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变成了蝴蝶?

为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变成了蝴蝶?,第1张

在《梁山伯祝英台》中,马文才是一个催化剂的存在,因为正是他去祝英台家上门提亲,强行逼婚,才促使祝英台去老天爷去帮助,从而她才能与梁山伯化为蝴蝶,比翼双飞。

祝英台从小跟着哥哥们舞剑弄刀嬉戏玩耍,和男子一样也有着一副侠义心肠。她有着姣好出众的容颜和大咧咧的女汉子的性格,平常喜欢帮助邻里乡亲。祝家过年过节也会设场布施煮粥分给穷人,深受百姓的赞许和感激。这一天,穿着男装的祝英台爬到树上欣赏湖光山色,马文才正好路过。马文才逗留在湖边的时候不慎踩滑跌落湖中,祝英台纵身入水将他救起。

马文才也认为祝英台是个女儿身,也对她产生了兴趣,所以一直都想着法地去查明她,不过,到后来祝英台还是瞒过了所有的人。就这样他们在学校里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即便如此,梁山伯也从来没有发现祝英台她是一个女人身,可是祝英台却是喜欢上了梁山伯,可惜梁山伯仍不知祝英台是女生。

梁山伯到上虞县拜访祝英台时,才发现其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两人早已是情投意合。此时祝英台早已许配给门当户对的马文才。然而造化捉弄人,等到梁山伯回来却发现祝英台已经要择日完婚,在古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传统的,个人的婚姻完全是不自由的,梁山伯最终因过度抑郁而过世。

祝英台找到梁山伯的坟墓之后,便放声大哭伤心不已。这时奇迹般的事情出现了,出现的画面是:梁山伯从坟墓里出来了,然后祝英台就与她手牵手在空中旋转了几圈。他两个人一起进入了坟墓,坟墓里长出了一些花,一些藤蔓,这时,飞出了两只蝴蝶。这两只蝴蝶可能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作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主要内容:东晋末年,某大户人家**祝英台(乐蒂 饰)渴望前往杭城求学,无奈父亲不允,以致英台茶不思饭不想,忧郁成疾。未久,英台想出妙计,假扮郎中阐明**病因,终于令父亲点头同意。在求学途中,假扮男装的英台巧遇风流倜傥的梁山伯(凌波 饰)。

二人相谈投机,结伴通行。三年同窗,英台和山伯结为好友,情深意笃,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英台心中渐渐萌生对山伯的爱意。无奈碍于身份,不忍道破实情。某日,英台为父亲苦苦催还,只得告假还家,由此演出十八相送的经典戏码。虽是这般试探与暗示,那愚讷的心上儿却没能了知心意,一别成了永远。

梁祝故事记载

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

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可见,梁祝文化走向世界,历史久远。而且以后几乎传遍了整个朝鲜半岛。

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是流行的最广泛的中国民间传说之一。它这样流行并不是偶然的。它十分强烈地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纯洁的爱情,无论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无论死亡,都不能把他们分开。

梁山伯虽然饮恨而死,祝英台却并没有被马家抬去,而是在她的祝告之后,梁山伯的坟墓忽然在大雷雨中裂开,她跳了进去。有些地区的传说还有一个尾声,那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后来变成了一双蓝色的蝴蝶,这样的结局自然都是浪漫主义的。

然而这正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它使得这个爱情的悲剧不但符合古代的现实,而且又带着坚强的希望,乐观的精神。其实整个梁山伯祝英台故事都有一种传奇的色彩。梁山伯的性格是那样朴质、单纯,和祝英台同窗三年却并不知道她是女扮男装,而一旦发现了她的真正性别但又断绝了结合的希望以后,他就以死殉情。

祝英台的性格是那样机智、大胆,她既善于在乎时掩盖她的改装,又敢于在和梁山伯分别的时候表达她的爱情。在梁山伯死后,虽然她的父亲极力阻止,她却不顾习俗地去吊孝,并且完全违背了她父亲提出的不穿孝、不大哭、速去速来这样三个条件。

这是一个悲剧,反映出我国古代婚姻封建的思想严重,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顾各自的儿女情长。女子的地位一般都很卑微的,西厢记,还有孔雀东南飞讲的都是,男女主人公敢于反抗的进步思想,和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并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明更多的有情人不能够终成眷属,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赞美了有情人的美好思想。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缩写:

英台女扮男装与山伯同窗共读三载,两人彼此相爱,后因英台父母反对,山伯思念成疾,不幸英年早逝,英台为爱撞死在山伯墓前。最后,化为一双蝴蝶永不分离!

