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讲什么?

一个人的朝圣,讲什么?,第1张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大概是这样的:

无趣、一无所长,循规蹈矩地读书、坐一辈子办公室、结婚生子、退休,一辈子没有做过什么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反思自己的人生,难道我就要这样子过一辈子了吗?

这样的人生,会不会太寡淡了点。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很鸡汤的书名,但说的却是主角哈罗德的一段徒步之旅。

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场景都引起了我的共鸣:

失落时的自我否定;无助时的哭泣;骨子里的不甘平庸

其实书中的哈罗德就是你,就是我,就是苦苦在现实中挣扎的普通人。

01

一天早晨,哈罗德收到一封信,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她患了癌症,写信告别。

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

经过一个又一个邮筒,越走越远,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

87天,627英里,只凭一个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会活下去!

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

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

在“朝圣”的途中,哈罗德一方面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

加油站的女孩,坚信对方会回来而一直苦等的女人,有着奇怪嗜好的英国绅士,以及中途出现的一群嘈杂的追随者。

另一方面回忆着自己人生经历:

少年时代被父母离弃的无助,中年丧子的悲痛与被妻子误解的无奈。不过老年时期的这段朝圣之路,重新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曙光。

02

哈罗德在寄信的途中遇到一个启发他的女孩。

她说“人的大脑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我并不是说要信教什么的,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总是在犹豫,总是在做与不做之间举棋不定。

朋友约了饭局,却总是本能地想要拒绝,因为总是想着万一不知道聊什么,冷场了怎么办;

终于有个机会可以尝试发表文章,一提起笔来总是想着万一别人看了会笑怎么办,最终还是放弃了;

有一件重要的工作要去做,可是心里总在打鼓,万一做的不好影响自己升职加薪怎么办,最终还是推脱掉了。

归根究底,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事情,我们总是在担心自己做不好。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认真努力地尝试过,哪怕只比过去好一点点,我们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告慰自己。

03

哈罗德走进一家小旅馆过夜,和客店旅人说起了自己的神秘计划。

他们都相信他。他们都看见了他的帆布鞋,听了他说的话,选择忽略一切证据,去期待一种不言自明的更大、更疯狂,也更美好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也许正是你自认为的理性,阻挡了人生的更多可能。

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疯狂一次、冲动一次,生命未免过于单调,太过平淡。

在若干年后,再回首,其实那都是只要付出一些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困难。

04

哈罗德在途中向一个女人讨了一杯水。

她说“我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但我一直很惊讶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这么困难。”

是的,我们总是轻视许多事情。

工作中我们总是在埋怨别人做事慢、做事笨、做事毫无逻辑,甚至不可理喻。

但没有亲手处理过的人永远没办法真正体会,这样的结果已经是别人付出了好多的努力才得来的。

可能是默默牺牲了休息时间,可能是在饭点时间匆匆趴了几口饭。

所以,对别人说声谢谢吧,这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

05

有一群专业的徒步旅行者赶上了哈罗德,有几个人朝他挥手,还有一两个笑了出来。

哈罗德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但已经不在乎了。

他已经不是从金斯布里奇出发的那个男人,也不是小旅馆的那个人了,更不是只会走到邮筒寄信的那个人了。

他走在去看奎妮的路上。

这就是在路上所获得的勇气、自信,是纸上谈兵永远都无法获得的力量。

一个永远朝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06

出发的第十天,他的身体出现麻烦了。

每牵动一下肌肉,他的整条右腿都好像在灼烧。

他想起自己在电话里给奎妮留下的十万火急的宣言,觉得既幼稚又不恰当,连那天晚上和社工的对话也让他惭愧不已。

一夜之间仿佛发生了什么,使这个旅程和他的信心撕裂,剩下的只有艰苦无边的跋涉。

百年人生其实并不短,我们没办法一眼看到尽头。

多少人看似有坚定的目标,却总是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次怀疑自己出发的意义。

那些长长久久积累下来的信心、坚强,就是会突然被击溃,剩下的只有无边的苦海。

这时候能够帮助你重新站起来的只有你自己。

或许我们曾经放弃过、曾经失败过,不管过去怎样,我们只要一直开始就好了,所有的开始都会变成坚持。

07

终于,哈罗德还是倒下了,被一个女人救起。

他对她说:“我的确糟透了。贝里克很远,我没有合适的装备,也没经过什么训练,但或许有一天你也会做一件毫无逻辑可言的事。人们会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时你可能就会想起我,然后坚持下去。”

