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门票大昭寺为谁而建大昭寺游玩攻略

大昭寺门票大昭寺为谁而建大昭寺游玩攻略,第1张

在西藏有着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萨城的说法,但是拉萨三大寺庙之中却没有大昭寺的身影。不过大昭寺是西藏所有寺庙的统摄,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据说,大昭寺门口光滑的石板就是近600年来的信徒们给磨光滑的。

兴建大昭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文成公主依据唐代《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雪域拉萨的地形宛如"罗刹魔女"朝天而卧。藏王得知下令在罗刹女的左右手心等四肢的主要关节部位,修建了用于镇魔的十二座寺庙,又在其他一些风水恶劣的地方分别修建了佛塔、石狮、大自在天雕像、大鹏鸟、白螺等。而"罗刹女"的心脏部位恰恰是那卧塘湖,湖水仿佛是罗刹女心房涌动的血液,若想彻底震慑魔女需直击心脏,因此便改变风水,把卧塘湖填平,建起佛殿,用以滋润雪域众生,大昭寺的位置由此而来。

大昭寺位于心脏的位置

大昭寺为谁而建

吐蕃赞普为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与唐文成公主兴建大昭寺与小昭寺,一方面以示与周边邦国交好,另一方面也推进了佛教文化的推广以对抗本教对于吐蕃王权的威胁。

攻略

大昭寺不是特别打,一圈下来,一个小时就逛完了。反正是体力消耗还蛮大的。

拉萨这个地方本身也不是很大,说不上迷路,手机导航就可以解决啦!还有就是提醒大家最好是要带上身份证,在大昭寺周围会有武警岗哨守护,最后是要通过安检门的。

一般游客的话,我会建议你最好是跟着导游去游玩大昭寺,还有有给你讲解藏传佛教的知识,以免自己在哪里走马观花。

大昭寺

每日绕着大昭寺顺时针方向转寺的人流络绎不绝,寺前在大昭寺广场上朝拜(跪拜)的盛况去了就能感受得到。

大昭寺最重要的地方都集中在一层,游玩线路比较随意。大厅中央是佛祖身像,在里面的人大多都是顺时针参观的。还有大厅里面是禁止拍照的。

最开始进去的时候,一直闻到的是点燃的藏香,第一次问到,感觉味道很奇怪。里面灯光也不是明亮,加上各种佛像和壁画之类的比较神秘的东西,还稍微有点害怕的感觉呢~

导游会给你讲解大昭寺每一尊佛像的故事,那串联起来的背后就是西藏的古代历史。

在游玩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好玩的地方,比如像在西藏朝拜的时候,手势不像内地寺庙那般,而是手掌靠在一起,但是两手掌中间会留有一定的空间。

导游一般都会重点讲解一楼,二楼一般都是自行参观的。

第三层在最高处,可以遥望布达拉宫、俯瞰大昭寺广场。

从大昭寺屋顶俯瞰大昭广场,右边远处山上是布达拉宫。近处的柳树据说就是当年文成公主所栽种的公主柳。不过大多时候第三层都不怎么开放的。

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出来到处逛逛, 感觉还好,心情也比较放松。

大昭寺广场秩序井然,整洁干净。

大门口磕头的人们络绎不绝

人虽然比平时要少点,但是感觉还很不错

这是拍照留念的地方

这个墙角就是著名的文艺圣地了。很多文艺女青年都要到这里坐一下午什么的,来洗涤心灵……

游客还是比平时少了很多

这里可见只有两三个文艺青年坐在墙边, 

干净无人

八角街人就比较多了

感恩……

 看见了一个旅行团

墙角的大爷正在给文艺女青年洗涤心灵, 

还是到此一游吧,的确是灰头土脸吧。

在去西藏的路上,你会经常看到人们向前跪着。大昭寺是很多有信仰的人要去三访九叩的地方。他们来拉萨朝圣的时候就是在这里。文成公主进藏时,从长安带了许多佛像。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信徒,他们的归宿是值得了解的。

一、时间问题。

我自己去的大昭寺,因为游客进大昭寺要排队买票。8:30开始售票,8:00我就在检票口等着,所以我是第二个在那里排队的人。半个小时不到,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所以如果想买票,尽量早点排队,以免在买票上多花时间,早点买票就行了。

二、导游问题。

在去一个景点之前,尤其是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前,我们总会在网上做功课,寻找关于它的故事的资料,但是我们记不了太多,所以如果单纯依靠我们对它仅有的了解去参观,说实话,我们可能20分钟就能参观完,然后我们会觉得没什么可看的。因为就像自己一个人去旅游,无法了解它的历史,也无法深入的听它的故事,所以我建议你进去之前可以在售票处雇一个导游。我觉得当时花的50块钱还是挺值的。至少自从参观了大昭寺之后,我就可以给别人讲大昭寺了,我可以把我听到的讲给他们听。所以,雇一个临时导游会让你的票价更划算。大昭寺门口有讲解员。解释一下只需要三五十元。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没有专业的解释,就是走马观花,分不清入口和出口,门票钱不值钱。

