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结婚对联

喜庆结婚对联,第1张

上联: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下联: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横批:花好月圆

上联:同心同德美满夫妻

下联:克勤克俭幸福鸳鸯

横批:比翼双飞

上联:喜期办喜事皆大欢喜

下联:新春结新婚焕然一新

横批:吉日良辰

上联:恋爱心已合

下联:结婚情更浓

上联:百年恩爱双心结

下联:千里姻缘一线牵

上联:芝兰茂千载

下联:琴瑟乐百年

上联:皓月描来双影雁

下联:寒霜映出并头梅

上联:祥云绕屋宇

下联:喜气盈门庭

上联:红妆带绾同心结

下联:碧树花开并蒂莲

上联:香掩芙蓉帐

下联:烛辉锦绣帏

上联:一对璧人留小影

下联:无双国士缔良缘

上联:百年歌好合

下联:五世卜其昌

上联:杯交玉液飞鹦鹉

下联:乐奏瑶池舞凤凰

上联:笙箫奏凤凰

下联:鼓乐迎佳宾

上联:比飞却似关睢鸟

下联:并蒂常开边理枝

上联:堂开蓬莱景

下联:人醉武陵春

上联:琴韵谱成同梦语

下联:灯花笑对含羞人

上联:才高鹦鹉赋

下联:春暖凤凰楼

上联:一岭桃花红锦绣

下联:万盏银灯引玉人

上联:吹箫堪引凤

下联:攀桂喜乘龙

上联:眉黛春生杨柳绿

下联:玉楼人映杏花经

上联:花灿银灯鸾对舞

下联:春归画栋燕双栖

上联:凤翔鸾鸣春正丽

下联:莺歌燕舞日初长

上联:绣阁昔曾传跨凤

下联:德门今喜近乘龙

上联:梧桐枝上栖双凤

下联:菡萏花间立并鸳

上联:下玉镜台笑谈佳话

上联:银镜台前人似玉

下联:金莺枕侧语如花

上联:白首齐眉鸳鸯比翼

下联:青阳启瑞桃李同心

上联:文窗绣户垂帘幕

下联:银烛金杯映翠眉

上联:春暖花朝彩鸾对箅

下联: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上联:方借花容添月色

下联:欣逢秋夜作春宵

上联: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下联: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上联:欢庆此日成佳偶

下联:且喜今朝结良缘

上联: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下联: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上联:紫箫吹月翔丹凤

下联:翠袖临风舞彩鸾

上联: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下联: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上联:乐奏瑶笙舞凤凰

下联:碧岸雨收莺语暖

上联:并蒂花盛开长征路上

下联:比翼鸟双飞四化途中

上联:鸾凤和鸣比翼双飞

下联:新人同心共铸辉煌

上联:珠联璧合洞房春暖

下联:花好月圆鱼水情深

上联:并肩同步长征路

下联:齐心共谱幸福歌

上联:不须玉杵千金聘

下联:已有红绳两头连

上联:不愿似鸳鸯嬉戏浅水

下联:有志象海燕搏击长风

上联:才高鹦鹉赋

下联:春暖凤凰楼

上联:成家当思创业苦

下联:举步莫恋蜜月甜

上联:窗前共议四化业

下联:灯下同攻百科书

上联:春窗绣出鸳鸯谱

下联:夜月香斟琥珀杯

上联:春风堂上初来燕

下联:细雨庭前乍开花

上联:春暖花朝彩鸾对舞

下联:风和丽月红杏添妆

上联:大地香飘蜂忙蝶戏相为伴

下联:人间春到莺歌燕舞总成双

上联:当门花并蒂

下联:迎户树交柯

上联:东风入户

下联:喜气盈门

上联:风暖丹椒青鸟对舞

下联:日融翠柏宝镜初开

下联:革命伴侣

上联:幸福家庭

上联:同心永结劳动果

下联:并蒂常开幸福花

上联:志同道合好伴侣

下联:情深谊长新家庭

上联:花月新妆宜学柳

下联:芸窗好友早栽兰

上联:花烛光中连开并蒂

下联:笙簧声里带结同心

上联: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下联: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上联:婚姻必须自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下联:爱情岂容买卖让人间相思者早结良缘

上联:婚姻自主恩爱重

下联:家庭和睦幸福多

上联:吉人吉时传吉语

下联:新人新岁结新婚()

推荐通用结婚横批:

美满婚姻 乾坤交泰 青梅竹马

四喜同来 文定厥祥 龙凤呈祥

白头偕老 冰心洁意 赤绳永结

花好月圆 佳偶天成 奎壁联辉

兰馨一室 鸾凤和鸣 瑞霭蓝田

秦晋之联 琴瑟永偕 喜结秦晋

箫彻秦楼 银河双渡 鸳鸯比翼

珠联璧合 有凤来仪 玉树琼枝

结婚喜庆对联摘抄

槐荫连枝百年启瑞

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欢庆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结良缘

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紫箫吹月翔丹凤

翠袖临风舞彩鸾

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春窗绣出鸳鸯谱

夜月捍斟琥珀杯碧岸雨收莺语暖

蓝田玉暖玉生香春暖花朝彩鸾对舞

风和丽月红杏添妆

大地香飘蜂忙蝶戏相为伴

人间春到莺歌燕舞总成双

当门花并蒂

迎户树交柯

东风入户

喜气盈门风暖丹椒青鸟对舞

日融翠柏宝镜初开

幸福家庭

红梅吐芳喜成连理

绿柳含笑永结同心

喜庆对联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

下联:柳絮池塘淡淡风

横批:门门喜气

上联:一年四季春常在

下联: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下联: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百世岁月当代好

上联: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喜居宝地千年旺

下联: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上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

上联: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春雨丝丝润万物

上联: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一干二净除旧习

下联: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上联:五湖四海皆春色

下联: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

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喜气临门

上联:一年四季行好运

下联: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红梅含苞傲冬雪

下联: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下联: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上联:春临大地百花艳

上联:节至人间万象新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下联:春光耀辉满堂春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春色明媚山河披锦绣