有人曾说过,我们每个人活一辈子,不可能永远都做主流的事情。

总有那么几次,我们做出了与众不同的事情,做出了不符合常理的决定。

变成了少数人,变成了异类,但我们并没有错。

有些事情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只是不同而已。

我们应该支持一个包容的心态,支持一个宽容的社会,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我们需要听少数的声音,要尊重少数的权利。08

哈罗德相信自己的旅程真正开始了。

有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展开了新的一页,实际上却可能只是重复以前的步伐。

他直面并克服自己的短处,所以现在终于可以说他的旅程真正揭幕了。

罗曼罗兰有句著名的话:

大半人只活到二十岁和三十岁就已经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不过变成了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不过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面对不断重复的日子,我们应该予以警惕。

09

电话那头的女人问:“你是不是那位要徒步走过来看她的先生?接到您的电话以后,她居然能坐起来,还给我们看你寄给她的明信片,她在等你。”

或许这就是世界所需要的,少一点理性,多一点信念。

哈罗德终于来到了奎妮的面前,哪怕他曾经在最后一段旅途中想过要放弃。

虽然奎妮最终还是离开了,但她走的时候感到很安定、很轻松。

哈罗德和赶过来的妻子莫琳也挣脱了隔阂,两人坐在海边,重新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这一路是赎罪,也是对个人和生活的探索。

这一段旅途也教会了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挚爱的人。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能具体点吗在整个四季的越狱里,第一季是我最喜欢和个人认为最精彩的下面是3、4集的剧情,供你参考,祝你能充分享受这部好片。

  第3集

  萨拉-唐克瑞蒂医生为迈克尔包扎了伤口,但为了不影响他的越狱计划,迈克尔请求萨拉不要把这起事件报告为故意伤害。

  林肯和迈克尔借工作的机会讨论挖掘的进度,迈克尔决定测试室友苏克雷能否保守秘密。苏克雷日夜思念着女友玛丽克鲁兹,他看到迈克尔将一部手机藏了起来,但在狱警贝里克的威胁下,他说出了迈克尔的秘密。谁知那部手机只是肥皂刻成的模型,愤怒的苏克雷被换去别的牢房,患有精神疾病的“铁丝”成了迈克尔的新室友。

  由于忙于调查,维罗妮卡多次拒绝未婚夫塞巴斯蒂安的结婚要求,结果两人以分手告终。谋杀案唯一的线索兰迪卡遭到了绑架并被枪杀,维罗妮卡意识到自己面对着可怕的阻力。

  阿布兹改变了策略,他替迈克尔摆平了一心报仇的“背包”。阿布兹追问何时能得到证人的下落,迈克尔回答:“当我们越狱成功,你给我一架飞机,我给你斐波纳契。”

  迈克尔趁夜深人静开始了挖掘,但他惊恐地发现“铁丝”正在看着他。“铁丝”平静地说,由于神经永久性受损,他从不睡觉。

  第4集

  患有精神疾病的“铁丝”持续拒绝服药,他对迈克尔身上的纹身产生了极大兴趣,不但四处尾随迈克尔,甚至撕扯衣服以临摹那些纹身。与此同时,苏克雷发现女友玛丽克鲁兹渐渐被追求者赫克托的谎言蒙蔽,他害怕当16个月刑期届满的时候,玛丽克鲁兹也许已经被夺走了。

  迈克尔从监狱的储藏室和阿布兹那里得到了两种化学药剂,借注射胰岛素的机会将它们倒入了医院的下水道,两种药剂立刻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开始腐蚀水管。回到牢房的迈克尔故意将额头撞破,成功地把“铁丝”赶走,迎回了也迫切想越狱的苏克雷。