三、拍照问题。

寺庙是神圣的地方。即使我们不信教,在一个地方也要遵循他们的习俗。大昭寺前和里面都可以拍照,进去就不能拍照了。不想拍就把相机手机收起来,能拍就拍。

四、行为举止方面:

女士一定不要穿裙子或者漏肩的衣服,不要穿太暴露的衣服就好。那是对神经的不尊重。没别的了。不过,味道不太好闻,所以我有个心里准备。酥油的味道混合着香的味道。

不要拍照,不要绕着佛走,不要大声笑,不要乱抓,不要随地吐痰,不要盯着藏人看,不要举止夸张。

就在市中心,大门前的大广场和正门都是磕头祈祷的朝拜者。里面有很多历史遗迹,有很多记录藏王、文成公主等等的壁画。下午三点以后,偶尔会遇到辩经现场,会允许你拍照公开观察,所以比较亲民。可以到达二楼和屋顶,俯瞰布宫。

提醒:07:00-11:30主要面向信众开放,不接受10人以上团队;1:30-17:30对游客开放。

西藏的大昭寺有着久远的历史,他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他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他里面典藏文物是雕刻、佛像还有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一个需要虔诚的地方。

早上三点我们就起来,脸也没洗就直奔大昭寺[害羞],以为很早,想不到在大昭寺外已经是排着老长的队了。今天是白拉母三个女儿中的二女儿的生日(照片上的这位,不知道历史上的她,真的长成这样的吗偷笑)

是西藏的女人节,据说今天如果女人向男人要钱,不管认识不认识,男人都要给钱的,否则来年会一整年都不吉利。哈哈哈,胆小的好奇宝宝都没尝试(多少有些遗憾),以后希望有机会。

等到五点左右,才开始放人进入寺庙,今天人特别多,因为有了上次的经历,所以我有些担心进去后的场面,希望不会出意外,上次场面很混乱,总让我有快失控的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会出意外的样子。

但是今天,却是有解放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在维持秩序,所以,人多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有管理,有秩序。

今天人流得到很好的控制,慢慢进入时,有个藏族老太太和我眼神交流,和我话,我刚开始没反应过来,想着这个藏语说得怎么那么象英语,

后来想,她一定把我看成是外国人了,比如说韩国人。

走到大昭寺的小厅里时,看到那天放我们进入法事区的那位僧侣站在高高的圣壶上,正把信徒们奉献的青稞酒往里倒,然后,所有人可以在下面口子上接着喝。

睿用她的矿泉水的瓶子接着喝,看她仰着脖子豪爽地喝酒,我真有些佩服又有些担心她这么喝,醉了怎么办

正想着呢,就听到有藏族妇女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这是我喜欢的,于是我不再站在一旁了,情不自禁地和这些盛装打扮的藏族妇女们跳起舞来。

她们应该是在跳一种锅庄舞,其实动作简单,可以很多人一起跳,是一种集体舞。以前去丽江旅游时曾和当地人一起跳过一点,当然丽江的简单,就算是有点小基础,这儿也就能够跟着跳一跳。

除了她们,好象就只有我一个汉族人在跟着一起跳,加上我的旅行者的装束和她们藏族传统的盛装非常不一样,因此我特别显眼,她们都看着我,观察我,而我全心沉浸在跳舞的快乐之中。

跳舞显然是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几曲舞罢,她们纷纷上来给我敬酒,青稞酒其实我不太爱喝,因为它并不甜,但你能感觉到,她们真心诚意地敬你酒,这最能打动我!

我当然就喝了,可是要命的是,每人上来必须三杯,她们教会了我如何按照她们的礼仪习惯来喝,我就照做了,结果一个接一个的,都是三杯(看来藏族人民也是非常热情好客的,看似平静淡漠的表情下是一颗颗温暖火热的心)。

刚开始我还能够应付自如,可架不住一院子的藏民,何况一人就是三杯,感觉明显不行了,人也有些漂了,这时候有个藏族小孩也跑过来关切地对我说,阿姨你不能再喝了!

我也觉得喝得有点多的感觉,基本到了七分,于是停住了。我一推辞,她们就退下了,一群人就都散去,热情好客的她们,真的也很善解人意。

她们又唱起了藏族的歌,我站在一旁,虽然听不懂藏语,但欣赏着旋律,并和刚才敬了酒的藏族大姐们眼神间友好地交流。愉快地地听着,一曲结束,有敬过酒的大姐姐就示意,请我也来唱一首歌曲。

我想了一下,就唱起了我最喜欢的天路,“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带来吉祥”

这首曲子她们都会唱,一个接着一个都开始唱起来了,最后就成了大合唱,从小厅里的,到周边排队的,再到整个大昭寺里的人,大伙都欢快地唱起了这首抒情歌曲,原来荷枪实弹的军队及密集的人群紧张拘束的气氛,瞬间就因为这响彻殿堂的欢乐合唱,变成非常欢快,祥和,轻松愉悦起来。