下联:华夏腾飞祖国万年轻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迎新春江山锦绣

下联: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东风化雨山山翠

下联:政策归心处处春

横批:春风化雨

上联:家过小康欢乐日

下联:春回大地艳阳天

横批:人心欢畅

上联:多劳多得人人乐

下联:丰产丰收岁岁甜

横批:形势喜人

上联:壮丽山河多异彩

上联:文明国度遍高风

横批:山河壮丽

上联:财连亨通步步高

下联: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大地流金万事通

上联: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上联:大地歌唤彩云

下联:满园春关不住

横批:春色满园

上联:盛世千家乐

上联:新春百家兴

横批:欢度佳节

上联:千年迎新春

上联:瑞雪兆丰年

横批:年年有余

上联:幸福吉祥

下联:花开富贵

上联:爆竹声声辞旧岁

下联:红梅朵朵迎新春

上联:东风吹出千山绿

下联:春雨洒来万象新

上联:生意兴隆通四海

下联:财源茂盛达三江

上联:山清水秀风光好

下联:人寿年丰喜事多

上联:和风吹绿柳

下联:时雨润春苗

上联:冬去山明水秀

下联:春来鸟语花香

上联: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联:一城山色半城湖

上联:一家和睦一家福

下联:四季平安四季春

上联:楼外春阴鸠唤雨

下联:庭前日暖蝶翻风

上联:辞旧岁岁岁如意

下联:迎新春春春快乐

上联:万家腾笑语

下联:四海庆新春

上联:瑞雪辞岁

下联:腊梅迎春

上联:旧年陈旧俗

下联:新年启新知

上联:白雪抚人片片醉

下联:红梅舒枝点点春

上联:春风春雨风调雨顺

下联:爱国爱民国泰民安

上联:年年过年一年一个样

下联:岁岁登高一岁一重天

上联: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联: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上联:春意盎然祖国山河千载秀

下联:东风浩荡神州大地万年新

上联:爆竹声声陈旧

下联:桃符代代更新

上联:喜鹊登枝喜盈门

下联:春花烂漫大地春

上联:岁岁平安日

下联:年年如意春

上联:国强家富人寿

下联:花好月圆年丰

上联:盛世千家乐

下联:新春百家兴

上联:风摇竹影有声画

下联:雨打梅花无字诗

上联:东海涌春潮,莺歌燕舞

下联:中天辉丽日,虎跃龙腾

上联:西域起龙图,呈祥献瑞

下联:中原闻鹊喜,祈福拜年

上联:南地响鞭炮,迎新辞旧

下联:中宵传贺语,恭喜发财

上联:北国沐龙光,人和政善

下联:中华开盛世,物阜民安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欣然开笑口

下联:相聚叙衷情

上联:喜鹊喜期传喜讯

下联:新燕新春闹新房

上联:文鸾对舞珍珠树

下联:海燕双栖玳瑁梁

上联:头上青霄鸾比翼

下联:门中珠履客谈心

上联:拴马不教宾客返

下联:碰杯漫听凤凰鸣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佳宾驾到筚户倍生辉

上联:扫净庭阶迎客驾

下联:携来笙管接鸳舆

上联:三千珠履光门户

下联:一对青年结风俦

上联:三杯淡酒酬宾客

下联:一席粗肴宴懿亲

上联:日丽风和桃李笑

下联:珠联璧合凤凰飞

上联:青梅酒熟凭君醉

下联:红烛春浓任客谈

上联:碰杯邀客开宏量

下联:举箸筵宾表至诚

上联:蓬门且喜来珠履

下联:侣伴从今到白头

上联:陋室摆筵酬厚意

下联:嘉宾上座叙欢情

上联:连斟酬客意

下联:渴望解吾心

上联:连理枝喜结大地

下联:比翼鸟欢翔长天

上联:客溢篷门家有幸

下联:席陈淡酒主怀惭

上联:鞠躬致迓嘉宾至

下联:侧耳遥闻彩凤鸣

上联:节值仲冬迎淑女

下联:时逢吉日款良朋

上联:几杯淡酒难称宴

下联:一意留宾莫说归

上联: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

下联: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上联:合欢偕伴侣

下联:新喜结亲家

上联:大驾光临门第耀

下联:良辰聚会主宾欢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佳人望断花月醉青山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红颜望断云山有奇葩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红颜望断云山起清音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红颜望断花月醉青山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红颜望断云山得清香

上联:淑女迎来蓬门添异彩

下联:佳人望断云山得清香

上联:珠联璧合凤凰飞

下联:花好月圆鹦鹉去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结婚典礼喜庆对联大全

上联:乔木千枝思已本

下联:长江成派溯清源

上联:喜溢重门迎凤侣

下联:光增陋室迓宾车

上联:欣然开笑口

下联:相聚叙衷情

上联:稚子结良缘喜事从心慈母

下联:嘉宾援百赐感怀雅意亲朋

上联:祖功宗德流芳远

下联:子孝孙贤世泽长

上联:父喜子喜重重喜

下联:友欢戚欢个个欢

上联:光前振起家声远

下联:裕后遗留世泽长

上联:合欢偕伴侣

下联:新喜结亲家

上联:婚事近新年倒履迎宾椒酒

下联:姻缘原夙世肯堂接媳姜汤

上联:愧乏茅台酬上客

下联:喜烧花烛映重门

上联:连斟酬客意

下联:渴望解吾心

上联:花开并蒂

下联:缘结同心

上联:天成佳偶

下联:金玉良缘

上联:鸳鸯对舞

下联:鸾凤和鸣

上联:欢歌随凤舞

下联:笑语伴龙腾

上联:琴瑟春常润

下联:人天月共圆

上联:并蒂花开四季

下联:比翼鸟伴百年

上联:佳偶百年欣遇

下联:知音千里相逢

上联:良日良辰良偶

下联:佳男佳女佳缘

上联:彩烛双辉欢合卺

下联:清歌一曲咏宜家

上联:夫妻恩爱百岁乐

下联:男女平等四季春

上联:白壁种蓝田千年合好

下联:红丝牵绣纬百载良缘

上联:结一世姻缘山盟海誓

下联:祝百年伉俪地久天长

上联:良冶良弓喜箕裘克绍

下联:宜家宜室欣琴瑟新调

上联:同心同德参加四化建设

下联:相亲相爱创造幸福家庭

上联:喜酒喜糖办喜事盈门喜

下联:新郎新娘树新风满屋新

上联:相敬如宾莫道妇随夫唱

下联:情深似海休言女卑男尊

上联:携手结伴侣眼窝眉梢皆喜色

下联:同心话爱情灯前月下有知音

上联:自由恋爱两朵红花并蒂开绽

下联:计划生育一代新人茁壮成长

上联:花烛下宾客满堂齐赞简朴办事

下联:洞房中新人一对共商勤俭持家

上联:一阳初动二姓克谐庆三多具四美五世其昌征凤卜

下联:六礼既成七贤毕集奏八音歌九如十全无缺羡鸾和

结婚对联经典横批精选:

