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两大规律

易经两大规律,第1张

易经》两大终极法则:高维度生存

易道的根本,是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分布与变化,就这两点来说,六十四卦中有两组卦特别耐人寻味,有着阴阳上的绝对对称与均衡,性质却又截然相反,由此揭示出两大易道根本法则。这便是否、泰和既济、未济,以及对冲法则和归正法则。

易道对冲法则:高一维度的自处与他处

可以看到,否与泰是三阴和三阳的组合,相对而立。

所谓否极泰来,否是凶卦,泰是吉卦。乾为天坤为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本是合理应当,却为何凶?因为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降的,此卦的阴阳二气上面的上升下面的下降,就不会发生交感,是分裂的趋势。《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生之谓易,阴阳交感才能生发繁荣、生生不息。泰卦看似天地乾坤颠倒,阴阳二气却正能交感,是和合的趋势,所谓天地交泰,正是大吉。

这种解释很平常,不平常的是其中遵循的法则,与《道德经》不谋而合。《道德经》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论道,此句直指本源,所说的正是否泰两卦所揭示的,可称之为对冲法则。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对冲才能和,是为冲和。这是和合的唯一通道。

对冲,要对还要冲。否卦有对无冲,故不吉;泰卦既对且冲,故成和。

天地之道,就动的一面说是冲和,就静的一面说就是中和。《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行冲和。

所以孔子说“和而不同”,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这说的是一种宽容的修养,其实说的是天道——不同才有阴阳,有阴阳才有对冲,有对冲才有和合,有和合才有广大繁华。世间一切真修养,背后都是基于大道的,只看你看不看得到,一切德性皆是智慧。世间的鱼龙混杂,遍观就是悟道,包容就是修道,接受就是得道。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强大到没有对手的人,必在刚愎自大中走向膨胀和灭亡;一家没有竞争的企业,必会走向放任和解体。这背后,也是对冲法则在发生作用。如同否卦的阴阳不交,自身与外在走向分裂,分裂到最后就只能是自身的解体。反而是强力的竞争,能使双方不断走向强大。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不惧怕和排斥竞争,还会主动去寻找竞争,找到自己立于世间的参照物,不论这参照物在古今中外还是真实假设。有参照物,才能真正知道自己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进而明晰自己的方向。

他处如此,自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内心存在诸多矛盾的两面,也需要阴阳交冲以实现和。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处理好内心的矛盾?因为他们总是在排斥一面而迎合另一面,于是制造着分裂不交。而这些矛盾,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那就是你的真实,处理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肯直面和接受这种真实。而一旦你直面和接受,内心所有的矛盾就会自然向着冲和运行,和合自己就会发生。

拒迎遵循的是心的本能,面受打开的则是心的超能。本能是局内自迷,陷入越想解决越不得解决的恶性循环;超能是局外超脱,不分辨而自能明了,不解决而自得破解。佛家内观法门的真谛,也在这里。

真相就是如此,而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点。

易道归正法则:成长的深层真相和真实路径

可以看到,既济和未济是阴阳的相间列布、交融一体,实现了充分的冲和,完成了彻底的均衡,形成了最高的和合。

这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表示已完成和已圆满,未济表示未完成和再出发。两卦的元素构成和分布规律完全一致,位置却完全相反,便是造成这种不同意义的根本原因。

阴阳和时位是易道的两大根本要素,如果说否泰的对冲法则集中展现了阴阳之运作,那么既济和未济就集中展现了时位之作用。易经中有两个重要观念,“当时”和“当位”,当时就是当其时,当位就是当其位,也就是阴阳二气处于正确的时机和位置。

六爻的序列,初三五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奇为阳,偶为阴,三个奇数就是阳时和阳位,三个偶数就是阴时和阴位。阳在阳时阳位、阴在阴时阴位就是当时当位,反之就是不当时不当位。一卦当时当位的程度越高,就越趋于圆满沉静,反之就越趋向缺失变动。而既济正是完全当时当位的一卦,未济正是完全不当时不当位的一卦,所以才一个是大静之终、一个大动之始。

当时当位是正位,不当时不当位是错位。从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看,未济是发展的开始,既济是发展的结束,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正是从错位走向正位,这就是归正法则。表面上看,这是告诉我们正确时机和正确位置的重要性,背后却暗藏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内核——只有能完整走完这个历程,才谈得上归正,而万事万物包括人,中途夭折和毁灭的多得是,是什么决定了能不能完整地走下来?

这就要回到既济未济的阴阳均衡和合上来。六十四卦最开始两卦是乾坤,乾卦六爻纯阳,坤卦六爻纯阴,纯阳为自强不息的健行,纯阴为厚德载物的德性。那么既济和未济就是健行与德性的均衡和合,因为这种均衡和合,未济才能在全盘错位的情形下也能起步并走下去,既有力量也有支撑。

时位最具意义的节点就是始与终,因为这是来处和归处,最为关系本源。六十四卦的最初两卦和最后两卦于是遥相呼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伟大寓言。

何为德性?广义说就是内力。之于人不仅是修养品格,对于能力还是深厚的积累,对于智力还是深刻的思想。所以孔子说人有三大危及自身甚至累及他人的错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说到底,就是内力不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内力与外力的失衡,存在“反噬效应”,即内力如果与外力不相配,那么不足与差距的部分,将反过来吞噬自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比如那些投机者。无力守住的得到,会让你遭受更多、更深的失去。