梁山伯和祝英台具体故事情节: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细腻地呈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 

出身富裕人家的祝英台反抗传统社会对女子的不平等待遇和束缚,争取到与男孩子一同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继而挑战长久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与同窗三年的平民子弟梁山伯相恋,为自己争取婚姻自由。然而,保守的年代却棒打鸳鸯两分离。

但梁山伯、祝英台的情,终究感天动地!二人化成彩蝶翩翩飞舞,溶入多彩、自由的天空,所经之处,花儿漫天开放。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故事:

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

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

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飞。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

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扩展资料:

梁祝的传说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

通过祝英台女扮男装并且主动向梁山伯示爱的故事情结,能更深一步地体会古代社会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 渴望美好爱情的个人情感。梁祝的爱情悲剧,使人们认真思考包办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体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历史上面有这两个人。

关于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传说,有很多权威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过考证,并且证实了在历史上面这两个人确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是一件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且有很多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古迹都可以佐证。

在明朝时期崇祯版的《元氏县志》里面明确的记载着,在南佐村的西北角落,是去往书院的必经之路,在桥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古冢,即使山水涨溢都不能把它冲走,相传这个古冢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墓穴。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和民间文学研究学者陈连山也认为,这个记载,就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故事最有利的历史证明资料。

扩展资料:

梁山伯在向祝英台提亲失败以后回到家里,伤心极了,他想念祝英台,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就病倒了,病情越来越重,不久就死了。

临死之前,他告诉家里的人,他死后要把他埋在从祝家通往马家去的路边。马家迎亲的日子到了,花轿抬到祝家门口,吹吹打打好不热闹。可是祝英台却哭哭啼啼,怎么也不愿意上轿。

在她父亲的命令之下,许多人推推拉拉,硬把祝英台推进轿子抬走了。花轿抬到半路上,忽然来了一阵大风,吹得抬轿人走不动了。

这时丫环告诉祝英台,前面就是梁山伯的坟墓。祝英台不顾别人的阻拦,走出轿来,一定要到梁山伯的墓前去祭悼。祝英台来到梁山伯的墓前,放声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扑到坟上。

霎时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坟墓忽然裂开一条大缝,祝英台喊着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进坟里去了。一会儿,雨停了,云开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只见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上飞起来,绕着坟头翩翩起舞。人们都说,这对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至今人们还把这种黑花纹、翠绿斑点、尾翼上有两根长长飘带的大蛱蝶,叫做梁山伯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专家考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作蝴蝶。

早年间,男的念书,女的不念书。祝英台要去念书,爹爹说:“念什么书?咱丢不起这份名誉。”嫂子也不叫去。

祝英台装了个算命的打板先生,英台爹爹把算命先生请到家去算命,算完命,爹爹夸算命先生算得准,赏了一些银子。英台把帽一摘,把衣裳一脱,说道::“口口声声叫先生,你连女儿还认不清。”爹爹见算命先生是英台装的,连说:“罢了!罢了!”就答应叫英台去念书。

英台嫂子说:“一个闺女家出去念书,不抱着外甥回来才怪呢。”英台说:“我把这件红绫袄埋在窗外月季花下,如果这件红绫袄烂了,就是我在外边学坏了,这件袄不烂,祝英台就不能学坏。”

祝英台女扮男装,领着个丫环扮的书童去念书。嫂子在家使坏,烧开水浇红绫袄,又弄些烧灰培在月季花下,好叫红绫袄烂了,可是,烧开水浇花,越浇越茂盛,培烧灰烧红绫,越烧越鲜明。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一块念书,俩人在一铺炕上睡觉,英台不脱衣裳,梁山伯问她睡觉怎么不脱衣裳,英台说:“俺娘生得拙,钉扣钉一百,解扣解到亮,系扣系到黑,俺就爽心不稀脱。”

