空难,却躲不过一场车祸,她再度亮相时,坐着轮椅,她的腿瘫痪了。 

聂凯不在乎这一切,反而用心照顾着家绮,而念中却也旧情难了,面对佩妤的温柔,感慨命运的作弄,加上世杰对佩妤的不放弃,这五个年轻人的爱情纠结,在这里拉起了高潮,并将唐凌两家的斗争带上台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7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