绝对不可忽视内力的修炼、缺失内力的修为,才能既走得动,又走得稳、走得远,这就是那个前提内核,和最有价值的启示。

易道循环往复,六十四卦周流不息,这循环周流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完整完成一圈阶段后状态升级,进入更具高度和气象的新阶段,像立体的涟漪一样圈圈扩大,这就是成长的真义。而这一切,都始于未济、终于既济、基于内力。

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不清楚当时和当位这个目标,究竟指的什么?说白了,就是那个让你身心得以安顿和安稳的时刻和位置,融合了现实和心理,这个时刻是你豁然的机缘,这个位置于你是最安适。内力则是境界涵养,越深则受现实的限制越小,直至禅宗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心安处是吾乡”。

易道是物道,也是心道。有学者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源于读易,道理就在这里。

对冲法则是分道和动道,阴阳截然两立为分,对冲和合为动。归正法则是合道和静道,阴阳完全交融为合,本于德趋于圆为静。分合动静,万物其中。

无论对冲法则还是归正法则,都是基于均衡法则。均衡本身即道,道家庄子的“天钧两行”,佛家中观的不落一边,儒家中庸的中正平和,皆本于阴阳之均衡和合。人之大智,皆合天规。

  有18种排法,

  天时占第一

  凡占天时,不分体用,全观诸卦,详推五行。离多主晴,坎多主雨;坤乃阴晦,乾多晴明。震多则春夏雷轰,巽多则四时风烈。艮多则久雨必晴,兑多则不雨亦阴。夏占离多而无坎,则亢旱炎炎;冬占坎多而无离,则雨雪飘飘。

  全观诸卦者,谓互变卦。五行谓离属火,主晴;坎为水,主雨。坤为地气,主阴;乾为天,主晴明。震为雷,巽为风。秋冬震多无制,亦有非常之雷;有巽佐之,则为风撼震动之应。艮为山云之气,若雨久,得艮则当止,艮者止也,亦土克水之义。兑为泽,不雨亦阴。

  夫以造化之辨固难测,理数之妙亦可凭。是以乾象乎天,四时晴明;坤体乎地,一气惨然。乾坤两同,晴雨时变;坤艮两并,阴晦不常。卜数有阳有阴,卦象有奇有偶。阴雨阳晴,奇偶暗重。坤为老阴之极,而久晴必雨;阴气汇散,而久雨必晴。若逢重坎重离,亦曰时晴时雨。坎为水必雨,离为火必晴。乾兑之金,秋高明清,冬雪凛冽。坤艮之土,春雨泽,夏炎蒸。《易》曰:“云从龙,风从虎”。又曰:“艮为云,巽为风”。艮巽重逢,风云际会,飞沙走石,蔽日藏山,不以四时,不必二用。坎在艮上,布雾兴云;若在兑上,凝霜作雪。乾兑为霜雪霰雹,离火为日电虹霓。离为电,震为雷,重会而雷电俱作;坎为雨,巽为风,相逢则风雨骤兴。震卦重逢,雷惊百里;坎爻迭见,润泽九垓。故卦体之两逢,亦爻象之总断。

  地天泰,水天需,昏蒙之象;天地否,水地比,黑暗之形。八纯离,夏必旱,四季皆晴;八纯坎,冬必寒,四时多雨。久雨不晴,逢艮则止;久晴不雨,得此亦然。又若水火既济,火水未济,四时不测风云;风泽中孚,泽风大过,三冬必然雨雪。水山蹇,山水蒙,百步必须执盖;地风升,风地观,四时不可行船。离在艮上,暮雨朝晴;离互艮宫,暮晴朝雨。巽坎互离,虹霞乃见;巽离互坎,造化亦同。

  又须推测四时,不可执迷一理。震离为电为雷,应在夏天;乾兑为霜为雪,验于冬月。天地之理大矣哉,理数之妙至矣哉。得斯文者,当敬宝之。

  人事占第二

  人事之占,详观体用。体卦为主,用卦为宾。用克体不宜,体克用则吉。用生体有进益之喜,体生用有耗失之患。体用比和,谋为吉利。更详观互卦变卦,以断吉凶。复究盛衰,以明休咎。

  人事之占,则以全体用总章,同决吉凶。若有生体之卦,即看该章八卦中生体之卦有何吉。又看克体之卦有何凶,即看前章克体之卦。卦无生克,只断本卦。

  家宅占第三

  凡占家宅,以体为主,用为家宅。体克用,则家宅多吉;用克体,则家宅多凶。体生用,多耗散,或防失盗之忧;用生体,多进益,或有馈送之喜。体用比和,家宅安稳。如有生体之卦,即以前章人事占断之。

  屋舍占第四

  凡占屋舍,以体为主,用为屋舍。体克用,居之吉;用克体,居之凶。体克用,主资财冷退;用生体,则门户兴隆,体用比和,自然安稳。

  婚姻占第五

  占婚姻,以体为主,用为婚姻。用生体,婚易成,或因婚有得;体生用,婚难成,或因婚有失。体克用可成,但成之迟;用克体不可成,成亦有害。体用比和,婚姻吉利。

  占婚姻,体为所占之家,用为所婚之家。体卦旺,则此家门户盛;用卦旺,则彼家资盛。生体,则得婚姻之财,或彼有相就之意;体生,则无嫁奁之资,或此去求婚方谐。若体用比和,则彼此相就,良配无疑。