英台到了月头身上不利索,梁山伯就问她怎么腚上有血,她说:“俺腚上生了个追腚,月月来送血。”祝英台尿尿蹲着尿,梁山伯又问她怎么蹲着尿尿,英台说:“站着尿尿学狗尿,蹲着尿尿讲礼道。”

祝英台看好梁山伯了,念完书住家走,就把绣花鞋给了师娘一只,叫师娘给他俩做媒人。

他俩走了不远,祝英台把梁山伯手心上写了一个反“女”字,叫他回去问问老师是个什么字。老师一看,就知祝英台是个女的,他把梁山伯的真魂压在了砚台底下。梁山伯就没有真魂了,两个人就下山了。

走到一个疃旁,祝英台想告诉梁山伯自已是个女的,又不好直说,就转着弯说道:“走一疃,又一疃,

遇上个大嫂在压辗,

我问大嫂怎么压,

吱嘎嘎,吱嘎嘎,

条帚扫,簸箕扇,

一瓢一瓢往上添,

压出小米好做饭。”

梁山伯说:“说这些做什么?赶快走吧。”两个人又走。走啊,走啊,祝英台又说:“走一里,又一里,

遇上个大嫂纳鞋底,

我问大嫂怎么纳,

大针纳来小针拔。”

梁山伯说:“说这些做什么?赶快走吧。”两个人又走。走到一条河边,祝英台又说:“走一河,又一河,

河里一对大白鹅,

头里走的是公鹅,

后边母鹅叫哥哥。

叫声大哥背过河。”

梁山伯不明白祝英台的意思,又说:“脱下袜子鞋过呗。”祝英台又说:

“湿了裹脚清水摆,

湿了花鞋难也难死我。”

梁山伯还是说:“你净说这些做什么?咱赶快走吧。”两个人又走。走啊,走啊,遇上个井,祝英台说:

“走一井,又一井,

子说万说你不醒,

你看井里有个什么景?”

梁山伯往井里一看,他俩的影子照在井里,就说:“有两个小人呗。”他俩又往前走。走啊,走啊,遇上个松林,松林里边有一丘坟,祝英台生气了,说:

“走松林,又松林,

松林里边有丘坟,

丘坟里边有死人,

你比死人还差几分。”

梁山伯还是不明白,说:“说这些做什么?赶快走吧。”两个人还是走,眼看要分手了,祝英台见梁山伯还是不明白,就对梁山伯说,她家有个小妹,把小妹许配给梁山伯,梁山伯还是不明白,两个人就只好分手了到了家。

老师把梁山伯的真魂放了回来,他想起了祝英台道上说的话,就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马上去英台家求婚。到了英台家,英台爹爹已把她许配了马家。马家富,梁山伯家穷,英台的爹爹嫌贫爱富,不许英台嫁给梁山伯。

梁山伯回家后,天天想祝英台,得了病死了。临死前,他告诉妈妈,把他埋在马家大道旁。祝英台去梁山伯家吊孝,见梁山伯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她说:“你一眼睁,一眼闭,你闭上眼睛有贤妻。”梁山伯的眼就闭上了。梁山伯家就把他埋在了马家大道旁。

英台结婚那天,里边穿喜服,外边穿孝衣。花轿走到梁山伯的坟时,一股旋风上拄天,下拄地,刮得抬花轿的走也走不动,英台要下轿看看梁山伯的坟,落下轿,祝英台扑到梁山伯的坟上就哭,哭啊,哭啊,坟“呼嘎”一声裂开了,祝英台一头扎进坟里去了,坟里飞出了一对白蝴蝶。

扩展资料:

梁祝的真实性

关于梁祝传说,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

明代崇祯版《元氏县志》里明确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该记载无疑是元氏产生“梁祝传说”最有利的史料证明。

初建于宋初的封龙书院到目前为止仍然保留着相传梁祝二人一起读书的读书洞,同时,在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一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

在考察了位于元氏封龙山上的封龙书院以及查看相关史料后,梁祝传说基本能够和本地名胜古迹联系在一起,有充分的史料来源和民间资料。

据元代钟嗣成的《录鬼簿》记载,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创作的15部元杂剧中就有一部名为《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白朴曾师从元好问,因著有多种杂剧而成为戏剧家。元好问长期活动在封龙山一带。白朴的这篇杂剧很可能是取材于当地传说,遗憾的是该剧本已失传。

中国***新闻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91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