维持秩序的解放军也都被感染,放松下来,不再那么紧张严肃了。我想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氛围感染了,这是一首歌曲的妙处,也是艺术的美妙感染力。

唱完歌之后,我找不到睿了,于是紧张地问边上的所有解放军,都不知道,我有些紧张她,因为感觉她一定是喝醉了。这时我特别想上卫生间(因为喝了太多的青稞酒),但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自己摸索了半天,怎么也不知道该如何找到卫生间。

最后被告知,卫生间在队伍的后面,不过因为控制人流,所以我是不能往回走了,正着急着怎么办时,一位帅帅威武的解放军上前来对我说他带我去,他领着我逆着人流又回到大昭寺的中心,上到二楼,找到卫生间。然后告诉我睿好象是喝醉了,被一个僧侣带走,说完这些,我表示感谢,解放军向我告别离开。我马上想到了巴桑,应该是他,这样的话我就基本放心了。

有士兵告诉我,刚才护送我上卫生间的,那是他们的营长,当时他们的最高领导,好吧,我承认我很荣幸也很感谢[害羞]。

我开始到处寻找睿,发现唱过歌后,大昭寺的喇嘛们都认识我了,看到我就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在僧侣们的帮助下我很快找到了巴桑,问他睿在哪,果然睿喝醉了,被安排在房间睡觉。

他把我领到休息的房间,睿已经睡着了,巴桑说你也睡伙吧。其实是很困了,因为早上起得早,于是就躺下了,除了有点冷,其他还好。这一睡就睡得好沉,直到听到有些声音,我就起来坐着,发现睿不在身旁了。

不久巴桑来了,我问睿去哪儿,他说在小房间上网。于是我就找到睿,准备回去,这时我感觉巴桑和睿的表情都很不自然,气氛也怪怪的,不是以往的友好又轻松,但我说不出所以然。

等巴桑被同事找去有事离开的时候,

睿把我拉到一边和我说,巴桑是个坏人。我想了一下,觉得他挺好的,就奇怪地问她为什么说他是个坏人。她告诉我,巴桑先是让她帮他介绍女朋友,然后又说就找她这样的。怪不得他们俩间的气氛如此怪异。

看她困惑的样子,还有当时巴桑一副做错事闷闷的样子,我不禁小坏坏地在心里偷偷地笑,原来是这样!

我和睿说,巴桑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送进寺院,做僧侣应该并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家人的选择。

作为一个正常的男性,如果他真诚地喜欢你是可以的,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个坏人。

藏族的教派分好几个派别,有些教派甚至是可以结婚生子的,

而格鲁教禁止僧侣近女色,不过如果退教还俗他是可以结婚的。我说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她能够妥善处理他两之间的关系。

靠在墙上的巴桑

然后我与巴桑一起讨论了学习外语,他在大昭寺内负责的经文汇集进电脑的工作,以及大昭寺的日常管理等话题,睿在一旁拍照。

今天拍了巴桑小房间的照片,瞧,墙上是那位足球大咖(法国的齐某某),在我看来,巴桑是挺腼腆,挺可爱,挺现代感的一位特别的喇嘛!

墙纸是快乐日子!(happyday)

两人又和好啦!关系恢复正常,真好!

聊完一阵我和睿到底是累了,于是一起道别了巴桑,离开大昭寺回去了。

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大昭寺外依然人山人海。简单吃了些东西,就睡下了,得把前一天的觉给补回来。。。

从那木措回来,遇见新住进来的年轻姑娘,就称她睿吧,她也是一个人来,在CNN工作,做新闻采访。她约我一起早上去大昭寺,说早一点可以看到藏民进寺的情况,去得晚的话,就都是游客了。我们想法合拍,希望能够去感受藏民们一早虔诚朝拜的盛况。

早上醒来,洗漱好了,两人就一起出发了,外面还是蒙蒙亮的,可是大昭寺门口已经是人声鼎沸了,排了长龙的队伍,我们也加入其中。发现这样进入大昭寺,居然没人找我们俩人收门票,大昭寺对本地藏民是免费的,那么早进入大昭寺的,游客好象就我们俩人的样子,其它都是藏民。

一清早就有那么多的藏民到大昭寺来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人来人往的。很多人是从很远的地方,磕长头磕两三年地到拉萨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是那么有吸引力的寺庙呢

这要从大昭寺的由来说起了。

藏族人民有一个“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的说法,大昭寺在拉萨市具有中心地位,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也是社会生活层面的。

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

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

其实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即“惹萨”),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

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此像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塑像的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佛像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

这三尊佛像中,以12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遂被供奉在大昭寺至今。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

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

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

1995年,确定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从大昭寺正门而去是天井式院落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中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公元1409年,黄教开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创立传昭大法会,并将之确立为藏传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动,从此黄教声名鹊起法会期间各大寺庙的僧人云集此院,观看被寺庙推选出的杰出僧人进行激烈的答辩。