  乾端正而长;坎邪*黑色,嫉妒奢侈;艮色黄多巧;震美貌难犯;巽发少稀疏,丑陋心贪;离短赤色,性不常;坤貌丑,大腹而黄;兑高长,语话喜悦,白色。

  生产占第六

  占生产,以体为母,用为生。体用俱宜乘旺,不宜乘衰;宜相生,不宜相克。体克用,不利于子;用克体,不利于母。体克用而用卦衰,则子难产;用克体而体卦衰,则母难保。用生体,易于母;体生用,易于生。体用比和,生育顺快。

  若欲辨其男女,当于前卦审之。阳卦阳爻多者则生男,阴卦阴爻多者则生女。阴阳卦爻相杂,则察所占左右人之奇偶以证之。如欲决其日辰,则以用卦之气数参决之。日期,用卦之气数者,即看何为用卦,于八卦时序之类决之。

  饮食占第七

  凡占饮食,以体为主,用为饮食。用生体,饮食必丰,体生用,饮食难就。体克用,则饮食有阻;用克体,饮食必无。体用比和,饮食丰足。又卦中有坎,则有酒;有兑,则有食;无坎无兑,则皆无。兑坎生身,酒肉醉饱。欲知所食何物,以饮食推之;欲知席上何人,以互卦人事推之。饮食人事类者,即前八卦内万物属类是也。

  求谋占第八

  占求谋,以体为主,用为所谋之应。体克用,谋虽可成,但成迟;用克体,求谋不成,谋亦有害。用生体,不谋而成;体生用,则多谋少遂。体用比和,求谋称意。

  求名占第九

  凡占求名,以体为主,用为名。体克用,名可成,但成迟;用克体,名不可成。体生用,名不可就,或因名有丧;用生体,名易成,或因名有得。体用比和,功名称意。

  欲知名成之日,生体之卦气详之。欲知职任之处,变卦之方道决之。若无克体之卦,则名易就,止看卦体时序之类,以定日期。若在任占卜,最忌见克体之卦。如卦有克体者,即居官见祸,轻则上责罚,重则削官退职。其日期克体之卦气者,于八卦万物所属时序类中断之。

  求财占第十

  占求财,以体为主,以用为财。体克用有财,用克体无财。体生用,则有损耗之忧;用生体,则有进益之喜。体用比和,财利快意。欲知得财之日,生体之卦气定之;欲知破财之日,克体之卦气定之。

  又若卦中有体克用之卦,及生体之卦,则有财。此卦气即见财之日。若卦中有克体之卦,及体生用之卦,即破财。此卦气即破财之日。

  交易占第十一

  占交易,以体为主,用为交易之应。体克用,交易成迟;用克体,不成。体生用难成,或因交易有失;用生体即成,成必有财。体用比和,交易易成。

  出行占第十二

  占出行,以体为主,用为所行之应。体克用可行,所至多得意;用克体,出则有祸,体生用,出行有破耗之失;用生体,有意外之财。体用比和,出行顺利。

  又凡出行,体宜乘旺,诸卦宜生体。体卦乾震多主动,坤艮多主不动。巽宜舟行,离宜陆行。坎防失脱,兑主纷争之应也

  行人占第十三

  占行人,以体为主,用为行人。体克用,行人归迟;用克体,行人不归。体生用,行人未归;用生体,行人即归。体用比和,归期不日矣。又以用卦为行人之盈旺,逢生,在外顺快;逢衰受克,在外灾殃。震多不宁,艮多有阻,坎有险难,兑主纷争之应。

  谒见占第十四

  占谒见,以体为主,用为所见之人。体克用可见,用克体不可见。体生用难见,见之而无益;用生体可见,见之且有得。体用比和,欢然相见。

  失物占第十五

  占失物,以体为主,用为失物。体克用,可寻,迟得;用克体,不可寻。体生用,物难见;用生体,物易寻。体用比和,物不失矣。

  又以变卦为失物所在。如变是乾,则见于西北,或公廨楼阁之所,或金石之旁,或圆器之中,或高亢之地。变卦是坤,则觅于西南方,或田野之所,或仓廪之处,或稼穑之处,或土窖穴藏之所,或瓦器方器之中。震则寻于东方,或山林之所,或丛棘之内、钟鼓之旁,或闹市之地,或大途之所。巽则寻于东南方,或山林之所,或寺观之旁,或菜蔬之园,或舟车之间,或木器之内。坎则寻于北方,多藏于水边,或渠井沟溪之处,或酒醋之边,或鱼盐之地。离则寻于南方,或庖厨之间,或在明窗,或遗虚室,或在文书之侧,或在烟火之地。艮在东北方寻之,或山林之内,或近路边,或岩石旁,或藏土穴内。兑则寻于西方,或居泽畔,或败垣壁之内,或废井缺沼之中。