燕尔新婚 百年嘉偶 珠联璧合 鸾凤和鸣 笙磬同谐 心心相印

龙腾凤翔 玉树琼枝 福缘鸳鸯 喜成连理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情真意切 幸福美满 莺歌燕舞 花好月圆 永结同心 喜气生辉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焦铺结婚风俗:

1迎亲

迎娶礼仪,通常称为喜事、将媳妇、娶媳子,婚礼之前要请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共同来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称为总管,或称大总管,为了与办丧事的总管相区别,亦称红总,由他按照主人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诸如写对联、下请柬、启用车轿、请乐队、厨师、帐房先生、勤杂人员、安排迎亲、送亲、宴客等等。这场喜事办得是否红火热闹,主人家花钱多少是否得当,亲家宾客是否满意,礼仪是否周到,就全看红总的能力了。所以,红总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村里懂得这套礼仪的长者来担任。婚礼之前还要下帖邀请客人,有的客人不搬不来,那就要用马车、地排车或者胶轮小推车去搬。至此,结婚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娶亲是整个山东结婚习俗的婚礼过程中最有情趣的环节,旧时临娶的前一天,新郎要换上新装,鼓乐相随绕村挨户行礼,称为行家礼,意思是恳请亲邻在婚娶的日子里多多帮助。有的地方只给本族的人家行礼,谓之演家礼。东平县的男子,在迎娶新妇的前一天到亲友家行礼,谓之告冠,而亲友送礼亦谓之冠敬。无棣将婚之夕,婿衣冠谒家庙;陵县将婚者,成人冠服,拜父母兄弟姊妹而已;桓台将婚时,着成人冠服,告庙,拜父母、叔伯、兄、姑及姊,并宗族长辈、乡先生;泰安、东阿都以婚礼为冠礼,即婚娶为成人,未婚为童子。

  婚礼的前一天,女方家里的亲朋也都到齐,为新娘暖嫁,或称暖轿。暖嫁就是晚间请一班吹鼓手吹打一番,有的还要请一小戏班来清唱几出。这天晚上,新娘要向父母行“辞娘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临沂一带习惯“送亲”,婚礼前一天晚上雇的轿子就来到女家。轿夫们一起参加暖嫁,这时要盛情款待,让他们在第二天能把轿子抬得稳当,不颠不晃。莱阳一带,在婚礼前一天下午,男家把轿子送往女家。送轿子时,新郎先在轿里坐上十几步远,然后再下来,意思是压压轿子。

  娶亲之日,礼俗繁多,迎娶新娘过门是首要的一项。山东各地,在迎娶方式和迎娶时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山东结婚习俗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新郎亲自去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也可以称为迎亲;第二种是新郎不亲自去,而是派其兄弟或叔侄到女家接新娘,可以称之为等亲;第三种是男家不派人去女家,而是由女家把新娘送来,可以称之为“送亲”。迎亲在有的地方称为“大娶”,多为有钱人家所采取,生活富庶地区的一般人家也常采用。等亲和送亲有的地方称为“小娶”,适宜于一般家庭的经济状况,临沂、济宁、泰安、淄博、滨州等地区,大多采用此种形式。梁山贫寒人家娶亲多数乘车,仪式简单,俗称“一车二牛俩灯笼”。迎娶新娘进门的时间,一般都在中午,但曲阜、泰安、博山等地却在子夜,日照等地多在午后。中午娶亲者,早晨最先来到办喜事人家大门前的是吹鼓手,他们用大杆号对着主家的大门鼓吹一通,这在龙口叫“鼓门”。主家听到号声,便开门将吹鼓手迎进家里,再去“鼓洞房”。稍事休息以后,便开始奏乐。乐队一般有粗细两班,轮流演奏,有时还夹有戏曲清唱。这时,轿夫抬着花轿,带着旗、锣、伞、扇、灯笼等各种执事来到门前,帮忙的人也陆续就位,院里院外喜气洋洋,一派欢乐景象。早饭吃过喜面后,迎亲的花轿即要起程。新郎换上新装,从前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者大礼帽,胸前别上一朵大红花,坐进轿子。迎娶的轿子有两乘,新郎乘坐的叫“官轿”,准备给新娘坐的叫“花轿”。迎亲花轿不能空着,一般要找一个父母双全的小男孩压轿,俗称为“压轿童子”,或称“压轿孩儿”、“压轿生”,轿内还要放上一只大公鸡,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执事的大扇上也要写上“小登科”的字样。日照地方娶亲的轿后紧随人员抬“上头礼”。一切就绪,三声炮响,几棒锣鸣,粗细乐齐奏,迎亲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启程了。 德州在迎亲的这一天,男家要写好迎亲帖,迎亲队伍由一人肩挎红带持迎亲帖前导,吹鼓手高奏喜庆乐曲随后,旗锣伞扇两边排开紧跟,新郎不坐轿,而是骑在高头大马上,帽插金花,走在仪仗之后,最后4人抬的花轿抬着“压轿孩儿”和大公鸡。到女家门前,在鞭炮声中,花轿门向喜神方位落定,有人拿着钱请压轿孩儿下轿,执事人员具“迎亲帖”领新郎去会岳翁。龙口迎亲的花轿是两乘,新娘的花轿装饰得更加华丽,里面没有压轿童子,而是放一脸盆,盆里有个大饽饽,上插几朵准备给新娘上头的红绒花。新郎去时上轿前要咬一小口饽饽,上轿时吹鼓手先吹大杆号,然后粗细乐齐奏。鄄城的平民百姓,多用太平车迎亲,车上扎拱形车棚,前头用红毡遮蒙,后头用被单遮蒙,车前拴一只大公鸡,一人执鞭驱车,一人肩背褡裢沿途鸣放鞭炮;娶女婆一人,上车时携带“上头盒”,内装新娘嫁衣、冠饰等物;另有挑灯笼者4人,所有去迎娶的人员胸前以及拉车牲口的额前,都系一红布条,以示吉利,车进出村庄必依规矩,即“出东进西”。同时,新郎不去迎亲,娶亲车出村后,即身着新装,拜祖先,拜父母,拜亲邻。新娘的嫁妆是在迎娶当天的清晨派人送往男家的,途中不得与娶亲车相遇,故须绕道而行。

