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多少天才可以结婚啊?

守孝多少天才可以结婚啊?,第1张

如果老人去世之前已经安排好婚事,通常在老人去世的3个月内结婚就可以。确实有这种说法,百日内必须结婚,不然得守孝1年,爷爷奶奶辈去世是守孝1年就可以了,守孝3年说的是父母去世。主要还是看你们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是自己家族的传统。

鉴于你们这种情况,因为已经商量好婚期,所以按照原来的计划结婚就可以了,老人地下有知也不会怪罪你们的,记得多烧点纸钱。

守孝期间,古代的子女讲究披麻戴孝,百日内穿白色的孝服;百日之后,穿黑色、蓝色等暗色的衣服来守孝,忌讳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但是现在,只要办了头七之后,一切都可以恢复正常,不用一直戴孝的。

在传统习俗中,有”家中有老人去世,三年内不能结婚“的习俗。

在古代,有居丧制度。居丧是孝子们在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在生活等各方面的节制。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思念。

传统习俗认为,婴儿出生之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需要父母的照料,父母故去后,儿子也应该还报三年,即居丧三年。

  居丧三年内,孝子不能在家居住。需要为父母守墓。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穿孝服,睡草席、枕砖头土块,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怀念。

  守墓禁忌,不能外出应酬,不能在家居住,不能饮酒,不能吃肉,夫妻不能同房,不能洗澡,不能剃头,不能更衣,春节不能贴红对联。举办喜事更是在禁忌之列。

  但是禁忌可以变通,例如,有疾病,年老体迈可以不必拘礼。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亲人的“孝”。没有国,哪有家!如果国家进行征召,必须服从国家征召,为国出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例如,理发、更衣、洗澡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进行改变,但是,过年不能贴红对联一直延续至今。

家里老人去世多久不能结婚

1、三年在一些比较看重儒家思想的地区,认为人去世之后三年内是不可以举行婚礼的。2、一年在大部分地区,一般在家人去世之后需要守孝一年,不过如果是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关于结婚的事情,那么就选择如期举行就好。如果家人去世的时间与自己的婚期比较接近的话,那么还是慎重一些。3、一百天有的地方对于守孝没有其他地方看重,一般是一百天之内不能够举行婚礼。大家认为人死去就是去到了另一个地方生活,因此在世上的人应该保持开心,毕竟老人在世的时候也希望看到自己的后人开心快乐。

老人去世守孝三年的讲究1、不贴对联、福字、喜字不贴对联、福字、喜字等,使家庭保持悲哀、肃穆的景象。但是现在的人们为了增加一些节日气氛,虽然不贴红对联、福字、喜字等,但却用黄纸写成贴上,一是表示过年,二是表示家里正在守孝,要庄严肃穆。2、拒绝与红色有关的物品不挂红灯笼,不穿红衣服,不点燃红色蜡烛等。3、祖宗贴祖宗贴,神码要用黄纸写黑字,不能用红纸,不能写金色的字。量4、立牌位如果父母中只一个过世,除了写祖宗贴外,祖宗贴下方还要为死去的老人立牌位,如果父母双亡,那就只贴祖宗贴就可以了。5、不外出拜年在老人去世的三年之内,孩子们是不能外出拜年的,带着重孝去给别人拜年,是很不吉利的。6、上坟每到大年初三都要去上坟,为老人烧年三纸。有的人讲究三年满,四年圆。也就是烧完三年,再烧一年,之后就不用烧年三纸了。

传统上,家中长辈逝世,晚辈(子、女、媳、孙)得守孝(守丧)3年。3年期间,孝眷们得根据时间而穿孝服,渐渐由重转轻,直到换红,表示哀随日减,由凶复吉。这段守孝期,孝眷不可进入人家的房屋及寺庙,不可参与任何红白事,不可去欢乐场所、**院,不可婚嫁儿女,逢年过节不庆祝等等。

守孝3年是古老的传统。《礼记》云:“3年的丧期,是依据什麼制定呢?回答是︰这是根据内心哀痛的程度制定的礼法……有血气的动物中感情最丰富的是人,所以对自己的父母会终身怀念的。如果由著那些心术不正,放荡不羁的人,那麼他早晨死了父母,晚上就忘了。如果依照他们的做法,那就连禽兽也不如了……3年的丧期,25个月就结束……所以,守丧3年是人类生活规范中最完善的,也是最隆重的。这是历代圣王从古到今都共同遵守的。因为由来已久,不知道是什麼时候开始的。孔子说︰‘孩子3岁以後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为父母守丧3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三礼》)

上述的25个月,是中国的算法,其实只是24个月。我国的华人有守丧24个月的,也有36个月的守孝期。後者是误将虚3年当作实3年,不了解华人的算法与西方不同。

守孝期不可进入人家的房屋及寺庙。早期在我国是限定一年,一年“除灵(拆除灵桌)”後,方可解禁。可是现在的作风已不同,一般在7日时,即举行“行庵(走庙)”仪式,当行了庵,即表示可以进入寺庙及人家的房屋了。

不可参与红白事的限定也是一年。现在的作风有的已减少到49或100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www.hunlipic.com/jiehun/10589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