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

寺内主要殿堂

弥勒佛殿

佛殿的主尊是一尊小而精致的弥勒佛像,过去每年传召大法会期间都要抬着这尊佛像沿八廓街转经游行。一文殊菩萨像和观音菩萨像分立于这尊佛像的左右两倒,而这两尊菩萨像旁又分别是一尊跏趺的度母像。此外,墙边的四尊愤怒相的护法神是守护这座佛殿的。门的右边是多闻天王(四大天一),左边是财神詹巴拉。祭坛上是一尊跏趺的杰瓦布姆喇嘛像,他曾在拉萨修建了堰坝,从而使拉萨免遭洪灾的侵袭。进门时如果仔细看佛堂的左下角落,就会看到一只小的石山羊。这就是传说中的背土填卧塘湖的圣羊。

观音菩萨殿

佛殿主尊是骑在一头狮子上的小的观音菩萨像(左边第一尊)

祖孙三法王殿

佛殿主尊是藏王松赞干布,左边是藏王赤松德赞,右边是藏王赤祖德赞。这三位藏王执政时期是吐蕃的鼎盛时期,在他们的大力扶持下,佛教才得以传人吐蕃,并在此发展繁荣。他们是西藏历史上的三位法王,传统上将他们称为“祖孙三法王”。

度母殿

度母殿,佛堂供奉的是度母。殿正中的大佛像即是度母像,在她身后的玻璃柜中是她的主要化身“二十一度母”像。佛龛的右侧有六尊佛像,前三尊是被称为“师君三尊”的一组佛像,即寂护堪布,莲花生轨范师以及法王赤松德赞。另外三尊是“师徒三尊”,即宗喀巴大师及其两大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

唐蕃会盟碑

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82米,厚035米,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公元九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至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

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殿

这间佛殿是为了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佛殿中央的主尊是宗喀巴,其余八尊是他的八大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两大弟子克杰和贾曹杰分别位于宗喀巴像的左右两侧。宗喀巴年事渐高到偏远的山洞隐修时,这八大弟子曾陪伴在左右服侍他。宗喀巴在世时,曾由他的弟子出资制作了几尊他的塑像。据说,宗喀巴见到这尊像时,评价这尊像特别像自己。宗喀巴像后边左侧供奉着一排他的萨迦派老师的塑像。北京雍和宫法轮殿也供养着此大师。

神变塔

7世纪时,松赞干布将戒指抛向空中,以戒指落下的地方来确定大昭寺的寺址。这枚戒指落到卧塘湖里,于是从湖里升起了一座幻化的白塔,表明已找到了合适的寺址。在13世纪,萨迦班智达按照幻化的白塔样子建了一座白塔,后来这座塔被毁坏,主座是为了代替萨迦班智达所建的白塔而重建的。

八药师佛殿

主座小殿中供奉的是被尊为药神的八药师。生病时或为了祈求身体安康时,信徒们认为朝拜这间佛殿能够使他们祛病强身。

无量光佛殿

这座佛殿的入口处由两尊愤怒相的护法神镇守。左边是蓝色的金刚手菩萨,右边是红色的马头明王身相之一的措%麦瓦次嘎巴。在佛殿里,主尊无量光佛两侧是两尊小的愤怒相护法神,两侧的墙边分别供有四尊跏趺的佛像。这座佛殿有时又被叫做“业障之殿”。由于这座佛殿紧挨着释尊殿前,信徒们在这里祈祷能够排除他们朝拜释迦牟尼的障碍。

莲花生佛堂

楼梯下的一个角落里供奉的是两尊莲花生塑像,右边是一尊藏王赤襁德赞像。在离开这间佛堂时,会见到左边墙上有一幅用铁栅栏围着的释迦牟尼像。据说,这里是九太菩萨以明相显现的地方。

班丹拉姆护法神殿

班丹拉姆护法神殿,位于二三楼之间,神座上的班丹拉姆神像,是一尊蓝黑色的威猛女神,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

大昭寺金顶

夜晚的大昭寺一样的人声鼎沸

我和睿随着人流进入大昭寺,今天大概应该是有个什么节日,所以人比平常还是多些。人流进入的时候,感觉好几次都即将要失控,室内有保安,会过来让那些推搡的人保持秩序。我和睿俩人走到大昭寺的大殿时,里面的僧侣正在做法事,我拿着手里的相机对着他们拍了几张照片。

这时候,突然一个保安一个大步子,走上来,将我的相机一把就夺过去了,对我说这里不准拍照的,我说:那我不拍了,把相机还给我。他说里面已经拍的SD卡要收掉,我沉默不说话,他接着说:不然的话就相机收掉。

我也是沉默,然后,他将SD卡从相机里拿出来,然后不顾睿为我说情,也不顾我一直恳求,那里面有我在新疆的一个月拍的照片,请不要拿走,我不再拍照好了。。。

他还是拿着SD卡,大步流星地消失在人流中。我顿时晕了,靠在旁边的栏杆上,睿也陪着我站着,我告诉睿,一张SD卡没什么,但是里面有我在新疆一个月的照片,如果他拿走了,肯定会破坏里面的照片,怎么办