  花轿到女家门前,吹鼓手要吹打“鼓”女家的门。旧时黄县迎亲的轿子在女家大门前一停落,女家便特意将大门关闭,把新郎拒之门外,名曰“憋性”。于是吹鼓手用大杆号对大门吹一通,粗细乐和大锣吹打一阵,如此重复三遍,谓之三吹三打,意思是叫女家开门请新郎进去。三吹三打以后,女家的好事者和小孩子们在大门叫新郎唱歌,否则不准开门入内。这时男家的夹毡客和女家的送亲客从中替新郎周旋说情,请求放人。有的长时间不能开门进屋,新郎怕误了吉日良辰,只好唱几个歌以满足大家的要求。

  新郎进入女家后,有的要拜女方的祖先和家长,有的稍事休息,便端上酒菜,由送亲客陪着边吃边谈,等候新娘梳妆。新娘在上轿前要穿嫁衣,有的还要“开脸”和“上头”。山东各地开脸和上头的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地方早在“送日子”订下婚期后就上头,有的地方则在上轿前或者入洞房后上头,有的上头和开脸一块进行,有的则在婚后第三天才开脸。所谓开脸,就是用红线把脸上的绒毛绞掉;上头,则是把发辫绾成髻,这些都是新娘由姑娘向媳妇转变的标志。上头时,通常要坐在马鞍上或者圈椅上,取“马上来,轿上去”荣华富贵之意。新娘梳妆打扮,一般由公婆、夫婿、儿女皆全的中年妇女代劳,除上头、开脸外,还要穿上新嫁衣。嫁衣要上下一身红,通常喜棉忌单,遇夏天出嫁也要在腰间缠一缕棉絮,据说是为了表示“儿女厚实”。许多地方的新娘是凤冠霞帔、绣花鞋,满头珠花和金银首饰 (不少人家是租借来的),最后搭上蒙头红。费县、蒙阴一带,新娘在绣花鞋外还要套一双用黄绫子做的软鞋,谓之“黄道鞋”,此鞋在进婆家门时,有人扯去给小孩做帽子。上轿前,新娘手里也要拿些东西。德州的新娘,左手拿柽子,右手拿酒壶,怀里揣着黄铜镜,柽子、酒壶表示过门后勤于纺织、体贴丈夫,黄铜镜称“照妖镜”,可以驱邪。泰安的新娘,手里要拿手帕、小镜子等物品,怀中要揣一些制钱、手帕等,手帕是准备路遇娶亲的花轿时,与对方交换礼物的,制钱是过井、河、庙等扔出来敬神的。胶东一些地方的新娘,手中拿小手帕,里面包有各种花样的面制品,还拿着镜子、葱等。葱,谐音聪,到婆家后要扔到房顶上,面制品是过桥时扔到河里敬神的,手帕则和泰安一样,是与路遇的新娘互换的,有的还互换戒指等。  新娘梳妆打扮收拾完毕,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了岳父母,女家为其十字披红,这是山东结婚习俗的特色。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行礼,送女客代为还礼。有的新郎再到新娘闺房隔帘对面冠笄,然后新郎先行上轿。新娘由其兄弟用圈椅抬出闺房,送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胶南、日照一带新娘由“嫁女客”搀扶,踏红毡或花席入轿,若遇雨天,必由兄或弟背入轿中。临上轿前,母女分离,难免要哭上一场。新娘口里要含一口饭,或者含一口宽心面,吐半口,留半口。据说吐的多了娘家富,留的多了娘家穷,另半口主婆家的穷富,这往往使新娘左右为难。有的地方新娘要从其母亲兜里抓一把钱,抓多抓少意思与吐饭一样,也有以粮食代替钱的。龙口在新娘上轿后,要把两个瓷盆分别送到新郎和新娘的轿里,新郎轿内的盆里放两个面做的桃子和两面镜子,象征健康长寿。另外,龙口还有新郎窃物的习俗,即在酒宴结束时,新郎趁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一只酒盅和一双筷子带回去,取意为婚后早生忠孝之子。博山一带,新娘是 “抢”上车轿的。结婚之日,新郎带车带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的争夺之后,才把新娘“抢”上轿子。新娘上轿后,许多地方都有泼水的风俗,谓之“嫁出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临朐是新娘的弟弟妹妹们去给她送水,也称送汤,是新娘临出嫁之前享受的最后一次手足之情的伺候。有的是新娘的母亲或其兄嫂,把一瓢水泼在门外,据说是表示嫁出的女儿象泼出去的水一样,再也收不回来了,隐藏着母女怜惜之情。

