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秧歌歌词

拥军秧歌歌词,第1张

《拥军秧歌》也称《拥军花鼓》或《拥护八路军》,是一首陕北民歌。

该歌曲表达了陕北人民对八路军和朱总司令的拥护和爱戴。

表达了对八路军以及朱德总司令发起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的赞颂。

《拥军秧歌》这首歌曲是由中国现代音乐家,中国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安波先生在延安秧歌运动中以陕北民歌《打黄羊》的曲调填词创作的。

歌词: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

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

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送给咱英勇的八呀路军

天下闻名的朱总司令

一心爱咱们老呀百姓

为咱们日子过得美

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发动了生产大呀运动

八路兄弟们个个能

保卫咱边区陕呀甘宁

帮咱们种来又帮咱们割

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

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哪一家百姓不呀领情

你领情来我也领情

赶上那猪羊向呀前行

一心爱戴咱朱总司令

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嗨呀梅翠花嗨呀海棠花

一心拥护咱八呀路军

扩展资料:

《拥军秧歌》这首歌曲是由安波先生填词而成的陕北民歌,歌曲描绘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延安是革命圣地,八路军抗日救国的行动感染了解放区的广大群众,春节快到了,陕北人民出于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出于对八路军的拥戴,为了表达自己拥军的热情,纷纷赶上猪羊慰劳抗日英雄和革命领袖,常常出现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景,欢腾跳跃、锣鼓震天、鞭炮声声,人们拥军的热烈场面。

《拥军秧歌》的简谱:

歌词

人人都有十七八,媳妇子老了变啊家,要想家庭团结好,常把媳妇子

好处夸,人前说好是不说哈,就能当一个好啊家,谁人不用这办法,

恐怕变成个仇疙瘩,有事和媳妇子多商量,我先把她们叫出场。叫了

金花唤银花,都到上房来过哈。

今早起来要做饭,耳听母亲把我唤,不知母亲有啥事,缺盐还是个少

酱醋。妈,你叫我有啥事。

正月春节人快乐,社火高台是扭秧歌,我把你们叫上场,你们喜欢看

什么。

(唱)正月里它是个正月正,我妈妈叫我着过新年,我妈妈叫我着过

新年,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给孩

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正月里春节贺新年,人来客往是不得闲,又要陪客又做饭,灶头上一

个人打不过转,如今和从前是不一样,媳妇子都比啊家上,你陪客来

我做饭,亲亲面来多体面,到了二月里咱再看,我的娃暂二月里去。

(唱)二月里它是一个龙抬头,我妈妈叫我着串呀啊豌豆呀,我妈妈

叫我着串呀啊豌豆呀,

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

给孩儿放口话奴要

嘛转娘家,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二月里惊蛰到春风,韭菜长来一尺深,天天割来集集卖,你走了我一

个人卖不派,卖下的钱你管上,随便用是都宽长,三月里转娘家还跟

上,我的娃暂三月里去。

(唱)三月里它是一个三呀啊月三,我妈妈叫我着换单衫,我妈妈叫

我着换单衫,

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

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三月里是一个清明节,要换衣裳给我说,打开咱的个大衣柜,想穿什

么有什么,你要在娘家里换衣裳,我就落一个哈心肠,我把实话当面

说,四月里转娘家也不错,呦,我的娃暂四月里去。

(唱)四月里它是个四月八,娘娘爷爷庙里个把香插,娘娘爷爷庙里

个把香插,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四月里是个四月八,咱种下一亩早西瓜,西瓜肥大是人人夸,公斤要

称十七八,一旦老天爷刮怪风,全年的打算就一场空,我知道你在想

你妈,五月里转娘家还跟上。哟,我看暂五月来恰。

(唱)五月里它是一个五端阳,我妈妈叫我着过呀啊端阳,我妈妈叫

我着过呀啊端阳,

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

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

娘家,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五月来是个五端阳,满山的菜籽齐发黄,菜籽割了收上场,榨上些清

油你拿上,一旦进了娘家门,总比从前的麻糖强,六月里转娘家还跟

上。呦,我的娃暂六月来恰。

(唱)六月里它是一个热忙忙,谁家的媳妇儿转娘家,谁家的媳妇儿

转娘家,开言来问一声奴的个妈妈,给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给

孩儿放口话奴要嘛转娘家。

六月里炎热天气长,想起你妈是很恓惶,不是我的良心坏,不让转娘

家你不爱,与时俱进新风尚,媳妇子和女儿都一样,这一次去就不要

忙,把咱的娃娃都引上,拿上些礼物雇上个车,以免叫人把我说,我

的娃,暂这一回就恰

《闹秧歌》

歌词:

正月里来正正,

锣鼓唢呐子鞭炮声,

五彩缤纷人欢腾,

扭起那秧歌迎新春。

黄土地上刮春风,

陕北的秧歌就闹了个红,

大街小巷人潮涌,

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

(哎嗨咿呀嗨)就像巨龙在雨里翻腾。

一个嘟嘟葱(啊)一个嘟嘟蒜,

(啊)一个嘟嘟婆姨一个嘟嘟汉,

一个嘟嘟秧歌满天转,

一个嘟嘟娃娃撵上看。

(哎嗨咿呀嗨)

一个嘟嘟秧歌满天转,

一个嘟嘟娃娃撵上看。

女娃娃(哎)打满口口红,

脸上(哟)擦着雪花(哟嗬)粉,

她身上穿着(那)时兴装,

走起路来(格)拧拧,

(哎么咿哟嗨)走起了(么那个)路来(格)拧(哟)拧。

你好好(家)拧,你好好(家)筛,

你把你那精神就抖起来。

你好好 (家)拧,你好好(家)筛,

你抖起(那)精神就有人爱,(嗨)有人爱。

咱二人好比一朵云,

秧歌队好比两盘龙。

龙儿站在云头上,

风调雨顺好年成。

(哎嗨咿呀嗨)风调雨顺好年成。

黄土地上刮春风,

陕北的秧歌(哟)闹了个红。

大街小巷人潮涌,

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

就像那巨龙在雨里翻腾。

歌名:看秧歌(东北民歌) 歌手:合唱 所属专辑:中国纯美民间小调集4 太阳出来喜洋洋 歌词: 正月里来是嘛新年啊 村里村外锣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时兴头戴金簪 瓜子脸赛粉团 通红的胭脂点唇边 身上穿小花衫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嘴说是。

曲名:沁源秧歌《寡妇上坟》

 

  曲词:

  二十一岁的小寡妇,扫兴没神儿,

  思想起奴家好命苦,

  过了门子犯了白裙儿,

  死了这个当家的人儿。

  过了门子九十二天他没骂过奴家一句儿。

  难为他耐性子儿,是一个好脾气儿。

  昨夜晚做了个梦啊,

  他来要铜子儿。

  奴一想接三天了我该去圆坟儿。

  带上一块孝包头啊不擦胭脂粉儿,

  不系(那个)孝带子,

  奴我们系麻批儿,

  白布的裹脚,

  白布的裤腿儿。

  蒙了双白鞋,

  白布后跟儿。

  穿那么重的孝是怎么会子事儿啊?

  人家是至近的夫妻啊不是外人儿。

  打上一捆小烧纸儿,

  又拿上一盒南京牌儿的取灯儿。(白:“就是火柴。”)

  我有心走着去吧,

  出城还十二儿。

  正可巧,在我们东街有匹小叫驴儿--外号叫“八里蹦”--四条好快的腿儿,

  你要是上重庆它当天打来回儿。

  (白:“那位说我不信,您不信?我再糊弄别人儿”)

  倒不如今天上坟我借着骑一会儿,

  怕的是天短了没有工夫儿。

  拉过了驴儿,备好了炕垫儿,拉到了街门外,认蹬一翻身儿,

  小寡妇了驴儿,

  出去了卡子门儿她来到六里屯儿。

  抬头一看,来到了坟地儿。

  小寡妇下了驴儿,把头活拴在树根儿。

  蹲在了坟前,划开了纸儿,

  又压上一块黄土泥儿。

  老爷们儿烧纸啊,划个十字儿,

  小寡妇划了个圆圈儿留了一个门儿。

  划着了洋火,点着了纸儿啊,

  真乃是红火白纸冒凉烟儿,着完了化成灰儿。

  哭了声丈夫你是个短命的鬼儿,

  不会那个坑旁人儿,就会坑媳妇儿。

  我们有心守着你的小孤鬼儿,

  你们家没有一个成事的人儿。

  婆婆嘴碎没事儿找事儿,

  小姑子嘴骚爱骂人儿,

  老爷子今年都六十岁了,

  奴家吃桔子儿,他给剥皮儿。

  我心想那么大的年纪没有旁的事儿,

  万也没想到天生来的没出息儿。

  要不是奴家我们心里有准儿,

  我的冤家啊,我的冤家哎!