睿让我别太难过了,一起再想想办法。是不是可以找寺庙里的管事人员,求求情看。

我们俩正商量着,走过来一个喇嘛,他在做法事的时候,主持着整个法事活动。

他和我们和气地打招呼,然后问我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大概看出来我一脸的忧伤。。。

睿告诉他整个事情的经过,然后,他对我说,不要太难过,我帮你想办法,应该没有问题的,卡可以拿回来。现在我还要主持法事,快结束了,等法事一做完,我就去找他,一定会帮你拿回来的。

我很担心这个保安会将卡里的照片破坏掉,所以等待的时间对我来说就是巨大的煎熬。

好不容易一场法事结束了,主持的喇嘛离开,然后里面的另一位喇嘛,将我们请进做法事的区域(进入这个区域的其他人,都是有进贡东西给寺庙的藏民),让我们可以坐在喇嘛们的后面,等待着。

过了挺长时间,还不见他回来,我都有很绝望的感觉,那是一种绝对的后悔和懊恼的感受,还不停地自责:你为什么非得拍这几张照片,这下可好了吧。

这时候,他回来了,非常平静一脸严肃的样子走过来,我觉得,接着他会说:对不起,这个保安不肯将卡还给你们。(要是拿回来那可不得很高兴的样子吗),他平静地走到我们身边,平静地看了看我们,然后将手掌打开,我的SD卡就躺在他的手掌中央,我瞬间呆住了,不敢相信他真的帮我找回了卡。

睿问为什么会那么长时间,他回答:“刚开始保安不肯还卡,他说已经将卡进贡给释加牟尼佛了。我告诉他,游客的卡里面有在新疆旅游一个月拍的照片,游客不知道做法事不能拍照,现在知道了,已经觉得这样做不对,已经认错,已经保证不再拍照。所以,应该将卡还给游客,如果释加牟尼佛在的话,他也会同意这么做的。”

保安刚开始还不想还,他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等了一下,保安还不拿出卡来,于是就对保安说,你如果不归还卡,我将此事告诉主管,让主管来解决。保安听了,马上跑开,我站在原地等,过了挺长时间,他才跑回来,将那张卡交给了我,我这才回来。所以时间有点长,让你们等久了。

我连忙说,给你添麻烦了,真是太感谢了,这卡对我来说很重要。太感谢了,今天要不是你帮忙,就算我们找你们寺庙的管事人来解决这个事情,我估计整个流程走下来,恐怕保安已经将卡里的照片破坏掉了,那就算找回卡来,对我的意义也不大了。真是太感谢了!

他只是淡淡地笑笑,说了一声这是应该做的。然后对我们说:我叫巴桑,今天很高兴认识了你们,以后如果还有什么事情,可以来找我。

我说:今天中午请你和睿,我们一起吃个中饭,好吗

巴桑笑着说:可以的,早上做了法事,今天下午正好没事。

我说:好的,我们初来乍到,由你来选地方吧,我和睿一起和你去。

巴桑让我们等他一下,我和睿等了一伙,他来了,换了一身便装,刚看到好震惊,就好象在街头碰到一个藏族小伙一样,根本看不出来是个喇嘛。

我们一起走出大昭寺,来到旁边的一家店堂。在这家店里站了一伙,是卖一些宗教的服装和用具之类的东西。

柜台里,站着一位长得很漂亮的中年藏族妇女,和巴桑说着话,不多时,走进来一个和善笑容微胖的中年男子,和巴桑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带着我们就走了。

我们一起来到一家挺高级的藏族餐馆,在一间漂亮的包房里,巴桑给我们做了介绍,原来这位中年男子是巴桑的堂叔叔,他谈吐得体,很有些大家风范,气质也和平常看到的藏族人不大一样。

叔叔点了菜,我们边聊边等,他大致问了我们的情况,然后巴桑讲了今天的事情,叔叔笑着说:这个保安做得不对,还好巴桑帮他改正过来了。

菜上来了,我们边吃边聊。

原来叔叔,曾经从小就入寺庙学习佛法,去过不少寺庙,还曾在香港的寺庙住过好几年,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此,他就无心修法,最后还俗了,与这位姑娘结婚,过起了凡俗的生活。

我轻轻地问巴桑,刚才店里那位美丽的女士是不是就是老板娘,是不是就是你婶婶,巴桑微笑着说是的。

愉快地吃了中饭,当服务员来时,我说买单,结果被告知,钱已经付了。我转头疑惑地看向巴桑,记得他当中出去了一下,以为他是上洗手间。他朴实地笑了笑,然后说,我已经付掉了。好吧,现在也只能这样子,心里想着那就改天再请吧,我想表示一下对巴与睿真诚的感谢。

饭后,睿建议下午一起逛逛,我们商量一下,就到布达拉宫附近去走走。路上得知,巴桑居然在拉萨街头骑摩托,他真是个现代感很强的喇嘛,真的看不出来的,人不可貌相。

布达拉宫墙,转经筒,有不少的藏族老人正在转经。

到布达拉宫附近走了走,拍了照片,这是睿在我扎头巾时拍的

这是睿拍的巴桑。

布达拉宫还是很漂亮的。

晨辉中的布达拉宫

晚霞中的布达拉宫

夜幕中的布达拉宫。

之后巴桑也和我们一起回平措,因为中饭吃得晚又吃得好,晚上大家都没想吃晚饭的感觉,买了些点心,万一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