山东结婚习俗有哪些 三联

  待新郎、新娘在轿中坐稳后,轿头便喊号起轿,两顶轿子同时抬起,娶亲的队伍就返回婆家。有“送小饭”习俗的地区,肩挑小饭的人先行一步。所谓小饭,就是一木盘生水饺,一木盘生面条,外用红包袱包住,用勾担一头一个挑着,送到男家去,再煮得半生不熟地给新郎、新娘吃。与之相应的还有“送大饭”,即用食盒抬着酒菜,供“ 饭”用。娶亲的队伍一般都比较庞大,走在最前面的是撒喜帖的,遇到桥、井、庙宇、拐弯处,都要贴一个喜字帖。有的地方帖上写着青龙,谓之撒青龙帖。胶东有的地方,前面走的是夹毡客,手拿红毡,凡遇庙、井、桥等,均用红毡一挡,让花轿过去,类似撒喜帖。后面是两面开道的大锣、旗、伞等仪仗,接着是两乘轿子,官轿在前,有粗乐队伴奏,花轿在后,有细乐队伴奏,花轿两边由送亲者扶持,俗称“把轿杆”,最后是送客的轿车。娶亲的队伍,路上不能落轿,经过村镇要鸣锣奏乐,吸引人们夹道观看。旧时结婚称为“小登科”,不仅准许无功名而官服冠戴,就是县太爷的官轿遇到娶亲的队伍也要让路。娶亲的途中若遇上出殡的,并不躲避,谓之“白头到老”;若遇上另一娶亲队伍,两个新娘交换礼物,有的日后还当作亲戚走动。日照、海阳等地,村中若有数家同日迎亲,新娘子都要抢先过门,谚称“来得早,过得好”。

  2拜堂合卺

  花轿到男家的村头,先是鸣锣吹号,男方接客的出村迎接。这时花轿在街心徐徐而行,抬轿者卖弄精神,稳稳地颤动着轿子,谓之压街、晃轿、踏街。粗细乐翻着花样地吹奏,看热闹的男女老少簇拥着花轿来到男家的大门口。迎亲的人首先对着花轿放一挂鞭炮,或者是三声响炮,然后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此时,男家的大门紧闭,要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勒性、憋性、顿生性,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婆的管教。许多地区这时还要“燎轿”,或者“燎车”,由两个小男孩或者小女孩,手持麻杆或者苘杆扎成的火把,绕轿或车对头燎3次。在临清,花轿落地,婆母上前送上红纸包的织布机“剩花子”,要新娘抱持,表示婆媳共同纺织。在德州,老公公过来将一个筛子扣在轿顶上,谓之“天罗地网”,表示妖邪跑不了,还要在轿下泼一盆水,谓之“泼汤”。在蒙阴、费县,为了吉庆欢乐,也为了试探女子的才能,男家往往在轿下放些易碎的石头,落轿压碎石头,做公公的便故意板起面孔,声称新娘要说几句吉利话才能下轿,有那乖巧的新娘便顺口念道:“新人压得石头破,儿孙辈辈有官做。”于是皆大欢喜,马上便有人端上两碗宽心茶,新娘并不喝,浇在轿前即可。龙口此时有祭门的仪式,将猪头、鸡、鱼三牲摆在大门口的供桌上,由新郎的伯父带领叩头祭门,祭过门后,方可开门。

  新娘下轿前,一般由两个姑娘或者两个有夫的妇女掀开轿帘。泰安一带是先由两个姑娘“递手盒”,再递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上轿鞋里,新娘手捧手盒,踏着一块蒙有红布的大方糕走下轿来。鄄城是新娘下轿后,由两个小孩分别拿一包麸子、一包盐,塞在新娘手里,盐和麸子取“贤惠”、“有福”的意思。有的地方,下轿前要用熨斗盛火炭烤烤新娘的脚;有的地方轿内放一把斧头,婆婆要去“兜福”,新娘从在娘家穿上上轿鞋后,脚就不许沾地,直到入洞房脱鞋坐帐为止。因此,下轿时脚下要踩着红毡走,谓之“倒毡”。新娘头盖蒙头红子,由两个有夫的女人搀着,怀里抱着瓶、花等,有的左右有两人打着火把,前面有一人挑火盆,来到大门口。门口放着一块捶布石,石上放一马鞍,鞍上放一串制钱,新娘从上面迈过去,谓之“前进平安”。二门口放一火盆,新娘迈过去,象征以后的生活红火、旺盛。胶东和鲁北都有在门旁放两束草,上披以女孩衣服的习俗,谓之“狮王”、“草姑娘”,临淄则在门左右束薪 之。泰安、淄博、滨州、济宁等地区,这时新娘一过门,都要在门上压一对红砖,下压一双筷子,有的还必须属龙虎的二人去安放,据说可以避邪。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上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草节、麸子、栗子、枣、花生等,目的在于驱邪。有些地方还同时撒火烧和饽饽,人们争抢为乐。

  新娘被搀扶进院内,即开始举行拜天地的仪式,这是婚礼告成的主要标志。天地桌摆在堂屋门前,上放升、斗各一个,装满高粱,蒙上红纸,斗中插一杆秤,斗前的升内烧一束香,升前再竖一面铜镜。新郎、新娘站在桌前的红毡上,女东男西,跟着司礼者的喊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泰安是在香台子前拜天地的,香台上摆着供品,点燃香烛,香台子下铺上红毡,放一块糕,新郎磕头拜天地,新娘站在糕上不动。有的地方在拜天地时,人们抓起斗内的高粱往新娘头上撒,谓之“撒穗”,实为“撒祟”。莱阳羊郡乡一带,花轿到门口,由公公向前搭轿帘,搀人客在搀新娘下轿前要用火炉为新娘烤脚,而此时新郎正躺在洞房的炕上,俗称“压炕头”。搀人客搀新娘至大门前,连呼新郎乳名三声,新郎闻声而至,陪新娘跨马鞍,进大门。拜天地之前,由公公先于天地桌前磕头,拜天地之后,进屋门,由公公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挑下的红盖头要立即甩上屋顶,甩得越高越吉利。日照等地在拜天地的同时,由管家或轿夫于洞房门上挂门帘,边挂边诵吉语:“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仪式结束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过屋前的滴水檐时,新娘要一步迈过去,据说“踩了滴水檐,还待十二年”才能生孩子。到了洞房门口,新郎用供桌上的秤,将新娘的蒙头红挑下,然后新娘才进入洞房。用秤挑盖头,是因为旧秤一斤为十六两、十六个星,按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共应十六之数,取“吉星合到,大吉大利”的意思。挑盖头并不是都在门前用秤挑,也有在洞房内用手揭的。临沂、济宁地区的一些地方,新娘下轿后,由一个小姑娘挑着一块系有红布的长方形腊肉作为前导,当新娘进入洞房时,将腊肉扔到房后,据说也是为了避邪。临清一带,新人进入洞房后,新郎含一口酒喷在新娘的头上和脸上,再端一碗面条给新娘,要她将面条挑在炕席下,俗称“落脚长寿面”。