  疾病占第十六

  凡占疾病,以体为病人,用为病症。体卦宜旺不宜衰。体宜逢生,不宜见克。用宜生体,不宜克体。是故体克用,病易安;体生用,病难愈。体克用者,勿药有喜;用克体者,虽药无功。若体逢克而乘旺,犹为庶几。体遇克而更衰,断无存日。欲知生中有救,生体之卦存焉。体生用者,迁延难好;用生体者,即愈。体用比和,疾病易安。若究和平之日,生体之卦决之。若详危厄之期,克体之卦定之。若论医药之属,当审生体之卦。如离卦生体,宜服热药;坎卦生体,宜服冷药。如艮温补,乾兑凉药是已。

  又有信鬼神之说,虽非《易》道,然不可谓《易》道之不该。姑以理推之。如卦有克体者,即可测其鬼神。乾卦克体,主有西北之神,或兵刀之鬼,或天行时气,或乘正之邪神。坤则西南之神,或旷野之鬼,或连亲之鬼,或水土里社之神,或犯方隅,或无主之祟。震则东方之神,或木下之神,或妖怪百端,或影响时见。巽则东方之神,或自缢戕生,或枷锁致命。坎则北方之鬼,或水旁之刘,或没溺而亡,或血疾之鬼。离则南方之鬼,或猛勇之神,或犯灶司,或得衍于香火,或焚烧之鬼,或遇热病而亡。艮则东北之神,或是山林之祟,或山魈木客,或土怪三精。兑则西方之神,或阵亡之鬼,或废疾之鬼,或刎颈戕生之鬼。卦中无克体之卦者,不必论之。

  又问:“乾上坤下,占病如何断?”

  尧夫曰:“乾上坤下,第一爻动,便是生体之义。变为震木,互见巽艮,俱是生成之义,是谓不灾,逢生之日即愈。”

  又曰:“第二爻动,如何?”曰:“是变为坎水,乃泄体败金之义。金入水乡,互见巽离,乃为风火扇炉,俱为克体之义。更看占时外应如何,即为焚尸之象,断之死无疑矣。以春夏秋冬四季推之,更见详理。”

  又曰:“第三爻动,坤变艮土,俱在生体之义,不问互卦,亦断其吉无疑。”

  又曰:“第四爻动,乾变巽木,金木俱有克体之义,互吉亦凶。木有扛尸之义,金为砖礅之推。是理必定之推,是埋尸必定之理。”

  又曰:“第五爻动,乾变离,反能生体,互变俱生体,是其吉无疑。更有吉兆则愈吉。凶则迟而忍死,其断明矣。”

  又曰:“第六爻动,乾变兑,则能泄体。互见巽艮,一凶一吉,其病非死必危。亦宜看兆吉凶,吉则言吉,凶则方凶。此断甚明。”

  余卦皆仿此断,则心易无不验矣。

  官讼占第十七

  占官讼,以体为主,用为对辞之人与官讼之应。体卦宜旺,用卦宜衰。体宜用生,不宜生用;用宜生体,不宜克体。是故体克用者,己胜人;用克体者,人胜己。体生用,非为失理,或因官有所丧;用生体,不止得理,或因讼有所得。体用比和,官讼最吉,非但扶持之力,必有主和之义。

  坟墓占第十八

  占坟墓,以体为主,用为坟墓,体克用,葬之吉;用克体,葬之凶。体生用,葬之主令退;用生体,葬之主兴隆,有荫益后嗣。体用比和,乃为吉地;大宜安葬,葬之吉昌。

  右用体之诀,始以十八章占例,以示后学之法则。然庶务之多,岂止十八占而已乎?乃大事之切要者,占者以类而推之可也。

很多人因为对封建的排斥,认为算命就是胡说八道,专门忽悠人的,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往往事与愿违,其实很多时候,宁可信其有,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或许你会觉得生活比较真实。

六爻卦六十四卦详解

第一卦、乾、乾为天、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dǔ),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易经六十四卦

第二卦、坤、坤为地、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第三卦:屯、水雷屯、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辶颤)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第四卦:蒙、山水蒙、艮上坎下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命运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一些目标,但是很多时候还是要停留下来听听别人的意见,算命虽然不是掌握命运的主宰,但是也是一种预测,或许你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事情。

测一测你的2023兔年运势和未来十年大运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日子?TA是你这一生对的人吗?2023年你会发大财吗?全方位解读你的事业天赋,扭转困局!点击在线咨询:http://wwwadxqdcom/xz/

《周易》本经的上经三十卦从乾卦至离卦:

乾(卦一)坤(卦二)屯(卦三)蒙(卦四)需(卦五)讼(卦六)师(卦七)比(卦八)小畜(卦九)履(卦十)泰(卦十一)否(卦十二)同人(卦十三)大有(卦十四)谦(卦十五)豫(卦十六)随(卦十七)蛊(卦十八)临(卦十九)观(卦二十)噬嗑(卦二十一)贲(卦二十二)剥(卦二十三)复(卦二十四)无妄(卦二十五)大畜(卦二十六) 颐(卦二十七) 大过(卦二十八) 坎(卦二十九) 离(卦三十)

下经三十四卦从咸卦至未济卦:

咸(卦三十一) 恒(卦三十二) 遯(卦三十三) 大壮(卦三十四) 晋(卦三十五) 明夷(卦三十六)家人(卦三十七) 睽(卦三十八) 蹇(卦三十九) 解(卦四十) 损(卦四十一) 益(卦四十二) 夬(卦四十三) 姤(卦四十四) 萃(卦四十五) 升(卦四十六) 困(卦四十七) 井(卦四十八) 革(卦四十九) 鼎(卦五十) 震(卦五十一) 艮(卦五十二) 渐(卦五十三)归妹(卦五十四) 丰(卦五十五) 旅(卦五十六) 巽(卦五十七)兑(卦五十八) 涣(卦五十九) 节(卦六十) 中孚(卦六十一) 小过(卦六十二) 既济(卦六十三)未济(卦六十四)。

上经三十卦中有六卦属“错卦”(乾、坤、离、坎、颐、大过), 其余二十四“综卦:可视为十二对, 错、综卦之和为十八卦;下经三十四卦当中有二卦属错卦(中孚、小过), 其他 三十二个综卦可视为十六对,错、综卦之和也是十八卦。

“经”部分,主要是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象与卦、爻辞。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用“- -”与“––”表示。古人“取类比象”,用阴阳范畴来归纳刚柔、仁义、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众多概念,正所谓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在“阴”与“阳”观念得以确立的基础上,圣人取法天、地、人三才画卦,每卦三爻,称经卦。由于“天道”特性为阴与阳,“地道”特性为柔和刚,人道特性为仁与义。三才中每“才”便有两种变化可能,三才排列组合最多形式为八种,圣人依此取象创立了八卦,也称八经卦,皆为三爻卦。《说文解字》云:“爻,交也”;王弼云:“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爻”的原意也就是阴阳之交变。八经卦名称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说卦传》概括八卦的性质是:“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xùn),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gèn),止也;兑(duì),说也。”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除取法物象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之外,还取法人伦,分别代表父、母,长男、长女,次男、次女,少男、少女等。

圣人又将“八卦”两两相重,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画卦,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经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左传》称“贞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左传》称“悔卦”)。“六十四卦”每卦皆有六爻卦。孔子作《易》后,“- -(阴爻)”,以“六”表示;“—”(阳爻)”,以“九”表示。此时六爻的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按着《说卦传》“八卦相错”[2]的说法,乾、坤、坎、离称为“错卦”,震与艮,巽与兑属于“相错卦”(来知德说“因八卦相错故六爻亦相错”[3]),以突出其间矛盾、对立的属性。

六爻的位置称作“爻位”,自下而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如《蒙卦》(下坎上艮)自下而上的六爻分别称为“初六”、“九二”、“六三”、“六四”、“六五”、“上九”。

经文卦、爻辞,即系于卦画下的文辞,其中一卦一名,卦辞为每卦一则,总彖全卦卦意;爻辞每爻一则,分述各爻爻义。《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译文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亨通,利于坚守正道,不宜有所前进,利于建立诸侯。(攸:所。)  屯卦意为初生,象征万物始生状态。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译:初生,阳刚阴柔开始结合,艰难也随之产生。在艰险中变动,如能坚持正道是极为亨通的。乌云与雷声混杂,大雨将至,象征初生状态。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  译:徘徊不前,利守正而居,利于建立诸侯。初爻是阳刚之爻,在卑贱的两个阴爻之下。在危险、风险面前,徘徊思考是正确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邅如,难行不进貌。班如:纷纷而来状。  译:创始艰难,彷徨不前。乘马的人纷纷而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女子守正不嫁,过了十年才出嫁。(字:许嫁。)六二凌乘初九,六二得六五之应的力量,一阴一阳,关系密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追逐野鹿没有虞的引导,只能盲目跟着猎物跑,君子放弃不逐,继续追赶会带来遗憾。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译:乘马纷纷而来,是求婚者。前往应婚,吉。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膏:恩译。)  译:艰难创业时,需要广施恩译。柔小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刚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有凶险。  上六,乘马班如,滋血涟如。  译: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屯卦强调万事创始时期的艰难危险,不要轻举妄动,要善于积聚力量。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亨通。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来求我。初次请问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利于守持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山下流出泉水,象征蒙昧的开启,君子以果敢的行为来培育品德,人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品德修养上。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刑人:罚人。桎梏音:木制刑具。说:脱。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包容蒙昧,吉;容纳昏暗,吉。儿辈能治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不要娶这样的女子,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子,娶她为妻子是不利的。(取:娶。不有躬:失身。)  六四,困蒙,吝。  译: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六五,童蒙,吉。  译:童子蒙昧,吉。  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以童蒙身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以猛击来启发蒙昧,过于暴烈是不利的。严防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启发。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说来是主张宽容的,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  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需卦象征等待,信守正道,前途光明而亨通。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译:云气上升到天空,象征等待,君子因此饮食娱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译:在郊外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语中伤,最终是吉祥的。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译:在泥淖中等待,可能招致贼寇到来。寇是危害的象征,九三靠近于水,濒临于险了。但是毕竟没有直接陷入水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如果自我去招致,那是咎由自取。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在血泊中等待,能从陷穴中脱出。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译:在酒食宴中等待,持正道吉祥。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落进陷穴。有不请而至的三个客人来,恭敬相待,吉。  需卦的提示: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等待。