  维罗妮卡向专门调查死刑案件的“公正工程”办公室救助,尼克帮助她发现了谋杀案背后牵涉到的利害关系。秘密探员黑尔和克勒曼寻机搜查了维罗妮卡的家,一张她与林肯、迈克尔的合影引起了他们的警觉。意识到迈克尔离奇的犯罪入狱的过程,秘密探员决定将迈克尔立即转移至别的监狱。

1\看的时候,我没有注意这个情节,经你一提醒,很赞同你的观点,而且麦克等人也没有原路返回,而是等将军他们来逮他,一起从电梯返回大楼走的,完全没有必要让贝里克悲壮地死去。

2\我也有一个问题探讨:第一季中麦克通过管道进入医务室下方,将绳子拴在下水道的盖板上,问题是,他是借助水的浮力潜上来的,而他是从侧面一个连接管进的,为什么水不会被压进其他与之相连的水管呢?截了很多图,传上几张,应该能看懂的。我曾经询问过物理老师,得到的答案是:**是不可靠的。(好像只能传一张,麦克在视察水管,他是从身后的洞口进来的,当他视察的地方被水淹没时,水为什么不从他身后的洞口流出去呢?)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懂得爱人以下是我整理的爱情的名言警句,欢迎大家阅读。

爱情的名言警句精选10句:

一、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

二、 青年人无法无天,玩弄爱情;中年人食髓知味,追求爱情;老年人寂寞无聊,回忆爱情。 —— 秋田雨雀

三、 热得快的爱情,冷得也快。 —— 威瑟

四、 恋人的秘密不可叫对方全部探了去。 —— 艾迪生

五、 不要一见钟情。 —— 英国

六、 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 莎士比亚

七、 人的一生中最要紧的发现自己,而在婚姻中则是被人所发现。 —— 冉拉尔

八、 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的。 —— 莎士比亚

九、 爱慕一个女子,通常爱她现在的样子;爱慕一个少年,通常着眼于他未来的样子 —— 卢梭

十、 妻子不贞,丈夫有一半责任。丈夫不贞,太太也有一半责任。如果把对方逼得落荒而逃,责任就更大。 —— 柏杨

 :

一、 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俱僵尸法国作家比西 —— 拉比旦R

二、 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 左拉

三、 爱情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但它只能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加速器,而不是工作学习的绊脚石。 ——

四、 追求爱情它高飞,逃避爱情它跟随。 —— 英国

五、 狂热的爱情总是绝不会持久的。 —— 罗赫里克

六、 你所结婚的物件是你在最脆弱时觉得最适合于你的人。 —— 贝里克

七、 两情若是久长时,以岂在朝朝暮暮。 —— 秦观

八、 不能使你发奋的爱,不如不爱。 —— 拿破仑

九、 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 —— 罗伯顿

十、 为了爱情的持续,婚姻的美满,妻子固要取悦丈夫,丈夫也要取悦妻子,至于如何取悦,乃是一种高阶的艺术。 —— 柏杨

十一、 爱情是生命的盐。 —— 约谢菲尔德

十二、 婚姻的唯一伟大之处,在于唯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 —— 罗曼罗兰

十三、 爱情把我拽向这边,而理智却要把我拉向那边。 —— 奥维德

十四、 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 —— 塞缪尔

十五、 拌着眼泪的爱情是最动人的。 —— 司各特

十六、 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 —— 尔

十七、 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 泰戈尔

十八、 爱情往往是结婚的果实。 —— 莫里哀

十九、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二十、 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 张爱玲

二十一、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二十二、 爱情是最美好的梦,壮丽着每个人的人生。无论你是青年还是老年,无论你是离异还是独身都不要打破自己的爱情梦。让心中的太阳温暖生命,你就会永远年轻。

二十三、 眼泪是女人最原始的武器,也是男人唯一无法抵抗的最厉害的武器。

二十四、 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那才痛苦。爱上一个不爱你的人,那是更痛苦。

二十五、 每个人都是演员,脸上在演浮夸,心里都是孤独,而本性全是善良。我们苦苦在这世上演戏,其实就是为了等一个,能看懂自己的人。

二十六、 爱情无需刻意去把握,越是想抓牢自己的爱情,反而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之间应该保持的宽容和谅解。