  新娘被送进洞房后,有的挑盖头,喝下轿面,有的开脸、冠戴,重新梳妆,然后踩着糕或者石板等上床,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帐”,邹平则称 “坐庐床”。此时,有人端来栗子、红枣、花生等撒在床上,边撒边念“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此谓之“撒帐”。以前坐帐要坐三天,为此新娘在婚前几天便要节食,以免坐帐时难堪,后来改为一天,或者象征性地坐一下午。日照地方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新娘要共吃邻居送的水饺,俗称“小饭”,并且将一部分水饺放在床下,任闹房的人抢去给小孩吃,俗信孩子吃了这种饺子好养。微山县是新娘送入洞房后,由搀扶下轿的妇女为她开脸,用染了红色的鸡蛋在她脸上滚几趟,边滚边念吉语:“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喜鸡蛋。”新郎在白天不可进洞房,俗以为白天进了洞房,将一生惧内。到夜晚,客散之后,由一对未婚姑娘陪送至洞房,到洞房后,一个姑娘代为点灯,另一个诵吉语:“太阳一落黑影影,一对大姐来点灯。床上坐的是花大嫂,进门来的是俊相公。花大嫂,俊相公,一条枕头俩顽童。”新娘在洞房坐帐,亲戚朋友和街坊邻居则都来看新娘,让新娘点烟,向新娘要糖果、点心吃,闹腾一番。无棣县此时不闹媳妇,而是闹婆婆。来看新娘的人,从锅底摸一把黑灰抹到婆婆的脸上,婆婆不仅不恼,反而高兴,抹得越多说明越有人缘。洞房之外,新郎则忙于用酒宴招待宾朋,女家的来客是贵客,必须请到正屋坐上席,由相应的人陪客,其余按亲戚或庄乡分别成席招待,一般男女不同席。梁山县地方中午喜筵,女家搬亲的由男方请人陪客,单设一席,贺客七人一席。梁山以东席面八个碟子、八个大碗,俗称“八八席”,梁山以西则兴“十大碗”。开宴时新郎安座、安茶、安酒、安饭。席间敬酒,先新郎兄弟敬,再新郎敬,最后由新郎父亲敬,饮必三杯。

  从前办喜事的人家,常有唱喜歌者来贺喜。他们多是乞讨为生的穷人,听说谁家有喜事,便赶来凑热闹,混顿饭吃。这些人称为喜郎,唱的多是颂辞,无固定格式,即兴创作,竹板一打,便在门前唱起来,其词有:

  月儿弯弯照九州,里挂红灯外挂绸,今日黄道吉星照,花轿抬到大门口。大门口,铺红毡,又吹喇叭又放鞭,旗锣伞扇两边站,新娘下轿贵人搀。顶红袱,穿红衫,柽子酒壶拿两边,贵人搀着新娘走,迈过石头迈马鞍。进大门,喜气添,进二门,保平安,一走走到当院里,八仙桌上摆的全:一斗粮,一杆秤,三支箭,一张弓,又烧高香又摆供,敬着天地老祖宗。新娘来到当院里,叫来新郎拜天地。一拜喜天,二拜喜地,三拜公婆都满意,四拜四季大发财,五拜五福临门第,六拜六六大顺利,七拜七星大紫气,八拜八仙来贺喜,九拜九赐大加官,十拜事事都如意。……

  喜郎唱罢喜歌,进门高喊一声“给大爷道喜了!”便跪倒磕头,随手将用红线穿制钱而编成的“钱串子”扔在院内,撒得遍地都是,然后起身退到门外,找个地方休息等赏去了。管事的要赶紧将“钱串子”拾起来,开给赏钱,管他一顿饭,才能把他打发走。

  一般白天娶亲的婚礼,都是傍晚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交杯酒、合婚酒等。古代的“合卺”是分瓢而饮,以后则是把两个酒杯用红线拴在一起,或者换杯而饮,这是夫妻第一次面对面喝酒,通常有闹房者围观,气氛相当活跃。换杯饮,是新郎左手执杯递给新娘的左手,新娘右手执杯递给新郎的右手,夫妻同时各饮半杯,然后交换酒杯再饮;牵线饮,是用一根红线,两头各系一制钱,分别放在两个酒杯内,夫妻同时端起一饮而尽,或者交杯再饮,但制钱不能扯出酒杯,为了凑趣,红线越短越有意思。饮交心酒时即可闹房,让新郎新娘互相布菜,甚至互相喂菜等。饮过交杯酒后,在威海新娘要吃一碗海蛎子、一碗老板鱼,意思是“立子” 和“相伴到老”。在沂蒙山区新娘要吃鸡蛋,鸡蛋往往煮到八分熟,吃时别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则轻轻答以“生”,即生养孩子的意思。然后还要吃栗子、枣之类,一人在旁念“先吃栗子生贵子,先吃红枣生娇娥……”,这时,小姑和婆婆也登场了。先是小姑将一新的尿盆放到床下,大声念道:“撂小盆,撂小盆,等到来年抱小侄。”婆婆则将一木墩放到床下,也念道:“撂木墩,撂木墩,等到来年抱孙子。”接下来吃长寿面,在场的人为了凑热闹也都去抢着吃。有的地方喝完交心酒后,夫妻二人下床去抬尿罐,谓之抬聚宝盆,婆婆在洞房内把门关上,由新娘叫门,婆婆问:“是谁,抬的什么”答以“您媳妇和您儿,抬的是聚宝盆”,然后开门放行。