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译: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窒:堵塞。见:出现。)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译:阳刚居上,坎险在下,阴险又刚健,就会与人争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天向西转,水向东流,违背运行。产生争讼。君子在谋事时要仔细策划好的开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不长久纠缠争执之事,略有言语磨擦,最终是吉祥的。(永:长)  九二,不能胜讼,赶快回家,像犯人逃亡一样。他的三百户领地中的农户可以免灾。克:胜。逋:逃亡。眚:灾祸。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安亨旧有的俸禄,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终将吉祥。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德:俸禄。厉:危险。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不能胜讼,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可获吉祥。复:回头。即:靠拢。命:正理。渝:改变。  九五,讼,元吉。  译:能够决断争讼,大吉。  上九,或锡之以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或许会得到赏赐佩带,也必然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锡:赐。鞶带:大臣的佩带。褫:剥夺。  整个讼卦提示:忍让息讼是有益的。  师卦  师:贞,丈人言,无咎。  译:师卦象征军队,守持正道,以贤明长者为统帅,无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客民畜众。  译:地中聚藏水,象征民众。兵藏于民中。君子因此注意蓄民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译:军队出动要用纪律来约束,军纪不良必有凶险。否臧:不善。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译:统率军队,守持中道,可获吉祥,无灾祸。君王多次赐命嘉奖。  六三,师或舆尸,凶。  译:军队可能会载尸而归,凶险。  六四,师左次,无咎。  译:军队撤退驻守,没有灾祸。左次:撤退。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译:田地有禽兽,捕捉是有利的。没有灾祸。刚正者可以率兵出征,平庸小子必将载尸败归。守持正道可以防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译:国君颁发命令,封赏功臣,分封诸侯,大夫。小人不可以用。开国:册封新的诸侯。承家:封为大夫使之承家继业。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国君颁发命令,是为了评定功勋。小人不可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使国家发生动乱。  师卦,可称为古代兵法的总纲。兵者,凶多吉少,用兵当慎之又慎。  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比卦象征亲附,吉。要经过考虑观察再俾决定,有尊长之德,可以长久不变,能坚守正道,无灾。不安顺的邦国也来亲附了,后来者危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地上有水,象征亲附。先代君王因此卦建万国,亲近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译:心怀诚信地亲附,没有过错。充满诚信如同美酒盈缸,终究会有意处的吉祥。缶:盛酒的瓦器。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有开始阶段的亲附,会有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译:从内部亲附,坚持正道必获吉祥。  六三,比之匪人。  译:想亲附而不得其人。(匪:非)  六四,外比之,贞吉。  译:在外部亲附,坚持正道可获吉祥。  九五,显心。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译:光明正大的亲比是吉祥的,由于九五处正中,舍弃违逆者,容纳顺从者。听任前面的禽兽逃掉。对属下的邑人也不特别告诫。吉祥。  上六,比之无首,凶。  译:比附于人而没有良好的开端,凶险。  比卦指出:不论是亲附于人,还是为人所亲附,都要正而不邪,心怀诚信,充分有利条件,得到吉祥的结果,做任何事业都需要合作,必须协调好人际关系。  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小畜卦象征微小的蓄聚。亨通。从西方吹来的浓云密布,却不降雨。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译:风流行于天上,象征微小的蓄聚。君子因此蓄养文明之德。(懿:蓄养美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译:返回于本位,会有什么害处呢?吉祥。  九二,牵复,吉。  译:被牵连而返回本位,吉祥。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译:车轮的辐条散脱,夫妻反目失和。(说:脱)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译:心怀诚信,就能免去伤害,脱出惕惧,不会有过失。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译:心怀诚信,紧密合作,充满至诚之心,并且推广影响到它的近邻。(挛如:结合紧密。)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译:密云已经降雨,阳气已被畜止,高尚的功德已经圆满。妇人应该坚守正道以防危险,要像月亮将圆而不过盈。此时,君子如果继续前进,将有灾祸。处:被畜止。载:积满。几望:将圆。征:前进。  小畜,就蓄聚的主体看,量小者,阴者。作为从属的阴只能在适宜的限度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蓄积作为主导者的阳,促使阴阳的和谐统一。  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译:履卦象征行走。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行走,老虎却不咬人,亨通。(咥:咬。)  初九,素履,往无咎。  译:以质朴的态度行事,继续前进必无过错。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译:行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安静恬淡的人坚持正道可得吉祥。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译:恬淡人生,紧守正道,没有扰乱自己的内心世界。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译:独眼却自以为能看,跛脚却自以为能行。跟着老虎行走被虎咬,有凶险。这是一介武夫,只能郊力于大人君主。眇:一只眼盲。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译:跟在老虎后面行走,保持恐惧谨慎,吉。  九五,夬履,贞厉。  译:果断地办事,守正道以防危险。(夬:决)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译:回顾行动的历程,考察吉凶的征兆,自己省悟,大吉。祥:吉凶的征兆,旋:转身。  履卦强调慎行防危的行为哲学。 《易传》是阐释《周易》本经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因其诠释经文大义,似本经之羽翼,故汉人形象的称之为《十翼》。

《彖传》(上下):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共六十四节,分彖六十四卦卦名、卦辞和一卦大旨。王弼曰:“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