大昭寺最佳时间:拉萨市地处喜玛拉雅山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睛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5℃,年平均气温74℃;降雨量集中在七、八、九月份,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间3002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一般七、八、九三月为最佳旅游时间。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始建于唐贞观21年。寺内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今天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大昭寺殿高4层,整个建筑金顶、斗拱为典型的汉族风格。碉楼、雕梁则是西藏样式,主殿二、三层檐下排列成行的103个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又呈现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特点。寺内有长近千米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还有两幅明代刺绣的护法神唐卡,这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两尊,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在拉萨,藏族人也喜欢将以大昭寺为主的八角街一带称为“拉萨”,藏文意思是佛地,你还可以看到朝拜者在大昭寺门口磕长头,场面非常感人,由此可见大昭寺在拉萨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大昭寺是西藏最辉煌的一座吐蕃时期的建筑,殿宇雄伟,庄严绚丽,每日被转经的人流簇拥着。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藏语意思是经堂。“大昭”,藏语为“觉康”,意思是释迦牟尼,就是说有释迦牟尼像的佛堂。而这尊释迦牟尼像便是指由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一尊“觉阿”佛(释迦牟尼12岁时的等身镀金像),它在佛教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座土木结构的寺庙,主殿三层,殿顶覆盖着西藏独具一格的金顶,阳光下浮光耀金,光彩夺目。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记录着朝圣者永不止息的足迹,也留下了岁月的永恒。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的香火,延续了一个流传了一千多年的故事。这里原是一个荒草丛生的沼泽,沼泽地中心的湖泊叫“吉雪印卧堂”,文成公主观天相,认定卧堂湖乃罗刹女的心脏,此相极不利于藏王立业,于是建议以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以镇之,这便是大昭寺的来历。如今寺内供奉的最珍贵的一尊佛像便是当年文成公主由大唐带入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这尊佛像凝聚着历史,凝聚着藏汉交流的深情厚意,它与大昭寺门前最著名的唐蕃会盟一道成为汉藏友谊的历史见证。古朴的大昭寺历经千年岁月,香火却长盛不衰,如今更是游人如织,其神、其圣已非一般。

历史大昭寺座落在拉萨市的中心,建于7世纪中叶,是西藏最早的木构建筑。相传由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先后联姻的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据藏文史籍记述,寺内原供奉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8世纪前半期唐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后,将其移置于小昭寺,而将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觉卧佛像(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像)迎至该寺供养。因“昭”为藏语音译,意为佛,故称大昭寺,即供奉大佛的神殿。

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功绩,佛殿最初命名“惹萨”,后改称“祖拉康”(经堂),又称“觉康”(佛堂),全称为“惹萨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驮土建的。“大昭”的的名字据说与始于15世纪的“传昭大法会”有关。

大昭寺建成时,西藏还没有僧人。后来,经历代扩建,四周增设回廊、院落,建筑面积达25100余平方米,开始有少数僧侣看管寺庙,但不属于具体教派。黄教兴起后,每年在这里举行传昭大法会。历代达赖或班禅的受戒仪式也在这里举行。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政府的机构)设于寺内。大昭寺由此可说是西藏历来重大佛事活动的中心所在。

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金色圣殿,同时也是藏汉团结友好的最有力的印证。参观要点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为什么这一尊如此珍贵呢因为此像是释遵牟尼在世时,按照释迦牟尼本人形象塑造的。等像塑好后,那些弟子有幸请佛祖释迦牟尼自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加持。藏族人认为它珍贵,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最重要的是认为见到这个佛和见到2500年前的佛祖没有区别。

世上只有三尊佛祖等身佛像。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时释迦牟尼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时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这三尊佛像中,以十二岁时释迦牟尼身为皇子的鎏金铜像最为精美与尊贵。该佛像后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小昭寺主供的释迦牟尼八岁鎏金铜像原供于大昭寺,也是这三尊珍贵佛像之一。囊廓沿千佛廊绕“觉康”佛殿转一圈“囊廓”方为圆满。这便是拉萨内、中、外三条转经道中的"内圈"。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为中心而进行的,除“内圈”外围绕大昭寺则为“中圈”即“八廓”,也就是古老而热闹的商业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为“外圈”,即“林廓”,已绕拉萨城大半。

唐蕃会盟碑进入大昭寺前面的小广场,可以看到大昭寺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围墙围起的两块石碑。南边一块便是著名的唐蕃会盟碑,高3.42米,宽0.82米,厚O.35米,唐长庆三年(823年)用藏汉两种文字刻写公元九世纪,唐朝与吐蕃王朝达成和好,以求“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务令百姓安泰,所思如一”和“永崇甥舅之好”之目的。当时的赞普赤德祖赞为表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诚心,立此碑于大昭寺前,碑文朴实无华,言辞恳切,现碑身已有风化,至今大多数碑文仍清晰可辨。碑的旁边有一棵柳树,据传由文成公主亲手种植,当地人称为公主柳。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因为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娶的是唐朝皇帝的公主,所以自然他的孩子自然就要管以后的唐朝皇帝叫舅舅了。