于每一个女生在考虑结婚幻想自己的婚礼时,都会想要大操大办的,这样也就能够看得出来,全家人都比较重视结婚的事宜。作为女生应该意识到在操办自己的婚礼时,大多数人都是要听从于男生那边的习俗,每一个地方的婚礼习俗不同,所以结婚的想法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当代的年轻人在结婚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直接在酒店里面进行举办婚礼,认为酒店里面举办婚礼是最豪华的。但是却发现酒店里面举办婚礼,大多数人吃完饭以后就各回各家,也会觉得有些不热闹。

操办自己的婚礼

任何一个人在考虑终身大事的时候,都会希望把自己风风光光的嫁出去。尤其是女生在考虑操办婚礼的时候,一般都会先和男生一起着重考虑婚礼究竟是在哪个地方进行举办,有的人认为在农村老家进行举办。这样就能够邀请更多的农村家里人来参加彼此的婚礼,会让家人们觉得非常的幸福。但是女生则是因为考虑到如果要在男方的老家举办婚礼,那么女方的父母是没有办法亲眼见证女儿的幸福。

婚礼的习俗

针对于不同地区,每一个地方的婚礼习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当中自己身处于河南。在结婚的时候所谓的婚礼习俗主要是讲究着男方要给女生8万到10万元不等的彩礼,不仅要考虑给彩礼,同时还需要买一套房子。大多数的父母之所以逼迫男方家庭必须要买房子,也是为了想到日后的小两口生活,根本就不愿意和老年人生活在一起,这样只有买了房子以后,才能够减少年轻人和婆婆之间的矛盾。

最热闹的婚礼

作为女生在结婚当天都会希望把自己变得更漂亮一些,女生应该意识到不管男方怎样操办婚礼都应该让男生去进行操心。毕竟女生在考虑结婚的时候只需要考虑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其余的事情交由给对方就可以了,因为女生只负责盛装出席就可以了。

  戴戒仪式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在婚礼上新郎为新娘戴戒指的仪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埃及。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戒指是一个"神秘魔圈",它能够产生魔力,将结婚之人的心牢牢圈住。结婚戒指最初是不镶嵌其他饰物的,它们一般都用纯金或纯银做成。金戒指象征着爱情的纯真,银戒指则象征着情感的温柔。后来,结婚戒指上逐渐被缀以钻石、翡翠、红蓝宝石一类的饰品,以显示其雍容华贵的气派。16至18世纪,英格兰人成婚时新郎必须要为新娘戴上一枚镶嵌钻石的戒指,内侧还要刻上家族的图案或箴言,如"上帝使我成为你的妻子"等等。有位主教的妻子所戴的戒指上刻着一只手、一颗心、一顶主教冠和一个骷髅,铭文是:"前三个我赐予你,第四个使我超脱。"现在,英国人结婚戒指上的铭文大多是新郎和新娘名字的开头字母。

  婚爱表达

  在古老的希腊斯巴达城,按照当地的传统,男青年进入婚龄后,必须要到寒冬腊月的季节才能向姑娘求爱。到时他要把衣服全部脱掉,在寒风凛冽的街头忍冻几个小时,口中还要高唱情歌。印度尼西亚的多拉查族年轻男子看中某个姑娘后,便向她家牵去一头水牛。牧师会为他们举行一个仪式,仪式上牧师先向男方问道:"是谁送的牛?"男方回答后,又问女方道:"你接受了?"女方答复愿意接受,这样,婚事就算说定了。

  婚礼中也常常会有许多有趣的表达爱意的方式。例如叙利亚大马士革人在举行婚礼时,新郎要先行一个"舌尖送糖"的仪式,即在盛放糖果的篮子里拿出一颗糖,放入自己嘴中,然后用舌尖将糖送到新娘的舌尖上,表示从此以后夫妻生活甜蜜幸福。德国人经常会在婚礼上进行一种叫做"普特阿班"的活动,应邀参加婚礼的亲友们事先准备好一些粗碟子粗碗,带到新婚夫妇家后,便在他们的客厅中大砸特砸,而新婚夫妇听到有人砸瓷器时,也跟着他们砸碎自己的瓷器以作响应。这是因为当地民间认为,只有砸过瓷器,新婚夫妇的恋情才能天长地久,如火如荼。

  新婚祝福

  结婚之日新人必须穿戴整齐,精心装束,这是一般人都懂的常理,但是在尼泊尔古兰其民族中,新郎新娘结婚时却要卷起裤腿,脱去鞋袜,让长辈与宾客轮番为他们洗脚。为其洗脚的任务首先是由新娘的父亲来承担。他先走到新娘的面前,为其脱鞋洗脚,然后再走到新郎的面前,为其脱鞋洗脚。老人做完此项活动以后,再轮到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们逐一为新郎新娘洗脚。这一习俗的本意是表示人们希望新人除污去秽,平安长寿,具有鲜明的新婚祝福意蕴。

  土耳其人在举行婚礼时,有"洗新娘澡"的习俗,婚礼的前一天,新娘便要邀请一些女友女眷一起去澡堂洗澡,新郎的母亲也必须一同参加这次活动。洗澡时新娘脱光衣服,由人领着在澡堂里转上一圈,一边亲吻长辈的手,而新郎的母亲则向新娘头上撒钱,或者赠送吉祥礼物,在"洗新娘澡"的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洗澡时穿的服装、肥皂、香料等物,有的还要给女家送烤羊肉等佳肴。土耳其人在结婚时举行的另一项祝福仪式是"染指",这个仪式一般都在晚上进行。届时由新郎的嫂子或媒婆把新娘的左手或双手的手心染成红色。据说颜色染得好坏,会预示婚后生活是否美满。

  在婚礼上为新郎新娘套项链、套趾环,或者在新郎新娘手上脚上缠线拴绳之类的做法,是另一类普遍盛行于外国许多民族中的新婚祝福方式。生活在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人结婚时,新郎要走到岳母的面前交给她一根长线,岳母接过线后将其缠绕在新娘的身上,表示把新郎新娘拴在一起。印度泰米尔人在婚礼中则要举行一种叫做"望星套趾环"的仪式。先让新娘看着大熊星座中心一颗名叫"阿鲁纳达"的星,然后新郎把趾环套在她双脚的第二个脚趾上。这一举动象征着丈夫把自己的尊严和荣誉送到了妻子脚前,祈愿妻子能够看重这份感情,真心诚意地和他和睦相处。