  你死后也得戴上绿帽子儿。

  哭罢了多时搌搌眼泪儿,

  没带着洚水盆儿,

  寡妇站起来身儿,

  树根儿上解下了驴儿。

  她认蹬一蹁腿儿,

  在驴的后胯两鞭子儿。

  她哪知道,这匹小毛驴儿,从清晨起也没喂麸料啊,

  也没喝水儿,

  横骨插心,肚子里饿犯开了小脾气儿。

  你看它不说话啊?它走道不使劲儿,

  你越忙它越慢急坏了小佳人儿。

  男女全讲嘴上的光棍儿,

  小寡妇开玩笑,

  央告小毛驴儿

  “我的小驴儿唉,我说小驴儿唉,

  你今天快快地跑一会儿,

  到家我给你一点儿小便宜儿。

  量一升麸子、二升小米儿、三升黑豆去了黑皮儿、饱草饱料喂你一顿儿,

  怎么那么巧

  我们东街底儿碰巧有匹小草驴儿。

  把你们俩驴拴在一块儿,

  玩上一会儿。

  太阳要是一落山,回头没别人儿啊,

  你要是冷了铺棉被,

  你要是热了铺凉席儿,

  门外头再贴上两个大喜字儿,今夜晚小驴儿成家给你娶媳妇儿。

  小驴儿闻听是那么会子事儿,

  吠儿了吠儿的打响鼻儿,它吠儿了吠儿的打响鼻儿,

  支棱支棱耳朵,撅撅尾儿,

  瞪瞪眼睛,杠杠鼻儿,

  它撩了个蹶子,放了个屁儿,

  奔儿叭一蹦进了卡子门儿。(白:“这成电驴儿了。”)

  寡妇到家,歇了一会儿,

  脱去了白孝换上红裙儿,

  带朵花儿,擦点儿粉儿。

  进了上房见了婆婆一躬身儿,

  参见婆母掉眼泪儿,

  婆婆拉住了儿媳妇儿:

  “我说儿媳妇儿,我说儿媳妇儿,你丈夫死的那天是礼拜二儿,

  今日三天才圆坟儿。

  穿红挂绿不像会子事儿,你对不起那死鬼对不起那神儿。”

  寡妇闻听啊,搌搌眼泪儿,

  叫声婆婆听仔细儿,

  说守节立志是狗放屁儿,

  三从四德是瞒哄人儿。

  思想落后啊,欠学习儿,

  哪儿来的鬼来,哪儿来的神儿?

  我一朵鲜花儿为的是结籽儿,

  这就叫人留后代儿,草留根儿,

  明天我们就回家转,

  找一个对象嫁旁人儿。

  这就是小寡妇上坟啊,一个小段儿,

  愿大家学习进步啊,功课积极儿!

唱秧歌的四六句子如下:

大秧歌舞起了盛事龙腾,你扭,我转,大家齐欢唱呦,欢唱华夏儿女幸福安康,热热闹闹,欢欢喜喜迎新春。哎嗨呦,哎嗨哎嗨呦,大秧歌扭出了东北人火辣辣地热情,火辣辣地热情,哎嗨呦,哎嗨哎嗨呦,大秧歌舞起了呦黑土地上质朴的豪情,哎嗨哎嗨呦。

彩裙舞,手绢儿扬,大秧歌迎来了国泰民安。你扭,我转,大家齐上阵呦,祝愿海峡两岸团聚一堂。亲亲热热,和和美美过大年。哎嗨呦,哎嗨哎嗨呦,大秧歌唱出了东北人宽广的胸怀,宽广的胸怀。

秧歌的由来:

秧歌(阳信鼓子秧歌),山东省阳信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流传在阳信县洋湖乡、温店乡镇、流坡坞、劳店乡以及附近周边县。 

阳信鼓子秧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以伞、鼓、棒、花(女角)为主要角色,舞蹈全过程基本上是典型化了的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2011年5月23日,秧歌(阳信鼓子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唱:贺升亮

歌词如下:

正月里来是嘛新年啊

村里村外锣鼓喧天啊

小佳人房中巧打扮啊

时兴头戴金簪

瓜子脸赛粉团

通红的胭脂点唇边

身上穿小花衫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嘴说是看秧歌

哼其实是会情郎

王呀嘛王海山啊哎嗨呀

打扮起来多么苗条

欢天喜地人群里躦

大秧歌扭得真热闹哇

耍龙灯跑旱船

扭秧歌那个踩高跷

龙灯盘玉柱船象水不漂

秧歌辫蒜辫高跷打飞脚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吆号

那边的狮子还会抖搂毛啊哎嗨呀

喇叭吹来锣鼓也是敲

大人小孩拍着手笑

狠心的情郎哥为啥还不到哇

我翘着脚也看不着

净看人家的后脑勺

得儿那呼咳儿呼咳儿呀

埋怨自己个个头不够高哇哎嗨呀

猛瞧见情郎哥摆手把我叫哇

乐得我心乱跳脸儿发烧

有心喊他怕别人听到哇

扩展资料

贺升亮1963年出生于山西吕梁市临县贺家湾村。招贤一带是伞头秧歌活动最盛的乡镇之一,许多著名伞头都出生在这里(如:清初高崇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高有贵、渠朱喜,五、六十年代的薛改栓、贺继文)。

贺升亮从小受到这一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使他的聪明才智与即兴编唱秧歌迸发出艺术火花。他十三岁开始在村里唱秧歌就被人们看中,十六岁挑伞出村表演已为很多人注目。几年的实践活动,使他在招贤沟里小有名气。

1982年他参加临县春节文艺调演期间,大胆投入县级机关秧歌队中挑伞排街演唱,一举轰动县城。1983年在临县首届伞头歌手比赛中荣获县委、政府授予的“著名秧歌手”称号。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贺升亮一路凯歌所向无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1444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