二十七、 男人应该找个他爱的人做妻子,女人应该找一个爱她的人做老公。

二十八、 不能见面的时候,他们互相思念,可是一旦能够见面,一旦再走在一起,他们又会互相折磨。

二十九、 爱,从来就是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不曾受伤害,怎么懂得爱人。

三十、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三十一、 不要因为寂寞去恋爱,时间是个魔鬼,天长日久,如果你是个多情的人,即使不爱对方,到时候也会产生感情,到最后你怎么办

三十二、 总是仰望和羡慕著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著。要珍惜和感知自己真正拥有的幸福。不要让你的幸福,只是在别人眼里。

三十三、 生活其实真的很平凡,任何人都不能得到所要的全部,有得必有失,只是在得失的选择中,拥有你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三十四、 如果你想被别人爱,你首先必须使自己值得爱,不是一天,一个星期,而是永远。

三十五、 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如果不结婚,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

三十六、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而是因为我喜欢与你在一起时的感觉。

三十七、 要是有人追求,世界上没有一个女人不是飘飘然的。正因为这样,女人才会那么迷死人。

三十八、 一只鸟不可能在同一棵树上停留太久,否则对这鸟对这树都是一种负担,鸟儿总想去看另一片天空,而树也不愿每天面对同样的风景。

三十九、 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著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分记忆。

四十、 爱过就抛在身后,不要缅怀过去,因为它毕竟已经过去,现在是新的开始,将过去的阴影留在现在只会让你的现在也成为过去。

《勇敢的心》的历史背景

威廉·华莱士与苏格兰独立战争

1297年冬,刚刚在斯特林桥大胜英格兰人的威廉·华莱士兰北部进行了长时间的扫荡。尽管在1296年的战争中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入侵,但是从来没有达到过华莱士这次的规模。华莱士这次进攻所造成的破坏和对当地人的冲击被同时代的一位编年史作家记录了下来:"那时,在从纽卡斯尔到卡莱尔的各省,所有修道院和教堂停止了对上帝的歌颂。所有的僧侣、律修会修士和剩余的牧师、领主们的臣属连同几乎全部属民都在苏格兰人的面前逃散了。"(备注1)华莱士的胜利对英格兰本土造成了直接的威胁,这令英格兰国王"长脚"爱德华并吞苏格兰的努力几近付诸东流。

一、苏格兰的王位继承危机

在爱德华一世的父亲亨利三世执政的时代,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因为《约克条约》的签署和两国王室间两度联姻而变得十分亲密(亚历山大二世于1221年与亨利三世的姐姐乔安娜结婚,亚历山大三世于1251年与亨利三世的女儿玛格丽特结婚)。1286年3月18日,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不幸坠崖身亡,由于亚历山大的儿女们都已先他离开了人世,所以他的外孙女,有"挪威少女"之称的挪威公主(其父为挪威国王埃里克二世"仇恨教士的人")玛格丽特成为王位的唯一继承人(备注2)。玛格丽特六岁的时候正式被承认为苏格兰女王,同时苏格兰议会任命了一个六人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将代替女王治理国家直到她长大成人为止。老谋深算的爱德华一世(女王的舅舅)提议让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和玛格丽特结婚,爱德华的提议得到了六人委员会的响应。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年幼的女王和威尔士亲王的结合必将成为苏格兰和英格兰之间新的纽带。1290年7月,苏格兰、英格兰和挪威的代表在特威德河畔的伯格厄姆签署了苏格兰和英格兰王室联姻的"伯格厄姆"条约。为了和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完婚,玛格丽特从挪威出发前往苏格兰并于9月底抵达奥克尼群岛,然而她在此不幸病倒,不久去世(根据A·O·安德森《早期史料》引用的史料,玛格丽特死在卑尔根主教的怀里)。 。