  新婚考验

  对于新郎的考验,大都集中在智慧、体力、文才、反应能力等方面。在阿尔巴尼亚的一些边远地区,新郎迎娶新娘时必须先要与新娘的父母、兄弟以及其他亲友进行比武,只有将新娘家的亲友一一制服,新郎才能娶走新娘。有时岳父在比武中被新郎打得鼻青眼肿,但是他却还是会心满意足地将新郎迎进门来,因为他认为有了这样的女婿,今后女儿就不会受人欺负。乌兹别克斯坦人考新郎的做法,一是让其劈柴,二是让其骑马。考场上先摆出一段坚硬粗大的硬木头,规定新郎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劈完。然后再钉一木桩,桩上拴一匹桀骜难驯的烈马。新郎必须具有很高的骑术,才不至于在驯马时被摔下来。印尼的爪哇岛上,还流行着一种用拳术和舞蹈来考验新郎的有趣习俗。进行这种考验时,新郎这一角色是由一只公鸡来代替的。双方在新郎家附近摆开阵势,新郎亲友抱着公鸡与女方亲友交战,互相对峙片刻,女方亲友开始跳起舞蹈,并往地上撒大米与玉米粒。舞到高潮,女方代表猛然跃起扑向公鸡,用手去摸公鸡的头部,如果摸到,便算制服了新郎。当然捧着公鸡应战的新郎代表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会用另一只手使出当地传统的"宾恰克"拳术来抵御对方,尽量不让对方摸到鸡头。

  考察新娘的办法主要偏重在家务、理财、做针线活等方面。例如尼泊尔婆罗门人在结婚仪式上要让婆婆当主考官,在门口放上几堆大米、绿豆、大豆之类的粮食,其中一堆里埋放几枚银币,再用筛子将粮堆盖上,如果新娘能够迅速从粮堆中找出银币,婆婆便会喜笑颜开,认为自己娶了一位聪明伶俐的好媳妇,否则,新娘则会受到婆婆的冷落。乌兹别克人考验新娘的办法是让她做烙饼与绣花。做烙饼之前,先让新娘快速将炉火点燃,然后再快速和面、烙饼。烙出的饼必须香脆可口才算考试合格。绣花的时间也是限定的,其具体做法是在一顶帽子或一个荷包上绣上一朵小花,然后送给自己的丈夫。伊朗克尔斯山区的人们在婚礼场合中考验新娘的方法似乎更绝。他们要让新娘穿上一件重达40公斤缀满金银首饰的礼服走到新郎家中,并且必须在新房中整整站上12个小时。当地民众认为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才能证明新娘有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与新郎一起承受各种苦难。可是由于衣服分量实在太重,新娘站立了几个小时后就会承受不住而晕倒,此时人们便从她身上取下饰物挂在墙上,考试至此才算结束。

  《旅游天地》2001年第12期

  

  各族婚礼风俗

肥城市湖屯镇定亲、结婚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这位知友,肥城当地订婚和结婚基本上和山东地区是一样的。结婚前要准备一箱子箱子里面要放二床背面放一万零一,还要放所谓的三金,给媳妇买的衣服毛衣,鞋子和袜子棉袄里和表还有就是你的条件了但男方去女方家里,箱子里必须放烟和糖

女方给男方买一身好西服,鞋,领带和袜子

男方还需要找个年龄在40岁以上能说会道的女性充当媒人(不能是离异,丧偶),当天也是要去的,与女方父母同坐上席。其次就是,订婚当天除了婆婆公公给钱以后,女孩子改口要喊爸妈,其他男方的亲戚例如舅妈,姑姑也是要给红包的。女孩子一样喊舅妈,姑姑这个不是白喊的,姑舅也是要花钱的。

肥城这个风俗每个区镇也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定问好了,最好是让女方回家问自己的长辈有没有什么忌讳以及特别要注意的

这是我QQ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可能对你有所帮助,请你参考!

《 彩礼的本意和多寡》

一、彩礼的本意:

结婚的时候 男方需要给女方礼金,多寡不一。其含义不一而论。早期,是定情礼物,手帕、贴身物件等表示两厢情愿、终身已定。进入私有制社会后,婚姻变成了买卖,彩礼变成了定金,女子变成了物资。在买卖婚姻中,彩礼表示女子的身价,有的地区和民族直称为身价礼。解放后,婚姻法明文废止了买卖婚姻,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延续下来,并且赋予了新的内容。即送彩礼之后,婚约正式缔结,一般不得反悔。若女方反悔,彩礼要退还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则彩礼一般不退。彩礼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经济状况协商而定。

二、 彩礼多寡不一:也包括金银首饰、汽车、婚房等实物。

这与地域没有多大关系。城乡差别也不大。开始图个吉利

百里桃一,101元;大兴其道;接着越变越大,越攀越厉害。

千里挑一,1001元;

万里挑一,10001元;

万紫千红,万紫(50元)一万张,计50万,千红(百元)一千张,计10万;共计六十万。一动一不动,一动-----豪车,一不动------房产;

三斤六两,百元大钞上称称三斤六两。

三、天价彩礼是不是啃老、伤老?

现在的彩礼何止天价?何止是啃老?细算一下就知道,不说彩礼,就一套婚房(两室一厅80㎡)少说百万左右。就一般工人家庭需要多少年?女孩家也可以自己算算,自家现有多少存款?在说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还要赡养爷爷奶奶,说句不好听的,砸碎骨头熬成油能卖几个钱?不是啃老而是嚼老。养儿防老从何谈起?!

四、振臂疾呼:

近年来,随着攀比现象的不断发酵,彩礼也在不顾一切的攀升!这也不单单怨女方,也在男方炫富,大搞排场,有的男的不争气,恐怕找不到媳妇,千方百计凑钱。但是,也有男方不花钱,真心相爱,因陋就简,喜事新办的。更有甚者,女方陪送豪车、婚房的!这就看是真爱?还是真爱钱!?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这种变相卖卖婚姻的陋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8003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1-02
下一篇2024-0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