《象传》(上下):

随上下经分为上下两篇,阐释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爻象,释卦象者称为《大象传》,释爻象者称为《小象传》。《大象传》运用象征手法,号召人们会通天人、法天正己;《小象传》号召人们尊时守位、知常明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

《文言传》:

共两节,分别解说《乾》、《坤》两卦的意旨,故也称《乾文言》、《坤文言》。主要是在《彖·乾·坤》和《象·乾·坤》的基础上对卦德进行详细阐释(启蒙学人如何多层面观卦之“德道”)。

《系辞传》(上下):

分为上下两篇,主要发掘、申说经文要领(哲学总纲),诠释卦爻辞的基本义理。文中对《周易》经文作了全面的辨析与阐发,一者抒发《易》理之精微,二者展示读《易》之要例。

《说卦传》:

是阐述八卦取象大例的专论,全面阐释八卦性质与所代表的物象、人伦,是《彖》、《象》的基础。

《序卦传》:

是《周易》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推衍纲要(总目录),揭示各卦之间的相承相因关系。前半段由《乾》至《离》共三十卦,以“物象说”解释天道;后半段自《咸》至《未济》三十四卦,以“人伦说”解释人事(侧重阐明矛盾的同一性)。

《杂卦传》:

犹言“杂糅众卦,错综其义”。将六十四卦重新编为二十八队对综卦及八个错卦,旨在阐发事物的发展在正反相对因素中体现的变化规律(注重阐述矛盾的对立性)。

[赵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辞》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按此语有误,王弼注《彖》、《象》、《文言》,没有注《系辞》等五篇。等于我们曾经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对于研究《周易》来讲,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大都在里边,你自己也练练,和拼音对号入座就行。

第一单元

读读写写:

洞庭 江南 玩赏 无瑕 扩散 攀登 泰山 骆驼 屏障 浙江 油桐 拥挤 孔隙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擦伤 蜿蜒 依据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红叶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连绵不断 突兀森郁 敬亭山

读读记记:

透射 凉爽 山涧 绵延 马蹄 细碎 增添 柔嫩 绚烂 锦缎 翡翠 高耸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白皑皑 

        第二单元

读读写写:

维持 财富 器重 属于 百货 情形 道德 橡皮 尊严 逃难 号码 善良例外 喉结 赞赏 僵硬 捶背 许配 精湛 朴实 款待 闷闷不乐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缓缓驶过 拨电话

读读记记:

拮据 奔驰 馈赠 天津 损伤 晾晒 竹签 火候 耽误 赚钱 熟练 教导 讲究 受益 沉重 道谢 眼神 抱怨 鼓励 宽容 梦寐以求 走街串巷 

将心比心

         第三单元

读读写写:

旅游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返回 海鸥 补救 蝙蝠 清朗 捕捉 铃铛 揭开 苍蝇 推进 蚊子 避开 蠢事 敏锐 飞蛾 争先恐后 

若无其事 响彻云霄 鱼贯而出 气喘吁吁 横七竖八 愚不可及 见死不救

读读记记:

筑巢 摇篮 乃至 肥沃 折腾 忧患 堤坝 侵蚀 崩塌 毁灭 植被 经营 腐烂 栖息 捕食 繁殖 扫帚 土壤 惨祸 关键 制服 机翼 欲出又止 多灾多难 随心所欲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异想天开

     第四单元

读读写写:

沉寂 盘问 口哨 埋伏 凝神 烧毁 维护 壮烈 谢意 沉浸 深情 凯旋 征衣 阿姨 精通 经济 圣坛 呼吁 不慌不忙 以防万一 杂草丛生 

聚精会神 模模糊糊 断断续续 永驻人间

读读记记:

木屑 蘑菇 宛转 芦苇 苇絮 枕头 卓越 蓝盔 威胁 防备 梦幻 弥漫 巡弋 阻挡 脊背 枕头 打扮 绿茵茵 手榴弹 睁眼瞎 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不速之客 

          第五单元

读读写写:

浓郁 小径 流连 引导 悄然 扑闪 鼓动 灵性 缤纷 跃动 珍惜 欲望 概念 冲破 不屈 茁壮 坚硬 飞翔 权利 经历 瞬间 沉稳 震撼 短暂 有限 流畅 花繁叶茂 磕磕绊绊 多姿多彩

读读记记:

笼罩 流淌 器官 清晰 角膜 遵从 酷爱 拥抱 气魄 领悟 乏味 捐赠 呵护 泛滥 辽阔 遗憾 失明 齐刷刷 孤零零 与世长辞 重见天日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神气十足 怦然一震 不假思索 热泪盈眶

清香袅袅

       第六单元

读读写写:

棚架 风趣 装饰 顺序 照例 瞧见 率领 捣衣 向晚 归巢 和谐 白鹭 辛苦 耘田 蚕桑 觅食 大丽菊 催眠曲 鸡冠花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 

月明人静

读读记记:

牧场 专注 端庄 骏马 闪烁 掠过 飞驰 沉默 遮掩 湖畔 衬衫 晶莹 音符 清凉 丝绒 招呼 肺腑 麦浪 红扑扑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成群结队 默默无言 鹅黄嫩绿 芽苞初放 此起彼落 