玛格丽特死后,苏格兰失去了正统的王室继承人,国内的大小贵族为了争夺王位争吵不休。在各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六人委员会的成员、德高望重的圣安德鲁斯主教威廉·弗拉塞尔邀请爱德华一世来做他们的仲裁人。这位"英格兰的查士丁尼"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插手苏格兰内政的天赐良机,于是慨然应允。爱德华来到爱丁堡后,并未马上履行仲裁人的使命,而是向苏格兰贵族们提出,无论谁当上国王都必须承认自己为苏格兰的最高宗主的要求。那些被"国王梦"冲昏头脑的贵族们全盘接受了爱德华的无理要求,完全不顾他对苏格兰赤裸裸的野心。竞争苏格兰王位的主要有十三名候选人,他们中的十人很快因为种种理由被爱德华一世淘汰。剩下来的三名候选人皆为亨廷顿伯爵戴维(苏格兰国王戴维一世的小儿子)的子孙,是亨廷顿伯爵的三个女儿的男性后嗣,问题是究竟选择哪个女儿的后嗣才好呢?亨廷顿伯爵次女之子开瑞克伯爵罗伯特·布鲁斯(备注3)曾被亚历山大二世指定拥有王位继承权,无论是从血缘还是从资历上看,他都是最合适的国王人选。可是,仲裁人爱德华一世却不这么想,他理想中的苏格兰国王是一个可以任由自己摆布的傀儡,象罗伯特·布鲁斯这样为了王位可以苦熬了几十年的人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被自己利用呢?于是,爱德华一世在1292年拥立亨廷顿伯爵长女的外孙、年仅十六岁的约翰·巴里奥尔登上了苏格兰国王的宝座。根据事先的承诺,巴里奥尔在即位的次日就向爱德华宣誓效忠并尊其为苏格兰的最高宗主。

象爱德华一世那般精明的人有时候也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他原本以为巴里奥尔会对自己俯首贴耳、百依百顺,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巴里奥尔并不甘心成为英格兰人的傀儡。1295年,英法之间又燃战火,爱德华一世象对待家臣一样命令巴里奥尔率领苏格兰军队和自己一起出征法国。不但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英法战争期间,苏格兰商船不得出港"的苛刻要求。"长脚"的无礼要求激怒了苏格兰人,巴里奥尔不仅对他的召唤不予理会,还在当年7月和法国、挪威结盟(史称"老盟约",这个同盟一直延续到16世纪,根据盟约法国每年提供苏格兰补助金五万镑,作为交换条件,苏格兰必须每年用四个月的时间同英格兰作战),试图摆脱英格兰的桎梏。巴里奥尔的"胆大妄为"击怒了"长脚",他立即发动了对苏格兰的惩罚性战争。1296年3月,爱德华一世率军直取苏格兰首屈一指的商业城市贝里克,该城居民奋起抵抗,无奈力不从心,贝里克于3月30日陷落。英军入城之后烧杀*掠,残酷程度无以复加,死难者数以千计。4月27日,萨里伯爵约翰·德·沃勒内率领的英格兰军队在邓巴会战中打垮了巴里奥尔的四万大军,苏格兰人在邓巴战场上尸横遍野,许多贵族沦为俘虏。邓巴的惨败决定了巴里奥尔的命运,他被迫于7月10日向爱德华一世投降,"长脚"囚禁了包括他在内的两千多名苏格兰显贵(备注4)。不久以后,他废黜了巴里奥尔,自立为苏格兰的最高宗主,在贝里克建立了自己在苏格兰的统治机构。"长脚"命令约翰·德·沃勒内率军长期驻守苏格兰,分兵把守苏格兰各个主要城堡。同时,爱德华一世把一大批忠于他本人的郡长和领主强加给苏格兰人,而且他们大多是英格兰人。爱德华一世还从一个叫斯昆的村庄掠走了象征苏格兰王权的"斯昆石",将它作为战利品带回伦敦。"斯昆石"又称"命运之石",是古代苏格兰国王加冕时的"王座"。"长脚"下令将"斯昆石"镶嵌在一张精雕细刻的高背橡木椅上,以作为占领苏格兰的象征,这张椅子就是著名的"爱德华国王之椅"。1297年8月22日,自以为苏格兰已经牢牢在握的"长脚",心满意足的离开苏格兰前往佛兰德斯,他走后不久,反抗英格兰统治的斗争就在苏格兰全境展开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5895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