大昭寺传说传说一: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此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随戒指所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于是,一场由千只白山羊驮土建寺的浩荡工程开始了。传说二:两位公主各自带来了一尊珍贵的释迦牟尼的佛像。作为最贵重的陪嫁,尼泊尔公主带来的是释迦牟尼八岁时的等身像;文成公主从内地的长安请来的是另一尊十二岁的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藏民公认这两尊佛像是最早进入雪域高原的佛像,然后为了供养这么神圣的佛像,松赞干布就开始修建西藏佛教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建筑物。便是大昭寺和小昭寺了。

传说三:相传建大昭寺时,几次均遭水淹。文成公主解释说,整个青藏高原是个仰卧的罗刹女(如果有机会去西藏博物馆,推荐你一定要看一幅非常古老的唐卡,画的就是文成公主推算的吐蕃的地形)。这个魔女呈人形,头朝东,腿朝西仰卧臂,大昭寺所在的湖泊原来正好是罗刹女的心脏,湖水乃其血液。所以文成公主说大昭寺必须填湖建寺,首先把魔女的心脏给镇住。然后文成公主还同时推荐了另外十二个小寺院在边远地区,镇住魔女的四肢和各个关节,共建了十三座寺院。按照文成公主所选的位置,建寺首先要填湖。

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是依靠山羊背着装着沙和土的袋子。就这样把这个湖泊给填平了,给大昭寺奠定了基础。其实今天的拉萨这两个字就是从大昭寺演变而来的。最早拉萨不叫LASA,古文书上都是RASA,RA是山羊,SA是土地,意思是山羊建的地方。后来因为修建了这样神圣纳佛殿,里面供奉了佛祖的像,有佛经、佛塔,还有四面八方的信徒来这里朝圣,大家都认为这个地方是佛地,所以又改称拉萨--LA在藏语里是佛的意思,SA是地。

参观路线上午参观的游客要从正门进去,右手就是售票处。首先看到的天井式院落是藏传佛教中“格西”(藏传佛教中的高级学位,相当于博士)的产生地。1409年,黄教开山鼻祖宗喀巴在大昭寺创立传昭大法会,并将之确立为藏传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动,从此黄教声名雀起.法会期间各大寺庙的僧人云集此院,观看被寺庙推选出的杰出僧人进行激烈的答辩.院落东侧有数排酥油灯,白天也总是长明不灭.由这里各个家庭的人负责加酥油。

酥油灯后面就是大昭寺主殿的正门,大昭寺最早的建筑都是从这个门开始的。外面院子都是后来修建、扩充的,这个主殿才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建筑。由于多年信徒的摩擦,门口的石头地板已经光亮如镜了。进入大殿左右各有两尊巨大的佛像。左侧为红教创始人密宗大师莲花生,他本来是印度的佛学家,公元八世纪进藏,在他入藏以后藏区开始出现密宗。右侧是未来佛。

大殿通道入口处右侧是关于大昭寺建寺故事的壁画,它生动形象地绘出了公元7世纪时的早期布达拉宫的样子,以及当年填湖建大昭寺的情景。要了解大昭寺,要了解7世纪时的拉萨,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就一定要先看这幅壁画。从左向右依顺时针旋转游览。第一间小殿,里面供有宗喀巴及其八大弟子,此八位弟子都为弘扬黄教作出了巨大贡献。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都位于八大弟子之列。黄教六大寺庙,甘丹寺为宗喀巴本人亲建,哲蚌寺、色拉、扎什伦布寺均为其弟子所建。

一座白塔矗立在西墙与北墙拐角之处,据说这座白塔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从卧塘湖中所显现出来的。南侧第一间小殿,端坐着八大“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一药师佛。紧挨小殿,是手置耳侧,瘦骨嶙峋的白教创始人之一一米拉日巴的塑像。再行数步,小殿内置三世佛。转过来第二间殿是观世音殿。当地人供养佛的方式很虔诚,在殿内经常能遇到当地一些家庭给观世音菩萨脸上涂金粉。此殿右侧有松赞干布及尺尊、文成公主塑像。在藏民族的心目中,他们三个不仅仅是普通的国王和王后,他们是菩萨变成了国王和王后来教化藏族人的。两位公主体貌端庄,其中前面发髻高挽、典型的大唐女子就是文成公主。在南墙与东墙拐弯之处,有宗喀巴及其他教派的诸位宗师.东墙第一间佛殿是无量佛。