第七单元

读读写写:

辩论 解答 信奉 违背 容许 寻常 曾经 拖住 绣花 境界 宣布 固执 罢了 栏杆 厂徽 教授 胆大妄为 清澈见底 赏心悦目 一丝不苟 融为一体 聋哑人

读读记记:

邀请 塑像 杰作 诞生 祝贺 异样 径自 猛然 坚毅 见怪 抱歉 感触 边缘 平缓 可怖 红肿 榨干 荒凉 疑惑 打扰 激烈 交谈 挚友 诱人舒畅 仪态端庄 全神贯注 莫名其妙 信心十足 香喷喷  雕塑家 

         第八单元

读读写写:

妻子 理睬 汤药 医治 狠心 双膝 火种 违抗 造福 喷射 领袖 惩罚 啄食 驱赶 火焰 肠胃 拜见 肝脏 纪昌学射 百发百中 扁鹊治病

无能为力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读读记记:

唐朝 西藏 求婚 断定 豌豆 吩咐 耕种 技艺 铁叉 违背 解救 倒霉 胆瓶 简短 沼泽 大臣 饶恕 堡垒 口吻 超誓 挽弓搭箭 笑逐颜开 披头散发 无恶不作 荣华富贵 恩将仇报 下流无耻 吉祥如意

日积月累(一)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读书要持之以恒,一日不可间断。这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阅读,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中尽人皆知的名句,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间的关系,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汉刘向的名句。是对会读书重要性的比喻说法。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在少年时不知道发愤苦读,等老了后悔再想要读书就迟了,应该珍惜时光。这是唐代书画家颜真卿《劝学》诗中的名句。原诗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谓,叫做。读书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口惟心诵,才能有所得。引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原文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日积月累(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日积月累(三)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轻诺必寡信。《老子》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氏世范》

日积月累(四)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日积月累(六)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积月累(七)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白岁。《传家宝》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5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日积月累(八)

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2、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

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

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

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

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

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

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

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

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

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

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

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

欲及时也,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

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

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

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

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

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

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

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

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

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

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

□① = 辶 + 丶 + 豚

□② = 者 + 见

乾卦终

《易经》第二卦 坤 坤为地 坤上坤下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

东北丧朋。 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

2 易经全文

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 君子攸行,先

迷失道,后顺得常。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战龙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战龙於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

坤其道顺乎? 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臣弑其君,子

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

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

德不孤。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天地闭,贤人隐。 易曰:「括囊;无咎,

无誉。」 盖言谨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

美之至也。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

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终

《易经》第三卦 屯 水雷屯 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

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既鹿无虞,以纵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 = 辶 + 颤 -页

屯卦终

《易经》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

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

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

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蒙卦终

《易经》第五卦 需 水天需 坎上乾下

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 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

亨,贞吉。 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3 易经全文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 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 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 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 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需卦终

《易经》第六卦 讼 天水讼 乾上坎下

讼:有孚,窒。 惕中吉。 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

凶;讼不可成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虽有小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而逋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自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 = 上般 下革

讼卦终

《易经》第七卦 师 地水师 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师卦终

《易经》第八卦 比 水地比 坎上下坤

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於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 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邑人不诫,上

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卦终

《易经》第九卦 小畜 风天小畜 巽上乾下

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 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

亨。 密云不雨,尚往也。 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4 易经全文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小畜卦终

《易经》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履:履虎尾,不□①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①人,亨。刚中正,

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安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①人,凶。 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①人之凶;

位不当也。 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②□②终吉。

象曰:□②□②终吉,志行也。

九五:□③履,贞厉。

象曰:□③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① = 口 + 至

□② = 上朔 + 下心

□③ = 炔 - 火

履卦终

《易经》第十一卦 泰 天地泰 坤上乾下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

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

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夤,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 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 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泰卦终

《易经》第十二卦 否 地天否 乾上坤下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 大往小来, 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

而外君子。 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夤,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 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卦终

《易经》第十三卦 同人 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同人: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利涉大川,乾行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唯君子为

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5 易经全文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 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 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同人卦终

《易经》第十四卦 大有 火天大有 离上乾下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

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大有卦终

《易经》第十五卦 谦 地山谦 坤上艮下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

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

不可□①,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②谦。

象曰:无不利,□②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 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① = 足 + 俞

□② = 扌+为

谦卦终

《易经》第十六卦 豫 雷地豫 震上坤下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

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

则刑罚清而民服。 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 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 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 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豫卦终

《易经》第十七卦 随 泽雷随 兑上震下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

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 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 出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 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 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笤唬烘谟诩危  晃徽 幸病/p>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6 易经全文

随卦终

《易经》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利涉大

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终

《易经》第十九卦 临 地泽临 坤上兑下

临: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

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 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 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临卦终

《易经》第二十卦 观 风地观 巽上坤下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

观而化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

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 = 禺 + 页

观卦终

《易经》第二十一卦 噬嗑 火雷噬嗑 离上震下

噬嗑:亨。 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

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象曰:履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乾□,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乾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 = 月 + 姊 - 女

噬嗑卦终

《易经》第二十二卦 贲 山火贲 艮上离下

贲:亨。 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

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

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易经,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据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八卦和五行说不同。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4543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