这里还可以看到公元7世纪的檀木的门框和上面精美的雕刻.另外释迦牟尼殿前也有和这里同样7世纪的木柱,一共8根.大昭寺2000年刚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诸多的条件中,最关键的就是这些木雕,因为在西藏其它任何寺院都看不到,只有在大昭寺有。这些木雕现在已经像铁一样坚硬了,敲一下,还会发出金属之声。毕竟是经历了1400年的风风雨雨过来的传世国宝。再往下的佛殿里有拉萨十分出名的一尊强巴佛,据说它掌握着西藏的风调雨顺,每年藏历新年活动结束前要把它请出去绕大昭寺一周。强巴佛殿外面的五位高僧就是萨迦五祖(萨迦派5位法位继承人)。藏族佛教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后来由于实践和方式上有所不同.形成了四大教派:宁玛、萨迦、格举、格鲁.萨迦派影响最大时曾经统治了整个藏区,也就是萨迦王朝。萨迦王朝五个法王里面最后一个叫八思巴,就是在最右边的一个,是他把藏传佛教文化传给中原,介绍给汉族和蒙古族。

后来八思巴又成了蒙古汗王忽必烈的帝师,也就是元朝的国师。他创造了蒙文,井把佛教文化带给了蒙古族。在转过殿角,和刚才看到的大昭寺修建的壁画紧邻的壁画也一定要看一下,内容是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和公主组织的一个庆典活动,是为了大昭寺竣工的开光典礼,实际上是一个七世纪传统运动会的情景。包括摔跤、牦牛舞、面具舞、射箭等等。壁画左侧的山就是药王山,上有电视塔。画上面的是原来的藏医学院,上面的白塔就是布达拉宫前面的广场侧的佛塔,原来是拉萨城的西大门。

壁画右侧便是最早只有两栋主要建筑的布达拉宫,也就是松赞干布建的王宫。逛完大殿,可出门绕大殿一周,此处共有380个转经镐,一个紧挨一个。边走边推动转经筒是很多虔诚的信徒必做的功课。从庭院出来,回到侧门的售票处,有楼梯可以直通二楼和三楼的平台。在平台上俯视大昭寺广场以及远眺布达拉宫,辉煌的建筑在耀眼的阳光中光茫四射,灿烂无比。夏天这里还有茶座,在此可以休息。

大昭寺的二楼只在早上开放。松赞干布的法王殿也在二楼的西南角。里面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公主、大臣禄东赞等塑像,也是早期的作品。二三楼之间有班丹拉姆护法神殿,这是大昭寺和整个拉萨城的护法女神。二楼天井的东北角有一个梯子,通向三楼的小门,这里就是上金顶的入口。大殿的三楼平时不对外开放,僧人们在这里打坐修行。顶层四座巨大的金顶分别建于公元14世纪中叶和17世纪。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了,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想去祈福的国内很多名山古寺很适合新春祈福,例如灵山、大昭寺、普陀寺、南山寺、峨眉山、五台山和寒山寺,还有茅山和九华山,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下文信息哦。

祈福胜地

灵山:无锡的灵山,听老人家说很灵验,内有灵山大佛、九龙灌浴、百子戏弥勒、降魔浮雕和梵宫等景点。去灵山有种说法:摸摸佛手有福气,抱抱佛脚保平安。无数的游人在灵山抱佛脚,希望给家人带去平安吉祥、福寿康乐。

大昭寺:拉萨大昭寺是西藏最神圣的寺庙,因为有释迦摩尼等佛像备受藏民敬仰,这里的香火很旺盛,很适合新年祈福。每天大昭寺门口不管天气如何都会看到很多的藏民在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祈福,这是他们特有的一种朝圣方式。而游客如果到达大昭寺也可以诚心地烧一炷香。

普陀寺:杭州的普陀寺位于杭州湾以东的普陀山上,这里拥有悠久的佛教文化。普陀山为5A景区,同时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浙江民间有句俗语:“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结缘四海,特别是每年的节假日和佛诞期间,很多游客都会从全国各地来到浙江普陀山的各大寺院祈福礼佛,祈求国泰民安,祈祷家人康健。

南山寺:三亚南山寺,据说是香火最旺,对破水逆,祈福,升职加薪非常灵,是全国祈福最灵验的寺庙,每年有不少人千里迢迢来情愿,然后愿望达成后千里迢迢来还愿。作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的朋友们,如果大家去三亚玩的话,推荐此地,既可以为家人祈福,也可以为自己祈祷。

峨眉山:四川峨眉山很适合祈福,峨眉山是佛教圣地,烧香拜佛贵在虔诚恭敬,只要你真正的心诚,都会有福报的。

五台山:山西五台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

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沂州市,是闻名于世的佛教圣地。这里的建筑独特,金碧辉煌。五台山吸引了不少拜祈福之人,再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清新优美的环境,也成了不少喜欢旅游的人必去的观光圣地。新年到来了,在山西的朋友们可以在五台山祈福。

寒山寺:苏州的寒山寺被称为祈福圣地,这座寺庙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说在一千四百多年之前便已经建造而成。居住在苏州附近的人们,赶上休息日的时候,总会特地前往这里。在这个颇有名气的祈福圣地中,为家人朋友祈求平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5085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